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沁园春·雪》里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和苏祠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有异曲同工之妙。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阙“观眼前之景”转向下阙“思古代之人”。
思古代之人
问:他思的是谁?
追问:写了周瑜那些事情?
追问:为什么要强调写“小乔初嫁”这一细节?
追问:苏轼为何如此羡慕周瑜“美人在怀”?
推荐书目:
余秋雨《苏东坡的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
作业布置:
请以“东坡先生,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周瑜 苏轼
↓
得意 失意
↓
“人生如梦”
↓
豁达、乐观、超越
诵读欣赏:
鉴赏古诗词最重要的是朗读,反复诵读方能体会诗词之美。
首先,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读……)
评价:你们读得很整齐,声音洪亮。但节奏快慢处理和情感把握上尚有瑕疵。咱们读这首词,要化身为手执铜琵琶的“关西大汉”。
学生1单独读一遍……
学生分别评价: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4
明确: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要先声夺人,一鸣惊人,读出开阔气势。第三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应该重读动词“穿、拍、卷”。穿:读出乱石直插云霄的高峻感,简练有力;拍:读出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读出壮美感。下阙“樯橹灰飞烟灭”要慢读“灰飞烟灭”且读出画面感,不能断气且咬字清楚;最后一句重读“江、月”二字,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作品意境
2、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3、延伸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分析词作;通过诵读、分析作品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初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二篇古诗词,我们学的是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提到三国赤壁、二乔。杜牧在诗中抒发了历史兴衰交替中偶然因素的存在。晚于杜牧230余年的北宋元丰年间,大文豪苏轼写了一首词,关于赤壁之战,关于周瑜、关于小乔。苏轼在词中又抒发了什么感慨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追问:“为什么苏轼不写诸葛亮而选择周瑜呢?”
小结:我们用一个词概括周瑜的形象“风流”,周瑜很风流。作者从爱情、装束、风度、战功等角度展现出周瑜近于完美的形象,从而和自己家庭不幸、早生华发、壮志未酬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和反衬中抒发了什么感慨呢?
抒一己之怀
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有人据此认为苏轼的思想是消极的,而有人认为这更反映苏轼的积极思想。你怎么理解的?
教学目标:学习这首词我们要达到以下3个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作品意境
2、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3、延伸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
以前我们学过苏轼的很多诗文,关于苏轼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苏轼一生仕途不顺,屡遭贬谪,可谓不在被贬谪地,就在去贬谪地的路上。晚年,苏轼写了一首《自题金山小像》,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即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趣味活动
南京著名的瞻园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江东去,浪淘尽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已经打乱顺序,请同学们看课件将下联对出。
学生活动发言……
明确:(课件展示)
拓展延伸
掌握并练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以杜牧的《赤壁》为例
学生讨论发言:眼前之景;古代之人;一己之怀分别是什么。
小结
艺术上和人生道路上成熟了的苏东坡,为我们奏响了《赤壁怀古》这首绝唱,让无数中国人感受到成熟的魅力,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黄州的经历使苏东坡脱胎换骨,让世代读书人和他一起实现了精神上的突围。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整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赛课教案
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从风格上属于豪放派词,属怀古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诗词鉴赏宜反复诵读,而理解是深入诵读的前提。掌握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探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准确理解词作。
学情分析:诗词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一般的鉴赏方法如诵读法,知人论世法等已运用娴熟,意象-意境分析法契合学生阶段水平,该方法与练习题契合,学生可通过迁移把握一首未学过的诗词内容。通过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学生可通过学一首诗来解读一类诗。
请1个同学来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而苏东坡被贬黄州创《(前后)赤壁赋》,唱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百世流芳。这正应了欧阳修“诗穷而后工”一说,诗人身处困厄险境,忧愤郁结于心而常出精品。正可谓“人生之不幸而文艺创作之大幸。”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明确:人生就像一场大梦,梦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更是难以解析的。人生之多变谁能把握得住,说得清楚?唯有“江、月”长相伴,亘古不变。在词中苏轼提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臧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周公瑾有小乔陪,而我苏轼现在也不孤独了,有江月陪着我,我释然了不在乎了,“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苏轼不害怕了。后人之所以如此喜爱苏轼就在于这种在人生低谷而反弹的精神气。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苏轼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而是释怀、豁达、乐观向上。
学生结合刚才的指导,再读诗词。
鉴赏分析
“观眼前之景”
刚才我们反复诵读了这首词,已经知道上阙主要写景。那么上阙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
教师小结:上阙绘形绘声绘色,呈现出一幅江水滚滚,山峰参差交错,波涛汹涌澎湃的大气磅礴的画卷,营造了江山如画而又壮美无比的意境。
思古代之人
问:他思的是谁?
