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合集下载

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PPT课件

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版必修1)精品PPT课件
1)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含义 三、效率与公平
1)什么是效率? 2)什么是公平?
效率 = 投入 / 产出 ( 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
含义:在这里主要指收入相对公平,“两个要求”。 但不是平均主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对立统一
对立: 统一: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如有不理解
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兼顾 2、按劳分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5、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7、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8、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重点难点探究
2、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分配
1)误区:按劳分配有利于公平、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 体现效率、克服平均主义。
2)两种分配方式都是既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同时也可 能导致收入差距,贫富分化。
3)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要把握两者的 平衡点,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3、目前居民收入结构呈多样化。
①含义: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
③意义:
第一、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 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选5篇)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选5篇)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精选5篇)《个人收入的分配》篇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

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

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

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

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
22
2、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是由于(D )
A、它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较 大比重 B、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3
3、下列分配形式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D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外资企业职工获得的收入 C、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收入 D、某工程师在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20
知识体系

劳 分
基本内容和要求
配 为 主
1、按劳分配 为主体

必然性 意义
-是什么 -为什么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种类
分 配 方
2、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其它非按劳分配方式

21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是在( C )范围内
进行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股份合作制企业
24
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国 有控股)时,职工老张购买了企业面值 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
了(3000)元股息。这3000元收入C属于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本收入
D、经营收入
25
3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3)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4)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5)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
4
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思考:我们为什么不实行按需分配? 平均分配?为什么只能实行按劳分 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ppt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ppt
1、王明上缴农业税后的收入——按劳分配 2、妻子开小店纳税后收入——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 果分配 3、儿子炒股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 4、女儿当私企技术顾问后报ko 酬——按技术要素分配
跨越误区:
1.在公有制经济中进行的分配一定是按劳分配吗?
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也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
(3)
ko
3. 按劳分配
(1)基本内容及要求
地 位 ---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 范 围 ----公有制经济中(主要包括国有单位的工资、
奖金、津贴和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联产计酬等)
分配尺度 ---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分配内容 ---社会总产品作各项必要的扣除
(个人消费品)
分配要求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ko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2.为什么?
生产
分配
生产资料所有制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直接原因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结:
(1)生产决定分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4.科技人员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A公有制经济中的科技人员提供新技术所得收入,应 属于按劳分配。 B科技人员以自己的科技成果入股而得到的收入,属 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也就是说属按生产要素分配。 C私营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是劳动力的价值或 价格,不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ko
5.劳动所得(或劳动收入)从形式上看有哪些? 劳动性收入一般包括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 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劳动性收入一般指按资 本要素分配(如股息、利息等)、按技术要素分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课件
经营性收入: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如开 小店、家庭作坊、私营企业)
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 技术等要素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 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存款利息、出租房屋收入、保险受益、股息与红利收入、知 识产权收入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 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被称为“限薪令”)。 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的依据在于
A.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对下面漫画反映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考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 素参与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 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按技术要素分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 的股份分红。 (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 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的 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 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①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 认。 ②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解读新课标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解读新课标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解读新课标必修1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引言《个人收入的分配》是新课标必修1中的第七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个人收入的概念、个人收入的来源、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以及影响个人收入的因素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人收入的现状和问题,为实现个人财务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个人收入的概念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货币和非货币报酬。

它包括工资、奖金、提成、分红、利息、红利、房屋出租收入等。

个人收入是个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个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个人收入的来源个人收入的来源多种多样。

一般来说,个人收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1.工作收入:通过工作获得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提成、奖金等;2.财产收入:通过个人拥有的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房屋出租收入、股票红利、利息收入等;3.经营收入:通过经营个体户、个人创业等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4.转移收入:通过政府或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保障、福利以及亲友间的互助等方式获得的收入;5.其它收入:包括中奖、赔偿、赞助等各种非常规的收入来源。

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收益分配和按经济表现分配。

1.按劳分配:按照个人的劳动力或劳动成果分配收入。

这种方式强调按照个人的付出来获得相应的报酬,体现了公平和正义。

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照参与生产要素的贡献程度来分配收入。

这种方式将收入与个人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的贡献程度挂钩,体现了效率和公平的考虑。

3.按收益分配:按照个人参与收益分配的程度来分配收入。

这种方式重点考虑个人对收益的贡献,适用于股东、股东、合伙人等个人。

4.按经济表现分配:按照个人的经济表现来分配收入。

这种方式注重个人的业绩和成绩,比如销售额、绩效评价等,体现了激励和竞争的原则。

影响个人收入的因素个人收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教育水平:教育水平越高,通常可以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高一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与“分配”有关优秀PPT)

