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的植物文化内涵及其在怀化市园林应用研究
植物文化在城市植物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文化在城市植物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作者:赵梦蝶来源:《工业设计》2018年第07期摘要:隨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质量受到重视,植物景观设计的地位日益提高。
以园林植物为主体的绿地空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植物作为城市园林景观中具有生命力的设计载体,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还承载了传递文化、寄托情感的作用。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阐述城市植物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涵,以此为园林景观设计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植物;文化;园林景观;应用中国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093-02在我国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元素。
植物不仅可以绿化城市环境,还被赋予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在美学上和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植物的不同时期、形式、位置、种类等配置上,都满足了城市文化表达的功能,文化与植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精神追求都普遍提高,城市植物景观建设与地域文化脱节,无法起到传达城市文化、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作用。
各地城市植物景观设计同质现象日益严重,植物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迫在眉睫。
1 文化与植物文化1)文化。
文化是人们经过长期创造、实践形成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积累。
文化是人类的行为习惯和风土人情营造出来的一种社会表现氛围。
文化不仅仅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部分,还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2)植物文化。
植物往往因其特殊的形态、色彩、质感、气味等因素构成特定空间形式和意境,给人以特殊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知。
榆树园林应用
榆树园林应用榆树园林是一家专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的公司,致力于打造城市绿化环境,提高市民居住品质。
其应用已经广泛到各种场所,包括公园、商业广场、住宅小区等。
以下是榆树园林的应用列表:1.公园的应用榆树园林在公园的应用中,注重景观效果和环保性。
他们在公园内种上了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树木,这些花草树木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收废气和提高空气质量。
同时,在公园中种植一些庭荫树,能够为游客提供遮阳和休息的地方,让游客体验到更优质的享受。
2.商业广场的应用榆树园林在商业广场的应用中,注重品质和高端感。
他们会在商业广场的大门处绿化,采用高端花草树木,配合小型喷泉、景观灯光等元素打造出高端大气的广场绿化。
这种应用为商业广场增加了高雅的气质,提高了商场的档次和吸引力。
3.住宅小区的应用榆树园林在住宅小区的应用中,注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保性。
他们会为小区种植一些抗污染植物,如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绿萝、吊兰等。
同时,他们还会根据小区特点,进行景观设计,打造出安静、温馨、舒适的小区环境。
4.酒店的应用榆树园林在酒店的应用中,注重高端感和服务品质。
他们在酒店内部进行绿化,采用高端花草树木,融入喷泉、景观灯光等元素,打造出典雅而又高档的绿化环境。
这种应用为酒店增加了高端气质,提高了服务品质和人气。
5.办公园区的应用榆树园林在办公园区的应用中,注重绿化环保和员工舒适度。
他们为园区内的企业绿化,采用既能吸收废气、净化空气,又能美化环境的花草树木。
同时,为员工提供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打造出无比美好的工作体验。
总之,榆树园林的应用不仅注重景观效果,更注重环保性和服务质量,尽可能为客户创造出更加美好、健康、舒适的绿化环境。
榆树的简单介绍
榆树的简单介绍
榆树(Ulmus pumila L.),榆科榆属的落叶乔木植物。
其幼树
树皮平滑,大树之皮暗灰色;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叶椭圆状卵形等,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幼时有短柔毛,叶柄面有短柔毛;翅果近圆形;花果期为3至6月。
《说文》:“榆,枌。
从木,俞声。
”俞是独
木舟,而榆木是制独木舟的上好材料,故“木”和“俞”组成的字是指榆木是制独木舟的树种,榆树由此得名。
榆树原产于中国、朝鲜、俄罗斯、蒙古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
榆树属于阳性树,生长快,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能耐干冷气候及中度盐碱,但不耐水湿,能耐雨季水涝。
榆树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冲积土及黄土高原生长良好。
榆树主要采用播种进行繁殖,也可用嫁接、分蘖、扦插法繁殖。
榆树的果实、皮、叶,有利水、通淋、消肿、安神、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失眠,暑热困闷,痰多咳嗽,酒皶鼻等,这些功效在《本草拾遗》中有记载。
榆树还是城市绿化、行道树、庭荫树、工厂绿化、营造防护林的重要树种。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经常把榆树的果实“榆钱”揉在玉米面里做成干粮食用。
榆树木质坚硬,“榆木疙瘩”一词,常用来比喻某人思想不开窍,这是取其难解难伐之意。
榆树的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榆树的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榆树的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榆树的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
绿化用途
榆树是良好的行道树、庭荫树、工厂绿化、营造防护林和四旁绿化树种,唯病虫害较多一棵松树,一棵榆树。
木材直,供房屋、家具、农具等用;果、树皮和叶入药,能安神,治神经衰弱、失眠;嫩果和幼叶食用或作饲料;树皮可作蝇索;也是抗有毒气体(二氧化碳及氯气)较强的树种。
植物体含beta-固淄醇、植物醇,豆淄醇等多种淄醇类及鞣质,树胶,脂肪油。
播种繁殖,成熟果实随采随播。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
榆树树干通直,树形高大,绿荫较浓,适应性强,生长快,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栽作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用无不合适。
在干瘠、严寒之地常呈灌木状,有用作绿篱者。
又因其老茎残根萌芽力强,可自野外掘取制作盆景。
在林业上也是营造防风林、水土保持林和盐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第1页共1页。
榆树的寓意和象征
榆树的寓意和象征榆树的寓意和象征榆树的寓意就象征着财富与富贵之意。
