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玻璃研究和制备
PMMA(有机玻璃板)本体聚合的实验报告及制作流程
![PMMA(有机玻璃板)本体聚合的实验报告及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fcf395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5.png)
有机玻璃板(PMMA)的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与规律, 掌握本体聚合反应的操作方法。
2.制备出无气泡、平整透明的有机玻璃薄板。
二、实验原理甲基丙烯酸甲酯在ABIN引发剂存在下进行如下聚合反应:本体聚合: 单体本身在不加溶剂及其他分散介质的情况下由微量引发剂或光、热、辐射能等引发进行的聚合反应。
本体聚合的优点:(1) 与其它聚合方法如溶液聚合、乳液聚合等相比, 由于聚合体系中的其他添加物少(除引发剂外, 有时会加入少量必要的链转移剂、颜料、增塑剂、防老剂等), 因而所得聚合产物纯度高、分子量较高, 特别适合于制备对透明性和电性能要求高的产品, 而且对环境污染较低。
(2) 反应设备是最简单。
本体聚合的缺点:聚合反应却是最难控制的, 这是由于本体聚合不加分散介质, 聚合反应到一定阶段后, 体系粘度大, 易产生自动加速现象, 聚合反应热也难以导出, 因而反应温度难控制, 易局部过热, 导致反应不均匀, 使产物分子量分布变宽,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体聚合在工业上的应用。
解决方法: 常采用分阶段聚合法, 即工业上常称的预聚合和后聚合。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甲基丙烯酸甲酯(MMA)30mL 偶氮二丁异腈(ABIN)0.267g锥形瓶(200mL)1个水浴加温装置1套铁架台1个电动搅动装置1套四、实验步骤1. 有机玻璃板模具的制作取三块50mm*50mm硅玻璃片洗净并干燥(其中两块可以选择涂一层硅油, 即邻笨二甲酸丁二脂, 也叫DPB)。
把三块玻璃片重叠、并将中间一块纵向抽出约30mm, 其余三断面用切割好的玻璃片用玻璃胶封牢, 然后将中间玻璃板抽出, 作灌浆用。
2. 预聚合在干净的(20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MMA及0.267g的AIBN, 混合均匀, 然后套上带有搅动棒的橡胶塞, 用试管夹夹住锥形瓶的瓶颈, 在70-75℃的水浴中加热, 同时开启电动搅动装置(注意搅动的速率不能过快, 特别是刚开始时), 进行预聚合约30min, 注意观察体系粘度变化, 当体系黏度变大, 但仍能顺利流动时(即预聚物的转化率约7%-10%,似甘油粘稠状时), 取出锥形瓶, 并将聚合液冷却至40-45℃, 注入模具中(浇铸时注意防止锥形瓶外的水珠滴入), 垂直放置5-10min赶出气泡。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08d2ff19e8b8f67c1cb9a6.png)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实验指导老师:卜志扬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类型:高分子实验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
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
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为克服这一缺点,现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以MMA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高温聚合,预聚至约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行下一步聚合,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仪器名称规格数量三角瓶50mL 1只恒温槽1只量筒50、100mL 各1只制模玻璃100mm×100mm 2块另:硅胶条、描图纸、相片、胶水、试管夹、玻璃棒、透明胶、长尾夹、标签纸若干试剂:试剂名称规格用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鲜蒸馏,BP = 100.5℃30mL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结晶0.05g令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析纯2mL四、实验步骤1.向恒温水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电源,升温至90 ℃。
试验十二有机玻璃PMMA的制备
![试验十二有机玻璃PMMA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67302619b90d6c85ec3ac64f.png)
实验十二 有机玻璃(PMMA )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特点。
2.掌握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没有溶剂或其他介质,不需进行聚合物的纯化后处理。
其显著特点是聚合体系粘度大、传热性差,反应进行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
因此必须排除反应热,否则分子量分布变宽,材料的机械强度变低,严重的会引起“爆聚”而使产品报废。
本体聚合在工业上可用间歇法和连续法生产,除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外,还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高压聚乙烯可采用本体聚合生产。
引发剂作用下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其反应式为:H 2C CCH 3COOCH 3n H 2C C CH 3COOCH 3n反应热的积累会导致反应物温度升高,聚合反应加速,造成局部过热而导致单体气化或聚合物的裂解,使制件产生气泡或空心。
此外由于单体合聚合物的密度相差很大(甲基丙烯酸甲酯为0.94g ·cm -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1.18 g ·cm -3),因而再聚合时会产生体积收缩。
如果聚合热未经有效排除,各部分反应就会不一致,收缩也不均匀,产生表面起皱或导致裂纹。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实际生产有机玻璃时,常常采取预聚成浆法或分步聚合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50cm 3锥形瓶,保鲜膜,弹簧夹或螺旋夹,水浴锅,温度计,小试管(1.5×10cm )(预先烘干作为模具)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除去阻聚剂),过氧化苯甲酰(BPO )四、实验步骤1.预聚 取25g 新蒸馏过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放入干净的干燥锥形瓶中,加入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30mg 。
