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微专题6 湖泊
2020高考地理湖泊专题

江西省赣州中学曾庆阳知识结构:一、湖泊的类型(一)按成因划分构造湖火山湖冰川湖潟湖堰塞湖海迹湖特 征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
堰塞体往往不稳定,易跨坝多为椭圆形,湖岸陡,湖水深冰川侵蚀形成的洼地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湖泊构造湖 堰塞湖 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由于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冰碛或火山喷发熔岩阻塞河道而形成火口湖 冰川湖 火山口积水而成 北美五大湖泊及欧洲芬兰、瑞典的湖泊、 高山地区长白山天池贝加尔湖、死海及非洲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五大连池 、镜泊湖、汶川地震后的唐家山堰塞湖类型成 因典 型 地 区按成因分类(2013年江苏卷)图 4 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 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冶的呼吁。
1. 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A. 大湖萎缩而成B. 古河道残遗而成C. 人工挖掘而成D. 风力侵蚀而成B(2018全国卷3)贝加尔湖(图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 8 千米。
据此完成 。
2.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A特 征 举 例 主要分布区淡水湖与外流河相通,湖水易交换,循环更新周期短,含盐分少。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北美五大湖、贝加尔湖等主要分布在外流区(或降水较多的地区)咸水湖为内流河的终点,只有流进的河流,没有流出的河流。
因蒸发盛,盐度较大。
青海湖、纳木错、里海、死海等主要分布在内流区(或降水较少的地区)按盐度分类3.红碱淖(如图8)是我国4A旅游景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为观鸟、食鱼、橡皮艇等。
红碱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年面积不足2 km2,1958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20世纪60年代连年水灾,面积增至70 km2,成为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
高中地理湖泊专题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湖泊专题归纳总结湖泊是地球表面上的重要水域之一,它们分布广泛,形态各异,对于地球的水循环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湖泊是一个重要的专题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湖泊专题进行归纳总结。
一、湖泊的分类根据湖泊的形成方式和地理位置,湖泊可以分为自然湖和人工湖两大类。
自然湖是通过自然地质运动形成的,主要包括断陷湖、构造湖和火山湖等;而人工湖则是人类为了灌溉、发电、水源供给等目的而修建的人工水库。
二、湖泊的形态特征湖泊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湖泊的面积、深度、形状和湖岸线等。
湖泊的面积可以作为评价湖泊大小的指标,深度则反映了湖泊在地下水补给和蒸发作用下的水动态变化。
湖泊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等,湖岸线则是指湖水与陆地相接触的边界线,它对于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具有重要影响。
三、湖泊的水文特征湖泊具有一系列的水文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特征是入湖河流、湖水的动力学特征和湖水的质量。
入湖河流对于湖泊的水资源补给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会影响湖泊的水位、水量和水质。
湖水的动力学特征包括湖水流动的方式和湖泊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而湖水的质量则可以通过测定湖水中的溶解氧、PH值以及营养物质等指标来评价。
四、湖泊的生态系统湖泊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们包括湖水生态系统和湖岸带生态系统。
湖水生态系统由水体、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等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湖泊的稳定生态平衡。
湖岸带生态系统则是湖水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它具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湖泊的经济价值湖泊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旅游业、渔业和水资源利用等都与湖泊密切相关。
湖泊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湖泊中丰富的鱼类资源为渔民提供了可靠的收入来源。
此外,湖泊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湖泊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湖泊资源,湖泊保护与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高考地理湖泊知识点

高考地理湖泊知识点湖泊是地球表面积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各个大洲和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湖泊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与分布、地理作用以及世界著名湖泊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高考地理湖泊知识点。
一、湖泊的定义湖泊是地表蓄水的天然水体,与海洋相比,湖泊的面积较小、水深较浅。
它是由于地球地壳的变动或其他地质、气候等因素形成的,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属于相对稳定的地表水体。
二、湖泊的分类湖泊可以按照地理位置、水源、盆地特征、水量变化等因素进行分类。
1.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分为高原湖、平原湖、台地湖、山地湖等;2.按照水源可以分为河流湖、冰川湖、火山湖、岩溶湖等;3.按照盆地特征可以分为封堡湖、抬升湖、断裂湖、溶蚀湖等;4.按照水量变化可以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等。
三、湖泊的形成与分布湖泊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构造变动、地壳运动、河流冲积、冰川活动、火山活动等。
在地质的长期演化过程中,湖泊的形成和消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湖泊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地理环境下湖泊的分布特点不同。
广义的湖泊分布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湖泊,狭义的湖泊分布则主要指一个特定地区或国家的湖泊分布特点。
四、湖泊的地理作用湖泊在地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调节气候:湖泊具有吸收热量、调节温度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
2.调蓄水源:湖泊可以蓄水,为周边地区提供水源、灌溉和发电等重要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3.保护生态:湖泊为众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维系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4.经济利用:湖泊是旅游观光的热门地点,也可以开展渔业、航运和水上运动等经济活动。
五、世界著名湖泊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湖泊,它们以壮丽的景色、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于世。
1. 美洲地区: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尼加拉瓜湖;2. 欧洲地区:巴尔干半岛上的贝尔格莱德湖、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瑞士的日内瓦湖;3. 亚洲地区:西伯利亚的巴伦支海、中国的青海湖、印度的瓦努阿特湖;4. 非洲地区: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坦桑尼亚的坦噶湖;5. 大洋洲地区:澳大利亚的伊壁鸠鲁湖。
湖泊的高考知识点

