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煤层自然发火措施解析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及预防措施在煤矿生产中,煤层自燃是导致煤矿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测和预报煤层自燃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煤层自燃的原因和途径、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的原因和途径煤层自燃是指在煤矿采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煤层内的发热物质自发氧化并生成大量热量,使煤层温度升高,进而引发火灾。
煤层自燃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煤质因素: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煤,其自燃性也不同。
其中在含硫量高、焦渣量、松散程度和露天氧化面积大的煤层中,自然裂隙多、通风条件差,容易自燃。
2.地质因素:含水炭层、潮湿炭层的自燃危险较小,而低透气性沉积物层与煤层接触的地层,容易吸附水分和吸氧条件差,自燃危险较大。
3.煤矿经营管理因素:采掘技术水平、通风与抽放系统、煤炭运输及存储方式等都会对煤层自燃产生影响。
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方法对于煤层自燃的预测和预报,应结合采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点,不断收集有关数据,及时研究和判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煤层自燃。
下面介绍常用的自燃发火预测预报方法:1.温差法:通过温度差别观察来进行预测。
利用感应电缆,探测传送到地面的煤层内部温度,与大气温度相比较,若温差在低于20℃以内,则预示煤层自燃的危险性较小;若温差在20℃-30℃之间,则预示煤层自燃的危险性较高;若温差超过30℃,则预示已开始发生自燃现象,须及时采取措施。
2.气体法:利用测点周围的瓦斯、氧气含量等指标,进行预测。
当瓦斯浓度超过0.5%时,将增大煤层自燃的危险程度;当氧气含量下降到16%时,也可能引发煤层自燃的爆发。
3.氧化性煤体含量法:通过测定煤体表面的可燃分含量、氧化性煤含量及煤体抗氧化指数等来进行预测。
4.煤层压力法:通过观测煤层压力变化、矸石压强、粉尘颗粒运动等指标来判断煤层的稳定性,并进行自燃预测。
5.煤质综合识别法:通过煤体成分分析、煤体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等手段,综合判断煤层的自燃危险性。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
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措施预防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为预防井下采空区、冒高处、煤柱破坏区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一)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原因1、煤炭的自燃性能是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基本因素。
①煤炭的自燃性能够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且不易散出,因而逐渐积聚形成高温。
②煤炭与氧气接触后,氧能使煤炭与之发生氧化作用产生热量,热量积聚时温度不断升高,逐渐促成煤炭自然发火。
③煤炭自燃后,遇氧再助燃,使火势继续扩大形成火灾。
2、采空区内遗留的大量遗煤为自然发火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由于下分层工作面放顶煤回收率低、丢煤多,造成采空区内留有大量遗煤,而且煤体呈破碎状态,增大了与氧接触的面积,使遗煤更易氧化,加速了遗煤的氧化生热进程,从而增加了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3、漏风通道的存在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供氧条件。
分层开采不仅导致上下分层工作面之间存在漏风通道而直接漏风,而且相邻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由于集中压力大,其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使煤柱压裂压碎,导致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之间相互连通,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漏风裂隙,为采空区创造了良好的漏风通道,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连续充足供氧条件,进一步增大了遗煤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4、采空区漏风是遗煤自然发火的决定因素。
根据煤炭自然发火的规律性,采空区漏风量大小决定着遗煤自然发火低温氧化阶段和自热阶段,也就是说决定着引起发火的内热源温度能否达到自然发火界限。
如果漏风量太大遗煤氧化热量不易积聚,漏风量很小则氧化条件不良,这两种漏风情况均不易发生自然发火。
因此,抑制遗煤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就是尽可能增大漏风风阻和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
5、采矿技术决定着自然发火的基本因素和决定因素。
采矿技术包括开拓方式、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采矿技术是煤炭自然发火的外在因素,采矿时若采取正确的开拓方式、科学的采煤方法和合理的通风方式,并加强生产技术管理,就可以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减少煤体破坏和漏风等,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煤炭自然发火,防患于未然。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事故,对矿井和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和控制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1.预防控制措施(a)定期加强煤层自燃发火的监测,包括地下和地表的气体、温度、湿度等数据的收集和记录。
(b)对煤层近距离探测仪器进行随时安装和调试,加强对煤层自燃发火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c)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通过送风和排风控制,降低煤层自燃发火的概率。
(d)实施合理的瓦斯抽放和瓦斯抽放管线的管控,减少瓦斯对煤层自燃发火的影响。
(e)加强对井下巷道的管理,定期巡检和清理煤矿巷道。
2.监测与检测技术(a)建立煤层自燃发火的监控系统,包括温度、气体、烟雾和火焰的监测。
(b)采用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测温仪等设备进行矿井自燃的实时监测和测量。
(c)利用煤层自燃发火的可燃气体特性和产物的分析,通过氧、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变化的检测,进行自燃发火的预警和判断。
