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 课堂训练(61)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重点知识点大全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下列体育运动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花样游泳的动作B.研究鞍马比赛的姿势C.研究马拉松比赛的成绩D.研究羽毛球运动员接球的动作答案:CA.研究花样游泳的动作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动作,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A错误;B.研究鞍马比赛的姿势时,需要观察运动员的姿势,故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B错误;C.研究马拉松比赛时,运动员的大小和体积可以忽略不计,能视为质点,故C正确;D.研究羽毛球运动员接球的动作时,要观察运动员的动作,故不能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2、随着新能源轿车的普及,人们对车辆乘坐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物理学中称之为“加加速度”,通常用符号“j”表示,如果j值过大,会形成冲击力,影响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对汽车来说,人体可以承受的j值通常在0.4∼1.0之间。
如图为某国产新能源轿车,测得其启动后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a=3-0.5t,则()A.国际单位制中“加加速度”的单位应是m/s2B.j为0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该汽车启动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该汽车启动后j的值大小为0.5m/s3答案:DA.由题意,“加加速度”可表示为j=Δa Δt则国际单位制中“加加速度”的单位应是m/s3,故A错误;B.j为0代表加速度保持不变,物体的运动可能为匀变速运动,也可能为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a=3−0.5t可知,该汽车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该汽车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由a=3−0.5t可知j=ΔaΔt=−0.5m/s3故该汽车启动后j的值大小为0.5m/s3,故D正确。
故选D。
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2s末就是第3s初,指的是时间B.物体在10s时指的是物体在10s初时,指的是时刻C.物体在10s内指的是物体在9s末到10s初这1s的时间D.物体在第12s内指的是物体在11s末到12s末这1s的时间答案:DA.前一秒末和后一秒初是同一时刻,即第2s末就是第3s初,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B.10s时指的是11s初这一时刻,故B错误;C.10s内指的是前10s这一段时间,故C错误;D.物体在第12s内指的是物体在11s末到12s末这1s的时间,故D正确。
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科学学科,对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是高一物理的基础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学科的性质、物理量和测量、国际单位制、机械量和非机械量等。
1. 物理学科的性质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能量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学科。
它具有客观性、实验性和理论性的独特性质。
物理学是一门既适应人类实践需要,又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
2. 物理量和测量物理量是物理学所研究的量,它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两种。
基本物理量是不可再分解的物理量,导出物理量是由基本物理量通过物理关系得到的物理量。
测量是用已知量来确定未知量的过程,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
3. 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是世界范围内采用的统一的计量单位系统。
其中,基本单位包括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等七个单位,由此导出了其他各类物理量的单位。
4. 机械量和非机械量机械量是指描述物体的运动和状态的物理量,主要包括长度、质量、时间和力等。
非机械量则是指除机械量以外的其他物理量,例如温度、电荷和功等。
除了以上主要知识点外,第一章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定律。
例如,量纲和量纲公式是描述物理量表达式中各物理量所处位置和次数关系的工具,它们是进行物理量运算和推导的基础。
动态学定律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石之一,其中最为著名且常用的是牛顿运动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研究物体间引力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
本章的学习对于后续的物理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奠定了物理学知识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掌握其中的每个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巩固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高一物理第一章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知识点总结(超全)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微公式版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置不变化,则这段时间内物体速率为零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大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快答案:DA.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置不变化,则物体的位移为零,但是路程不一定为零,则这段时间内物体速率不一定为零,选项A错误;BD.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选项B错误,D正确;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但是位移不一定就越大,选项C错误;故选D。
2、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于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42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其中“17时42分”和“7小时”分别表示()A.时间,时间B.时间,时刻C.时刻,时刻D.时刻,时间答案:D“17时42分”表示一时间点,即指发射的时刻;而7小时是一时间段,指对接经历的时间。
故选D。
3、某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为v1,然后又从乙地原路返回到甲地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1−v2v1v2D.0,2v1v2v1+v2答案: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由于此人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故位移x=0,平均速度v̅=xt=0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由于此人往返一次,故平均速率为2s t1+t2=2ssv1+sv2=2v1v2v1+v2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在某次汽车性能测试中,两辆汽车先后经过同一平直公路的ab段,检测仪显示两车经过ab段的时间相等。
则可判定两车在ab段运动的()A.初速度相等B.末速度相等C.中间位移的速度相等D.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两车经过ab段的时间相等,根据v=xt可知,两车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初、末速度和中间位移的速度不一定相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C.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 D.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
解析:物体的质量、大小、运动状态都不是判断物体能否被看 成质点的依据, 物体的形态、 大小是否对所研究的问题起主要作用, 是判断能否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惟一依据,A、B、D 错,质点是抽 象的理想化模型,有质量,没有大小,不占据空间.C 对. 答案:C
解析:“飞流”、“潮水”、“国旗”都是以其他物体为参考 系,故 A、B、D 错误,“轻舟”相对“万重山”是运动的,故 C 对. 答案:C
8. 由于战斗机离战斗区域较远, 需要在空中加油, 如图所示. 当 加油机给受油机空中加油时, 应使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关于两 飞机飞行方向和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如右图所示的坐标系,A 点 为抛出点,坐标为-2 m,B 点为坐标原点,D 点为 地面,坐标为 2 m,C 点为接住点,坐标为 1 m,所 以选项 B 正确. 答案:B
12.以北京长安街为坐标轴 x,向东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 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 O, 建立一维坐标系. 一辆汽车最初 在原点以西 3 km 处,几分钟后行驶到原点以东 2 km 处. (1)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多少? (2)如果将坐标原点向西移 5 km,则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 终位置分别是多少?
