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与搅拌

合集下载

搅拌转速和通气量对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的影响

搅拌转速和通气量对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的影响

( S) t e c n e ta in f ds ov d o y e n e u ig s g r , a d t e b o h a p r n EP , h o c n r to s o is le x g n a d rd cn u a s n h r t p ae t
243 1 0 6,Chn ) ia
Ab ta t Th fe t f c l v t n a i to n e st n e a in r t n t e p o u to f sr c : e ef cs o u t ai gt in it n i a d a r to a e o h r d cin o i o a y
发 酵液 的粘度 . 得 出较 为优化 的培 养条件 为 : 并 温度 2 5℃, 气量 0 7 v 搅 拌 转速 8 / n 通 .5v m, 0rmi,
装液量 6 ; 此 条件 下 , 酵 1 后 , 树花 茵丝体 最 大得 率 为 2 . 5g L, 外 多糖 的得 率 为 0 在 发 0d 灰 2 9 / 胞
my e a bo s n x - oy a c aie E S y G ioaf o d s F 8 1i 5 L b th c l l imasa d e op lsch rd s( P )b rf l r n oa G 9 0 n a1 ac i
fr n e r v si ae n t i t d . Re ut e e ld t a gt t n i tn i n e ain e me trwe ei e t td i h ss u y n g s lsr v ae h ta iai n e st a d a r t o y o
1 5 1g L . 2 / 。

第七章通气与搅拌

第七章通气与搅拌

3、发酵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4、泡沫的影响 5、空气分布器形式 (多数采用多孔环形鼓泡器) 6、发酵罐结构的影响 (增加发酵罐的高度,提高氧的溶解度)
第四节 CL、r和Kla的测定
一、CL的测定 1、化学法
2、溶氧电极
极谱型(阴极):
O2+2H++2e →H2O2
原电池型(阴极):
O2+2H2O+4e → 4OH-
第一节 工业发酵过程中对氧的需求
一、描述微生物需氧的物理量 1、比耗氧速度或呼吸强度(QO2):单位时间内单位 体积重量的细胞所消耗的氧气,mmol O2· g菌-1· h-1 2、微生物摄氧率(r):单位重量的干菌体每小时消耗的 氧量。mmol O2· L-1· h-1 。 r= QO2 .X
QO2
CCr
溶氧浓度。
CL
CCr(C临界): 临界溶氧浓度, 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
临界溶氧浓度
牛顿型培养液:如细菌和酵母菌C临界不受培养条 件的的影响 非牛顿型培养液C临界受培养条件的的影响
在次级代谢产物发酵过程中,C长临和C合临随 菌株的生理特性而变化情况的3种情况 1、C长临=C合临 2、C长临>C合临 3、C长临<C合临
第三节发酵液的流变学
一、微生物发酵的发酵液是由三个体系组成 第一体系液相 第二体系固相 第三体系气相
二、液流类型(粘度不同,流动速度不同)
牛顿型流体
按粘度大小分 非牛顿型流体
T剪应力:液体流动过程中两层薄层流体之 间滑动时,产生的剪切应力。
第四节、供氧的调节
Nv Kl a(c * c)
C有一定的工艺要求,所以可以通过Kla 和C*来调节 其中C*=P/H

3第三章通气与搅拌

3第三章通气与搅拌

• 要求计算Pg
(1)计算ReM ReM= ρ D2N/ μ =5.25× 104 (2)由NP~ ReM查NP , NP =4.7 (3)计算P0 P0=NPD5N3ρ= 8.07(千瓦) (4)计算Pg
Pg 2.25(
2 3 P0 ND 0.08
Q
)
0.39
10
3
6.55(千瓦)
1、轴功率 是指搅拌器以既定的速度旋转时,用 以克服介质的阻力所需的功率。 2、发酵罐通气条件下的搅拌功率与 不通气条件下的搅拌功率的关系通 常是( )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无关
(3)装有套筒时的搅拌器搅拌流型
在罐内与垂直的搅拌器同中心安装套简,
可以大大加强循环输送效果,并能将液面
的泡沫从套简的上部入口,抽吸到液体之 有这种中心套筒的机械搅拌罐。
中,具有自消泡能力。伍氏发酵罐就是具
二、搅拌器轴功率的计算
• 搅拌器输入搅拌液体的功率:是指搅 拌器以既定的速度旋转时,用以克服 介质的阻力所需的功率,简称轴功率。 它不包括机械传动的摩擦所消耗的功 率,因此它不是电动机的轴功率或耗 用功率。
3、通气液体机械搅拌功率的计算
同一搅拌器在相等的转速下输入于通气 液体的搅拌功率比不通气液体的低 这可以解释为:通气使液体的重度降低。 • 功率的降低,不仅与液体平均重度的 降低有关,而且主要取决于涡轮周围 气液接触的状况。
迈凯尔用六平叶涡轮将空气分散 于液体中,测量其输出功率,在 双对数坐标上将Pg标绘成涡轮直 径D,转速,空气流量Q和P0的函 数,得出以下关系式:
2、挡板
• 挡板的作用是: ①防止液面中央产生漩涡; ②促使液体激烈翻动,增加溶解; ③改变液流的方向,由径向流改为 轴向流

