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

合集下载

胜任力素质模型与潜能评价理论

胜任力素质模型与潜能评价理论

胜任力素质模型与潜能评价理论(常用模型与研究)胜任特征模型一种主要用于高层管理者的选拔评价方法。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一般是通过职位分析来确定高层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高层管理者的选拔、培训和评价的。

然而,生产和管理环境的变化已经使得传统的职位分析很难满足要求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胜任特征(competency)的概念。

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而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有多种方法,包括专家小组、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但是,目前得到公认、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BEI)。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

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特征。

通过对比担任某一任务角色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所体现出的胜任特征差异,确定该任务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

自从胜任特征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后,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并在国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建立胜任特征模型最主要的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研究结果的支持。

高层管理者胜任力分析

高层管理者胜任力分析

高层管理者胜任力分析高层管理者胜任力分析随着各行业的迅速发展,管理环境日趋动态与复杂。

从客观实际来看,以往管理者过于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而忽略了软件环境的积累和营造,或者对其存在片面理解,认为只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就行,至于这些人才是否具备与组织战略目标、岗位要求相匹配的特征则基本缺乏关注。

一、胜任力的基本内涵胜任力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

John Flanagan 首先提出了关键事件技术,虽然当时没有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但他确立了一种新的考察个体行为的方法。

胜任力概念在管理界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源于美国学者戴维・麦克莱兰教授在1973年发表的《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

他指出,组织在人员的选聘和甄选中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学校的学术测验及等级分数等手段,不能有效预测其从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的绩效或在生活中是否能取得成功,同时对某些特定人群还存在不公平性。

为了试图找出那些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之间差异的最显著特征,他建议用胜任力取代智力,并把胜任力定义为: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

他所指的胜任力有三个重要特征:(1)与工作绩效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2)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3)能够区分优秀员工和一般员工。

此后,美国关于胜任力的研究大多沿用Mc Clelland 的概念。

我国对胜任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研究对象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大多数研究继承了美国的研究成果。

尽管这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国学者已经意识到胜任力的研究是选拔和培养优秀管理者的基础,能对管理者的鉴别、培训和评价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胜任力普遍较为认可的定义是:与工作中卓越表现有因果关系的个人特质。

胜任力研究就是找到这些特质,并提出相应的管理者发展计划,强调胜任力的卓越标准。

二、胜任力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胜任力的研究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得到广泛运用,主要有:(一)基于就业者的胜任力研究。

胜任能力模型

胜任能力模型

© 2003 Envision Human Capital Advisor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2 of 2
Envision Human Capital Advisory Ltd. ()
由于高质量的胜任能力模型的建立相对比较麻烦,所以很多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通过引进外部专业服务机 构来帮助这一项工作的完成。外部专业服务机构由于有成熟的胜任能力模型的开发工具、技术、经验及数据库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协助企业完成岗位胜任能力开发的工作,受到了比较多的企业的欢迎。
继任者计划 将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候配置到适当的岗位上,并随时为组织更高的职位储备和输送合格的人才,是组织取 得成功的必要因素。从内部培养组织明天的领导者有赖于使用同一套测量标准来获取高质量的关于员工技能与 胜任能力的信息,因此,提供这一信息的依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胜任能力模型为组织就如何评价员工的潜力 提供了一致的标准和框架。
所需技能
计划制定与实施能力 决策制定能力
所需知识 个性特征
企业战略知识 企业所处行业知识 合同管理知识
诚实
技术应用能力 沟通能力
相关法律知识 行为科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 敏感
人力资源规划能力 组织需求分析能力 人员素质测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工作分析知识 人员素质测评知识
遵守规则
自信
胜任能力模型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带来的收益
胜任能力模型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无论对管理者还是对员工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管理者而 言,胜任能力模型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石;对于员工而言,胜任能力模型帮助他们理解组织对员工的要 求,明确能力改进和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讲,胜任能力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带来的收益表现在以下方 面:

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

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

胜任特征模型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胜任特征模型的起源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胜任特征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标签:胜任特征招聘应用一、胜任特征模型研究概述1.国外对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现状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C麦克莱兰德(David C. 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的文章。

在文章中,麦克利兰总结多年的研究成果,指出传统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及学校的学术测验和等级分数不能准确预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的工作绩效或生活中的成功,而且对于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妇女和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存在不公平性。

针对这些问题,他强调抛开被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理论假设和主观判断,从实际出发,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去发掘那些能够真正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

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胜任特征运动(Competency Movement)的开端。

