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硅的性质和制备方法2. 硅酸盐产品及其用途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4. 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5. 实验操作: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和性质验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2. 难点:硅的制备方法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实验药品和仪器2. 实验室安全常识和实验操作规程3. 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硅及其化合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硅的性质和制备方法:介绍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3. 讲授硅酸盐产品及其用途:介绍玻璃、陶瓷、水泥等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原理和用途。
4. 讲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2. 提问:硅酸盐产品有哪些用途?3. 小组讨论: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3. 完成实验报告: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和性质验证。
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方面的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表现。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掌握硅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反应;3. 了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硅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硅的制备方法的原理和步骤;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作用和效果。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2. PPT或黑板;3. 教学用具(如模型、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碳的相关知识;2. 提问:无机非金属材料中,谁是主角?3. 揭晓答案:硅。
二、硅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介绍硅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2.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导电性等);3. 讲解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反应)。
三、硅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介绍硅的制备方法:焦炭还原石英砂法;2. 讲解制备原理: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硅和一氧化碳;3. 介绍实验步骤:准备原料,设置炉子,进行还原反应,收集硅。
四、硅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玻璃、陶瓷、水泥等;2. 介绍硅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作为玻璃原料,调节玻璃的硬度、透光性等;3. 介绍硅在陶瓷中的应用:提高陶瓷的强度、耐磨性等;4. 介绍硅在水泥中的应用:提高水泥的硬度、耐久性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2. 提问:你们还知道硅在哪些领域有应用?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合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硅的制备原理和步骤。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
小组讨论硅材料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第十五章:硅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5.1 教学目标
分析当前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掌握硅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探讨硅材料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15.2 教学内容
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产量、消费、技术水平
硅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新型硅材料、绿色制造、智能制造
案例分析硅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实践
小组讨论硅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第十二章:硅材料的经济因素
12.1 教学目标
掌握硅材料市场供需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硅材料价格波动的原因
分析硅材料产业的经济效益
12.2 教学内容
硅材料市场供需关系:产量、消费量、进出口贸易
影响硅材料价格的因素: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政策调控
常见掺杂剂:磷、硼、氮、砷等
掺杂硅的性质变化及对半导体器件的影响
6.3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介绍硅的掺杂方法和原理
实验演示不同掺杂剂对硅性质的影响
小组讨论掺杂硅在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
第七章:硅的氧化
7.1 教学目标
掌握硅的氧化方法及其原理
了解硅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
理解硅的氧化在半导体工艺中的重要性
7.2 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硅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
第二章:硅的制备方法
2.1 教学目标
掌握硅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了解硅的工业生产流程
理解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2.2 教学内容
硅的提取方法:焦炭还原法、SiO2气相还原法、SiO2电解法
硅的工业生产流程:冶炼、提纯、成型、烧结
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及处理方法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材分析:[展示]二氧化硅的结构模型[师]二氧化硅晶体,基本结构单元是正四面体,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结合2个Si,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 请根据SiO2的存在和应用思考:二氧化硅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如何?你的根据是什么?SiO2的这些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板书]①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②用途:建筑材料、饰品、工艺品③化学性质:稳定性好[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SiO2的化学性质,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我们通过其性质,来看SiO2的性质。
[师]我们可以用玻璃瓶来装试剂:酸、碱、盐,这可以看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能够跟一般的酸发生反应,除HF外。
[板书]a、不与酸反应,氢氟酸除外SiO2+4HF=SiF4↑+2H2O用途:可以在玻璃上雕刻花纹等[师]因为HF酸可以和SiO2反应,所以HF的保存就不能使用玻璃瓶,而用塑料或橡胶瓶,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在玻璃上雕刻花纹,量器上雕刻刻度等。
[展示]装有NaOH的试剂瓶[思考]一般的试剂瓶都使用玻璃瓶塞,而这个试剂瓶使用的是橡胶塞,为什么?[思考、讨论][总结]我们开始将CO2和SiO2比较,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也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即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板书]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与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师]正是因为其能与NaOH发生反应,所以其瓶塞使用的是橡胶塞。
[过渡]CO2溶于水生成H2CO3,SiO2我们知道它是不能溶于水的,它有没有对应的酸呢?如何制取呢?[思考]碳酸的制取,使用的是强酸制弱酸的方法,那么硅酸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获得呢?[探究实验4-1]试管中取3l Na2SiO3溶液,滴入2滴酚酞,逐滴加入稀HCl,边加边振荡,至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硅的性质、结构、制备方法等基本知识;2.了解和熟悉硅材料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硅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2.硅材料的制备和应用;3.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硅单质、具有不同功能的硅制品;3.实验器材:氢氧化钠、纯水、红磷、高岭土、五氧化二磷、氯化铝、氢氯酸、硅粉等。
四、教学过程1.硅的基本性质(1)硅的物理性质硅是一种灰白色的晶体,呈金刚石型。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2。
硅的原子量为28.086。
硅的密度为2.33 g/cm^3,熔点为1410℃,沸点为2355℃。
