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说教材知识树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
第一章..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高一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知识点
高一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知识点高一物理第一册人教版是学习高中物理的重要教材之一,本文将介绍该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位移和路径长短在物理学中,位移和路径长短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概念。
位移是指物体由初位置到末位置所经过的直线距离,而路径长短则是指物体实际所走过的路径长度。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径长短相等;而在曲线运动中,位移则小于路径长短。
第二节速度和速度的表示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物体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表示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两种,其中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所产生的位移与该时间段的时间差的比值,瞬时速度则是指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瞬时位移与该瞬间的时间差的比值。
第二章动力学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规定了物体静止或恒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净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当物体受到净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节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础之一,它描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三章能量与功第一节功的定义和计算功是描述力量产生的效果的物理量,它是力沿着物体运动方向所作用的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
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s代表物体位移。
功的单位是焦耳(J)。
第二节功率和能量转化功率是描述力的效率的物理量,它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代表功率,W代表做的功,t代表时间。
能量转化是指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是高中物理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总结。
一、物理量和单位1.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的量。
按照不同性质,物理量可分为标量和矢量两类。
2. 常用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介绍了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如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速度(米/秒)、加速度(米/秒²)等。
二、运动的基本概念1. 质点:物体可以看作一个点,忽略其大小和形状,称之为质点。
2.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3. 系统和参照系:系统是指进行研究的物体或物体的集合,参照系是用来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标准。
4.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其运动轨迹是直线,则称之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指物体某一瞬间的速度。
2. 速度的代数和矢量表示: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包括数值和方向两个方面。
3. 速度的相对性和加减法规则:相对速度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速度的加减法规则要求将矢量按照代数方法进行运算。
4.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图象: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所走过的路程和方向。
四、变速直线运动1. 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与匀速运动相同。
3. 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指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位移-时间图象是指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4.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五、自由落体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即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详细归纳
第一章:直线运动一.复习要点1.机械运动,参照物,质点、位置与位移,路程,时刻与时间等概念的理解。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υt,S~t图线,υ~t图线3.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4.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S v t at=+021 2、atvv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υ~t图线5.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重要推论6.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7.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一模块:描述运动和物理量『夯实基础知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2、参考系(参照物)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①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
②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③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通常都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3、平动与转动}平动:物体不论沿直线还是沿曲线平动时,都具有两个基本特点:(a)运动物体上任意两点所连成的直线,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b)在同一时刻,平动物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都相同,因此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作为质点来处理。
转动:分为定轴转动和定点转动,定轴转动的特点为:(a)在转动过程中,物体上有一条直线(轴)的位置不变,其它各点都绕轴做圆周运动,且轨迹平面与轴垂直。
(b)物体上各点的状态参量,除角速度之外都不相等。
定点转动的特点是运动过程中,物体内某一点保持不动的机械运动,绕定点转动的物体只有一点不动,其它各点分别在以该固定点为中心的同心球面上运动。
高一物理教材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教材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阶段,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高一物理教材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下面是对高一物理教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
在高一物理教材中,力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 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运动规律是由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的,其中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可以根据合力的性质进行合成或者分解,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力的作用和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均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可以求解物体平衡的问题。
(4)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能力,学习动能和功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5) 机械能守恒:在受重力作用下的垂直抛体运动和小振动中,可以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 热学知识点热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现象的学科,也是高一物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一物理教材中,热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热能,学习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热传递和热平衡的问题。
(2)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传导是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热量,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能,热对流是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量。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应用于热现象,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分析物体热平衡和热转化的问题。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热传递方向的规律,通过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理解熵增原理和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3. 光学知识点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在高一物理教材中,光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根据反射和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光线的方向和光线的传播路径。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