他还提出进行基于胜任特征的有效测验的六个原则。

(1)最好的测验就是效标取样。

(2)测验应设计成能反映个体习惯的变化而不被训练和阅历所改变的人类一般能力因素。

(3)测验应该使大家都知道要明确哪些需测试的品质,即测试项目是可以公开的和显而易见的。

(4)测验应评价与生活中各方面结果相联系的胜任特征。

(5)测验既包括操作性的行为也包括反应性的行为。

(6)测验应采取操作性概念模式来最大程度地概括多种行为。

从此胜任特征浮出水面,并受到学者,以及企业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人们对于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热潮,先后许多学者也加入到胜任特征,以及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中。

1981年,理查德·鲍伊兹(Richard Boyatzis)归纳出一组用来辨别优秀经理人才的胜任特征因素。

从1989年起,理查德·鲍伊兹(Richard Boyatzis)经过逐步的完善,共提炼形出了21项通用胜任特征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胜任特征词典(Competency Dictionary)的基本内容。

高层管理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高层管理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

高层管理类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1.1 总经办人员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1.1.1 总经办主任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本书构建的总经办主任胜任素质模型参考了绩优总经办主任的胜任特征和相关的胜任素质模型理论,概括了总经办主任出色完成工作所需的职业素养、知识和技能/能力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图3-1所示。

图3-1 总经办主任胜任素质模型总经办主任的任职资格条件如表3-1所示。

表3-1 总经办主任任职资格条件关键行为与结果要求工作标准与规范指标界定与目标值企业制度建设协助总经理完成企业各项制度的拟定、完善和检查落实主要包括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出现遗漏的次数,是否定期检查企业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等指标技能/能力 应变能力(3级) 决策能力(1级) 沟通能力(3级) 档案管理能力(3级)关注细节能力(3级) 文案写作能力(2级) 系统思考能力(1级) 行政事务处理能力(3级)知识 公司知识(3级) 产品知识(2级) 行政管理知识(3级) 公共关系知识(3级)职业素养 敬业精神(3级) 全局观念(3级)责任心(3级)、主动性(2级)文件撰写负责公司相关文件的撰写,并按时、按质提交给相关领导审批文稿提交及时率达到___%,及时率每降低__%,扣__分交稿提交及时率= %100 应提交文稿总数及时提交文稿数量印章及文件管理负责公司涉密文件的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印章的管理工作,并监督印章的使用涉密文件归档及时率达到100%以上,每低__%,扣__分;印章使用失误每增加1次,扣__分会议组织负责组织总经理办公会议及其他由总经理召集和主持的会议因会议准备工作失误或不足影响会议顺利进行的次数每出现1次,扣___分 行政经费控制按照企业年度经费预算,严格控制各项行政费用支出行政费用预算控制在___%以内 1.1.2 总经理助理胜任素质模型与任职资格本书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要求,在对总经理助理各个工作要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总经理助理胜任素质模型。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的研究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的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年级:2009级题目: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研究学生姓名:向采凤学号:09122028 指导教师姓名:陈芳职称: 讲师2013年5月20日中南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2)Abstract (2)一、绪论 (3)(一)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3)(二)相关理论综述 (3)1、国外培训、胜任力以及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研究 (3)2、国内的培训、胜任力以及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研究 (5)3、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对比与不足 (6)(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6)二、传统培训体系的特点和弊端分析 (7)(一)传统培训的特点 (7)(二)传统培训的案例 (7)(1)国内外石油公司管理人员培训现状 (7)(2)国内某润滑油公司管理人员培训的现状 (8)(三)传统培训的弊端 (8)1、培训体系存在的不足 (8)(四)国内外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发展方向 (9)三、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特点 (9)(一)关于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 (10)1、胜任力的概念 (10)2、胜任力模型的提出 (10)3、胜任力的作用 (10)(二)基于胜任力的培训特点 (11)1、突出针对性和个性化 (11)2、注重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隐性特征的培训与开发 (11)3、具备战略性和全局性 (11)(三)基于胜任力的管理人员培训的应用范围 (11)(四)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与传统培训体系的差异分析 (11)1、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培训体系 (11)2、两个培训体系对比 (12)(五)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案例 (13)1、案例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组织培训体系 (13)2、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构建思路 (13)3、新员工培训的其他重要环节 (14)四、基于胜任力培训体系的实施 (15)(一)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实施流程 (15)(二)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体系实施步骤 (16)1、建立胜任力模型 (16)2、培训需求分析 (16)3、培训的设计与实施 (16)4、培训效果评估 (16)(三)基于胜任力培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7)1、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前应重视培训的需求分析 (17)2、员工胜任力培训不同于岗位技能培训 (17)3、培训行为不能短期化、孤立化 (17)五、总结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研究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作为一个企业,必须随时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胜任力模型和评价中心

