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案例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2021 年4 月目录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1 案例2:燃油税幕后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 元1升油价时代..................................................1 案例3: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 ...............1 案例4:雪天的杂货店............................................................................ .......................................1 案例5: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1 案例6: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 .......................1 案例7:“旧帽换新帽律八折” ......................................................................... ..............................1 案例8:谁在消费昂贵? 奢侈品消费群调查............................................................................ ....1 案例9: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 ...................1 案例10:吃三个面包的感觉............................................................................ .............................1 案例11: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 .....................1 案例12:把每1 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1 案例13:从\芙蓉姐姐\到\超级女声\案例14:理性与风险难题............................................................................ .................................1 案例15:上大学值吗?.......................................................................... .......................................1 案例16: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1 案例17: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1 案例18: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1 案例19: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案例20:沉没成本与企业决策............................................................................ .........................1 案例21:企业生产中的学习效应............................................................................ .....................1 案例22:有效金融市场的难题............................................................................ .........................1 案例23:加入WTO 背景下的我国农业问题............................................................................ ..1 案例24:新经济时代的微软反垄断案............................................................................ .............1 案例25:价格歧视及其难题............................................................................ .............................1 案例26:垄断竞争下的差异化战略............................................................................ .................1 案例27:广告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1 案例28: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卡特尔的兴衰.......................................................................1 案例29: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 .............1 案例30:满意即最优............................................................................ .........................................1 案例31:发生在空中的帕累托改良............................................................................ .................1 案例32: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 .............1 案例33:“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 ......................................................................... ....1 案例34: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 .....................1 案例35:委托人给代理人带的“金手铐” ......................................................................... ............1 参考文献............................................................................ .............................................................1 1-74案例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 使用范围:第一章导论2. 要考核的知识点: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如何学习经济学?3.思考题:(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2)如何学好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24页PPT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资料24页PPT
京东商城在2019年11月11日当天订单量达到680万单,是2019年11月11 日订单量的3倍多。2019年11月11日,京东商城的订单量达去年同期的 2.4倍,其中移动端(包括京东移动客户端、京东微信购物和京东手机QQ 购物等)订单量占总体订单量的比例是去年同期的3倍。
案例2 ❀问题❀
1、运用弹性知识,分析如何选择促销商品? 2、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
品缺乏弹性。
P
图1中, D1为衣服类商品的需求曲线,
D2
D2为电脑类产品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从
D1
P1降到P2时,D1的需求从Q1升到Q4, 而D2的需求从Q2升至Q3。虽然两种商品
P1
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都在有所上升,但明显 P2
可以看出D1需求上升幅度要远远高于D2。 这就是商家在促销时选择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 原因。
Q1 Q2 Q3 Q4 图1
分析:
2、促销利润分析
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售,难道真像
商家那样说的“赔本赚吆喝”吗?实则其销售利润来源于薄利多销和规
模效益,具体分析如下:
P
D2
同样从图1中可以得出对于商品D1,当价格
D1
从P1降到P2时,其需求从Q1快速升到Q4, P1
需求上升的幅度高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由此 可以得出Q4 P2 >D1 P1,很好地解释了商家 P2
大力开展促销的原因。另外随着销量的上升库租赁、物流运送等成本, 图1
同样增加了商家的收益。
分析:
3、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
总体而言,消费受收入、个人需求、价格、商家供给、销售环境、服 务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iphone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供给创 造了消费,如果没有苹果公司的创造,消费者根本就想不到去消费 iphone,当然在iphone投入当市场之后,它的销售又会受到收入、价 格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双十一促销”更多体现的是价格和从众心理对消费的影响。从众心理 是指在一个组织或团队里多数人的意见往往会改变和左右少数持不同 意见和观点的人,少数人趋于一种无形的从众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和行为。双十一本身作为一种民间节日的戏谑和商家的各种折扣营造 了浓厚的消费环境,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该买的多买,可买可 不买的买下了,不买的东西也想买甚至也买下了。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一.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当天起,调整汽油、柴油的出厂价.这是在一个月内,发改委第二次上调油价,也是今年油价的第五次调整。

答:频繁的油价调整,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心理预期:油价还会上涨。

油荒就是这样在中国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一切都源于前不久的成品油调价,而火上浇油的则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二.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

