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_省略__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_卢晓军
财政支出的相互作用_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2009年5月总152期 第3期山 东 经 济SHANDONG ECONOMY M ay.,2009G en.152 N o.3 [作者简介]解垩(1971- ),男,山东临清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统计师。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学研究。
财政支出的相互作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解 垩 王晓峰(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中国人民银行兰州市中心支行,甘肃兰州 730000) [摘 要] 采用空间统计指标计算并描述了我国省际财政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并通过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1997-2004年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水平作用。
结果显示:财政支出有显著的空间外溢性;无论使用地理权重还是经济权重,都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存在“模仿”行为,当相邻地区的财政支出增加时,本地的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
在纳入空间因素的前提下,影响财政支出的还有人口密度、中央补助、年龄结构及税收等因素。
[关键词] 财政支出;空间溢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1X (2009)03-0102-06 一、引言和文献回顾近年来,财政支出在空间上表现出的相互作用受到公共经济学研究者的关注。
有三类理论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了解释:财政支出溢出、T iebout (1956)模型(即税收竞争模型)和标尺竞争模型。
第一种模型认为本地的公共服务支出可能给相邻地区带来或正或负的外部性,说明财政支出存在空间外溢性。
第二种模型假设地方政府通过对流动要素征税为公共品筹资,因为税基增减并不仅仅依赖本地的税率还和其他地区的税率有关,所以产生了政府间的策略作用(Wildasin ,1986),如果当地的税率高于相邻地区,流动要素所有者就会“用足投票”迁徙到低税率的地区,当地方政府为吸引更多流动要素为公共品筹资时,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税收竞争,某一地方政府对其他地方政府反映函数的斜率具有非零特征,税收竞争的纳什均衡往往使所有地方的税率低于最优化水平,过度的税收竞争还可能导致公共品的供给不足(Oates ,1972)。
地方政府支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地方政府支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促进就业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支出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手段,对于就业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支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地方政府支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
地方政府支出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扩大政府采购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带动就业增加。
例如,一座城市决定修建一座大型体育馆,这就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设计师、采购商和销售人员,从而为就业市场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其次,地方政府支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还体现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扶持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的高薪岗位。
例如,某地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通过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企业前来投资,这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就业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此外,地方政府支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还体现在扶持小微企业方面。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业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融资支持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发展机会,进一步推动就业市场的繁荣。
例如,某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创业者开办小店铺、自由职业者开展个体经营等,从而激发了创业热情,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地方政府支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支出可能导致财政压力增大,进而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地方政府支出的重点和方向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失调,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支出对就业市场的积极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财政监管,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
地方政府应加强财政预算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每一笔支出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就业效应。
二是加强政策协调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财政服务性支出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财政服务性支出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作者:张婉紫黄玲玲来源:《商情》2018年第08期【摘要】促进就业是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服务性支出对就业影响,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对就业都具有显著正作用,而科教文卫对就业影响不显著。
这反映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没有达到最优水平。
【关键词】就业;财政服务性支出;支出结构一、前言与文献综述失业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
经典经济学理论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证明,市场经济是存在缺陷的,充分就业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失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政府干预。
财政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解决失业问题的最有力的工具,但随着我国开始进入经济新常态,就业问题较为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城市困难群体难就业、农村隐性失业等问题并存,投资性支出的隐患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投资边际效率递减,基础设施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等。
因此在当前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较多,但并没有取得公认的结论。
Pianta & Vivarelli(2001)发现在意大利,企业的创新活动对于就业具有正效应,但是在部门内部,创新在短时期内会减少就业量。
蔡昉(2009)认为通过教育深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和延伸中国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养老保障制度创造新的储蓄源泉,以及通过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扩大人口老龄化时期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