高三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一、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位置和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的描述方法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和非惯性参考系- 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3. 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斜抛运动的分解- 抛物线运动的相关公式4. 物体的力学性质- 质量和重力- 惯性与质量- 动量和动量定理5. 弹性力学- 弹力的原理和特点- 弹性势能与弹簧常数- 弹性碰撞的动量守恒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标和温度的测量- 热平衡和热量的传递2. 热量的传递-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量传递的数学表达- 导热系数和热传导率3. 热力学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增加原理-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的不可达到 4. 热能转化和利用- 热机和热效率- 热泵和制冷剂循环- 发电和能源利用问题三、光学1.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线的模型-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2. 光的成像-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成像公式和物像关系3. 光的色散和衍射- 光的色散现象- 衍射的产生和规律- 衍射光栅和衍射光谱仪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 电荷的性质和守恒- 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电场的电力线和电场力 2. 电容和电势- 电容和电容器- 电势和电势差- 等势面和电势线3. 电流和电阻- 电流的概念和大小- 欧姆定律和电阻的定义 - 稳恒直流电路的分析 4. 电磁感应-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和自感现象五、近代物理1.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理论- 德布罗意波和玻尔理论2. 原子核与放射性- 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 核能的利用和核电站安全问题以上是高三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框架,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近代物理等方面的内容。
高一物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知识框架
用v-t图象研究物体的运动
5
知识点五
加速度
定义 表达式 单位
物理意义 加速度
方向 透析Δ v与 加速度
v t
v、Δ v和a的比较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从v-t图象 看加速度 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6
知识点六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目的 实验探 究方案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实验数据分析 探究方案 落实探究方案 实验注意事项
用v-t图象推导物体运动的位移公式 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与时 间的关系 用图象表 示位移
位移—时间关系 v-t图象表示位移的方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位移—时间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问题的三个要点
9
知识点九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比较法”
计算法与图象法
实验数据处理 结论分析
20
知识点二十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二定律 和力的单位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 力的单位 同体性 因果性 牛顿第二定律 的“性质” 矢量性 瞬时性 相对性 独立性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μ FN 动摩擦因数的确定 摩擦力的比较
滚动摩擦力
14
知识点十四
力的合成
合力、分力的概念 合力与分力 力的合成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力的合成 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等 效替代关系
求解方法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2)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 3)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 (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
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 2) .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V
at ,
x 1 at 2 , V 2
2ax ,
V xt
2
2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 1)、 1 T 内、 2T 内、 3T 内……位移之比为 S1∶S2∶ S3∶… =12∶ 22∶32∶… n2;
1.规律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对称性: 时间对称性:上升到最高点时间
_________ ,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
_________ 速度对称性:两次在同一高度处 _________相等,方向 _________
2
aT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v =vt/2 =(v0 +vt)
/2;
3 、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vx/2=
v
2 0
v2
;
2
vS/2 等于初速度 v0 和末速度 v 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即
注意: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Vt Vx
2
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树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树导论: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通过研究物质的特性和运动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是物理学习的第一步,它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以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为线索,构建一棵知识点树,带领读者进入物理的世界。
树干:力学1. 物理量与单位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用物理量来描述物体或系统的特性。
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等等,它们以不同的单位来衡量,如米、千克、秒等。
2.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在时间轴上的位置变化。
我们可以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运动,同时学习到了一些重要的运动规律如等加速度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3. 牛顿第一定律与速度的变化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外力作用。
通过学习运动的惯性和速度的变化,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树枝:热学1. 物态变化与热传递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的改变,如固体的熔化和汽化。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热传递的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等。
2. 热量与能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温度。
我们学习了热量的计量单位——焦耳,并了解了能量守恒的原理。
树枝:光学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规律。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光的折射、色散和干涉等现象。
2. 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光的成像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我们了解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以及眼睛和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树枝:波动1. 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如水波和声波。
我们学习了机械波的特性和波动方程,以及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所产生的机械波,它通过周围介质中的分子传播。
我们了解了声音的频率、强度和速度等特性,以及声音的利用与保护。
树叶:电学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体所带有的基本属性,电场是电荷周围的特殊空间。
人教部编版高中物理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思维导图