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电子元件中基本的元素之一。
(2)硅的化学性质硅在自然界中是十分稳定的,不易被氧化、腐蚀和溶解,但碰到碱液时则易被溶解,生成硅烷气体。
硅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元素生成硅化物,也可以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金属硅化物。
在高温下,硅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硅烷气体。
2.硅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1)硅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硅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堆积,晶格参数a=b=c=543pm,β=90°。
(2)硅的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硅的结构特别稳定,与其晶体结构有关,硅的键能很高,使得硅在常温下很难被破坏,因此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被溶解、被氧化或腐蚀。
硅的电子外层缺少两个电子,因此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3.硅材料的制备与应用(1)硅单质的制备硅单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红磷还原硅四氢化合物制取;另一种是通过高温还原过氧化硅或五氧化硅制取。
(2)硅材料的应用硅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新材料领域、化学工业和铸造业等领域。
硅材料的应用形式包括单质硅、无规网硅和单晶硅。
硅材料的应用包括电子全息术、太阳能电池、光学器件、半导体器件、硅晶砷丘器件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掌握硅酸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3. 探讨硅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硅酸盐材料及其应用;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硅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3. 投影仪。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硅酸盐材料的图片(如玻璃、陶瓷、水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二、硅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介绍硅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电子排布;2.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如晶体结构、熔点、导电性等);3. 阐述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氢、氮等元素的反应)。
三、硅的制备方法(20分钟)1. 介绍硅的工业制备方法,如焦炭还原法、SiO2氢气还原法等;2. 以案例形式讲解硅的制备过程;3. 分析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四、硅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太阳能电池等;2. 硅酸盐材料:玻璃、陶瓷、水泥等;3. 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农药等。
第二课时五、硅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15分钟)1. 讲解硅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计算机、手机等;2. 探讨硅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3. 分析硅在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
六、案例分析:硅酸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20分钟)1. 选择典型的硅酸盐材料(如玻璃、陶瓷、水泥等);2. 分析这些材料的制备过程;3. 讲解这些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七、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强调硅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3. 展望硅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思考硅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硅的化学性质;2. 硅酸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硅酸、氢氧化钠、盐酸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非金属材料的概念和特点;2. 提问:你们听说过硅吗?硅有什么特点?二、硅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介绍硅的物理性质,如晶体结构、熔点、导电性等;2.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学生了解硅的外观和晶体结构;3. 讲解硅的熔点和导电性,并进行实验验证。
三、硅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介绍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酸、碱的反应等;2. 讲解硅与氧的反应,介绍硅酸盐的;3. 进行硅与氢氧化钠、盐酸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10分钟)1. 介绍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如玻璃、陶瓷、水泥等;2. 讲解玻璃的制备原理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硅在玻璃制造中的作用;3.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陶瓷和水泥中的硅含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强调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硅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硅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六、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10分钟)1. 介绍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2. 讲解二氧化硅与碱的反应,如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硅酸钠;3. 进行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3)了解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3)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强化环保意识,关注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3)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1)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原理;(2)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硅酸盐、氢氧化钠、盐酸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本节课内容。
2. 知识讲解:(1)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硅酸盐的制备和性质;(3)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4)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3. 实验演示:(1)硅酸盐的制备实验;(2)硅酸盐的性质实验。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硅酸盐制备和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的理解程度。
3.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比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第一章:硅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提取方法。
让学生了解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原子结构、电子排布、化学性质。
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硅石、硅藻土、硅灰石等。
硅的提取方法:焦硅石法、石英砂法、冶炼法。
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玻璃、水泥、陶瓷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提取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1.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硅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通过实验或观察,评估学生对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硅的化学性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硅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氢、氮等元素的反应。
让学生了解硅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硅与氧的反应:硅酸盐、硅胶等。
硅与氢的反应:硅烷、硅氢化物等。
硅与氮的反应:硅氮化物等。
硅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硅酸盐的溶解性、硅烷的表面处理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硅的化学性质。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探讨硅的化学反应和产物的性质。