3.消防技术措施(a)建立完善的矿井消防系统,包括消防器材、矿井防火门、矿井防火墙等的设置。
(b)加强消防培训,提高矿工的消防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c)建立矿井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d)加强仓库储煤的灭火设备和管理,减少自燃发火的可能性。
4.防止火源接触(a)严禁在易自燃的煤矿区域内使用明火和电火源,限制设备和工作人员进入自燃区域。
(b)对高温设备和工具进行防护和限制使用,减少高温对煤层的刺激。
(c)加强对煤矸石、废渣堆放区的管理,定期清理煤矸石和废渣,避免自燃发火。
5.技术创新与科技支持(a)加强煤层自燃发火的技术研究,开发新型的煤层自燃预警技术和防治措施。
(b)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进行煤层自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c)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研究项目,提升煤层自燃发火的防治技术水平。
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措施
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措施背景介绍煤层自燃发火是指煤矿开采中,煤层未经过完全燃烧和氧化就自行燃烧起火的现象。
自燃发火不仅会对煤矿生产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预防措施1. 加强通风管理通风是防范煤矿火灾的关键。
煤矿的工作区域应设置足够的通风设施,以保证空气流通,并在必要时通过构筑隔离带等措施,限制火源的传播。
此外,煤矿通风管理还应做好监控、检修等工作,保证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转。
2. 对煤的管理煤的管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生产环节的煤进行验收,排除易燃煤;•将易燃煤的矿区或部位划分到“危险区”,并对危险区进行严格管控;•对煤堆进行分类储存,并对不同类型的煤进行分类管理。
3. 煤层水仙盆措施煤层水仙盆是一种综合防燃技术,通过利用水力学原理,将水从煤层井下的高处喷向煤壁,形成“水幕”,从而降低煤层的温度和氧气浓度,达到防止自燃发火的效果。
煤层水仙盆是目前采用比较广泛的防范煤层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
4. 煤层灌浆技术煤层灌浆技术是在煤矿开采中用水泥、化学防火剂等材料对煤层进行灌浆,形成一层防火墙,从而减缓煤层自燃发火的速度,最终达到有效防范自燃发火的效果。
应急措施即使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煤层自燃发火仍有可能发生。
此时应当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防止火灾蔓延,保障人员安全。
常见的应急措施有:•通知安全机构及时报警和应急处置;•利用煤矿的灭火系统对火源进行灭火;•迅速疏散煤矿内人员和谨慎处理有可能导致火势扩大的行为等。
结语防止煤层自燃发火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守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规定,增强安全意识,并积极采取应急措施,从而最大可能地确保安全。
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3篇
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3篇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篇一煤大体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主要可燃元素是碳(约占65%~95%),其次是氢(约占1%~2%),并含少量氧(约占3%~5%,有时高达25%)、硫(约占10%),上述元素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
除此之外,煤中还含有一些不可燃的矿物质灰分(5%~15%,也有高达50%)和水分(一般在2%~20%之间变化),这些物质称为煤的惰性质。
煤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
煤中的碳、氢等元素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物co、ch4及其他烷烃物质。
煤的氧化又是放热反应,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掉,将使煤的堆积温度升高,反过来又加速煤的氧化,放出更多的可燃质和热量。
当热量聚集,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即会引起可燃物质燃烧而自燃。
煤堆发生自燃要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1)具有自燃倾向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煤的一种自然属性,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水分、灰分、含硫量、粒度、孔隙度、导热性,是煤自燃的基本条件。
煤在常温下的氧化能力主要取决于挥发分的含量,挥发分含量越高,自燃倾向性越强,而且自燃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根据煤的氧化程度与着火点之间的关系,利用原煤样的着火点和氧化煤样的着火点的差值Δt 来推测煤的自燃倾向。
一般,原煤样着火点低,而且Δt大的煤容易自燃;Δt40℃的煤为易自燃煤;Δt20℃的煤(褐煤和长焰煤除外)是不易自燃煤。
从表1可看出,从褐煤到无烟煤,其着火点越来越高,自燃倾向性越来越弱。
(2)供氧条件。
煤堆暴露于空气中,表面与空气充分接触,而且空气通过煤块之间的间隙渗透到煤堆内部,给煤堆内部氧化创造了条件。
煤的块度越大,煤块之间的间隙越大,其供氧条件越好。
(3)氧化时间。
煤从氧化发展到自燃有一个过程,氧化时间达到自燃发火期才能自燃。
如长焰煤的自然发火期为1~3个月,气煤为4~6个月。
(4)储热条件。
煤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只有当放出的热量大于散发掉的热量时,才能使热量聚集,温度上升,达到煤的着火点就会自燃。
浅谈矿井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contents•矿井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概述•矿井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存在的问题目录•矿井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对策及措施•工程实例分析•结论与展望概述煤层自然发火会导致煤炭资源损失,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煤炭资源损失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煤层自然发火可能引发瓦斯爆炸等安全隐患,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煤层自然发火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030201矿井煤层自然发火的危害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可以降低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保障矿工安全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可以避免煤炭资源损失,提高煤炭开采效率。