另外,它还被称为榆木疙瘩,所以又有难解的寓意。
榆树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朝鲜、前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生于海拔1000-2500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等处。
榆树喜光,只有在阳光充足处才能生长良好健壮。
如光照不足,其生长缓慢,枝条细,叶距长,叶色浅淡,须根少而细弱。
所以必须有充足的光照。
夏季是榆树发根的黄金时期,增强光照会促进其生命活动旺盛,光合作用及新陈代谢功能加快,使桩根粗壮。
一般家庭养花场地,不会从早到晚都有阳光,无需遮荫。
楼顶平台光照时间较长的地方,只要供水及时,就不会对榆树产生危害,榆树的根条生长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光照的充足与否。
榆树怎么种植1、种子的收集:为了保证种子质量,种子应取自15—30年生的健硕母株。
当种子变成白色时就可以采摘。
太早采摘,种子秕,危害出苗率;过迟收集,种子容易被风刮走。
种子采摘后不能曝晒,而是应该使其自然晾干,轻轻地除掉种翅,防止损害种子。
2、播种时间:榆树种子能够随采随播,在四月份种子完善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这一季节也是非常适合种子出芽生长的,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降雨都比较充足。
但是栽种榆树需要根据栽种地气侯来确定播种时长,可以适当提早或是延后。
3、苗圃的选择与整地:应选用有水资源、排水管道优良、土壤层偏厚的沙质土壤地作苗木基地;播种方式可采取畦播或垄播。
播前翻耕要细,亩施有机肥料4000—5000KG,浅翻后灌脚底水。
4、幼苗期管理方法:榆树种子出芽后大约十天幼苗就可发掘出,在幼苗生长期内细心的照顾,搞好浇水施肥工作中,确保有足够的水分营养物质,推动它迅速生长。
与此同时,还需要立即锄草和防蛀,防止幼苗出问题,使它能健康长大。
5、播种育苗:亩播种3—5KG,开排沟将种子播入,填土0.5—1公分,填土太深则种子萌芽期发掘出艰难。
播种后该稍稍前去镇压,有利于种子与土紧密联系和固土。
浅谈园林植物文化意蕴的表达——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为例
2021年第08期现代园艺浅谈园林植物文化意蕴的表达———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为例程晓荷,展茂筝(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济南250101)摘要:植物配置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美而丰富的表达植物所饱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通过分析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人格化、艺术化和象征化等各种艺术形式,挖掘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手法,具有较高的美学鉴赏意义和人文价值,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提供更深层次的艺术境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支撑。
以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局部景观设计效果为例,分析园林植物在校园景观中的运用及文化意蕴的表达。
关键词:校园景观;园林植物;植物配置;文化意蕴校园景观是为师生提供休闲、学习、观赏的场所,山水骨架是园林规划的载体,植物是数量最多且面积最大的表达要素,合理而巧妙的植物配置可以提升校园景观丰富度,使校园富有生气。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除了注重植物的色彩、规格和组合搭配之外,更要彰显植物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赋予场地有意义的人文要素。
1园林植物的文化意蕴1.1人格化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植物拟人化的诗词常常出现,古人根据植物的自然属性赋予其人或事物的品性特征,从而抒情壮志。
常见如松柏,庄严古朴、不畏严寒,具有顽强、不朽的品格;竹子空心的特征象征谦卑,柔韧的品性;梅花傲雪绽放,象征坚韧、高洁的品质[1]。
而意境美是园林景观的又一崇高境界,意境美的营造虽无定法,但却有章可循。
有学者总结意境美的营造方式包括:一是托物言志,赋予植物以高尚的性情品质,将植物拟人化;二是借助人的五感系统,对植物的欣赏通感化,欣赏并理解景观饱含的深意;三是以植物为主题进行诗词书画、景点名称创作,该方法常与植物拟人化结合使用[2],可见植物的人格性与人文意蕴密不可分。
1.2文化性植物的文化性是指植物所具有的文化属性。
合理利用植物配置不同的园林景观,可以承载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传递历史文化的精神风采,引领师生的道德观、价值观。
榆树的用途
榆树的用途榆树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树种,它有多种用途,包括经济、环境和文化方面。
以下是关于榆树用途的详细回答,超过1200字。
经济用途方面,榆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
它常被用于制作家具、地板、门窗、楼梯等。
榆木家具因其优雅的外观和耐用性而备受青睐,特别是古典风格的榆木家具更是具有很高的价值。
榆木地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磨性,因此也是很受欢迎的选择。
此外,榆树的树皮和树脂也可以用于生产某些化工产品,如黏合剂和涂料。
榆树还有许多药用价值。
其树皮富含鞣质和蛋白质,具有镇痛、消炎、抗菌的作用。
树叶中含有挥发油和鞣质等,可以用于制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
榆树的根、树皮和叶子也可以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发热、出血等症状。
此外,榆树的花和果实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榆树的木材还可以用于制作工艺品。
榆木的树纹丰富多样,呈现出迷人的纹理和颜色,非常适合雕刻和木工制品的制作。
榆木的硬度适中,易于加工,因此广泛用于制作雕刻、盘子、碗、筷子等工艺品。
榆树的树皮也可以进行染色,用于制作纺织品和编织品。
榆树在环境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榆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可以稳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其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地下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地表水的流失。
此外,榆树具有较强的抗风抗寒能力,可以在气候恶劣和贫瘠的环境中生存和生长。
榆树的树冠茂密,能够提供阴凉和遮阳的作用,使得周围的气温得到调节,起到降温的效果。
榆树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改善环境质量。
榆树在农业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
榆木灰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钾、磷等营养成分,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
榆树的树冠可以为农田提供遮阳,保护庄稼不受太阳直射的侵害。
榆树的树冠下还可以形成湿润的环境,为一些农作物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与此同时,榆树也可以作为人工林的主要树种之一,用于提供木材和防护功能。
榆树在文化方面也有深远的影响。
榆树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
榆树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
榆树的作用和用途有哪些?