张铭洪、卢晓军和张志远(2016)认为无论家庭进行消费的风险厌恶系数a是怎样的,科教文卫支出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符号必然相反。
但上述研究都忽略了经济和人口的影响因素,而这两项对就业量存在明显影响,尤其是经济周期往往导致就业周期性。
因此,本文考虑了经济和人口使得模型更加合理。
二、实证分析本文选取就业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财政服务性支出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解释变量。
就业量(LABOR)由各地区个体就业人数衡量:财政服务性支出以科教文卫支出(SECH)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SSE)度量,SECH是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一般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的加和。
财政支出结构的就业效应研究:理论与经验证据
●“985”高校经济学人计划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Apr.,2016
(Vol.30,No.4)
[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6.04.002
财政支出结构的就业效应 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 近年来呈持续下滑趋势,前期所累积的矛盾与风险 逐步凸显。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无论是经济基本 面,抑或是产业形态、经济发展基本模式和增长动力 都与以往有很大差异,“常态增长”将成为下一阶段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按照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观 点,一般情况下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存在一致性, 由此中国的就业必然受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变的影 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在 2014 年达沃斯论坛上提到:“对于中国 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情况”、“更看重
not significant whether in the long term or in the short term. Keywords:science,education,culture and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s;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employment;panel co-in⁃
中图分类号:F810.45;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 (2016) 04-0006-06
A Study on Employment Effects of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8865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引言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概念与种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手段,通过调整公共支出、税收和借贷等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的种类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增加公共支出,降低税收率,提高借贷和印钞机制度等,刺激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减少公共支出,提高税收,缩小借款和印钞机制度,降低通货膨胀率,抑制过度的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资金的调配: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从整体上配置国家资金,保证各领域的正常运转,从而对整个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2.扩大需求: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的公共支出,提高社会总需求,带动投资增长,并促进国内居民的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3.促进技术创新: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和支持,吸引国内外各类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迅速发展,加速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刺激经济增长:通过扩大公共支出、缩小税收、提高借款等财政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扩大就业领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
3.提高就业培训: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加大对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提高人们的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
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执行财政政策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1.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经济活动在市场竞争中失衡。
2.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制约,难以评估执行效果。
3.财政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利益分配的问题,容易导致财政资源的浪费。
政府支出对就业率的影响
政府支出对就业率的影响当今社会,政府支出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不同方式开支,从而影响着就业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本文将探讨政府支出对就业率的影响,并分析政府支出策略的潜在效果。
1. 政府支出的背景和目的政府支出是政府为了维持公共利益和推动经济增长而进行的资源支配。
政府支出的主要目的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提高教育水平等。
这些支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刺激经济发展,并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2. 政府支出对就业的直接影响政府支出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政府支出的增加意味着对公共项目、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的投资增加,从而提高了就业市场的需求。
政府聘用更多的工人、提供更多的职位,从而直接增加了就业率。
3. 政府支出对就业的间接影响除了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外,政府支出对就业还有间接的影响。
例如,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业活动,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此外,政府支出还可以促进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在企业扩大经营和生产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 政府支出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政府支出对就业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支出的规模,还取决于政府如何选择和实施支出项目。
政府需要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支出对就业的影响长期有效。
此外,政府还应考虑经济环境和财政状况,确保支出策略的可持续性。
5. 政府支出与就业率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政府支出对就业率的影响,我们可以回顾一些国家的案例。
例如,某国政府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刺激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另一方面,政府也通过教育投资、创新支持等措施提高了国家的技术水平,促进了创业和就业的增长。
这些案例表明,政府支出的合理规划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就业率。
6. 综合分析和结论综上所述,政府支出对就业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政府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就业机会。
