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合集下载

某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某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某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2、1 负荷计算2、1、1负荷计算得目得计算负荷就是确定供电系统、选择变压器容量、电气设备、导线截面与仪表量程得依据,也就是整定继电保护得重要数据。

计算负荷确定得就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与导线得选择就是否合理。

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与导线截面选择过大,造成投资与有色金属得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电器与导线运行时增加电能损耗,并产生过热,引起绝缘过早老化,甚至烧毁,以至发生事故。

为此,正确进行负荷计算就是供电设计得前提,也就是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得必要手段。

2、1、2负荷计算得方法目前负荷计算常用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与利用系数法、利用各种用电指标得负荷计算方法。

前两种方法在国内各电气设计单位得使用最为普遍。

1、需要系数法适用范围: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太悬殊时,特别在确定车间与工厂得计算负荷时,宜于采用。

组成需要系数得同时系数与负荷系数都就是平均得概念,若一个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容量相差过于悬殊,大容量设备得投入对计算负荷投入时得实际情况不符,出现不理想得结果。

2、二项式法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少、有得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特别在确定干线与分支线得计算负荷时,宜于采用。

3、利用系数法通过平均负荷来求计算负荷,计算依据就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4、利用各种用电指标得负荷计算方法适用于在工厂得初步设计中估算符合、在各类建筑得初步设计中估算照明负荷用。

根据计算法得特点与适用范围我们选取需要系数法来计算负荷。

2、1、3计算负荷得公式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得公式有功(kW) Pc = Kd·Pe(2-1)无功(kvar) Qc = Pc·tanφ(2-2)视在(kVA) Sc= (2-3)电流 (A) Ic= (2-4)式中Kd——该用电设备组得需用系数;Pe——该用电设备组得设备容量总与,但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kW);P c QcSc——该用电设备组得有功、无功与视在计算负荷(kW kvar kVA);U——额定电压(kW);tanφ——与运行功率因数角相对应得正切值; Ic——该用电设备组得计算电流(A);2、1、4负荷计算1、染车间动力(AP103B)P c = Kd·Pe= 67、5×0、75= 50、6kWQ c = Pc·tan(arccosφ) = 50、6×tan(arccos0、8) = 38、0 kvarSc= = 63、3 kVA2、预缩力烘干机(AP104E)P c = Kd·Pe= 50×0、7= 35、0kWQ c = Pc·tan(arccosφ) = 35、0×tan(arccos0、8) = 26、3 kvarSc= = 43、8 kVA3、树脂定型机(AP104J)P c = Kd·Pe= 150×0、7= 105、0kWQ c = Pc·tan(arccosφ) = 105、0×tan(arccos0、8) = 78、8 kvarSc= = 131、3 kVA4、车间照明(AL105C1)P c = Kd·Pe= 7、77×0、9= 7、0kWQ c = Pc·tan(arccosφ) = 7、0×tan(arccos0、6) = 9、3 kvarSc= = 11、7 kVA5、车间检修电源(AP105E2)P c = Kd·Pe= 30×0、65= 19、5kWQ c = Pc·tan(arccosφ) = 19、5×tan(arccos0、8) = 14、6 kvarSc= = 24、4 kVA其余计算类似,最后得出整厂得Pc QcScPc= 0、55×694、9 = 382、2 kWQc= 0、55×564、1 = 310、3 kvarSc= = 492、3 kVA式中 0、55——同时系数;2、1、5无功补偿因为cosφ = Pc /Sc= 382、2/492、3= 0、776<0、92功率因数小于0、92得规定值,故应该进行无功补偿。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第一章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KW 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4 . 5 安。

单相380 ,电流两安半。

3.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 三相时(力率0.8 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 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 乘2)就是电流, 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例1 】5.5 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 安。

【例2 】4 0 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 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 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例2】1 5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 3 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是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 2 千瓦的三相( 平衡时) 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 8 安。

【例2】30 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常用电工计算口诀第一章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 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 伏系统每KW 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单相千瓦,4 . 5 安。

单相380 ,电流两安半。

3. 说明:口诀是以380/220V 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中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 三相时(力率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 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 乘2)就是电流, 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例1 】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 安。

【例2 】4 0 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 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 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就是电流,安。

【例1】3 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安。

【例2】1 5 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 3 安。

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以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是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 2 千瓦的三相( 平衡时) 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 8 安。