胜任力模型和评价中心

胜任力模型和评价中心 胜任力模型(好员工的标准)你可以教会一只火鸡爬上树,但最好是找来一只松鼠!胜任力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并且能显著区分绩效优秀员工与绩效一般员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

胜任力模型是指针对特定职位表现优异的那些特质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分别为企业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生涯规划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基点。

胜任力冰山模型评价中心(考核胜任力的方法) 评价中心(简称AC )指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一套体系,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

评价中心是近几十年来西方企业中流行的一种选拔和评估员工或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人事测评方法。

它是现代人才测评方法综合发展的最高体现。

一直以来,评价中心技术都被认为是考察员工潜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评价中心的主要特点是综合利用多种测评技术手段(包含了心理测验、呈现、角色扮演、结构化面试、小组讨论、公文测验、案例分析等),把受评者置于一系列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让他们进行某些规定的活动,从而考察受评者是否胜任某项拟委任的工作并预测其各项能力或潜能。

评价一般员工和基层管理者往往只需要半天到一天时间,而评价中高层管理者则需要两至三天。

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评价中心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由于综合利用了多种测评技术,所以评价效果比较好,这是任何其他单一的测评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二是评价中心总是强调在动态中考察受评者的能力,从而使受评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测评过程能得到受评者的配合和支持;三是评价中心得到的信息非常丰富,通常包括受评者有关方面的详尽情况。

20人一天的评价中心日程安排举例上午 下午9:00 ---------------------入场 13:00-14:00------------呈现9:10-9:20---------------欢迎、介绍时间安排 14:00-15:00------------角色扮演 9:20-10:20-------------心理测验 15:00-15:30------------下午茶歇 10:20-10:30------------休息 15:30-16:30------------小组讨论 知识、行为、专业技能自我认知、价值观特质个性动机、内驱力 应对方式易考察、易培训、可后天培养的 不易考察、不易培训、需要选拔的逐渐深入10:30-12:00------------专家组结构化面试16:30--------------------结束12:00-13:00------------午餐。

胜任力模型论文1000字

胜任力模型论文1000字

胜任力模型与人事测评人事测评就是在人事管理领域里,依据科学的测量和评价原理,设计和应用专门手段和工具,针对特定的人事管理目的,如招聘、安置、考核、晋升、培训等,对人的素质进行多方面的系统测量和评价,进而为人事管理、开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而言之,便是对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以便正确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

人事测评的主要流程包括前期人员招聘、中期绩效评价、后期人员培训。

在现代人事测评中,胜任力模型的建构是前期人员招聘中的主要部分,也是整个人事测评的重要基础。

胜任力模型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更科学地判断员工是否具备并达到某岗位所要求的各项胜任力标准,能够体现员工最有效行为或潜能的发挥。

关于胜任力,最初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

在管理界得到广泛使用,是从McClelland对美国选拔国外服务信息官的研究开始的。

McClelland将胜任力定义为:胜任力是指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但是至今学术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总结前人的研究,胜任力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①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业绩;②与工作情景相关联,具有动态性;③能够区分优秀业绩者与普通业绩者。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技能、个人特征都被认为是胜任力,只有满足这三个重要特征才能被认为是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是识别胜任力的主要方法,它是指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是一个胜任力结构。

它能将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

建构胜任力模型的主要方法是行为事件访谈法,因为大多学者们认为它在胜任力要素的揭示上非常有效。

McClelland和Boyatzis开发了一个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基础的胜任力模型的开发程序,Spencer则在此基础上完善了胜任力模型构建的方法:①通过销售额、利润率等硬指标和上级、同行、下级、顾客评价等软指标确定绩效有效标准;②选择优秀业绩组和普通业绩组为校标样本;③通过实地观察、行为事件访谈、主题分析、360度评价、专家系统数据库等方法收集资料;⑤建立初步的胜任力模型;⑥通过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评价中心来验证胜任力模型;⑦应用胜任力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分析