财政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研究
财政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研究中国的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影响不言而喻。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新情况下,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来带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财政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包括财政政策对就业的作用机理、政策工具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财政政策对就业的作用机理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经济总需求,包括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共借款。
在就业领域,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影响就业机会:1. 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就业机会。
政府直接投资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政府的支出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
2. 减少税负,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和就业。
通过减税降费,政府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和就业。
3. 调整财政政策,推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稳定的经济增长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合理的财政政策调控,政府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均衡发展。
二、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的就业目标,中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采用了一系列措施:1. 增加政府支出。
政府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来增加支出,扩大就业机会。
2. 减税降费。
为了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和就业,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减税政策,企业可以享受到更低的税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
3. 提高社保和公共福利的标准。
政府提高社保和公共福利的标准,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让劳动力更容易就业。
4. 调整货币政策,把握经济发展的节奏。
调整货币政策是中国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货币政策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平衡。
以上政策工具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就业机会的增长,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必须继续通过财政政策,提高就业机会的创造力。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不仅考虑到当前的经济自主发展,更要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福利体系储备力量。
为此,中国政府为未来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以下建议:1. 充分发挥政府支出和公共投资的作用。
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
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就业效应作者:牟俊霖闫里鹏来源:《人口与经济》2017年第03期摘要: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城镇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第二,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城镇就业的促进作用有限,然而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第三,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城镇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并且要滞后两年才能显现出来。
因此,为了促进就业增长,应当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主,同时辅之以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夯实就业增长的基础。
鉴于利率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应当保持利率政策的稳定性。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就业;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从2011的9.2%下降到2015年的6.9%,与此同时中国的就业形势保持相对稳定,2011-2015年期间年均新增就业岗位128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面临增速调整和结构调整的问题,而经济增速的调整将不利于总就业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可能产生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因此经济增速和结构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的就业产生负面的冲击。
为此,中国政府应当采取恰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定就业形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转型升级赢得更多的时间。
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就业到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呢?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
有大量的文献研究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其中卢亮、刘新和刘星、董万好和刘兰娟、张宏亮等研究了财政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许先普、李伊涵和陈利锋、易定红和白九梅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然而尚未有文献在同一个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中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不仅如此,现有研究的结论存在显著的差异,甚至存在较多矛盾之处:第一,关于财政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卢亮、董万好和刘兰娟发现财政政策对中国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刘新、刘星发现财政政策对中国就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关于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李伊涵和陈利锋、易定红和白九梅发现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许先普发现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有不利的影响。
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
研究创新与贡献
• 本文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首先,从理论和 实证两个层面全面探讨财政支出政策的就业效应,为相关研 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次,本文在实证分析中,首次 将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分类并分别检验其就业效应 ,深化了对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解。最后,本文的政 策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政府制定更加有效 的财政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提高财政支出政策的定向性
1 2 3
明确政策目标
