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大学之道》读书笔记范文

合集下载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读完《回归大学之道》,我深感启发和感慨良多。

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观察,向我们展示了“大学之道”的真谛和重要性。

作者在书中指出,大学的本质在于追求真理和知识的渊博性,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

大学应该是一个培养思考能力和独立思想的地方,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大学里的经历,我常常被迫背诵大量的书本知识,但却很少有机会真正思考和质疑。

这本书提醒我们,大学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书中还讲到了大学里的社群精神和对话的重要性。

大学应该是一个开放而自由的环境,学生和教师应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这样的对话和讨论相对较少。

我们更多地被灌输所谓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培养人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它呼吁大学应该重新回归“对话”的本质,推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互动。

最让我深思的是书中关于大学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探讨。

作者指出,大学应该是社会的智囊团,应该承担起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让我感动的是书中提到了一些大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发挥影响力的例子。

这让我重新思考了大学教育的意义,以及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阅读《回归大学之道》,我更加理解了大学教育的核心和真谛。

大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文凭,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想。

希望以后的大学教育能够回归这种本质,并重视对话、批判性思维和社会影响力的培养。

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努力追寻大学之道,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读《回归大学之道》有感财税金融系:廖中强 对于一名刚进大学从教不久的年轻老师来讲,能在学院组织的学习中读到哈佛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先生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这本书,实乃受益匪浅。

作者以一名世界名校领导人的卓然眼光,对大学之道真诚的反思、理性的论证,说理透彻、切中大学之道的精髓,真知灼见。

让一度对大学之道迷茫的我对其认知逐渐清晰。

作者开篇就回顾并梳理了整个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作者提出了诸如现今的大学教育水平是否真的持续提高了?大学生们是否比往届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是否提高了写作和表达能力?教学质量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它能像商品那样的量化么?等一些列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将解答这些疑惑贯穿于后面的所有内容之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在整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本科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提出了教师应该对本科教育应该持有的态度,并从多元化的美国高校体制中,提炼出了一组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准确而优雅的书面表达能力;运用逻辑和数理推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到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适应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提升就业能力等。

作者接着指出了美国大学在实现这些目标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此深刻的揭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障碍,诸如学生一味地追求高薪、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脱节等。

读罢此书,我心久久不能平静,引发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虽然德雷克先生根据美国本科教育的现状,站在美国教育的立场反思、解决的是其本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各种问题。

同时也有国情的差异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教育现状的差异等问题,但大学的本质是相同,尤其是在世界全球化加深,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的今天,美国大学出现的问题其实与我们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甚至是相同、想通的。

作为一个新老师,诸如有关的学术问题、教育体制问题、课程设置改革等等需要较全面而精深的理论和实践作为支撑的较复杂和深层的问题是我无能力也无权置喙的。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回归大学之道》是一本由钱穆先生所著的散文集,书中记载了他在北平大学的教学生活、学术研究以及对大学教育的思考。

钱穆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学术成就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回归大学之道》中,他深刻地探讨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大学教育的意义和方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启发。

在书中,钱穆先生提到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他认为,大学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和思维能力。

大学应该是一个培养人才、传播文化、提高人格的殿堂,而不仅仅是一个获取文凭的地方。

这一观点让我深思,我意识到大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所学的知识,更在于所获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

另外,钱穆先生还提到了大学教育需要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根本。

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本。

而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冲击和侵蚀,大学教育也逐渐偏离了传统文化的核心。

他呼吁大学教育要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根本,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这一观点让我深感赞同,我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根本。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让自己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

通过阅读《回归大学之道》,我对大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启发。

我将努力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的大学生。

我也会努力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让自己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读后感——回归天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读后感——回归天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读后感——回归天真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读后感——回归天真读后感——回归天真汤姆索亚给我的映像是一个手里老是拿着弹弓,口袋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工具”的天真少年,他也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的缩影。

读完了小汤姆的故事,突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羡慕小汤姆,因为他正过着快乐的童年。

其实,小时候的我和汤姆很像,所以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故事的主人公。

在书里,我与和我年龄相仿的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享受只有儿童才有的特权,脑子里装满了小小的智慧,小小的幼稚,小小的天真。

可是现在的我们有太多的顾虑,有太多的不能,只因为我们都已长大。

长大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恰当,我们要竭力维护自己在大人眼里的“光辉”形象。

就这样,我们有了隐私,有了谎言,有了掩饰,虽然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时候会想如果自己不去顾及这些,让生活回归生命的本真,那我们就不用活得那么累了吧。