湖泊的高考知识点湖泊作为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自然地理现象,经常会在高考中成为考察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湖泊的形成、分类、地理特征等几个方面,介绍湖泊的高考知识点。
一、湖泊的形成湖泊是由各种各样的地质、气候和地下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常见的湖泊形成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正构造湖: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形抬升或坳陷而形成的湖泊,比如我国的青海湖就是正构造湖的典型代表。
2. 异构造湖:由地质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壳变动导致断层形成,断层堵塞湖泊水流而形成的,如洞庭湖。
3. 冰碛湖:又称冰川湖,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湖泊,常见于寒冷地区,如我国的额尔齐斯湖。
4. 火山湖:火山口喷发后形成的湖泊,火山湖呈现出较深的水域和陡峭的湖滨地形,如巴尔喀什湖。
二、湖泊的分类根据湖泊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方式,可以将湖泊进行分类。
常见的湖泊分类有以下几种:1. 按湖泊的形状分类:湖泊的形状多样,可以分为圆形湖、锥形湖、线形湖等。
2. 按湖泊的来源分类:湖泊的形成来源不同,可分为河湖、冰湖、砂湖等。
3. 按湖泊的成因分类:湖泊的成因有多种,可以分为断层湖、火山湖、冰碛湖等。
4. 按湖泊的水源分类:湖泊的水源来自于地表径流、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不同途径。
三、湖泊的地理特征湖泊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地理特征:1. 湖泊水域面积大小:湖泊的大小可以从面积上来衡量,如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面积达到了3585平方千米。
2. 湖泊的咸淡特征:湖泊的水质有淡水湖和咸水湖之分,咸水湖通常受到海水入侵等因素影响,如中国的青海湖是淡水湖,而以色列的死海则是典型的咸水湖。
3. 湖泊的湖滨地形:湖泊的周围地形多样,有平原型、山地型、峡谷型等。
4. 湖泊的资源和环境:湖泊周围的资源和环境对当地的经济、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场,而伊甸湖则因其美丽的景色而成为旅游胜地。
四、湖泊的意义与保护湖泊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三地理湖泊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湖泊知识点总结湖泊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的水体,是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原因形成的。
湖泊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也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湖泊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湖泊的形成湖泊的形成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1. 断陷湖:由于地壳运动,地壳发生断裂,形成断陷,断陷处积水而形成湖泊。
如洞庭湖、太湖等。
2. 硅质湖:由于地壳运动或火山喷发造成湖底下陷,再经长期侵蚀、淤积形成的湖泊。
如青海湖、巢湖等。
3. 碎屑质湖:由于河流冲击、淤积草莱、物质隔离形成的湖泊。
如峨眉山下的碧水湖。
4. 冰川湖:由于冰川活动形成的湖泊。
如中国最深的澜沧江冰川湖。
二、湖泊的分类湖泊根据其成因、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湖泊分类如下:1. 根据成因分:(1)断陷湖:形成于地壳的断陷带上,湖泊常呈条带状。
如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
(2)玄武岩岩溶湖:形成于火山岩溶或建在活动火山口,湖泊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如安徽的九华山。
(3)冰蚀湖:山地和高山地区的冰川活动形成的湖泊,湖泊多呈长形或崖壁状。
如四川的色达雪山湖。
2. 根据地理位置分:(1)内陆湖: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与海洋通信及气候影响较小。
如青海湖、由来的拉姆苏湖。
(2)峡谷湖:位于山地、峡谷中,湖泊多长形,两岸峭壁环绕。
如云南的石家向。
(3)沉积湖:位于大陆边缘的凹地或沿海地区,湖泊多为泥质或沙质沉积。
如大兴安岭东侧的鳌太湖。
三、湖泊的特征湖泊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土壤供应:湖泊周围的土壤来源主要有河流输入、湖泊沉积物、雨水侵蚀土壤等。
这些土壤会影响湖泊的水质和生物环境。
2. 湖泊环境:湖泊的周围环境包括湖区植被、动物种群等,它们对湖泊的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湖泊水质:湖泊的水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降水、水体本身的特点等。
好的水质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
4. 湖泊利用:湖泊作为资源,供给我们许多方面的需求,如供水、发电、旅游等。
微专题透析湖泊(大而全)