榆树,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称,为榆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
叶椭圆状卵形等,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幼时有短柔毛,后变无毛或部分脉腋有簇生毛,叶柄面有短柔毛。
花先叶开放,在生枝的叶腋成簇生状。
翅果稀倒卵状圆形。
花果期3-6月(东北较晚)。
榆树的作用用途
榆树可供家具、车辆、农具、器具、桥梁、建筑等用。
榆树的树皮内含淀粉及粘性物,磨成粉称榆皮面。
掺合面粉中可食用,并为作醋原料;枝皮纤维坚韧,可代麻制绳索、麻袋或作人造棉与造纸原料;幼嫩翅果与面粉混拌可蒸食,老果含油25%,可供医药和轻、化工业用;叶可作饲料。
嫩果(俗称;榆钱)可食,树皮、叶及翅果均可药用,能安神、利小便。
也是抗有毒气体(二氧化碳及氯气)较强的树种植物体含beta-固淄醇、植物醇,豆淄醇等多种淄醇类及鞣质,树胶,脂肪油。
第1页共1页。
乡土树种榆树的应用及前景
乡土树种榆树的应用及前景榆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乡土树种,它生长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榆树是一种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的树种,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木材、药用、园林景观等方面。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榆树的种植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榆树的生态价值榆树是一种耐寒、耐干旱的乡土树种,其根系发达,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榆树的树冠茂密,能够固定沙土,防止沙漠化,因此在北方地区的荒漠化地区有着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
榆树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榆树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榆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腻,色泽柔和,具有很高的木材价值。
榆木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地板、门窗等室内装饰材料,其材质坚硬耐磨,经久耐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榆木还可以用于造船、航空器、车辆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在木材工业中,榆木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应用前景广阔。
榆树不仅具有很高的木材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榆树的根、树皮、树叶等部分都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可以用于中药的制作。
榆树的根、树皮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通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毒病、水肿病等。
榆树在中药材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榆树的园林景观价值榆树具有优美的树形和浓密的树冠,是一种非常适合做园林景观的树种。
榆树适合栽植在公园、庭院、景观大道等地方,为人们提供阴凉,美化环境,增强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身心健康。
榆树还可以结合其他植物,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为城市增添绿色氧气,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榆树在园林景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榆树的发展前景榆树的木材、药用、园林景观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榆树的产品还可以开拓国内外市场,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动乡土经济的发展。
乡土树种榆树的应用及前景
乡土树种榆树的应用及前景榆树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乡土树种。
在中国植被中,榆树属于阔叶树种,常见于南北方地区的平原、山地、丘陵等地。
榆树木材质地坚实,纹理清晰,有很好的材质利用价值,另外榆树还能用于保育、防护、细高频材、薪炭产业等领域。
因此,榆树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榆树在家居和装饰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榆木具有纹理清晰,颜色自然的良好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
榆树家具是原木家具中的一种,也是国内文化底蕴浓厚的红木家具之一。
榆树还可以加工为榆树地板、护墙板、榆树门、榆树窗等建筑木材,榆木地板质地坚硬,具有耐磨、防腐蚀等优点,是地板中非常优秀的产品之一。
榆木建筑木材除了在住宅、商业建筑内的使用外,还可以用于公共建筑装修,如酒店、办公楼、医院等地的装修。
榆树在园林植物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榆树树冠成形美,在公园、街道、广场等场所种植,使环境更加优美。
榆树还能够用于林荫路、行道树的种植,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榆树的生态功能很强,可以用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土壤保持等方面。
榆树对土壤的改良能力比较强,能够保持植被及土壤的完整性,并减轻土壤侵蚀的情况。
榆树的叶子可以用作饲料,可以提高牲畜、家禽的运动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物效果,是畜禽养殖和医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
另外,榆树的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
榆木材价格适中,管理成本也比较低,加之生长期短,所以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榆树苗木的出售同样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因为在生态修复、环境改善中需要大量的植树造林工程。
同时,榆木的木屑、树皮等副产品也可以开发利用,使榆树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榆树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乡土树种,其应用广泛,不仅在家居和建筑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园林植物、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等方面也有着非常强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需求越来越强,在未来,榆树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乡土树种榆树的应用及前景
乡土树种榆树的应用及前景
榆树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树种,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病虫害、耐污染,在我国北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均有种植。
榆树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乡土树种,也是一种宝贵的森林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榆树的应用广泛,其木材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制造家具、地板、门窗、器具等。
榆树木纤维细软,强度适中,耐磨性好,收缩率小,结构简单,加工易行,具有优异的工艺性能。
因此,在家具制造业中,榆木被广泛应用。
同时,榆树还可用于造纸工业、构造薯蓣和杆条等方面中。
榆树还有许多其他应用。
例如,榆树具有食药用价值。
其叶子和根皮含有黄酮类、三萜类、倍半萜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止咳化痰、清热利湿、祛风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疾病。
