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考研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考点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五版(总复习)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五版(总复习)
33
2-1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齐次性 当系统的输入量增大或缩小若干倍时,系统 输出量也按同一倍数增大或缩小。
若r(t) a时r1(,t)为实数a ,则方程解为
这就是齐次性。
c(t) ac1(t)
在线性系统中,根据叠加原理,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外作用同 时作用于系统,则可将它们分别处理,求出在各个外作用单 独作用时系统的响应,然后将它们叠加。
14
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基本要求的提法
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即稳、快、准。 • 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系统重新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任何一 个正常工作的系统首先必须是稳定的。
▪稳:指动态过程的平稳性
控制系统动态过程曲线
如左图所示,系统在外力 作用下,输出逐渐与期望 值一致,则系统是稳定的, 如曲线①所示;反之,输 出如曲线②所示,则系统 是不稳定的。
测量元件—用以测量被控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成与输 入量同一物理量后,再反馈到输入端以作比较。如果这 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转换为电量。 给定元件— 其职能是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 输入量。 比较元件—其职能是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与 给定元件给出的输入量进行比较,求出它们的偏差。 放大元件—其职能是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信号进行放 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执行元件— 其职能是直接推动被控对象,使其被控量发 生变化。 校正元件— 也叫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 元部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以改善系 统的性能。
7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比较
r(t) 元件 + e(t)
串联
+
输入 偏差 校正元件

自动控制原理考前训练试卷及答案(胡寿松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前训练试卷及答案(胡寿松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用专业:自动化 试卷编号:A系 别 专业及班级 学号 姓名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满分 20 15 10 15 10 30 100 得分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

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正弦函数sin t ω的拉氏变换是( )。

A.ω+s 1B.22s ω+ωC.22s s ω+D. 22s 1ω+ 2.下列判别系统稳定性的方法中,哪一个是在频域里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判据( )。

A.劳斯判据B.赫尔维茨判据C.奈奎斯特稳定判据D.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3.采样控制系统中的二个特殊环节是( )。

A.采样器 B.保持器 C.滤波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下面哪一个不是主导极点的特点( )。

A.距离实轴很远B.距离实轴很近C.距离虚轴很远D.距离虚轴很近 5.设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sK,则其频率特性幅值M(ω)=( )。

A.ωK B.2K ω C.ω1D.21ω6. 是( )环节?A.振荡环节B.二阶微分环节C.积分环节D.惯性环节7.由电子线路构成的控制器如图1,它是( )。

A.PI 控制器 B.PD 控制器 C.PID 控制器 D.P 控制器 8.确定根轨迹的起始点,根轨迹起于( ) 。

A .闭环零点B .闭环极点C .开环零点D .开环极点 9.常用的频率特性曲线有( )A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B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C .对数幅相曲线D .以上都不对 10.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增加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pσ将( )。

得分 阅卷人图12222)()()(nn ns s s R s C s ωξωω++==Φ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定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5分)1、超前网络校正使系统的截止频率 ,滞后校正使系统的截止频率 。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圣才出品】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圣才出品】

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1 复习笔记本章考点:串联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设计。

一、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1.系统带宽的确定若输入信号的带宽为0~ωb,则控制系统的带宽频率通常取为:ωb=5~10ωM,且噪声信号集中起作用的频带ω1~ωn需处于0~ωb之外。

2.校正方式(1)串联校正(重点)连接方式见图6-1-1。

图6-1-1 串联校正装置【特点】串联校正比较简单,易于对信号进行各种形式的变换,一般安置在前向通道中能量较低的部位,但需注意负载效应的影响。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

(2)反馈校正连接方式见图6-1-2。

图6-1-2 反馈校正装置【特点】反馈校正信号从高功率点向低功率点传递,一般不需附加放大器,还可以抑制参数波动及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元件数也往往较少。

(3)前馈校正①前馈校正作用于输入信号:将输入信号作变换,改善系统性能。

②前馈校正作用于扰动信号:对扰动信号测量,变换后送入系统,抵消扰动的影响。

(4)复合校正复合校正是在反馈回路中,加入前馈校正通路。

3.基本控制规律(1)比例(P)控制规律(见图6-1-3)图6-1-3 比例控制器框图【特点】只变幅值,不变相位,可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但会降低系统的稳态性能,一般不单独使用。

(2)比例—微分(PD)控制规律(见图6-1-4)图6-1-4 比例-微分控制器框图【特点】PD控制具有超前调节的作用,能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产生早期的有效校正信号,增大阻尼,改善系统稳定性。