3.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汽车在行驶时车轮的转动情况 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 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车的危险 D.计算汽车从北京开往大连的时间
)
解析:A、B、C 三项的物体均需要考虑汽车的形状. 答案:D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49 课堂训练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49 课堂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前,放有一点光源S,设s在平面镜中的像为S‘,则相对于站在地上的观察点来说:MA、若S以水平速度V向M运动,则S‘以V移动B.若s以水平速度V向M移动,则s’以2V移动C.若M以水平速度V向S移动,则S’以2 v移动D.若M以水平速度V向S移动,则S’以 v移动2.一平面镜放在圆筒内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有一点光源s,平面镜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开始以角速度ω绕圆筒轴O匀速转动,在具转动450角的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与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相同,都是2ωB.点光源的像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为2ωC.点光源的像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为2ωD.点光源在镜中的像与反射光斑运动的角速度均为ω3.路灯悬挂在一定高度,有一人自路灯的正下方经过,这时他看到自己头部的影子正好在脚下,此人以不变的速度V匀速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此人头部影子的运动情况是: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减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a、6、c三条光线交于S点,如果在S点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则三条反射光线:A.可能交于一点也可能不交于一点B.一定不交于一点C.交于镜前的一点,成为一实像点 SD.它们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得到一个虚像点5.如图所示,任意一条光线射向夹角为的两平面镜的相对镜面上,相继经两镜面反射后,最后射出线与最初入射线的方向间夹角应为:A .B. 2C.3D.46.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二、填空题7.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秒.8.太阳光以400角射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这时光线的反射角是.如果阳光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减小150,这时反射光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将(“增大"或“减小”).9.如图所示,激光液面控制仪的原理是:测定一束激光AO 以入射角i 照射液面,反射光O B 射到水平光屏上,屏上用光电管将光讯号变成电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发现光点在屏上向右移动了s 的距离射到B’点,由此可知液面降低了 。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大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大全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规律以及与能量和力的关系。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高一必修一是物理学的入门阶段,主要围绕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展开讲解。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的大全,以帮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会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第二章:机械能与能量守恒1. 动能与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3. 功与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4.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形变有关。
第三章:运动的描述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位移是物体位置变化的矢量量值,速度是位移的导数,加速度是速度的导数。
2.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
3. 抛体运动:水平抛体运动和斜抛运动的公式推导,包括水平抛体的飞行时间、水平位移和最大高度等概念。
第四章:力与压强1. 压强的概念:物体受力作用时的压力与物体表面积的比值。
2. 压强与压强传递:液体或气体的压强与液体或气体的深度、液体密度等因素有关。
3. 浮力和浮力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浮力原理的推导和应用。
4. 压强与浮力应用:液压系统和气垫船等原理及应用。
第五章:静电场1. 电荷的基本性质:电荷的基本单位、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等规律。
2. 库仑定律:描述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方向。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20 课堂训练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20 课堂训练1.关于汽车在水平路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汽车启动后以规定功率行驶.在速率未达到最大以前.加速度是在不断增大的B 、汽车启动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速率未达到最大以前,牵引力是在不断减小的C 、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若要减小速度,可减小牵引功率行驶D 、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 若再减小牵引力,速率一定减小2.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也相等 在左图用力F 1拉物体.在右图用力F 2推物体.F 1与F 2跟水平面的夹角均为α。
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位移。
设F 1和F 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 1和W 2.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和W 。
下面表示中正确的是……………………………………………………( )A 、W 1=W 2、 W 1=W 2’ B 、W 1<W 2 W 1‘<W 2’C 、W 1>W 2 W 1‘<W 2’D 、W 1<W 2、 W 1‘>W 2’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移动了距离S .如果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推力所做的功为…( )A .θsin FsB .θcos FsC .θμcos mgsD .)cos (sin θμθ+mgs4.关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其中一个力做正功 则另一个力必做负功B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必为零C .这两个力可能同时都做正功或同时都做负功D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5.某个力F=70N 作用于半径R =1m 的转盘边缘上.力F 的大小保待不变.但方向在任何 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 所做的总功为………………( )A . 0B 、20πJC . 10JD 、20J6.用轻绳悬挂一小球 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放手使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在小球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 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 )A 、保持不变B 、不断变大C 、不断变小D 、先变大.后变小7、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B .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小C .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F 1 F 2 F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F1对物体做功8J,F2对物体做功6J,则F1和F2对物体做的总功 J.9.