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课件

合集下载

《最后一课》课件

《最后一课》课件
小说
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塑造人 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典型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 长篇小说
按篇幅、容量分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微型小说
人物:
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
情节: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 下半叶法国作家。出身法国南方 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 穷困,十五岁起就独自谋生。先 在一所小学校里担任学生自修辅 导员。后来到巴黎,从事文艺创 作,过着清苦的青年文人生活。 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 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意。18 68年,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 获得巨大成功,都德因此赢得了 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 比喻 把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国人民的 统治和封锁比作监狱。
牢记民族的语言就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就有了信心和力量,就能团结人民,最终 打败敌人。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 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 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韩麦尔先生的 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 高大了。
故事背景:
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 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阻止普鲁士 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 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 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 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 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 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 语课的情景。
2、‚最后一课‛的意义 (11~16) 3、师生课上认真的 教与学情景 (17~23)
高潮、结局 三、下课之前

《最后一课》ppt课件(24页)

《最后一课》ppt课件(24页)
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分为: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自读课文 ;思考:
1.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
2.据此&;小说可以分为四部分;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上学路上 序幕 ➢第二部分:上课之前 开端 ➢第三部分:最后一课 发展 ➢第四部分:散学时刻 高潮、结局
3.你认为小弗郎士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弗郎士形象——具体
1.我这些课本;法语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 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 舍不得跟他们分手了&
2.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 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 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
作者介绍 背景分析 检查预习 课文分析
都德1840~1897;法 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 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 巨大成功;以此确立了在法国 文坛上的地位& “普法战争” 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
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 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 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 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3.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 容易;挺容易&
4.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 德国话唱歌吧”
小弗郎士形象——概括
1.初识小弗郞士;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孩子& 2.课堂上的小弗郎士是一个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孩子& 3.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duó

最后一课PPT课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
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Hale Waihona Puke 、郝叟老头和其他人为什么坐到教室来?
体现了人们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5、交代课前情景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小弗郎士跑到学校后,发现的种种 不平常的现象。通过小弗郎士对教室情景的 感受,渲染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 悲愤的氛围。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势,预示着将出现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
从语言形式上看,这两个破折号表示声音 哽住了,说不下去了。从文章的内容上看,是 “此处无声胜有声”。韩麦尔先生离别讲台的 那一刻残酷地来到了,心情悲愤,百感交加, 语言难以表达沉痛的心情,两个破折号则可以: 含蓄、全面、深刻地包容一切。
3、这句话是运用了什么描写, 然后他呆
有什么作用?
在那儿, 头靠着墙
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
心理、 语言、细节描写等。
(3)小说情节的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时有序幕和尾声。
(4)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小说分类按篇幅分: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
4、从文章第一部分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第3自然段,写他在路上看到的景物,但他没 有为之所动。这又突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小弗郎 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逃学的念头。
第4至6自然段,写小弗郎士经过镇公所时的 心理活动。这里展示的是他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 敌人的恨──一切环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从文章第一部分归纳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理解(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
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

《最后一课》ppt课件(62页)分析

《最后一课》ppt课件(62页)分析

体裁:小说
是叙事性文学的一种,它是以塑造 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 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 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按篇幅容量分: 长篇,短篇,中篇和微型小说。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和情节。
人物:小说的中心
自然环境
环境 社会环境
开端
情节
发展 高潮
结局
小说三要素:
人物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 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是小说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总结:
贪玩不爱学习 怕老师 幼稚不懂事
热爱法语; 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热爱祖国。
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 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灵深处
爱国情感。
受到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 沉痛心情的感染。
堂上练习
分析下列人 物语言,感 受人物内心 活动。
以小弗郎士所 上课前
开端
见所闻为线索 上课之中 宣布散学
发展 高潮结局
课文情节
1、上学路上。(1-6)
序幕 2、上课前。(7—10)
开端 3、上课时。(11—23)
发展 4、下课后。(24—29)
高潮和结局
问题二: 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5、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 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
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 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 位法语老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6、文中有哪些动词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思想感 情?