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定义: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时间不是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统称路程和位移路程S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矢量性:路程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遵循算数法则路程的大小与路径有关,但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位移x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段的长短表示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方向矢量性: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位移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物理意义: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₁-x₂路程≥位移的大小矢量和标量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两个矢量比较大小时,要去掉正负号,因为矢量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标量满足算数法则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的正负表大小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定义: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表达式v=△x/△t矢量性: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方向与△x的方向相同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m/s,km/h等,1m/s=3.6km/h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只说速度或速率默认为瞬时速度或瞬时速率平均速度定义: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与这段时间发生的位移△x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描述的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为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路程轨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能够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是平均数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作用:计时、打点类别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4~6V交流电打点方式振针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复写纸对纸带的摩擦指针与纸带间的摩擦较大,所以误差较大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220V交流电打点方式电火花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墨粉盘对纸带的摩擦误差较小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1/f,当f=50Hz时,T=0.02s,首先要确定好电源的频率计时点:打点计时器实际打的点迹计数点:人为选定的点,例如每隔4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在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时要用长刻度尺一次读出各组计数点间的距离,而不要用短刻度尺一段段的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错误分析打点的周期不稳:电源的频率不稳纸带上是短线:电压偏大;振针偏低打双点:振针松动没有点或不清晰:电压偏低;振针偏高;复写纸或墨粉盘使用太久实验步骤的注意事项先开电源再拉动纸带,先关电源再取下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最好使用两条纸带估计某点的瞬时速度用该点左右两侧的点的平均速度代替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也就是速度的变化率)表达式a=△v/△t=(v-v₀)/(t-t₀)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²或m·s⁻²矢量性矢量,方向与△t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改变包括大小和方向求加速度时要注意规定正方向,然后确定初末速度a和v₀的关系a和v₀,同向→加速运动→a增大,v增大的快; a减小,v增大的慢a和v₀,反向→减速运动→a增大,v减小的快;a减小,v减小的慢对加速的的理解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很小,加速度不一定很小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负加速度不一定小于正加速度加速度为负,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步骤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企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压在纸带上,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高中知识点清单-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清单
实验验证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规律:初速为 0 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 h 1 gt2 ,速度公式:v=gt 2
3 . 两 个 重 要 比 值 : 相 等 时 间 内 的 位 移 比 1 : 3 : 5-----, 相 等 位 移 上 的 时 间 比
摩擦力:连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
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静摩擦力 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
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第四节 力的合成 第五节 力的分解
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斜率表示速度v)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⑤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①质点
遇时的位移
在O~t1时间内的位移)
重力
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公式:G=mg 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重心
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
中的一点。
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常称均匀物体,中
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中心的位置除了
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
布有关。 四 种 基 本 万有引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 和坐标系
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
第二节:时间 和位移
时刻和时 间间隔
路程和位 移
矢量和标 量
直线运动 的位置和 位移
定义:有质量而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
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定义: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题所用 的坐标系。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 表示。
关系
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 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
的关系
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
怎样由实验结 a∝F,a∝1/m
果得出结论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 律
牛顿第二定律 力的单位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 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对物体运动产生的效果相当于另外的几个 力同时作用于该物体时产生的效果,则这几个力就是原先那个作用力的分力。
第四节:力的合 力的合成 成
共点力
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 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
公式:G=mg
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点。
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常称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只跟物 体的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中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 关,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四种基本相互 作用
万有引力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惯性
高一物理必修1的课本知识框架.doc
高一物理必修1的课本知识框架第一章..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物理高一第一册知识点梳理
物理高一第一册知识点梳理物理是一门通过研究物质运动规律以及能量转化和守恒的科学,它在高中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高一的物理学习主要涉及到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定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一第一册物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后续内容至关重要。
1.1 位置、位移和路程位置是物体所处的位置,位移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之间的变化,路程是物体实际经过的路径长度。
1.2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位移,加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方法。
1.3 一维运动一维运动是指物体沿一个直线运动,可以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值判断运动的方向。
二、运动的描述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物理学引入了一些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2.1 时间和时刻时间是运动的基本参量,常用秒作为时间单位。
时刻是时间的一个特定点,常用于标记特定的运动状态。
2.2 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表示可以通过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表示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速度-时间图像可以通过斜率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加速度-时间图像可以通过面积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