用F=50N的力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 F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的质量为10kg,若物体前进了10m,拉力F做的功为 J,重力做的功为 J,支持力做的功为 J,摩擦力做的功为 J.10.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若汽车行进时的功率恒为P,最终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则当汽车的速度为V2时其加速度a= .11.一台抽水机,每小时能把180t水抽到10m高的蓄水池中,它的输出功率为 .它每分钟做功为.12.跳绳是一种健身运动,设运动员的质量为50kg,他每分钟跳绳180次,假定在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接触时间为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2/5,,则该运动员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g=10m/s2) .1 3.某地的风速为20m/s,设空气密度为1.3kg/m3,如果把通过横截面积为20m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电功率是多少?14.喷水池喷出的竖直向上的水柱高5m,空中有水20dm3,空气阻力不计,则喷水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g=10m/s2)参考答案:1.BCD 2.B 3.B 4.CD 5.B 6.D 7.D 8.14 9.400、O、O、-400 10.P(V l--V2)/V i V2 m 11. 4.9KW、2.94×105J 12.75W 13.1.04×105W 14.500W。
高一物理每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每课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学生打下了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在高一的物理学习中,我们逐渐接触到了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每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一课: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则在这一课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质量、时间、空间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和其计量单位。
对于物理学的基本法则,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这是物理学的基石,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课:力在这一课中,我们深入学习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我们了解了力的计量单位——牛顿,并且学习了如何量化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我们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力的平衡和受力分析非常重要。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特殊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并通过实例了解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课:平衡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平衡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力。
我们了解了平衡的条件,并学习了如何根据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大小来推导出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平衡力的判定方法,如自由体图的绘制和受力分析等。
第四课:力的合成与分解在这一课中,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力的合成与分解。
我们了解了力的合成定理和分解定理,并通过实例学习了如何应用这些定理解决力的平衡问题。
这一知识点在工程设计和力学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第五课:运动在这一课中,我们进入了物体的运动领域。
我们学习了物理学中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我们还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并通过实例了解了如何应用运动学的知识解决与运动相关的问题。
第六课:力与运动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影响。
我们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并学习了如何根据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质量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我们还学习了力的平衡条件,即受力合力为零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超完整加随堂小练习!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按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可以将运动分为平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和转动(物体上各点以某一点为轴运动);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又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做力学。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来学习几个相关的概念。
(一)物体和质点“质点”的引入:自然界中大多数物体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
比如:鸽子在天空中飞翔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并不一样,身体向前飞行时,翅膀还在上下拍动;人在向前奔跑的时候,不仅躯干在向前运动,手臂也在前后摆动。
要准确地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显得比较困难。
但我们一定要将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都描述清楚吗?不一定。
当我们要研究鸽子或人的运动快慢的时候,可以忽略翅膀和手臂的运动,将它们“浓缩”为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而这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了使研究的问题简化,可以,将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但不同于几何中的点。
3.视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B.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C.研究在平直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D.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E.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F.研究比赛时乒乓球的旋转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注意:⑴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而是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确定。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 课堂训练(66)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 课堂训练(66)综合训练(66)说明: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为60分钟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 上叠放着物体B 。
A 和B 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
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B 对A 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A 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
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在竖直环内一次又一次地做圆周运动,当它第n 次经 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7m/s ,第n+1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为5m/s ,则小球第n+2次经过环的最低点时的速度v 一定满足 ( )A .大于1m/sB .小于1m/sC .等于1m/sD .等于3m/s3.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 、B 、C 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的长度为1 m ,D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