我可以一口气看完我喜欢的动漫,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大声说不。

但我也知道,要实现是很难的。

类似汤姆索亚式的童年已成为我们人生历史中的一页,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无论我多么努力地想要握住自己的童年,哪怕是碎片也好,但是一次次的抓空,让我意识到我失去了一些东西,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它们有颜色,是纯白的,让人不忍玷污;它们有气味,甜甜的,像巧克力蛋糕;它们给人的感觉,入口淡雅,回味无穷。

它就是天真。

或许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更多的时候,人们无视甚至讥笑天真,认为它们是那么的没用,那么的幼稚,那么的傻,傻到可以和毛毛虫聊天,和布娃娃说悄悄话。

可是等到融入了社会,才猛然发现,要是每一个人都天真一点,社会就不会那么复杂,人性就不会那么难以捉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

可是不得不承认,或许人的一生里只有在小汤姆的那个年纪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轻松和快乐,因为只有在那时,天真是无罪的。

不过还是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回归生命的本真,持有一份天真,对别人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谎言;多一点关心,少一点算计……那么,我想我们的世界就会像汤姆索亚的童年般美好。

回归大学之道的读书笔记

回归大学之道的读书笔记

回归大学之道的读书笔记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我们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只要握在手中的电子设备就能让我们得到无微不至的教育,然而,这种款款而来的便利却在对我们未来的职业道路和人生进行重大考验,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视野和思想也可能变得狭隘。

所以在这种时刻,回归大学之道,读书成为了一种必要。

读书,是人类学习与沉淀知识、开阔自身视野的必要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到达的社交圈很可能有很多知识盲区,而书籍则是帮助我们打开知识窗户的一面。

对于那些充满野心和渴求的人们而言,读书的意义不只在于学习,还有助于我们建立更久远和全面的人生目标,平衡和重塑自己的内心纵深,更有助于提高我们成为更高阶健康的人的能力。

读书像大学之道中的禅修,在与如今喧嚣的生活相反的极简状态下为我们带来深思,让我们的思维、情感、精神和社会价值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和提升。

我们有很多不同的读书方式,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获取信息,最好的方式之一是读印刷书籍,这可以激发我们的大脑,更深层次地吸收知识。

另外,虚拟书籍也是一种好的途径。

虚拟书籍不仅便宜而且便于阅读,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当然,设立某些标准和目标对我们形成读书的规划和学习计划也是很重要的。

我们需要对我们的目标、知识和财富进行清晰的规划,制定出一些可行的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细化分阶段推进实施。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我们增长知识和深入思考问题都非常重要。

阅读并不是一件孤零零的事情,它需求一定的了解和打破自我,去开拓读者良好的交流、学习和探讨方式,因此,我认为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建立共识:因为世界观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建立共识对于开展一项沟通和学习极其重要。

一个充满共识的读者群会让阅读之旅变得更加愉悦和满意。

2、追寻技能知识: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注重读取和学习一些技能知识,这些知识与我们现在或将来的职业相关或个人成长有所帮助。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大学之道读后感3篇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大学之道读后感3篇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大学之道读后感3篇大学之道读后感篇一:昨天晚上终于把已更新的《大学之道》看完了,长长的五卷,一百多章,有时看得我不愿关电脑,可有时也让我厌烦,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有那么高的点击率。

我想就我看的这些做个记录:林晓这个人是不是有点悬乎呢,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原型吗但不管找不找得到,我还是很佩服、敬重他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漂亮女生为他而受伤呢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猛将为他而拼命工作呢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林晓和韩冰之间的爱情,在现实社会里,能找到几对像他们一样,为了对方等待十几年,虽然段天和方芸的爱情也很让人感动,可怎么也不会有林晓他们那样的煽人泪下。

想想林晓为了追寻韩冰的影子(还有就是完成母亲的遗愿),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毅然引退江湖,走进高考补习班,然后考进楚天大学,并且在楚大低调地学习、生活,开学第一天居然还跑到图书馆的工地上去做苦工。

但不管怎么低调,他在各个方面都让人有一种领袖风范,他的意见、建议都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注意他,也让人不得不喜欢他!而在事业方面,他又是一个有想法,敢行动的人,并且很懂得与人交谈,让小女很是佩服!希望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最好是林晓能和韩冰在一起,也不枉费他们等了彼此十二年!大学之道读后感篇二:大学,中学,小学。