搅拌与通气量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

搅拌与通气量对青霉素发酵的影响

1 2 方 法 .
采用 二 级 发 酵 。 1 3 验 罐 中 加 入 发 酵 培 养 基 m 试 后, 消, p 实 调 H到 6 5 种 子 罐 发 酵液 移 ^ ,5 ., 2 ℃进 行 发 酵培养 , 培养 过程 中问歇朴加 苯 乙酸 。 13 罐 体及 搅拌形 式 对发 酵影响 的考 察 .
试 验 , 行分 析 后 做 了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试 驻 , 进 叉 确认 最 优 化 的 条 件是 : 拌 速 度 0 9 . O/ n5h至 放 罐 10/ i; 搅 ~4h 1 rmi,0 9 7rmn通
气量 0 3 . [ / v M) ,4 ~2h13 v ( ・ ]2 h至放 罐 16 [ / V・ ] 7 3 V ( M) 。
要 6 =3 6次 试 验 , 就 是 全 面 试 验 , 于 发 酵 周 期 较 也 由
本 试验 用 1 3的小试 验 罐 , 别对 不 同的搅 拌 速 m 分 度 和通 气量 进行 了试 验 , 找 最 适合 于青 霉 的生 长及 寻 产生抗 生素 的条件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因为不 同 的罐体 、 搅拌 方式 、 通气 方式 会对 发酵产
生不 同的影 响 , 以 本试 验 发 酵 罐 1 6 .m, 酵 所 m x0 9 发 液装量0 8 ]罐 内浆 式 搅 拌 为 双 层 , 罐 内 壁加 4片 . , m 在 挡板 。为 了使通入 的气 体 分 布 均 匀 , 在罐 底 部 进气 管 的末端 使用 了气体 分 布圈 ( 图略 )
收 藕 日期 ∞ ll 4 2 - 2 修 回 日期 : 2o .4 ∞o.20
2 结 果 与 讨 论 2 1 六 批 放 罐 数 据 .

《通气与搅拌》PPT课件

《通气与搅拌》PPT课件

传递: N vK la(c* c)
消耗: r= QO2 .X
发酵液中供氧和需氧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
Nv =Qm.X = r Kla=r/(C*-C)
氧的平衡最终反映在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上面
当供氧大于需氧时,即Kla (C*-C)>r时,发酵液的溶 氧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直到趋近饱和溶氧浓度。
• 在氧从气泡传递到细胞内要抑制一系列的阻 力,相对大小取决于流体力学特性、温度、 细胞活性和浓度、液体的组成、界面特性以 及其他因素。
• 气液相间的氧传递阻力:气膜和液膜中。 • 液固相间的氧传递:细胞或细胞周围的液膜阻
力可忽略。
二、氧的传递方程式
N vK la(c* c)
Nv:体积传氧速率 kmol/m3.h C*:饱和溶氧浓度 Kla: 以(C*-C)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 h-1
〔二〕降低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 减少通气量 降低搅拌速率
二、影响Kla的因素
Kla反映了设备的供氧能力,发酵常用的设备为摇瓶与发酵罐。
(一)影响摇瓶kla的因素
摇瓶机 往复,频率80-120分/次,振幅8cm 旋转,偏心距25、12,转速250rpm
装液量,一般取1/10左右:
250ml
15-25 ml
条件下,KW/m3 〕 Vs— 空气的直线速度〔m/h〕 ηapp—发酵液的粘度〔kg s/m2) α、β、w—指数,与搅拌器和空气分布器的形式
有关 K—经历常数
1、理论上分析
P=K·d5·n3·ρ
n
KLa
d
通气量
提高搅拌,调节kla的效果显著
例 某一产品的发酵
d
n
p0/v
450 180 1.62

微生物工程

微生物工程

微生物复习资料1.发酵工程:即微生物工程。

是渗透有工程学的微生物学,是传统的发酵技术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相结合,具体包括菌种选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发酵: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菌种:用于发酵过程作为活细胞催化剂的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

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微生物,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

3.培养基: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

有的培养基还含有抗菌素和色素,用于单种微生物培养和鉴定。

4.菌种退化:菌种的发酵能力降低、繁殖能力降低、发酵产品的得率降低5.下游技术: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和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提取、分离纯化、富集生物产品的过程称为下游加工过程6.工业微生物育种方法:A、自然选育;B、生产选育;C、诱变育种;D、细胞工程育种E、基于代谢调节的育种;F、代谢工程育种G、基因重组育种;H、蛋白质工程育种;J、组合生物合成育种;K、反向生物工程育种7.菌种选育目的:改善菌种的特性,使产量提高,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改革工艺、方便管理及综合利用等8.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温度ph 氧9.好氧发酵罐:机械搅拌式通风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气升式发酵罐和塔式发酵罐10.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1、培养基:2、种龄与接种量3、斜面冷藏时间4、温度:温度直接影响生长和酶的合成;5、pH值:对微生物有明显的影响。

[调节方法有三种方法:用酸碱溶液中和法;使用缓冲溶液法;使用生理缓冲剂.]6、通气搅拌:[溶解氧的作用:参与菌体呼吸作用]7、泡沫:8、染菌的控制9、种子罐级数11)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培养方法A、固体培养(曲法培养):浅盘固体培养,深层固体培养B、液体培养:浅盘液体培养,液体深层培养(目前几乎所有的好气发酵均采用此法);C、载体培养:用天然(或人工)多孔材料代替麦麸之类固态基质作微生物生长的载体,营养成分可严格控制。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