为防止预聚时水汽进入锥形瓶内,摇匀后可在瓶口包上一层保鲜膜,再用橡皮圈扎紧。
用70~80℃水浴加热锥形瓶,进行预聚合,并间歇振荡锥形瓶,观察体系的粘度。
当瓶内预聚物粘度与甘油粘度相近时,立即停上加热并用冷水使预聚物冷至室温,以终止聚合反应。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6b15c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e.png)
有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有机玻璃是一种常用的透明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广告等领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有机玻璃的生产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原材料准备、制备预聚物、制品加工。
原材料准备是有机玻璃生产的第一步。
所需的原材料有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引发剂、稳定剂、染料等。
这些原材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接下来是制备预聚物。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入反应釜中,加热至一定温度。
然后加入引发剂,搅拌反应釜,使得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间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搅拌速度,确保反应的均匀性和高纯度。
预聚物制备完成后,需要经过溶剂洗净、干燥处理,得到固态块状的有机玻璃物料。
然后将预聚物切割成适当的大小,以便于后续的加工。
最后是制品加工。
切割好的预聚物经过热压成型。
将预聚物放入模具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其热软化、融合,在模具中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同时,也可以通过背压和真空加压等方式来控制产品的密度和纹理,使其更加均匀和透明。
制品加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修整、打磨、抛光等工序,以获得光滑和透明的表面。
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涂层、雕刻等处理,增加产品的美观性和功能性。
最后,将制作好的有机玻璃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包装和运输。
总的来说,有机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制备预聚物、制品加工等步骤。
合理控制每个步骤的条件和参数,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有机玻璃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有机玻璃的制备实验报告
![有机玻璃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19b2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e.png)
有机玻璃的制备实验报告有机玻璃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有机玻璃,又称有机玻璃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显示器等领域的透明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耐热、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备有机玻璃的过程,了解其制备原理以及相关实验技术。
实验材料:1. 甲基丙烯酸甲酯2. 甲基丙烯酸乙酯3. 过硫酸铵4. 乙酸乙酯5. 甲基丙烯酸6. 甲醇7. 紫外灯8. 聚酰胺薄膜实验步骤:1. 首先,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
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形成溶液。
2. 将甲基丙烯酸和甲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作为稀释剂。
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形成溶液。
3. 将两个溶液分别倒入两个不锈钢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置在紫外灯下照射。
紫外灯的紫外线能够促进溶液中的引发剂发生反应,从而引发聚合反应。
4. 在紫外灯的照射下,溶液中的单体分子逐渐聚合形成聚合物链。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合物链逐渐增长并交联在一起,最终形成坚固的有机玻璃材料。
5. 将制备好的有机玻璃板取出模具,去除杂质,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打磨。
最后,用聚酰胺薄膜保护有机玻璃板的表面。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紫外灯照射,溶液中的单体分子逐渐聚合形成聚合物链。
观察制备好的有机玻璃板,可以发现其表面光滑、透明度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
这是因为聚合物链的交联结构赋予了有机玻璃材料优良的物理性能。
实验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紫外灯作为引发剂的光源。
紫外线能够促进引发剂的分解,从而引发单体分子的聚合反应。
这种紫外光引发的聚合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中。
此外,本实验中的有机玻璃制备方法属于自由基聚合反应。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通过引发剂产生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与单体分子发生反应,最终形成聚合物的过程。
这种反应机制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因此在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机玻璃是合成材料[7篇]
![有机玻璃是合成材料[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ca7a5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4.png)
有机玻璃是合成材料[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有机玻璃是合成材料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有机玻璃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掌握有机玻璃合成的原理及方法。