2.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对硅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硅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硅在玻璃工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玻璃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3.2 教学内容硅在玻璃工业中的作用:作为玻璃原料、调节玻璃熔点等。
玻璃的制备原理:硅砂、碱金属氧化物、石灰石等原料的反应。
玻璃的工艺流程:熔融、成型、退火等步骤。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硅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玻璃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3.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硅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的理解程度。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第一节硅无机非金属材料一、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1.体会组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材料性能的密切联系,认识新材料的开发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2.了解硅和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及这些性质在材料中的应用,能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举例说明硅在半导体工业以及二氧化硅在现代通讯业,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1.材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个国家材料的品种、质量和产量,使直接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材料的发展对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章教材着重介绍了涵盖了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以及加深对“性质决定用途”这一基本化学思想的认识。
2.本节教材是安排在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之后,学生可以用物质的分类、氧化剂还原剂等知识指导Si、SiO2等的学习;第三章第一节《碳的多样性》和初中科学关于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了一个对比和归纳的空间,有利于以后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学习;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化学与生活》(主题4: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3:如何选择家居装修材料)、《化学与技术》(主题3:矿山资源硫酸与无机材料制造课题3:陶瓷的烧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分析1.教材给学生形成的已有知识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初中普遍接触过有关C的基础知识,对非金属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2)在高中继续学习了C、CO2的有关性质。
(3)学生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分类等基础理论。
(4)学生对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程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具有比较强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没有周期律知识做基础,这是不同于以往教材最大之处。
这点使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突破旧的思维约束,重新确立认识硅和二氧化硅的视角。
2.学生从生产、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基础(1)学生接触过许多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等。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教案:硅无机非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1.了解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2.理解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3.掌握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电子、光电、光伏等领域的应用;4.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5.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a.讲解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氧化硅、硅酸盐和硅材料等;b.介绍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硬度、导热性、化学稳定性等;c.分析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电子、光电、光伏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3.案例分析(15分钟):根据教材中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观点和解决方案。
4.实验操作(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工艺,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5.讨论与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案例分析,进行讨论和总结,归纳出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思考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四.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和分析,评价其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讨论与总结评价: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检查学生对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理解程度。
3.综合评价:结合实验报告和讨论总结的成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籍:《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等;2.实验设备和试剂:硅粉、硅酸盐、硅胶等;3.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第一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述1.1 材料分类1.1.1 金属材料1.1.2 无机非金属材料1.1.3 有机材料1.2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特点1.2.1 定义1.2.2 特点1.3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与结构1.3.1 组成1.3.2 结构1.4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1.4.1 建筑材料1.4.2 陶瓷材料1.4.3 电子与光电子材料1.4.4 其他应用领域第二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2.1 制备原理2.1.1 氧化硅制备原理2.1.2 硅酸盐制备原理2.1.3 硅的有机物制备原理2.2 制备方法2.2.1 氧化硅制备方法2.2.2 硅酸盐制备方法2.2.3 硅的有机物制备方法2.3 制备工艺流程2.3.1 氧化硅制备工艺流程2.3.2 硅酸盐制备工艺流程2.3.3 硅的有机物制备工艺流程第三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与表征3.1 物理性能3.1.1 密度3.1.2 熔点3.1.3 热膨胀系数3.1.4 导热性3.1.5 光学性能3.2 化学性能3.2.1 稳定性3.2.2 腐蚀性3.2.3 活性3.3 机械性能3.3.1 强度3.3.2 硬度3.3.3 韧性3.4 性能表征方法3.4.1 物理性能表征方法3.4.2 化学性能表征方法3.4.3 机械性能表征方法第四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实例4.1 建筑领域应用实例4.1.1 玻璃4.1.2 水泥4.1.3 陶瓷4.2 电子与光电子领域应用实例4.2.1 半导体材料4.2.2 光纤4.2.3 太阳能电池4.3 其他领域应用实例4.3.1 环保领域4.3.2 能源领域4.3.3 生物医学领域第五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5.1 材料多样化5.2 高性能化5.3 环保化5.4 智能化5.5 跨学科交叉研究第六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6.1 环境影响6.1.1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6.1.2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6.1.3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废弃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6.2 可持续发展6.2.1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绿色制备6.2.2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节能应用6.2.3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第七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改性与优化7.1 