发酵工程复习题库一、填空题常为括号后2-4字1.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可分为 酸解法、 酶解法和酸酶结合法 三种;2. 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是 己糖激酶、磷酸丙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3. 甘油的生物合成机制包括在酵母发酵醪中加入 亚硫酸氢钠 与乙醛起加成反应和在 碱性 条件下乙醛起歧化反应;4. 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耗氧速率两种方法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 ;5. 发酵热包括 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 辐射热等几种热;6. 发酵过程中调节pH 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 碳酸钙法;氨水流加法和尿素流加法;7. 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法有 化学消泡和 机械消泡两种;;8. 一条典型的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 迟滞期、对数期; 稳定期;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9.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有 斜面保藏法、 沙土管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真空冷冻保藏法等;10. 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五大营养要素是 碳源、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和水;11. 提高细胞膜的 谷氨酸通透性,必须从控制磷脂的合成着手或者使细胞膜受损伤;12.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发酵可分为 有需氧发酵; 厌氧发酵两大类;13.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 代谢控制育种; 基因重组和定向育种 等;14. 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产物为 乳酸; 乙醇;CO2;15. 诱导酶指存在底物时才能产生的酶,它是转录水平上调节 酶浓度的一种方式;16. 发酵工业的发展经历了 自然发酵,纯培养技术的建立, 通气搅拌的好气性发酵技术的建立,人工诱变育种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的建立,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与 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 等六个阶段;17. 去除代谢终产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的膜的 通透性来实现;18. 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稀释法, 划线法,单细胞挑选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等方法;19. 生长因子主要包括 维生素, 氨基酸, 碱基,它们对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供给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但又是其生长必需的有机物质;20. 微生物生长和培养方式,可以分为 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补料分批培养三种类型;21. 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培养基, 种龄与 接种量,温度,pH 值,通气和搅拌,泡沫,染菌的控制和 种子罐级数的确定;22. 空气除菌的方法有加热杀菌法,静电除菌法, 介质过滤除菌法;23. 发酵产物的浓缩和纯化过程一般包括发酵液 预处理,提取,精制;24. 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为每次发酵罐的投料提供 数量相当的 代谢旺盛的种子;25. 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 目的明确, 营养协调,物理化学条件适宜和 价廉易得;26. 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调节 pH 值;27. 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 牛肉膏,蛋白胨等,无机氮源有 硫酸铵,硝酸钠, 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尿素、 液氨等作为氮源;28. 乳酸菌进行同型乳酸发酵时通过EMP 途径,产物为 乳酸 ,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通过HMP 途径,产物为乳酸、 乙醇和二氧化碳 ;29. 操纵子是由 结构基因, 操纵基因和启动子组成;30. 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方法主要有 分批 培养、 补料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半连续 培养四种;31. 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得到最大的 比生产率和 最大的得率;32. 富集培养目的就是让 目的菌 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33. 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生产用途主要分为 孢子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34. 常用灭菌方法: 化学灭菌、射线灭菌、 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35. 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 细菌、 酵母菌、 霉菌、 放线菌四大类; ()X c Q r O ⋅=236.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代谢参数中物理参数有温度、压力、搅拌转速、功率输入、流加数率和质量等37.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肉汤培养法、平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等38.染菌原因:发酵工艺流程中的各环节漏洞和发酵过程管理不善两个方面;39.实验室中进行的发酵菌液体发酵方式主要有四种:试管液体培养、浅层液体培养、摇瓶培养、台式发酵罐40.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生质体融合;41.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预处理、固液分离、初步纯化、精细纯化和成品加工等五个主要过程;42.发酵过程主要分析项目如下: pH、排气氧、排气CO2和呼吸熵、糖含量、氨基氮和氨氮、磷含量、菌浓度和菌形态;43.微生物调节其代谢采用酶活性、酶合成量、细胞膜的透性;44.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自然分离,也可以来自从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与工业单位获取;45.发酵工业上常用的糖类主要有葡萄糖、糖蜜;46.工业发酵方式根据所用菌种是单一或是多种可以分为单一纯种发酵和混合发酵;种子及发酵液进行无菌状况控制常用的方法显微镜检测法、酚红肉汤培养基法、平板画线培养法、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菌种的分离和筛选一般分为采样、富集、分离、目的菌的筛选步骤;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C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 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2.下列关于单细胞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BA 是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B 是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C 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D 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3.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 CA 自然选育菌种费时且盲目性大B 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C 代谢控制育种方法有转化、转导及杂交D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4.培养过程中不希望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 CA 加酸B 加碱C 加缓冲液D 加无机盐5.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 CA 牛肉膏B 蛋白胨C 生物素D 酵母粉6.平板划线分离法不需要下面哪个物品或设备 DA 接种环B 琼脂培养基平板C 超净工作台D 电泳仪7.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 B①溶化②调pH ③加棉塞④包扎⑤培养基的分装⑥称量A ①②⑥⑤③④B ⑥①②⑤③④C ⑥①②⑤④③D ①②⑤④⑥③8.甘油生物合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 DA 尿素B 硫酸铵C 酶D 亚硫酸盐14.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所以应选择在它的 BA 迟滞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15.某些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是它们的 BA 初级代谢产物B 次级代谢产物 C代谢中间产物 D 代谢废物16.固体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琼脂的目的是 DA为菌体提供碳源 B 为菌体提供氮源C 使培养基保持水分D 使培养基凝固17.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 CA 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酶的调节 D.基因调节18.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A 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 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 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19.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 BA 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 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 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 机械搅拌与溶氧浓度无关22.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 CA 营养物质的消耗B 微生物呼出的CO2C 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 代谢产物的积累23.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 B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 接种环用烧灼法灭菌D 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24.加热灭菌时,一般营养细胞的致死温度是多少度 BA 32℃B 60℃C 100℃D 120℃29.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汽阀的目的是 DA 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使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B 排尽锅内有害气体C 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D 排尽锅内冷空气30.巴斯德效应是指 DA 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B 酒精对葡萄糖分解的抑制C 氧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D 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31.微生物群体生长状况的测定方法可以是 B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含量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④测定样品的细胞重量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32.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BA.碳源供应太充足 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 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34.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 BA.温度B. pHC.氧含量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36.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37.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 AA 基础培养基B 富集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38.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 D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维生素39.1摩尔葡萄糖通EMP和TCA循环彻底氧化共产生多少摩尔ATP CA 34B 36C 38D 3940.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是 DA 利福霉素B 四环素C 氯霉素D 青霉素41.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CA 135℃—140℃,5—15秒B 72℃、15秒C 121℃,30分钟D 100℃,5小时42.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CA 除去病原微生物B 降低微生物的数量C 消灭所有的生物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43.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CA 糖类B 酶类C 核酸D 细胞壁44.