2.学习由热敏引发剂引发的聚合反应的机理。
3.初步了解增塑剂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α-甲基丙烯酸甲酯在一定条件下引发聚合,生成无色透明的固态聚合物,产品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达90%~92%,外观很像玻璃,固有有机玻璃之称。
该反应属于自由基引发的聚合反应。
所用的引发剂为某种可以分解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有光敏引发剂(受光照分解产生自由基)和热敏引发剂(受热分解产生自由基)之分,本实验所用的过氧化二苯甲酰属于后者,它受热均裂产生两个苯甲酰基自由基,进而转化为并由此引发重键的聚合。
反应中还加入了适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增塑剂,增塑剂的作用在于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以利于成品的加工和使用。
一般认为高聚物的大分子链由于相互强烈吸引而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宏观上表现为钢性,难于加工。
若聚合前加入增塑剂,则增塑剂的极性部分受大分子链中的极性部分吸引而使之留在聚合物中。
其非极性部分则支撑于大分子链间,使大分子链间的距离增大,吸引力削弱,增强了大分子链的可移动性,从而使聚合物表现出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也较易于加工。
反应为:3 3 COOCH3 COOCH3制备有机玻璃一般采用本体聚合。
所谓本体聚合是指在不加溶剂或稀释剂的情况下直接由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
其主要优点是产品纯度高,有较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且可直接聚合成所需的形状。
聚合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是散热问题。
反应初期,体系粘度不大,散热尚不困难。
随着反应的进行,聚合度增加,黏度加大,反应热不易散发,反应就会自动加速,极易造成局部过热而产生气泡,变色甚至暴聚。
所以工业上常采用分级升温聚合的方法来解决散热问题。
在微型的实验条件下,反应生成热不多,散热问题并不难解决。
三、仪器与试剂试剂:过氧化二苯甲酰、α-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浙江大学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 免费
![浙江大学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 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1a64f907844769eae009edc6.png)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化工专业实验 指导老师: 卜志扬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有机玻璃的制造 实验类型: 高分子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
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
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为克服这一缺点,现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以MMA 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高温聚合,预聚至约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行下一步聚合,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 仪器名称 规格 数量 三角瓶 50mL 1只 恒温槽 1只 量筒 50、100mL 各1只 制模玻璃 100mm×100mm 2块另:硅胶条、描图纸、相片、胶水、试管夹、玻璃棒、透明胶、长尾夹、标签纸若干试剂:试剂名称 规格用量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 新鲜蒸馏,BP = 100.5℃ 30mL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 重结晶 0.05g 令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 分析纯2mL四、实验步骤1.向恒温水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电源,升温至90 ℃。
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76e05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d.png)
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这可真是个有趣的事儿呢!有机玻璃,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啊,它就在我们身边呢!你想想看,那些漂亮的展示架、清澈透明的水族箱,说不定就是用有机玻璃做的哟!那有机玻璃到底是怎么制备出来的呢?首先啊,得有原材料,就像做菜得有食材一样。
一般用的是甲基丙烯酸甲酯这种玩意儿。
然后呢,就像做饭要掌握火候一样,制备有机玻璃也有它的门道。
把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放在一个容器里,再加入引发剂,这就好比给它点了一把火,让反应开始啦!这个过程可不能马虎,温度、时间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温度太高了,不行,会搞砸;温度太低了,也不行,反应不充分。
这就跟烤蛋糕似的,火候不对,蛋糕就不松软可口啦!接下来,就会发生聚合反应,单体们手牵手,连接成一条长长的链子,就变成了有机玻璃的前身。
然后呢,把这团东西放到模具里,让它成型。
这就好像把泥巴放到模具里做成各种形状一样,只不过有机玻璃可比泥巴高级多啦!等它在模具里待够了时间,冷却下来,嘿,一块有机玻璃就诞生啦!是不是很神奇?你说这有机玻璃的制备容易吗?其实也不容易啊,就像你学一门新技能,得花时间和精力去琢磨。
但一旦掌握了,那可就牛啦!可以做出各种漂亮实用的东西。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有机玻璃,那我们的生活得少多少乐趣呀?那些精美的工艺品、实用的器具都没法做出来啦!所以说啊,有机玻璃的制备还真是个了不起的技术呢!制备有机玻璃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反应的控制,再到最后的成型,都需要细心和耐心。
这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都得放好,房子才能坚固漂亮。
朋友们,有机玻璃的世界是不是很有趣?下次你再看到有机玻璃制品的时候,可别忘了想想它是怎么来的哟!说不定你也会对这个神奇的制备过程感兴趣,想要自己动手试试呢!那还等什么,赶紧去探索吧!。
有机玻璃的制备方程式