高一政治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与“分配”有关优秀PPT)

有二利是于 共让产一主切义生按产需要分素配的,活村力民竞的相各迸项发福,利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 探按究个话 体题劳:动网者上劳在动效成率果上分如配何体现?公平如何体现?
村在民公的 有经制济经收济入中有,三在个对来社源会:总一产是品社作会了主各义项的必按要劳扣分除配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
因 龙按凤个广 体场劳上动停者放劳满动了成集果体分购配买的轿车,它们将分发给华西村村民
A.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分析:现 意义实
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B.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
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第4页,共6页。
探究话题:网上在效率上如何体现?公平如何体现?
第5页,共6页。
华西坚持共同富。村民家家有别墅、存款和轿车。村民的经济收入有 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多劳多得,实际上 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二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村民的各项福利; 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
原 原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按一个、体 按劳动分者配劳为动主成体果多分种配分配方式并存
二龙是凤共 广产场主上义停按放需满分了配集,体村购民买的各轿项车福,利它;们将分发给华西村村民 生村产民资 的料经公济有收制入是有实三行个按来劳源分:配一的是前社提会。主义的按劳分配。
生社产会资 主料义公条有件制下是人实们行劳按动劳的分性配质的和前特提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_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__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王明的母亲
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的收入。请同学们议一议, 王明家五口人的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
责任田的劳动收入(集体经 济)——按劳分配
开小店纳税后的收入(个体经 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分配 工资、奖金、津贴——按劳分配
炒股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
技术人员收入——按劳分配 当技术顾问后的报酬——按技术要 素分配
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 益相联系的。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备注:只存在于个体经济中
常见形式:个体户老板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劳动要素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付出劳动获得的收入
②知识要素
③技术要素 ④管理要素
入股、顾问、专利等 (包括在公有制经济中)名词点击:年薪制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分配制度)
回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一)什么是按劳分配
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 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 提供的劳动(质量和数量)为尺度分配个 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村民老王因为家里缺乏青壮劳 动力,无力耕种家里的三亩责任田,
于是把这三亩田转让给本村村民小
李耕种。小李每年给老王800元。 请问:老王得到的这800元属于什 么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
小王是一间国有企业的技术人 员,每个月月薪3000元,小李是一 间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每个月月 薪3000元。请问小王和小李的月月 薪分别属于什么收入?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3.其他分配方式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经济形式中?4.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有哪些?5.如何才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6.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什么?7.怎样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探讨】1.怎样正确认识与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并非完全统一,二者也有矛盾的一面。

表现为: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效率,有可能带来收入差距的拉大,违背公平的目标;如果过分强调公平,则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阻碍效率的提高。

所以,在经济生活中,二者不可偏废。

(2)怎样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①初次分配首先要注重效率是指,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②初次分配也要兼顾公平是指,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那些只凭劳动获取收入的中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指,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加大财政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投入,要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一框,与第二单元相衔接,由“如何生产”进入“为谁生产”的问题,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将视线由财富创造引向财富分配,引领学生进入新的经济生活领域。

在这框,首先阐述了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继而分析在现阶段,我们既可以通过按劳分配取得收入,这是主体,也可以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收入,使学生明白这样的分配制度对目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调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是有促进作用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以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以及确立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能力目标:准确把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内涵、必然性及地位的理解能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析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学难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方法】1.理论联系实践,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理论,反之亦然。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去探索,去求知。

3.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老家蝶变》图片,问题:老家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家乡越来越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意味着老百姓收入增加了,那么老百姓的收入来源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活动:这已经涉及到收入分配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浏览课本内容,初步了解分配知识(板书课题)【教授新课】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实现党在十八大提出的收入翻番的目标必须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回答我国的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板书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必修1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必修1第7课时 个人收入的分配

栏目索引
考情链接 栏目索引
考情链接
2019年北京高考第32题以1992—2019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 话题,考查收入分配等知识,涉及恩格尔系数。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理解一些经济学 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一些现实问题
考点一
考点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
栏目索引
1.生产决定分配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农民王某承包村里的15亩土地种植花生等农作物,收入不错。后将土 地按每亩200元的价格转包给前来投资的客商,并受雇于承包土地的业
主,得到双份收入。材料中农民王某所获得的收入分别属于 ( C )
A.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栏目索引
3.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 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
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 C )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 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体现的是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而言是按生产要素中的技术要素分配,故C符合题 意;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中不存在D项中的 分配方式,D项不选。故选C。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有 ( D )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农民王某承包村里的集体土地所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中工作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第七课第一框、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第七课第一框、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从海尔集团的薪酬制度当中,体现了按劳分配的 哪些积极意义?
9
意义
A.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 进生产力发展。 (体现了效率) 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 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公平)
10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 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 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 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 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收 入也不错;三叔和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去年 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一倍。
12
①生产要素内容: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 津贴。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 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个人收入多元化
15
(3).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的根本区别
所有 制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
按个体劳动者 的劳动成果分 配
个体经济
按劳动要 素分配
私营经济、外 资经济等