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以下哪项的关键环节 AA 产业化B 商品化C 社会化D 安全化45.酶活性调节速度比酶合成调节速度 AA 快B 慢C 相等D 无法比较46.受反馈调节的酶一般是 CA 同功酶B 组成酶C 变构酶D 激酶47.通气搅拌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进步的 CA第一个转折期 B 第二个转折期 C 第三个转折期 D 第四个转折期48.酵母菌的Ⅲ型发酵的产物是 BA 酒精B 甘油C 乳酸D 丙酸49.目前发酵工业常用的处理菌体、固形物杂质和悬浮物等固体物质,保证处理液澄清的主要方法为AA 离心和过滤B 离心和萃取C 蒸馏和萃取D 离子交换和过滤50.抗生素的合成是在微生物生长的 CA 延滞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51.发酵液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 AA 水分B 蛋白质C 发酵产物D 菌体52.连续发酵中的恒浊培养所控制的对象为 BA 培养液流速B 菌液密度C 生长速度D 发酵液体积53.诱变处理时所用的出发菌细胞应处于 BA 延迟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54.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C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55.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A 3.8-6.0B 3.0-4.0C 8.0-9.0D 7.0-7.557.如果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是菌体,菌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BA.蒸馏 B.过滤 C.萃取D.离子交换58.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D.是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59.下列对连续培养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A.能及时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产量B.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C.能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素D.能提高发酵设备的利用率61.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C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63.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细胞形态最多和数目最多的时期是BA.对数期、稳定期B.衰亡期、稳定期C.迟滞期、衰亡期D.衰亡期、对数期64.在实际生产中,对数期的长短取决于 A①培养罐的大小②接种量的大小③培养基的多少④代谢产物合成的多少A.②③ B.②④ C.①②D.①③66.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是 D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⑥生物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67.下列不属于发酵工程应用的是 CA. 生产抗生素、维生素、药用氨基酸等B.生产啤酒、果酒和食醋等C.用于化学检测和水质监测D.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和添加剂68.大多数芽孢细菌形成芽孢在哪个时期 CA 调整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69.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BA.组成酶是维持菌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无需从外界补充C.发酵液pH呈酸性时,不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三、判断题1.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2.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3.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4.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5.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6.微生物的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就是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7.通过调节基础培养基的配方和补料控制可以调控发酵醪的pH值;√8.灭菌就是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孢子和胚芽;×9.巴斯德消毒法能杀死牛奶或奶制品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10.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精制过程也就是产物浓缩和纯化过程;√11.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代时;√12.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1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14.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15.EMP和HMP代谢途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的糖代谢中;×16.同功酶是行使同一功能、结构不同的一组酶√17.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18.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初级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19.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20.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明显增加;√21.化能异养菌以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四、名词解释1.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的一种技术;2.代谢控制发酵:人为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使有用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这种发酵称为代谢控制发酵;3.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4.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指某一菌株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在培养基中若不外加这种营养成分就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5.酶合成调节:酶合成的调节是通过调节酶合成的量来控制微生物代谢速度的调节机制,这类调节在基因转录水平上进行;酶合成调节主要有酶的诱导和酶的阻遏两种类型;6.酶活性调节:通过改变酶分子的活性来调节代谢速度的调节方式称为酶活性的调节,是发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调节;7.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8.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9..DE值葡萄糖值:表示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指葡萄糖所有测定的还原糖都当作葡萄糖来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10.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11.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12.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13.临界氧浓度:微生物的耗氧速率受发酵液中氧的浓度的影响,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这一溶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14.介质过滤除菌:是使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的介质过滤层,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等颗粒阻截15.发酵热:引起发酵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发酵过程所产生的热量,称为发酵热;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汽化热和辐射热等;16.分批培养: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五、简答题1.种子扩大培养: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2.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3.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在介质层中,而达到除菌的目的;4.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细胞在其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往往是细胞生长和繁殖中所必需的物质,如糖、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以及由这些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多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5.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培养基都基本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分,此外,还应根据微生物的要求,有一定的酸碱度和渗透压;6.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格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同时获得能量;7.酵母的第三型发酵,又称碱法甘油发酵;即在碱性条件下pH7.6,2分子乙醛发生歧化反应,生成1分子乙醇和1分子乙酸,而磷酸二羟丙酮则还原为甘油;总反应式:2葡萄糖 + H2O 2甘油 + 乙醇 + 乙酸 + 2CO28.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在此过程中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很多;9.发酵热:所谓发酵热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和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和就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慢;10.11.简述发酵热产生的原因:.答: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另一部分散发到培养基中时,会引起发酵温度升高生物热;机械搅拌也会产生一部分热量引起温度升高搅拌热;此外,发酵罐壁散热辐射热、水分蒸发蒸发热会带走部分热量,使发酵温度降低12.简述发酵过程进行中间补料的原则:.答:菌体生长代谢需要一个合适的浓度,过高的浓度对菌体生长有抑制作用,过低,不能满足产物合成的需要;中间补料的原则是使生产菌在分泌期有足够多而不过多的养料,使代谢活动朝着有利于合成产物的方向发展;六、问答题1简述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及措施:答: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人工地创造条件,使菌种的代谢活动处于不活泼状态,同时,使菌种避免污染、死亡和变异;保藏菌种时首先要挑选优良纯种,最好是它们的休眠体孢子、芽胞等;其次,要创造一个有利于休眠的环境条件,如低温、干燥、缺氧和缺乏营养物质等,即可以达到降低其代谢活动,延长保存期的目的;2.简述温度对发酵的影响答:温度对发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菌体生长和代谢产物形成的影响是由各种因素综合表现的结果;1 温度升高,酶促反应速度加大,生长代谢加快,产物生成提前;但温度愈高酶失活愈快,菌体易于衰老影响产物生成;2 温度通过影响发酵液中溶解氧从而影响发酵;3 温度能影响生物合成方向;4 温度能影响微生物酶系的组成及酶的特性;5 同一种生产菌,菌体生长和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往往不同;3.简述大规模发酵生产对菌种选择的要求1)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2)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3)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4)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5)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6)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84.简述发酵生产中如何调节pH值答:在实际发酵生产中,调节pH值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用;1 调节培养基的初始pH值;初始pH值是指发酵液配制完毕后、灭菌前的pH值注意:灭菌前与灭菌后pH 值有所不同;或加入缓冲剂如磷酸盐制成缓冲能力强、pH值改变不大的培养基;2 在发酵过程中加弱酸或弱碱进行pH值的调节,合理地控制发酵条件,如添加CaCO3;或调节通气量来控制pH值;3 进行中间补料是调节pH值较好的办法,既调节培养液的pH值,又可补充营养,如氨水、尿素流加法等;通过补料调节pH值来提高发酵产率已在酶制剂发酵和抗生素发酵生产上取得明显的效果;5.简述发酵工业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答:发酵工业经历了以下几个不同阶段:1 自然天然发酵时期2 纯培养技术的建立3 通气搅拌好气性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4 人工诱变育种与代谢控制发酵工程技术的建立5 开拓新型发酵原料时期6 与基因操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发酵工程技术阶段6.简述发酵醪的一般特征答:发酵醪的一般特征是:1 发酵醪大部分是水;2 发酵醪中发酵产物浓度较低;3 发酵醪中的悬浮固体物主要含有菌体和蛋白质胶状物;4 培养基残留成分中含有无机盐类、非蛋白质大分子杂质及其降解产物;5 除发酵产物外,伴有一些代谢副产物;6 发酵醪中含有色素、热原质、毒性物质等有机杂质;7.简述泡沫给发酵造成的影响。

