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收集与积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收集与积累

发表时间:2019-12-27T09:37:45.3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作者:陈雯露[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新课标也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网络、报刊等都可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可见,语文教学资源收集的途径是非常丰富的。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喜欢利用以下方法进行课程资源的收集与积累:

1、充分吃透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虽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它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说明,语文教材里已经蕴含了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将教材里的资源整合化为自己的资源,并灵活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中。如果语文教材这一资源不利用好,其他都是“无本之木”,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材资源的课外延伸。

我首选的是网络。小学语文的课本篇幅大都不长,其中就会有很多的空白,比如: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这会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上造成些许障碍,不能完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时,我便会利用网络进行补充,制作课件,加强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感情。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描写了毛主席知道瑞金城外沙洲坝的乡亲们没有水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他便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当地村民为了纪念毛主席,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毛主席为人民着想,关心人民的胸怀,和广大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敬爱。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毛主席的生平及他为人民做的一些实事制成课件。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在学生对毛主席产生敬佩之情后教学课文内容,课文讲解结束后,再穿插进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几个小故事,最后朗读课文,让学生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3、从书籍、报刊、电视栏目中获取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一方面,教师应在平常多注重阅读课外资料,剪切、编辑材料。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多阅读一些跟教育方面有关的书籍和报纸,遇到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精彩的文章和一些教学素材,我就会把它摘抄下来或者剪切下来粘到笔记本上,并把内容归类整理,以便查用。另一方面,应培养学生养成每天收看电视新闻和适当观看历史人物、历史知识讲解及科普宣传类的栏目的习惯。并在校图书室中为学生借阅不同内容的课外书籍,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升他们的课外知识面。这样不管是在课文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口语交际、习作中,都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发挥。

4、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资源库。同事之间应该经常探讨交流。这样相互之间都会很快提高。就如我们语文组每周都会有一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我们共同学习新的教学文章,共同交流讨论,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

但在课程资源的收集和积累中,我也遇到了这样的疑惑:大量的资料添加,课堂是丰富了,但课堂却像个大杂烩。一些资料充斥了学生自我想象、自读自悟的空间,可有时似乎并没有真正达到预期设想的教学效果。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之后我觉得,在课程资源的收集中,我们应该学会适当的把握,并不是要把所有与教材有关的课程资源不加选择地呈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而是应该经过筛选,把学生都感兴趣的,与课文重难点密切相关的资料带到课堂中去,提升教学效果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