制定财政支出政策时,应明确政策目标,针对 不同行业、地区、群体,精准施策,提高政策 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财政支出政策的宣传和 解读,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影响力,引导市场主 体更好地把握政策导向。
建立政策评估机制
定期对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评估,了解政策执行 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 进。
财政支出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控制通货膨胀和维 护国际收支平衡等。
财政支出政策手段
财政支出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
财政支出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乘数效应
财政支出政策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社 会总需求,进而带动就业的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财政支出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是指政府可以通过对不 同产业的财政支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从而带动 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 动力市场的活跃度和就业质量。
社会公共服务
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机理及实现路径
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机理及实现路径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结构与规模,影响经济运行的总需求水平和结构,从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机理主要包括总需求的影响、投资和消费的促进、就业刚性的增强以及社会保障的实施等方面。
首先,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总需求的水平和结构对就业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刺激就业的增加。
例如,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需求。
此外,降低税收负担,减少民众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负,可增加民众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提高消费和投资水平,从而间接增加需求,扩大就业机会。
其次,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促进投资和消费来带动就业增长。
政府可通过采取税收减免政策、加大对优质项目的财政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投资。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高社保待遇和提供住房补贴等方式,增加民众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增长。
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会刺激企业增加业务规模和产能,从而提高就业机会。
第三,财政政策的实施还可以增强就业刚性。
政府通过加大就业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层次,增强劳动力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从而促进就业。
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立就业援助岗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劳动力市场信息,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就业的门槛。
最后,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实施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增加劳动力的收入,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条件,从而提升就业的质量。
例如,政府可以提高养老金水平、医疗保障待遇和失业救济金标准,增加失业风险的承受能力,减少劳动者的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总之,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总需求的水平和结构、促进投资和消费、增强就业刚性以及实施社会保障政策等途径,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就业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机理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宏观税负;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
F812.0;F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097(2021)09-0089-07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Fiscal Policy Affecting Employment
scale and macro tax can affect the employment level through household consumption,economic growth,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and the indirect impact of macro tax on the employment level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fiscal expenditure
scale.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fiscal policy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 on the level of employ⁃
ment.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fiscal policy on employment,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JIA Jingquan,
SONG Chenz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我国财政支出与就业的相关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与就业的相关分析作者:李俊文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10期摘要:从我国的国情上看,财政支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扩大劳动力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引入虚拟变量,对我国历年财政支出与就业人员的数值进行相关分析,把二者的关系数量化,并分析二者关系出现两阶段分化的原因。
关键词:财政支出就业分段线性回归虚拟变量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具有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仅仅每年由于人口因素新的劳动力增量就是1000万,这还不包括巨大的劳动力存量:下岗、失业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现在,我国同许多国家一样,还面临着金融海啸的冲击,因此,扩大就业的任务无比艰巨。
从我国的国情上看,财政支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比如:通过财政拨款兴修水利、进行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的投资,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等方面的财政支出,缩短工人寻找工作的时间,增强工人在不同岗位的就业适应能力等等。
因此,研究财政支出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寻求扩大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目前,我国学者对财政支出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相关关系研究的着力点大多集中在对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上。
顾晓慧(1999)结合财政政策与就业关系的理论,分析三大产业年末就业人数的年均增幅,认为必须强化财政政策的需求和供给职能才能有效促进就业;尹音频、张昆明(2004)从理论角度,通过分析财政支出政策结构和税收政策结构,探讨了不同财政政策产生的就业效应;彭剑君、叶青(2006)从财政政策的取向对就业的影响入手,得到财政政策的缺陷导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保持就业相应增长的结论。
