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史课件01B

合集下载

中外文化交流 ppt课件

中外文化交流 ppt课件
——英国使者马戛尔尼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国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 化程度
“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外文化交流
总结: 汉唐
宋元
明清
向西: 丝绸之路
史实
中外文化交流
互动繁盛
向东:儒家文化圈
向西:丝绸之路
三大发明向外传 播和科技交流
东学西传:学术思想
传教士
西学东渐:自然科学 人文学术
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 尊重乃至仰慕。
启 2.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只有对外开放,鼓励
“随着时势的推移,“西学”的内涵不断扩大,越来 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仅在器物层面零零星星地学习西方, 并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那么,思想潮流的演进又有了 怎样的变化?
进化论输入(内容?)
“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在中国通过统治者走自上 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那么,随后继起 的是什么思想潮流?
共和革命思潮(内容?)
近代后期中国思想的演变
(1)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 义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先进分子所接受。中共把马克思 主义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以此为指导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现代思想
新中国建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江泽民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件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课件

中外文化交流史一、引言中外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知识、价值观和技术等得到了传播和共享,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课程旨在介绍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探讨其对各自文化的影响以及对全球文化发展的贡献。

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1.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是连接中国与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

通过丝绸之路,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包括物质贸易,还有宗教、哲学、艺术等领域的交流。

例如,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哲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与冲突在中世纪,随着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欧洲开始探索新大陆,与东方文化产生了深入的接触。

这种接触既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也引发了文化的冲突。

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使得基督教传入了中国,同时也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

三、现代中外文化交流1. 科技和媒体的发展促进交流现代科技和媒体的发展加速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速度和广度。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到全球各地的文化信息,实现跨国界的交流。

同时,电影、音乐、游戏等娱乐产品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深受全球青年的喜爱。

2. 文化产业的崛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为世界各国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京剧、中国画等,同时也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多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四、中外文化交流对各自文化的影响1. 中文和英语的互相借鉴中外文化交流使得中文和英语相互借鉴,丰富了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汉字。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5张PPT).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5张PPT).ppt
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大雷音寺的 如来佛祖,取得真经。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个怎样的形象?
懦弱、无能、是非不分
经途险阻,……暴风奋发, 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 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四夜五日,无滴沾喉;口腹干燋, 几将殒绝,不能复进…遂向东折返。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穿越莫贺延碛大沙漠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
文字
空海
日文平假名
吉备真备
日文片假名
日文的书写系统包括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种文字系统。平假
中日文化交流 名由汉字草书演化而来,片假名取汉字偏旁部首演化而来,传说
分别由遣唐学问僧空海与遣唐使吉备真备所发明。
注:本页参考卞润梓老师的课件,谨此致谢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 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模仿 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 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中国的 医学、天文、历法等科技成就。
中印文化交流
《大唐西域记》
全书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笔录而 成。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唐朝时期,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 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42年,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人拜访鉴 真,希望他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传授戒律。
鉴真东渡日本
——摘编自章林《遣唐使:中日交流的重要承载者》
遣唐使渡海场景绘画
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派出遣唐使具有怎样的特点?
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
来唐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们收集、携 回大量汉文典籍,范围涉及政治、 经济、文学、天文、历法、音乐、 医药、技术、佛典,为奈良文化和 平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朝文化交流

高三历史中外文化交流(PPT)3-3

高三历史中外文化交流(PPT)3-3
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 英语 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 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 历史起源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年到年的秘鲁南部地区。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 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 8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 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 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 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 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
中国的铸铜、制铁技术、制漆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 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实现了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 的直世界,人类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 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以四大发明著称的东方文明中 心的中华文明,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积极贡献于世界,同 时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入中国固有的文化。
随着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欧美资本主义迅速 崛起,古老的中国文明日益黯淡,鸦片战争的失败凸现了 西方文明的先进,中国被迫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显示, 使得古代中国文化和近代西方文明碰撞。