已知电场线平行于ΔABC 所在平面,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 、6 V 和2 V 。
设场强大小为E ,一电量为1×10-6C 的正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则 ( )A .W =8×10-6J ,E ≤6 V/mB .W =6×10-6J ,E >6 V/mC .W =6×10-6J ,E ≤8 V/mD .W =8×10-6J ,E >8 V/m4.如图所示,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 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最后竖直向上运动,在三个阶段的运动中,线上张力的大小(不计一切摩擦阻力) A .由小变大 B .始终不变C .由大变小D .由大变小再变大 5 .如图所示是示波管工作原理的示意图,电子经电压U 1加速后以速度υ0垂直进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的偏转量为h ,两平行板间的距离为d ,电势差为U 2,板长为L .为了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即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量2U h ),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增大两板间电势差U 2B 、减小板长LC 、减小两板间距离dD 、增大加速电压U 1B A A D B Cv 21v 0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高中物理第一章时间和位移导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课前预习1.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时刻与物体的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2.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有关,而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无关,物体的位移可以这样表示:从到作一条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3.矢量和标量:既有又有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
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遵守不同的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
4.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如图1—2—6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 =___________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建立一维坐标系,用________表示位置,用位置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位移.课堂合作知识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2.如图为时间轴,请你标出第3s、前3s、第3s初、第3 s末、第n s,并说明它们表示时间间隔还是时刻,如果表示时间间隔,则表示多长时间?知识点二:路程和位移3、观察教材图1.2—2从北京到重庆,观察地图,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何相同或不同之处?4、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 出发,向北走了40 m ,到达C 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 ,到达B 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这位同学由A 到B 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比较出算术相加与矢量相加的法则吗?知识点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5、如图计算物体由A 到B 坐标变化量Δx= 那么物体由B 到A 坐标变化量Δx= 问:结果一样吗?为什么?【典题探究】例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 .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 B .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C .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D .一节课45 min例2.从高为5 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 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为3 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B .小球的位移为7 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C .小球的位移为3 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D .小球的位移为7 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例3.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 ,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 B .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 甲=3 m ,X 乙=-5 m ,则X 甲>X 乙 C .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 .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 【巩固练习】1.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学校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学习、生活等的时间;X/m.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1min等于60s,所以1min可分成60个时刻;D.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秒、分、时。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练习高一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1.质点 参考系1.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了解力学研究的问题——物体做机械运动的规律。
2.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
3.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
4.体会理想化模型在探究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一、机械运动与力学1.机械运动:物体的□01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叫作机械运动。
2.力学:在物理,研究物体做□02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作力学。
二、物体和质点1.质点的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01大小和□02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03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
2.物体看成质点的另一种情况: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04完全相同,从描述运动的角度看,物体上□05任意一点的运动完全能反映整个物体的运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06所要研究的问题决的。
4.理想化模型:在物理,突出问题的□07主要因素,忽略□08次要因素,建立□09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三、参考系1.静止与运动: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01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而运动是□02绝对的。
2.运动的相对性:描述某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时,是□03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
3.参考系:描述物体的□04运动时,选的作为□05参考的物体。
4.参考系的选取(1)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06任意选择。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07有所不同。
(3)通常情况下,在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都以□08地面为参考系。
判一判(1)很小的物体一能看成质点。
( )(2)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则不能。
( )(3)质点与几何中心点一样,没有区别。