在已有的文献中,对于我国财政支出和就业关系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仅限于定性研究,很少结合定量方法。
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运行特点,建立了财政支出与就业的相关关系模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的计量分析啊 2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的计量分析一、经济理论背景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具有极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仅仅每年由于人口因素新的劳动力增量就是1000万,这还不包括巨大的劳动力存量:下岗、失业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现在,我国同许多国家一样,还面临着金融海啸的冲击,因此,扩大就业的任务无比艰巨。
因此,可以确定的是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就业问题无疑是政府面临的首要目标。
如果今后政府还继续实行财政政策的话,那么提升政策的效率,即怎样实施政策才能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值得进一步深思。
本文就是讨论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问题。
从我国的国情上看,财政支出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比如:通过财政拨款兴修水利、进行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的投资,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等方面的财政支出,缩短工人寻找工作的时间,增强工人在不同岗位的就业适应能力等等。
因此,研究财政支出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寻求扩大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有关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的理论财政支出政策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稳定和协调经济发展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经济出现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偏好等一些心理因素的作用引起的,所以通常状况下都会有“非自愿失业”存在。
因此主张在经济萧条、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应扩大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国家投资和公共消费,以期达到“有效需求”,从而促进充分就业。
现实生活中,市场在调节经济时总会存在缺陷,市场自身的调节很难使经济总量达到平衡,长期的失衡状态势必导致经济的衰退,进而引起“非自愿失业”人数的大量增加。
这时就需要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使宏观总量达到平衡,也可以减少“非自愿失业”人口总数。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主要包括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
在实践中,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需要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即时需要。
本文将从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
一、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刺激经济增长,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可以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国家可以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刺激创新和投资。
但过度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也可能引发财政赤字,加重财政负担。
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财政赤字扩大的状况。
因此,对于税收政策的实施,需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财政平衡和稳定。
2、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支出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可以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生产率和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财政支出的增加也可能会引发通胀等问题。
因此,应该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和需求实际情况,通过适当的财政支出政策,促进经济的平衡和稳定发展。
二、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1、税收政策对就业的影响税收政策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可以刺激个人消费和投资,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可以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就业。
然而,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的实施也可能会产生财政赤字,导致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对就业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财政支出政策对就业的影响财政支出政策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的财政支出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非线性门限关系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作者: 杨华
作者机构: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142
出版物刊名: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页码: 84-8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社会保障支出 经济增长 面板门限模型
摘要:选取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门限模型,以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衡量指标进行门限测试,对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存在单一门限效应,相应的门限值为12.41%,其门限值左右两边系数分别为正相关、负相关,并且都显著,即存在一正一负的非线性关系。
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合理安排社会保障支出,在保持社会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高校扩招、人口转变与劳动参与率1
高校扩招、人口转变与劳动参与率比较后发现: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43%,对应第三产业总边际效应为-0.0167;而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平均值为53%,对应第三产业总边际效应为-0.018。
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不断上升,产业调整对劳动参与率的负面冲击将不断减少:在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当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71%时,第三产业对劳动参与率的负面冲击变为0;而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80%时,第三产业的负面影响也转变为0。
因此可以发现,在大学扩招的影响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高等教育对抑制结构性失业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进一步考察模型(2)的有关结果,我们以滞后期5年⒃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发现,在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提高高校入学率对后期劳动参与率的正向作用要明显高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这反映出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
在老龄化程度较低阶段,通过扩大教育投资规模将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