胜任素质模型分析

一、胜任素质模型产生的背景
事实上识别潜质是困扰古今管理者的历史性难题。“知 人知面不知心”、“盖棺定论”等成语,都从一定侧面折射 出识别潜质的难度。以往,人们也尝试很多方法来识别潜质。 早期的如:相面、看手相、验血型等。近现代则普遍应用性 格测试、情商测试等方法,至今仍为不少企业所使用。 然而,识别潜质的方法,要么效率太低要么成本太高。 均难以大范围推广。因此,就产生了胜任素质模型方法。
二、胜任素质的相关概念
4、村上良三 认为胜任素质应为包含了个人所需之潜在性的能力在内, 但测评其应具有能力的程度不以个人所拥有的潜在能力为对 象,而是将职场行为的具体表现能力以及与工作绩效有关的 实际能力作为讨论对象。这一概念将胜任素质分为显在影响 工作的素质和潜在性的素质。
二、胜任素质的相关概念
易 测 评 部 分
难 测 评 部 分
冰山上层截面 (图2)
记 理 忆 解
应 用
五、模型在人员招聘甄选中的应用
(上层内部)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测评 中,笔试这种方法虽然既能评价出应聘者对情境中 出现的问题的认识,又能评价出应聘者分析问题的 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解决的具体实现过程 显得更加重要。笔试所无法衡量的这部分能力,需 要通过操作型测评方法来测评,如评价中心技术中 的管理小组等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模型在人员招聘甄选中的应用
(上层表层:)对应聘者记忆水平的测试是非常普遍的,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正式招聘过程中都会对应聘者的知识体系进 行了解。因为记住的知识可以直接转化为行动,无论是技术工 人还是管理工作者,其工作行为的表现都要以一定的专业知识 为依托。面试、心理测验、情境测试等方法都可以用来对知识 进行测评,而以笔试形式出现的心理测验成本低并能涵盖大量 内容,所以在对“记忆”的测评中应用最为广泛。 技能也同样可以分为外显的技能和潜藏的技能。这一部分 的表层所指的是外显技能,如语言水平、设备操作技能等。与 “记忆”水平一样,应聘者的技能水平也会直接反应为工作行 为,所以对各个职位应聘者技能的测评是每个企业不可缺少的 环节。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什么是胜任力模型 (2)1.2 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3)2. 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 (4)2.1 任务分析和职责描述 (5)2.2 胜任力识别和定义 (6)2.3 胜任力水平的设定 (7)2.4 模型的验证和完善 (9)3. 胜任力模型在不同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应用 (10)3.1 招聘和入职 (11)3.1.1 职位描述的优化 (12)3.1.2 招聘宣传的针对性 (14)3.1.3 面试问题的构建和评估 (15)3.2 培训和发展 (16)3.2.1 培训内容的确定 (17)3.2.2 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 (18)3.2.3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19)3.3 绩效管理 (20)3.3.1 绩效目标的设定和评估 (22)3.3.2 绩效反馈机制的建立 (23)3.3.3 薪酬和晋升机制的制定 (24)3.4 组织结构设计和管理 (25)3.4.1 人才配置和调配 (27)3.4.2 团队建设和合作机制 (28)4. 胜任力模型在实践中的案例分析 (29)4.1 案例一 (30)4.2 案例二 (31)4.3 案例三 (33)5. 结论与展望 (35)5.1 胜任力模型的优势和局限性 (36)5.2 未来发展趋势 (37)1. 内容概要本文档旨在探讨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原理和实践方法。

我们将定义胜任力模型,并解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通过实例说明如何构建胜任力模型,进而分析其在招聘、选拔、培训与发展等多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还探讨了胜任力模型与战略匹配的问题,以及如何确保模型持续适应组织环境和行业变化。

我们分析胜任力模型的局限性和潜在的风险,并提供改进和优化胜任力模型的建议。

通过本文档,读者将能够理解胜任力模型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人才的有效管理和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1.1 什么是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是一种描述特定工作岗位或角色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性格特征的框架。

人才测评中胜任素质模型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

人才测评中胜任素质模型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

人才测评中胜任素质模型[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人才测评中胜任素质模型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摘要该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胜任特征与测评方面的文献,阐述了胜任特征作为人才测评的标准的内涵,进而总结了胜任特征应用于人才测评的作用与意义,最后简要介绍了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的技术方法。

本文有助于胜任特征与人才测评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对于人才测评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胜任特征,人才测评,内隐知识,人职匹配。

分类号B849: C93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论与实践表明,组织甚至国家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员工或公民素质,依赖于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优秀的员工之所以优秀,能创造出良好绩效,正是因为他们的特长与优势实现了人职匹配。

胜任特征和人才测评的结合与应用正是解决人职匹配的专业化途径,即建立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以此作为测评标准,通过测评实现人职匹配。

1胜任特征―人才测评的新标准人才测评可以界定为一个收集和评估有关候选人信息的过程,以便做出针对某职位的人事决策[1]。

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收集有关某个体的各种信息,分析评估其素质特点;二是将其素质与其即将从事的岗位进行对照评估,确定其匹配程度。

