《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人教版选修四第二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共23张PPT)

社会环境(决定因素)——时势为其提供经济和文化基础 教育条件(主导作用)——师从名师,宽松的学术环境 个人因素(主体作用)——勤奋好学,科学探索,广泛游历
勤奋好学、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探索真知的精神、严谨 的科学态度、高尚的人品……
史说先哲
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 黑格尔:人类的导师 罗 素:第一个像教授一地著书立说的人
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 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本质曾经有下列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你对以上三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这三句话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对知识、人与政治的理 解。人应该以政治为己任,但人必须理性的实施政治, 而达到这个层次必须掌握知识。
“教师 生涯”
-----亚里士多德
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
前384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重金受聘,开始教师生涯
北方小驹,出生御医家庭
前323-前322 63岁
前367年17岁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材料一 :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逻辑,英语 logic 的音译。逻辑学是研究人的思维 形式和规律的学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 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结论的规律。
亚里士多德被公认是逻辑学创始人,后人把他的逻 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他把论证分为两种过程: 归纳 逻辑---“从个别到普遍”; 演绎逻辑---“从普遍到个别”。
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逻辑的一般原则 ---三段论。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 结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三个概念。下面是三段论 的一种基本的模式: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200字)古希腊文化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根源之一,而在古希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亚里士多德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不仅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还是众多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对西方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贡献被视为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生于前384年的古希腊斯波塔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人,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教师。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接受了马其顿教育,并学习了一些学科,如自然科学、数学和逻辑等。
然而,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特别感兴趣,并且成为柏拉图的学生,受到柏拉图的影响很大。
亚里士多德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有着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对于形而上学的研究。
他不同于柏拉图的理念,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现象,而不是只从理念中推导出真理。
他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并以逻辑学家的身份创立了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奠定了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基石,成为后世学者和思想家探索的起点。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包含了政治学、伦理学、形而上学以及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在政治学中,他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主张政府应以普遍福祉为目标,通过合理的制度来实现公正和幸福。
他的政治学理论对于西方政治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标,他主张人们通过追求道德的行为和优秀的品质来实现幸福。
他的伦理学理论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品德的培养,对于道德和伦理观念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物理、生物和天文学的理论。
他的理论包含了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分类,对物质的组成、运动和变化的研究。
他对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对天文学和地理学做出了许多贡献。
他的科学方法和研究成果深刻影响了后世科学家,并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形而上学领域,亚里士多德探索了存在的根本问题,研究了物质、形式、本质和原因等概念。
2020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努力探寻能够理性地指导人的行为的有效政府形式。
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他并不谋求一个体现完美正义形式的理想国;他试图通过理性地检视当时政府来找到最好的政府形式。
在其《政治学》中,他考察了158个城邦的制度并且对有组织政府归类。
他划分了三种形式的良好政府:君主制、贵族制和制宪政府。
根据他的观察,他警告说,君主制很容易变成僭主制,贵族制容易变成寡头政治,制宪政府容易变成激进的民主或无政府状态。
他最赞赏制宪政府,认为它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好的。
——摘编自[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政治活动有何明显的共同点,并分析产生这些共同点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亚里士多德最赞赏的政府形式,并分析说明其赞赏的形式与柏拉图最赞赏的政府形式明显不同的原因。
(1)问时,要从他们二人都探讨有效的政府形式着手,结合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说明其共同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回答第(2)问时,既要结合材料,也要结合二者哲学观点的不同进而分析二者观点不同的原因。
共同点:都致力于探讨有效的政府形式。
背景:希腊城邦制度衰落,社会动荡。
(2)政府形式:亚里士多德赞赏制宪政府。
原因:柏拉图主张由哲学王担任统治者,护国者、守国者和生产者各司其职。
柏拉图的观点源于其哲学上的理念论,仅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作为原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源于其对现实世界中现有政治制度的哲学思考。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不过亚里士多德后来在许多问题上背离了他的老师而另辟蹊径,并常把柏拉图的思想作为批判的靶子,甚至有意夸大他与老师的分歧。
学习多年之后,他自己创立了一个哲学学派,后世称为逍遥学派。
可以说,在他的思想里既有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也有自己思想的创新。
时代的交错,历史的动荡,使得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两个交集,新与旧、继承与发展,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学以致用的作文素材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的小城斯塔吉拉,这个小城毗邻马其顿城邦。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曾作为御医服务于马其顿王国。
也正因为此,亚里士多德从小能广泛接触到各类文化知识。
而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却与古希腊的另一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就是距离他的出生地300公里之外的雅典。
来到雅典:雅典学园,寻求真理公元367年,亚里士多德17岁,他离开了家乡,千里迢迢来到雅典。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对于雅典城,可谓两进两出。