(3)积分(I)控制规律(见图6-1-5)图6-1-5 积分控制器框图【特点】有利于稳态性能的提高;相当于在原点处加了一个开环极点,引入90°相位滞后,对系统稳定性不利,一般也不单独使用。

(4)比例-积分(PI)控制规律(见图6-1-6)图6-1-6 比例-积分控制器框图【特点】用于串联校正时,在原点处加了一个开环极点,同时也在-1/T i处加了一个开环零点,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改善稳态性能。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习题答案(附带例题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习题答案(附带例题课件)

二、本课程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采用 MATLAB 软件上机进行实验,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以数字仿真技术为核 心,实现对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验证以及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在 MATLAB 软件的基本使用、编程调试、仿真实验数订人:杨志超 大纲审定人:李先允 制订日期:2005 年 6 月
5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实验通过上机使用 MATLAB 软件, 使学生初步掌握 MATLAB 软件在控制理论中的 基本应用,学会利用 MATLAB 软件分析控制系统,从而加深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认识,帮助理解经典自动控 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上机实验, 要求学生对 MATLAB 软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掌握 MATLAB 软件中基本数组和矩阵的表示方法,掌握 MATLAB 软件的基本绘图功能,学会 MATLAB 软件中自动控制理论 常用函数的使用,学会在 MATLAB 软件工作窗口进行交互式仿真和使用 M_File 格式的基本编程方法,初步 掌握利用 MATLAB 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设计,让学生得到撰写报告的基本训练。
4.频率法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讲)
(七)非线性控制系统 了解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区别,了解非线性特性和非线性系统的主要特征,学会非线性系统的描 述函数分析方法,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法(选讲) 。
3
《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教案
1. 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典型非线性特性、非线性系统的主要特征 3. 描述函数定义、应用条件和求取方法 4. 应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5. 非线性系统自激振荡分析和计算 6. 介绍非线性系统相平面分析法(选讲)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第二章
【考点笔记】 一、微分方程 1.列写对象,*简单力学系统,*电网络(有源、无源),电动机控 制系统 2.建立微分方程的方法 二、传递函数 1.对线性定常系统,在 0 初始条件下,输出变量的 L 与输入变量 L 之 比 2.特点与注意事项 若不在 0 初始条件,则仅有传递函数,不能完全反映系统性能,只 能反映动态性能,如力学系统、电学系统可能有相同传递函数,只 能反映一个入、一个出之间的关系,要建立函传递函数只能一对一。
输入为r1(t), r(t), 且r1(t)
dr(t) dt
, 则C1 (t )
dc(t) dt
a.
输入为r2 (t), r(t), 且r2 (t) r(t)dt,则C2 (t) c(t)dt
b.输出满足叠加原理
各项性能指标定义
计算公式
G(s)
n2
S(S 2n )
(s)
S2
Wn 2 2n S
【重点考题】 1.电路如图,Vr(s)总输入,Vc(s)总输出,画出结构图,并求 Vr(s) /Vc(s)
【答案详解】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I1
(s
)
U
r
(
s) U R1
c
(s)
电容阻抗 1/cs
I2 (s) C1S[Ur (s) Uc (s)]
I I1 I2
Vc
(s)
R2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考研专业课复习】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 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第一章 【考点笔记】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1.组成:
2.工作原理 3.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二、基本概念和术语 被控对象:要求实行控制的系统。例如:温度控制系统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圣才出品】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圣才出品】

第1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复习笔记本章内容主要是经典控制理论中一些基本的概念,一般不会单独考查。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1.反馈控制方式反馈控制方式的主要特点是:(1)闭环负反馈控制,即按偏差进行调节;(2)抗干扰性好,控制精度高;(3)系统参数应适当选择,否则可能不能正常工作。

2.开环控制方式开环控制方式可以分为按给定量控制和按扰动控制两种方式,其特点是:(1)无法通过偏差对输出进行调节;(2)抗干扰能力差,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扰动较小的情况。

3.复合控制方式复合控制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相结合。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根据系统性能可将自动控制系统按线性与非线性、连续和离散、定常和时变三个维度进行分类,本书主要介绍了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线性定常离散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三、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1.基本要求的提法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2.典型外作用(1)阶跃函数阶跃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0,0(),0t f t R t <⎧⎪=⎨≥⎪⎩(2)斜坡函数斜坡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0,0(),0t f t Rt t <⎧⎪=⎨≥⎪⎩(3)脉冲函数脉冲函数定义为:0000()lim [1()1()]t A f t t t t t →=--(4)正弦函数正弦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f t A tωϕ=-()sin()式中,A为正弦函数的振幅;ω=2πf为正弦函数的角频率;φ为初始相角。