人才测评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真实准确的信息,并从这些信息中引发与推断个体素质特性。

那么应该收集哪些信息,引发与推断哪些内容,又依据什么做出人事决策呢?这是人才测评的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采用收集学业成绩和工作资历的办法。

直到二战后,开始采用收集智力测验结果方式进行人事决策。

智力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如测验分数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的大小是长期争论的问题。

对此,有的观点认为能力测验对人员选拔是无效的[2];有的观点认为能力测验在许多工作背景下都是工作绩效的有力预测指标[3];甚至有的观点认为能力测验在所有的工作背景条件下均有效[4]。

总的说来,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学校的学业成绩至少难以预测复杂工作和高层次职位工作绩效或生活中的成功。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综述

248《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月(上旬刊)总第556期胜任力概念由麦克利兰(1973)提出后,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随即风靡美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

许多著名的公司,如AT &T、IBM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胜任力体系。

胜任力系统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员工离职率,从而节约经营成本,由于它具有动态性,还可应付组织突如其来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绩效、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

因此,胜任力模型是21 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发展体系,胜任力模型正迅速地成为本世纪工作发展的标准和业绩管理标准。

一、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基本内涵1.胜任力的含义1973年,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的文章,提出用胜任力取代传统的智力测量,强调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绩效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同时。

他还提出进行基于胜任能力的有效测验的六个原则。

这篇文章的发表,提出了胜任能力的概念,标志着胜任能力运动的开端,也为胜任力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随后掀起了人们对胜任力研究的热潮。

Zemke(1982)认为:胜任力是个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因为这个问题不是来自其他方面,而是来自一些基本程序和哲学的不同。

从McClelland最早提出胜任力定义开始,学者们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至今学术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以下表是对各学者提出的胜任力定义的汇总。

表 胜任力定义汇总汇总上述众多学者对胜任力的定义,可以发现有的偏重特质,有的偏重行为,但这些不同定义都有一定的共同点:与特定工作相关,具有动态性;以绩效标准为参照;包含一些个人的特征,是个人潜在特性或行为,如: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

2.胜任力模型的含义胜任力模型指的是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力的总和,它是胜任力的结构形式。

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

胜任特征模型概念研究1.1 与胜任特征探索相关的早期研究20世纪初“管理科学之父”泰勒的“时间动作分析”(timeandmotionstudy)被誉为“管理胜任特征运动”(ManagementCompetenciesMovement),后来被普遍承认为是胜任特征研究的发端。

他通过“时间-动作研究”(TimeandMotion Study),将复杂的工作拆分成一系列简单的步骤,来识别不同工作活动对能力的要求。

这里的胜任特征往往指那些可直接观察的动作技能或体力因素(PhysicalFactor),如灵活性、力量、持久性等。

泰勒的这一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当今盛行的工作分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时间-动作分析”的延续。

1.2 麦克米兰对于胜任特征研究的贡献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麦克米兰(McClelland)受美国新闻署(USIA)委托,首次采用行为事件访谈(BehavioralEventsInterview ,BEI)方法调查了50名USIA官员。

结果发现,带来优秀绩效的胜任特征(Competency)并非以往人们熟知的那些管理技能,而是“跨文化的人际敏感性、政治判断力和对他人的积极期待”等潜在的个性特征。

根据这一结果,1973年,麦克米兰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应“为胜任而非为智力进行测验(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

在此文中,他首先运用了大量篇幅分析了传统的人才测量与甄选机制存在的问题,他承认传统的智力和成就测验有一定的信度,但是,他对这些测评工具在企业招聘及学校招生方面的实用效度提出了质疑。

他明确指出,有必要对那些支持智力和知识测验预测效度的主要证据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评审,并通过列举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来证实传统智力测验的结果与所预测的工作成功因素之间相关性很低。