因为被柏拉图的才学所吸引,为了寻求智慧,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学院度过了20年时间。
在求学生涯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认真学习各类知识,博学多才;并且嗜好读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方法。
因而,在雅典学园,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学园的头脑,得到了柏拉图的赞赏。
然而,对于这位崇敬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态度如何呢?两人经常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柏拉图经常说:“亚里士多德这头小驹,要给他戴上缰绳。
”并且曾经暗示亚里士多德,如果他修正其“错误”,就可以成为学园的接班人。
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雅典学园求学的日子里,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不仅仅吸收了很多知识,他的坚持真理、探索真知的精神也为他后来的科研探索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学园待了整整20年,直到他38岁那年,他离开了雅典学园,这是为什么呢?公元前347年,柏拉图逝世。
由于当时马其顿占领了希腊北部城市奥林索斯,雅典反马其顿情绪高涨。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与马其顿王室有深刻联系的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来到爱琴海沿岸的阿塔尔尼亚城。
离开雅典后的日子,亚里士多德投身到科学研究的事业之中。
他博学多才,多方面都有所涉猎,流传到现在的著作2400页,除此之外,还有大部分佚失了。
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观点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
但是他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不仅仅贯穿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中,还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对后世影响深远。
如此说来,亚里士多德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有过研究,因此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课后巩固)第二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2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过”和“不及”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理性”是启蒙运动时提出的,排除含④的选项,故答案为A。
2.历史上称亚里士多德及其弟子为逍遥学派,主要原因是A.他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B.他和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C.他们勤于思考,努力读书D.他们热衷于讨论具体问题【答案】A【解析】亚里士多德喜欢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讲学,自由洒脱,别具一格,故被称为“逍遥学派”。
B项与此无关,C项是学习态度,D项是学习内容。
3.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同时他也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表明他的观点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在物质与形式的关系上认识不清【答案】A【解析】由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可知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由“物质受形式的支配”等分析可知后者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综合来看,A项正确。
B、C项认识片面,D项认识错误。
4.亚里士多德宣称:“有一些人天生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则天生是奴隶。
”这句话的本意是A.奴隶归奴隶主私人占有B.奴隶制度是永远不能改变的C.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三个等级D.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答案】B【解析】本题容易误选A项,主要是没有理解“本意”是指这句话的本质含义。
A项仅是表面含义。
亚里士多德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认为奴隶占有制是天然合理的。
C、D两项都没有在题目中体现出来。
5.西方先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一对令人敬佩的师生。
亚里士多德在讨论普遍的“善”时说:“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5: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 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 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百科 全书式的思想家 。
一、北方小驹 1.斯塔吉拉少年 公元前三八四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 斯塔基尔希腊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 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 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侍医。从他的家 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 他于公元前三六七年迁居到雅典。
《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掌握法国政权时期法制建设的最突出成就。 1.目的:确保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把资产阶级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2.内容 (1)全力保护资本主义所有制不受侵犯,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制。 (2)否认封建等级制度及特权,否认人身依附关系,肯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确认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夺,不准封建势力反攻倒算。 (4)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5)保证自由买卖和等价交换的原则。
关于体育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应放在首先的位置,因为健康的身体是城 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参加战争和过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他 主张对儿童的体育训练应该适度,因为过度的训练和不足的训 练都会损坏儿童的健康。
体育课
3.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中心思想是 “中庸之道 ”。 他认为任何事 物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和 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 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 误会,中间往往能够得到成功并 受人赞赏。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没有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一个疯狂的混合体。 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幸福就是至善。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 是后退。
高二历史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只有灭亡。 可乐2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落在这兴安岭的每一棵云杉上,每一棵小草尖,每一株无名的花儿的花瓣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兴安岭的深夜里。万物像笼着轻纱的梦。眼望天上的残 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缠绕在月的周围,所以不能明朗; 无眠,也别有思索的。月亮下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兴安岭的山坡上。山间小城的月色虽不光亮,却也能照亮行人的路,却正好唤起人们的思索与慨叹。
虽然着月光与兴安山间的一切并不是那样子和谐。却也能照得出黑暗与幽静。那些高大的东西遮蔽的阴影在黑夜里虽然更恐怖,那些了不起的建筑物虽然要遮蔽小城的一切,可这 月的清辉在这样的夜晚还能遍洒兴安!