【例2】30 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 安。

(指380 伏三相交流侧)【例3 】3 2 0 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 安(指380/220 伏低压侧)。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一、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1.定额法计算定额法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的时间及运行电压、额定电流等参数来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确定每台设备的额定功率和运行时间。

(2) 计算每台设备的实际功率,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乘以load rate(负载率)。

(3)计算每台设备的用电量,用电量等于实际功率乘以运行时间。

(4)将每台设备的用电量累加得到总用电量,即工厂的电力负荷。

2.统计法计算统计法是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过去一段时间的用电数据,包括电力仪表的读数、运行时间及环境参数等。

(2)对用电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工厂的平均负荷和尖峰负荷。

(3)根据工厂的生产计划和负荷曲线,预测未来的负荷变化。

(4)根据预测的负荷变化,确定合理的电力供应方案。

3.标准法计算标准法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厂电力负荷标准来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国家规定的工厂电力负荷标准,确定工厂的负荷等级。

(2)根据负荷等级和工厂的总用电量,计算工厂的电力负荷。

二、工厂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2.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对电力负荷的要求也不同,一些工艺流程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而另一些工艺流程则相对较少。

3.工作时间:工厂的电力负荷还与工作时间有关,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工厂需要更多的电力供应,而短时间间断运行的工厂则需要较少的电力供应。

4.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工厂的电力负荷产生影响,一些设备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需要更多的电力支持。

三、工厂电力负荷的管理与调控1.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根据工厂的电力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电力负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

2.用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用电系统的设计,如改进设备的能效、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用电设备的负荷率等,以减少工厂的电力负荷。

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嘿,说起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这可是电力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电力最大负荷。

想象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家家户户都开着空调,工厂里的机器也在全力运转,这时候整个电网所承受的最大用电量,就是电力最大负荷啦。

那电力最大负荷咋计算呢?一般来说,常用的公式是 Pmax = K0 ×Σ(Ki × Pi) 。

这里面,Pmax 就是最大负荷,Ki 是不同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Pi 是各种设备的额定功率,K0 呢,则是同时系数。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有一个小型工厂,里面有 10 台功率都是 10 千瓦的机器。

但不是所有机器都会同时全功率运行,假设需要系数 Ki 是0.8 ,同时系数 K0 是 0.9 。

那计算起来就是:Pmax = 0.9 ×(0.8 × 10 ×10)= 72 千瓦。

这就大概算出这个小工厂的最大负荷啦。

在实际生活中,计算电力最大负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情况,一个新建的小区,开发商找我们来计算电力最大负荷,以便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和线路的规格。

我们得详细了解小区里有多少户人家,预估每户的用电设备,比如空调、电视、冰箱等等,还要考虑小区里有没有公共设施,像路灯、电梯啥的。

那可真是一项繁琐又细致的工作,每一个数据都得准确无误,不然就可能会导致供电不足或者浪费资源。

计算电力最大负荷的时候,还得考虑季节因素。

夏天空调用电多,冬天可能电暖设备用电多。

还有,不同时间段的用电情况也不一样,白天工厂用电多,晚上居民用电多。

所以,要综合各种因素,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最大负荷值。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很多智能电表和监测设备,可以更精确地记录用电数据,这对计算电力最大负荷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即便如此,计算公式还是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新技术。

总之,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耐心细致,结合实际情况,还是能算得清楚明白的。

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力负荷计算

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力负荷计算
第10页/共90页
工厂供电技术
第三章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
第一节 工厂电力负荷及负荷曲线3.平均负荷Pav
图3-4 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 图3—5 年平均负荷
平均负荷Pav是指电力负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功率的平均值,即
第11页/共90页
工厂供电技术
第三章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
第一节 工厂电力负荷及负荷曲线平均负荷也可以通过负荷曲线来计算,如图3—5所示。年负荷曲线与两坐标轴所包围的曲线面积即年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虚线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即年平均负荷为式中 Pav—平均有功计算负荷(kW);Wt—在t时间内电能消耗量(kW.h);Wa—年电能消耗量(kW.h); t—为实际用电的时间(h); 8760—全年365天用电时间(h);
第19页/共90页
工厂供电技术
第三章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
总有功计算负荷 总无功计算负荷总视在计算负荷总计算电流 —表示所有各组设备的有功计算负荷之和(kW); —表示所有各组设备的无功计算负荷之和(kvar);
第20页/共90页
工厂供电技术
第三章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
例题3—4某工厂机加车间380V低压母线上,共接有3组用电设备,其中有冷加工机床电动机20台,每台容量为11kW;通风机3台,每台容量为2kW;电动葫芦一个,3kW(ε=40%),试确定该车间总的计算负荷。解:1.先求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1) 冷加工机床电动机机床组 查附表1取Kd=0.25
第33页/共90页工厂Fra bibliotek电技术第三章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
解:(一)需要系数法求车间计算负荷1.求冷加工机床组设备总容量查附表1大批生产冷加工机床组得 Kd=0.18~0.5,取Kd=0.25,