微专题透析湖泊(⼤⽽全)来源:樊勇地理⼯作室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湖泊与其他⾃然要素的关系⼀、⾃然地理环境要素对湖泊的影响(⼀)地形、地质作⽤对湖泊(湖盆)形成的影响1.构造湖构造湖是指由于地球的内⼒作⽤,导致地壳运动,形成地质构造运动从⽽造成岩层的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种构造洼地,使得⽔分汇聚,形成的湖泊。
若湖盆为向斜,称为向斜湖。
某个部分地壳⼤规模沉降,也能形成构造湖。
其⾯积通常很⼤,形态不很规则,例如鄱阳湖、洞庭湖(见下图)。
由断层⽽产⽣的洼地则称为断层湖。
断层中相对下降的地堑部分,断裂凹陷,形成的湖泊是构造湖中常见的⼀类。
多数断层湖具有形态狭长,湖⽔较深及岸线较直等特点。
如东⾮裂⾕带上的湖泊以及亚洲的贝加尔湖(见下图)。
我国云南昆明的滇池呈弯⼸形,南北长约150km,东西宽10.5km,是在⼀个⼤背斜上由断层形成的(见下图)。
在新疆地区,存在⼀系列断层陷落成因的⼭间湖泊盆地。
如伊犁地区海拔2073m的赛⾥⽊湖,东西长28.3km,南北宽25.5km,最⼤⽔深92m;天⼭东端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低于海平⾯154m,也是由断层陷落⽽成的。
2.⽕⼭⼝湖⽕⼭⼝湖是湖盆系⽕⼭⼝坍塌下陷⽽成。
具体过程指⽕⼭喷发之后,在⽕⼭锥的顶部,形成⼀个相对内凹的低洼⽕⼭⼝,等⽕⼭活动停⽌,后来⽔分聚集⽽形成的湖泊。
⽕⼭⼝湖在地球上很多地⽅都并不常见,只有在哪些多⽕⼭活动的区域,才能见到,位于吉林省延边⾃治州长⽩⼭脉中朝边境的⽩头⼭天池,为我国东部最⾼和最深的⽕⼭⼝型淡⽔湖。
3.堰塞湖因河⾕被⼭崩形成的岩块、⽕⼭喷出的熔岩流或泥⽯流的砂⽯阻塞,或冰川⾕被冰川终碛堵塞⽽形成的湖盆,称为堰塞湖。
通常为地震、风灾、⽕⼭爆发等⾃然原因所造成,也有⼈为因素所造就出的堰塞湖,例如:炸药击发、⼯程挖掘等。
如1933年四川茂县叠溪地震后,岷江被堵,形成了总长17km、深达130多⽶的两个湖泊。
⼜如帕⽶尔⾼原1911年的地震引起⼭崩,在莫尔加布河⾕中堆积了⼀座⾼700多⽶、长8000的⼤坝。
高考地理知识点湖泊

高考地理知识点湖泊湖泊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高考地理考试的重点内容。
湖泊是指由天然因素形成的、受海拔、气候、地质和水系等因素控制的、持续或间断存在的、地表积水较大的自然水域。
湖泊分布广泛,形态各异,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接下来,本文将以不同角度来探讨高考地理知识点中的湖泊。
首先,我们可以从地理位置来了解湖泊。
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
我国的大湖有五大湖,即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鲁尔湖和巴伦湖。
这些湖泊位于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
而巴伦湖则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是我国最高的湖泊,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湖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地质特征。
其次,我们可以从湖泊的形态和特点来了解湖泊。
湖泊的形态各异,有着不同的特点。
比如,碧波荡漾的碧海蓝天,湖光山色的逍遥湖,融入城市的太湖之星等。
这些湖泊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形成了美丽的景观。
同时,湖泊还对当地的气候和水文有着重要的影响。
湖泊可调节当地的气温和湿度,形成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此外,湖泊还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水资源、渔业资源等。
有些湖泊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成为当地的旅游胜地。
再次,我们可以从湖泊的生态环境来了解湖泊。
湖泊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湖泊中栖息着各种动植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
对一些动物来说,湖泊是它们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而对一些鸟类来说,湖泊则是它们的迁徙站点。
湖泊的水质和水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湖泊的污水处理,在维持湖泊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保护了湖泊的资源和景观。
最后,我们可以从湖泊的文化价值来了解湖泊。
湖泊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湖泊的美景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文人墨客的创作题材。
许多古代文人诗词中都有对湖泊的描绘,比如苏轼的《夜泊水村渡》、纳兰容若的《水龙吟·登建康饮茶即事》等。
2020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湖泊