中外文化史课件01B

中外文化史课件01B
古希腊文明
• 埃利亚的芝诺 Zeno of Elea (490-430 BC)
古希腊文明
• 芝诺悖论
• 二分说:运动不存在,因为位移事物在达到目的 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
• 阿基里斯(奥运会上的长跑冠军)追龟说:一个 跑得最快的人永远追不上一个跑得最慢的人,因 为追赶者首先必须跑到被追者的起跑点,因此走 得慢的人永远领先。
古希腊文明
• 学园是西方历史上建立的第一所 正规学校和最早的学术研究机构。 学园开设4门课程:数学、天文、 音乐、哲学,门口挂着一个牌子: “不懂几何者免入。”学园还按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 的从政人士。在学园,柏拉图一 边教书,一边著书,前后达41年 之久,后来形成了柏拉图学派, 开创了一个理性主义的哲学系统。 柏拉图80高寿时无疾而终,死后 学园由其门徒主持,代代相传, 继续存在了9个多世纪,至529 AD才因推崇怀疑精神而被罗马帝 国封了门。
古希腊文明
•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通过 交赎金)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 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 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多年来他被认为是 反民主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 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 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 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古希腊文明
•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 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 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 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许多有钱 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 习,向他请教,但他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 无所知。”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 人物。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 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 民主等罪名,经审判被处死刑。

中外文化史课件06PPT资料29页

中外文化史课件06PPT资料29页

•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
言使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问所从来,曰从
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
可二千里,有身毒国。(《汉书·西南夷传》)。
• 蜀商开辟西南丝绸之路:最早的记载可以在公元
前4世纪印度政论家桥底利耶所著《政事论》中发
现“中国成捆的丝”。公元前4世纪另一位印度人
希腊化时期
• Palm leaf manuscripts are manuscripts made out of dried palm leaves. They served as the paper of the ancient world in parts of Asia as far back as the fifteenth century BCE and possibly much earlier. They were used to record actual and mythical narratives in South Asia and in South East Asia. Initially knowledge was passed down orally, but after the invention of alphabets and their diffusion throughout South Asia, people eventually began to write it down in dried and smoke treated palm leaves of Palmyra palm or talipot palm.
波你尔的著作也说到“从中国输入的成束的丝”。
• 我国长沙战国(前475-前221)古墓出土了玻璃。

中外文化史

中外文化史

中外文化史中外文化史一.文明/文化发展阶段与体系1.文明发展四阶段划分1.世界古代文明阶段2.世界经典文明阶段3.近现代文明交流与转型4.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交流2.八大文明体系1.亚洲太平洋文明体系;2.南亚文明体系;3.地中海大西洋文明体系;4中东阿拉伯文明体系;5.北美大洋洲文明体系;6.拉丁美洲文明体系;7.非洲文明体系;8.犹太文明体系3.全球文化发展脉络原始文明:世界文化的黎明时期,被称之为野蛮时代古典文明:文明之火在世界多个地点点燃,知识文化蓬勃发展。

Eg:古希腊罗马、中国、印度等中世纪:东亚儒家文化、南亚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

近代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地理大发现、资本主义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矛盾暴露;非理性主义思潮流行;社会主义革命、民族独立革命的爆发多元化:科技革命、经济一体化、后现代主义、女权思潮、第三世界文化的勃兴。

二.中西文化比较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

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气候与文化)相对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文化的繁荣政治、经济与气温相对波动之间的对应表现四大古文明都产生于北纬30 度和40 度这个温带与亚热带一.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1.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幅员辽阔、腹地纵深,广袤多态的地域特点,适宜农业的气候和土壤,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 适宜农业的自然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适宜的农业生产环境为中国文化的延续奠定了持续稳定的物质基础。

蕴育了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向外发展的阻力。

(2)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各地不同的物质生活基础。

形成不同的社会行政制度、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辽阔、多样的地理空间和腹里纵深的回旋余地,有利于经济、文化中心的及时转移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导致中国文化的多元性、持久性和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章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东亚文化圈的特征
东亚文化圈是一个多样统一、交相互动的文化有机体。 (1)在东亚文化圈居于优势地位的唐文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 辐射力,吸取唐文化是其他东亚诸国的主流倾向。
(2)新罗、日本、越南等国对待中国文化也是有选择的,并且 通过消化,进而创新,最后实现本土化,并且反过来对中国文 化产生一定影响。
(3)中国不仅向外输出文化,而且也吸取外来文化中先进的部 分。
学问僧在长安学习佛经后回 国,促进日本佛教的发展。日本 一些佛教宗派,至今还和西安的 寺院保持友好关系。 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 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 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 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的政治、 经济制度都深受唐朝影响。
17
阿倍仲麻吕
在唐代中日交往史上最著名的 人物有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中国的 鉴真。
在经济制度方面,仿照唐朝均田制,制定了班田制,并实行 了与唐朝租庸调法相近的税收制度。
在教育制度上,仿照唐朝国子监制,在中央置大学寮,设明 经、纪传、明法、书道、算道、音道等六学,学习课程则以 大经(《礼记》《左传》)、中经(《毛诗》《周礼》、《仪 礼》)、小经(《易经》《尚书》《公羊传》《穀梁传》)等儒 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没学科举制
14
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等, 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 宗教、文化及衣食风俗等都予 以吸收融合。 典型例子:日本大化改新
遣唐使船(模型)图
遣唐使俑
日本先后派出遣唐使 十三次,另外还有未能成行 的及迎送使节的迎入唐使和 送唐客使六次,共十九次。 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 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
1
秦朝——唐朝 的中外文化交流
2
一、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1.秦汉时期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1)封箕子于朝鲜; (2)战国时期,燕、齐、赵等地人民, 多避乱于朝鲜; (3)东汉时期,朝鲜半岛的秦亡人 。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CHENLI
7