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

答: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

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第二章一.俄尼斯特-沃克曼在理财上是个保守主义者.他的年收入有2.5美元,他把其中的1万美元存入了当地银行,并且每月投资200美元在信誉卓著的债券和蓝筹股上。

此外,每星期总有一两次,俄尼斯特会用10美元来买彩票;每年他还会带着1,000美元去一次毕勒斯睹上一把,而且他几乎每次都是空手而归.答:储蓄和投资行为自身并无效用,而仅是达到理财目的的工具而已.相反,赌博是有趣的,起码对俄尼斯特和其他有相同爱好的人来说是如此,确实,赌博也被当作实现理财目的的工具,但赌博本身对那些定期赌博的人来说通常是快乐之源。

对于俄尼斯特来说,赌博和赢钱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以至于使他专注于此,当然还会带来潜在的收入。

俄尼斯特愿意以他输掉的钱来“购买”他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二.鄱阳湖自3月20日12时起进入第15个全湖春季禁渔期。

禁渔期和禁渔区内,不准从事任何形式的捕获作业,不准销售禁渔期的任何捕获物.答:春季是鱼类繁殖的旺盛期,此时鱼类繁殖的数量可以满足人类日后的需求,防止日后因鱼类数量减少而出现的鱼制品供应不足涨价的情况,出现市场混乱。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4章)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4章)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1: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2001年夏,苏州乐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盛夏的苏州乐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

"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

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

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

正常情况下,苏州乐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据园方介绍,以往搞啤酒节,乐园是要收取厂家一定的“机会”费用的,但是,这次却基本不收或少收些许,而厂家须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减免了货币的支付,厂家岂有不乐的?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

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

需要说明的是,白天购60元门票入园后,园内的多数活动项目就不再收费;而购10元门票入园后,高科技项目和水上娱乐项目等仍要适当收取一点费用。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

目录上篇—-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基础案例1:关于大学生占座现象的经济学分析.案例2:对房租的限制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吗?案例3:莫斯科歌剧院的票价。

案例4:美国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理论案例1:为什么水要比钻石便宜?案例2:买“黄牛票”案例3:吉芬商品: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例外吗?案例4:利息所得税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生产者理论案例1:美国啤酒行业的适者生存测试.案例2:“无花边费用"业务模式。

案例3:服装店的张老板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案例4:如何确定企业的最佳批量规模?市场结构理论案例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西方经济学中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案例2:企业的定价策略。

案例3:方便面市场竞争案例。

分配理论案例1:天津丑女“张静事件"及美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案例2:美国大型企业CEO的薪水报告。

案例3:华为的神话。

总体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案例1:经济学家的赌博。

案例2:苏联解体与其经济状况。

案例3:中国改革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微观经济政策案例1:农村改革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案例2:沱江特大污染事故。

案例3:楼道安装防盗门的事件。

下篇——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案例1:部分国家的GDP比较。

案例2: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的比较。

案例3:“绿色GDP"警示中国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案例1:利用AD—AS模型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

案例2: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

案例3:石油危机与滞胀。

宏观经济政策(一)货币政策案例1:“治大国如烹小鲜”。

案例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

案例3: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推动英国经济增长.案例4: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二)财政政策案例1:政府增加政治支出,大选因素刺激亚洲经济增长。

案例2:增税反而促进经济增长?—-克林顿政府财政政策评析。

案例3: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问题(一)就业与失业理论案例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案例2:严峻的中国就业形势。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 •