微专题湖泊【知识精讲】1.湖泊概念: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水流缓慢的储水地。
2.湖泊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1)水位:①周期性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湖水的补给方式。
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雨季水位最高,旱季最低;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高原湖泊,最高水位在夏季,最低在冬季;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水位变动一般不大。
周期性的变化又分为年变化和日变化。
有些湖泊因受湖陆风、海潮、冻结和冰雪消融等影响,产生周期性的日变化。
②非周期性的变化:往往是因风力、气压、暴雨等造成的。
此外,由于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和灌溉发电等人类活动也可使水位发生较大变化。
③与湖泊底部地形的关系:湖盆底部地形平坦,湖水较浅的,水位变化大;湖水深,地形坡度大的,水位变化小。
⑵盐度:气候(降水量/融冰量/融雪量、蒸发量)、河流(流入、流出)、生产、生活用水、湖泊封闭程度。
⑶含沙量:周围地形、气候、河流、湖床深浅、附近当地风沙情况。
(4)结冰状况:直接因素是气温,间接因素:纬度、地形、盐度、水深、离陆地远近、流动性、温泉(地热)。
⑸生物:气温、饵料、水域面积、封闭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地形。
3.盐湖的形成条件⑴淡水补给量少:降水f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湖水补给量少;冰川融水f(冰川消退)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径流汇入一无径流汇入或少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少;人为f工农业、人口用水量、水库截留等,导致入湖淡水减少。
(2)蒸发量大:气候干旱,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增大。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风力强劲,加剧蒸发。
⑶蒸发量大于淡水补给量。
(4)为流湖,无径流排出盐分;盐分不断累积,最终形成盐湖。
备注:(可能有)早期为海洋,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水;(可能有)地势低于海平面,与海洋水连接,海水渗入。
4.四类湖泊的成因实例分析⑴成因与特征:⑵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常见考查角度:①物种独特的原因一一分析“特有”。
・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
高考地理湖泊考点全解析

高考地理湖泊考点全解析湖泊是什么?从概念上讲,它是陆地上积水形成的、水面比较宽阔、流速缓慢的水域。
我们常常看到各种类型的湖泊出现在题目中,却缺少对其具体的认知。
因而今天的主题是:分析各类湖泊的特性,以及对湖泊与其他地理要素之间关系进行一些初步整合。
一、各类型湖泊1. 断层湖断层陷落积水成湖。
多呈长条状,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
延伸方向与断层线一致,湖岸顺直,常保留有明显的断层陡崖,陡崖附近多有上升泉和温泉。
巨大的断裂带可以形成成串的断层湖,如东非大裂谷带沿线的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我国云南中部的滇池,洱海和抚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纳斯湖等。
2. 熔岩湖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称为熔岩湖。
如黑龙江省内的镜泊湖和五大连池。
熔岩流阻塞河流,使河流水位抬高;堵塞体上游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3. 堰塞湖河流被堵塞形成的湖泊。
山崩、地震、滑坡、泥石流、冰碛物、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和沙丘等阻塞河流而形成的湖泊,如四川黔江县小南海由地震使谷地两岸山崩阻塞成湖。
4. 河成湖河流形成的湖泊。
成因多样,河流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河流改道,废弃河道成湖;河谷沉溺成湖;河漫滩内部低洼处,也可积水成湖。
河成湖面积较小、水也较浅,容易改造。
如甘肃境内的月牙泉就是河道被废弃后形成的湖泊。
5. 侵蚀湖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湖泊。
如流水、冰川和风等外力侵蚀形成洼地,积水形成的湖泊。
如北美五大湖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6. 牛轭湖(1)概念又称弓形湖、月亮湖。
河曲裁弯后废弃的弯道。
因似牛轭,故名。
河曲裁弯后,废弃弯道的上游进水口与下游出水口先后被淤死,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使废弃弯道与新河失去联系而形成湖泊。
由于废弃弯道凹岸深槽较深,形成湖泊后能长期保留为牛轭形、新月形或弓形。
牛轭湖是河水曲弯道衰亡的标志,也是河曲高度发展的表现,对研究河曲的形成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2)形成过程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流侵蚀形成河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凹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凹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南安六中高三年地理复习微专题:湖泊

2020年下学期南安六中高三年地理复习微专题:湖泊一、知识构建二、湖泊的类型1.湖泊按其成因:构造湖:是在地壳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盆地上经储水而形成的湖泊。
其特点是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如云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抚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纳斯湖等。
火山口湖:系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
堰塞湖:由火山喷出的岩浆、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与泥石流引起的滑坡体等壅塞河床,截断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积水成湖,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
岩溶湖:是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而形成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的湖泊,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形成的坑洼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湖泊。
北美五大湖、芬兰等。
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环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河成湖:由于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海成(迹)湖: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称作泻湖,如里海、杭州西湖、宁波的东钱湖。
约在数千年以前,西湖还是一片浅海海湾,以后由于海潮和钱塘江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湾口附近沉积,使湾内海水与海洋完全分离,海水经逐渐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
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
盐湖:盐湖的演化过程与构造运动、区域气候和环境变化都有密切关系。
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山脉和裂谷,在这些山脉和裂谷中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形成盆地,随着进一步构造运动,盆地相对下降,水流汇聚到地势低洼的区域,就形成湖泊。
湖泊形成初期,受区域温湿气候影响,湖泊水源充沛,水域宽阔,水体注入量超过蒸发量,湖水含盐度较低,这一时期湖内生物繁盛,湖泊周围植被茂密。
随着区域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降雨量减少,光照充足,蒸发作用增强。
在这种干旱气候影响下,湖盆水域开始收缩,此时湖盆仍能接收外缘山系水源的补给,所以湖水含盐度依然较低。
高考地理微专题——多变的呼伦湖