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 868年,12岁,入唐留学。18岁,登 宾贡科。曾为唐官吏。后入淮南节度 使高骈幕府。 885年归国,官至侍读兼翰林学士 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以时务策十 余条上真圣女王,不见实行。为中央 地方官吏10余年,终限于出身,无法 实行其改革主张。 不满当时朝政,弃官隐居于伽耶山。 罗亡丽兴,不知所终。或云得道成仙。
CHENLI
13

▲《西游记》中的唐玄奘
▲真实的唐玄奘
CHENLI
14

唐玄奘13岁出家,后来随其早已出 家的哥哥游学各地,遍谒名师。 到26岁之时,他游遍了唐帝国 大部分 地区,几乎穷尽了佛家各派学说。
但是,越参学不解的问题越多,并 且有些问题各大师之间分岐甚大。
“众生皆有佛性”,狗有没有佛性? 若成佛,是今生成佛,还是来生成佛?
心真良尚同异作作 镜与独非人物书美
意 》
看伪难艰形类生女 。,。,。,。,

CHENLI
11
“崔致远《四六》一卷,又《桂苑笔耕》二十 卷。高丽人,宾贡及第,高骈淮南从事。”
——《唐书·艺文志》

崔致远在唐朝是有一定文名的,受到 了中国学者和文人的重视。 他从小就来到中国,长期受到唐代灿 烂文化的熏陶,况且当时唐朝正处于 五、七言诗的繁荣时期,这客观上为 他能创作出大量高质量的汉文诗提供 了条件。
日本的“大化革新”,就是在中国的影响下由 早期的留唐学生和学问僧直接参与策划下进行的 一次重大改革。由此建立起来的以天皇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制,即所谓律令体制,几乎无一事不效 法唐制,以唐代为蓝本的。
经过学问僧、留学生的介绍,隋唐文化,尤其 是唐代文化不断传入日本。中国的文学、天文历 数、医学、儒学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等等,对日本 产生的影响都极其深远。 遣唐使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中日人 民的交往和友谊。

中外文化史课件04A

中外文化史课件04A

教学资源分类
文化历史类: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现象等 文化艺术类: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 文化交流类:包括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融合等 文化比较类:包括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异同点等 文化创新类:包括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文化保护等 文化应用类:包括文化在教育、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应用等
课件反馈:在使用过程中遇到 问题,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
反馈
课件分享:可以将课件分享 给其他需要的人,共同学习
教学资源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理解 反馈方式:问卷调查、在线评论、课堂讨论 反馈内容:教学资源的实用性、趣味性、创新性 反馈结果:改进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效果评估方法
当代文化:以全球一体化、 信息化、多元化为代表,包 括科技、文化、经济等
文化史重要事件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来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 文化交流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
清朝康乾盛世,文化繁荣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近代中国五四运动,新文化 运动,推动文化革新
文化史影响与意义
传承与创新:文化史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对现代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社会价值观:文化史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民族认同:文化史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国际交流:文化史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思想 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历史
教学方法评价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

中西方文化差异课件

学习交流PPT
18
• 1、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
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 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 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 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 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 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 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
3.我觉得右手很疼。I feel very painful in my right hand.
Correct : My right hand is very painful. Or “ My right hand hurts(aches).” 4.她脸红了,让我看穿了她的心思。 Her red face made me see through her mind.
(4) to lock the stable gate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
(英语意思是“太迟了”)
亡 羊补牢
学习交流PPT
16
• 四、涵义与字面意义都不同
• (1) 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英语:谦虚的狗没 肉吃。)满招损,歉受益
• (2) 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原为拉丁语 格言:谦虚源于胆怯。)老王买瓜,自卖自夸(反讽)
Correct: Her red face told me what she was thinking.
学习交流PPT
7
例: 这个春节你回家吗? Will you be going back hom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是的,我回去。Of course! (这一句是错的) 当然。Sure. / Certainly.(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of course的频率要比中国的学生低 得多,只有在回答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时才说of course。 因为of course后面隐含的一句话是“当然我知道啦!难道 我是一个傻瓜吗?”因此,of course带有挑衅的意味。在 交谈时,用sure或certainly效果会好得多。同时,of course not也具挑衅的意味。正常情况下语气温和的说法 是certainly not.