案例分析:
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 于1。当粮食减产、销售量降低时,粮 食的价格会上升,农民的总收入反而会 增加。反之,粮食丰收,粮价会下降, 农民收入也下降,即 “谷贱伤农”。
案例4: Iphone 6S 热销
• 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最知名的 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 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 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 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0日发布了iPhone 6s系列。2015年9月25日发售。 iPhone 6s(按照苹果公司的手机命名规则)为苹果公司的第九代智能 手机。iPhone6s在之前金、银、深空灰三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新 的颜色版本,即玫瑰金,在之前尝到金色的甜头之后,再一次希望用 新的颜色来勾起更多用户的胃口。屏幕采用高强度的Ion-X玻璃,处理 器采用A9处理器,CPU性能比A8提升70%,图形性能提升90%,后 置摄像头1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 500万像素。摄像头对焦更加准确, CMOS 为了降噪采用“深槽隔离”技术,支持4K视频摄录。数据连接 方面,支持23个频段的LTE网络,和2倍速度的WIFI连接。
对于猪肉价格会如此上涨呢,我们的问题 是: 1. 从需求的角度看,你认为刺激猪肉价格上 涨的因素有哪些? 2. 从供给的角度看,你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上 涨的因素有哪些? 3. 从价格弹性的角度看,猪肉的价格弹性如 何?
案例分析:
1、从需求情况看,从 2006 年底到 2007 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 长较快,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农 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缓。因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 肉消费呈增长趋势。 2、从供给来看:第一,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即养猪的主要饲料—— 玉米的价格自 2005年 6 月以来一直上涨;第二,2006 年,生猪的收 购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农民养猪不挣钱,甚至大面积亏损,农民没 有养猪的积极性,减少养猪的数量。第三,2006 年南方部分省份爆发 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北方的很多生猪养殖地爆发了猪高温热,大量 的生猪因疫病死掉,导致猪的供给数量减少。最后,由于生猪的成长 期相对较长,猪肉价格的升高虽然能引致养猪数量的增加,但短期内 养殖户的生猪难以出栏。 3、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 收入人群更是这样。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 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微观经济学案例1

微观经济学案例1

微观经济学案例1微观经济学案例1:供求关系与价格波动在微观经济学中,供求关系是一个关键概念,它对于市场的价格波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探讨供求关系如何影响价格的波动。

案例背景:某个小镇的居民对某种特殊品牌的咖啡情有独钟,每天都会排队购买。

咖啡店老板意识到这种情况后,决定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咖啡价格。

供求关系的变化:随着咖啡价格的上涨,居民对咖啡的需求开始下降。

一部分居民开始寻找替代品或者减少咖啡的消费量。

这导致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供应量增加,需求量减少。

价格波动的影响:当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随之波动。

在这个案例中,咖啡价格上涨导致需求量下降,供应量增加。

这将导致咖啡店老板面临两个选择: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或者保持较高的价格以维持较高的利润。

供求关系的调整:咖啡店老板决定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开始回升。

居民们发现咖啡价格变得更加合理,重新开始购买咖啡。

这导致供需关系再次发生变化,供应量减少,需求量增加。

价格稳定的影响:随着供求关系的再次调整,咖啡店老板决定保持价格稳定。

供应量和需求量逐渐趋于平衡,价格波动逐渐减小。

居民们逐渐适应了新的价格水平,并且愿意为这种特殊品牌的咖啡支付合理的价格。

结论:这个案例展示了供求关系如何影响价格的波动。

当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随之波动。

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平衡是价格稳定的基础。

咖啡店老板通过调整价格来适应市场需求,最终实现了供需关系的平衡,价格波动逐渐减小。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波动。

了解供求关系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价格和供应量,以保持竞争力和利润。

消费者则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做出购买决策。

总而言之,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价格的波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了解供求关系的变化和调整,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实现供需关系的平衡,从而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常常通过案例来分析和理解各种经济现象。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案例。

假设某个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受到了一次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供应量减少。

根据供求理论,供应减少会导致市场上的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会促使消费者减少购买量,同时也会刺激生产者增加供应量,最终在一个新的均衡点上重新达到供求平衡。

这个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影响,以及市场是如何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调节达到均衡的。

其次,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边际效用递减的案例。

假设一家餐馆为了吸引顾客推出了“无限量自助餐”的促销活动。

一开始,顾客对于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每多吃一份菜都会增加他们的满足感。

但随着不断进食,顾客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每多吃一份菜所带来的满足感越来越小。

最终,顾客会因为吃得太多而感到不舒服,这也说明了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市场结构的案例。

假设某个行业存在着几家规模庞大的公司,它们通过垄断地位控制了市场。

这种情况下,市场将呈现出垄断竞争的特征,即少数大公司控制了市场定价权,而其他小公司只能在规定的价格下进行竞争。

这种市场结构下,消费者的福利往往会受到损害,因为缺乏竞争导致价格偏高、产品质量不高。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反垄断法律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

供求关系、边际效用递减、市场结构等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了解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经济现象。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为您对微观经济学有更深入的理解提供帮助。