走在深夜里,我在寻觅,走在月色下,我在回忆,走在清风里我在瞭望,瞭望月色下属于我的那点亮光一两点路的灯光,没精打采的,像是渴醉了酒的人的双眼。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远处田里的蛙声;热闹是它们,我呢? 残月当空,雾霭阵阵,黑暗中,我一个人在走着,黑暗里我一个人在寻觅!老了,我们还要走向何处? 残桥易断、谁为君忧 寒风萧条袭清梦,一轮明月一樽酒。伊人青丝愁秋霜,似水流年为你忧! 月色婆娑,银光遍洒在常德的每一个角落。宿舍内的几颗小树在寒风中微微颤抖,枯枝上许少消瘦的刚发芽的叶子随风摆动,仿佛像挣脱母亲的束缚的孩童,追寻
3、亚里士多德

史料链接
材料一 : 柏拉图以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 。在 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
材料二 在今日,我们任何人都认可,法律是最优良旳统 治者,法律能作出最合适旳判决……
——亚里士多德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知识说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张和 政治主张旳不同。
(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旳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旳反应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旳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旳 起源。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位哲人旳什么思想?你是怎样了解他旳思想旳?
孔子;中庸:处理仁和礼关系旳准则,过犹 不及,到达中庸旳措施是“和而不同”
材料三: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旳中庸。庄重是 自傲与顺从之间旳中庸。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 旳中庸。文雅是滑稽和呆板旳中庸。高尚是卑屈 和顽强旳中庸。娇柔是坚韧和病态旳中庸。
前335 前32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22
重返雅典,创建吕克昂学园 再次离开雅典,郁郁而终
阿卡德米学园
雅典学院
说一说:在学院里为何柏拉图称亚里士多德为 “北方旳小马驹”?结合教材32页内容,概括 亚里士多德突破柏拉图旳学说最突出旳体现。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
1、师生关系:敬重并不盲从——学园旳头脑 2、继承与突破 1)人要追求尽善尽美旳境界,不放弃现实幸福 2)指出柏拉图理念论旳最大弱点 3)肯定客观世界旳真实存在 4)唯物论并不彻底
后世影响(略)
(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治旳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为何称亚里士多德为“百科全书式旳学者”?
二、主要成就
领域
成就
哲学
客观世界真实存在,并决定人类旳认识; 拟定了哲学旳研究对象;著《形而上学》
19-20版: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创新设计)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学习目标方法点拨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领会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2.概括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分析其观点与柏拉图观点的异同。
3.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贡献,明确其科学成就的价值。
4.概括亚里士多德的历史贡献,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1.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生平时,主要是通过了解他对柏拉图的态度和他的哲学观点,体会其追求真理的精神,进而学习其高贵的品质。
2.学习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贡献和教育思想时,建议采用比较的方法,同柏拉图的文化贡献相比较,进而明确二者之间的联系及区别。
3.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要把古代希腊重要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放在特定的背景下,认识他们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
1.优越家境(1)出生在希腊北方小城斯塔吉拉,常随父亲出入马其顿王宫,接触到广泛的文化知识。
(2)作为医学世家的后代,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
2.才智超群(1)17岁那年,为了寻求智慧,他来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学习。
(2)博览群书,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超凡的才华。
(3)敬重老师,但并不盲从,被誉为学园的头脑。
3.思想主张(1)内容⎩⎨⎧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
②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③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
(2)特点:“接近了唯物主义”,但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1.成就(1)哲学领域: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他提出了哲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
(2)生物学领域: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学领域:在《物理学》一书中,他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领域: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人教版选修4)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人教版选修4)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人教选修4第二单元第6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基础梳理】一、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1.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M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2.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
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b5E2RGbCA P3.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
提出“中庸之道”。
二、亚里士多德的贡献1.哲学<1)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
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
p1EanqFDPw<2)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DXDiTa9E3d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
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三、评价亚里士多德1.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
RTCrpUDGiT2.“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4.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

班级:姓名:时间: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标要求:知道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师从柏拉图、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亚历山大、在雅典讲学。
感受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认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小传1、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毗邻马其顿的小城斯塔吉拉,家庭氛围让亚里士多德具在很好的古代生物学和生理学素养。
2、17岁时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的学习,师从柏拉图。
3、柏拉图逝世后,离开学园,来到爱琴海沿岸的阿塔尔尼亚城,主要从事。
4、公元前343年,经马其顿国王的重金聘请,成为的私人教师。
5、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起自己的讲习所,被称为学园,人称他为或逍遥学派。
6、公元前323年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去世。
(二)主要的学术思想成就:亚里士多德被称为“”(1)哲学领域:A、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
肯定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接近唯物主义)物质受形式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B、确定了哲学的,代表作。
(2)生物学领域:(3)物理学领域:在一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
(4)逻辑学领域: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即(5)伦理学领域:提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
1.亚里士多德生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生于古希腊雅典 B.曾师从柏拉图C.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 D.创立了吕克昂学园2.说“亚里士多德是头小驹,需要的是缰绳而不是囚笼”的思想家是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倡导三段论已经可以做演绎法。
三段论包括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B.肯定否定结论C.小前提、大前提、结论 D.否定、肯定、结论4.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A.一味追求尽善尽美的世界而不顾现有的条件B.为实现未来的理想而放弃现实的幸福C. 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其现实性是形式确定D.否认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5.古希腊哲学文化的集大成者说过的名言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当仁不让于师 C.认识你自己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6.下列有关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常把柏拉图作为批评的对象 B.完全否定了柏拉图的思想C.承认理念世界的存在 D.人不应该追求现实的东西7.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A.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 B.创造了逻辑学C.发展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D.为现在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8.阅读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教案