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

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

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

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

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

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

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

大学之道读后感免费

大学之道读后感免费

大学之道读后感免费《大学之道读后感》读了《大学》之后,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深意。

明明德,就是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要让自己不断革新,去影响身边的人;止于至善,则是要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刚进入大学时的那段经历。

那时候,我满怀憧憬和期待,就像一只刚刚展翅的小鸟,准备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记得开学第一天,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走进了校园。

校园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和热闹的声音。

我好奇地张望着,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报完到,找到了自己的宿舍,那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却要住下四个人。

我是第一个到的,选了靠窗的床位,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

不一会儿,其他室友也陆续来了。

第一个进来的是个高高瘦瘦的男生,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斯文,一进门就笑着跟我打招呼,自我介绍说他叫小李。

接着进来的是个胖胖的男生,性格特别开朗,叫小王,一进来就开始跟我们分享他一路上的见闻。

最后来的是个比较内向的男生,叫小张,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很实在。

就这样,我们四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家庭。

一开始,大家都不太熟悉,生活习惯也不太一样,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比如小李习惯早睡早起,而小王晚上总是玩游戏到很晚,声音还挺大,这让小李很不满。

小张呢,不太爱打扫卫生,这让我们宿舍有时候看起来有点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学会理解和包容彼此。

有一次,小李生病了,我们三个人轮流照顾他,给他买药、打饭。

小王也收敛了很多,晚上玩游戏的时候戴上了耳机。

小张也变得主动起来,经常和我们一起打扫卫生。

在学习上,我们也互相帮助。

我数学比较好,经常给他们讲解数学题;小李英语好,就带着我们一起背单词;小王计算机厉害,教我们一些实用的软件技巧;小张则在专业课上给我们很多启发。

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占座,一起讨论问题,一起为了考试而努力。

大学里的社团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参加了志愿者社团,经常去社区帮助老人和孩子。

读回归大学之道有感

读回归大学之道有感

读回归大学之道有感读回归大学之道有感人生自古谁无死,人无完人,无论我们是多么的努力和卓越,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

而在这条不归路上,我们唯一能够确信的就是,越努力,越勇敢,总会有很多成功的可能。

我曾听过一句话:“人生重来10次,我还选择读书的道路。

”。

今天,我有幸返回大学校园读书,正是为了给自己第11次机会,去摆脱过往,改变未来。

回归大学,不仅是我个人的一条生涯路径,更是社会与历史的回顾和创新。

作为一个生活在这样一个新发展时代的人,尽管我已经有了固定的职业,但我渴望不断提升自己,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

回到大学读书,成为了我实现这个愿望的最佳方式。

在这里,我可以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与更多的人交流,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不同的理解和启发。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人类生活、文化和价值的沃土,让我们对生活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悟。

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获得这些宝贵的财富。

在这里我可以与教授和同学相互学习,相互成长,尽情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回归读书之初,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作为一名年过三十的人,我很难适应大学学习的节奏和方式。

尽管我已经工作多年,但是许多课本上的知识和概念却让我十分困惑。

但是,我从不放弃,不断地自我调整和学习,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勇气,自信和毅力。

并且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些读书技巧。

我学会了把握重点,突出核心内容,理性地解决问题。

我也学会了锤炼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视野,敢于挑战和反思自己。

通过这些努力与坚持,我逐渐战胜了读书时的压迫感和困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读书之所以能够带给我这样的收获和成就,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紧密相连。

在当今的社会中,知识已经成为了关键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

而作为一名职业人士,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够脱颖而出,具备更加广泛的竞争力和更加丰富的机会。

同时,大学的读书经历,也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机会和价值追求。

《回归大学之道》导读

《回归大学之道》导读

《回归大学之道》导读《回归大学之道》导读《回归大学之道》可能不太好懂,所以我把主要论点列出,希望能加深理解。

在第一章《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中,作者首先对美国本科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又从历史的角度再次谈到了对大学的批评:对本科教育缺乏清晰认识,没有阻止知识不断分化的趋势,牺牲博雅教育迎合职业主义,重科研而轻教学,本科教育的质量不复曾经的辉煌。

作者指出,本科教育质量下降的说法缺乏历史依据,但是,要说教学质量提高了也是无法获知明确信息的,甚至不可能达成共识,因为本科教育的现状是难以量化、难以评价的。

而为了评判大学的成败得失,思路之一是先去考察大学教授的行为,因为他们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及方向。