微观经济学经典二十六个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经典二十六个案例分析

二十六个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1: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

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

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1999年底,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

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打折打得头破血流。

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

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

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

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

经济学家常说,市场具有比任何权力更绝对的权威。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国营企业应该民营化。

过去十几年来,经营不善的国企转为民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美国将邮政民营化了;英国在撒切尔零售价当政期间,就将原来由政府经营的航天、汽车、电子通讯甚至铁路移转为民营,成效显著。

我们的民航、铁路、电力等为什么就不能姓“民”?为会么不能像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取消政府管制,取消那么多的“局”、“部”呢?案例分析:我们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

所谓市场机制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心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微观经济学案例 -回复

微观经济学案例 -回复

微观经济学案例 -回复
新鲜出炉的汉堡包价格变化
最近,一家汉堡餐厅推出了一种新产品——炭烤牛肉汉堡。

此前
该餐厅的菜单中只有机器人大胃王汉堡和素食蔬菜汉堡,价格分别为
18元和15元。

但是这次新上市的炭烤牛肉汉堡价格为25元,引起了
不少食客的不满和疑惑。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该汉堡餐厅通过推出新产品引起了市场
需求的变化。

新产品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顾客前来尝试,增加了市场
总需求。

同时,炭烤牛肉是一种高档食材,制作成汉堡也需要更多的
原材料和时间,因此价格比之前的汉堡要高。

根据供求关系的理论,如果市场供给保持不变,市场需求增加,
汉堡价格就会上涨。

目前,该汉堡餐厅的厨师人手有限,生产能力无
法扩大,因此市场供应量无法增加。

如果价格过高,顾客可以选择同
样美味而价格更实惠的其他餐厅,这会对该餐厅的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餐厅可能需要在保证利润的同时,根据市场反应作出适度的价
格调整。

总之,新产品的推出为汉堡餐厅带来了新机遇,但也需要针对市
场需求作出合理的价格和供应调整。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案例名称:手机市场竞争背景描述:手机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许多公司竞相推出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讨论两家主要的手机制造商:公司A和公司B。

情景设定:公司A和公司B都是知名的手机制造商,它们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两家公司都试图通过不同的策略来增加销售和市场份额。

公司A的策略:公司A决定通过价格战来吸引消费者。

他们将手机的价格降低到较低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产品。

他们认为,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他们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实现更高的销售量。

公司B的策略:公司B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们决定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他们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研发和设计中,以推出具有独特功能和特点的手机。

他们相信,通过提供独特的价值和体验,他们可以吸引高端消费者,并在市场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结果和影响:这两种不同的策略对公司A和公司B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和影响。

公司A通过降低价格吸引了一大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销售量增加,但利润率下降。

然而,由于价格战的持续,公司A可能面临着较低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压力。

公司B通过创新和差异化吸引了一批追求高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消费者。

虽然他们的销售量可能没有公司A那么高,但他们在高端市场上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且可以保持较高的利润率。

结论:这个案例说明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不同的策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通过价格战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可能面临利润率下降的风险。

而通过创新和差异化可以吸引追求高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消费者,但可能需要更高的投入和研发成本。

在现实生活中,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就是一个微观经济学的案例,各家手机制造商通过不同的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青睐。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制定经营策略时,需要考虑市场的竞争环境、消费者需求以及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找到最合适的策略来实现商业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决定,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以及福利经济等问题。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

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相关思政元素:创新精神、团队意识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及其框架体系,知道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微观个体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并获得最大化收益的,理解微观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及其局限性。

本课程的教学,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方面要以教材为主,加强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

另一方面,要引入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潮起东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案例(材料)简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李克强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此后,李总理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

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名称:高性能低价格——小米手机热销的原因一、案例适用:供求决定价格二、运用知识点:价格决定理论四、案例内容: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流行已成为手机市场的一大趋势。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手机的外观和基本功能的使用,而开始追求手机强大的操作系统带来的更多、更强、更具个性的社交化服务。

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将购机目标定位在智能手机身上。

与非智能机相比,智能手机以其便携、智能等的特点,使其在娱乐、商务、时讯及服务等应用功能上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的体验。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各大手机品牌已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机系列。

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智能机在拥有高性能的同时价格也十分高,很多想拥有一部好智能机的消费者就会因高价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价格便宜一些的。