河北省华北油田三中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二单元第3课教案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熟悉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历程,“柏拉图学院的头脑”,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成绩。
(三段论和中庸之道)。
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
吕克昂学院。
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及世界文化的同一性,中庸思想。
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比较西方古希腊文化与东方中国文化,掌握文化的多样性。
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与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二、进程与方式:分析文字材料法,问题探讨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熟悉古代思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树立科学的态度及全新的人材观。
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学术成绩。
教学难点: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冲破的问题。
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教学进程:上节课咱们学习了柏拉图的思想,那么在柏拉图以后希腊有出现一名重要的哲学家,而且是和柏拉图有着师徒关系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
那么这节课,咱们主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和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古代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的科学的杰出代表和改革者,古典时期最博学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黑格尔:“人类的导师”罗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一、北方小驹一、家庭身世:御医之子前384年诞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颇受人敬重的御医,这使他常常有机缘出入马其顿王宫,接触到了普遍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这时的希腊哲学、文艺和一般文化都已发展到可以作总结的时期,这种背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7岁,为了寻求智慧,他来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园学习。
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课件3:第3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亚里士多德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知识说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张和政 治主张的不同。
(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 来源 (2)政治主张: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
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逻辑的一般原则——三段 论。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 构成,其中包含三个概念。下面是三段论的一种基本的模式: 如果所有的 B 是 A (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 C 是 B (小前提) 则所有的 C 是 A (结论) (包含A、B、C 三个概念)
• 怎么样的三段论是对的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3.哲学思想的形成 ——继承并突破柏拉图的思想 (1)主要观点: ①关于追求境界…… ②关于柏拉图的“理念论”…… ③关于存在与认识…… (2)评价:接近了唯物主义,但……
史料 链接
材料一 :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 。在理想国 中把公民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
“中道理论”
相同:均将其看作最高的美德,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 两极 不同: 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 观﹑ 认识论是一体的;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 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 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 “中 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 因人因环境的差异 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中道” 核心是仁,更多是从圣人的角度强调如何做, 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有 初步的辩证法思想。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Today I want to introduce the Greek[grik]philosopher ,Aristotle.['æristɔtl]在人类灿烂的思想长河里,我们总会看到这样一颗闪耀之星。
In the human River of brilliant ideas, we can always see a shining star.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Engels said he is "the most learned man".他就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He is –in ancient Greece culture synthesizer –Aristotle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对追求真理精神最好的诠释。
Aristotle's whole life is thinking about life, he never stopped the pursuit of truth, "I love my teacher, I especially love the truth" is the spirit of the pursuit of the truth of the best interpretation.亚里士多德在学术史上最突出的贡献,Aristotle's contribution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the most prominent,在于他首次将人类的知识进行分类,奠定了学科划分的基础。
is he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knowledge for the first time,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iscipline.他将这种方法运用于政治学,He will use this approach to politics,首次将政治学与其它学科区分开来,to distinguish between political science and other disciplines for the first time,确立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教案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和主要著作。
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思想。
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与西方传统哲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希腊的历史背景古希腊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科学、哲学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和主要著作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著作涉及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的哲学、科学、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讲授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早期和晚期。
早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主要涉及逻辑学、自然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代表作有《工具论》和《形而上学》等。
晚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主要涉及政治哲学、伦理学、美学等方面,代表作有《政治学》和《诗学》等。
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思想(1)亚里士多德的“物质世界”和“形式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是现实存在的,而形式世界则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和本质。
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由形式世界中的“质料”和“形式”构成的,形式世界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和本质。
(2)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和“二因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是由四个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是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
他同时认为,物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是由两个因素所决定的,这两个因素是目的和动力。
(3)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意志”和“因果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自由意志是由形式世界中的“理念”所决定的,人的行为是由自由意志所支配的。
他同时认为,因果律是物质世界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