第三章_通气与搅拌

第三章_通气与搅拌

发酵罐设计最关键的是搅拌器的选型。 对目前所有应用在发酵罐中的搅拌器均存在一个问题,即通气 操作与不通气操作功率消耗存在很大变化,通气操作时功率消 耗明显下降。因而按不通气操作设计就会造成一次性投资及 正常运行成本增加,额外还造成电网的功率因子降低。而按通 气功率设计有时会造成电机过载。 目前,研究开发在两种操作工况下功率变化小的搅拌器是搅拌 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组合式搅拌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径流式搅拌器的优势是气体分散能力 强,但是其功耗较大,作用范围小;而轴向流搅拌器的轴向混合性 能较好,功耗低,作用范围大,但是其对气体的控制能力弱。根据 气液混合的扩散机理,气液混合是通过主体对流扩散、涡流扩 散和分子扩散来实现的。大尺度的宏观循环流动称为主体流动, 由漩涡运动造成的局部范围内的扩散称为涡流扩散。其中,机 械搅拌作用能够强化的过程有主体对流扩散和涡流扩散。如果 将径向流搅拌器和轴向流搅拌器组合使用,利用径向流搅拌器 控制气体的分散,通过主体对流扩散和涡轮扩散实现较小范围 的充分的气液混合,然后再依靠轴向流搅拌器的主体对流作用 使全部液体周期性依次与气体混合,实现较大范围的气液混合。
种涡轮搅拌器产生的流型相似。圆盘平直叶、弯叶、箭叶涡 轮搅拌器与没有圆盘的搅拌器相比,二者搅拌特性相似,但 圆盘可以使上升的气泡受阻,避免大的气泡从轴向叶片空隙 中上升,保证气泡更好的分散。另外没有圆盘的搅拌器受扭 力大,轴瓷易坏。
在传统的发酵罐中,经常使用的是Rushton 涡轮。Rushton 涡 轮是最典型的径向流搅拌器,其结构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个圆盘 上面带有六个直叶叶片,也称为六直叶圆盘涡轮。设置圆盘的 目的是为了防止气体未经分散直接从轴周围溢出液面。由于发 酵工业的发展初期,发酵罐的规模较小,Rushton涡轮在许多条 件下能够满足工艺的需要,同时其结构非常简单,容易加工制造, 所以其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青霉素生产原理 Microsoft Word 文档

青霉素生产原理 Microsoft Word 文档

青霉素【生产原理】【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生产可分为菌种发酵和提取精制两个步骤。

①菌种发酵:将产黄青霉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7~10天,即可得青霉菌孢子培养物。

用无菌水将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24~28h,然后将种子培养液接种到发酵罐已灭菌的含有苯乙酸前体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27℃下培养7天。

在发酵过程中需补入苯乙酸前体及适量的培养基。

②提取精制:将青霉素发酵液冷却,过滤。

滤液在pH2~2.5的条件下,于萃取机内用醋酸丁酯进行多级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转入pH7.0~7.2的缓冲液中,然后再转入丁酯中,将此丁酯萃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加入成盐剂,经共沸蒸馏即可得青霉素G钾盐。

青霉素G钠盐是将青霉素G钾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钠型)而制得。

【半合成青霉素】以6APA为中间体与多种化学合成有机酸进行酰化反应,可制得各种类型的半合成青霉素。

6APA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青霉素酰化酶裂解青霉素G或V而得到。

酶反应一般在40~50℃、pH8~10的条件下进行;近年来,酶固相化技术已应用于6APA生产,简化了裂解工艺过程。

6APA也可从青霉素G用化学法来裂解制得,但成本较高。

侧链的引入系将相应的有机酸先用氯化剂制成酰氯,然后根据酰氯的稳定性在水或有机溶剂中,以无机或有机碱为缩合剂,与6APA进行酰化反应。

缩合反应也可以在裂解液中直接进行而不需分离出6APA。

青霉素【生产工艺简述】青霉素的生产分成发酵工艺和提炼工艺过程。

其中,青霉素发酵过程是属于二次微生物代谢的过程,所获得的是下一级代谢的产物,即菌种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基、温度、pH、通气搅拌等)进行培养发酵,经过下一级代谢得到生成物青霉素,此环节是在发酵罐中进行的,最终是微生物分泌大量的抗生素。