此外,榆树还可以用于绿化环保。
榆树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能够净化空气,吸收有害物质,是城市重点建设的绿化树种之一。
榆树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业界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在现代林业和园林绿化中,榆树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针对榆树的栽培、更新、加工利用等研究也不断深入。
榆树的优异性状显性表现、较快的生长速度和抗性等特征,成为了很多研究者研究的对象。
榆树的高效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榆树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榆树不仅可以作为绿化树种用于城市公园、景观区、河流护林等领域,还能用于森林防火、暴雪和防风等重要的生态工程。
此外,榆树在固碳、净化空气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未来榆树的种植、推广和利用前景依旧十分广阔。
乡土景观元素的艺术化提炼
乡土景观元素的艺术化提炼景观设计是营造优美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在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元素作为地域文化和自然特色的代表,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何运用乡土景观元素进行艺术化提炼,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乡土景观元素是指在特定地域内自然形成或人为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元素,包括自然元素、人文元素和历史元素等。
自然元素如山水、植物、地形等;人文元素如建筑、雕塑、壁画等;历史元素则包括历史遗迹、文化传说等。
这些元素构成了乡土景观的独特风貌,反映了地域内的自然特征、文化传统和人类活动。
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艺术化手法对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提炼、抽象和象征,能够将地域文化和自然特色有机地融入设计中,提升景观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具体而言,可以运用以下几种艺术化手法:提炼:通过对乡土景观元素的深入研究,提取其典型特征,概括其形式美,使景观设计更具地域特色。
抽象:将乡土景观元素的形态、色彩、材质等要素进行抽象化处理,形成简洁而不失文化内涵的设计语言。
象征:运用乡土景观元素的象征意义,将其融入景观设计中,以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以某地区的景观设计为例,该设计运用了大量乡土景观元素进行艺术化提炼。
在自然元素方面,利用当地的石材、水体等资源,强调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生;在人文元素方面,对传统建筑形式进行抽象和简化,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在历史元素方面,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将代表性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融入设计中。
具体而言,该设计对乡土景观元素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材质选择:采用当地特有的石材和木材作为主要材质,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布局规划: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进行布局规划,让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色彩搭配:运用当地居民喜爱的色彩,将绿色、灰色和白色等色彩进行巧妙搭配,为景观设计增添一抹地域韵味。
榆树,植根华夏的千年古木
文▲榆树盆景(图片来源于网络)都说松柏苍劲、竹兰谦逊、杨柳寄情,但可曾有 植物如同榆树一样朴实,默默生长,却植根进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记忆,直至深深扎进华夏文明的千年历 史。
当榆木架上房梁,刨成家具,榆钱揉进面团,榆树写进诗中,方才惊觉,原来融进我们血液的不仅是文化习俗,还有生长在这片大地上的植物。
榆树不算名贵,却富有价值。
由于榆树良好的适 应性,较短的生长周期,优美的树形,使得榆树迅速成为园林绿化的宠儿。
其优质的木材则是家具、建筑的理想材料,此外榆树果实可食用,树叶与树皮皆可 药用,而其黄酮类提取物与果实含油量分别为科研和 轻工业提供了原材料。
以上这些优点足以让榆树成为当下众多经济树种中的佼佼者。
绿化小卫士榆树历来是我国北方五大阔叶造林树种之一,且历史悠久,有文献表明,早在第三纪时期,就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低山河谷地段。
榆树喜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能耐干冷气候 及中度盐碱,使得榆树成为修复生态的先锋树种和营造防护林的重要树种,用于西北荒漠,东北荒山和滨海盐碱地的造林。
形态上榆树树形高大,树干 通直,且生长迅速,让榆树成为行道树、庭荫树的 首选,培育出了龙爪榆、垂枝榆等多个品种,更有享誉中外的金叶榆。
又由于榆树耐修剪,易存活, 观赏价值高,榆树也可作为盆栽进行培育。
精心修70 地球Earth饰的榆树盆栽造型多变,呈现古朴、淡雅的特点,受人追捧。
除榆树外,榆属其他各个种也在世界各地作为园林绿化植物广泛种植,我国就曾引进美国榆、欧洲白榆和圆冠榆为街道作绿化,广义来讲,榆属下各个种均可称为榆树。
可惜的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天然榆树林急剧减少,导致目前除了少数地区外,大规模野生榆林已不多见。
榆属下的脱皮榆、长序榆也成为珍惜濒危种,需加以保护。
幸运的是科研工作者们正在用繁殖培育技术,对榆树种质资源进行整理,让榆林在人们手中的新生成为可能。
榆树与美食令我国人民最自豪的中国文化之一莫过于饮食文化。
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张书婷
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张书婷发表时间:2020-01-15T16:00:46.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张书婷[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环境美化受到广泛重视。
身份证号:42011619851214XXXX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环境美化受到广泛重视。
园林景观建设也已美化环境,营造氛围,提升城市魅力。
植物文化的应用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设计效果。
关键词:植物文化;园林景观;应用引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速了园林事业改革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园林景观中植物文化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师深入研究植物文化内涵,结合景观设计与植物文化,可以提升设计的水平,发挥出植物文化可操作性、商业性、兼容性等特征优势,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
因此,探寻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园林景观文化有重要现实意义。
1植物文化内涵概述 1.1植物文化的产生植物文化不是植物与生俱来的属性,而是植物与人类社会关系不断演变过程中,人类对植物进行审美活动的结果。
确切地说,是指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寄予特殊植物特别的思想和情感,且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植物文化。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易学分支,是祖先留下的遗产瑰宝。
在中国园林中,只有通过合理、恰当、巧妙的配植植物,园中的山、水、建筑才有灵韵。
植物作为唯一具有生命的造园要素,其自身以及所营造的植物景观与风水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例如,颐和园(清漪园)亦是通过改良各个园林要素来使得该园风水独好。
1.2植物文化的传承植物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内化于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传承与发展。