工厂供电例题

工厂供电例题

工厂供电例题1、某机修车间380V 线路上,接有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20台共50kW (其中较大容量电动机有7.5kW1台,4 kW 3台,2.2 kW 7台),通风机2台共3kW ,电阻炉1台2kW 。

试用需要系数法确定此线路上的计算负荷。

解:先求各组的计算负荷 (1) 金属切削机床组查附录表1,取K d =0.2,73.1tan ,5.0cos ==ϕϕ P 30(1)=0.2×50=10kWQ 30(1)=10×1.73=17.3kvar(2) 通风机组K d =0.8,75.0tan ,8.0cos ==ϕϕP 30(2)=0.8×3=2.4 kWQ 30(2)=2.4×0.75=1.8 kvar(3) 电阻炉K d =0.7,0tan ,1cos ==ϕϕP 30(3)=0.7×2=1.4 kWQ 30(3)=0因此总的计算负荷为(取K ∑p =0.95,K ∑q =0.97)P 30=0.95×(10+2.4+1.4)=13.1 kW Q 30=0.97×(17.3+1.8+0)=18.5 kvarS 30=A kV A kV ⋅=⋅+7.225.181.1322I 30=A kVAkV 5.3438.037.22=⨯⋅在实际工程设计说明中,常采用计算表格的形式,如表所示。

序 用电设备组名称台数n容量需要系数cos ϕtan ϕ 计算负荷 号kWP e K dkWp 30var30k QAkV S ⋅30AI 301 金属切削机床 20 50 O.2 0.5 1.73 10 17.3 2 通风机 2 3 O.8 0.8 0.75 2.4 1.8 3电阻炉 1 2 0.71 01.4 0 235513.8 19.1 车间总计取 K ∑p =0.95 K ∑q =0.9713.118.522.734.52、某机修车间380V 线路上,接有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20台共50kW (其中较大容量电动机有7.5kW1台,4kW3台,2.2kW7台),通风机2台共3kW ,电阻炉1台2kW 。

厂用电功率计算公式

厂用电功率计算公式

厂用电功率计算公式
一、引言
在工业生产中,电力是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

对于厂用电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来得出准确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厂用电功率计算的公式及其应用。

二、厂用电功率计算公式
厂用电功率计算公式为:功率(P)= 电压(U)× 电流(I)
其中,功率单位为瓦特(W),电压单位为伏特(V),电流单位为安培(A)。

三、应用范例
以下是一个应用该公式计算厂用电功率的范例:
假设某厂房的电压为220V,电流为10A,那么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厂房的功率为:
功率(P)= 220V × 10A = 2200W
因此,该厂房的厂用电功率为2200瓦特。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直接计算厂用电功率外,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电力负荷等因素,以得出更准确的结果。

2. 厂用电功率的计算可以用于电力设备的选型和电力系统的设计,有助于合理规划用电需求,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3. 在进行功率计算时,需要确保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准确性,可以通过专业的电力仪器进行测量。

4.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厂用电功率的计算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计算功率时,应考虑电力负荷的变化和峰值电流的预测,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结论
厂用电功率计算公式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通过该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出厂用电功率,为电力设备选型和电力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功率因数和电力负荷等,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合理利用厂用电功率计算公式,是提高电力利用效率和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手段之一。