![有机玻璃的制备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c5a2ed8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b.png)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有机玻璃的制备方程式
有机玻璃一般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它的制备方程式如下:
1. 首先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合成,以丙酮和氢氰酸为原料:
CH3COCH3 + HCN→CH3C(OH)(CN)CH3。
然后这个产物再和甲醇、硫酸反应:
CH3C(OH)(CN)CH3+CH3OH + H2SO4→CH2 = C(CH3)COOCH3+NH4HSO4。
2.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反应:
nCH2 = C(CH3)COOCH3→[ - CH2 - C(CH3)(COOCH3)- ]n。
这里的聚合反应可以通过自由基聚合等方式来实现哦。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或者实验室制备中,对于反应的条件要求还挺严格的呢。
比如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都会影响有机玻璃的制备质量。
如果温度不合适,可能会导致聚合不完全或者产生过多的副反应产物。
就像我们做蛋糕一样,烤箱的温度没调好,蛋糕可能就做失败啦。
而且催化剂要是加多了或者加少了,也会影响反应的速度和最终产物的性能呢。
第 1 页共 1 页。
有机玻璃制备实验
![有机玻璃制备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a41ff9d9b89680202d82557.png)
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于1930年由德国人奥托制得,1933年,罗姆哈斯公司将其投入生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无定形聚合物,具有高度透明性,俗称“有机玻璃”,是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而价格又计较便宜的品种之一。
在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中,除甲酯主要用于塑料制品,其他主要是胶黏剂、涂料、润滑油添加剂、纤维处理剂等。
二、有机玻璃的特点表面光滑、色彩艳丽,比重小,强度较大,耐腐蚀,耐湿,耐晒,绝缘性能好,隔声性好。
三、有机玻璃的种类1、有色透明有机玻璃;2、磁有机玻璃;3、珠光有机玻璃;4、压花有机玻璃;四、有机玻璃的特性(1)、高度透明性:有机玻璃是目前最优良的高分子透明材料,透光率达到92%,比玻璃的透光度高(2)、机械强度高:有机玻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200万,是长链的高分子化合物,而且形成分子的链很柔软,因此,有机玻璃的强度比较高,抗拉伸和抗冲击的能力比普通玻璃高7-18倍(3)、重量轻:有机玻璃的密度为1.18g/cm³,同样大小的材料,其重量只有普通玻璃的一半,金属铝(属于轻金属)的43%。
(4)、易于加工:有机玻璃不但能用车床进行切削,钻床进行钻孔,而且能用丙酮、氯仿等粘结成各种形状的器具,也能用吹塑、注射、挤出等塑料成型的方法加工成大到飞机座舱盖,小到假牙和牙托等形形色色的制品。
五、有机玻璃的性能1、力学性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高,冲击韧性较差,其断裂伸长率仅2%-3% ,故力学性能特征基本上属于硬而脆的塑料,且具有缺口敏感性,在应力下易开裂。
40℃是一个二级转变温度,相当于侧甲基开始运动的温度,超过40℃ ,该材料的韧性,延展性有所改善。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硬度低,容易擦伤。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强度与应力作用时间有关,随作用时间增加,强度下降。
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实验报告
![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bb94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9.png)
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实验报告有机玻璃,又称亚克力、有机玻璃,是一类重要的透明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明度、机械性能和耐候性,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家具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一种简单的有机玻璃材料,并通过实验验证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过氧化苯甲酰和溶剂等。
2. 实验操作1.在反应釜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
2.通过逐步升高反应温度,进行聚合反应。
3.加入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促进聚合反应进行。
4.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待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和结晶,得到聚合物产物。
3. 实验记录1.记录不同的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2.测量产物的透明度、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系列反应条件的调节和优化,制备出了具有良好透明度和硬度的有机玻璃样品。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时间和引发剂的用量对产物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获得优质的有机玻璃材料。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优化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的工艺参数,提高产物的质量和效率。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材料的改性和应用,拓展有机玻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1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本体聚合制备有机玻璃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良好性能的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本体聚合是制备有机玻璃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本体聚合反应机理,优化制备工艺,拓展有机玻璃在工程应用中的潜力。