追问:写了周瑜那些事情?
追问:为什么要强调写“小乔初嫁”这一细节?
追问:苏轼为何如此羡慕周瑜“美人在怀”?
推荐书目:
余秋雨《苏东坡的突围》;林语堂《苏东坡传》
作业布置:
请以“东坡先生,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周瑜 苏轼
↓
得意 失意
↓
“人生如梦”
↓
豁达、乐观、超越
诵读欣赏:
鉴赏古诗词最重要的是朗读,反复诵读方能体会诗词之美。
首先,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读……)
评价:你们读得很整齐,声音洪亮。但节奏快慢处理和情感把握上尚有瑕疵。咱们读这首词,要化身为手执铜琵琶的“关西大汉”。
学生1单独读一遍……
学生分别评价: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4
明确: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要先声夺人,一鸣惊人,读出开阔气势。第三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应该重读动词“穿、拍、卷”。穿:读出乱石直插云霄的高峻感,简练有力;拍:读出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读出壮美感。下阙“樯橹灰飞烟灭”要慢读“灰飞烟灭”且读出画面感,不能断气且咬字清楚;最后一句重读“江、月”二字,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 点拨法 讨论法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作品意境
2、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3、延伸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重点难点: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分析词作;通过诵读、分析作品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初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二篇古诗词,我们学的是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提到三国赤壁、二乔。杜牧在诗中抒发了历史兴衰交替中偶然因素的存在。晚于杜牧230余年的北宋元丰年间,大文豪苏轼写了一首词,关于赤壁之战,关于周瑜、关于小乔。苏轼在词中又抒发了什么感慨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追问:“为什么苏轼不写诸葛亮而选择周瑜呢?”
小结:我们用一个词概括周瑜的形象“风流”,周瑜很风流。作者从爱情、装束、风度、战功等角度展现出周瑜近于完美的形象,从而和自己家庭不幸、早生华发、壮志未酬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和反衬中抒发了什么感慨呢?
抒一己之怀
抒发“人生如梦”的感慨。有人据此认为苏轼的思想是消极的,而有人认为这更反映苏轼的积极思想。你怎么理解的?
教学目标:学习这首词我们要达到以下3个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作品意境
2、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3、延伸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
以前我们学过苏轼的很多诗文,关于苏轼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苏轼一生仕途不顺,屡遭贬谪,可谓不在被贬谪地,就在去贬谪地的路上。晚年,苏轼写了一首《自题金山小像》,总结了自己的一生。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即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趣味活动
南京著名的瞻园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江东去,浪淘尽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已经打乱顺序,请同学们看课件将下联对出。
学生活动发言……
明确:(课件展示)
拓展延伸
掌握并练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以杜牧的《赤壁》为例
学生讨论发言:眼前之景;古代之人;一己之怀分别是什么。
小结
艺术上和人生道路上成熟了的苏东坡,为我们奏响了《赤壁怀古》这首绝唱,让无数中国人感受到成熟的魅力,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黄州的经历使苏东坡脱胎换骨,让世代读书人和他一起实现了精神上的突围。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整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赛课教案
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从风格上属于豪放派词,属怀古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诗词鉴赏宜反复诵读,而理解是深入诵读的前提。掌握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探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准确理解词作。
学情分析:诗词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一般的鉴赏方法如诵读法,知人论世法等已运用娴熟,意象-意境分析法契合学生阶段水平,该方法与练习题契合,学生可通过迁移把握一首未学过的诗词内容。通过学习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学生可通过学一首诗来解读一类诗。
请1个同学来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而苏东坡被贬黄州创《(前后)赤壁赋》,唱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百世流芳。这正应了欧阳修“诗穷而后工”一说,诗人身处困厄险境,忧愤郁结于心而常出精品。正可谓“人生之不幸而文艺创作之大幸。”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明确:人生就像一场大梦,梦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更是难以解析的。人生之多变谁能把握得住,说得清楚?唯有“江、月”长相伴,亘古不变。在词中苏轼提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臧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周公瑾有小乔陪,而我苏轼现在也不孤独了,有江月陪着我,我释然了不在乎了,“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苏轼不害怕了。后人之所以如此喜爱苏轼就在于这种在人生低谷而反弹的精神气。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定义苏轼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而是释怀、豁达、乐观向上。
学生结合刚才的指导,再读诗词。
鉴赏分析
“观眼前之景”
刚才我们反复诵读了这首词,已经知道上阙主要写景。那么上阙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呢?
学生讨论并发言……
教师小结:上阙绘形绘声绘色,呈现出一幅江水滚滚,山峰参差交错,波涛汹涌澎湃的大气磅礴的画卷,营造了江山如画而又壮美无比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