三、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物体的运动产生影响。
掌握力的作用和受力分析对于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3.1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非接触力是通过场的作用产生的力。
3.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合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3 受力分析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需要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并计算其合力。
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应用广泛。
高一物理第一册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第一册知识点梳理高一物理第一册主要介绍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深入的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这本教材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梳理:一、物理世界中的量和单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而量和单位是物理学中不可或缺的概念。
在学习物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各种量和常用单位。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国际单位制(SI制)是物理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单位制,其中包括米、千克、秒、米每秒等。
二、一维运动一维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它是指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情况。
在一维运动中,最重要的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加速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一维运动的描述可以采用图像、公式或者图表等方式。
三、力与运动力是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即加速度等于力的大小除以物体的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功和能量功是力对位移所做的功,它是改变物体状态所需的能量。
功的大小等于力和位移的乘积。
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运动状态所具有的性质,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五、直线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是一维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发生在物体沿着一条直线上进行运动的过程中。
直线运动可以用位移-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来描述。
位移-时间图反映了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速度-时间图反映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加速度-时间图反映了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以上只是高一物理第一册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梳理,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⑶、 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 2、从V —t 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 .轴上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在t .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⑵、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0V ) ⑵、 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在t .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 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⑵若a 与V 方向相反....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减小...。
补充三:利用纸带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纸带问题的核心公式:◆(1)求某点瞬时速度V : V t/ 2 =V =s t=T S S N N 21++ ◆(2)由21aT s s s n n =-=∆- 求加速度a ;逐差法求加速度: 高一物理下知识点总结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征(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物理高一全一册知识点
物理高一全一册知识点全一册物理是高一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
学好全一册物理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不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助于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力学、光学、电学等模块进行论述,重点介绍全一册物理的知识点。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全一册物理中力学的关键知识点包括运动学、力量和机械能等内容。
在运动学中,我们学习到了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描述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通过位移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改变量,而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非常重要。
在力量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力和质量是决定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因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推动力量,而质量则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中的基本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讲述了物体在没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第二定律给出了力对物体的加速度影响的关系,表达为F=ma。
第三定律则强调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特点。
在机械能的学习中,我们理解了机械能转化和守恒的原理。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当物体在弹簧或重力场中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之间会相互转化。
但是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光学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光传播和光的相互作用。
在全一册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波动性等知识点。
在光的反射中,我们了解了光线在光滑面上发生反射时的规律。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是恒定的,称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现象广泛应用在光学仪器中,例如平面镜和凹凸镜。
在光的折射中,我们了解了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折射定律给出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满足的关系式。
高一上物理知识点框架
高一上物理知识点框架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里存在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在高一上学期,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高一上学期物理课程的知识点框架。
一、力和力的作用1.1 力的概念物理中的力是指物体对物体产生的相互作用。
力的大小可通过测量单位为牛顿的力计进行测量。
而力的方向则可以根据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来确定。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如果有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这些力可能会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一个合力的效果。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使用向量的加法进行计算。
1.3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其上。
1.4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1.5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当物体A对物体B施加一个力时,物体B同时对物体A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二、运动和运动的描述2.1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加速度则是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确定一个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2.2 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且加速度为零。
这种运动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情形,比如一个匀速行驶的汽车。
2.3 动量与力矩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度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力矩则是物体绕某个轴旋转时受到的力的效果。
三、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3.1 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位移所做的功,它等于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乘以物体位移的大小。
功率则是功对时间的导数,表示进行功的速度。