而小米手机打着“高性能低价格”的口号冲进市场,无疑给智能机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小米手机发布于2011年8月,采用线上销售模式,是世界上首款双核1.5GHz的智能手机,并宣称其搭载的Scorpion双核引擎比其它单核1GHz处理器手机的性能提升了200%,和双核智能手机相比也提升了25%。

经过系统优化后还能提高30%的性能,而售价仅1999元。

因为性价比极高,小米手机也引发了一轮销售热潮,根据小米官网发布的消息称,小米手机在12月18日开放销售后的三小时内10万台手机就已售罄。

也有最新称小米手机供货有压力,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虽然许多已购买使用小米手机的消费者反应,手机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小问题不断,比如按键不灵、掉漆等质量问题,有时会自动关机,死机,通电话时会自动挂断等等,但消费者也会因为小米手机的低价格而接受这些缺陷。

对于为何定下如此震撼的低价,小米手机研发公司(即北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总雷军的说法是“小米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最终盈利点是通过服务赚钱,不是通过硬件,我关心的是消费者是否满意”(消息源于2011年12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会,易网科技报道)。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经济学案例

案例1背景资料:人们说2007 年是个“火爆”的年份,从年初的楼市上涨,到现在的股市全线飘红,这个火爆的“金猪年”给人们的神经带来了足够的刺激。

进入5 月份以来,猪肉似乎又成了“金猪肉”,全国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有些城市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

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统计,2007 年5 月上中旬,全国36 个中心城市猪肉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4 元,涨幅43.1%。

在北京市,5 月份市场的猪肉价格已经密集地出现了14 次上涨。

这次猪肉价格的大涨,可以说是近10 年罕见。

猪肉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它既影响人们的一日三餐,又导致CPI 的上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它既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关系到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对于猪肉价格会如此上涨呢,我们的问题是:1. 从需求的角度看,你认为刺激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2. 从供给的角度看,你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3. 从价格弹性的角度看,猪肉的价格弹性如何分析思路:从需求情况看,从2006 年底到2007 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农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缓。

因此,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

从供给来看:第一,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即养猪的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自2005年6 月以来一直上涨;第二,2006 年以来,生猪的收购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农民养猪不挣钱,甚至大面积亏损,农民没有养猪的积极性,减少养猪的数量。

第三,2006 年南方部分省份爆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北方的很多生猪养殖地爆发了猪高温热,大量的生猪因疫病死掉,导致猪的供给数量减少。

最后,由于生猪的成长期相对较长,猪肉价格的升高虽然能引致养猪数量的增加,但短期内养殖户的生猪难以出栏。

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更是这样。

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 谁在消费昂贵? 奢侈品消费群调查1. 使用范围: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 要考核的知识点: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因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偏好的改变与需求规律;奢侈品消费与需求规律。

3.思考题:(1)就你目前的状况,对你自己来说,什么样的东西会是奢侈品?你用的是什么标准来定义奢侈品的?(2)你能否总结一下目前我国影响奢侈品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其表现如何?(3)用你学习过的理论来分析奢侈品消费问题?(4)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人们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在女生张茜的想像中,一个标准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存在两种分裂的形象:平时穿着amarni中规中矩的套装、在北京CBD林立的高档写字楼中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英语流利、每年去欧洲度假一个月;或者——另一种“可怕”的情况:穿着皮尔卡丹的西装、系着金利来皮带,用带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告诉香港的某位售货小姐“要买一块劳力士金表”。

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

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

一、奢侈品的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仅仅在数年之前,全世界奢侈品牌关注的还不是中国,而是台湾、香港等亚洲的几条“小龙”,再往前追溯,日本人在欧美一度就是有钱人的代名词。

杨清山对此做出了解释: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

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他谈到自己曾经到过的一个中国内地小城,那里的人们在不知道“比萨”为何物的情况下,对奢侈的憧憬就是“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吃一顿比萨”。