工厂供电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工厂供电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解:冷加工电动机组:
查表可得Kx=0.17~0.2(取 0.2),cos=0.5,tan=1.73,因此
Pca(1)=Kx∑Pe=0.2×98 =19.60(kW) Qca(1)= Pca(1)tann=19.6×1.73=33.91 (kvar) Sca(1)=P ca(1)/cosn=19.60/0.5=59.58(kVA)
Pca(4)=Kx∑Pe=0.8×4.34=3.47(kW) Qca(4)= P ca(4)tan=3.47×0.75=2.6 (kvar) Sca(4)= P ca(4)/cos=3.47/0.8=4.34(kVA)
电焊机组:查表2-2,cos=0.6,Kx=0.35,因此
Pe PN
48.2kVA I js 73.2 A 3 0.38kV
• 某机修车间380V线路上,接有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20 台共50kW(其中较大容量电动机有7.5kW1台, 4kW3台 ,2.2 kW7台), 通风机2台共3kW, 电阻炉1台2kW。试确 定此线路上的计算负荷。 • (1). 金属切削机床组 Kx 0.2,cos 0.5, tan 1.73 • 故 • • • 故
• 断续周期工作制的设备,可用“负荷持续
率”(duty sysle, 又称暂载率)来表征其
工作特征。

负荷持续率为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
与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用ε表示,即
T 为工作周期;t 为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
;to 为工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
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的额定容量(铭牌功 率)PN是对应于某一额定负荷持续率εN 。 如果实际运行的负荷持续率 ε ,则实际容 量Pe 应按同一周期内等效发热条件进行换 算。
2.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电力负荷计算

电力负荷计算
的关系。
这种曲线的负荷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年每日最大负荷曲线, 反映了全年当中不同 时段的电能消耗水平, 是按全年每日的最大 半小时平均负荷来绘 制的。
专用来确定经济运行方式用的
年负荷曲线
图2-2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的绘制 a) 夏日负荷曲线 b) 冬日负荷曲线 c) 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
绘制方法:从夏季日负荷曲线和冬季日负荷曲线中的最大功率开始, 以功率递减的顺序,依次绘制到年持续负荷曲线坐标系中(注意横坐 标最大值为8760h)
电热设备的工作特点是:
➢(1)工作方式为长期连续工作方式。
➢(2)电力装置一般属二级或三级负荷。
➢(3)功率因数都较高,小型的电热设备 可达到1。
照明设备
常用照明设备 ➢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钨卤 化物灯和单灯混光灯等。
照明设备的工作特点: ➢(1)工作方式属长期连续工作方式。 ➢(2)除白炽灯、卤钨灯的功率因数为1外,其它类型的 灯具功率因数均较低。 ➢(3)照明负荷为单相负荷,单个照明设备容量较小。
Wa=a·A
有功计算负荷为:
P30
Wa Tmax
2. 车间生产面积负荷密度法
已知车间生产面积S(m2)和负荷密度指标ρ(kW/m2)时, 车间平均负荷为:
Pav=ρ·S 负荷密度指标查表,S表示车间面积。
二、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需要系数法
需要系数是按照车间以上的负荷情况来 确定的,适用于变、配电所的负荷计算。
(2)求尖峰电流:目的用于计算电压波动、电压损失,选择熔断 器和保护元件等。(校验设备)
(3)求平均负荷:目的计算全厂的电能需要量、电能损耗以及选择 无功补偿容量等。(节能措施)
4. 电力负荷的类型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据计算负荷选择导体及电器,则在实际运行中导体及电 器的最高温升不会超过允许值。 • 计算负荷是设计时作为选择工厂供配电系统供电 线路的导线截面、变压器容量、开关电器及互感器等的 额定参数的依据。 • 正确确定计算负荷意义重大,是供电设计的前提, 也是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
年负荷曲线 年负荷曲线反映负荷全年(8760小时)的变化情况,如图2-2所 示。 年负荷曲线通常绘成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如图2-2(c)所示。 它是根据某一年中具有代表性的夏日负荷曲线(见图2-2(a) )和冬日 负荷曲线(见图2-2(b) )来绘制的。其中,夏日和冬日在全年中所占 的天数应视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北方地区可近 似认为夏日165天,冬日200天;南方地区则可近似认为夏日200 天,冬日165天。绘制时以负荷使用时间为横坐标,按负荷大小 依次排列,全年按8760小时计。从年负荷持续时间曲线能明显看 出: 一个企业在一年内不同负荷值所持续的时间,从而可以对系
根据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和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或影响
一级负荷
这类负荷在供电突然中断时 将造成人身伤亡的危险,或 造成重大设备损坏且难以修 复,或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 损失。
二级负荷
三级负荷
这类负荷如果突然断电,将 造成生产设备局部破坏,或 生产流程紊乱且难以恢复, 工厂内部运输停顿,出现大 量废品或大量减产,因而在 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
工厂用电负荷的分级序号用电设备负荷级别金属加工车间价格昂贵作用重大稀有的大型数控机床一级价格贵作用大数量多的数控机床二级铸造车间冲天炉鼓风机30t及以上的浇铸起重机三级热处理车间井式炉专用淬火起重机井式炉油槽抽油泵二级锻压车间锻造专用起重机水压机高压水泵油压机二级电镀车间大型电镀用整流设备自动流水作业生产线二级模具成型车间隧道窑鼓风机卷扬机二级层压制品车间压塑机及供热锅炉二级线缆车间冷却水泵鼓风机润滑泵高压水泵水压机真空泵液压泵收线用电设备漆泵电加热设备二级min以上空压机二级有高位油箱的离心式压缩机润滑油泵二级离心式压缩机润滑油泵一级小型机械类工厂中常用重要电力负荷的级别分类反复短时工作制这类设备周期性地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

