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有机化学-I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ⅡOrganic ChemistryⅡ课程代码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时/学分32/2
课程性质必修实践学时0
责任教师代水星课外学时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有机化学》课程是材料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比如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机理等。除此之外,该课程还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
Organic chemistry is the foundation course for students who major in the materials science.The course includes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organic compounds,such as the composition,structures,physical property and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In addition, Organic chemistry is also a course which puts the theory and experiment on the same level.
2.设计思路: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或化学反应的种类,将课程内容分为缩合反应、周环反应、胺、含氮芳香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有机合成基础、新型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共轭材料共8章。其中,缩合反应、周环反应、胺、含氮芳香化合物、杂环化合物,作为学习的重点;有机合成基础、新型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共轭材料作为了解性知识,目的在于整合有机化学整门课程知识点,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有机化学是一门
-1-
不断发展的学科,通过了解最新的前沿进展,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培养研究的兴趣。讲授过程中,力求做到概念明确、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及时巩固。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其先修课程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同时,该课程也为后继的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目标1:掌握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等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对应毕业要求和指标点1-4掌握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并能够对化合物的结构信息进行分析)目标2: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能力,能够初步理解海洋材料防腐、防污及新能源材料性能提升过程中的有机化学问题。(对应2-1能够把自然科学基本概念和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反应工程、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相关工程问题的分析)目标3: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安全性、生产工艺、危废处理等过程,形成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对应毕业要求和指标点6-2了解材料生产研究、设计必须遵守的安全、健康等设计规范,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7-2了解材料合成与加工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绿色材料工程)
三、学习要求
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知识、运用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培养有机化学专业素养,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果,学生必须做到:
(1)课前预习课程相关内容,按时上课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课堂作业;课后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保质保量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
-2-
(2)建议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论文中实验数据,拓展所学知识点,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四、教学进度
-3-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告知学生需要购买的教材)
徐寿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2014年,第二版
2、主要参考书
[1]邢其毅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有机化学》下册,2005年,第三版
[2]裴伟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析,2006年
[3]王积涛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有机化学》,2009年,第三版
[4]李艳梅等编,科学出版社,《有机化学》,2016年,第二版
[5](美)迈克尔B.史密斯(Michael B Smith)编,化学工业出版社,《March高等有机化学》,2018年,第七版(中文版)
[6]Francis A.Carey and Richard J.Sundberg编,科学出版社,《高等有机化学》,2016年,第五版(英文版)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A: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查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比例%
1.课下作业、课堂讨论及平常表现30
2.平时测验成绩20
-4-
3.期末考试成绩50
总计100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