改性原理7.1.1 表面改性7.1.2 体相改性7.2 改性方法7.2.1 化学方法7.2.2 物理方法7.2.3 生物方法7.3 改性材料的应用7.3.1 改性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7.3.2 改性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电子与光电子领域的应用7.3.3 改性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八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测试与评价8.1 测试方法8.1.1 物理性能测试8.1.2 化学性能测试8.1.3 机械性能测试8.2 评价指标8.2.1 性能评价指标8.2.2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8.2.3 经济性评价指标8.3 测试与评价的意义8.3.1 对材料研究的意义8.3.2 对产业发展的意义8.3.3 对政策制定的意义第九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9.1 发展现状9.1.1 产业规模9.1.2 技术水平9.1.3 政策环境9.2 面临的挑战9.2.1 技术挑战9.2.2 市场挑战9.2.3 环境挑战9.3 发展展望9.3.1 发展趋势9.3.2 战略目标9.3.3 政策建议第十章: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案例分析10.1 案例一:某建筑用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与应用10.2 案例二:某电子器件用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10.3 案例三:某环保用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创新与应用10.4 案例分析的意义10.4.1 对产业发展的意义10.4.2 对技术创新的意义10.4.3 对政策制定的意义重点解析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性能与表征、应用实例、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改性与优化、测试与评价、我国发展现状与展望以及案例分析。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掌握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认识硅酸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4)了解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玻璃、水泥和陶瓷。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硅、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2)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成分和性能。
2、教学难点(1)二氧化硅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含有硅元素的物质的图片,如芯片、玻璃、沙子等,提问学生这些物质的共同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硅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新课讲授1、硅(1)硅的存在介绍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2)硅的物理性质展示硅单质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光泽等,总结硅的物理性质,如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等。
(3)硅的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Si + O₂== SiO₂②与氟气反应:Si + 2F₂== SiF₄③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₄↑ + 2H₂↑④与强碱溶液反应:Si + 2NaOH + H₂O == Na₂SiO₃+ 2H₂↑2、二氧化硅(1)二氧化硅的结构通过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模型,讲解二氧化硅的空间网状结构,使学生理解其结构特点。
(2)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展示二氧化硅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其外观,总结其物理性质,如硬度大、熔点高、不溶于水等。
化学《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硅的基本性质2. 硅的化合物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4. 硅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5. 硅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三、教学重点1. 硅的基本性质2. 硅的化合物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四、教学难点1. 硅的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2.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原理及应用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章节一:硅的基本性质】1. 教学目标了解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 教学内容a. 硅的电子排布b. 硅的晶体结构c. 硅的物理性质d. 硅的化学性质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介绍硅的电子排布和晶体结构。
b. 实验法验证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硅的物理性质。
b. 分析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氟、氢等元素的反应。
【章节二:硅的化合物】1. 教学目标掌握硅的主要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2. 教学内容a. 硅的氧化物b. 硅酸盐a. 讲解法介绍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的结构与性质。
b. 实验法验证硅的化合物的性质。
4. 教学活动a.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制备方法。
b. 分析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章节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特点】1. 教学目标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掌握各类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2. 教学内容a. 陶瓷材料b. 玻璃材料c. 水泥材料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介绍各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原理及特点。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掌握硅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3. 了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硅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3.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硅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课件或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非金属材料的概念和特点;2. 提问:“你们听说过硅吗?它是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硅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硅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介绍硅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2.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熔点等;3. 讲解硅的化学性质,如与其他元素的反应性、氧化性等;4. 引导学生了解硅的用途,如半导体材料、玻璃制造等。
三、硅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介绍硅的制备方法,如焦炭还原石英砂、西门子过程等;2. 讲解焦炭还原石英砂的反应原理,如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等;3. 引导学生了解西门子过程的步骤和原理;4.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制备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四、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10分钟)1. 介绍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如玻璃、陶瓷、水泥等;2. 讲解玻璃中硅的含量和作用,如网络形成剂、稳定剂等;3. 讲解陶瓷中硅的含量和作用,如粘土中的硅酸盐、硅胶等;4. 引导学生了解水泥中硅的含量和作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2. 提问:“你们认为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作用是什么?”;3.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和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课后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其巩固所学知识。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DD硅(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含量、存在、用途、了解硅的重要用途,了解硅单质的物理性质;(2)能说出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认识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硅在生产、生活、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硅性质的研究,学习利用事实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硅与碳的比较学习,进一步体验“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二氧化硅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二氧化硅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学情分析】由于高一学生接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时间较短,又没有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为依据,因此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化学思想,不太会运用对比的思想学习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