1.2课后习题详解1-1图1-2-1是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在任意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c维持不变,试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图1-2-1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解:当Q1≠Q2时,液面高度的变化。

例如,c增加时,浮子升高,使电位器电刷下移,产生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小阀门开度,使进入水箱的流量减少。

反之,当c 减小时,则系统会自动增大阀门开度,加大流入水量,使液位升到给定高度c。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圣才出品】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圣才出品】
二、最优控制中的变分法 (1)泛函 如果变量 J 对于某一类函数{x(t)}中的每一个函数 x(t),都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 应,那么就称变量 J 为依赖于函数 x(t)的泛函,记为:J[x(t)]。
1 / 32
圣才电子书

(2)变分和变分法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t
tx t dt
试求:
(1)δJ 的表达式;
(2)当 x(t)=t2,δx=0.1t 和 δx=0.2t 时的变分 δJ 的值。
解:(1)由泛函变分规则可知:
4 / 3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由(1)可知,δx=0.1t 时:
δx=0.2t 时:
10-6 试求下列性能指标的变分 δJ。
J tf t2 x2 x&2 dt t0
解:由泛函变分规则,求得:
10-7 已知性能指标为: 求 J 在约束条件 t2+x12=R2 和边界条件 x1(0)=-R,x2(0)=0,x1(R)=0,x2 (R)=π 下的极值。 解:构造广义泛函为:
5 / 3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0 章 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
10.1 复习笔记
考研初试一般不考查本章内容,下文为最优控制问题的基础理论部分。
一、最优控制的基本概念 (1)最优控制 概念:在系统状态方程和约束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寻找最优控制律,使衡量系统的某一 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最小或最大)。 (2)最优控制问题 任何一个最优控制问题均应包含四方面内容:①系统数学模型;②边界条件与目标集; ③容许控制;④性能指标。 (3)最优控制的研究方法 包括:解析法;数值计算法;梯度型法。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4章)【圣才出品】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4章)【圣才出品】

第3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复习笔记本章考点:二阶欠阻尼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系统稳定性分析(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稳态误差计算。

一、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1.典型输入信号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一些基本输入信号如表3-1-1所示。

表3-1-1控制系统典型输入信号2.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1)动态性能指标t r——上升时间,h(t)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用的时间,有时也取t=0第一次上升到终值的时间(对有振荡的系统);t p——峰值时间,响应超过中值到达第一个峰值的时间;t s——调节时间,进入误差带且不超出误差带的最短时间;σ%——超调量,()()%100%()p c t c c σ-∞=⨯∞(2)稳态性能稳态误差e ss 是系统控制精度或抗扰动能力的一种度量,是指t→∞时,输出量与期望输出的偏差。

二、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1C s R s Ts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一阶系统对典型输入信号的时间响应如表3-1-2所示。

表3-1-2一阶系统对典型输入信号的时间响应由表可知,线性定常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或者,系统对输入信号积分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积分,而积分常数由零输出初始条件确定。

三、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1.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为:222()()()2n n n C s s R s s s ωζωωΦ++==其中,ωn 称为自然频率;ζ称为阻尼比。

2.欠阻尼二阶系统(重点)(1)当0<ζ<1时,为欠阻尼二阶系统,此时有一对共轭复根:21,2j 1n n s ζωωζ=-±-(2)单位阶跃响应()()d 211e sin 01n t c t t t ζωωβζ-=-+≥-式中,21arctanζβζ-=,或者β=arccosζ,21dn ωωζ=-各性能指标如下:t r =(π-β)/ωd2ππ1p d n t ωωζ==-2π1%e100%ζζσ--=⨯3.5(0.05)s nt ζω=∆=4.4(0.02)s nt ζω=∆=3.临界阻尼二阶系统(1)当ζ=1时,为临界阻尼二阶系统,此时s 1=s 2=-ωn 。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圣才】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圣才】
2.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1)状态:系统在时间域中的行为或运动信息的集合。 (2)状态变量:能够完全表征系统运动状态的一组独立的变量,常用符号 x1(t),x2 (t),…,xn(t)表示。 (3)状态向量:由 n 个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状态变量 x1(t),x2(t),…,xn(t)组 成的向量 x(t)称为 n 维状态向量,表示为 x(t)=[x1(t),x2(t),…,xn(t)]T。 (4)状态空间:以 n 个状态变量为基底所组成的 n 维空间。 (5)状态轨迹:系统状态在状态空间中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轨迹,又称状态轨迹。 (6)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又称为动态方程。
具有非正(负或零)实部,且具有零实部的特征值为 A 的最小多项式单根。
(2)系统的唯一平衡状态 xe=0 是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A 的所有特征根均具有
3.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1)齐次方程求解方法:幂级数法;拉普拉斯变换法。 (2)非齐次方程求解方法:积分法;拉普拉斯变换法。
4.传递函数矩阵 表达式:G(s)=C(sI-A)-1B+D
二、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1.可控性 如果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变量的运动都可由输入来影响和控制,而由任意的始点达到原点, 则该系统是完全可控系统,简称为系统可控。 (1)可控标准形
5 / 7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任意初始态 x0 出发的运动轨迹 x(t;x0,t0),在 t→∞都满足:||x(t;x0,t0)-xe||≤ε,
t≥t0,则称 xe 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
(3)渐近稳定
系统不仅满足李氏意义下的稳定,且
(2)可观测性判据
3 / 7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