梳理植物文化的传承形式,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节气与植物、民风与植物、君子之德与植物、成语与植物、寺庙与植物、先贤名人与植物。
浅谈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分析
一
2 7— 3
农林科研 ll J
赵 自坤
科
浅谈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分析
( 肇东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 黑龙江 肇 东 110 ) 5 10
摘 要: 针对园林菁观设计中造案的基本应用、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 ; 配 置 ; 造 景 园林 植物 植物
时制宜 , 使植物正常生长 , 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2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基本应用 选择园林植物要 以乡土树种为 主 , 以保证园林植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 , 主要 由木本植物和草本 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 植物构成。 木本植物有观花、 观叶、 、 观果 观枝干的 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 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 工作。 地被植物。乔木、 、 灌木 草坪组成 的植物群落生态 1 . 7植物配置方式 效益极其显著 , 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中应考 配置通常采用 自然式 , 但在局部地区、 特别是 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也采用规则式。 21乔木 . 在一些靠近商业门面的地方, 还不能遮挡门面。 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 、 因 对植 、 列植、 丛 由于乔木绿量大 , 具有遮阳挡雨 、 减噪吸尘等 此, 不能选择太过浓郁的树木 , 而应多选择高大挺 植和群植等几种 。 孤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 , 常 功能与景观效果, 以在城市绿化时常被作为行 所 拔、 树形优美、 枝叶不太茂盛的植物。 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 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 : 姿态 道树、 孤植树使用或成片栽植, 乔木所发挥的生态 1 . 3工业区的绿化一般较为简洁 ,除了必要 优美 , 色彩鲜明, 体形略大 , 寿命长而有特色。 效益最为明显 , 周围 是城市绿化中必不可少的园林植 的 树木外, 草地占了大部分面积 配置其他树木, 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 。 在珍贵的 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不 住宅小区环境对植物要求较高 , 因为住宅小 古树名木周围, 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 , 以保持 断提高,目 前乔木的栽植已从以往多定植 2 3  ̄ 年 区绿化除了绿化美化环境外 ,更重要的是它为住 它独特风姿。用於庇荫的孤植树木 , 要求树冠宽 生的幼树苗发展到了用 4 5年生乔木、胸径 8 ~ ~ 户提供了一个每天进行户外休闲的场所 , 植物配 大, 枝叶浓密, 叶片大 , 病虫害少 , 以圆球形 、 伞形 lc O m或十几年生、胸径 2e 左右的大树进行绿 0 a r 置应 根据空间环境的不 同而采用不 同的配置手 树冠为好。对植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 化。但应特别注意的是需根据不同的苗木特性选 法。 木, 多应用於园门, 建筑物人 口, 广场或桥头 的两 择不同的移植方式 , 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小区植物配置相对而言层次较为丰富,乔、 旁。在 自 然式种植中, 则不要求绝对对称 , 对植时 22灌 木 . 灌 、 草结合 , 花、 创造一个优美、 生态 、 健康的休 闲 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 列植也称带植 , 是成行成带 灌木可以和乔木混栽,可以自然造景也可 以 空间。 水体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园林因为有 栽植树木 , 多应用於街道 、 公路的两旁 , 或规则式 密植。 目前最流行的是小灌木密植造景 , 常见的应 了水, 才显得有灵气 , 有秀气。 因此 , 水体周 围的植 广场的周围。 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 , 用可总结为:代替草坪成为地被覆 盖植物 , a . 对密 物配置也非常重要 ,水边植物应多采用亲用性植 般宜密植 , 形成树屏。 丛植三株 以上不同树种的 植的小灌木进行修剪 , 使其平整划~ , 也可随地形 物、 形态奇特植物和水生植物。 组合, 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 可用作主景或配 起伏跌宕。 . b 代替草花组合成色块和各种图案, 利 1 . 4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应根据设计 意图、 设 景, 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 。配置宜 自 , 然 符合 用各种小灌木叶、 枝、 花、 果的不同色彩 , 将其密植 计理念做不同的安排 艺术构图规律 , 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 , 也能 成寓意不同的曲线、 色块 、 花形等图案。c . 花坛满 如一个公园的规划设计 , 应根据规划的功能 看出树种的个体美 。 群植 相 同 树种的群体组合 , 栽 , 用小灌木密集栽植于一些形状各异的花坛 , 形 分区, 配置植物时应区别对待。 如主人 口 究竟是采 树木的数量较多, 以表现群体美为主 , 具有“ 成林” 成花 境 、 台 。 花 用“ 先抑后扬” 还是 “ 开门见 山” 的设 计手法 , 其植 之趣 。 2 草花 . 3 物配置就大不相 同。公园内的植物配置也应根据 1 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 8 草花造景就是应用草本花卉来营造景观, 供 分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植物搭配。儿童活动区的 1 .对 比和衬 托 .1 8 人欣赏, 按照运用 的形式可分为草坪镶嵌、 立体美 植物配置要求色彩较为绚丽 , 层次应适宜 , 不能太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徵 , 运用高低 、 姿态 、 化、 花坛用花三种 。 草坪镶嵌是在草坪的适宜位置 阴闭; 老年活动区则要求配置较为茂密的植物 , 创 叶形叶色、 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 表现一定的艺术 点缀或制造花境 , 使草坪更富色彩; 立体美化的主 造一个宁静的休闲空间; 体育活动 区的植物配置 构思, 衬托出美 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 要注 要形式有垂直绿化装饰 、 花柱 、 花球 、 吊袋等 ; 花坛 则应达到开朗通透的效果 , 满足体育运动的需要 ; 意相互间的协调 , 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 大的树 用花采用脱盆种植进行装饰 以保证全年有花。草 而文化娱乐区的各种建筑物较为密集 ,因此应配 种 组合 在一 起 。 花具有造景迅速、 效果突出的特点 , 特别是多年生 置能美化衬托建筑 、营造文化教育活动和娱乐氛 1 . 势 和均衡 .2动 8 花卉, 又具有一次种植 、 多年观赏的价值。草花造 围的植物。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 , 的比 有 较规整 , 如石楠、 景具有观赏价值高 , 适应性强和管理简便 、 投入较 1 . 5园林中的植物配置还应注意季相变化 臭椿; 有的有一种动势, 如松树、 榆树、 。配置 少的特点,因而在造景中广泛应用于专类花园以 合欢 观赏效果也会跟着变化。 植物是装饰美化环 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 及与建筑、 道路 、 水体等的搭配使用 。 境的。 因此, 既要考虑不同的植物在同一个季节在 素之间的和谐协调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 2 . 