希望本次实验结果对有机玻璃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启发,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有机玻璃
![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有机玻璃](https://img.taocdn.com/s3/m/4ac4d3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1.png)
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有机玻璃有机玻璃,也被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常见的透明塑料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化学性和光学性能。
它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如建筑、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
要制备有机玻璃,本体聚合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体聚合是指通过引发剂促使单体分子自身发生聚合反应,将单体分子连接成为高分子链的过程。
对于有机玻璃的制备,本体聚合是通过丙烯酸甲酯单体进行的。
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将丙烯酸甲酯单体与引发剂混合。
引发剂是一种能够引发单体聚合的化合物,常见的引发剂有过氧化物、硝基化合物等。
在混合物中,引发剂会引发丙烯酸甲酯分子之间的氧化偶联反应,使它们逐渐连接成为高分子链。
其次,通过加热或光照等方式提供能量,促进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的进行。
温度和能量的控制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们影响着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性质。
适当的温度和能量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的聚合反应,得到理想的有机玻璃产物。
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丙烯酸甲酯单体逐渐转化为高分子链结构,形成均一的聚合物体系。
在聚合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条件,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从而实现对有机玻璃性能的调控。
最后,对聚合得到的有机玻璃产物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成型。
包括溶解、注塑、挤压等方式,将高分子链状聚合物形成有机玻璃制品,如板材、管材、型材等。
这些有机玻璃制品可根据具体用途进行二次加工,如切割、打磨、钻孔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总的来说,本体聚合是一种有效制备有机玻璃的方法。
通过引发剂引发丙烯酸甲酯单体的聚合反应,可以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产物性质,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有机玻璃制品。
在实际生产中,本体聚合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对于有机玻璃制品的需求。
1。
有机玻璃制备实验装置(文档6篇)
![有机玻璃制备实验装置(文档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c919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c.png)
有机玻璃制备实验装置(文档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装置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实验三、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本体聚合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掌握有机玻璃制造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比重小,以及在低温下仍能保持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则它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
本实验是用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的具体过程是:1、引发剂分解2、链引发3、链增长4、链终止A.偶合终止B.歧化终止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在60℃以上时聚合,以歧化终止为主。
本体聚合反应是一个连锁反应,反应速度很快,伴随着聚合物的生成出现自动加速现象,并且甲基丙烯酸甲酯不是聚合物的良溶剂,长链自由基有一定程度的卷曲,自动加速效应更加明显。
因为引发是通过小分析的单分子的分解发生的,而生长只需要单体移动到生长链的末端,所以这两个过程的聚合速率在聚合初期并不特别依赖相应反应物在在介质中扩散的能力。
另一方面,双分子终止需要在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终止速率将被扩散速率所控制,而引发和生长速率则不受影响。
这种在速率上的不连续性突然破坏了连锁反应的稳定状态,终止生长的链段数少于开始生长的链段数,导致反应速率与放热速率随反应进行而增加。
这种效应称之为“自动加速效应”。
由于粘度增加,散热困难,会发生“爆聚”。
因此,本体聚合要求严格控制不同反应阶段的温度,随时排除反应热是很有必要的。
10080inverting ratio(%)604020在本体聚合反应开始前,通常有一段诱导期,聚合速度为零,体系无粘度变化,然后反应逐步进行。
当转化率超过20%之后,聚合速度显著加快,称为自加速效应,此时若控制不当,体系易发生暴聚而使产品性能变坏。
而转化率达80%之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后几乎停止聚合反应,需升高温度才能使之完全聚合。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
![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2175ac83c4bb4cf6ecd12a.png)
沖沪丿、毀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化工专业实验 指导老师: 卜志扬 实验名称:有机玻璃的制造实验类型: 高分子实验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名:学号: 日期: 20地点:西溪化学楼409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实验目的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过程。