提高煤炭开采效率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矿井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意义国内外学者针对矿井防治煤层自然发火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
国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的防治技术逐渐应用于矿井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成果矿井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煤层自燃通常由采空区或巷道内遗留的浮煤、煤柱等易燃物质引起。
煤层自燃的诱因煤层自燃多发生在开采后1-3个月内,此时遗留的浮煤在空气中氧化导致热量积累,温度升高,最终引起自燃。
煤层自燃的规律煤层自燃不仅会烧毁煤炭资源,还会引发瓦斯爆炸等事故,给矿工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煤层自燃的危害煤层自然发火的特点及原因分析防灭火技术不成熟对于已经出现的火区,现有的防灭火技术效果有限,难以迅速扑灭。
监测技术落后目前很多矿井仍采用传统的温度监测方法,难以准确预测煤层自燃的初期阶段。
通风系统不合理部分矿井存在通风系统不合理、风量不足等问题,导致煤层自燃的风险增加。
部分矿工对煤层自燃的危害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淡薄部分矿井在防治煤层自燃方面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机制。
责任不明确部分矿井在防灭火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制度不健全的对策及措施03重视煤层自然发火的预防工作加强预防措施的落实,从源头上遏制煤层自然发火的发生。
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概述•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分析•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工程实践•结论与展望目录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概述CATALOGUE01煤层自燃发火煤层自燃发火的概念煤层自燃发火的危害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引起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破坏煤炭资源和设备,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重要性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财产损失。
维护矿井正常生产和安全稳定。
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分析CATALOGUE02煤层地质条件的影响030201采煤方法的影响生产工艺的影响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的影响风量不足或分配不均如果通风系统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局部区域风量不足,无法有效散热,进而导致自燃。
封闭区域封闭或半封闭的采空区、巷道等区域可能会积聚热量,增加自燃风险。
通风管理不善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瓦斯涌出瓦斯涌出可能会带走热量,影响煤层的自燃。
水文条件地下水流动可能会影响煤层的温度和湿度,进而影响其自燃倾向性。
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CATALOGUE03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总结词详细描述合理配置通风设施、控制风速、减少漏风。
详细描述加强通风管理和维护,合理配置通风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控制风速,避免因风速过大而加剧煤层氧化,导致自燃发火;减少漏风,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煤层,促进煤层氧化。
总结词加强通风管理和控制风流VS实施均压防灭火技术总结词详细描述喷洒阻化剂防止煤层自燃总结词详细描述使用新型防火材料、提高防火性能、降低安全隐患。
总结词积极引进和研发新型防火材料和技术,如新型防火涂料、防火泡沫等,提高防火性能,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作业安全。
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新型防火材料和技术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煤矿防治自燃的对策和基本原则
3、 改进巷道布置方式 (1)推广无煤柱开采,保护煤柱可代之以在采空区中注凝胶生成的稳定隔离带。 (2)分层巷道重叠布置,消除隐患。 (3)在分层巷道掘进时,力求一次掘透,以缩短因局扇增压造成采空区漏风的时间。 (4)工作面的集中联络巷由工作面外侧布置改为内侧布置,随工作面的推采逐渐缩小、 最终消除穿煤层段的护巷煤柱。
(5)采区和分层工作面实行并联通风。 (6)用型钢支护替代木棚支护。 (7)采区进、回风巷尽量布置在岩石中;如布置在煤层中,巷道必须锚喷或砌碹,中间用 不燃物或加注凝胶充填。
4、 加大均压防灭火的力度 通过对通风系统的优化,减少采空区进、回风侧的压差,以阻止自燃的发展和蔓延。 5、 积极推广新技术 采用凝胶堵漏法,凝胶耐热性能好,凝结速度易于控制,形成的隔离层弹性大,不易破碎, 隔热性强.在现场应用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煤矿安全中防治自燃的对策和基本原则: 1、 延长自然发火期 针对分层开采的特点,实行集中生产,加快推进速度,并采取以阻燃为主的预防措施,延长Fra bibliotek自然发火周期。
(1)将首层开采的煤层进行注水。 (2)对2、3、4分层“两道两线”各20m的范围内采前预打浅孔密集钻进行控制注浆。 (3)在开采线预埋注浆管路,待工作面推采适当距离(一般为40m) 后,集中注浆。 (4)在开采线以内、停采线以外各自30m 的范围内,集中遍撒阻化剂,工作面回采完毕 后,密闭后集中大量注浆。
2、在堵漏上采取措施 (1)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减少通风阻力。 (2)分层开采首层铺设金属网,保证注浆质量,以利于顶板再生,减少漏风。 (3)工作面回采完后,及时密封,两帮及顶板附近5m 的范围内,通过注凝胶封严。 (4)对采空区注入浓度较大的浆液.以提高密封质量。 (5)在断层及破碎煤层的附近注入凝胶堵塞漏风通道。
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火措施
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火措施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8年4月提交的《惠水县宁旺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K煤层自然倾向性为Ⅲ级,不易自燃煤层。