《最后一课》(完整版)课件

《最后一课》(完整版)课件
环境:(社会环境)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名校课堂说课稿】《最后一课》( 完整版 )课件- 最新版 本PPT 导学课 件
【名校课堂说课稿】《最后一课》( 完整版 )课件- 最新版 本PPT 导学课 件
初读课文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2.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哪些不同?
(1)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 ”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2)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 还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 (3)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 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教室里有一种 严肃的气氛。
【名校课堂说课稿】《最后一课》( 完整版 )课件- 最新版 本PPT 导学课 件
【名校课堂说课稿】《最后一课》( 完整版 )课件- 最新版 本PPT 导学课 件
句段品析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5.为什么要将韩麦尔先生称为“来自怜的人”?因为身为法语教师的韩麦尔先生,即将 被迫永远离开课堂,离开自己的学生,离开 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这该是多么痛苦啊!
第二单元 · 爱国情怀
最后一课
课文导入
江苏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 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 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 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 ,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 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 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名校课堂说课稿】《最后一课》( 完整版 )课件- 最新版 本PPT 导学课 件
重点品析
12.如何理解韩麦尔先生所写的“法兰西万岁”? 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来写“
法兰西万岁”,这一动作里倾注了他爱祖国、 恨敌人的全部感情。“法兰西万岁”是韩麦 尔先生的心声,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 信念,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不屈的意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 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 课件 (共38张PPT)
他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忘不了自己祖国 的语言。
总结:
从第11-23节是《最后一课》中心 部分,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 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 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 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的学生,专心上好 最后一课的情景。
朗读最后一个部分(24-29)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 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7.2021.7.20T uesday, July 2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04:4320:04:4320:047/20/2021 8:04:43 PM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4分43秒下午8时4分20:04:4321.7.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最后一课(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课件

《最后一课(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课件
• • • • • •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反映人物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5、推动情节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四、温故知新
• 《最后一课》是本学期的课文中比较重 要的一篇小说。在上新课时已经给我们留 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重温这篇 优秀的小说,并重点分析其中环境描写的 句子。请在书本上快速画出这些句子,并 自由地朗读。
环境描写 :烘托气氛
上学路上所见:天气、画眉
表现中心
(对比暗示不幸)
兵、布告牌
上课前教室里:反常气氛 老师态度 老师衣着 镇上的人
(渲染悲怆气氛)
平时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 子上紧敲着,“静 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会迟 到会遭老师的责 骂 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今天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 和地叫“我”“快坐好” 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 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 漂亮礼服。
一、导入 对比两图,有什么异同?
二、环境描写及其分类
•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 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 风等。 •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 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三、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 1、文中蓝色字体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其 作用是什么?(3分)
环境描写。 描写了教室内的环境,将字帖比喻作小国旗,表 现了法国人民在最后一课时被激发的爱国热情。
• 2、文中红色字体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 的心情?(2分)
这句话以一个孩子的天真的角度,表达了“我” 对敌人强迫自己学德语的痛恨之情。
202137chenli天气画眉风和日丽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反映出小弗郎士天真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最后一课--课件(完美版)ppt

最后一课--课件(完美版)ppt
最后一课
当亡国的时候,才理会到一个人 与一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多么重大。
——老舍《猫城记》
最后一课
(法)都德
2024/9/1
了解作者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1868年,长篇小 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 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 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 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品析句子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草 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 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 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品析句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品析句子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 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 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比喻)
2024/9/1
活动环节
(一)理解文意 (二)评说人物 (三)探究价值
2024/9/1
理解文意 自读课文,试着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
一个
的故事
课文标题
最后一课
——一个阿尔萨斯省小孩的自叙
评说人物
小弗朗士
韩麦尔先生
品析句子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 心里想:“他们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 德国话唱歌吧!”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 美观,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地把它记 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 我们的语言,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 界大门的爱国的钥匙。
课后作业
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 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 一句话,请你选择一个角色,以 他的身份写出要说的话。

《最后一课》ppt课件(36页)

《最后一课》ppt课件(36页)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祖
国有一个祖国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 言,就是维护祖国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 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 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你 天天挂在嘴边的一般话不能再用了,从今 天开始你就只能用某种外语交流,那么, 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 了他激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 人们的爱国热情。
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烘托出小 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普法战争中法 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 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 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 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 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理解韩麦尔先 生的爱国精神,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 象高大了,熟悉到他不仅仅是一个教 师,更是一名爱国志士。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 的语言——最明白,最准确〞;他高度赞 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正因为一般,韩麦尔先生那热 烈深沉的爱国情感才干够代表千 千万万的法国人,才干使这篇小 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 的共同心声。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恪尽职守、
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 挺美丽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 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 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 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 去的国土的敬意。
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 篇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 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最后一课》PPT课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 尺。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和地叫 “我”“快坐好”, 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 日子才穿的漂亮礼服。 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肃静。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老师
平时“我”迟到会遭老师的责骂
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后排 板凳
一向空着
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归纳中心思想
课堂总结
文章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茨在最后 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 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
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写作特点
① 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②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心理活动。
③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反映爱国主题 。
都 德
制作人:牡丹区何楼中心中学 姜 赟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普法 战争于1870年爆发,普鲁士军队 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 等法国的三分之一的土地。普鲁士 政府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 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 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 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产 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③ 许多人围观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却未直接 写出;这使读者产生悬念,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
小弗朗茨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 生了什么变化?找出描写其心理变化的 语句。
小弗朗茨心情变化
快乐→激愤→难过→懊悔 →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 老师的爱戴。
哈墨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请同学们 标画出有关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1. 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 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明确:明天永远没完,拖的结果是连祖国的语言都 还不会说,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 现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2.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 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 话该如何理解? 明确: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 祖国,就会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不会 忘记恢复国土,争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开 监狱大门的钥匙。