二、 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
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 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
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 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为克服这一缺点,现 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 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 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 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以MMA 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 高温聚合,预聚至约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行下一步聚合,安全 度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
三、 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 仪器名称 规格数量三角瓶 50mL 1只 恒温槽 1只量筒 50、100mL 各1只制模玻璃100m M 100mm2块另:硅胶条、描图纸、相片、胶水、试管夹、玻璃棒、透明胶、长尾夹、标签纸若干试剂:试剂名称 规格用量甲基内烯酸甲酯(MMA ) 新鲜蒸馏,BP = 100.5 C 30mL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 ) 重结晶 0.05g 令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 分析纯2mL四、 实验步骤1向恒温水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电源,升温至 90 C 。
有机玻璃的制备实验报告
![有机玻璃的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48ab3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4e.png)
有机玻璃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过程。
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
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黏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
同时由于黏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为克服这一缺点,现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以MMA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问题,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高温聚合,预聚至约10%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行下一步聚合,安全度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仪器名称规格数量三角瓶50mL 1只恒温槽1只量筒50、100mL 各1只制模玻璃100mm×100mm2块另:硅胶条、描图纸、相片、胶水、试管夹、玻璃棒、透明胶、长尾夹、标签纸若干试剂:试剂名称规格用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鲜蒸馏,BP = ℃30mL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结晶令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析纯2mL四、实验步骤1.向恒温水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电源,升温至90 ℃。
有机玻璃的制备
![有机玻璃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0bed9c7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6.png)
有机玻璃的制备一、有机玻璃简介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一种具有高透明度、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的热塑性塑料。
它在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光学仪器、广告展示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原料1.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这是制备有机玻璃的主要单体。
MMA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挥发性,有特殊气味。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C = C),这是进行聚合反应的活性官能团。
MMA的纯度对有机玻璃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一般要求纯度较高,杂质含量尽可能低。
2. 引发剂常用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BPO)。
BPO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能够引发MMA的聚合反应。
引发剂的用量通常占单体质量的0.1% 1%左右。
用量过少,聚合反应速度慢,甚至可能无法完全聚合;用量过多,则可能导致聚合反应过于剧烈,产生爆聚等异常情况。
三、聚合反应原理1. 自由基聚合反应MMA的聚合反应属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类型。
其反应过程包括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本步骤。
链引发:在引发剂(如BPO)的作用下,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R·),自由基与MMA分子中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活性单体自由基(RM·)。
例如,过氧化苯甲酰分解为两个苯甲酰氧自由基(C₆H₅COO·),苯甲酰氧自由基与MMA反应生成活性单体自由基。
链增长:活性单体自由基(RM·)能够继续与MMA分子发生加成反应,使分子链不断增长。
这个过程是一个连锁反应,反应速度较快。
例如,RM·+nMMA→RM(MMA)ₙ·,其中n表示聚合度不断增加的数值。
链终止:当两个增长链自由基相互结合(偶合终止)或者发生氢原子转移(歧化终止)时,链增长反应停止。