胜任力模型的全面讲解

胜任力模型的全面讲解

员工素质与胜任力的区别
❖ 假设:个人的素质为A, 岗位工作要求为B,
A:个人素质
组织环境为C, 那么:岗位胜任力就是A、B、C
B:岗位工作要求
D C:组织环境
三部分的交集D。
❖ A.个人的胜任力:指个人能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
❖ B.岗位工作要求:指个人在工作中被期望做什么;
❖ C.组织环境:指个人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组织的结构、文化、 制度等;
❖ 汉普公司
• 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员工所需具备的知识、技巧
和工作能力。
• 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的、可观察的、
可指导的、而且对个人绩效和企业成功产生极 其重要的作用。
• 胜任能力具有阶段性,当经营目标发生改变时,
胜任能力也发生变化。
❖ 美国HAY公司
素质是在既定的工作任务、组织或文化中 区分绩效水平的个性特征的集合。素质决 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某项工作或很好的 完成某项任务,它是驱使一个人做出优秀 表现的个人特征的集合。
美国心理学家Spencer(斯班瑟)1993年给出了 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即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 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 层次特征,它可以是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 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即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 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 征。”
对胜任力的两种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胜任力是潜在的、持久地个人特征 (Spencer HAY) 这种观点强调,胜任力是个体的潜在特征,它与一定工
作或情景中的、效标参照的、有效或优异绩效有因果关系。 着重从发现人的特征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胜任力 ❖ 另一种观点是将胜任力看作是个体的相关行为的类别
(McClelland 汉普) 胜任力是保证一个人胜任工作的、外显行为的纬度。这 种行为观的理论着重从外显的人的行为来研究胜任力

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

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

企业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中层管理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承上启下的重要力量,其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提炼出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的关键要素,并构建出相应的胜任力模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运用该模型来提升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提炼出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的关键要素,并构建出胜任力模型;再次,分析影响中层管理者胜任力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培训、选拔和激励等手段来提升其胜任力;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培养和选拔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企业中层管理者的培养和选拔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献综述在企业管理领域中,中层管理者的角色与重要性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深入的研究。

中层管理者作为连接高层领导与基层员工的桥梁,其胜任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长期发展。

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过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例如,(2010)在其研究中指出,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团队管理、沟通协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2015)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些维度,认为中层管理者还应具备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要求也在不断更新。

例如,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层管理者需要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变革管理能力(,2018)。

公司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价系统及考核标准

公司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价系统及考核标准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评价系统第一部分胜任能力方案系统一、通过对**制药股份公司关键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可以清晰公司现有人员能力素质状况,为公司长远对优秀人员的应用,储备,提供参考依据,更有助于核心岗位人员选拔,激励和培养。

二、关键岗位胜任能力素质模型包含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及专业能力三个方面:Ÿ核心能力:基于对**核心价值观,充分理解,对**愿景的深刻理解,并能非常清楚本岗位将如何去实现,**每位员工都必须对责任、诚信、品质、创新、勤俭等五个经营理念能发自内心的认同并无意识的表现在本岗位的各项工作上。

Ÿ通用能力:有关基本素质、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领导以及分析思考方面的能力及呵护下属的爱心,这些能力适用于多个角色,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

Ÿ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某个特定角色和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技能,通常情况下,独特的能力大多是针对岗位来设定的,在某个岗位上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能力。

三、评价范围与测评:(1)、此胜任力评价模型指标系统主要适应于关键岗位与核心岗位的测评。

(2)、胜任力特征的主要评价指标按分数进行评价,在整体评价指标等级中设满分为100分;65分以下为不胜任,66-79分为留观,80-90分为按程序上任,91分以上可考虑再晋升。

(3)、某岗位的胜任力评价时由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新员工为绩效考核指标)+通用胜任力指标体系+岗位专业胜任力指标体系三部分组成(4)三方面评价模型考核指标体系最高分各为100分记,(新入职员工免除核心能力胜任模型评价,并将此按试用期绩效考核指标加以下二个模型中);三个模型体系分别为4:3:3的系数分配;评价指标体系中每评价指标评价分数最高为5分,最低为2分;(5)单个模型计算公式为:所得分数=考评分数/某模型总分数*100*0.4;胜任力总得分=核心模型考评分数/核心模型总分*100*0.4+通用模型考评分数/通用模型考评总分*100*0.3+专业模型考评分数/专业模型总分*100*0.3(6)、评价人:直接领导、间接领导、,企业专业岗位领导,人力资源经理,总经理助理;直接领导和下属员工或其它人员胜任力评价分别为5:3:2原则,按系数加权相加后汇总为胜任力评分。

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一、胜任特征(Competence)
指“和参照效标(合格的绩效或优秀的绩效)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的潜在特征。

”换言之,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

这一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深层次特征,因果关联和效标参照。

胜任特征是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能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能预示个体在不同情境和工作任务中的行为或思考方式。