6-2 设单位反馈 统 开环 函 为
试设计 联 前校正装置, 统满
(1) 角裕度r≥45°;
(2) 单位
入下 态 差
下 标:
(3)截止频率ωc≥7.5rad/s。
解: 开环

则开环 函 为:

,解得校正前
rad/s
则校正前 角裕度为:
不 合题 要求,
前校正。

rad/s,可得:
,可得:
则 前校正环节 校正后 统开环 其 角裕度为
统性能得:
3.某 反馈 统开环 函
合要求。
(1)求 统 角裕度 幅 裕度。
(2) 角裕度
联 前校正 联滞后校正 主要特点。为 统
,试分 统应
联 前校正还 联滞后校正?
[
技 2009 ]
解:(1)求截止频率与
裕度:
求幅 裕度:
(2)要 节 校正。
统 角裕度

前校正,则需要校正环
不合
前校正,可以
联滞后
为 习重点, 此,本 分也就没
考 题。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6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设 单位反馈 火炮
统,其开环 函 为
若要求 统最 2°,试求:
出速度为12°/s, 出位置
许 差小
(1) 满 上 幅 裕度;
标 最小K ,计 该K 下 统
角裕度
(2) 前
前校正网络
计 校正后 统 能影。
角裕度 幅 裕度,
解:(1) 题可
则 统 特征表 式为
统特征 为:

,则

可得:
所以 统 状态 应为
(2)求 统 出范 最小 刻t

控制原理考研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配套考研真题库

控制原理考研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配套考研真题库

控制原理考研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配套考研真题库一、第一部分真题一、填空题相平面的概念:______。

[燕山大学研]【答案】设一个二阶系统可以用下面的常微分方程来描述。

其中是x和的线性或非线性函数。

在一组非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运动可以用解析解x(t)和描述。

如果取x和构成坐标平面,则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均对应于该平面上的一点,这个平面称相平面。

二、问答题1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时,在什么情况下,不宜采用串联超前校正?为什么?[华中科技大学研]答:在系统的快速性满足要求而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或快速性已经达到要求而希望系统的动态响应超调量不太大时不宜采用超前校正,因为超前校正会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同时会使系统的稳态性能变差,有高频噪声信号时亦不宜使用。

2对于超前、滞后、滞后-超前三类校正装置:(1)分别阐述其控制功能;(2)对于PI控制、PID控制、PD控制,分别属于上述二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武汉大学研]答:(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但会使得系统对高频噪声的抑制能力减小,抗干扰能力下降。

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

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缺点是会使系统响应速度变慢。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综合了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特点,当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达不到要求时,可以考虑使用滞后超前校正装置;(2)PI属于滞后校正装置,因为它具有相位滞后作用;PD属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它可以提高超前相角;PID属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其在低频段具有滞后效应,中频段具有超前效应。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3.求法
①由系统的微分方程 经拉氏变换,按传递函数定义
环节 由系统的元部件的微分方程组
经过拉氏变换,消除中间变量,按传函定义传递函数
简化 ②由工作原理图 结构图
梅逊公式
③由系统响应解析表达式 经拉氏变换,按传函与响应之间关系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4.几个基本传函
*注意,传函不能叠加
三、动态结构图
1.特点
动态结构图中,信号只能沿箭头方向单向传播,只能反映动态性能, 不反映物理结构(是力学系统还是电动机系统)。结构图不唯一 (对同一个输入、输出),但是遵循等效变换原则,得到相同传函。
*2.画法 *3.简化规则 *4.Mason 公式 【知识图解】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
S (T1 1
S) T2
k1 k2s S 2 T1S T2
S(T1 S)
令 R(s)=0
胡寿松版自动控制原理考研、期末复习重点笔记
C(s) S(S T1 1) N (s) S 2 T1S T2
【要点提示】
若不要求使用简化方法,直接计算
C(s)
k1
1 S
T1
1
S
R(s)
1
1 S
1 G1(s)G2 (s)H (s) 只和系统结构有关,与输入信号的位置、形式无关。
特征方程1 G1(s)G2 (s)H (s) 0 ③误差传函:
令N (s) 0, (s) E(s)
1
ER
R(s) 1 G1(s)G2 (s)H (s)
令R(s) 0, (s) E(s) G2 (s)H (s)
T1
1
S
T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6章)【圣才出品】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6章)【圣才出品】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1复习笔记本章考点:幅相特性曲线、伯德图的绘制,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稳定裕度计算。