例如,两个增长链自由基RM(MMA)ₙ·和RM(MMA)ₙ·发生偶合终止,生成RM(MMA)ₙ₊ₙR;或者发生歧化终止,生成RM(MMA)ₙH和RM(MMA)ₙ(双键)。
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实验报告
![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0a58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9.png)
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实验报告
研究背景
有机玻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强度和耐热性,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光学元件、装饰材料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为有机玻璃的制备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和数据支持。
实验步骤
1.原料准备: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甲醇、过氧化苯甲酰等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准
备好。
2.聚合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甲醇,加热至一定温度后
快速注入过氧化苯甲酰,并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
3.制备有机玻璃:将聚合得到的高聚物溶液倒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干燥等处理制
备成均匀透明的有机玻璃制品。
4.性质测试:对制备的有机玻璃样品进行光波长透射率、拉伸强度、抗压强度等性
质测试。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本实验制备的有机玻璃样品在光波长透射率方面表现出色,透明度高达90%以上;在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分别达到X MPa和Y MPa。
这表明本体聚合法制备的有机玻璃具有优良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结论
通过本体聚合法可以有效制备高品质的有机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
本实验结果为有机玻璃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数据支持,有望推动该材料在光学、建筑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三, 李四. 有机玻璃制备技术及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2.王五, et al. 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研究[J]. 化学材料, 2015, 20(3): 100-110.。
有机玻璃的制备有机玻璃制备实验报告_0
![有机玻璃的制备有机玻璃制备实验报告_0](https://img.taocdn.com/s3/m/40a38f7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2.png)
有机玻璃的制备有机玻璃制备实验报告实验步骤1.制模将医务室买来的小药瓶洗净烘干作为模具。
2.制浆在小药瓶中称取7ml甲基丙烯酸甲酯(预处理除阻聚剂),再加入0.02克过氧化苯甲酰和1.5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摇匀后封上瓶口。
在90℃左右的水浴上加热,进行预聚合。
在此过程中,间隙振荡小药瓶,并注意观察体系的枯度。
待反应液呈枯稠浆液(比纯甘油更稠些)时,即停止加热。
3.聚合将已经灌好浆液的模具放入恒温供箱中,按下列条件进行聚合:50摄氏度保持3小时,3小时后转化率达到10-20%,反应体系已经很粘,很容易产生自动加速作用,因此必须降低温度到40摄氏度,并保持20小时,使转化率达的%。
此时聚合反应速度已显著下降,可以提高温度至105摄氏度,并保持3小时,使反应进一步完成,然后逐步降温到40摄氏度即可脱模。
4.脱第一文库网模将试管轻轻击破,即可得到透明的棒状有机玻璃。
注意事项:本体聚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聚合体系粘度大、传热性差,反应进行到某一阶段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
这时必须及时排除反应热,否则分子量分布变宽,材料的机械强度降低,严重的会引起“爆聚”而使产品报废。
引发剂作用下的甲基丙烯酸甲醋的聚合反应是个放热过程。
反应热的积累会导致反应物温度的升高,聚合反应加速,造成局部过热而导致单体气化或聚合物的裂解,制件就会产生气泡或空心。
此外,由于单体和聚合体的密度相差很大,因而在聚合时会产生体积收缩。
如果聚合热未经有效排除,各部分反应便不一致,收缩也不均匀,因而导致裂纹与表面起绘现象的发生。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实际生产有机玻璃时常常采取预聚成浆法和分步聚合法。
有机玻璃的制备有机玻璃制备实验报告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有机玻璃的制备班级:精细姓名:何力日期:1331 2015年11月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通过本体聚合方法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以制得有机玻璃。
甲基丙烯酸甲酯由于具有庞大的侧基,其产品往往为无定形固体。
其最突出的性能是具有高度的透明度,透光率可达9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玻璃研究和制备
高材061 10062141 徐艺晨 10062151 张挺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玻璃(PMMA)的研究综述及其制备方法简介,主要详细阐述了有机玻璃本体聚合方法。
关键词:有机玻璃;引发剂;本体自由基聚合
有机玻璃是PMMA通俗的名称,这种高分子透明材料的化学名称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们常说的亚克力板就是聚甲基丙烯甲酯(PMMA)板材,它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聚合而成,具有高透明度,低价格,易于机械加工等优点,是平常经常使用的玻璃替代材料。
1927年,德国罗姆-哈斯公司的化学家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将丙烯酸酯加热,丙烯酸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了粘性的橡胶状夹层,可用作防破碎的安全玻璃。
当他们用同样的方法使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时,得到了透明度既好,其他性能也良好的有机玻璃板,它就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931年,罗姆-哈斯公司建厂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首先在飞机工业得到应用,取代了赛璐珞塑料,用作飞机座舱罩和挡风玻璃。