坪 4草 形态颜色上的不同 ,又要考虑到同一种植物随着 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 ,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 的 主要是指 由人工栽植和管理的草坪 ,具有改 季节的不同所出现的变化, 如树叶什么时候变黄 , 状况 。 善环境 、 净化空气 、 吸滞尘土 、 杀菌防病和保持水 什么时候开始落叶 , 什么时候开花 , 么日候结果 什 寸 1 . 起伏 和韵 律 .3 8 土等生态效益 , 在城市的街心广场 、 休息公园、 高 等。 只有充分了解了植物的季相变化 , 才能配置搭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 速公路两旁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场地 中种植草坪 , 配好植物。风景旅游区就更应重视植物的季相变 纵 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 做到高低搭配, 将植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效果呈现给大家。. 起有伏 , 产生节奏韵律 , 避免布局呆板。层次和背 地, 同时还可以开阔视野 , 缓和随着城市的发展给 1 . 6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 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 , 宜以乔木 、 、 、 灌木 花卉 地被 人们所带来的紧张和拥挤。选择优 良草坪作为主 植物具有生命, 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 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 景, 并在其 中建造花坛 、 点缀孤植或丛植树种 , 在 生态和形态特徵。它们的干、 、 果的姿态、 叶 花、 大 间分层配置 , 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 其边缘种植观赏色带作为陪衬 ,可以加强草坪的 小、 形状、 质地、 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 同; 它们( 主 般宜高於前景树 , 栽植密度宜大 , 最好形成绿色屏 造 景氛 围。 要指树木) 在幼年 、 壮年 、 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 障 , 色调宜深 , 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 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 因地制宜, 要 因 差 异 , 强衬 托效 果 。 以加
城市园林——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有什么作用
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有什么作用1引言园林植物指通过人工栽培的观赏植物,是提供观赏、改善和美化环境、增添情趣的植物总称,包括木本和草本的植物。
通常将木本园林植物称为园林树木,而将草本的园林植物称为花卉。
就其本身而言是指有形态、色彩、生长规律的生命活体就是园林植物。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了植物生长类型的分类法则、应用法则,把园林植物作为景观材料依其外部形态分为乔木、灌木、竹类、草本花卉、藤本植物、草坪以及地被6种类型。
2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2.1调节温度树木有浓密的树冠,一般说树叶面积是其树冠面积20倍。
太阳光照射到树冠时,有20%~25%的热量反射回天空,35%被树冠吸收,加上树木蒸腾作用所消耗的热量,可降低空气温度。
夏季在树荫下会使人感到凉爽和舒适,这是由于树冠能遮挡阳光,减少辐射热,降低小环境内的温度所致。
2.2调节湿度据统计,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蒸腾的水分,要比它本身的重量大300~400倍。
1hm2阔叶林夏天要向空气中蒸腾2500t以上的水分。
2.3调节气流城市道路、滨河等带状植物,是绿色通气走廊。
当带状植物与夏季风向一致时,可将城郊气流趁风势引入城区,为炎热的城市创造良好通风条件。
2.4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4.1吸收CO2,释放O2绿色植物在光和作用过程中吸收大量的CO2,同时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的O2,使大气中CO2和O2的含量保持平衡,保证了生命生长对O2的需要。
据测定,1hm2的树林每天可吸收1tCO2,释放0.75tO2。
2.4.2吸收和转化有毒气体由于城市里的工厂相对集中,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如CO2、氟化氢、氯气等,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有些植物却能吸收和转化一部分有毒气体,如柳杉、臭椿能吸收二氧化硫;刺槐、女贞能吸收氟化氢;夹竹桃能吸收氯气等。
还有一些植物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空气中有毒气体一增加,这些植物就发生中毒。
因此,这些植物可以作为指示植物。
另外,有些植物如松、柏等,能释放杀菌剂将一些病菌杀死。
榆树研究报告
榆树研究报告
榆树的科学名称为Ulmus,属于锦葵科,共有30-40个物种。
榆树是一类常见的乔木,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特别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榆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通常可以高达20至40米,枝干粗壮,树皮灰色或褐色。
榆树的叶子为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状。
榆树的花期在早春至初夏,花色一般为绿色或红褐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果实成熟后为双翅果,可以飞散。
榆树是一种耐寒的乔木,适应性强,可以生长在各种土壤条件下,包括瘠薄的土壤和湿润的土壤。
榆树喜阳光,但也能耐阴,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C至25°C。
榆树在林业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榆树的木材坚硬耐腐蚀,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地板和木器。
榆树的树皮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止血。
榆树还可以作为行道树、园林绿化树种,用于修建林带和防风固沙。
然而,榆树也有一些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榆树受到了榆树黄龙病的威胁,这是一种虫媒病害,会导致榆树大面积死亡。
此外,榆树也容易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如榆天牛、榆蚧等。
因此,对榆树的研究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榆树是一类常见的乔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对榆树的研究和保护有助于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中国古代榆树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古代榆树文化的基本内涵张志永;毕超;杨晓晖;李成;叶兵【摘要】榆树是典型的落叶阔叶树种,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榆树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并由此衍生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榆树文化现象.文章从伤春文化、田园与乡村文化、民俗文化、边塞文化、饮食与救荒文化以及意象文化6个方面,概括了我国榆树文化的基本内涵.通过梳理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榆树文化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在本质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出古人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学习自然的人生智慧.随着榆树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榆树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国城市林业》【年(卷),期】2017(015)004【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榆树;传统文化;典籍【作者】张志永;毕超;杨晓晖;李成;叶兵【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北京林丰源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10221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榆树(Ulmus pumila)是典型的落叶阔叶树种,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在亚欧大陆的分布范围甚至可以向南通过赤道到达印度尼西亚。