矿井在预防外因火灾防治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二是在井下尽量采用不燃或耐热的材料和制品,三是设置消防、洒水管路和配备必要的防灭火器材。
一、煤层的自燃预防措施1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1)布置在煤层中的巷道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2)区段内倾斜长壁后退式回采,采煤工艺为电煤钻打眼、放炮、落煤,机械运输,以有效地防止煤层自燃。
3)在采煤过程中不丢顶、底煤,尽量不丢浮煤。
4)留设足够的区段隔离煤柱,各区段的隔离煤柱严禁回采。
5)煤层回采完毕即进行封闭。
矿井开采时,要注意观察,加强自燃征兆的早期识别工作。
6)人工攉煤,清扫浮煤,尽量使工作面回采率提高,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2、通风方面采取的措施1)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打上密闭墙,封闭采空区。
密闭上方必须留设观察孔,下帮设“U”型放水管。
2)加强对封闭墙的检修与维护,防止因密闭墙损坏导致漏风引起煤层自燃。
3)为保证安全,应配备水位器、温度计、CO监测器,随时监测采空区CO浓度、温度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煤层自燃。
4)在回采工作面回风巷距20~30米处设置防火监测站,随时对回采工作面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煤层自燃预兆,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3、监控系统在1101运输巷转煤点回风侧5-10m处设粉尘传感器1台,1101采面回风巷距采面15-20m 处设粉尘传感器1台,1102掘进工作面距作业面4-5m处巷道中部设粉尘传感器各设1台。
详见安全监测监控传感器布置图。
二、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外因火灾的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人意料之外。
由于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
常使人惊慌失措而造成恶性事故。
矿井中一切能够产生高温、明火、火花的以及由于可燃材料制成的器材和设备,如使用不当都可能会引起外因火灾,绝大多数外因火灾是由于机电设备质量不高,安装不良,缺乏严格的检修、维护制度,长期带病运行而引起的,其中电气火灾、爆破和明火是造成外因火灾的主要原因。
煤层自燃的预防措施
煤层自燃的预防措施煤层自燃是指煤炭在没有外部热源的情况下,由于煤中的碳和硫等元素反应产生热量,导致煤炭自身开始燃烧。
这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现象,容易造成煤矿事故和环境污染。
为了预防煤层自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在采煤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煤炭的切割强度和采煤速度。
过高的切割强度和过快的采煤速度容易产生大量的煤尘和煤屑,增加煤层的氧气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自燃的发生。
因此,要根据煤层的自燃倾向,合理调整切割强度和采煤速度,尽量减少煤尘的生成和堆积。
其次,要加强通风管理,保持煤矿的良好通风状况。
通过通风降低煤层内的氧气浓度,减少煤与氧气的接触,从而减少煤层自燃的可能性。
同时,要加强对通风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定期进行瓦斯抽放和排放工作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瓦斯是煤层自燃的主要燃料之一,定期进行瓦斯抽放和排放工作可以减少煤炭内部的瓦斯含量,降低自燃的风险。
同时,抽放和排放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防止瓦斯泄漏引起事故。
另外,还可以采取防止煤层自燃发生的一些物理措施。
比如,在煤矿的巷道和工作面上,可以通过喷雾降尘、湿抹地等方法,降低煤尘的浓度和燃烧的隐患。
此外,也可以通过浇水降温、覆盖防火布等手段,减少煤堆的温度和自燃的概率。
此外,加强安全管理和协调工作也是预防煤层自燃的关键。
煤炭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防止自燃的操作规程和预案,确保工作人员对自燃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共同做好煤层自燃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总之,预防煤层自燃是煤炭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控制采煤参数、加强通风管理、定期进行瓦斯抽放和排放、采取物理措施等多种综合手段,可以有效预防煤层自燃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环保。
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
防止煤层自燃的措施
一、防止掘进工作面煤层自燃的措施
1、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进行湿钻,不得干打眼,供水必须可靠。
2、定期清洗岩石边坡和道路上的灰尘。
3、掘进面电气设备必须防爆,加强电器失爆检查。
4、掘进工作面的岩石装载现场必须浇水以减少粉尘,同时对掘进
回风地段进行定点喷雾捕尘。
5、在隧道巷道中钻孔和爆破时,必须使用水爆破泥浆,炮泥长度
必须符合规定。
二、防止采煤工作面煤层自燃的预防措施
1、合理布置采区长度和回采工作面的回采时间,及时封闭采空区,严格密闭墙的封闭质量,保持不漏风,实行专人管理,并揭示警标。
密闭墙要专人管理,随时观察封闭壁附近的气体排放和温度变化。
2、加强洒水防尘设施的管理,所有作业点必须配备洒水喷头,以
全面防尘。
水仓要保证足够的水量,随时保证采面洒水工作的正常进行。
3、采空区不留顶、底煤和浮煤。
采矿作业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
规定进行,尽量提高回采率,回采工作面不得随意丢失煤柱。
4、保持合理、畅通的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实行合
理的开拓布置。
5、三级工作面结束时严格封闭采空区,本矿虽未发生过煤层自燃
现象,但经重庆煤科院检测C12煤层为二级自燃发火煤层,在开采C12煤层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煤层自燃一般都发生在回采
工作面。
6、重点做好回采工作面回风巷的温度检查。
温度升高表明矿区煤层有自燃的可能性,好及时进行灭火或封闭采空区。
矿井自燃煤层的防灭火措施方法
矿井自燃煤层的防灭火措施方法矿井自燃是煤矿生产中一种常见的火灾事故,煤层自燃是由于煤矿中氧气、水和煤体内部的热量等条件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矿井自燃,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灭火措施。
下面就介绍几种有效的防灭火措施方法。
一、煤矿管理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煤矿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监管措施。
煤矿应该加强管理,对煤层自燃的可能性进行科学评估,了解煤矿地质结构和煤层自然条件特点以及煤层膨胀和剥落等变化情况,加强对煤矿内部氧气供应和空气流动情况的控制和调节,加强对矿井温度、瓦斯浓度的监测,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意识。