如果在生产有机玻璃时加入各种染色剂,就可以聚合成为彩色有机玻璃;如果加入荧光剂(如硫化锌),就可聚合成荧光有机玻璃;如果加入人造珍珠粉(如碱式碳酸铅),则可制得珠光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的特性: ①高度透明性。
有机玻璃是目前最优良的高分子透明材料,透光率达到92%,比玻璃的透光度高。
称为人造小太阳的太阳灯的灯管是石英做的,这是因为石英能完全透过紫外线。
普通玻璃只能透过0.6%的紫外线,但有机玻璃却能透过73%。
②机械强度高。
有机玻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200万,是长链的高分子化合物,而且形成分子的链很柔软,因此,有机玻璃的强度比较高,抗拉伸和抗冲击的能力比普通玻璃高7~18倍。
有一种经过加热和拉伸处理过的有机玻璃,其中的分子链段排列得非常有次序,使材料的韧性有显著提高。
用钉子钉进这种有机玻璃,即使钉子穿透了,有机玻璃上也不产生裂纹。
这种有机玻璃被子弹击穿后同样不会破成碎片。
因此,拉伸处理的有机玻璃可用作防弹玻璃,也用作军用飞机上的座舱盖。
③重量轻。
有机玻璃的密度为1.18kg/dm3,同样大小的材料,其重量只有普通玻璃的一半,金属铝(属于轻金属)的43%。
④易于加工。
有机玻璃不但能用车床进行切削,钻床进行钻孔,而且能用丙酮、氯仿等粘结成各种形状的器具,也能用吹塑、注射、挤出等塑料成型的方法加工成大到飞机座舱盖,小到假牙和牙托等形形色色的制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ethylmethacrylate)为单体的聚合物,其聚合方法有三种:1,本体聚合,2.悬浮聚合,3,乳液聚合。
1.由浇铸本体聚合制得的均聚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即PMMA。
PM—MA 是最优秀的有机透明材料:透光率高达92 以上,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易于染色,可制造鲜艳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各种制品。
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照明灯具、广告牌、电器、仪表、建筑、化工、车轮、航空装饰和生活用品的制作。
PMMA 若是经过定向拉伸处理能提高耐冲击性能,可作高速战斗机和民航机座舱覃和风挡材料。
2,由悬浮共聚制得的共聚物可制作用途极广的模塑料,应用于挤出管材、板材和注射成型灯具等的制作。
3.由乳液聚合制得的乳胶可制造皮革涂饰剂和纺织染整助剂,也可作涂料。
MMA 是制造有机玻璃的主要原料,单体MMA可直接制造聚合物混凝土、人造大理石. MMA 也是生产腈纶的第二单体,MMA可以转化为甲基丙烯酸高级酯,用于油品牯度指数改进剂。
由于MMA树脂的优良性能,因此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世界上生产技术发展很快。
下面着重介绍本体聚合方法。
1. 实验目的
了解本体聚合的特点,掌握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并观察整个聚合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过程。
2. 实验原理
本体聚合是不加其它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或光、热等作用下进行的聚合,又称块状聚合。
本体聚合的产物纯度高、工序及后处理简单,但随着聚合的进行,转化率提高,体系粘度增加,聚合热难以散发,系统的散热是关键。
同时由于粘度增加,长链游离基末端被包埋,扩散困难使游离基双基终止速率大大降低,致使聚合速率急剧增加而出现所谓自动加速现象或凝胶效应,这些轻则造成体系局部过热,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影响产品的机械强度;重则体系温度失控,引起爆聚。
为克服这一缺点,现一般采用两段聚合:第一阶段保持较低转化率,这一阶段体系粘度较低,散热尚无困难,可在较大的反应器中进行;第二阶段转化率和粘度较大,可进行薄层聚合或在特殊设计的反应器内聚合。
本实验是以甲基丙烯酯甲酯(MMA)进行本体聚合,生产有机玻璃平板。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由于有庞大的侧基存在,为无定形固体,具有高度透明性,比重小,有一定的耐冲击强度与良好的低温性能,是航空工业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以MMA 进行本体聚合时为了解决散热,避免自动加速作用而引起的爆聚现象,以及单体转化为聚合物时由于比重不同而引起的体积收缩问题,工业上采用高温预聚合,预聚至约10% 转化率的粘稠浆液,然后浇模,分段升温聚合,在低温下进一步聚合,安全渡过危险期,最后脱模制得有机玻璃平板。
3. 实验仪器及药品
1) 仪器:
50ml三角瓶 1 只;1000ml烧杯 1 只;电炉1KW 1 只;变压器1KV 1 只;温度计100 ℃1 支;量筒50、100ml 各1 只;试管10mm×70mm 1 支;烧杯400 ml 1 只;制模玻璃100mm×100mm 2 块;橡皮条3mm×15mm×80mm 3 根,另备玻璃纸、描图纸、胶水、试管夹、玻璃棒若干。
2) 药品: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新鲜蒸馏30ml,BP=100.5℃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重结晶0.05g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分析纯(CP)2ml
4. 实验步骤
1) 制模
将一定规格的两块普通玻璃板洗净烘干。
用透明玻璃纸将橡皮条包好,使之不外露。
将包好的橡皮条放在两块玻璃板之间的三边,用沾有胶水的描图纸把玻璃板三边封严,留出一边作灌浆用。
制好的模放入烘箱内,于50℃烘干。
2) 预聚制浆
在洗净烘干的三角瓶中,加入30ml MMA、0.05g BPO及2ml DBP,BPO完全溶解后,将三角瓶放入水浴中,逐步加热至90~92℃,保温(注意:聚合过程中,需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均匀散热并感知浆液的粘度),当浆液粘度如甘油时,立即取出三角瓶,在盛冷水的烧杯中冷却至40℃左右,立即将预聚浆液注入模中,另取一条描图纸封住模子的最后一边。
3) 低温聚合、高温聚合
将注有浆液的模子放入50℃烘箱内低温聚合,当成柔软透明固体时,升温至100℃下继续聚合2h,使之反应完全,然后再冷却至室温。
4) 脱模
取出模子,将其放入水中浸泡少顷,撑开玻璃板,即得有机玻璃平板。
5) 爆聚
可取一部分预聚浆液倒入小试管中制成有机玻璃棒材,也可取一部分预聚浆液倒入试管中仍在90℃下加热聚合,观察自动加速作用引起的爆聚现象。
参考文献
【1】张留成,闫卫东,王家喜.高分子材料进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4;
【2】赵德仁,张慰盛.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37;【3】珊瑚化工厂.有机玻璃(及同类聚合物)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34;
【4】吴培熙,张留成.聚合物共混改性[M].北京: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