( )提示:(1)×(2)√ 当所研究的问题能够忽略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才能看成质点,能否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无关。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7 课堂训练(二)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7 课堂训练(二)1、如图所示,升降机内的水平桌面上,用轻弹簧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当升降机以速度V 向下做匀速运动,把弹簧拉长X 时,物体恰好能在桌面上静止,若突然发现物体向右运动,则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A. 保持原来匀速运动B. 向下做加速运动C. 向上做加速运动D.已停止不动 2B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A 和B 间摩擦系数为μ1,B 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2,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沿斜面下滑,在这个过程中A A. 等于零 B. 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等于μ2mgcos θ D.大小等于μ1mgcos θ3、一名学生为了体验超重和失重的感觉,从一楼乘电梯到十五楼,又从十五楼下到一楼,他的感觉是………………………………………………………………( )A. 上楼时先超重,然后正常B. 上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C. 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D. 下楼时先失重,然后正常,最后超重4、如图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设中间一质量为m 的西瓜A ,则A 受其它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A. m(g+a)B. maC. 22a g m +D.22a g m -5、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 0B. kxC. kx Mm D.kx mM m + 6、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同一高度下落,运动中所受阻力分别为f 1和f 2,如果物体m 1先落在地面,那是因为………………………………( )A. m 1 >m 2B. f 1 <f 2VC. 2211m f m f < D.2211f g m f g m -=- 7、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 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相连,两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 点的距离为S ,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A. 方向向左,大小为mks B. 方向向右,大小为mks C. 方向向左,大小为mks 2 D. 方向向右,大小为m ks 2 8、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斜面固定在竖直方向的电梯中,运动过程中,物体始终相对斜面静止,如图所示,原来电梯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加速上升,则弹力变大B. 若加速上升,则摩擦力变小C. 若加速下降,则弹力变大D.若加速下降,则摩擦力变大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封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怎样运动?10、椐报导“民航公司的一架客机,在正常航线上做水平飞行时,由于突然受到强大气流的作用,使飞机在10S 内下降高度达1700m,造成众多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伤亡事故”。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 课堂训练(60)

θm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课堂训练(60)综合训练(60)物理姓名:学号:成绩:等级:说明: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为90分钟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学生用100N的力将质量为0.5kg的球迅速踢出,球在水平路面上滚出20m远,则该学生对球做的功是:A.2000J B.1000JC.16J 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物体A和地面向右运动SA.摩擦力对A.BB.F对A所做的功与AC.A所受合外力对AD.以上说法都不对3.质量为mA.若斜面向右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B.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C.若斜面向左以加速度a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asD4.质量为m球继续作圆周运动,为A.C.5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C.它们滑行的时间相同D.质量大的物体克服摩擦做的功多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6.如右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小球机械能减少B.小球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D.系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7.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B .到达底部时速度相等C .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D .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8.如图所示,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用线悬在等高的O 1、O 2点,A 球的悬线比B 球的长,把两球的悬线均拉到水平后将小球无初速释放,则经最低点时(以悬点为零势能点)A .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B .A 球的动能大于B 球的动能C .A 球的机械能大于B 球的机械能D .A 球受到悬线的拉力大于B 球受到的悬线的拉力9.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 处固定质量为2 m 的小球,B 处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 点,可绕过O 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 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 .A 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 球机械能增加量C .B 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 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 .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 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三.解答与论证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69分。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2时间和位移

解析 位移: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x1 x2 x1 5 (3) 8m
x2 x3 x2 7 5 12m
方向: +x方向 方向: -x方向
x3 x3 x1 7 (3) 4m 方向: -x方向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课堂要点小结
三组物理量的对照辨析
答案 (1) 如图所示 (2)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 位移 x =-500 m-300 m= -800 m 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即方向向西.路程 s=150 m+450 m+500 m=1100 m.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区
【要点提炼】 1.位置和时刻相对应,位移和 时间间隔 相对应. 2.在一维直线坐标系中,某一个点对应一个位置,用一 个点的坐标值表示;线段长对应一段位移,用两个坐标的 差值表示,即Δx=x2-x1,Δx的数值表示位移 大小, Δ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 相同 ,Δx为负表示位 移方向与正方向 相反 .
(100 100 cos 60 0 )2 (100 sin 60 0 )2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学习目标定位
再见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二 . 路程和位移
小明和爸爸出发前,爸爸让小明设计出行路线,
路线起点:北京,终点:深圳.他有三种方式 可供选择:一是乘长途汽车;二是坐高铁;
三是乘飞机.三种出行方式的路程是否相同?
位置的变化是否相同?如何描述位置的变化?