对于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高小姐来说,她的“比萨”是一个标价5700元的Ferragamo白色挎包,在买这个包之前,她犹豫了很长时间。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案例 微观-成本理论
上大学 22 岁工作,工作到 60 岁,共 38 年,平 均收入是 6万元,共228万,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 成本11万,剩下217万。与不上大学收入比较上 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49万
还没考虑学历高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它效应
案例 1:上大学值吗?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比如,一个有足球天才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
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11万
PS: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
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案例 1:上大学值吗?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
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收益的 最大化原则
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
不上大学 18 岁工作,工作到 60 岁,共 42 年, 平均每年收入是 4万,共 168 万
我买走了这双鞋。
案例 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
鞋的实际成本包括鞋的进价,租用鞋城的场地租
金,水电费,税收及雇佣店员等销售费用
假定实际成本支出是 15 万
机会成本是当把资源用于选择以外的其他用途时
,可能得到的收入
鞋的机会成本包括,开鞋城需要投资20万元,如 果不用来开鞋城这20万元放在银行的利息1万
如果顾客一分钱不加,鞋城老板把该赚的钱都赚 到手了
如果顾客高于公开的成本价买鞋,假如一年顾客 高于成本价累加起来是5万,对鞋城老板来说,这 5万是超额利润
案例 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
鞋城老板为什么放弃原来稳定的工作而开鞋城?
我们还是用机会成本来判断
鞋城老板作为一个人力资源,他不开鞋城一年工 资收入是3万,开鞋城获利是5万。不开鞋城的机 会成本是5万,开鞋城的机会成本是3万。

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引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案例,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案例分享案例一:均衡价格与公平分配思考通过讲解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分配问题。

通过对市场价格形成中的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市场错综复杂的运行机制及其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政府调控等手段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平意识。

案例二:外部性与环境保护探讨通过讲解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通过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案例三:市场结构与反垄断思考通过介绍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和常见的市场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市场垄断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通过对垄断行为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维护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通过反垄断法律和政府监管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

结论微观经济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理设计和引导,使得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1. 垄断市场下的价格歧视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垄断市场中价格歧视的策略和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弹性和支付意愿,垄断者可以巧妙地对不同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从而提高市场利润。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公平和效率问题,需要政府监管来平衡利益。

2. 外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外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外部性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对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通过研究公共物品供给的外部性,我们可以理解市场机制在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并探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3. 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之间的关联。

价格弹性是指市场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需关系则说明了价格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产品和市场的价格弹性与供需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弹性。

4. 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之间的关系。

景气循环是指经济活动周期性波动的现象,而经济衰退是指经济活动下滑的阶段。

通过分析景气循环与经济衰退的原因和影响,我们可以了解经济波动的动态和应对策略。

5.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纠正。

通过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我们可以评估政府干预的效果和限制。

6. 竞争市场下的价格竞争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竞争市场下的价格竞争策略。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通过调整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和与竞争对手竞争。

通过研究不同的价格竞争策略和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我们可以了解竞争市场的运作机制和企业策略。

7. 垄断与垄断定价案例分析该案例分析了垄断市场和垄断定价策略。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主要供应商或卖家的情况。

通过研究垄断者的定价策略和市场影响,我们可以了解垄断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8. 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定价案例分析本案例分析了非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定价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背景资料:人们说2007 年是个“火爆”的年份,从年初的楼市上涨,到现在的股市全线飘红,这个火爆的“金猪年”给人们的神经带来了足够的刺激。

进入5 月份以来,猪肉似乎又成了“金猪肉”,全国多数省区市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有些城市的猪肉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

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统计,2007 年5 月上中旬,全国36 个中心城市猪肉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4 元,涨幅43.1%。

在北京市,5 月份市场的猪肉价格已经密集地出现了14 次上涨。

这次猪肉价格的大涨,可以说是近10 年罕见。

猪肉是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它既影响人们的一日三餐,又导致CPI 的上涨,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它既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关系到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

对于猪肉价格会如此上涨呢,我们的问题是:1. 从需求的角度看,你认为刺激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2. 从供给的角度看,你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3. 从价格弹性的角度看,猪肉的价格弹性如何分析思路:从需求情况看,从2006 年底到2007 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农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缓。

因此,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

从供给来看:第一,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即养猪的主要饲料——玉米的价格自2005年6 月以来一直上涨;第二,2006 年以来,生猪的收购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农民养猪不挣钱,甚至大面积亏损,农民没有养猪的积极性,减少养猪的数量。

第三,2006 年南方部分省份爆发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北方的很多生猪养殖地爆发了猪高温热,大量的生猪因疫病死掉,导致猪的供给数量减少。