二、加强煤层速封堵在煤层自燃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容易引发更严重的火灾事故。
因此,煤矿应该对自燃地段进行防护,及时进行堵水、堵风等措施,加强对自燃地段的检查,随时监测情况,及时防护。
三、科学选用灭火器材在煤矿火灾发生后,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灭火器材,对火灾进行及时扑救。
灭火器材的种类有很多,如水泵、灭火器、泡沫液、干粉、消防水等。
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火灾情况以及煤矿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选用。
四、建立排热系统在煤矿内,煤层自燃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及时排除或降低温度,会加重火灾事故的发生。
因此,煤矿应该建立排热系统,组织专业人员对煤层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降低煤矿内部环境的温度,增加空气对煤层的流动,减少热量的蓄积,从而有效预防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预防和处理矿井自燃的工作必须长期化、系统化和综合化,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煤矿管理,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灭火技能和防灭火措施的水平,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进行。
预防煤尘爆炸、自然发火措施
预防煤尘爆炸、自然发火措施背景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其采矿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煤尘和瓦斯等有害气体的存在,容易引起煤矿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煤尘爆炸和自然发火是两种常见的煤矿事故,必须加以重视和预防。
煤尘爆炸预防措施了解煤尘爆炸的基本原理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当此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遇到火源(如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等)时,引发爆炸。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煤尘浓度和火源密度。
加强煤尘控制在煤矿工作现场,尽可能地降低煤尘的浓度,减少煤尘爆炸风险。
措施包括:1.合理布置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煤尘的积聚。
2.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机器故障的可能性和煤尘产生的量。
3.清理矿井,及时清除积聚的煤尘。
防止火源的产生火源是引发煤尘爆炸的重要因素,加强火源控制,减少火源密度,可以有效预防煤尘爆炸的发生。
措施包括:1.机器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要求防爆,要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2.工人要用铜制工具,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
3.限制吸烟和使用火源,对现场吸烟者进行批评教育。
自然发火防控措施了解自然发火的基本原因自然发火是指地下煤层慢慢燃烧,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煤层的自然发火。
自然发火原因:煤层内煤质的物理、化学变化和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然发火不能立即发现,但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引起煤矿火灾事故。
建立自然发火监测系统在煤矿中,建立自然发火监测系统,既能监测地下煤层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及时发现自然发火的迹象,又能指导采取防火措施,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合理采取降温措施自然发火的主要原因是煤层内部的自然燃烧,因此可采用降低煤炭温度的方法来防控。
措施包括:1.合理布置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煤层的温度。
2.喷水降温,对自然发火点周围适当地撒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3.合理排水,保持煤层内部潮湿状态,降低自然发火的风险。
结论预防煤尘爆炸和自然发火是煤炭企业保证生产安全的关键因素。
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
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背景煤层自然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煤矿生产过程中,煤层内的煤与空气接触形成氧化反应,产生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自然发火。
这种现象不仅会使煤层失去采矿价值,更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煤层自然发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煤的品种、地质构造、气体含量、温度、湿度等。
为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预防煤层自然发火。
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煤层通风管理通风是控制和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关键措施。
通过适当的通风调节,可以使煤层内部保持良好的氧气平衡状态,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有效降低自然发火的风险。
具体而言,应加强煤层通风管理,增加通风孔、在适当位置设置通风机、进行封闭通风等措施,保证煤层内气流畅通,降低热量积聚的可能性。
2.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在煤矿生产现场,应加强环境监测,并及时发现、处理煤层自然发火的隐患。
对于已经发生自然发火的煤层,在矿井内加强温度、气体等监测,做好隔离和隔离区的设置,防止火势蔓延。
同时,对于生产中产生的煤屑、煤炭等易燃物,应加强管理,减少其与氧气的接触,避免形成热源。
3. 应用现代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领域。
在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方面,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更加精密和高效的管理。
如可以采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煤层内部的温度、湿度、气体含量等参数,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还可以采用低温氧化降解法、微生物杀菌等技术和手段,对煤层内的热源和易燃物质进行治理。