答案
三种方式路程不同 实际运动轨迹
初位置(北京)一样,末位置(深圳) 一样,即位置的变化一样.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45 课堂训练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45 课堂训练综合训练 1.如图所示,在两根平行长直导线M 、N 中通过同方向,同强度电流.线框ABCD 和两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线框沿与两导线垂直的方向,自右向左在两导线间匀速移动.在移动过程 中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是:A .沿ABCDA 不变B .沿ADCBA 不变C .由ABCDA 变成ADCBAD .由ADCBA 变成ABCDA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U 形导电框架上接有电阻R ,导线ab能在框架上无摩擦地滑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竖直穿过框架平面,当ab 匀速向右移动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导线ab 除受拉力作用外,还受到磁场力的作用B .ab 移动速度越大,所需拉力也越大C .ab 移动速度一定,若将电阻增大些,则拉动ab 的力可小些D .只要使ab 运动并达到某一速度后,撤去外力,ab 也能在框架上维持匀速直线运动 3.一个矩形导线框用绝缘细软线悬挂在一根较长的竖直导线AB 的右边,且导线框和导线AB 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当导线AB中的电流增大时,线框将: A .向右摆动B .向左摆动C .绕OO’轴转动D .静止不动4.如图所示,闭合矩形线圈abcd 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穿过一个 匀强磁场区域,此磁场 区域竖直方向的长度远大于矩形线圈bc 边的长度,不计空气阻力则: A .从线圈dc 边进入磁场到ab 边刚穿出磁场的整个过程中, 线圈中始终有感应电流 B .从线圈dC 边进入磁场到ab 边刚穿出磁场的整个过程中, 有一个阶段线圈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c .dC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内感应电流的方向与dc 边刚穿出 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D .dc 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内感应电流的大小与dc 边刚穿出磁场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一定相等5.如图所示,用恒力F 将闭合线圈自静止开始,从图示位置向左沿垂直于磁感线方向拉出有界匀强磁场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线圈是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线圈向左运动且速度逐渐增加C .线圈向左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D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增大 M N I I A B C D v A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F6.如图所示,PQRS 为一正方形导线框,它以恒定速度向右进入以MN 为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MN 直线与水平成450角.E 、F 分别为PS 和PQ 的中点,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正确的说法是: A .当E 点经过边界MN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最人B .当P 点经过边界MN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C .当F 点经过边界MN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D .当Q 点经过边界MN 时,线框中感应电流最大7.如图,一个半径为L 的半圆形硬导体AB 以速度v ,在水平U 型框架上匀速滑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回路电阻为R 0 半圆形硬导体AB 的电阻为r ,.,其余电阻不计,则半圆形导体 AB 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及AB 之间的电势差分别为: A. rR BLvR BLv +00; B. BLv BLv ;2 C. BLv BLv 2; D. r R BLvR BLv +002;2 8.在0.5特斯拉的匀强磁场中,长度为40厘米的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线跟磁感线垂直,运动方向跟导线垂直,跟磁感线成300,要想在导线中产生2伏特的电动势,导线的运动速度应该是 米/秒.9.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根弯成450的金属线POQ ,其所在平面与磁场垂直,如图,长直导线MN 与金属线紧密接触,起始时Ob=L 0米,且MN⊥OQ,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均为r ,当MN 以速度v ,平行于OQ 向右匀速滑动时,求: (1)闭合电路aOb 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驱使MN 作匀速运动的外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导线上产生的热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综合训练:1.B 2.D 3.A 4.B 5.A 6.B 7.D 8.209.(1)r Bv I 2)22(-=(2))(2)22(02vt L r v B F +-= (3))(2)22(022vt L rv B P +-=N。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12 课堂训练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12 课堂训练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B.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是时刻变化的
C.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 曲线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变化的
2、一个小球在坐标原点O 被水平抛出,小球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瞬时速度和竖直方向所成的角为α,位移和竖直方向的所成的角为β,则α和β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 )
A. α和β都随时间增大 B . α和β都随时间减小
C. α随时间增大,β随时间减小
D. α随时间减小,β随时间增大
4、以16m/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抛出时速度方向成370,不计空
气阻力,那么石子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大?石子抛出点与落地点的高度差是多少?(g=10m/s 2)
5、小球自楼梯的平台上以V 0=1.5m/s 的速度被水平踢出,所有阶梯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2m.问小球首先落在哪一级台阶上?
6、一个排球场总长18m,设网高为2m ,运动员站在离网3m 的线上,正对网前跳起将球水平击
出(g=10m/s 2)
(1)设击球点高度为2.45m,若球不触网,击球速度应为多大?