最后,由于生猪的成长期相对较长,猪肉价格的升高虽然能引致养猪数量的增加,但短期内养殖户的生猪难以出栏。

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收入人群更是这样。

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案例2:需求定理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为什么演唱会的门票价格高需求也不减少,是因为其他条件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中,我们则要经常考虑“其他条件”。

如果大雨连天,雨伞的价格上升,而其需求量也增加了。

从现象看,这显然是与需求定律不容,这是否意味着需求定律是错的?不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考虑“其他条件”。

依次类推,股票价格上涨,买的人反而多了,是因为存在“其他条件”,如投资者预期该股票的价格还会上涨,有钱可赚。

同理,在土豆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上升,是因为消费者收入较低,买不起其他食品,或者说,消费的主食因收入的限制而只好采用土豆,当土豆价格上涨时,他们预期价格还会涨,于是就去抢购了,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吉芬商品”。

案例3“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在市场上各商家之间“挥泪大甩卖”、“赔本跳楼价”的价格人战从未仔细考虑过究竞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在可以节省大量金钱,有一次我路径一家安全帽专卖店,看到它打出这样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

店家的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对不起只能按原定价格买。

这一种促销方式让人觉得好奇,是不是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协定,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如果大家是这么想,那可就猜错了,大凡这种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土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而采取的区别定价方法,即:给定一定的价格变动比例,购买者需求数量变动较大称为需求弹性较大,变动较小称为弹性较小。

对需求弹性较小的购买者制定较高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大的顾客收取较低价格。

而这家安全帽专卖店的促销作法正是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实际上,店家拿到你那顶脏脏旧旧的安全帽,并没有什么好处,常常是在你走后往垃圾筒一丢了事。

讨论题:1.弹性的分类及影响商品弹性大小有什么因素?2. 如何理解薄利多销?案例点评:店家以顾客是否拿旧安全帽,来区别顾客的需求弹性。

简单地说,没拿旧安全帽来的顾客说明他没有安全帽,由于法令规定:驾驶摩托车必须要戴安全帽,故而无论价格的高低,购买摩托车的人一定要买顶安全帽,因此这种顾客的需求曲线较陡,弹性较小。

相对地,拿旧安全帽来抵二折价款的顾客表明他本来就有一顶安全帽,如果安全帽的价格便宜他有以旧换新的需求,而如果价格太贵他也可以以后再买,因为已有了一顶安全帽,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迫切性。

因此,这类的顾客需求曲线较平坦,弹性较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该安全帽专卖店采用这种“旧帽换新帽八折”的促销活动,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定价的方法,不仅不会使其减少营业收入,反而会吸引那些本不想购买新帽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增加了收益。

因此,我认为:认真研究消费者心理,了解市场需求,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价格策略,一定会给单位、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案例4: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某歌星一场演唱会的出场费的收入是几十万元人民币,是普通人几年或几十年的收入,老百姓难免有不平衡之感,歌星的收入主要来源是门票的收入。

我们分析演唱会门票的价格,如果想听演唱会的人增加了,而歌手的供给不变,则门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于演唱会举办方与歌手都能从高价格的门票中得到更多的收益,他们还增加演唱会的场次;同理可以推出,如果没有那么多歌迷,需求减少,门票的价格必然下降,他们会减少演唱会的场次。

如果歌手增加,门票的价格也会下降,演唱会的场次增加;同理可以推出,歌手减少,门票的价格也会上升,演唱会的场次会减少。

这就是经济学分析的供求规律。

讨论题:1. 什么是供求规律?2. 为什么歌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案例点评:歌星的高收入是由歌星的供给和公众的需求决定的,这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既然对歌星的消费需求如此之大,而供给方又稀缺,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少数著名歌星有完全垄断地位,因此他们的高收入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公正的,少数歌星是竞争出来的。

当看到一夜走红的歌星收入高于我们这些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教授许多时,难免有不平衡之感,但从经济学的理性来看,歌星的高收入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歌星的高收入是合理的。