于是就有了本书的第二章。

在第二章《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中,作者指出,对大学教师的批评,如承担了过多的科研和校外咨询任务,以至于忽视教学和学生,过于简单化。

问题在于,无论教师还是院长、校长,都确实没有感到必须不断寻求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的压力,也没有体会到应该尽可能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性。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师及学术领袖们拥有了相当的自由,得以随心所欲地塑造本科教育、选择讲授内容,于是至少暴露出六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对大学存在不同认识,如对知识功能的不同认识、不同态度:文理教授赞同娴熟的写作、清晰的思维、流利的外语,而学者认为掌握复杂的知识体系、攻克难题更具挑战性,学生认为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物质成就。

第二个问题是缺乏合作。

教授及其院系长久以来各自为战,学校在讨论课程设臵问题时,并不是为了制定有利于学生的课程规定,而是为了在“各自为战”的学者之间寻求平衡,从而教授和院系之间缺乏合作,导致的效果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使学生失去一些宝贵的学习机会。

第三个问题是忽视教育目的。

由于对教育目的缺乏深入思考,教师们在探讨课程改革时就会忽视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对本科教育的重要目的视而不见;讨论教育目的时走过场以致产生广泛的消极影响,如评估时不可能恰当地评价课程内容,改革本科教育时很难作出合理的决策,无法有效地评估课程要求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评价学生的方式是否合理;虽然在理论上认同教育目标,但是否有足够的课时实现目标却无人考虑;教师们一方面同意课程要求,另一方面却不愿意亲自讲授其中的必需课程。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何谓“大学之道”?《礼记.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在这句话中,大学指的是博学,指的是做深奥的学问,这与现代对大学的定义有很大的差别,但可见我们古人的深谋远虑。

这句话就现在而言,也是行之有效的。

大学是莘莘学子历经应试教育后自主发展的黄金学习阶段,是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从中感悟颇多。

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中对“大学之道”做了很好的解释。

本书提出了大学教育的八个目标——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八种素质。

《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讲述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

书中提到一个教育目标,就是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好口才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

林肯为了提高表达能力曾对着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终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代杰出总统,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一语震惊四座,让外媒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胆识。

更有甚者,如晏子使楚,不畏强权保国家之尊严;苏秦合纵,身佩六国相印,宰割天下;再者诸葛卧龙,三寸之舌辩群雄,火烧赤壁决定三分……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必有舌战群英的口才。

良好的表达能力将让我们终身受益,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不仅如此,书中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章大学教育的目标。

正如书上介绍的卡诺奇所说:“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内涵是什么。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大学之道读后感篇一》读完《大学之道》,我这脑袋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这道理太深奥了,难懂!”,另一个却说“嘿,这里面可藏着大学问,得好好琢磨。

”《大学之道》里讲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一开始我就像雾里看花,似懂非懂。

“明明德”,这是要把自己内心的那点光亮给擦得锃亮,可我寻思,我内心那点光,是不是早被生活的琐碎给遮得严严实实了?就像一盏蒙尘的小灯,想发光都难。

我想起自己在大学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本想着大展身手,发挥自己所谓的“德能”,可一遇到困难,比如组织活动时有人不配合,资金短缺啥的,就想打退堂鼓,这是不是就没做到“明明德”呢?感觉自己就像个半吊子,口号喊得响,行动却掉链子。

“亲民”这一块,我理解成要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还要带动大家一起进步。

我就有个同学,那家伙在宿舍里就像个小太阳,整天乐呵呵的,还经常拉着我们一起学习,讨论问题。

他这是不是就算是“亲民”的一种表现呢?可我又想,我有时候也想当这个“小太阳”,但又怕被人说爱出风头,这是不是有点矛盾呢?就像想给人送花,又怕被花刺扎手。

“止于至善”可就更玄乎了。

什么是至善?是考试拿满分?还是成为万人敬仰的道德楷模?我觉得可能都不是。

我曾经以为只要做好事就离至善近了一步,有次在大街上看到个老人过马路,我赶紧跑去扶,结果老人以为我是骗子,对我横眉冷对,我当时那叫一个委屈,心想这做好事咋还这么难呢?难道这至善就像天上的月亮,看着美,却够不着?不过也许这就是在追求至善路上的小坎坷吧,就像唐僧取经,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这《大学之道》啊,读起来就像在走迷宫,一会儿觉得找到了出口,一会儿又发现是死胡同。