(2)若击球点的高度小于某一值,那么无论水平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试求这个
参考答案:1、D 2、A 3、B 4、20m/s 7.2m 5、第3级
6、(1)221gt h = t=0.3s s m t
x v /10== (2)设这个高度为h ,任意速度为V ,211212gt h =- 13vt = 22121gt h = 212vt = m h 13.2=。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22 课堂训练

高中物理知识点回顾一章一节22 课堂训练1.一质量为m 的小球 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 小球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从平衡 位置甲处缓慢移动到乙处.则力F 所做的功为 A. mgLcos α B. FLsin αC.mgL(1-cos α)D.FLtan α2.在一次军事演习中 某高炮部队竖直向上发射一枚炮弹.在炮弹由静止运动到炮口的过程中,重力做功W 1,炮膛及空气阻力做功为W 2,高压燃气做功W 3。
则在炮弹6飞出炮口时.(取开始击发时炮弹的重力势能为零)A 、炮弹的重力势能为w 1B 、炮弹的动能为W 3-W 2-W 1C 、炮弹的动能为W 3+W 2+W 1D 、炮弹的总机械能为W 33.一带电小球从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3J ,电场力做功为1J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J ,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 a 点动能比b 点小3.5JB 、 a 点重力势能比b 点大3JC 、a 点电势能比b 点小1JD 、a 点机械能比 b 点小0.5J4.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 的斜坡下滑,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m/s 。
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 求人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等于多少”(取g=10m /s 2)5.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桌面上, 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今用一水平推力推物体加速前进一段时间,撤去此力 物体再滑行一段时间后静止。
已知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S .求此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6.假设运动员质量为75kg .在起跑的0.8s 时间内冲出4m 。
若运动员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每克葡萄糖可转化为机械能 1.2×106J ,则这一过程国他至少消耗体内葡萄糖多少克7.一载重量不变的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先后分别在水平的普通路面和结了冰的路面行驶 急刹车后直至完全停下 比较两种情形下急刹车产生的热量8.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1) 此自行车所配置的电动机的内阻为A 、7.4ΩB 、7.2ΩC 、7.0ΩD 、0.2Ω(2)两次都将蓄电池充足电.第一次以15k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第二次以25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若行驶时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 则两次行驶的最大里程之比为:A 3/5B 5/3C 9/25 D 25/99.推行节水工程的转动喷水龙头如图,喷水龙头距地面hm .其灌溉半径可达10h 米.每分钟喷水m 千克.所用的水从地下H 米的井里抽取.设水以相同的速率喷出 若水泵效率为η, 则配套的电动机的功率至少多大?10、某校在一次体能测试中要求学生连续立定摸高.某学生身高1.75m.体重60kg.站立举手摸高2.15m.该学生每次平均用力蹬地.经0.4s竖直离地.他跳起摸高2.6m.求;(l)每次起跳蹬地过程该生所做的功((2)若每次立定摸高.该学生消耗的体能是他蹬地做功的1.6倍.1分钟他跳了30次.如果人体运动所需的能量全部由葡萄糖提供。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学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前铺垫】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这一章我们研究运动,可是这就要面对一个问题:物体的各个部分运动不是完全相同的时候怎么办?怎么说明物体是否运动,怎么运动?如何把运动转化成数学公式处理?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开始阅读教材吧。
【学习目标】1.掌握质点的概念,能够判断什么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体在不同参考系下的运动情况。
3.认识坐标系,并能建立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知识点梳理】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变化,也就是物体的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最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
是绝对的,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为一个,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的物理模型。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
【课堂练习】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4.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5.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的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6.坐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是因为选取作为参考系的缘故,而“坐地日行八万里”是选取作为参考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训练(61)物理说明: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为60分钟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E = F/q,可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B.根据E = KQ/r2,可知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电荷的电量Q成正比.C.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D.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2.如图9-1-6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A.F1B.F2C.F3D.F4图9-1-63.用绝缘细线将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面,设空间中存在着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当小球静止时把细线烧断(空气阻力不计).小球将做A.自由落体运动B.曲线运动C.沿悬线的延长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变加速直线运动4.如图9-2-9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种异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5.某电场中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图9-2-10中虚线表示等势面,:过a、c两点的等势面电势分别为40 V和10 V,则a、c连线的中点b处的电势应A.肯定等于25 VB.大于25 VC.小于25 VD.可能等于25 V图9-2-10 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6.