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作者:王涛赵琛乔娜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22期

摘要:本文从三大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投资、就业方面总结了榆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从市场风险、南北差距、就业、收入差距和生态的角度来论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端。

关键词:产业结构;不协调;弊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榆林经济发展现状

榆林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榆林市2010年生产总值为1756.67亿元,居全省第二,且增速连续7年全省第一。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2元。神木、靖边进入全国百强县。目前榆林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天然气净化装置、全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现榆林经济实力有显著提升,但经济快速增长背后,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以产业结构问题最为突出。

二、榆林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第二产业增长快,贡献率高,第一、三产业和严重滞后

2010年榆林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为5.3:68.6:26.1;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3%;第二产业68.6%,远高于陕西省的51.8%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为26.1%。2006年-2010年第一产业平均每年增速仅为7.6%;第二产业达20.6%;第三产业增速达19.4%。从以上数据可以得知,榆林经济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且发展迅速,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

2.第二产业内重工业比重过大,采掘和原料工业比例过高

2010年榆林的工业总产值高达19599.6亿元。从2000年以来,重工业内部的采掘和原料工业比重在90%以上。2010年采掘工业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高达68.7%,仅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就达到68.6%;轻工业的贡献率仅为1.6%。榆林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位663家,轻工业企业只有13.1%;重工业企业达到86.9%。榆林工业内部轻重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过大。

3.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三产业投资额过低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0%。其中,第一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1.68%,第二产业高达45.38%,交通运输和邮电业达到26.0%。第二产业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第一产业的16.7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5.1倍;是教育投资的95.7倍。因为能源工业回报率极高,导致投资过度集中,其他产业被忽视。

4.就业人口在产业中的分布落后

榆林市到2010年底,从业人员达到193.0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约占45.9%;第二产业占23.5%;第三产业占30.7%。榆林和1995年高收入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5%水平还相差甚远;和第二产业的31%也有一定差距;和服务业64%的水平差距更大。第三产业内部就业分布过度集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总人数的17.0%;批发和零售业18.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0.9%。产业结构的落后导致就业人口分布滞后。

三、榆林产业结构不协调的弊端

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脆弱,抗市场风险能力极低

榆林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粗放式的、初级的资源的驱动。重化工业产业链条段,附加值低,到2010年,能源资源初级产品就地转化率为21.3%,完全靠多挖煤、多采油创造收益。现阶段榆林产业结构单一、重工业独大、严重依赖资源,易受国际煤炭市场、国内经济的影响。例如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年8月至2009年,榆林市的大部分月份工业总产值增速为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32.2%停产;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面高达56.7%。由于这些行业的不景气,导致榆林经济的GDP增速从2008年25.3%降到2009年的13.3%。这样单一的产业结构是极其脆弱的,易受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导致经济大起大落,抗市场风险的水平低。

2.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南北差距过大

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榆林北部六县和南部六县的经济差距较大。北六县依托煤炭、石油、化工和国家的大力投资,经济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极大的提高。而南六县现阶段无经济起飞的助力,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扶南政策和特色农业。2010年北六县的GDP占全市80%,是南六县的约10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位于北六县约87.5%;南六县仅为12.5%。北六县在岗人数约占全市总量的75%。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神木县是最低佳县的16倍。而且神木全民医保、神木新村的建设、政府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的分配、教育的投入使神木居民的隐性收入增加,使全民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南北失衡局面仍然在扩大,这是农业和能源化工业产出的差距。

3.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健康、稳定的扩大就业

榆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约有45.34万人,约占总就业人口的23.5%。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下半年以来很多企业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就业岗位明显减少,在岗人员的工资下降很多。据调查,企业用工比往年减少1.2万人次,下降30%;非正常返乡农民工约3万多人。失业农民工、农村新增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等需要就业人员总数约5.5万人。就业面窄,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工资可观的第二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滞后,这造成了榆林就业压力大,矛盾突出。

4.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收入差距过大

除上文提到南北的收入差距巨大,还有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45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5113元的3.4倍。而且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农民很难平等享有发展成果。有报道,榆林的亿万富豪达7000人,其中神木资产过亿的富豪可达2000人,而且还存在很多难以统计的隐性富豪。由于资本的持续的增殖性,富人会越来越富,所占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处于利润较高的第二产业中的居民收入水平过高,处于农业和服务业中的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这是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

5.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是荒漠化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本来脆弱。榆林因煤矿采空导致地面坍塌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很多地方地面开裂,山体崩塌;林草地每年以0.53-0.67万公顷在减少;化工业发展造成水源污染、地下水渗漏、地下水位下降,榆阳区沙河下降2.62米,红碱淖水面下降约2米。生态的恶化,是我们过快、过猛开采资源,发展重化工产业所致。

四、总结

单一发展能源化工业,现已出现很多问题、矛盾,未来榆林生态恶化、失去经济增长动力,后人将无法承受。现在榆林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但多集中与对产业链条的延伸,归根结底还是在单一的发展重工业,要解决这些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裴成荣.区域发展与产业培养[M].陕西出版集团,2011.

[2]胡志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刘恩德.榆林统计年鉴2010[Z].榆林市统计局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