对社会总产品作 个体劳动者的 凭借劳动要素而

了各种必要的扣 分配 除后,以劳动者
收入扣除成本 和上缴国家的
取得个人收入的 分配方式
方式 向社会提供的劳 税收后的剩余
动为基础分配个
人消费品
相同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B.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 社会保障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为了进行社会生产经营而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②具体形式
类别
对应形式
是否属于 劳动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 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考点一 分配制度
3.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
(1)区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 存在的范围不同。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动
要素分配存在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 (2)区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都属于劳动收入;技术工人的 劳动所得属于劳动收入。
出售、转让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为非劳动收入;按资 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 素分配均是非劳动收入。 (3)区分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
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 行业内部差距较大,劳动报 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 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得比重过 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力度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3.准确理解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4.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关系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 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 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存在矛盾。二者分别 强调不同的方面。
生产决定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决定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
决定
决定
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8
【数据要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 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2020年04月10日,中央首次明确数据成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分类提 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 明确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
数字经济覆盖面广且渗透力强,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如大数据、 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因此,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 同时,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如城市交通、老年服务、城市安全等 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9
■名师点睛
如何辨别各种收入分配方式
(1)公有制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仅存在于公有制范围内,但在公有制范围内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方法技第三巧单元 收图入与解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14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5
■名师点睛
并非所有的税收措施都属于再分配手段。判断某一税收措施属于初次分配手段还是再分
配手段,关键是看其在哪个过程中进行分配调节。例如,增值税是在生产销售过程中,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
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第三按单劳元 分收入配与分及配 其作用
2
(1)基本内容和要求
存在条件
适用范 分配尺 分配对 分配结 围 度象果
社会主义制度
公有制 经济
劳动数 量和质

个人消 费品
物质财富初次分配完成之前,其属于初次分配手段。个人所得税是在物质财富初次分配
完成后,在个人所得基础上进行的,其属于再分配手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6
2.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
公平
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 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
是什么
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温馨提示] 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也不是消除收入差距。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2
(3)措施
根本途径
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
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8
【备考锦囊】
1.为什么要维护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目,可从原因和意义角度分析。
[答题要素] (1)原因: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 的体现,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意义:维护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 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激发劳 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9
2.如何维护和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目,可从生产力发展、我国分配制度、两个重要举措、效率与公 平关系、财政的作用等方面思考。
[答题要素]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2)坚持和完
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供制度保证。
初次分配
再分配
范围 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
全社会
主体
主要是企业
国家、政府
手段
市场机制决定
政府调控机制,税收、政策、法律
目的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
事业单位工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
企业职工工资、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
举例
会保障制度等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险、
产要素分配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
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重要举措
②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
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3
[方法指导] 表格法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多劳多 得,少 劳少得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第实三单行元 按收入劳与分分配配的原因
3
必要性+重要性(意义)=必然性(原因)
必要性
重要性(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 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 地位
上一页
(2)按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看到股 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土地流转等信息都可直接判定为按要素分
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7
2.按要素分配的形式及其表现
主要形式
பைடு நூலகம்
表现
私营企业主获得的税后利润、储蓄存款所得利息、投资 按资本要素分配
股票所得股息分红、债券利息等
按劳动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
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 按管理要素分配
配的方式
按技术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的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的收入
按信息要素分配 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资料、管理方案(点子)等的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等
度 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体人民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7
总体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怎么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
样 具体策略 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
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地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居 于主体地位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
①均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6
■特别提醒
根据所属范围区分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也有可能是按要素分配)。
(2)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因为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只有
土地的使用权,因此农民承包土地仍属于集体经济,其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收入(因为该收入是农民转让土地的使用权获
得的收入,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0
(3)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判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
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还是按要素分配收入,关键要看劳动者所在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劳
动者在公有制经济中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反之,则属于按要素
分配收入。
■时政热词
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4
特别提醒:(1)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起保障作用的福利 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因此
按劳分配的范围是公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中不都是按劳分
配。
(2)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 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3)工资收入不一定都属于按劳分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中劳动者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的
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3.第按三劳单元分收配入和与分按配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与联系
5
名称 比较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适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范围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区 别
体现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 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 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3)落实两个重要举措:初次分配要实现“两个同步”;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4)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5)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
面的作用,如调整财政支出方向、运用税收政策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20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