如图9-5-15所示,虚线表示某点电荷Q所激发电场的等势面,已知a、b 两点在同一等图9- 3Q b甲 乙 d c a图9-5-15势面上, c 、d 两点在另一个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同一点a 射入电场,在电场中沿不同的轨迹adb 曲线、acb 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粒子所带的电荷符号不同B.甲粒子经过c 点时的速度大于乙粒子经过d 点的速度C.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小后增大D.经过b 点时,两粒子的动能一定相等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3g/4,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物体在沿斜面上升的全过程中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43 B.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C.动能损失了mgh D.机械能损失了mgh 218.如图9-3所示,L 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杆,杆上O 点套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环,在杆的左侧固定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杆上a 、b 两点到+Q 的距离相等,Oa 之间距离为h 1,ab 之间距离为h 2,使小环从图示位置的O 点由静止释放后,通过a 的速率为13gh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环通过b 点的速率为)23(21h h gB .小环从O 到b ,电场力做的功可能为零C .小环在Oa 之间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D .小环在ab 之间的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9.甲、乙两船在同一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
河宽为H ,河水流速为0v 。
船在静水中的速率均为v ,出发时两船相距为233H 。
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3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河对岸的A 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 B .v =20vC .两船可能在未能到达对岸前相遇D .甲船也在A 点靠岸三.解答与论证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65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0.(本题16分)在一高为h 的绝缘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静止,小球到桌子右边缘的距离为s ,突然在空间中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 ,且qE = 2 mg ,如图9-1-11所示,求:(1)小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11. (本题15分)长木板AB 放在水平面上如图9-1-12所示,它的下表面光滑而上表面粗糙,一个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小物块C 从A 端以某一初速起动向右滑行,当存在向下的匀强电场时,C 恰能滑到B 端,当此电场改为向上时,C 只能滑到AB 的中点,求此电场的场强.12. (本题16分)一质量为m 的质点,系于长为R 的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空间的O 点,假定绳是不可伸长的、柔软且无弹性的。
今把质点从O 点的正上方离O 点的距离为R 98的O 1点以水平的速度gR V 43抛出,如图12所示。
试求; (1)轻绳即将伸直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多少?(2)当质点到达O 点的正下方时,绳对质点的拉力为多大?图9-1-11AC E B图9-1-1213.(本题18分)如图所示,挡板P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上,小物块A和B大小可忽略,它们分别带有+Q A和+Q B的电荷量,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两物块由绝缘的轻弹簧相连,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B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整个装置处于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开始时A、B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及A、B间的库仑力,A、B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一直在水平面上运动且不会碰到滑轮.试求(1) 开始A、B静止时,挡板P对物块A的作用力大小;(2) 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C并由静止释放,当物块C下落到最大距离时物块A对挡板P的压力刚好为零,试求物块C下落的最大距离;(3) 若C的质量改为2M,则当A刚离开挡板P时,B的速度多大?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BCCCABBDBCDBD10.【解析】(1)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运动,t 1=gsqE smd s==22,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t 2=gh 2,小球从静止出发到落地所经过的时间:t =t 1+t 2=g h g s 2+(2)小球落地时gh gt v y 22==,gh gs gt t mqEat v x 2222+====. 落地速度sh g gs gh v v v y x 2841022++=+=.【答案】(1)ghg s 2+(2)sh 2g 8gs 4gh 10++ 11.【解析】当电场方向向上时,物块C 只能滑到AB 中点,说明此时电场力方向向下,可知物块C 带负电.电场方向向下时有: 220)(2121)(V m M mv L qE mg +-=-μ V M m mv )(0+=电场方向向上时,有: 220)(21212)(V m M mv L qE mg +-=+μ V M m mv )(0+=2)()(LqE mg L qE mg +=-μμqmgE 3=12. 解析:其实质点的运动可分为三个过程:第一过程:质点做平抛运动。
设绳即将伸直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13所示,则θsin 0R t V =,图13θcos 98212R R gt -=,其中gR V 430=联立解得gRt 34,2==πθ。
第二过程:绳绷直过程。
绳棚直时,绳刚好水平,如图2所示.由于绳不可伸长,故绳绷直时,V 0损失,质点仅有速度V ⊥,且gR gt V 34==⊥。
第三过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设质点到达O 点正下方时,速度为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守律有:R mg mV mV ⋅+=⊥22/2121 设此时绳对质点的拉力为T ,则R V m mg T 2/=-,联立解得:mg T 943=。
13.解析:(1)对系统AB : A B (Q +Q )N E = (2)开始时弹簧形变量为1x ,由平衡条件:kEQ x EQ kx BB==11可得 ① 设当A 刚离开档板时弹簧的形变量为2x :由:2A kx EQ =可得2AEQ x k= ② 故C 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21x x h += ③ 由①~③式可解得)(A B Q Q kE h += ④(3)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 下落h 过程中,C 重力势能的的减少量等于B 的电势能的增量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以及系统动能的增量之和 当C 的质量为M 时: B Mgh Q E h E =⋅+∆弹 ⑤ 当C 的质量为2M 时,设A 刚离开挡板时B 的速度为V2)2(212V m M E Eh Q Mgh B B ++∆+=弹 ⑥ 由④~⑥式可解得A 刚离开P 时B 的速度为:)2()(2B B A m M k Q Q MgE V ++=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