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

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

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是工厂用电计划和设备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计算可以确保工厂能够满足正常生产所需的电力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本文将介绍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详细阐述。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工厂设备的功率需求,结合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工作周期,综合计算得出工厂的总电力需求。

首先需要了解工厂的设备清单和每台设备的功率需求,例如机械设备、照明设备、空调设备等,这些数据通常可以从设备的技术参数中获取。

其次,需要确定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工作周期。

使用时间指的是设备每天正常工作的小时数,工作周期指的是设备每天的开停循环次数。

这两个参数对于工厂电力负荷计算非常重要,因为设备的用电量通常是由功率需求和使用时间的乘积得出的,而工作周期会影响到设备用电的实际功率需求。

然后,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和工作周期计算出每台设备的日用电量。

日用电量的计算公式为:设备的功率需求 ×使用时间 ×工作周期。

以一个工厂的搅拌机为例,设备的功率需求为5千瓦,使用时间为8小时,工作周期为60分钟/次,工作时间为8小时/次,每天循环10次。

那么该设备的日用电量计算结果为:5千瓦 × 8小时 × 10次 = 400千瓦·时。

接着,需要将每台设备的日用电量累加得出整个工厂的日用电量。

将工厂中所有设备的日用电量相加即可得出工厂的日用电量。

例如,一个工厂有10台设备,每台设备的日用电量分别为400千瓦·时、300千瓦·时、200千瓦·时、100千瓦·时等,那么该工厂的日用电量计算结果为:400千瓦·时 + 300千瓦·时 + 200千瓦·时 + 100千瓦·时 + ... = 1900千瓦·时。

最后,根据工厂的日用电量和设备的使用时间,可以计算出工厂的总电力需求。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比较:
•需要系数法: •P30=13.68kw • Q30=18.53kvar
线•②路若上单的组计用算电负设荷备。只有1~2台设备时,可以认为P30=Pe,

即b=1 c=0 。
•③计算多组用电设备的负荷时,不应再乘以K∑。 •举例:例2-3
• 试用二项式法确定例2-2所述机修车间380v线路总的计算 负荷。
•解:
•1、分组:金属切削机床组、通风机组、电阻炉组。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用电设备组平均功率因数。可查附录表1。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Pe——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kw。
•Pe的定义:经换算到同一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 •注意
•Kd、
、 可查附录表1,查表时应注意:
•1)查Kd时,

对应同一角度 ;
•2)设备组中台数少时,Kd取较大数值;设备组中 台数多时,Kd取较小数值;当只有1~2台设备时, 可取Kd=1;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三)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工厂供电系统示意图:
•P30.
6 •P30.7
•P30. 8
•P30.5
•P30.3 •P30.4
•P30.2
PPT文档演模板
•返42 •返22 •返23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1、 P30.1的确定: •2、 P30.2的确定:
第2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2、380v线路总的计算负荷: • P30=8.68kw+(7+1.95+2)kw=19.63kw • Q30=8.68×1.73+(7×1.73+1.95×0.375+0) =27.86kvar

第二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第二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第二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工厂的运作离不开电力供应,而电力负荷的合理计算对于工厂的正常运行和能源消耗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进行详细探讨。

一、工厂电力负荷的定义工厂电力负荷是指工厂所需的总电能,包括工厂设备、照明、办公设备等消耗电能的总和。

它取决于工厂的规模、生产工艺、设备种类、工作时间等因素。

二、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2.负荷法:根据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工作时间,计算单位时间内所需要的电能,再除以电网的工作效率得到总负荷。