在我国,榆树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大量的植被化石和孢粉资料证实,早在第三纪时期,我国的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低山、河谷地段就已经有榆树的分布[1]。
人类社会以来,关于榆树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诗经》的《唐风·山有枢》中,其文曰:“山有枢,隰有榆”[2]。
此后,榆树便大量出现在我国的诗词歌赋、文史资料中,并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其中不乏传世的经典作品,如唐代韩愈《晚春》中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3]、唐代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中的“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4]等名句。
榆树因其独特的生态习性,早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并由此衍生出一种独特的榆树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榆树文化的基本内涵
第15卷第4期2017年8月中国城市林业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Vol. 15 No.4Aug.2017中国古代榆树文化的基本内涵$张志永1毕超3杨晓晖2李成4叶兵1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3北京林丰源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34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102211摘要:榆树是典型的落叶阔叶树种,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榆树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并由此衍生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榆树文化现象。
文章从伤春文化、田园与乡村文化、民俗文化、边塞 文化、饮食与救荒文化以及意象文化6个方面,概括了我国榆树文化的基本内涵。
通过梳理研究发现,中国古代榆树文化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在本质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出古人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学习自然的人生智慧。
随着榆树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榆树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榆树,传统文化,典籍DOI:10.3969/j. issn. 1672 -4925.2017.04.010Analyses of Fundamental Conno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Elm CultureZhang Zhiyong1Bi Chao 3Yang Xiaohui2 Ye Bing1(1.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00091, China;2. Institute of Desertification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3. Beijing Greensource Environment Programming Design Institute Ltd, Beijing 100083, China;4. Beijing Dadongliu Nursery, Beijing 102211, China)Abstract :Elm is a typical deciduous broadleaved tree. Because of its uniqu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lm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then a unique elm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been developing.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fundamental connotation of elm culture in China from six aspects of sentimental spring culture, farming and rural culture, folk culture, frontier culture, food and relief culture and image culture. The study found that as an unique cultural system, the ancient Chinese elm culture highlights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reflects the ancient life wisdom of awing nature, respecting nature, and learning from nature. It is believed tha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elm culture research, elm would play a greater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Key words :elm, traditional culture, classical literature榆树(Wmw jwrni/a)是典型的落叶阔叶树种,在亚欧大陆的分布范围甚至可以向南通过赤道到达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印度尼西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2期现代园艺榆树的植物文化内涵及其在怀化市园林应用研究
吕金海
(怀化学院风景园林学院,湖南怀化
418008
)
概述了榆树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探讨了榆树的植物文化内涵,分析了榆树在怀化市园林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榆树;植物文化;园林应用
蜡梅花绽放枝头,娇嫩可爱,早早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夏初,叶片变得金黄艳丽,格外醒目,显得富丽堂皇;盛夏后至落叶前,树冠中下部的叶片渐变为浅绿色,枝条中上部的叶片仍为金黄色,黄绿相衬,在炎热中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2
榆树的植物文化内涵
榆树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其树姿端正而不妖艳,颇有“君子”气质,是古代庄严场所常用的树种,与松、柏、樟、楠、槐在一起被称为“树木六君子”。
榆树以自己坚韧的品性,厚重的性格,通达理顺的胸怀,赢得了人们的好评和赞赏。
2.1榆树名字的由来
榆树结出的果实很像铜钱,因此叫“余钱”,“榆”与“余”谐音,寓意着年年有“余钱”。
2.2榆树的传说
传说一对善良的农夫救助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
老者送了农妇一粒种子,几年后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树上结出了一串串的铜钱。
村里一个地主恶霸知道此事后,霸占了这棵树。
地主一边晃树,一边哈哈大笑,最后被铜钱埋了起来,窒息而死。
次年大旱,树上结出很多果子供饥饿的村民们吃,全村人渡过了荒年。
村民们从此供奉它为“救命树”。
2.3有关榆树的诗词
榆树的文化内涵与古人所推崇的做人理念相契合,古今文人雅士赞赏榆树通达理顺和朴实无华。