二、因果关联:
指胜任特征能引起或预测行为和绩效。

一般说来,动机、特质、自我概念和社会角色等胜任特征能够预测行为反应方式,而行为反应方式又会影响工作绩效。

模式可表述为:意图—》行为—》结果。

胜任特征应当包括意图,它对于人的行为有直接影响,如果某种行为不包括意图,我们就不能称之为胜任特征。

含义:效标参照:指胜任特征能按照某一标准,预测效标群体的工作优劣。

效标参照是胜任特征定义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

一种特质如果不能预测有意义的差异(如工作绩效方面的差异),与参照的效标没有明显的因果关联,不能预测有意义的差别时,则不能称之为胜任特征。

三、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假设:
假设一:基准性胜任特征(ThresholdCompetence)与鉴别性胜任特征(DifferentiatingCompetence)
假设二:基于鉴别性胜任特征的人员选拔
假设三:基于鉴别性胜任特征的管理培训
假设四:基于鉴别性胜任特征的绩效评价
四、研究过程
第一步、定义绩效标准;
第二步、确定效标样本;
第三步、获取样本数据;
第四步、建立胜任特征模型;
第五步、验证胜任特征模型;
第六步、应用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1-10-24。

 3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资助,项目资助号:70072031。

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3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 要 该文采用BEI 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探讨了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优秀组与普通组在访谈字数的长度上无明显差异,而胜任特征编码的频次与访谈长度上有显著性相关,编码指标采用平均分数具有更好的稳定性;(2)采用概化理论计算不同编码者的编码一致性,结果表明,胜任特征评价法具有较好的编码者一致性;(3)效标群体的分析结果证实,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包括:影响力、组织承诺、信息寻求、成就欲、团队领导、人际洞察力、主动性、客户服务意识、自信和发展他人。

关键词 胜任特征模型,行为事件访谈,企业高层管理者。

分类号 B849:C931 前 言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1] 。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企业管理决策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采用什么标准来选拔和培养企业高层管理者,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力资源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的关注和重视。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一般是通过职位分析来确定高层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高层管理者的选拔、培训和评价的。

然而,生产和管理环境的变化已经使得传统的职位分析很难满足高新技术带来的新要求[2,3] 。

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胜任特征(competency )的概念[4] 。

胜任特征(competency )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5] 而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 )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有多种方法,包括专家小组、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但是,目前得到公认、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 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 interview ,B EI )[5] 。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

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特征。

通过对比担任某一任务角色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现平平者所体现出的胜任特征差异,确定该任务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6] 。

自从胜任特征的概念被提出来以后,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并在国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 。

作为建立胜任特征模型最主要的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研究结果的支持。

受过训练的不同编码者采用最高分数和频次进行编码,其一致性介于74%~80%之间[8,9] 。

Mo 2towidlo 等[10] 的研究表明,对同一组人员进行两次访谈所得的胜任特征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McClelland 等[5] 对美国国务院外事局两组情报信息官员分别进行了行为事件访谈,发现所建立的胜 心 理 学 报 2002,34(3):306~311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306任特征模型基本一致。

McClelland [6]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帮助两家跨国公司建立了高层管理人员的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建立的胜任特征模型作为高层管理人员选拔的标准,使得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率从原来的49%下降到了613%,追踪研究还发现,在所有新聘任的高层管理人员中,达到所要求的胜任特征标准的有47%在一年后的表现比较出色,而没有达到胜任特征标准的只有22%的人表现比较出色。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已经加入WTO ,选拔和培养懂市场、善经营和懂管理的高层管理人员已成为企业成功实施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关键。

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和评价的标准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来揭示中国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2 方法和程序211 被试根据行为事件访谈的要求,应该先由专家小组确定效标样本的选择标准,然后提名参加行为事件访谈的优秀组人选和普通组人选。

专家小组由原邮电部人事司的领导干部、部分省市邮电管理局人事处的领导、北京邮电大学和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组成。

专家小组确定优秀组的人选必须达到如下标准:(1)曾经在邮电系统获得过全国表彰或省市级表彰的,或依据原单位的业绩考核标准,被人事部门评价为优秀工作者;(2)必须是部门主要负责人;(3)近两年来所负责的单位或部门必须超过50人。

根据以上三条标准,我们在全国电信系统挑选了陕西、湖北、安徽、北京等地20名通信业高层(局级)管理干部,其中优秀组10名,普通组10名,男性15名,女性5名,年龄最大的为55岁,年龄最小的为29岁,平均4118岁。

212 方法和程序整个研究的方法和程序如下:21211 组成专家小组确定优秀组绩效标准,并挑选访谈对象。

21212 实施行为事件访谈根据所设计的“行为事件访谈纲要”,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工作者对被试进行了行为事件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