例如,工厂的生产能力为每小时生产500个产品,工作时间为8小时,电网的工作效率为90%,那么总负荷就是(500/8)/0.9=69W。

3.经验法:根据工厂的历史数据和经验,估算出工厂的电力负荷。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运行较长时间的工厂,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推算每个季度、每个月或每天的负荷变化规律,然后进行合理估算。

三、影响工厂电力负荷的因素1.生产工艺:不同的工艺所需的电能消耗不同。

一般来说,化工、冶金等重工业的电力负荷较高,而轻工业的负荷较低。

2.设备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设备功率不同,数量也不同。

功率较高的设备会增加工厂的电力负荷。

3.工作时间:工厂的工作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也越多。

四、如何优化工厂的电力负荷1.合理计划生产时间和设备使用时间,避免设备闲置或过度使用,以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

2.使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功率需求和电能消耗。

3.通过调整生产工艺,采用低耗能的工艺和设备,降低电力负荷。

4.对于有峰谷电价的地区,合理选择生产时间,利用低电价时段进行生产,以减少成本和能源消耗。

结论工厂的电力负荷是工厂运营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合理计算电力负荷是保证工厂正常运行和能源消耗合理利用的前提。

通过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和优化工艺设备,可以实现对工厂电力负荷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式中 K——该用电设备组的需用系数;P——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总和,但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kW);P Q S——该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和视在计算负荷(kW);U——额定电压(kW);tanφ ——与运行功率因数角相对应的正切值;——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电流(A);2.1.4负荷计算1.染车间动力(AP103B)P= K·P= 67.5×0.75= 50.6KwQ= P·tan(arccosφ) = 50.6×tan(arccos0.8) = 38.0 Kvar S= = 63.3 KVA2.预缩力烘干机(AP104E)P= K·P= 50×0.7= 35.0KwQ= P·tan(arccosφ) = 35.0×tan(arccos0.8) = 26.3 Kvar S= = 43.8 KVA3.树脂定型机(AP104J)P= K·P= 150×0.7= 105.0KwQ= P·tan(arccosφ) = 105.0×tan(arccos0.8) = 78.8 Kvar S= = 131.3 KVA4.车间照明(AL105C1)P= K·P= 7.77×0.9= 7.0KwQ= P·tan(arccosφ) = 7.0×tan(arccos0.6) = 9.3 KvarS= = 11.7 KVA5.车间检修电源(AP105E2)P= K·P= 30×0.65= 19.5KwQ= P·tan(arccosφ) = 19.5×tan(arccos0.8) = 14.6 Kvar S= = 24.4 KVA其余计算类似,最后得出整厂的P Q S= 0.55×694.9 = 382.2 kw= 0.55×564.1 = 310.3 KvarS= = 492.3 KVA式中———同时系数;2.1.5无功补偿因为cosφ = = = 0.776<0.92功率因素小于0.92的规定系数,故应该进行无功补偿。

第2章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2-4

第2章 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2-4

但实际上,负荷随时都在变动,通常用一个等值 返回 的矩形面积来代替负荷曲线下的面积。 目录
9
(四) 功率因数与无功功率补偿
1. 工厂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因数 瞬时功率因数由功率因数表或相位表直接读出,或由功率 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按下式求出:
cos
P 3UI
式中:P——功率表测出的三相功率读数(kW); U——电压表测出的线电压读数(kV); I——电流表测出的相电流读数(A)。
WP——有功电度表读数;
Wq——无功电度表读数。
P30——工厂的有功计算负荷; S30——工厂的视在计算负荷。
自然功率因数
指用电设备或工厂在没有安 装人工补偿装置时的功率因数
指用电设备或工厂设置了人工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
总功率因数
14
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1)系统中输送的总电流增加,使得供电系统中的电 气元件,容量增大,从而使工厂内部的启动控制设备、 测量仪表等规格尺寸增大,因而增大了初投资费用。 (2)增加电力网中输电线路上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能 损耗。 (3)线路的电压损耗增大。影响负荷端的异步电动机 及其它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4)使电力系统内的电气设备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WT0=△P0Ton
随负荷而变化的有载功率损耗所引起的年电能损耗 为:
WTl
8760 0
S Pk S NT
S ca dt Pk S NT
2

2

8760
0
S S ca
S ca dt Pk S NT
① 正确选用感应电动机的型号和容量,使其接近满载运行;
② 更换轻负荷感应电动机或者改变轻负荷电动机的接线;