为了保证发酵过程正常进行,需对一些物理、化学、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

检测的物理参数有罐温、罐压、冷却水流量及进出口温度;化学参数有尾气中O2含量、CO2含量、罐内溶解氧、pH 值等;生理参数有菌丝浓度、基液质浓度、代谢产物浓度等,由于传感器及检测元件等原因,目前生理参数还不能直接在线测量,只能采用模型进行在线推算或离线化验分析。

搅拌和通气过犹不及 (1)

搅拌和通气过犹不及 (1)

搅拌和通气过犹不及在制药工业中,对于好氧的生物发酵生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极其重视微生物菌种的开发和改良,而对生产设备方面重视得不够。

但是,一些生产的成功事例表明,设备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善产品的质量,提高产量,起到上游生物工程技术无法实现的作用。

■保证氧供给对醚醴⒔椭凉刂匾?br> 在好氧的发酵生产过程中,氧的适度供给是保证菌种良好生长和代谢产物高产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25℃和1×105帕时,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25摩尔/立方米。

如果外界不能及时地供给氧,水中的溶解氧仅能维持发酵液中微生物菌体15~20秒的正常呼吸,氧不足会造成代谢异常、产量降低。

因此,需要不断地给发酵系统通入无菌空气,通过发酵罐的搅拌进一步分散,使发酵液中保持适度的溶解氧浓度(DO)。

发酵液中的溶解氧是供氧和需氧这一矛盾平衡的结果。

通入发酵罐的气态氧必须先溶解于发酵液中,然后才能传递到细胞表面,再经过扩散进入到细胞内,参与菌体的一系列生化反应。

氧从气泡传递到细胞内需要克服供氧方面和需氧方面的各种阻力才能完成。

对于好氧的发酵生产,主要应考虑如何通过供氧来提高溶解氧浓度。

影响发酵过程中供氧的主要因素有推动力和容量传递系数(Kla),所以可以从提高氧传递推动力和容量传递系数来提高氧的传递速率,从而提高发酵液中的溶解氧浓度。

同时,鉴于发酵液的氧传递比较复杂,如何合理地设计通气搅拌系统,使之既能保证足够的氧供应,又尽可能地节省能量,且不使微生物和代谢产物受到强剪切而失活,是好氧发酵生产过程的关键。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实,带有机械搅拌的通气培养装置,其搅拌器是影响发酵液中氧传递的重要因素。

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只从加大通气量和搅拌转速这两方面来改善发酵液的溶解氧,提高发酵单位。

在提高Kla上,搅拌器的作用有:使通入发酵液的空气分散成细小的气泡,并防止小气泡的凝聚,从而增大气液相的接触面积,提高Kla;强化发酵液的湍流程度,降低气泡周围的液膜厚度和湍流中的阻力,促进氧的传递;减少菌体结团,降低细胞周围的液膜阻力,促进菌体对氧的吸收。

发酵工艺

发酵工艺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发酵▪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细胞(动物、植物)的培养,产生和积累人们所需产品的过程。

2、微生物转化发酵▪是利用生物细胞对一些化合物的某一特定部位(基团)修饰作用,使它转变成结构相关但更有经济价值的化合物的过程。

3、深层通气培养法▪指在纯种条件下,强制通入无菌空气到密闭发酵罐中进行培养的方式。

4、初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5、次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6、分批发酵▪指在发酵过程中,除了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和为调节发酵液的 pH 而加入酸碱溶液外,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的一种发酵方式。

培养基的量一次性加入,产品一次性收获的一种发酵方式。

7、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的发酵过程。

8、发酵工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天然发酵阶段:特点1).手工作坊或家庭式生产2)非纯种培养3).产品质量不稳定4).凭经验传授技术5).一般为嫌气发酵2.纯培养阶段:1)表面培养2)生产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3)生产规模不大4)嫌气或好气发酵3.深层发酵阶段:特点: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容积已经从第三阶段时的80M3 扩大到150M3。

以烃为碳源生产微生物细胞作为饲料蛋白质的来源。

4.开拓发酵原料阶段5.基因工程阶段:1)发酵产品增多,应用范围广泛;2)生产效率高;3)自动控制技术应用更普遍9、发酵工业的研究范畴包括哪几方面1.微生物菌体细胞2.微生物代谢产物3.酶制剂4.微生物转化发酵5.微生物废水处理10、请绘出发酵工业的工艺流程示意图第二章工业微生物的菌种选育一、思考题1、自然选育: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人工诱变处理,根据菌种的自发突变而进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发酵工程名词简答

发酵工程名词简答

发酵工程名词解释与简答一.名词解释:1.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运用微生物旳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旳一种技术。

2.代谢控制发酵:人为地变化微生物旳代谢调控机制,使有用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这种发酵称为代谢控制发酵。

3.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某些对微生物旳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旳物质过程,这一过程旳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

4.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指某一菌株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旳能力,在培养基中若不外加这种营养成分就不能正常生长旳变异菌株。

5.酶活性调整:通过变化酶分子旳活性来调整代谢速度旳调整方式称为酶活性旳调整,是发生在蛋白质水平上旳调整。

6.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从外界吸取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度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旳物质和能量旳过程。

这一过程旳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

7.产物增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旳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旳添加剂。

8.DE值(葡萄糖值):体现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指葡萄糖(所有测定旳还原糖都当作葡萄糖来计算)占干物质旳百分率。

9.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旳构造并没有多大变化,不过产物旳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旳提高。

9.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旳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

同步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旳其他所必须旳条件。

10.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但凡微生物生长不可缺乏旳微量旳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11.临界氧浓度:微生物旳耗氧速率受发酵液中氧旳浓度旳影响,多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种最低规定,这一溶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