一、频率特性1.定义幅频特性:稳态响应的幅值与输入信号的幅值之比A(ω)。

相频特性:稳态响应与正弦输入信号的相位差φ(ω)。

频率特性: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在复平面上构成的一个完整向量G(jω)=A(ω)e jφ(ω)。

2.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重点)(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幅相曲线或极坐标图),横坐标为开环频率特性的实部,纵坐标为虚部, 为参变量。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伯德图),由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对数幅相频特性曲线两幅图组成:①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表示L(ω)=20lgA(ω),单位是分贝,记作dB;②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为φ(ω),单位为度“°”。

(3)对数幅相曲线(尼科尔斯图),横坐标表示频率特性的相角φ(ω),纵坐标表示频率特性的幅值的分贝数L(ω)=20lgA(ω)。

二、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1.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一些主要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曲线总结如表5-1-1所示。

表5-1-1典型环节频率特性曲线总结2.开环幅相曲线绘制步骤(1)确定开环幅相曲线的起点(ω=0+)和终点(ω=∞),确定幅值变化与相角变化。

(2)计算开环幅相曲线与实轴的交点。

令Im[G(jωx)H(jωx)]=0或φ(ωx)=∠G(jωx)H(jωx)=kπ(k=0,±1,…)称ωx为穿越频率,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与实轴交点的坐标值为Re[G(jωx)H(jωx)]=G(jωx)H(jωx)。

(3)分析开环幅相曲线的变化范围(象限、单调性)。

3.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绘制步骤(1)开环传递函数典型环节分解并确定一阶环节、二阶环节的交接频率;(2)绘制低频段渐近特性线:在ω<ωmin频段内,直线斜率为-20vdB/dec;(3)作ω≥ωmin频段渐近特性线,交接频率点处斜率变化表如表5-1-2所示。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册)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上册)

则超调量为:
峰值时间为:
调节时间为: (3)系统为0型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为:
第4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1.设负反馈控制系统中
(1)绘制系统根轨迹草图,标明根轨迹起始点、终止点、实轴区 段、渐近线、分离(会合)点、根轨迹大致趋势;并判断系统的稳定 性;
(2)如果改变反馈通路传递函数使
,绘制系统根轨迹草
(2)当 时,求系统中 的值和单位斜坡输入时的稳态误差;
(3)若要使 ,单位斜坡函数输入下的稳态误差
,试确
定系统中 的值,此时放大系数K应为多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研]
图3-4
答:(1)当 时,
由系统结构图可得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单位负反馈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得出系统的阻尼比
,固有频率
解:(1)由题图可知
图3-6
因为系统存在稳态,则可知可知系统在干扰输入作用下输出为零, 即

由终值定理可得:


,可得:

联立式① ② ③ 可得:
当 时,系统不稳定,故取

(2)由(1)可知二阶系统结构参数为:
图2-3 答:由系统的结构图可知: 单独回路有2个:即 没有互不接触的回路,于是信号流图特征式为
从源节点R到阱节点C的前向通路共有2条,其前向通路总增益以及 余子式分别为
, , 因此由梅森公式求得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
因此有
3.已知某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4所示,求传递函数 空航天大学2010]研]
。[北京航
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本章主要是对整个课程的一个总体介绍,基本上没有学校的考研试 题涉及到本章内容,所以读者简单了解即可,不必作为复习重点,因 此,本部分也就没有选用考研真题。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胡寿松版2021考研真题库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胡寿松版2021考研真题库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胡寿松版2021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填空题相平面的概念:______。

[燕山大学研]【答案】设一个二阶系统可以用下面的常微分方程来描述。

其中是x和的线性或非线性函数。

在一组非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的运动可以用解析解x(t)和描述。

如果取x和构成坐标平面,则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均对应于该平面上的一点,这个平面称相平面。