结语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为了实现安全高效的煤矿生产,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煤层通风管理,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全面的防范措施,才能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生产效益。
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
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煤是一种极易自然发火的物质,在开采、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自然发火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煤层自然发火。
1. 煤的存放和储存煤的存放和储存是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贮存方法对于防止煤层发火至关重要。
以下为煤的存放和储存措施:1.1 分层储存将不同等级的煤分开贮存,以减少不同等级煤的“相互污染”。
将低温度煤储存在高温区域,和高温度的煤储存在低温区域。
1.2 遮罩法利用塑料布、防护膜和混凝土进行覆盖,以降低氧气的含量,减少煤层发火的可能性。
1.3 降温法将煤堆进行降温操作,以降低煤堆温度。
煤堆温度过高是一种常见的引发煤层自然发火的原因。
1.4 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是一种将煤排水加入进入进行培养,使其产生较弱的酸化细菌和防腐菌让煤发热,从而使煤排水温度降低的方法。
2. 煤的运输和使用2.1 降低煤粉尘含量煤粉尘是引发火灾的一个很大的隐患。
煤炭在破碎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粉尘,而这些粉尘是非常容易燃烧的。
因此,在煤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含量。
比如采用湿式降尘方法、加装防护膜等方法。
2.2 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对于煤的运输和使用人员,需要加大防范意识。
在煤的运输和使用前,需要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防火设施的完善。
同时,在煤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产生火源。
2.3 采取防火措施对于需要进行火焰或火花操作的场合,如采用燃气锅炉或其它设备,需要采取防火措施。
在进行操作前,要检查所有操作场所的安全情况,并确保防火设施完备,以确保安全操作。
3. 煤矿开采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煤层自然发火。
以下为煤矿开采环节的预防措施:3.1 通风通风可以有效地控制煤矿内部的氧气含量和煤矿内部的温度,降低煤矿的煤层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煤矿内部的通风系统应该设置完善,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煤层自燃发火是矿山生产中的一种严重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人员生命和矿山的生产经济。
为了预防煤层自燃发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特点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主要包括煤性、煤体构造、地质结构、气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煤层自燃发火的自燃阶段、火灾阶段和爆炸阶段相继发生,难以预测,给予的威胁很大。
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技术措施现场监测煤层自燃发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容易察觉,为了及时发现煤层自燃发火的踪迹,需要在井下、井口等关键部位进行连续、稳定、可靠的监测系统。
现场监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温度监测:自燃的初期阶段煤层内部温度增高较慢,平均每天升高1摄氏度左右,通过温度的变化可以掌握煤层较早期的自燃迹象。
2.氧气监测:煤层内的氧气浓度较低,当自燃点产生热量时,会消耗氧气,所以煤层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煤层自燃的动态。
3.甲烷监测:煤层内甲烷的浓度变化可以影响自燃的动态,因为煤层自燃需要氧气和热源,当甲烷浓度增大时,会促进自燃的发展。
治理措施1.较早期采取好隔离措施,将已自燃或者有自燃迹象的区域进行封堵,防止火势蔓延。
2.防止内部堆积过多的煤渣自燃,及时清理井下和井口的煤渣。
3.加大对煤层气的抽采强度,减少甲烷浓度,避免引起火源。
处理措施1.对煤层自燃火点进行控制,对自燃火点进行封堵,用冷却措施减少火势。
2.通过注氮、水封、压印等方式控制自燃的发展。
3.确定自燃火点位置和火势范围,采用工层、井下环形炸药实施爆破锁火。
综合来看,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采取应对的策略,并且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生产安全。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1)本矿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在实际工作中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监测工作,在采煤工作面和总回风巷安装一氧化碳及温度传感器,做到心中有数,实时监测。
2)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减少自燃发火的几率。
如加强巷道维修,加强对废旧巷道的处理,及时充填,煤巷渣,及时处理高温等。
4、发生火灾时的行动原则及安全技术措施:1)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及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
2)在现场的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3)电气设备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在切断电源前只准用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4)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准随意关闭局扇,防止因瓦斯积聚而导致爆炸事故。
5)对一般的油类火灾,可用沙子或岩粉直接掩盖火源,将燃烧物与空气隔绝,使火熄灭。
6)对自燃火灾处于初始阶段,涉及范围不大,火区及途中无瓦斯,无煤尘爆炸危险,人员可以直接到达的地方,可以将已预发热或燃烧的煤炭及其它火源挖出,清除运出井外。
7)对其它初始的外因火灾可以采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进行灭火。
8)不能直接灭火时,应采用封闭火区的办法进行灭火。