12.介质过滤除菌:是使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旳介质过滤层,将空气中旳微生物等颗粒阻截13.发酵热:引起发酵过程温度变化旳原因是发酵过程所产生旳热量,称为发酵热。

5. 发酵过程控制

5. 发酵过程控制
补糖的控制:时机、方式和指标; 补糖的控制:时机、方式和指标; 通氨及补氮:用于调节pH值和补充无机氮源 值和补充无机氮源, 通氨及补氮:用于调节pH值和补充无机氮源,多 采用少量间隙添加或少量自动流加。 采用少量间隙添加或少量自动流加。 补充无机元素和促进剂及前体。 补充无机元素和促进剂及前体。
五、发酵过程中泡沫的产生 和控制
影响生物热的因素
菌株的性能、接种量、菌丝浓度、 菌株的性能、接种量、菌丝浓度、培养基的成分和 发酵时间都直接影响着生物热的大小。 发酵时间都直接影响着生物热的大小。
最适发酵温度
指最适于产生菌生长或抗生素合成的温 度。 特点: 特点:
最适温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最适温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几个不同的最适温度; 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几个不同的最适温度; 发酵温度的选择要参考其它发酵条件,如通 发酵温度的选择要参考其它发酵条件, 气条件、培养基的组成和浓度等。 气条件、培养基的组成和浓度等。
三、通气和搅拌
影响发酵过程中需氧的因素: 影响发酵过程中需氧的因素:
① 生产菌种:1)不同菌种;2)同一菌种的不同生 生产菌种: 不同菌种; 长代谢阶段,主要取决于下列两个主要因素: 长代谢阶段,主要取决于下列两个主要因素:单 位体积培养液中的菌液浓度和菌的呼吸强度。 位体积培养液中的菌液浓度和菌的呼吸强度。 呼吸强度:单位重量菌丝体(干重) 呼吸强度:单位重量菌丝体(干重)在单位时间 内的耗氧量。 内的耗氧量。 ② 培养基 ③ 菌丝浓度和形状 种子的质和量: ④ 种子的质和量:接种量和接种龄 ⑤ 泡沫和消泡剂 ⑥ 其它因素
菌丝形态与产量的关系
以产黄青霉生产青霉素为例: 以产黄青霉生产青霉素为例:
I. 分生孢子发芽,具有小空泡; 分生孢子发芽,具有小空泡; II. 菌丝增殖,出现类似脂肪的小颗粒; 菌丝增殖,出现类似脂肪的小颗粒; III. 菌丝分支旺盛,出现脂肪颗粒,没有空泡; 菌丝分支旺盛,出现脂肪颗粒,没有空泡; IV. 菌丝缓慢生长,脂肪颗粒减少,形成中小空泡, 菌丝缓慢生长,脂肪颗粒减少,形成中小空泡, 开始大量分泌青霉素; 开始大量分泌青霉素; V. 菌丝体出现大空泡,含1个中性红染色的大颗粒, 菌丝体出现大空泡, 个中性红染色的大颗粒, 脂肪粒消失,大量分泌青霉素; 脂肪粒消失,大量分泌青霉素; VI. 菌丝呈筒状,颗粒消失,空泡延长,少数菌丝自 菌丝呈筒状,颗粒消失,空泡延长, 青霉素分泌减少。 溶,青霉素分泌减少。

生化工程第四章_通气和搅拌

生化工程第四章_通气和搅拌

搅 之间最常用的关系为:

KL
a

KUg VPgs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
上式中 Ug 为气体速率(m/s),Pg 为通气条件下的输
生 入功率(kg ·m2/s3),K、α、β为与物系、反应器和搅
化 拌器类型有关的常数。一些文献中报道的参数值如
工 程
下表。
第 四 章
通 气 与 搅 拌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
N 生
单位体积液体所受外力

P 单位体积液体的惯性力


P0 /V

ma /V

章 式中 ω:涡轮线速度
通 气 与
a:加速度 V:液体体积

m:液体质量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
生 化
当对液体进行搅拌时,即对液体施加外力或 叫做对液体“做功”。施加的外力用以克服
工 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即液体的惯性力)。

第 四 章
通 气 与 搅 拌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
生 化 工 程 第 四 章 通 气 与 搅 拌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
生 化
结果显示:当ReM ≥ 104,即达到充分湍流之
工 程 第 四
后,NP 为定值,据此可以查出对应的 NP 值, 按照以上公式进行 P0 的计算。 Page 52 公式 4-2。

通 气 与 搅 拌
第四章 通气与搅拌
生物工程专业课程
概述:


工 在微生物反应器中,为了保持微生物与反
程 应基质的均匀混合,需要搅拌,但这只需
第 四 章
要很小的搅拌功率,象厌氧的乙醇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而造

发酵工艺学课件第七章 发酵过程中的通气与搅拌

发酵工艺学课件第七章 发酵过程中的通气与搅拌

微生物的呼吸强度随着溶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直到一个临 界点,该点的临界值称为“临界溶氧浓度”。溶氧浓度高于临 界值,呼吸强度不再增加。
呼吸临界溶氧浓度与培养的理化性质和发酵罐的结构有关。
二、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
1、微生物种类和生长阶段 微生物种类不同,其生理活性也不同,
代谢中需氧量也不同。同一种菌在不同生 长阶段,其需氧量也不同。对数期菌呼吸 强度较高,生长期的摄氧率大于产物合成 期的摄氧率。
第七章 发酵过程中的通气与搅拌
氧的供应对需氧发酵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 从葡萄糖氧化的需氧量来看,1 mol的葡萄糖彻 底氧化分解,需6 mol的氧; 当糖用于合成代谢产物时,1 mol葡萄糖约需 1.9 mol的氧。 因此,好氧型微生物对氧的需要量是很大的。 但在发酵过程中菌种只能利用发酵液中的溶解氧, 然而氧很难溶于水。在101.32 kPa、25℃时,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6mmol/L。
若供氧速率大于需氧速率,发酵液中溶氧浓度CL随 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直至发酵液中的CL趋于C*;
反之,若供氧速率小于需氧速率,发酵液中的CL随 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直至发酵液中CL趋于零。
KLa的变学
培养基的流变特性,影响动量,热量和质量的有 效传递,因而影响到各种发酵条件。
二、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
一些微生物的Qo2的最大值(╳10-3) 黑曲霉 8.3 灰色链霉菌 8.3
产黄青霉菌 1.1 产气克雷伯氏菌 1.1
啤酒酵母 2.2 大肠杆菌
3.0
二、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
接种后的溶氧浓度定义为100%计算。
二、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
2.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成份和浓度显著影响微生的摄氧率。碳源的种类 和浓度影响尤为显著。