访谈采用双盲设计,即被访谈者只知道自己被选来进行访谈,并不知道在样本选取时的优秀/普通的区别;访谈者事先也不知道被访谈者究竟是属于优秀组,还是普通组。

每人的谈话最长有315小时,最短有115小时,平均2小时。

21213 访谈结果编码第一步 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稿。

第二步 编码训练采用Spencer 等[5] 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由心理学研究生组成的4人编码小组分别对一份访谈录音文稿进行试编码。

在编码过程中,一方面对原有的编码词典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另一方面经过不断的讨论,使得4人对这份访谈文稿的编码达成了一致意见。

然后,根据修订的编码词典再由4人分别对1份访谈文稿进行编码,并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第三步 正式编码选择编码训练过程中编码一致性较高的2人形成正式的编码小组,根据编码词典对20份访谈文稿进行独立编码。

21214 数据处理对两个分析员独立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和G enova 完成。

G enova 软件是美国大学测验委员会ACT 的J.E.Crick 和R.L.Brenman [12] 在1983年编制的专用于概化分析的软件。

21215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对优秀组和普通组每一胜任特征的平均分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找出差异显著的胜任特征,建立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

3 结果与分析311 访谈长度(时间和字数)的分析为了确保优秀组和普通组在各胜任特征上的差异不是由访谈长度所引起的,我们先对优秀组和普通组的访谈长度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

表1 优秀组与普通组的访谈长度比较表优秀组普通组访谈长度MSDMSDtdfp字数1551087961013219588017016851801502时间2110015611950150016361801533 3期时 勘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307差异显著性结果(表1)表明,优秀组和普通组不论是在访谈的时间上,还是在访谈所得文稿的字数上的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可见,访谈的长度不会影响优秀组和普通组在胜任特征上的差异。

312 胜任特征发生频次、平均分数和最高分数的分析根据Spencer等[5]的建议,在编码和统计处理时,既可以采用胜任特征出现的发生频次,也可以采用平均分数,或者采用最高分数。

为了考察采用哪种指标更为稳定,我们考察了这些指标与访谈文稿字数之间的关系。

表2 胜任特征发生频次、平均分数、最高分数与访谈长度的关系表胜任特征长度与频次长度与平均分数长度与最高分数成就欲01703330120301472关注质量与秩序016033013950173533主动性01693330147601488信息寻求01225-01259-01066人际洞察力016323-0112401139客户服务意识013390150901421影响力01669330114901266权限意识013050106601151公关-01156-01294-01153发展他人012470119801252指挥01762330109601384团队协作-011690116801295团队领导0155530124401479分析性思维014500123601472概念性思维0159530111601407技术专长01486-010*******自控0161130154830169633自信0124401291-01048灵活性-012710133901345组织承诺0163230135701417注:3p<0105,33p<0101。

相关分析结果(表2)表明,采用频次计分,有10项胜任特征与访谈长度(字数)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最高分数则有2项胜任特征与访谈长度(字数)相关显著;平均分数则只有1项胜任特征与访谈长度(字数)相关。

由此可见,采用平均分数这项指标所得结果应该更稳定。

因此,在下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均采用平均分数这一项指标。

313 胜任特征评价法的概化系数 为了在总体上考察胜任特征评价方法的信度指标,运用了概化理论[11]的信度指标进行计算。

根据概化理论,先进行G研究,分析不同的“面”对于总体方差的贡献。

下表是用GENOVA软件[12]进行处理的结果。

表3 P×L×C设计的G研究结果表(20被访谈者×20胜任特征项目×2编码者)变异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变异分量占总变异分量的百分比被访谈者6001681931161016771512胜任特征项目326170191711901093211编码者611216112(010)(010)被访谈者×胜任特征项目1188136361312901167317编码者×被访谈者7915519411901061114编码者×胜任特征项目2491371913112015081114编码者×被访谈者×胜任特征项目10671433612196219576613由表3可见,编码者的变异分量最小,几乎为0,说明编码者是客观的、独立评分的;编码者与被访谈者的交互作用(01061)也只占总变异量的114%,说明编码者确实做到了双盲评分,即不知道效标样本组中谁是优秀组,谁是普通组;胜任特征项目面(01093)也很小,只占总变异量的114%,说明Spencer(1993)揭示的胜任特征项目之间是独立的,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而编码者与胜任特征项目的308 心 理 学 报34卷交互作用(01508)较大,占了总变异量的1114%,说明编码者对胜任特征项目的理解与把握的好坏,即编码者受培训的程度对评分影响较大;最大的变异分量是编码者、被访谈者和胜任特征项目的三面交互作用(21957),它解释了分数总变异量的6613%,这表明,编码者对胜任特征项目的理解和把握、胜任特征项目在不同被访谈者组之间的差异对最后的分数影响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