高考地理微专题——多变的呼伦湖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境内,湖水在淡水和咸水之间不断转化。
达兰鄂罗木河、新开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影响。
11月初至次年4月,呼伦湖水位平稳。
4月下旬起,呼伦湖水位逐渐上升。
(1) 分析呼伦湖11月初至次年4月水位平稳的原因。
(2) 分析呼伦湖水位从4月下旬开始逐渐上升的主要原因。
(3) 分析呼伦湖湖水在淡水和咸水间不断转化的原因。
【考点】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答案】(1)在此期间,呼伦湖水系各河流正值封冻期,地面径流补给减少或停止(2分);降雪和蒸发对湖水位基本上没有影响,湖水量处于稳定状态(2分)。
(2)4月下旬(春季)开始,河流进入解冻期,流域内的积雪融化,注入湖内的径流量增加(2分);此期间湖面冰层处在融化期,湖面蒸发量不大,水量损失较少(2分)。
(3)呼伦湖盐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量的增减和是不是排水湖。
当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水通过新开河外排,成为排水湖(外流湖),盐分外排,湖水含盐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属于淡水湖;当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海拉尔河水位高时,湖水停止外排,海拉尔河水注入,成为内陆湖,盐分无法排出,湖水含盐量升高到一定程度,形成咸水湖。
(6分)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呼伦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之间,呈东北——西南狭长分布,面积233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为8米,平均水深为5.7米,蓄水量138.5亿立方米,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水质好,自净能力强,水体清澈,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被誉为“草原之肾”。
呼伦湖西侧为起伏的山峦和悬崖峭壁,东岸和南岸地势平坦开阔。
达兰鄂罗木河位于呼伦湖东北部,河长25公里,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位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
随着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变迁,历史上其范围曾不止一次的扩大与缩小。
2020高考地理二轮课件:微专题—湖泊 (共32张PPT)

四、湖泊萎缩
咸水湖
淡水湖
自然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成
引入湖的河水灌溉,使入 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
因 人为 湖水量减少;
重,泥沙淤积;
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对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
对周边: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
影响
蓄水防洪、供水等能力降低;
旅游价值降低;
灌溉引发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
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
3.B 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 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 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 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 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故正确选项为B。
(2015年全国卷Ⅱ)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
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湖泊的水污染及治理
(3)①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泊水量小,自净能力差; ②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水体交换 能力差; ③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 使得湖水污染加剧; ④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3分) ⑤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3分)
知识体系构建
真题示例
(2019年全国Ⅰ卷)37.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 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 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 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 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 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 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微专题:微专题4 湖泊与环境

1.推断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 2.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 的困难。请分析湖盐中杂质的主要来源。
3.分析茶卡盐湖中盐壳对修建运盐铁路的影响。 4.1989年以后铁路不再运盐,当时有人提出拆除湖区铁 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茶卡盐湖原为古海洋,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成高盐度的内陆 湖;随后,气候变干,蒸发旺盛,周边径流汇入少,水量减少,湖水盐 度不断上升,盐类物质结晶析出。 2.深居内陆,大陆性强,盐湖周边多风化碎屑物;过度放牧,草地 退化,多裸露的沙土;周边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 3.有利:盐壳表层积水浅,利于铺设铁轨;盐壳厚且坚硬,铁轨不 易塌陷;不利:湖盐对铁路设备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 4.赞同。铁路的运盐功能已经丧失,铁路运输及废弃的铁路设 备破坏湖区自然景观,污染环境。
2、(2018届四川南充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低洼地
带的茶卡盐湖,面积105km2。天然结晶的湖盐储量丰富,形成深 厚坚硬的盐壳,盐壳以上平均水深约为0.2m。历史上湖区运输湖 盐主要采用铁路运输(如图),1989年开通运盐航道后,水运取代了 铁路运输。近十年来,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和和走遍地区的畜牧业 发展迅速。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 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 怕的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试说明原因。
4.分析甲烷气体的开采对两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
1.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板块张裂运动强烈;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 地,地势低洼,积水成湖。 2.基伍湖湖水密度上小下大,阻碍表层水体与底层水体之间的交 换,底层水体相对静止,不利于湖水的更新;水体流动性差,水体含 氧少,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盐类物质集聚湖底,破坏湖 底生物生存环境,导致水生生物无法生存。 3.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气体聚集在湖底;湖区附近火山 活动频繁,喷发的熔岩流可能造成湖底甲烷燃烧爆炸,导致湖水水 位猛涨,淹没湖区周围的低地和城市;甲烷爆炸的同时将会释放大 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湖泊周边居民造成生命威胁(缺氧窒息或 中毒)。 4.缓解两国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増 加经济收入;减少湖底甲烷爆炸带来的安全隐患。
【高考地理微专题】湖泊