因此,本节课通过分析碳和硅元素的原子结构,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分析推导二氧化硅的性质,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条完整、清晰的主线,从而建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图片引入;对比分析;迁移应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堂引入[展示图片] 元素周期表图片[师]: (对照图片)在第三章中主要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主要研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硅、氮、硫、氯),本节主要研究硅,常见物品比如:计算机芯片(硅单质)、沙子、光导纤维、水晶(二氧化硅)、玻璃(硅酸盐)等等。
[板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第二环节―硅的学习[板书]一、硅[展示图片]地壳中各元素含量图[生]硅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位于第二位[讲述]硅是亲氧元素,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自然界中无游离态单质硅,常以化合态存在,硅主要是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掌握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2.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4.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5.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未来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2. 教学过程:第1课时: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第2课时: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3课时: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1)第4课时: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2)第5课时: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第6课时: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未来发展第7课时:课堂小结与练习第8课时:案例分析与讨论第9课时:实验操作与实践第10课时:教学反馈与评价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理解,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的运用,以及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的认知。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3. 评价标准:(1)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掌握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对不同类型的硅无机非金属材料进行分类和鉴别。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1: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特指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锗,但因其含量低,提炼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不适合广泛使用。
目前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该元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储量丰富。
常见的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等形式存在。
考点2:单质硅(1)存在:自然界中无单质硅,硅元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如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化合态的硅是构成地壳的矿石和岩石的主要成分,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2)物理性质: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
晶体硅呈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熔点很高(1410℃),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3)化学性质:①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O2、Cl2、H2SO4、HNO3等发生反应,但能与F2、HF和强碱反应。
例如:Si + 2NaOH + H2O =Na2SiO3 + 2H2↑;Si + 2F2=SiF4;Si + 4HF =SiF4↑+ 2H2↑。
②在加热时纯硅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如研细的硅能在氧气中燃烧:Si + O2△SiO2(4)硅的制备由于自然界中没有单质硅的存在,因此我们使用的硅,都是从它的化合物中提取的。
在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将粗硅提纯后,可以得到半导体材料的高纯硅。
制粗硅:SiO2+2C 高温Si+2CO ↑制高纯硅: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5)硅的用途: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硅整流器等。
硅合金可用来制造变压器铁芯,耐酸设备等。
考点1:二氧化硅1、二氧化硅的存在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与自然界中,天然二氧化硅叫硅石。
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晶体,透明的石英晶体叫做水晶,含有有色杂质的石英晶体叫做玛瑙。
另外二氧化硅也是构成岩石的重要成分。
2、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呈无色,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其他一般的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硅、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
2.认识硅、二氧化硅在生产、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3、认识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硅单质的用途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设疑引导、变疑为导、变教为导的思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没法留下美好的回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电脑;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火箭就没法上天,人类的登月计划也无法实现,因此说材料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从化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那元素与这些材料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元素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板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问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哪些?
2、这类材料的特点有哪些?
讲解:
1、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玻璃、无机非金属涂层等
2、这类材料的特点是耐高温、硬度高、抗腐蚀,有些材料还有独特的光电性质。
一、半导体材料与单质硅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是半导体材料?
2、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能广泛使用?
3、现在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能广泛使用?讲解:1、半导体材料是指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2、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锗,由于其含量很低,提炼工艺复杂,价
格昂贵,所以没能广泛使用。
3、现在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低硅,由于其储量丰富,仅次于氧,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能广泛使用。
过渡:硅除了作为半导体材料被广泛使用外,还具有什么其他的性质和用途呢?