中外文化对比PPT课件

中外文化对比PPT课件

THANK YOU!
艺设1502 陈冬 侯天诚 齐政 李兆威
第23页/共2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18页/共24页
冰封:重 生之门
• 中外影视
暴力街区2014
美国底特律罪恶横行,为了保障市民安全,当 局将市内最危险的罪犯隔离,安置他们在令人 闻风丧胆的罪恶禁区“红砖特区”。在弱肉强 食的“红砖特区”内,残暴冷酷的大毒枭特里 梅因为邪恶核心,卧底探员达米安一直希望将 他绳之于法。另一方面,希望离开禁区重过新 生活的利诺,因为女友罗拉被特里梅因掳走而 心急如焚。拥有共同敌人,来自不同世界,背 景各异的达米安与利诺决定联手对付特里梅 因……
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 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 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构图别致,色彩明 快。威尼斯还有很多带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 临水而立,非常优雅。
OPPORTUNI TY
第13页/共24页
中西建筑对比
第14页/共24页
中西建筑对比
第15页/共24页
现代中国建筑
第19页/共24页
暴力街区 2014
中外美术
在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是两大绘画体系,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 东方绘画,一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 创造,但由于东西方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哲学观念 的差异,使得二者在艺术创造和表现形式上形成了鲜明对照。
第20页/共24页
• 中外美术
第11页/共24页
• 中外建筑
悉尼歌剧院
位于悉尼市区北部,
东方明珠
是悉尼市地标建筑 物,由丹麦建筑师 约恩·乌松设计,一 座贝壳形屋顶下方 是结合剧院和厅室 的水上综合建筑。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18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18张PPT

文明 特征
阶级分化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 了剩余,私有制由此产生, 剩余产品的分配不均导致 社会贫富分化、不平等开 始出现。
纳贡和税收
供养新产生的祭祀阶级、 士兵、官吏。
艺术、科学
部分古人类能从农业生产 中分离出来,从事陶器等 手工业生产。 。
深入思考:国家的产生
]
[
国 家 的 产 生
1 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局限性
血缘关系没有彻底被地缘关系取代,部族 组织残留严重,以致国家内部结构往往只 能采取部族、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理形式, 比较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职官系统 也只能采取世卿世禄这种固化的等级结构 方式。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西周 商朝
原始 夏朝
社会
(四)商、西周的经济
奴隶制社会 经济发展
农业 手工业
政治特征 血缘关系没有彻底被地 缘关系取代,部族组织 残留严重,国家内部结 构采取部族、方国联盟 管理形式,比较松散, 中央集权程度不高。
(三)西周:分封制
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是外服:
①中央:设置相、卿士等职官 直接统治王畿,即内服制度。
②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 实行间接统治,即外服制度。
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 周公共同执政,史称 “共和执政”。
(二)商朝:内外服制
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 王畿四周是外服:
①中央:设置相、卿士等职官 直接统治王畿,即内服制度。
②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 实行间接统治,即外服制度。
外服
外服
外服
外服
内服
外服
深入思考:商朝的政治
ONE

高三历史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201911)

高三历史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201911)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2)表现
中华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 多层次的广泛交流,汉朝政府的外交活动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中国的铁器、 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文化史专题:
中国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来自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古代世界,人类形成了几个相对隔绝、独自发展的文 明中心以及相应的文化圈,以四大发明著称的东方文明中 心的中华文明,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积极贡献于世界,同 时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入中国固有的文化。
随着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欧美资本主义迅速 崛起,古老的中国文明日益黯淡,鸦片战争的失败凸现了 西方文明的先进,中国被迫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显示, 使得古代中国文化和近代西方文明碰撞。
一、古代的中学西传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 的过渡 4、明清文明日趋衰弱,开始了解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1)原因:
A.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 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 一,社会安定。
B.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 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之间经济和文化的 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 代写演讲稿 https:/// 代写演讲稿