湖泊一、湖泊的类型(一)按成因分类(二)按盐度分类(1)淡水湖:与外流河相通,湖水易交换,循环更新周期短,含盐分少;主要分布在外流区(或降水较多的地区)。
(2)咸水湖:为内流河的终点,只有流进的河流,没有流出的河流。
因蒸发盛,盐度较大;主要分布在内流区(或降水较少的地区)青海湖、纳木错、里海、死海等。
二、湖泊的特征【典型例题1】右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1)~(2)题。
(1)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典型例题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典型例题3】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 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指出倒淌河流向变化对青海湖湖水盐度的影响,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成因。
(8分)三、湖泊的效益与价值(1)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减轻洪涝、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
(2)经济效益:提供淡水、水产养殖、发展航运、旅游等。
(3)科考价值。
四、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影响及对策1、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咸水湖】自然:气候变暖、蒸发旺盛;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人为:注人湖泊的河流两岸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泥沙在湖区淤积。
【淡水湖】主要是人为: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在湖区淤积;围湖造田。
2、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对湖泊本身+对周边地区)对湖泊本身: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水质变差;对周边地区:使湖泊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调蓄径流(洪水)的能力降低、提供的水资源减少、旅游价值降低(若为旅游景点)、发展灌溉农业,引发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
【典型例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个。
高考河流湖泊知识点

高考河流湖泊知识点高考对于地理科目的考察范围广泛,其中包括河流湖泊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高考中常见的河流湖泊知识点。
一、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文系统,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河流的形成通常经历以下过程:雨水或融雪汇集成小河、小溪,再经过集水并逐渐聚集水量,形成主河道。
河流发展与河谷的侵蚀和沉积密切相关。
二、河流的特征和分类河流具有以下特征:源头、河道、入海口(或入湖口)、集水区和流域。
根据河流的特征和水量,可将其分为小流域河流、大流域河流和特大流域河流。
在地球上,河流可分为冲积河、悬河、梯田河和河流三角洲等多种类型。
三、河流水系河流水系是指一定地区内所有河流及其支流共同组成的系统。
河流水系的组成包括主河和支流,以及形成的排水模式。
河流的排水模式可分为直排模式、凹地排模式和倾斜排模式等。
四、湖泊的形成和分类湖泊是地表蓄水的自然或人工水体。
湖泊的形成通常经历以下过程:地质变动形成的断层湖、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湖、冰川活动形成的冰蚀湖等。
根据湖泊的形成方式和地理特征,湖泊可分为断层湖、玛瑙湖、构造湖、冰川湖和盆地湖等多种类型。
五、湖泊的特征及生态环境湖泊具有以下特征:湖泊呈现封闭性、水量相对较大、周期性水位变化等。
湖泊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包括湖泊的水质、湖泊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湖泊的生态平衡等。
六、河流湖泊的保护与管理河流湖泊的保护与管理是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利益的重要举措。
其中包括河流湖泊的水资源利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国家条件,制定相应的保护与管理措施。
总结起来,高考中的河流湖泊知识点主要包括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的特征和分类、河流水系、湖泊的形成和分类、湖泊的特征及生态环境以及河流湖泊的保护与管理等。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微专题 湖泊-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考点+微专题集成讲练辑

微专题湖泊-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专题考点+微专题集成讲练辑兴凯湖属于中俄界湖,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由一条长约90千米,最宽处约1千米的沙岗隔开,仅雨季连通,岗上树林茂密,两侧常出现“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温柔恬静”的景观。
湖水从东北面松阿察河溢出,即乌苏里江的西源。
大兴凯湖平均水深约4米,湖水较混浊,含沙量5、6月最高。
图一为兴凯湖位置示意图,图二为当地沙岗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岗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湖水堆积B.冰川堆积C.风力堆积D.人工堆积2.图中沙岗面积最小的月份最可能是()A.2月B.5月C.8月D.11月3.大兴凯湖湖水5、6月含沙量最高,其主要原因是()A.湖水水量小B.入湖沙量最大C.风浪较大D.灌溉用水量大高原湖泊作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指示区域环境的变化。
色林措是青藏高原第二大内流湖,近20余年来湖泊面积年均增加23.5km²。
下图示意2000年与2023年色林措遥感影像对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色林措面积增大的根本原因是()A.湖面蒸发减弱B.冻土与冰川消融C.年均降水增加D.植被覆盖率提高5.图中四地中,地势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2018年3月12日,芬兰官方公布了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铁路,连接挪威希尔克内斯口岸与芬兰现有铁路,打通芬兰现有铁路网至北冰洋的交通运输线,之后通过开辟的“北极丝路”绕北冰洋进入亚洲东部。
图为北欧局部地区水系和交通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区域湖泊众多,这些湖泊的成因是()A.河流改道,积水成湖B.海底淤积,积水成湖C.断裂下陷,积水成湖D.冰川刨蚀,积水成湖7.“北极丝路”的火车向中国运输的大宗货物是()A.石油B.木材C.床D.服装8.中国工程人员在该国境内修建铁路需要克服的困难是()A.寒冷潮湿B.烈日暴晒C.淡水短缺D.高寒缺氧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荆江是长江中部从枝江到洞庭湖一段的别称。
2020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