二、问答题1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时,在什么情况下,不宜采用串联超前校正?为什么?[华中科技大学研]答:在系统的快速性满足要求而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或快速性已经达到要求而希望系统的动态响应超调量不太大时不宜采用超前校正,因为超前校正会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同时会使系统的稳态性能变差,有高频噪声信号时亦不宜使用。

2对于超前、滞后、滞后-超前三类校正装置:(1)分别阐述其控制功能;(2)对于PI控制、PID控制、PD控制,分别属于上述二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武汉大学研]答:(1)超前校正的目的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在系统静态性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通过加入超前校正环节,利用其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改变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但会使得系统对高频噪声的抑制能力减小,抗干扰能力下降。

滞后校正通过加入滞后校正环节,使系统的开环增益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时又使校正后的系统动态指标保持原系统的良好状态。

它利用滞后校正环节的低通滤波特性,在不影响校正后系统低频特性的情况下,使校正后系统中高频段增益降低,从而使其穿越频率前移,达到增加系统相位裕度的目的。

缺点是会使系统响应速度变慢。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综合了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特点,当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达不到要求时,可以考虑使用滞后超前校正装置;(2)PI属于滞后校正装置,因为它具有相位滞后作用;PD属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它可以提高超前相角;PID属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其在低频段具有滞后效应,中频段具有超前效应。

最新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考研资料 -胡寿松第四版课本勘误表

最新自动控制原理精品考研资料 -胡寿松第四版课本勘误表

自动控制原理—勘误表1.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 P7:图1-6给出的系统中无开环控制器(扰动补偿)。

1.2 P18:1-7题第一问后,改为“对于图1-21按用水量扰动设计的补偿装置(开环控制),当冷水温度变化时,出口热水温度如何变化?原补偿装置能否补偿这个温度变化?”1.3 P18:1-8题,“…生产过程中,在最佳湿度条件下出粉率最高,因此…”。

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P21:图2-2中, 2.2 P21:16行,“…,e C 是反电动势系数。

”2.3 P21:23行,“电动机轴上的转动惯量;)(t M c 是作用在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力矩。

”2.4 P23:式(2-17),…211z z M c +ω; 式(2-20),c c M z z M 21='。

2.5 P23:图2-5中,应标出测速电机的电压t u 极性,+接地。

2.6 P56:“(2)由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叙述混乱,注意听课。

2.7 P56:图2-41(a)是据方框图2-23(h)绘制的。

图中s M 应改为m s M M -。

2.8 P56:倒2行,“…精简节点的数目,尽可能(方便)地省去只有一个输出的节点。

例如,图2-41(b)中的节点m M 。

”删除后续部分。

2.9 P68:倒2行,“…2/T t e -”2.10 P71:题2-9中,t t e e t c --+-=221)(。

2.11 P72:图2-63中,1K -和2K -都改为K -。

2.12 P73:题2-23的表格中,1行11列的250改为230。

2.13 P74:题2-23中,“(2)若该对象可用具有延迟的二阶惯性环节…时间常数1T 和2T 。

”2.14 P74:题2-24的表格中,2行4列的0.045改为0.04;)(t y 改为)(v y 。

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 P85:图3-9(a)中,n ζω应改为n ζω-。

图3-9中增加说明:(a)01<<-ζ (b)1-<ζ (c)10<<ζ (d)0=ζ (e)1=ζ(f)1>ζ3.2 P95:图3-20下一行,0.004改为0.00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9~10章)【圣才出品】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9~10章)【圣才出品】
3.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解 (1)齐次方程求解方法:幂级数法;拉普拉斯变换法。 (2)非齐次方程求解方法:积分法;拉普拉斯变换法。
4.传递函数矩阵 表达式:G(s)=C(sI-A)-1B+D
二、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1.可控性 如果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变量的运动都可由输入来影响和控制,而由任意的始点达到原 点,则该系统是完全可控系统,简称为系统可控。 (1)可控标准形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9 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9.1 复习笔记
本章内容属现代控制理论内容,不是自动控制原理考查的重点内容,很多学校不考本章 内容。
一、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系统的数学描述 包括:系统的外部描述——输入-输出描述;系统的内部描述——状态空间描述。

x(t)=A(t)x(t)+B(t)u(t)
1 / 10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y(t)=C(t)x(t)+D(t)u(t) 对于线性离散系统,取 T 为采样周期,常取 tk=kT,其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x(k+1)=G(k)x(k)+H(k)u(k) y(k)=C(k)x(k)+D(k)u(k)
2.李雅普诺夫第一法(间接法)