由此可以认为,对于处在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国家而言,积极采取高校扩招政策来应对因人口转变带来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的前瞻性。
2.稳健性检验为验证上述结论是否具有较高稳健性,我们分别采用三种分析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具体包括替代变量法、异常值处理以及内生性问题的处理⒄。
(1)替代变量——老年抚养比。
参考斯里佛斯窦(Siliverstoves)等人[19]的做法,我们选用老年抚养比(65岁人口除以劳动年龄人口)作为人口老龄化的替代指标。
该指标侧重反映劳动工作人口的老年抚养负担程度。
估计结果显示,高等教育入学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系数与之前分析结果一致,可以认为上述结论具有较高稳健性。
(2)极端异常值处理。
从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高等教育入学率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0.5倍,这种样本极差过大容易对估计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Is There A Threshold Effect of Fiscal Expenditure on Employment? Evidences from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作者: 卢晓军 张铭洪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当代财经
页码: 24-32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2期
主题词: 财政支出 就业 门限效应 经济增长
摘要:基于IS—LH模型和奥肯定律,从宏观层面重新梳理财政支出对就业影响的传导路径,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即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
与高经济发展阶段相比,
当经济处于低发展阶段时,财政支出对就业具有更高的正向效应。
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
验证据印证了研究假说的成立。
研究还发现,消费的提升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过度
投资对就业可能起到反向作用。
由此,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支出,注
重缓解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影响的门限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影响的门限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张铭洪;卢晓军;陈璐【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5(29)2【摘要】文章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影响的门限理论假说,并基于1997-2013年中国各省份的现实数据,利用门限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竞争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当地方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财政支出竞争的负效应高于正效应,对经济增长显示出一定的抵制作用;当地方经济发展处于中、高水平时,财政支出竞争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this paper proposes a threshold theory hypothesis of the im⁃pactof fiscal expenditure competition on the economy, and applies the threshold panel model to make an empirical test on the hypothesis by using the realistic data of Chinese provinces from 1997 to 201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threshold effects of fiscal expenditure competition on the economy. In the areas with low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the neg⁃ative effect of fiscal expenditure competition are higher than the positive effects, and show some inhibition o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areas with medium or high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the positive effect of fiscal expenditure competition is greater than its negative effects,whichis conducive to economic growth.【总页数】6页(P5-10)【作者】张铭洪;卢晓军;陈璐【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F812【相关文献】1.中国省级政府间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空间竞争——基于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 [J], 杜妍冬;刘一伟2.西部地区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 [J], 王凯;庞震;潘颖3.文化非正式约束、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J], 彭星;李斌;赵新华4.财政支出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实证检验 [J], 杨志安; 李梦涵5.区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与经济福利——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马雪彬;胡建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可得到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为: VEt =αgVYt 。 这表明, 就业变动与经济变动存在着正
相关关系。 可见, 财政支出政策变动会引起经济变动 ( 增长和波动) , 而经济变动的过程将会引起就
业量的改变。 其传导路径如图 1 所示。
财 政 支 出 变 动 VGt
财政支出乘数 K IS- LM 模型
2015年 第 12期 总 第 373期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No.12, 2015 Serial No.373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吗
— ——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卢晓军, 张铭洪
( 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05)
出, A 阶段的就业率增长幅度高于 B 阶段, 这是由
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 A 阶段, 货币需求的利率
弹 性 较 小 , LM 曲 线 较 为 平 缓 , 财 政 支 出 增 加 带 来
B
IS2
B
利率 r
IS1
LM
A
IS2
△G
A
IS1
△G
A2 A1
B2 B1
的经济增长效应更高。 同时, A 阶段的奥肯定律曲
财 政 支 出 对 就 业 的 影 响 存 在 门 限 效 应 吗 — — — 来 自 中 国 省 级 面 板 数 据 的 经 验 证 据
讨。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说: 财政支出对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且这一作用存 在着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门限值, 即低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支出就业效应大于高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 支出就业效应。
关 键 词: 财政支出; 就业; 门限效应; 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 F8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892 (2015) 12-0024-09 DOI:10.13676/36-1030/f.2015.12.003
一、 引言及文献回顾