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公式一.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1. 单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dPe Q30=P30tanφS30=P30/cosφI30=S3 0/(1.732UN)2. 多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p∑P30,i Q30=K∑q∑Q30,i S30= (P²30+Q²30)½ I30=S30/(1.732UN)注: 对车间干线取K∑p=0.85~0.95 K∑q=0.85~0.97对低压母线①由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80~0.90 K∑q=0.85~0.95②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90~0.95 K∑q=0.93~0.973. 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①电焊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 Pe=PN(εN)½=Sncosφ(εN)½(PN.SN为电焊机的铭牌容量;εN为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cosφ为铭牌规定的功率因数. )②吊车电动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25﹪, Pe=2PN(εN)½二.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单相设备接在三相线路中,应尽可能地均衡分配,使三相负荷尽可能的平衡.如果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设备总容量的15﹪,则不论单相设备容量如何分配,单相设备可与三相设备综合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如果单相设备容量超过三相设备容量15﹪时,则应将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与三相设备容量相加.1. 单相设备接于相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Pe=3Pe.mφ( Pe.mφ最大单相设备所接的容量)2. 单相设备接于线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①接与同一线电压时Pe=1.732Pe.φ②接与不同线电压时 Pe=1.732P1+(3-1.732)P2Qe=1.732P1tanφ1+(3-1.732)P2 tanφ2设P1>P2>P3,且cosφ1≠cosφ2≠cosφ3,P1接与UAB,P2接与UBC,P3接与UCA.③单相设备分别接与线电压和相电压时的负荷计算首先应将接与线电压的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接与相电压的设备容量,然后分相计算各相的设备容量和计算负荷.而总的等效三相有功计算负荷为其最大有功负荷相的有功计算负荷P30.mφ的3倍.即P30=3P30.mφQ 30=3Q30.mφ5施工用电准备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 线严格分开使用。

工厂管理-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ppt26页)

工厂管理-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ppt26页)

PT QT
0.015S30 0.06S30

(3.2.9)
最后确定出工厂总计算负荷。
பைடு நூலகம்1)
采用长期连续运行工作制的设备工作时间长,连续运行, 绝大多数用电设备都属于这一类设备, 如风机、泵类、机床、 照明等。 这类设备的设备容量就是设备铭牌上的额定容量。
2)
采用短时运行工作制的设备工作时间短,停歇时间长, 如 船闸电动机、机床中的辅助电动机等,其设备容量按铭牌额定 容量计算。
3)
继续周期工作制也称反复短时工作制,采用这种工作制的 设备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反复运行, 如吊车用电动机、 电 焊机等,其设备容量是将所有设备在不同负载持续率下的铭牌 额定容量换算到一个统一的负荷持续率下的功率之和。 断续周 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常用的有电焊机和吊车电动机, 换算要求
3.
1)
从计算低压用电设备的负荷开始,逐级向电源方向计算, 只需要在每级配电点乘以同时系数K∑p、K∑q,然后再考虑变压 器的功率损失:
P30 Q30

P30 Q30

PT QT

(3.2.8)
式中,P30、Q30、P30、Q30 为变压器高、低压侧计算负
荷;PT 、QT为变压器有功、无功损耗,按经验估算值为
2. 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确定
确定拥有多组用电设备的干线上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上 的计算负荷时,应考虑各组用电设备的最大负荷不同时出现的 情况。因此,在确定多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时,应结合具体 情 况 对 其 有 功 负 荷 和 无 功 负 荷 分 别 计 入 一 个 同 时 系 数 K∑p 、 K∑q,则计算负荷为
(1) 电焊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 =100%,换算后的设备容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负荷计算
2.1.1负荷计算的目的
计算负荷是确定供电系统、选择变压器容量、电气设备、导线截面和仪表量程的依据,也是整定继电保护的重要数据。

计算负荷确定的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的选择是否合理。

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截面选择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运行时增加电能损耗,并产生过热,引起绝缘过早老化,甚至烧毁,以至发生事故。

为此,正确进行负荷计算是供电设计的前提,也是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

2.1.2负荷计算的方法
目前负荷计算常用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和利用系数法、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

前两种方法在国内各电气设计单位的使用最为普遍。

1.需要系数法
适用范围: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太悬殊时,特别在确定车间和工厂的计算负荷时,宜于采用。

组成需要系数的同时系数和负荷系数都是平均的概念,若一个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容量相差过于悬殊,大容量设备的投入对计算负荷投入时的实际情况不符,出现不理想的结果。