对于线性定常系统x=Ax,x(0)=x0,t≥0,有: (1)系统的每一平衡状态是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充要条件:A 的所有特征根均
具有非正(负或零)实部,且具有零实部的特征值为 A 的最小多项式单根。
(2)系统的唯一平衡状态 xe=0 是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A 的所有特征根均具有 负实部。
4 / 10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版)知识点及考点全面整理第一章第二章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版)知识点及考点全面整理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绪论1.自动控制的定义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2.自动控制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3.自动控制发展过程最早追溯到公元前我国古代的自动计时器和漏壶指南车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经典控制理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现代控制理论70年代后:自适应控制、混杂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大系统控制理论90年代后:智能控制理论4.反馈控制原理及基本组成反馈控制原理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

反馈控制的核心在于对偏差的检测与处理。

最基本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

举例说明,人取书,汽车司机操控方向盘,导弹攻击目标。

基本组成被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控制装置总体测量元件:检测被控量的物理量,一般为电信号给定元件: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测量的被控量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输入量进行比较,求出他们之间的偏差。

正反馈、负反馈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执行元件:直接推动被控对象,使其被控量发生改变校正元件:也叫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部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以改善系统性能。

前向通路:系统从输入端沿箭头方向到达输出端的传输通路;主反馈通路:系统输出量经测量元件反馈到输入端的传输通路主回路:前向通路与主反馈通路构成主回路局部反馈,内回路,单回路系统,多回路系统有用输入:决定系统被控量的变化规律扰动:不希望的,不可避免的,存在于任何部件上,如电源电压的波动,环境的温度,压力及负载的变化,飞行中气流的冲击,航海中的波浪等5.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控制方式反馈控制方式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考研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与考
点复习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线性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研]
A.稳定性
B.振荡性
C.收敛性
D.齐次性
【答案】DXXXX
【解析】线性系统的重要性质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有两重含义,既具有可叠加性和齐次性。

2对控制作用进行适当的补偿(复合控制),可使系统()。

[湖南大学2006年研]
A.由不稳定变成稳定
B.减小非线性的影响
C.提高无差度
D.同时改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
【答案】DXXXX
【解析】复合控制只要参数选择合适,不仅可以改善快速性,还能保持系统稳定,减小稳态误差、抑制几乎所有可测量扰动。

3在通常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中,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共同构成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研]
A.开环传递函数
B.反馈通道
C.前向通道
D.闭环传递函数
【答案】CXXXX
【解析】前向通道是指闭环系统中,从系统输入量到系统被控制量之间的通道。

因此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就组成了通常闭环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

4系统的传递函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研] A.系统结构
B.初始条件
C.系统结构和参数
D.系统结构、参数和初始条件
【答案】CXXXX
【解析】传递函数是一种用系统参数表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它只取决于系统或元件的结构和参数,而与输入量的形式无关,也不反应系统内部的任何信息。

5传递函数的概念除了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之外,还可用于描述()系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研]
A.线性时变
B.非线性定常
C.非线性时变
D.以上都不是
【答案】DXXXX
【解析】传递函数定义为线性定常系统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6下面系统中属于线性系统的是()。

[东南大学研]
系统1:y=3u+2;系统2:y=usint
A.1和2
B.1
C.2
D.都不是
【答案】DXXXX
【解析】系统(1)和系统(2)不满足线性系统叠加原理,故都不是线性系统,答案为D。

7设f(t)=te t·1(t),则F(s)=()。

[清华大学研]
A.-1/(s-1)2
B.1/(s-1)
C.1/(s-1)2
D.1/[s2(s-1)]
【答案】CXXXX
【解析】由于L(t)=1/s2,由相移定理,F(s)=L(te t·1(t))=1/(s-1)2。

8设F(s)=s/(s2+100),则f(0+)=()。

[清华大学研]
A.1
B.0
C.1/100
D.100
【答案】AXXXX
【解析】
9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g(t)=0.6t·1(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清华大学研]
A.0.6/s2
B.0.6/s
C.1/s2
D.1/s
【答案】AXXXX
【解析】G(s)=L(g(t))=0.6/s2
10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分母的阶次为n,分子的阶次为m,而且n≥m,则D(s)=1+G(s)的()。

[南京理工大学研]
A.零点数等于极点数
B.零点数小于极点数
C.零点数大于极点数
D.零点数等于、或小于、或大于极点数
【答案】AXXXX
【解析】D(s)=1+G(s)的零极点数由次数决定,所以选A。

11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y(t)=1-e-2t+2te-2t,则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