自 20 世纪 30 年代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 政府的“ 有形之手” 在熨平经济周期、 弥补市场失效中 的作用得到各国家的认可与重视。 中国是人口大国, 促进就业一直处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位 置, 是政府“ 有形之手”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 尤其是近年来, 美国次贷危机余波未平, 欧 债危机又接踵而至,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 新常态”, 一系列内部与外部经济冲击使原本不容乐观的就 业形势愈发严峻, 就业问题成为政府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楼继伟部长在 2014 年 《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 上就指出: “ 2015 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 ……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 进 一 步 完 善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 因此, 财政支出政策在促进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程度等问题的 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不过, 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并非一成不变, 有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或者在不同宏 观经济形 势 下 有 不 同 的 表 现 。 如 Demetriades 和 Mamuneas ( 2000) 认 为 财 政 支 出 对 就 业 有 促 进 作 用 , 但长期效应一般小于当期或短期效应。[7]王文甫 ( 2008) 以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基础, 引入财政支出变量 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财政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高于长期效应。[8]王志宇等 ( 2012) 分别测算了财 政科技支出、 教育投入、 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的相关系数, 发现各项财政支出的就业 效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不同时期的影响方向甚至可能截然相反。[9]当然, 也有学者认为财政支出在促 进就业方面的效果并不 显 著 , 在 某 些 情 况 下 甚 至 会 产 生 负 向 效 应 。 如 Feldmann ( 2006) 研 究 了 发 达 国家政府规模与失业的关系, 发现政府规模越大、 政府投资性支出越高, 可能会导致失业率的提高。[10] 此后, Feldmann ( 2009) 又以 58 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 也得出了类似的结 论 。 不 过, 政府投资性支出与失业的联系在发展中国家并不显著, 而政府消费性支出、 转移支付和补贴都会 提高失业率。[11] 王根贤 ( 2009) 指出, 1998 年中国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所推动的经济增长对就业 表 现 出 一 定 程 度 的 挤 出 效 应 。[12]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财税理论与政策研究。
24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财 政 支 出 对 就 业 的 影 响 存 在 门 限 效 应 吗 — — — 来 自 中 国 省 级 面 板 数 据 的 经 验 证 据
模型为基础, 利用SVAR 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发现消费性支出冲击和投资性支出冲击会同时提高就业 率和实际工资水平。[2]Carmeli ( 2007) 利用以色列数据样本, 实证检验了财政状况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 发现财力越强的地区会有更好的就业制度和更高的就业水平。[3]国内学者也有类似的结论, 如陈仲常和 吴永球 ( 2007) 利用1998- 2004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财政支出对就业增长有 正向作用。[4] 卢亮 ( 2005) 利用乘数理论, 分别估算了简单政府支出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进而测算出 1998 年至 2000 年积极财政政策创造了约 1741.3 万 个 就 业 岗 位 。[5] 鲁 元 平 和 马 成 ( 2013) 指 出 财 政 支 出 的 结 构 性 调 整 有 助 于 改 善 就 业 状 况 。[6]
关 于 财 政 支 出 对 就 业 的 影 响 , 大 部 分 学 者 的 研 究 均 得 到 具 有 正 向 效 应 的 结 论 。 如 Reich 等 ( 2012) 利用工具变量法, 检验了美国 ARRA 法案中医疗补助计划部分的支出对各州就业的影响 , 结 果显示对州政府每 10 万美元的医疗补助每年可以增加 3.8 个就业机会。[1]Pappa ( 2009) 以 RBC 和 NK
国外针对财政支出就业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 工业化进程较为深入的背景下进行 的, 其结论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而国内研究主要以规范性研究居多, 少数实证研究主要从微观层面 出发。 因此, 本文将以凯恩斯经济学中的 IS- LM 模型与奥肯定律为基础 , 从宏观 层 面 重 新 梳 理 财 政 支出政策对就业影响的传导路径, 并提出门限效应的研究假说。 然后, 本文将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 基础, 考察财政支出对就业影响的门限效应。
摘 要 : 基 于 I S- LM模 型 和 奥 肯 定 律 , 从 宏 观 层 面 重 新 梳 理 财 政 支 出 对 就 业 影 响 的 传 导 路 径, 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 即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 与高经济发展阶段相比, 当经 济处于低发展阶段时, 财政支出对就业具有更高的正向效应。 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印 证了研究假说的成立。 研究还发现, 消费的提升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而过度投资对就业可 能起到反向作用。 由此,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支出, 注重缓解结构性的就 业矛盾, 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变。 在图 2 中, 假定短期内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不变, 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 A 阶段和经济发展
水平较高的 B 阶段, 两个阶段同时发生等量的财政支出增长冲击 VG。 此时, 两条 IS 曲线同时向右上
A
A
B
方 等 量 移 动 , 分 别 从 IS 1 移 动 到 IS 2 、 IS 1 移 动 到
件下, 经济增长速度越快, 则就业增长率越高。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的“ 奥肯定律” 揭示了经济增
长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为: Vμt =-αgVYt , Vμt 、 VYt 和 α 分别为 t 时期的失业变动率、 经济增长
率和 弹 性 系 数 。 t 时 期 的 就 业 变 动 率 VEt =Et -Et-1 =1-μt - 11-μt-1 1=-Vμt , 所 以 , 结 合 奥 肯 定 律 进 行 处
政支出水平的变动
VGt
之比为
K=
VYt VGt
,
并称之为财政支出乘数。
经济产出水平的变动相应地会引起
生产要素 ( 资本和劳动) 需求的变动, 因而导致就业水平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 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
25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当代财经 2015 年第 12 期 总第 373 期
经济变动 VYt
就业弹性 α 奥肯定律
就业变动 VEt
图 1 财政支出对就业影响的传导路径
传导路径的探明只是表明了从财政支出到就业量变动的引发过程, 具体的传导机制还有待进一步
阐述。 另外, 从传导路径的图中可以看到, 财政支出乘数和就业弹性是影响财政支出就业效应高低的
两个决定性因素。 由于不同阶段的乘数与弹性大小不尽相同, 因此, 不同阶段的财政支出就业效应必
B
E1
域或阶段差异, 研究结论过于绝对化。 特别是在当
B
E2
N
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背景下, 财政支出
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有必要在考 就业率 E
虑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
图 2 不同阶段财政支出就业效应的差异
26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然也会相异。 将 IS- LM 模型与奥肯定律相结合 , 可以画出如图 2 所示的不同阶段 财 政 支 出 就 业 效 应
差异图。
由于货币供应总量不会经常发生变化, 因此, 假定 LM 曲线保持不变。 而奥肯定律认为经济变动
与失业率变化之间长期处于一定的稳定状态中, 因而假定用就业率表示的奥肯定律曲线 N 也保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