但我想,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在这大学的“江湖”里,到底该怎么修炼自己,才能成为一个有“道”之人呢?是该大刀阔斧地改变,还是慢慢悠悠地摸索?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不过头疼归头疼,还是得硬着头皮继续探索,说不定哪天就突然开窍了呢?《大学之道读后感篇二》《大学之道读后感》读完《大学之道》,我整个人像是被丢进了一个思想的大熔炉里,各种想法被搅得七荤八素。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相关推荐大学之道读后感范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之道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之道读后感1“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

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王为政之道为诉求的本质,加上其虞、夏、商、周诸古圣先贤的为治之实有着的,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总结朱子所谓“三纲领”与解析朱子所谓“八条目”才能超越简单的文献学意义,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承继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大学》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个文化中地位独特的经典。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

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

先说“明明德”。

德者得也。

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

在图腾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种动植物与某种特殊关系,生命个体源于它又复归于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即叫MANA的神秘物质与之相联。

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

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

“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

农业经济的生产中人们靠天吃饭,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赋予化育万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

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

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

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

大学之道读后感_读大学之道读后感范文(2)

大学之道读后感_读大学之道读后感范文(2)

大学之道读后感_读大学之道读后感范文(2)大学之道读后感篇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君子之学。

道是指自然、社会规律的大学问,是大智慧之学。

这里的道还应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明德是指人本身所潜在的、天生的良好德性。

儒家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是主张人本性善的,所以,儒家学者普遍认为一个人天赋中本来就具足良好的品德。

在这一点类似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观点,人人皆有佛性。

亲民按照朱熹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仅要自明其德,还要推己及人,去帮助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民还可以理解为友爱他人、亲近他人,这两种解释并无矛盾。

止在这里是指达到目标,致善则是指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致善”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

这一个开头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字,但其含义确是极其深刻和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所在。

做人的学问和方法在于发现人的天性和本性,人的天性和本性就是符合天人合一的天道和地道。

做人的正确道路不仅仅要自己做符合天地之道的人,还要帮助他人按照天地之道去生活和工作。

做人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成为一个道德符合天地之道的人和一个自我完善之人。

用道家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道法自然的人和一个清净无为的人。

用佛学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摆脱贪、嗔、痴的人和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

所以,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在最根本的做人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一致性的。

学习经典的意义决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运用经典中的思想指导人们的人生,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会虚度年华,更不会无知地堕入地域之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段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重要性在于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是要道法自然、要善待他人和要彻底觉悟,他就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从而实现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回归大学之道》是一本由曾国藩所著的散文集,书中记录了曾国藩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这本书在中国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地位,被誉为中国教育宝典。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曾国藩对于学习的热爱和对于大学教育的尊重,也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书中,曾国藩提到了“回归大学之道”,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他还提出了“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忠孝仁爱、正直无私”的学习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我们现代大学生来说,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曾国藩在书中提到了自己的学习心得,他认为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要不断地积累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他还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认为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这些学习心得对于我们现代大学生来说,同样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通过阅读《回归大学之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曾国藩对于学习的热爱和对于大学教育的尊重。

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念。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很多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学习,也不能放弃对于大学教育的热爱和尊重。

我们要像曾国藩一样,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现代大学生。

总的来说,《回归大学之道》是一本对于大学生有着很强启发意义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曾国藩对于学习的热爱和对于大学教育的尊重,也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阅读这本书,受到曾国藩的教诲,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现代大学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回归大学之道》是一本由中国著名教育家钱穆所著的书籍,书中阐述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观。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大学生应该怀有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书中强调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认为,大学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思维能力。

大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修养、有担当的人。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大学生应该怀有一种谦卑和虚心的态度。

作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怀有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他们应该怀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而不是沾沾自喜和自以为是。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时刻怀有一颗谦卑的心,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大学生应该怀有一种责任和担当的态度。

作者认为,大学生应该怀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担当精神。

他们应该怀有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使命感,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享乐。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怀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通过阅读《回归大学之道》,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观,以及作为大学生应该怀有的态度和价值观。

我将努力怀有一颗谦卑的心,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我将努力怀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担当精神,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才能回归大学之道。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张严《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讲述了德雷克·博克考察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

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

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

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

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

教师们讨论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

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本书共计十二章节,在第三四五章节和最后三章节在我看来比较易懂和重要,第三章大学教育的目标(35页)第四章学会表达(49页)第五章学会思考(65页)第十章培养广泛的兴趣(153)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169)第十二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展望未来(187)。

首先看看我对第三章的感悟,正如书上介绍的卡诺奇所说:“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内涵是什么。