3.2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等于1/2乘以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和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3.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实验共同特点
实验:探究加速度 与力、质量的关系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探究实验共同特点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物理科学方法精髓
用模型描述自然 用数学表达模型 用实验检验模型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实体模型——质点
●围绕着既定的目标将最本质的东西进行有效的 抽象、概括。再现模型建立的思维过程。
牛顿运动定律
质 内点 容动 标力 准学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结构 及立体整合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6三大建议 1课程目标
教 材 分 析
三 内容结构
2速度时间 3位移时间 4速度位移
关 系
5自由落体运动
6伽利略对自由 落体运动研究
1重力2弹力3摩擦力
1实验:探究小车 速度时间关系 1质点、参考系 坐标系 2时间和位移 3速度 5加速度
科学方法精髓
物理学史
注重培养 科理 念
信息技术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2内容标准
1课程目标
6三大建议
教 材 分 析
说建议—— 本模块的教学建议
六 教学建议 初、高中物理的区别 高 中 物 理
初 中 物 理
简单
复杂
具体
现象 定性
V mg m 竖直圆周: FT -选修3-1 man改变速度的大小 R
电磁感应 切向方向: F ma 2
F -kx ma v qvB ma Eq ma m F F rma
中 自由落体运动 弹簧振子: F回 -kx ma
r r
物2 2 Mm F回 -理vsin ma 2 mg 单 G 摆:ma m m 2 r m r n 2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结构 及立体整合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6三大建议 1课程目标
教 材 分 析
二 内容标准
滑动摩擦 静摩擦 弹性 胡克定律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公式法 图象法
通过实验探究 运动学规律
物理实验
实验探究a与 F 、m关系
运动学
相互作用与动力 学规律
单位制
质点 模型
通过史实, 认识物理实 验重要性
确定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找到合外力F合) 运动分析(找到a)
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由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情况 由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
使人类从本质角度理解运动或控制物体的运动
立体整合—高中物理宏观低速运动
机车启动: F牵 - f ma 磁场 加速上升: FN - mg ma 万有引力
圆周
电场
平抛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学习过程
学生学习 促进者
功能
教师的作用
学生潜能 开发者 学习评价 指导者
评 价 理 念
学生成长档案——见证成长的足迹
学生成长档案——见证成长的足迹
学生成长档案——见证成长的足迹
学生成长档案——见证成长的足迹
说建议——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六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坐标系 物体 质点
位置随时间变化率
速度变化量Δ V
加速度a= Δ V/ Δt
变化量
时刻t
时间Δt
力 学
时
间
四 质点动力学模块逻辑线索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经 典 力 学 时 空 下 运 动 学 规 律
图象法和数学工具
运动学中两个基本关系
速度时间: Vt V0 at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 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 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 过程中的作用 能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 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 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 艰辛与喜悦。
过程与方法
学习物理学的基 础知识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物理学 的发展历程
课 程 目 标
编写体例
教学建议—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
1、(07济南市)、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重物,用力F向上提它,力F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 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31所示.则关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 A、当F小于图中A点值时,物体的重力Mg>F,物体不动 B、图中A点值即为物体的重力值 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F成正比 D、图线延长和纵轴的交点B的数值等于物体在该地的重力
相加的方法,正文不出现结论,练习题也不作要求。 (① P62)“力的合成”: 实验探究二力合成的方法,得出二力合成的 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 P65)“力的分解”: 概括矢量相加法则;总结出矢量的科学定义
(① P76)“牛顿第二定律”:例题中灵活处理矢量问题(正交分解)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对图象的“体验”历程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探究
单纯的逻辑推理和 对有限事实的归纳, 都不会导致新的发现; 科学发现中最活跃的 因素是猜想、假设与 直觉。
体会科学探究的历程,了解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历史。 理解科学方法对人类对认识自然规律的推动作用。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数学工具的应用
参考系和坐标系 ——规范化运用数学工具
矢量——循序渐进
知识不怕“高”,只怕“陡”
一座500米高的山峰,只要山路平坦,终究可以 攀上峰顶;而一个5米高的峭壁,就能把人阻挡在峭 壁之下。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数学工具的应用 新教科书关于矢量的教学线索
(① P13)“时间和位移”:第一次出现矢量。只要求知道矢量有方向 (① P13)“时间和位移”:让学生以位移为例“思考与讨论”,领悟矢量
抽象
本质 定量
标量
状态
矢量
过程
六 教学建议
充分挖掘、利用教 材资源,进行探究 合作
加强实验和直观性 教学、激发学生学 习物理的兴趣 采用小组合作 探究模式,激 发学生思维
注重渗透物理 科学方法
教 学 建 议
说建议—— 本模块的评价建议
六 评价建议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记录学生点滴成长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用图象表示速度——科学方法
用手拉纸 带,避免涉 及运动规律。
●尝试用某条曲线来“拟合”这些测量点。 操作步骤相似,思路、逻辑线索不同, 情感方面的教育也不同。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加深对图象的认识和处理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实验: 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F一定)
“化曲为直” 的思想
用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解 决 问 题
运
动
四 质点动力学整体逻辑联系 运动学
速度时间: Vt V0 at 位移时间: X V0t
质点动力学 静力学
1 2 at 2
第一类 问题
力的合成:
速度位移: Vt 2 V 2 0 2aX 平均速度:
x V0 Vt t 2
第二类 问题
力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亚 里 士 多 德
力 是 维 持 物 体 运 动 原 因
伽利略
理想 斜面 实验
力 不 是 维 持 物 体 运 动 原 因
笛 卡 尔
修 正
本质 联系
惯 性 概 念 和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力的 概念
牛 顿 第 三 定 律
定量 联系
系统 若不 受外 力, 动量 守恒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力 ( 矢 量 ) 的 运 算 法 则
引力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重 力
弹 力
摩 擦 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法则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四 质点动力学模块逻辑线索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对 力 和 运 动 认 知 的 发 展 历 程 ( 经 典 力 学 )
五 编写理念
信息技术的应用 利用传感器测速度——信息技术
A 同时发出超声波 和红外线,B 根据 接收二者的时差测 出 A、B 的距离。
五 新教材内容结构及编写理念
信息技术的应用
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加强实验和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大港三中导学助学模式
导学助学模式是以“学练稿”为载体,以“学生中的问题”为中心,学生围绕着 这些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激活了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推 动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日益加强,成绩稳步提高。
力的分解:
a
F合=ma
F合
质点动力学模块教材分析
3内容结构 及立体整合 2内容标准
4逻辑线索
5编写理念
6三大建议 1课程目标
教 材 分 析
五 教材编写的特点
情境 过程 实体
物理模型 位置位移 时刻时间 变化量 变化率 矢量 处理数据
极限法 微元法
数学工具 注重渗透 物理科学方法 图象法
认识图象 图象处理 化曲为直
1 2 位移时间: X V0t at 2
2 2 速度位移: Vt V 0 2aX 平均速度: x V0 Vt t 2
v0 , a, t , vt , x
应用
i 已知任意三个物理量,可直接 求解其他两个物理量 简洁美 自由落体运动
科学方法渗透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
四 质点动力学模块逻辑线索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
2011.4
预祝全国第二届“和谐杯” 说教材大赛圆满成功!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
2011.4
五 编写理念
新教材在内容呈现上,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从探究中学习 知识,在学习知识中感悟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