唐代诗人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晋代诗人陶渊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刘禹锡:“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苏东坡:“何时却逐桑榆暖,夜酒寒灯乐未央。
”
榆树长寿,树姿生长端正,常被人们寓意福泽天下。
《汉书》:“高祖祷丰扮榆社”,汉高祖得天下后对榆树敬重,每年祭祀之。
古代诗人骆宾王:“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寓意榆树守卫一方安宁。
3榆树的在怀化市园林应用现状及前景
怀化市原是一个名叫“榆树湾”的小镇,因生长榆树而得名。
相传在舞水河边生长着一排排苍翠郁葱的榆树,其中一株绿荫如盖,枝叶繁茂,好几个人牵手才能抱住。
由于饱经风霜的侵袭,被腐蚀刳剔出一个大
榆科榆属植物约有40余种,中国有24种,全国均
有分布。
园林绿化中最常用的是榆树(
)及其变种金叶榆()和垂
枝榆(
)。
榆树树形优美,叶色季
相变化丰富,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金叶榆树叶金黄
色;垂枝榆树形奇特,树冠呈伞状,二者具有美化环境的独特功能。
探讨榆树的植物文化内涵、园林特性及其在怀化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有利于怀化市更好地利用榆树资源进行园林绿化。
1榆树概述
1.1树的生物学特性
落叶乔木,高达25m ,胸径1m 。
小枝无毛或有毛。
叶椭圆状卵形、长卵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8cm ,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一侧楔形或圆,一侧圆或半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幼时被短柔毛,后无毛或部分脉腋具簇生毛,具重锯齿或单锯齿;侧脉9~16对,叶柄长0.4~1cm 。
花在去年生枝叶腋成簇生状。
翅果近圆形,稀倒卵状圆形,长1.2~2cm ,仅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余无毛;果核位于翅果中部,其色与果翅相同;宿存花被无毛,4浅裂,具缘毛:果柄长1~2mm 。
花果期3~6月[1]。
1.2榆树的生态学特性
生于海拔1000~2500m 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等处。
阳性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适应性很强。
根系发达,抗风力、保土力强。
萌芽力强耐修剪。
生长快,寿命长。
能耐干冷气候及中度盐碱,但不耐水湿。
具抗污染性,叶面滞尘能力强。
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冲积土及黄土高原生长良好[2]。
1.3榆树的观赏特性
榆树树冠伞状,树形优美,叶色季相变化丰富,春天浓绿的榆钱排满枝梢,夏天绿荫浓密,秋天满树金黄,初冬,树叶飘然而落,树干伟岸挺拔,树枝细柔,彰显自己坚韧的品性及厚重的性格,通达理顺的胸怀。
初春时期,黄金榆便绽放出娇黄的叶芽,似无数朵
基金项目:怀化学院教改项目,植物文化蕴涵融入《观赏植物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
作者简介:吕金海,男,本科,教授,主要从事观赏植物开发与利用研究。
1
19〇
浅析洛阳园林景观中牡丹文化的特征及应用
赵华阳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
471000
)
在众多中国人心里,牡丹不只是我国雍容华贵的国花,更是一种集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文化———牡丹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
优秀文化中的重要分支,牡丹文化几乎涉及了文化的各个领域,如:文学、历史、宗教、建筑等,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
洛阳作为牡丹之都,众多园林里都有牡丹的身影。
以洛阳的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牡丹公园为例,分析了牡丹文化在洛阳这三大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特征及应用情况。
洛阳;园林景观;牡丹文化;特征及应用
发展,更是希望将牡丹文化发扬光大,让牡丹文化为更
多的人熟知,使牡丹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深入人心。
基于此种理念,洛阳的众多园林景观中对牡丹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并且随着时代变革不断更新进步,努力朝着宣传牡丹文化、发扬牡丹文化、使牡丹文化深入人心的方向发展。
2牡丹文化在洛阳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及特征2.1王城公园景观设计中牡丹文化的特征及应用
王城公园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的第一座遗址公园,园区是一个综合性的观赏场所,涉及牡丹、文化、游乐等众多项目。
在王城公园内,牡丹观赏区和牡丹文化区是客流量众多、牡丹文化气息最浓厚的所在。
2.1.1牡丹观赏区。
牡丹观赏区包括“洛阳牡丹园、紫斑牡丹园、精品牡丹园”,三大园内共计有800多个牡丹品种,有红、白、粉、绿、黑、黄、紫、蓝、复色9大色系,每
到春季花开时节,整个园区中一片姹紫嫣红,好不热
1
牡丹与牡丹文化常言道:“洛阳牡丹甲天下。
”牡丹花向来是富贵的象征,花朵硕大、花色鲜艳、花型饱满、姿态高雅,再加上人们的精心培育,牡丹花的种类也比较多,且花名各具特色又典雅有韵味,如“姚黄”“魏紫”“欧家碧”等,这些都让牡丹在众多花木之中独具一格。
通俗来讲,牡丹文化主要指的是与牡丹相关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物质层面大多指的是实物,精神层面大多指文学作品,就像唐诗宋词中跟牡丹相关的诗句、名家作品中以牡丹为题材的书画、音乐作品、雕像刻画、景观建筑等,也可以表现为牡丹体现的美学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变革,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大大提升,去观看牡丹不再只是为了欣赏花的美丽,更在于寻找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就像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文化节”,早在2010年就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此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宣传国花、引人观赏、拉动当地的经济
现代园艺2019年第2期
洞。
路经此地的行商,可以进入树洞躲雨。
有“榆树洞中通胜境,行商足下出祥光”之说。
榆树寓意福泽天下,怀仁化物,怀化市因此得名。
沈从文“街随山弯转,四周多榆树。
”可见当年人们对榆树的推崇。
怀化市现在已经发展为地级市,在推土机的隆隆声中,原来枝繁叶茂的一排排榆树被外来绿化树种取代,在这种追“洋”逐“外”的浪潮中,榆树作为乡土树种,数量逐渐减少,甚至销声匿迹。
4
榆树的在怀化市园林应用前景
怀化市的园林绿化应利用榆树及其变种,并对其加以合理配置,丰富植物的色彩景观及立体景观。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为榆树的园林利用营造多样化的立地环境。
建立科学的抚育规范和标准,加快苗木生产步伐,让榆树这一乡土树种重新焕发生机。
4.1用于公园和城市广场绿化
公园和城市广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人流量大,是一个城市的文明象征,它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反映城市绿化水平。
怀化市文化广场配植榆树,将有利于游子记住“榆树湾”,勾起思乡情怀。
榆树也可以作为公园独赏树或者庭荫树种植,还可与其他植物配植,构成
公园景观树丛或生态群落。
人们休闲的同时,获得“怀化榆树湾”人的归宿感。
4.2用于居民小区和庭院绿化
居民小区和庭院绿化可以植于幼儿游戏区和休闲区,既能遮荫,又可以利用树下空间进行活动;还可与其它树种一起配植在庭院空地、小区园路尽端和交叉处。
垂枝榆植于居民小区和庭院,除去美化环境的功能外,还能达到怀化人与榆树文化内涵的心灵契合。
4.3用于街道和公路绿化
榆树是是优良行道树种。
可列植于大街两侧和排水沟旁,整齐划一,十分壮观。
尤其金叶榆,全部叶片金黄,十分娇艳醒目。
4.4用于乡村绿化
榆树枝干挺拔,绿叶繁茂且木材品质优良,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可作乡村道路行道树、村
庄四旁的风景树。
(收稿:2018-09-21)[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2卷)[M].科学出版社,1998:356.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321-327.
1
20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