案例5:雪天的杂货店1967 年,一场大暴雪使得芝加哥市区的交通瘫痪,外面的生活必需品难以进入,当时还是大学学生的詹姆斯在住所附近有两家杂货店,一家杂货店慈悲为怀,坚持在大雪天对店内商品不涨价,其店中的商品很快被抢购一空,因为如此低的价格难以使其以高价向外界继续采购新的商品,这家店很快就关门大吉。

另外一家杂货店则将所有的商品和价格暂时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同时这家杂货店的老板出高价请当地的孩子乘雪橇从外地运进当地市民需要的各种商品。

涨价的杂货店因为能够支付较高的雇佣雪橇拉货的成本,一直在雪暴过程中保证了对居民的基本供应,同时高的价格也自然促使居民根据新的价格状况理调整自己的需求,将自己采购的物品控制在自己能够承担的、确实也是必需的范围内。

讨论题:1.案例所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看不见的手”在调节供求关系中的作用。

案例点评:这就是“看不见的手”调节暴雪期间的杂货店商品价格的一个小小案例。

在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水平的市场机制面前,不考虑均衡价格的波动而慈悲为怀,往往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维持低价的杂货店必然会面对居民的抢购,因为不能以低价格补充新的商品而在雪灾之中不得不关门,好心的低价杂货店没有赚到合理的利润,居民也因为杂货店的低价而没有调整自己的商品需求,同时在低价杂货店关门之后,居民也就再也买不到所需的日用品了。

倒是那位看起来发雪灾财的高价杂货店店主,始终维持了居民在雪灾期间的日用品的供应。

也就是说,市场规则看起来无情,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充分作用,经济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案例6: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资料表明,1995 年天津市鸡蛋生产量减少1 亿斤,这除了生产成本上升的冲击之外,与补贴制度的缺陷是不无关系的。

一方面,价格补贴的存在使鸡蛋的实际收购价达到3.5-3.80 元/斤的水平,当生产者手中不受管制的鸡蛋由非国营门市部征购时,生产者心目中已有了一个很高的心理价位,更希望通过此举弥补由于受到价格管制而遭受的损失(即使政府对生产者由于低价出售而遭到的损失进行了补贴,而且补贴额很高,名义收购价很低,也使生产者形成吃亏的错觉),于是市场价被拉动到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较低的价格刺激了需求,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供求双方的矛盾。

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在不受价格管制的情况下,就表现为价格的上涨。

调查资料显示,当定点门市部被迫以3.30 元/斤的价格出售鸡蛋时,农贸市场的鸡蛋价格却一度达到了3.9-4.1 元/斤的水平。

讨论题:1. 价格补贴属于什么价格政策?2.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案例点评: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价格管制反而使鸡蛋的市场价格上涨和不稳定,这是一项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失败的制度安排,最终要被设计者放弃也就是必不可免的。

事实证明,像鸡蛋、大白菜这类生产周期较短、替代性较强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和供求关系,最好由市场来调节:在短期内,鸡蛋价格的上升,一方面正好刺激了其替代品(如肉类消费等)的消费量上升,调整了消费结构:另一方面,吸引了外部(地)市场供给.,很快就能增加本地供给;同时刺激资源向生产领域流动,养鸡的人就增加,从而在下一个生产周期使本地鸡蛋供给上升,价格又会再度回落下来。

由此看来,至少在某些产品领域里,即使从维持物价稳定、保证人民生活安定的目的出发,选择市场调节也是最理想的制度安排。

国家的宏观价格政策不同于企业的微观价格策略,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价格政策包含了宏观调控者的政策意图,需要借助于一些手段来对企业的微观价格产生引导和调控。

通常价格政策可以使用的调控手段按力度强弱可以分为四类:管制性政策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电力、石油、军需品等,以及一些存在明显的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如国防、邮电、交通、自来水等的价格。

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限定价格水平或价格的浮动幅度,如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保护价、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或通过控制差价率、利润率、价格补贴等控制重要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供需间接达到调节价格的目的,如限产政策、重要商品的储备和投放等。

由于这些商品主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或者是关系人民基本生活的公共物品,对于这些价格的管理和调控可以直接起到抑制或鼓励消费的作用。

另外,通过对产品提供者的补贴、保护,或限制价格,可以对投资及生产造成一系列影响,达到政策制定者的鼓励或限制的意图。

调节性政策通过价格政策特别是收费政策,影响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生产成本、利润空间,以达到鼓励和限制的作用,从而实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