”不仅仅是学生,有些教师也没有真正理解大学之道,高中的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现在好好努力,等考上好的大学了,就不苦了,想干嘛就干嘛。

这句话虽然可以激励中学生好好学习但是这潜意识的告诉了他们上大学就是去玩的,去混个毕业证,轻松悠闲自在。

这个观点完全脱离了大学之道的轨迹,我们必须要回归大学之道。

再次学会表达,总结一下包括两方面: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师生间需要在课堂内外频繁的交流;教师需要布置比其他课程更多的作业;教师需要仔细批改作业并向学生提供指导与改进意见,而不仅仅是给出一个分数;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与学生单独交流,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每次作业的质量,更要让他们理解有效写作的基本原理,为他们创造终身学习的条件。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

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篇一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嘿,朋友们!读完这“大学之道”,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啥是“大学之道”?一开始我觉得,不就是古人唠唠叨叨的一些大道理嘛,能有啥新鲜的?可真正读进去,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大学之道”啊,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那迷茫的大学路。

它说“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许你会说,这都啥呀?但我觉得,这就是告诉咱,上大学别光傻玩,得把自己内心那点善良、美好给亮出来,还得去亲近他人,帮助他人,追求那最高最好的境界。

想想我自己,刚进大学的时候,整天浑浑噩噩,不是打游戏就是睡大觉。

读了这“大学之道”,我不禁反问自己:这样真的对吗?我可能是迷失在这自由的大学里了,忘了自己的初心。

但话说回来,追求至善,哪有那么容易啊?我觉得这就像攀登一座高峰,有时候我鼓足了劲往上爬,可没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想要放弃。

我就在想,这“大学之道”是不是太理想化了?不过呢,再仔细琢磨琢磨,要是没有个高远的目标,那活着还有啥劲?就像跑马拉松,没有终点线,跑着跑着不就没劲了?总之,这“大学之道”让我又爱又恨。

爱它给我指明了方向,恨自己咋就不能早点领悟,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但我觉得,现在明白也不晚,对吧?篇二大学语文大学之道的读后感哎呀妈呀,读完这“大学之道”,我这小心肝儿可是被狠狠触动了一番!你说这“大学之道”,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刚开始我还真有点犯怵,怕自己读不懂。

可真正读进去了,才发现,嘿,这不就是在跟咱唠嗑嘛!它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我就在想,这一套一套的,真的管用吗?也许在古代行得通,可现在这花花世界,诱惑那么多,能做到知止的能有几个?我自己都不敢保证。

我上大学,一会儿想参加这个社团,一会儿又想去做那个兼职,忙得晕头转向,最后啥也没做好。

这是不是就因为我不知道“止”在哪里?可我又觉得,年轻人不多尝试尝试,怎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这不是很矛盾吗?还有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口号喊得倒是响亮。

《回归大学之道》读书笔记范文

《回归大学之道》读书笔记范文

《回归大学之道》读书笔记范文
什么是大学之道?德雷克·博克在他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这本书的题注是“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乍一看,似乎是给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看的,对我们普通的大学生而言,看了之后似乎比较适合发发牢骚。

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何尝不能以此为针对,弥补所受教育的欠缺呢?
书中所提出的大学教育目标,就是学会表达、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培养品德、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学会在多元化校园生活、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培养广泛的兴趣、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等等。

或许在大学中,教育的体制并不尽善尽美,但我们自己又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呢?
课堂上、实践活动中,我们是否能勇敢地走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面对身边乃至社会上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做出独立而公正的判断?除了学习专业课程,我们是否能真正做到投身校园的多元文化中去?面对这个联系日趋紧密的世界,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未来,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职业、人生的规划?
我想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大学之道》读书笔记范文什么是大学之道?德雷克·博克在他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这本书的题注是“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乍一看,似乎是给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看的,对我们普通的大学生而言,看了之后似乎比较适合发发牢骚。

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何尝不能以此为针对,弥补所受教育的欠缺呢?
书中所提出的大学教育目标,就是学会表达、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培养品德、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学会在多元化校园生活、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培养广泛的兴趣、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等等。

或许在大学中,教育的体制并不尽善尽美,但我们自己又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呢?
课堂上、实践活动中,我们是否能勇敢地走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面对身边乃至社会上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做出独立而公正的判断?除了学习专业课程,我们是否能真正做到投身校园的多元文化中去?面对这个联系日趋紧密的世界,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未来,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职业、人生的规划?
我想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