2.二项式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少、有的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特别在确定干线和分支线的计算负荷时,宜于采用。

3.利用系数法
通过平均负荷来求计算负荷,计算依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但就算过程较为复杂。

4.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
适用于在工厂的初步设计中估算符合、在各类建筑的初步设计中估算照明负荷用。

根据计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选取需要系数法来计算负荷。

2.1.3计算负荷的公式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的公式
有功(Kw) P= K·P (2-1)
无功(Kvar) Q= P·tanφ(2-2)
视在(KVA) S= (2-3)
电流(A) = (2-4)
式中 K——该用电设备组的需用系数;
P——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总和,但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kW);P Q S——该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和视在计算负荷(kW);
U——额定电压(kW);
tanφ ——与运行功率因数角相对应的正切值;
——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电流(A);
2.1.4负荷计算
1.染车间动力(AP103B)
P= K·P= 67.5×0.75= 50.6Kw
Q= P·tan(arccosφ) = 50.6×tan(arccos0.8) = 38.0 Kvar S= = 63.3 KVA
2.预缩力烘干机(AP104E)
P= K·P= 50×0.7= 35.0Kw
Q= P·tan(arccosφ) = 35.0×tan(arccos0.8) = 26.3 Kvar S= = 43.8 KVA
3.树脂定型机(AP104J)
P= K·P= 150×0.7= 105.0Kw
Q= P·tan(arccosφ) = 105.0×tan(arccos0.8) = 78.8 Kvar S= = 131.3 KVA
4.车间照明(AL105C1)
P= K·P= 7.77×0.9= 7.0Kw
Q= P·tan(arccosφ) = 7.0×tan(arccos0.6) = 9.3 Kvar
S= = 11.7 KVA
5.车间检修电源(AP105E2)
P= K·P= 30×0.65= 19.5Kw
Q= P·tan(arccosφ) = 19.5×tan(arccos0.8) = 14.6 Kvar S= = 24.4 KVA
其余计算类似,最后得出整厂的P Q S
= 0.55×694.9 = 382.2 kw
= 0.55×564.1 = 310.3 Kvar
S= = 492.3 KVA
式中———同时系数;
2.1.5无功补偿
因为cosφ = = = 0.776<0.92
功率因素小于0.92的规定系数,故应该进行无功补偿。

企业生产用耗电设备多为感性负荷,除由电源取用有功功率之外,还有大量无功功率由电源到负荷往返交换,导致功率因素降低,从而造成下述不利影响。

1.引起线路电流增大,使供配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降低了供电能力;
2.电流增大,使设备和线路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急剧增加;
3.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影响负荷端的电压质量;
综上所述,无功功率对电源以及企业供配电系统都有不良的影响,从节约电能、改善变配电设备利用情况和提高电能质量等方面考虑,都必须设法减少负荷无功功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高功率因素一般可以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素,二是采取人工补偿的方式。

人工补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同步电机补偿,二是采用并联电容的补偿。

我们采用的是并联电容的补偿方式。

它是目前供配电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无功补偿方式,具有功率损耗小、运行维护方便、补偿容量增减方便、个别电容的损坏不影响整体使用的特点。

补偿前:
P= 382.2 kw Q=310.3 Kvar S= 492.3 KVA
Cosφ = 0.776tanφ= 0.813
补偿后要达到:
Cosφ = 0.92tanφ= 0.426
根据公式 Q= P×( tanφ-tanφ ) (2-5)
Q = 382.2×(0.813-0.426)=147.9 Kvar
考虑到以后设备的增加以及电容器的枯竭,以及所选取的电容器的型号等因素,将电力电容器设置在低压母线上来补偿母线前面的变压器,并且电容器采用三角形接法,型号为BCJM-15。

根据型号的容量,选取BCJM-15 Kvar*12,得Q = 180 Kvar
补偿后
P= 382.2 kw Q=130.3 Kvar S= 403.8 KVA
Cosφ = = = 0.947
考虑变压器的损耗
P= 0.01 S(2-6)
Q= 0.05 S(2-7)
P= 4.04 kw Q= 20.2 Kvar
最终计算负荷为:
P= P + P= 386.2 kw
Q= Q + Q= 150.5 Kvar
S= = 414.5 KVA
Cosφ = = = 0.932
根据上述计算得出奉贤明世染睁厂计算负荷表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