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资料

答:制定过程,中国自1959年开始,由于“左”倾错误影响下,大放“卫星”夸大产量导致的巨额粮食征收,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大锅饭”造成的农村粮食短缺,致使国民生计发生严重困难。同时,由于左倾思维和民族本位的思想,导致当时的领导人拒绝苏联和美国的粮食援助。各地出现严重饥荒,进而导致工业发展也严重滞后。1960年7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要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了国家计委党组的汇报之后,提出在“调整、巩固、提高”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0年9月30日,中央转发的国家计委党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八字方针”。1961年1月14日至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讨论批准了这个方针。

主要内容

1、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还自留地,开放自由市场。

2、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

3、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重工业战线,充实轻工业,保住重点项目。

4、节减财政支出。

5、稳定市场物价,对部分消费品实行高价政策。

6、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专业协作。

7、制定适合当时情况的有关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各项具体政策。

试述"八字”方针的制定与内容。

答:从1960年夏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意识到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形势,并对大跃进运动进行整体的反思。1960年9月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是没有能够贯彻。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八字方针的制定标志着国民经济由"大跃进”进入了大调整阶段。压缩基本建设项目,调整发展速度,是大跃进以来经济指标工作的一个重大转变。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确定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

①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

④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⑤尊重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⑥(子)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丑)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⑦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⑧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

⑨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1921年党刚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人曾经把社会主义革命作为当时的任务。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不仅指明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具体分析了当时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的性质、相互关系、发展趋势和前途。这就形成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1952年行将结束时,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当时抗美援朝战争不久可望结束,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任务被提到日程上来。同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分散落后的农业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农村中开始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城市中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引起这些矛盾的加剧,使中国共产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这就不可避免地把对国民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基于上述情况,中共中央认为,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任务,预计用15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来完成,现在是适时的和必要的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52年9月以后,毛泽东多次讲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问题。刘少奇周恩来也都论述过“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大致设想。经过将近一年的酝酿,到1953年6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

形成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比较完整的表述。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两次修改过的中央宣传部编写的《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这个提纲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表述如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2月,中共中央七届四中全会批准了这条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2、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答: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战略。“一边倒”就是在世界已经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与帝国主义阵营对抗冷战的局面下,在美帝国主义敌视中国新政权情况下,在世界斗争的格局中,新中国要坚定的站在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