封闭火区时,应尽量缩小封闭范围,并在抢救和灭火过程中指定专人检查瓦斯,co、煤尘氧气及其它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
在有瓦斯爆炸危险时一般采用进、回侧同时封闭法,在统一指挥下同时封闭进、回风防火墙上的通风口。
9)用水灭火安全注意事项:(1)水是导电的物质,不能用水来扑灭带电的电器设备的火灾。
(2)水比油重,不能用水来扑灭油类水灾。
(3)扑灭猛烈火灾时,不得将水直接射入火源中心、只能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喷射。
(4)必须有充足的水量,若水量不足,在高温下水分解成氢气和co,有混合气体爆炸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煤矿预防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核:矿长:日期:作业规程、措施会审会审人员:会审意见:学习贯彻情况主持贯彻人:贯彻时间:贯彻地点:学习人:目录一、煤的自燃倾向性类别、煤的自燃发火期 (4)二、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4)(一)、煤的自燃的预测 (4)(二)、巷道布置与开采顺序方面措施 (8)(三)、采煤工艺的措施 (9)(四)、通风方面的措施 (10)三、防灭火系统 (11)(一)、流动汽雾阻化剂 (11)(二)、灌浆 (14)(三)、氮气 (20)预防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一、煤的自燃倾向性类别、煤的自燃发火期1、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燃发火期根据本矿井10号煤层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10号煤层属自燃煤层(自燃倾向分类为Ⅱ级),其他煤层未作鉴定,矿井揭煤后立即采样送有资质的单位补作鉴定。
在未作鉴定前,按容易自燃煤层进行管理。
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表二、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一)、煤的自燃的预测一)、建立观测系统为及时掌握自燃发火动向,必须做好观测站(点)的建设,气样的采集、分析、记录和火灾的判断,矿井应建立预防自燃发火观测系统,观测站(点)的布置如下图所示。
在采煤工作面设置共设7个观测点,其中:固定观测点2个,设在靠近上山侧;移动观测点2个,设在靠采煤工作面侧,移动观测点3个,设在采煤工作面靠采空区侧。
固定观测站移动观测点临时观测点一氧化碳增量法预测工作面火灾示意图观测站(点)的布置与观测应符合下列求:1、在矿井的自燃危险区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站(点),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观测。
观测站(点)应设在矿压较小的地点,至少长10m的一段巷道支护规整、断面不变,巷内无一切风阻物,以便完成气样采集、气体成分、风速测定和风温测定。
井下观测站(点)分为固定观测点、移动观测点和临时观测点三种。
2、采区、工作面固定观测站(点):在采区、工作面的进回风流都必须各建立一个观测站(点),并符合井下测风站的要求。
其观测站(点)的位置应使进风观测点能控制全部进风流,回风观测点能控制全部回风流,即两个观测站(点)间不允许有其它的进风流和回风流。
3、移动观测点:在工作面的进回风巷内距工作面10~20m处设置,并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的观测点。
4、临时观测点:发生有异常现象,为缩小火区范围以便准确查找火源点而增设的观测点。
5、各观测站每星期至少采取2次气进行分析。
6、一般防火监测探头的观测气样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氧气、风量、风温及氮气等。
7、在KJ90NA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须配备温度传感器、CO传感器,随时监测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的温度和CO浓度,一旦超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煤层自燃。
二)、建立自燃发火束管监测系统本矿采用重庆煤科分院生产的JSG-8型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安装在采区,可作为与分站与矿井环境监测系统联网运行,也可单独运行,监测采区或工作面气体成分和预报自燃发火;可用于矿井高产高效工作面采空区气体监测或中小型矿井自燃发火预报。
该系统由采样分析柜、电源控制箱、6路采样管组成;主要安装于采区进风巷硐室,6路采样管经顺槽敷设到工作面采空区,采集回风巷及气样进行分析。
该系统可联机运行,亦可单独运行。
单片机存贮15天分析数据。
束管监测系统示意图1—取样点;2—粉尘过滤器;3—水份过滤器;4—抽气泵;5—束管三)、其它1、人的感官可以察觉的自然征兆①巷道中出现雾汽或巷壁“挂汗;②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③从煤炭自燃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④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们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精神疲乏等。
2.仪表检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自燃发火:①煤炭自燃出现明火、火灾烟雾、煤油味等;②煤炭自燃使环境空气、煤层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70℃;③采空区或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CO),其浓度已超过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并有上升趋势。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自燃发火隐患:①采空区或井巷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
②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CO),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
③煤炭、围岩及空气和水的温度升高,并超过正常温度,但尚未达到70℃;④风流中氧(O2)浓度降低,其消耗量呈上升趋势。
(二)巷道布置与开采顺序方面措施1、主要巷道布置在岩石中鑫锋煤矿采用斜井开拓,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布置在煤层的顶板岩石中,后期开采连接采区的运输大巷、回风大巷、行人大巷及采区轨道、行人、回风下山布置在煤层的底板岩石中,与煤层采用石门联系,石门揭穿煤层后,沿煤层走向布置采煤工作面形成系统后回采。
(具体详见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及机械配备图)。
布置在有自燃、容易自燃煤层中的回采巷道,采用金属支护,煤壁采用锚喷隔绝空气。
2、开采顺序根据划定的井田范围,本矿共划分为三个采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
采区开采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采区内采取区段下行式开采,煤层开采顺序由上至下,即先开采1采区10号煤层,然后依次为12号、15号、17号、18号煤层。