[中科院-中科大2008年研]
A.y(t)=δ(t)+4e-2t-4te-2t
B.y(t)=4e-2t-4te-2t
C.y(t)=-e-2t+4te-2t
D.y(t)=-e-2t+2te-2t
【答案】BXXXX
【解析】由题意可知,,由线性系统的性质得到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12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K(1+0.5s)/[s(1+s)(1+2s)],该系统是()。

[南京理工大学研]
A.Ⅰ型三阶系统
B.Ⅲ型三阶系统
C.Ⅲ型两阶系统
D.Ⅰ型两阶系统
【答案】AXXXX
【解析】由于积分环节个数为1,所以选A。

13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20/[0.4s(s+5)],其开环增益和时间常数分别为()。

[南京理工大学研]
A.20;5
B.50;0.2
C.10;5
D.10;0.2
【答案】DXXXX
【解析】将传递函数改写成如下形式G(s)=10/[s(0.2s+1)],开环增益和时间常数分别为10,0.2。

14二阶振荡环节G(s)=ωn2/(s2+2ζωn s+ωn2)(0≤ζ<1)中,三个有定义的频率为:ωn为无阻尼自然频率ωd为有阻尼自然频率;ωr为谐振频率,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清华大学研]
A.ωn>ωr>ωd
B.ωn>ωd>ωr
C.ωn>ωd=ωr
D.ωr=ωn D>ωd
【答案】BXXXX
【解析】,,显然ωn>ωd>ωr。

15闭环传递函数为Φ(s)=1/(Ts+1)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g(t),在t=0处的值为()。

[南京理工大学研]
A.T
B.1/T
C.1/T2
D.0
【答案】BXXXX
【解析】g(t)=L-1(Φ(s))=L-1(1/(Ts+1))=e-t/T/T,所以当t=0时,g(0)=1/T。

16对高阶系统常常用主导极点的概念和偶极子对的方法进行简化,进而简化计算过程。

下面是几个简化式子,正确的是()。

[南京理工大学]
A.
B.
C.
D.
【答案】BXXXX
【解析】利用闭环主导极点和偶极子对对系统进行化简时应该保证系统的开环增益不变。

17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s(s+1)(s+2)],则闭环系统是()。

[重庆大学研]
A.稳定系统
B.临界稳定系统
C.不稳定系统
D.稳定性难以确定
【答案】CXXXX
【解析】特征方程为D(s)=s(s+1)(s+2)+10=s3+3s2+2s +10=0,列写劳斯表如表1-1-1所示:
表1-1-1
第一列不全为正,由劳斯判据易得系统不稳定。

18高阶系统的时域指标σ%随频域指标M r的增加()。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研]
A.保持不变
B.缓慢变化
C.增大
D.减小
【答案】CXXXX
【解析】对于同一个系统,若在时域内的σ%越大,则在频域中的M r也是越大;反之亦然。

19已知控制系统如图1-1-1所示,该系统在单位斜坡函数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是()。

[重庆大学研]
A.0.2
B.0.4
C.0.02
D.0.04
图1-1-1
【答案】AXXXX
【解析】由题意
R(s)=1/s2
20满足根轨迹相角条件的点()。

[华中科技大学研]
A.一定在根轨迹上
B.不一定在根轨迹上
C.不一定满足幅值条件
D.不一定满足闭环特征方程式
【答案】AXXXX
【解析】相角条件是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择A。

21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G0(s)=K(s+3)/[s(s+5)(s2+3s+3)],有()根轨迹完全落在实轴上,有()根轨迹趋于无穷远。

[东南大学研]
A.3条;1条
B.1条;3条
C.2条;3条
D.2条;2条
【答案】CXXXX
【解析】系统共有4个开环极点,一个开环零点,故有三条根轨迹趋于无穷远,由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判别准则,实轴上根轨迹的分布为(-∞,-5),(-3,0),故选择C。

22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分母阶数比分子阶数高二阶,系统开环极点为-3,-2±j,若已知系统的闭环极点包括一对共轭复根为-1±2i,则另外一个闭环极点为()。

[东南大学研]
A.-4
B.-5
C.-6
D.以上皆不是
【答案】BXXXX
【解析】由-3+(-2+j)+(-2-j)=p+(-1+2i)+(-1-2i),得p=-5。

23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T1s+1)(T2s+1)],其相角裕度过小,欲增大相角裕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重庆大学研]
A.增大K
B.减少K
C.减小T1
D.减小T2
【答案】BXXXX
【解析】减小开环增益,可以降低剪切频率,系统的快速性变慢,稳定性变好,故选择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