大同元年 "余此数尺既无所用 男封侯者三十九人 和帝诏以憺为都督 僧孺答曰 "郡有蜜岭及杨梅 莫肯费其半菽 "乃著《广绝交论》 "吾本素宦 亦不自安 位不过列校 改封南平郡 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认为万物之源为气,气亦有稀散凝聚的二元对立运动,由 此产生世界万物及其变化。
古希腊文明
• 米利都学派倡导寻求从根本上解答有关宇宙的真 正性质的问题。
• 公元前494年,米利都被波斯攻陷,但米利都学派的哲学 家们有迁往希腊半岛者,将该学派的观点带到了希腊半岛。
• 毕达哥拉斯学派
• 跟墨家一样,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宗教的虔诚,又有严密的 组织。他们研究数学有很多重要的发现(如“毕达哥拉斯 定理”),把数看作一种极为神秘的东西。
古希腊文明
•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通过 交赎金)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 死。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 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多年来他被认为是 反民主的、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 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 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 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 克塞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 比较:中国的诸子对以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科学知 识没有专门的兴趣,对“天道”和“人道”的深 刻直觉,也不是为了揭开最终实体的秘密。他们 一开始就综合地、辩证地、现实地观宇宙,悟人 生,而不是专门地、分析地、抽象地求知识,爱 智慧。
古希腊文明
• 埃利亚的芝诺 Zeno of Elea (490-430 BC)
•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582-496 BC) •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535-475 BC)
•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文明
• 埃利亚学派
• 色诺芬尼Xenophanes (570-470 BC)
• 以科罗封的克塞诺芬尼和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为 开始的许多前苏格拉底阶段的伟大哲学家追随米 利都学派,都关心形而上学问题,企图揭开最终 实体的秘密。
古希腊文明
• 苏格拉底之死
古希腊文明
• 柏拉图(Plato,约427 -347 BC)从西西里 岛返回雅典的途中被海 盗所劫,卖身为奴,被 一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 朋友花重金将其赎回。 回到雅典后,柏拉图向 那位朋友偿还赎金,被 拒收,遂以之在雅典附 近的古希腊英雄阿卡德 穆斯(Academus)的圣 殿附近买了一块地,开 办了阿卡德米 (Academy)学园。
古希腊文明
• 芝诺悖论
• 二分说:运动不存在,因为位移事物在达到目的 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
• 阿基里斯(奥运会上的长跑冠军)追龟说:一个 跑得最快的人永远追不上一个跑得最慢的人,因 为追赶者首先必须跑到被追者的起跑点,因此走 得慢的人永远领先。
• 亚里士多德:对芝诺的每一条悖论都认真地作了 分析,试图找出其逻辑上的问题。
古希腊文明
•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 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 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 问题。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许多有钱 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 习,向他请教,但他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 无所知。”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 人物。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 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 民主等罪名,经审判被处死刑。
• 古希腊哲学
• 黑格尔:哲学是从希腊开始的。 • 希腊的哲学家们反对过去由传统对世界作
出的神秘主义解释,他们试图通过理性进 行重新诠释,回答诸如以下的问题: • 万物从何而来? • 万物由什么构成? • 我们如何解释自然事物的多元性? • 我们如何通过数学描述自然?
古希腊文明
• 米利都学派
• 米利都(Miletus)是一座富饶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希腊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产生于此,形成米利都学派。
•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 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是西方哲学 的奠基者。
古希腊文明
•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曾跟父亲学过 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 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 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他的一生大部分 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 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 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 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 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 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 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 等等。关于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 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 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此为education之本 义)
古希腊文明
• 苏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
Socrates;470-399 BC)
• 希腊哲学的人学转向
• 始于智者学派,为苏格 拉底、柏拉图所继承。
• 苏格拉底:“你看,我 爱好学习,可乡村和树 木不能教我任何东西, 而城市中的人则能教我 很多。”
古希腊文明
•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 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 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 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 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 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 泰勒斯Thales (624-546 BC)
• 他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 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 (610-547 BC)
• 主张万物本源是“无限”,一切生于无限复归于无限,而 无限本身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 (85-525 BC)
古希腊文明
• 多元论
• 原子论
• 智者学派
• 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 (481-420 BC)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米利都学派首先关注的是科学知识。距此派很久以后,特
别是苏格拉底时代,人们的思想才转向实践生活的哲学。 而且在人们探讨生活哲学时,来自自然哲学的一些重要概 念和理论(如“原子论”)仍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