2020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020年地理高考试题的解析将帮助考生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考试内容,并提供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2020年地理高考试题展开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科目的考试。
一、自然地理部分1. (选择题) 以下哪个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答案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我国"和"最大的内陆湖泊",我们可以确定答案是指中国境内的内陆湖泊。
因此,正确答案为——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2. (填空题) 长江流经湖北的主要支流是______。
答案解析:题目中提到长江流经湖北,我们需要确定主要的支流。
根据地理常识,湖北的主要长江支流是——汉江。
汉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它从四川省巴山脚下的巴中市发源,流经湖北和江西等地。
二、人文地理部分1. (判断题)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判断条件,我们需要判断巴西是否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事实上,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因此判断题的答案是正确的。
2. (问答题) 欧洲联盟的设立目的是什么?答案解析:题目要求我们回答欧洲联盟设立的目的。
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国家共同组建的政治经济组织,旨在推动欧洲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增强欧洲的经济实力和一体化程度。
其设立的目的包括促进欧洲国家间的和平与稳定、推动经济繁荣与贸易自由化、促进政治合作和协调等。
三、综合地理题在本次地理高考试题中,有一些题目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内容,考察学生对整体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类题目一般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
解答这类题目时,建议学生先通读题目,理清思路,然后梳理每个选项的相关知识点和逻辑关系。
通过对比筛选、逻辑推理和解题方法的运用,可以较为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
总结:通过本文的2020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地理高考试题涉及的内容广泛,需要考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并能够将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题目中去。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湖泊专题