最后一课课件 刘洁

最后一课课件  刘洁

2、通过对景物的感受,虽然他感到天晴日 、通过对景物的感受,
暖,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 听到林边鸟语,看到普鲁士军队在操练, 有较强的 而他也认为“ 而他也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 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 了”,然而他没有为之所动,而是“急忙向 自制力。 学校跑去”,有一定的意志力,最终战胜了 学校跑去” 有一定的意志力, 想逃学的念头。 想逃学的念头。 3、“又出什么事了、一切坏消息” 对敌人痛恨。 、 又出什么事了、一切坏消息” 对敌人痛恨。 4听了铁匠的话,想到他在拿我开玩 听了铁匠的话, 听了铁匠的话 有强烈的爱国 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 生的小院子。 生的小院子。 心。
走进人物---小弗郎士 走进人物 小弗郎士
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以小男孩为主人公的叙述角度, 以小男孩为主人公的叙述角度,表现他 在自己成为亡国奴后的悲愤与沉痛。 在自己成为亡国奴后的悲愤与沉痛。
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走进人物---韩麦尔先生 走进人物 韩麦尔先生
我才注意到, 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 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 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 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 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 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
走进人物---韩麦尔先生 走进人物 韩麦尔先生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 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1、他原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尽管贪玩,但 、他原来就不是一个坏孩子,尽管贪玩, 还能管住自己。 还能管住自己。 韩麦尔先生 小镇上居民 2、有一个好老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阅读第二部分,请你找一找这天上课 前的情形和往日有何不同?其原因何在
平时
开始上课的时候,总 气氛期天的早晨一样。
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学生 课前学生开课桌啦, 课前都已在自己 关课桌啦,大家怕吵 的座位上了。还 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有镇上的人。
五、例题指导
• (一)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 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 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 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 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 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 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 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 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 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 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新人教版语文七下
《最后一课>(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 1、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 • 2、熟悉题型,掌握答题方法。
一、导入 对比两图,有什么异同?
二、环境描写及其分类
•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 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 风等。 •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 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 :烘托气氛
上学路上所见:天气、画眉
表现中心
(对比暗示不幸)
兵、布告牌
上课前教室里:反常气氛 老师态度 老师衣着 镇上的人
(渲染悲怆气氛)
平时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 子上紧敲着,“静 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会迟 到会遭老师的责 骂 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今天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 和地叫“我”“快坐好” 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 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 漂亮礼服。
教 师
表明: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及镇上人们的强 烈震动和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
•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婉 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练。 • 2、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 牌前边。 • 3、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 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 4、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 • 5、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 6、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 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 操了。
• 1、请从文中找出一个环境描写的句子,摘抄 在下面,并说说它的在文中的作用。(3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 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教堂的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 将要代替法语。钟声与号声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 背景,也渲染了一种凝重、沉痛的气氛。
• 1、文中多次有对雪景的描写,请用直线从 文中画出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例:
句子:白皑皑的雪花一朵一朵地从天空中飘下 来,紧紧地把掩住了。
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为下文做铺垫。
七、小结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心情,刻划 人物性格也有重要意义 ,环境在小说艺术中 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 骋的舞台,并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 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品读小说的时候, 一定要重视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结合具体 的语境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三、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 • • • • •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反映人物性格或品质,烘托人物形象 5、推动情节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四、温故知新
• 《最后一课》是本学期的课文中比较重 要的一篇小说。在上新课时已经给我们留 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重温这篇 优秀的小说,并重点分析其中环境描写的 句子。请在书本上快速画出这些句子,并 自由地朗读。
2、环境描写朗读第一部分,请你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着
分析一下他们的作用。
自然环境
“天气”“画眉” 风和日丽 反映出小弗郎士天真贪玩、无忧无虑 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
“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 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 1、文中蓝色字体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其 作用是什么?(3分)
环境描写。 描写了教室内的环境,将字帖比喻作小国旗,表 现了法国人民在最后一课时被激发的爱国热情。
• 2、文中红色字体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 的心情?(2分)
这句话以一个孩子的天真的角度,表达了“我” 对敌人强迫自己学德语的痛恨之情。
• (二)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 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 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 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 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 “法兰西万岁!”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 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环境描写
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说说它的作用。
1、自然环境:“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等,反映了主人公小弗郎士 无忧无虑的纯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表现小弗郎士愉快的心情,同时又有反衬故事悲剧气氛
2、社会环境:“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 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 的各种命令啦”两句,就属于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故事的时代背景 暗示了“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