(三)采煤工艺的措施1、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布置,采煤工作面采用放炮落煤,采面煤炭运输采用自溜,运输顺槽采矿车运输。
工作面采用单体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支护,3-4排控顶,最小控顶距3.2m,最大控顶距4.2m,密集支柱切顶、挡矸,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式的采煤方法。
2、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在回采过程中应尽量加快推进度。
不丢失浮煤和顶煤,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密闭采空区,且尽量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
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的煤柱。
3、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带、残留煤柱等区域开采时,应根据矿山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在作业规程中另行确定采区开采方式和开采期限。
4、在煤巷掘进中出现冒顶区必须及时进行防火处理,并定期检查。
5、在采区开采设计中,必须预先选定构筑防火门的位置。
当采煤工作面投产和通风系统形成后,必须按设计选定的防火门位置构筑好防火门墙,并储备足够数量的封闭防火门的材料。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及时进行永久性封闭。
6、在采区开采设计中,必须明确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观测点的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确定煤层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和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所有检测分析结果必须记录在专用的防火记录簿内,并定期检查、分析整理,发现自然发火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自然发火预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通风方面的措施1、采掘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采煤工作面采用“U”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与回风上山相连,为独立全负压通风;必须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逐个封闭通至采空区的连通巷道。
采区开采结束后45天内,必须在所有与已采区相连通的巷道中设置防火墙,全部封闭采区。
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其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与回风上山相连,为独立通风。
2、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
3、通风设施应设置在围岩坚固、地压稳定地点。
还应避免引起采空区或附近煤柱裂隙漏风量的增大。
4、加强对封闭墙的检修与维护。
5、矿井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加强煤层自燃征兆的早期识别工作。
三、防灭火系统本矿所采10号煤层按自燃煤层进行管理,其它未鉴定煤层按有容易煤层进行管理。
设计采用以灌浆为主、以阻化剂为辅的防灭火系统和预测预报系统,配备惰气灭火装置,并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安设一氧化碳和温度传感器,防止煤层自燃的发生。
(一)流动汽雾阻化剂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技术,能充分地利用漏风通道裂隙微小漏风,使汽雾较均匀地进入釆空区,覆盖和湿润浮煤,阻止或减缓氧化。
成本低(吨煤成本0.2元/t),操作简便。
对于缓及倾斜、缓-倾斜煤层均适用。
1.灭火原理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技术是通过雾化器加速、加压使水溶液变为微小雾滴,雾滴以漏风风流为载体飘移到采空区,覆盖在残煤表面,对煤体产生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减少煤体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抑制煤表面活化物氧化反应速度,达到防残煤自燃的目的。
2.系统组成流动汽雾阻化剂防灭火系统由储液箱、高压泵、过滤器、电器开关、高压胶管、雾化器等组成。
见图5—2—2。
名称型号技术参数高压泵S0—2/150 压力150kg/cm2,流量0.5m3/h喷雾器 QWF—II 压力0.5—0.6MPa储液箱1吨矿车改装高压管φ32mm3.阻化剂阻化剂的作用就是利用阻化剂分子与煤体表面活性分子的相互吸引,破坏煤体表面自由力场,促使氧原子(0)恢复到分子状态(02),使煤表面活化物质氧化反应速度放慢或者抑制,起到阻化作用。
针对本煤矿,选用卤块(片)作为阻化剂,阻化剂浓度为20%,阻化率为80%。
4.喷洒量计算(1)工作面一次喷洒量可按下式计算:V1=K l·K2·L·B·h1·A1 /g式中:V1----按体积计算浮煤一次喷洒量,m3K1——易自燃部位药液量加量系数,一般取1.2K2——采空区遗煤容重,1.0t/mL——工作面长度,100mB-----一次喷洒宽度,2mh1——底板浮煤厚度,0.1mA1——原浮(浮煤)的吸液量0.058t/tg———阻化剂溶液密度 1.05t/m3。
V1= K l·K2·L·B·h1·A1 /g=1.2×1.0×100×2.0×0.1×0.058/1.05=1.33( m3)(2)工作面护顶煤一次喷洒量计算因采煤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不护顶板,故工作面护顶煤一次喷洒量为V2=0。
(3)工作面一次喷洒所需阻化剂用量V2= V1+V2=0.1.33+0=1.33 ( m3)实施时,每班2只喷枪对采空区喷雾,喷雾工作时间为4小时/班。
5.工作面日喷洒次数本矿工作面作业形式为:边采边准,昼夜三循环,循环进度1米,喷洒工作安排在每班放顶前进行,工作面上下口喷枪相向喷洒,在工作面中部相遇喷洒完毕。
6.系统特点机动灵活,防灭火范围大等特点。
与其它防灭火方法相比,流动汽雾阻化剂具有防灭火效果好,工人劳动强度小等特点。
7、阻化剂防灭火的防腐措施1)在喷洒阻化剂前,必须对机械设备用防水帆布进行遮挡。
2)在喷洒阻化剂时,不要对着机械设备及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喷洒。
3)对洒落在机械设备表面的阻化剂及时清除干净。
(二)灌浆1.防火灌浆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3)采区巷道布置根据矿井开拓系统系统巷置,全井田划分为一个水平,三个采区开采,连接二、三采区大巷及采区下山布置在18#煤层的底板岩中。
首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巷道采走向长壁式布置采煤工作面,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井分别在+1460m和+1490m标高掘一区段运输石门和一区段回风石门揭穿10号煤层,再沿10号煤层走向掘1101运输巷和1101回风巷至井田边界,并贯通形成一区段首采工作面,同时布置1102运输石门掘进头和1102回风石门掘进头,形成完整的井下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