硅的性质与用途
1、物理性质: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的同素异形体:晶体硅和无定形硅
2、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思想)硅属于非金属单质应该和C、P、S 等非金属单质具有类似的性质1、C、P、S等非金属单质常温下性质比较稳定硅的性质在常温也比较稳定
2、C、P、S等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硅也在一定条件下和氧气反应学生活动:画出C、Si的原子结构简图,并由此分析:硅的化学性质活不活泼,为什么?硅的化合价主要是多少?
讲解:Si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
所以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
△
Si+O2 SiO2(条件:研碎的硅、加热)
过渡:硅的性质比较稳定,长温下除了可以和F2、HF 及强碱反应外,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学生活动:根据硅的化合价分别写出硅与F2、HF 及强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SiO3+2H2↑ 过渡:高纯度的单质硅作为半导体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领域,但在自然界中并没有游离态的硅存在,大多以SiO2、硅酸盐的形式存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化学方法制取单质硅。
工业制取单质硅原料:焦炭和二氧化硅设备:电炉
原理:SiO2+2C 高温Si(粗硅)+2CO↑ 过渡:电子领域对材料的纯度要求的特别高,几乎不能含任何杂质,这就需要我们对粗硅进行提纯。
提纯原理:高温下将粗硅与氯气反应,其产物在高温下被氢气还原而得到纯净的硅。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原理写出原理中牵涉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i(粗硅)+2Cl2 高温SiCl4 SiCl4+2H2高温Si+4HCl(纯度:
99.9999999%)3、硅的其他用途晶体管、集成电路、硅整电路、太阳能电池、硅合金等
二、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
自然界中常见的沙子、鹅卵石、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1、二氧化硅的结构(硅氧四面体结构)
我们说,结构决定性质,SiO2 的网状结构不仅决定了其物理性质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2、物理性质: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是沙子石英等的主要成分,可用来装饰、制造电子部件和光学仪器。
3、化学性质
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高温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高温CaSiO3
与HF的反应:SiO2+4HF==SiF4 ↑+2H2O(工业上雕刻玻璃的反应原理)实验常遇到的问题:
1、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
HF能腐蚀玻璃,因此,盛装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而要用塑料瓶。
2、实验室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NaOH 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 反应生成Na2SiO3 ,使瓶塞部分粘结而无法打开。
因此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胶塞。
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相近,我们以表格的性质将二氧化碳和
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作一个对比,便于大家更好的掌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物质CO2 SiO2
4、二氧化硅的用途
结晶形:玛瑙、石英、
硅石
无定形:硅藻土
①、制光导纤维
②、石英玻璃制化学仪器
③、石英表、石英钟
④、水晶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
⑤、玛瑙制精密轴承和装饰品
三、硅酸(H2SiO3)
H2SiO3是一种比H2CO3 还要弱的酸,它不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剂褪色,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固体。
思考:SiO2 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那么要如何制备硅酸呢?结合初中制备CO2 的方法来设想一下?
讲解:初中制备CO2是利用碳酸盐与强酸反应,是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H2SiO3 也是一种很弱的酸,我们是否也可以用硅酸盐来制备呢?1、硅酸制备:可溶性硅酸盐(Na2SiO3)与酸反应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H2SiO3 H2O +SiO2
板书设计硅无机非金属材料一、半导体材料与单质硅硅的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Si+O2 SiO(2 条件:研碎的硅、加热)Si+2F2=SiF4
Si+4HF=SiF4+2H 2↑
Si+2NaOH+H2O=NaSiO3+2H2↑
硅的制取:SiO2+2C 高温Si(粗硅)+2CO↑
高温高温
硅的提纯:Si(粗硅)+2Cl2 SiCl4 SiCl4+2H2 Si+4HCl(纯度:99.9999999%)
3、硅的用途
二氧化硅用途广,石英表中的压电材料、光导纤维等光纤光缆与普通电缆的比
、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
1、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二氧化硅用途、
硅酸(H2SiO3)
1、硅酸制备:可溶性硅酸盐(Na2SiO3)与酸反应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H2SiO3 H2O +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