终年不冻: ①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 ②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③湖泊水位深容积大,水量大,不易结冰
湖泊的水文特征-影响盐度的因素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 608米,面积6 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 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 区有常年积雪。下图示意伊塞克湖及其周边区域。
补给类型 湖泊面积 植被、河流、湿地等调节
来沙量(影响因素植被状况);湖大水深, 静水环境,易沉积,含少量小;
冰情 盐度 水质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 短)
盐度高(低)
气温、水量、水深,盐度、流动性等
降水量与蒸发量、有无河流将盐分带出、结冰与融冰、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更新速度,封闭程度
清澈(否)
人类活动,根据材料推测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团经过湖面时, 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三、湖泊的效应
(2018全国2卷)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 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 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 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 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
形状特征:条带状,南北狭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6 湖泊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盛产300多种鱼类,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奇观。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奇观的季节时()
A.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B.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C.新疆牧民在天山山腰放牧D.洛杉矶温和多雨
2.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A.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B.减轻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
C.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D.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
3.不属于洞里萨湖鱼种繁多原因的是()
A.水域广阔,饵料丰富B.湄公河鱼类进入
C.海洋洄游性鱼类进入D.面积季节变化大
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
该湖位于安
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湖面海拔达3821 m,湖水面积大约为
8300 km2,平均水深140~180 m,最深处达280 m。
该湖周围群山
环绕,峰顶常年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
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图中
b湖,湖面海拔为3690 m)通过河流相通。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的的喀喀湖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5.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有()
①纬度低,几乎不受寒冷气流的影响②湖泊面积大,深度大,水量大
③湖面落差大,流动快④湖水盐度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19·宁夏银川一中高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尔卡纳湖是东非裂谷带上许多湖泊中的一个,由于处于干
旱区,水源不足,湖水具有明显的滑腻感;湖区四周耸立着许多
座火山;湖心有南、北、中并列的3个小岛,岛上长满了翠绿的
草丛;奥莫河是图尔卡纳湖唯一的常年支流;湖区内的水产异常
丰富;图尔卡纳湖沿岸居民过着平静、贫困的传统生活。
图为图
尔卡纳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尔卡纳湖的形状特征及湖心岛的成因,并据材料判断图尔卡纳湖的南岸和北岸湖滩坡度、深度上的差异。
(2)说明图尔卡纳湖湖水滑腻感强及湖心岛长满翠绿草丛的原因。
(3)分析奥莫河及图尔卡纳湖在当地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4)有人建议当地可以发展葡萄栽培及葡萄酒工业。
对此建议是否赞成,请说出你的看法。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R湖区简略图。
R湖是一个堰塞湖,发源于高山地区的L河
被冰川沉积物所阻断,在幽深的峡谷中汇水成湖。
湖面海拔300多米,
面积近6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0米。
注入湖泊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
给为主,其中L河是吐纳湖水的主要河流,L河流量丰富,水流湍急,R
湖湖水随L河西流不止,湖面湖水却是平静如镜,水不扬波。
R湖水温
稳定,在世界众多湖泊中年温差和日温差明显偏小,终年不冻。
夏季午
后,湖泊周边地区云雨天气多见,令人称奇的是,周边云雨越盛湖泊上
空越是云雨少见。
(1)推测R湖在世界众多湖泊中年温差偏小的原因。
(2)分析R湖日温差小于周边地区的原因。
(3)R湖夏季午后云雨少见,结合R湖水温稳定的特点归纳其原因。
(4)说明R湖湖面平静的原因。
【答案】1.C 2.D 3.D
【解析】
1.读图可知,洞里萨河同湄公河在金边交汇,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时,说明湄公河水位明显增高,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河流水位上涨,所以发生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顺时针流动,黄河下游出现凌汛的季节一般在初冬和初春,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新疆牧民夏季在天山山腰放牧,冬季在山麓地区放牧。
2.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说明湄公河水位上涨,一部分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因而增加洞里萨河的含沙量,导致河床淤积严重,增加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洪涝危险,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
此时为雨季,湄公河下游的少有旱情,选择D。
3.湄公河水在夏季一部分流入湖里,同时也带来鱼类,洞里萨湖地势较低,靠近河口三角洲,也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再加上洞里萨湖水域广阔,饵料来源丰富,所以鱼种繁多,洞里萨湖面积季节变化大不是鱼种繁多的原因。
【答案】4.A 5.A
【解析】
4.的的喀喀湖位于南半球,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
1月份是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是1月,A对。
其它月份气温较低,冰雪融水量少,湖泊水位较低,B、C、D错。
5.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有纬度低,几乎不受寒冷气流的影响,③对。
瀑布处也会结冰,湖面落差大,流动快不是不冻的原因,①错。
湖水是淡水湖,②错。
湖泊面积大,深度大,水量大,④对。
C对,A、B、D错。
【答案】6.(1)形状特征:条带状,南北狭长。
湖心岛的成因:火山喷发形成。
北岸湖滩坡度缓,湖水较浅,南岸湖滩坡度陡,湖水深度较大。
(2) 地处干旱区,降水稀少,湖泊水源补给不足,蒸发旺盛,湖泊盐度高;湖水不能外流,pH呈碱性。
纬度低,热量、光照充足;火山爆发带来的火山灰富含养分,土壤肥沃。
(3)当地气候干旱,河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重要水源;图尔卡纳湖物产丰富,为当地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来源地(或有利于发展捕鱼业) ;湖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游客,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
(4)赞成:自然条件优越:当地光照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营养物质积累;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力高; 河流提供灌溉水源;环境污染少,环境质量好,葡萄品质高;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国际市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量大。
不赞成:当地气候干旱,大规模发展葡萄种植导致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使湖泊生态恶化,生态后果严重;当州经济落后,葡萄洒消费市场不成熟;交通不发达。
【解析】
(1)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和图形信息的提取能力。
通过图形信息分析直接可以得到图尔卡纳湖的形状特征:条带状,南北狭长;通过材料可知湖泊周围有众多的火山,推断湖心岛的成因:火山喷发作用形成;至于图尔卡纳湖的南岸和北岸湖滩坡度、深度可以通过湖泊南北两岸河流的分布情况进行判读,北岸有河流注入说明北岸坡度较小、湖水较浅,南岸坡度较陡、湖水较深;
(2)考查湖泊的水文特征及植被生长的条件。
第一问:根据材料可知,图尔卡纳湖由于处于干旱区,水源不足,湖水具有明显的滑腻感可以推断该湖湖水具有滑腻感的原因一是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导致;二是由于湖泊为内流湖,内外水体交换弱,湖水PH之较高导致;第二问:考查植被生长的条件,一般从气候(水热条件)、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该区域的地理特征方可得到答案。
(3)考查河流、湖泊对人类的影响。
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湖泊水产丰富,一方面可为当地提供丰富的水产品,另一方面湖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游客,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
;河流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重要水源;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本题考查的农行发展的区位条件而不是农业发展的影响。
若赞同,可从适宜葡萄种植及发展葡萄酒工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组织答案;若不赞同,则从限制葡萄种植及发展酒工业不利的自然条件(水资源短缺)及社会经济条件作答。
(4)有人建议当地可以发展葡萄栽培及葡萄酒工业。
对此建议是否赞成,请说出你的看法。
【答案】7.(1)水量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较强;高山阻挡冷空气,冬季温暖(地处谷地,与周边热量交换少;靠近海洋,气温受海洋调节);夏季冰川融水注入,水温偏低
(2)湖泊比热容大,气温变化比周边陆地慢;地处谷地,气温变化比周边山地慢。
(3)夏季午后周边区域气温高,R湖(因湖水稳定)气温偏低,形成热力环流,湖面区域受下沉气流影响(4)(受沉积物阻挡,)落差小,流速慢;水量大,河流吐纳对湖水运动影响小(缓冲作用强);山地环抱,风浪小。
【解析】
(1)R湖水量大,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较强。
地处谷地,与周边热量交换少,气温日较差小。
高山阻挡冷空气,冬季温暖。
靠近海洋,气温受海洋调节。
夏季冰川融水注入,水温偏低。
所以气温年较差小。
(2)湖泊比热容大,气温变化比周边陆地慢。
地处谷地,与周围热量交换少,气温变化比周边山地慢。
所以日温差小。
(3)夏季午后周边区域气温高,R湖面积大,湖水稳定,气温偏低。
湖陆间形成热力环流,湖面区域受下沉气流影响,多晴天。
(4)R湖受沉积物阻挡,落差小,流速慢。
水量大,河流吐纳对湖水运动影响小。
周围山地环抱,风浪小。
所以湖面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