发酵——泡沫

发酵——泡沫

2、溶液所含助泡物的类型和浓度
(1)降低表面张力
降低表面张力会降低相邻气泡间的压差。压差小,小
泡并入大泡的速度就慢,泡沫的稳定性就好。 △P=
6 k
(2)增加泡沫弹性
R
助泡的表面活性剂,吸附在气液界面上,使表面层的 组分与液相组分产生差别,因而使泡沫液具有可以伸 缩的称为“吉布斯弹性”的性质,对于泡沫稳定性来 说表面活性剂使液膜具有“吉布斯弹性”比降低表面 张力更重要。
b、消泡剂能破坏膜弹性而导致气泡破灭
稳泡因素中谈到,因泡膜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具有 “吉布斯弹性”,当受到外部压力时有自愈作用。 消泡剂能破坏泡膜的这种弹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 溶液产生的泡沫,是因为表面活性剂定向排列形成双 电层,借助排斥作用阻碍泡沫合并而使泡沫稳定。这 种性质的泡沫,只需向体系中加入一种离子电荷相反 的表面活性剂,甚至本身也是助泡剂,就可降低泡沫 稳定性。这是因为两种表面活性剂彼此干扰,妨碍在 气液界面上定向排列,破坏了膜弹性,因而产生消泡 作用。
(2)培养基配比与原料组成
培养基营养丰富,黏度大,产生泡沫多而 持久,前期难开搅拌。
例:在50L罐中投料10L,成分为淀粉水 解糖、豆饼水解液、玉米浆等,搅拌900 rpm,通气,泡沫生成量为培养基的2倍。 如培养基适当稀一些,接种量大一些,生 长速度快些,前期就容易开搅拌。
(3)菌种、种子质量和接种量
(三)泡沫的性质
泡沫体系有独特的性质,研究泡沫的性质, 是解决消泡问题的基础。
1、气泡间液膜的性质
泡沫中气泡间的间距很小,仅以一薄层液膜 相隔,研究液膜的性质很有代表意义,又因 为,只有含有助泡的表面活性剂,才能形成 稳定的泡沫,所以应当首先研究表面活性剂 与液膜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机械搅拌发酵罐的结构
• • • • • • • • • •
好气性机械搅拌发酵罐是密封 式受压设备,主要部件包括: 罐身 轴封 消泡器 搅拌器 联轴器 中间轴承 挡板 空气分布管 换热装置 人孔以及管路等
(1)罐体 • 罐体由圆柱体及椭圆形或碟形封头焊接而成, 小型发酵罐罐顶和罐身采用法兰连接,材料一 般为不锈钢。 • 为了便于清洗,小型发酵罐顶设有清洗用的手 孔。中大型发酵罐则装没有快开入孔及清洗用 的快开手孔。 • 罐顶还装有视镜及灯镜。 • 在罐顶上的接管有:进料管、补料管、排气管、 接种管和压力表接管。 • 在罐身上的接管有冷却水进出管、进空气管、 取样管、温度计管和测控仪表接口。
P0 V m V ma V
3

P0 ND 4
,a N D
2 P0 / ND
2 4
2
r
,a
P0
N 2D2 D
NP
N D

N D
3
5
搅拌功率准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的求解
• 搅拌功率准数NP是搅拌雷诺数ReM的函数。
• ReM>104,达到充分湍流之后,ReM增加, 搅拌功率P0虽然将随之增大,但NP保持 不变,即施加于单位体积液体的外力与 其惯性力之比为常数,此时
• 竖式蛇管换热装置
– 这种装置是竖式的蛇管分组安装于发 酵罐内,有四组、六组或八组不等, 根据管的直径大小而定,容积5米3以 上的发酵罐多用这种换热装置。 – 这种装置的优点是:冷却水在管内的 流速大;传热系数高。这种冷却装置 适用于冷却用水温度较低的地区,水 的用量较少。 – 但是气温高的地区,冷却用水温度较 高,则发酵时降温困难,发酵温度经 常超过40˚C,影响发酵产率,因此应 采用冷冻盐水或冷冻水冷却,这样就 增加了设备投资及生产成本。此外, 弯曲位置比较容易蚀穿。
(1)罐中心装垂直螺旋 桨搅拌器的搅拌流型 • 罐中心垂直安装的螺 旋桨,在无挡板的情况 下,在轴中心形成凹陷 的旋涡。如在同一罐内 安装4~6块挡板,液体 的螺旋状流受挡板折流, 被迫向轴心方向流动, 使旋涡消失,
(2)涡轮式搅拌器的流 型 • 上述三种涡轮搅拌器的 搅拌流型基本上相同, 各在涡轮平面的上下两 侧形成向上和向下的两 个翻腾。如不满足全挡 板条件,轴中心位置也 有凹陷的旋涡。适当的 安排冷却排管,也可基 本消除轴中心凹陷的旋 涡。
(2)圆盘平直叶涡轮搅拌 器 • 圆盘平直叶涡轮与没有 圆盘的平直叶涡轮,其 搅拌特性差别甚微。但 在发酵罐中无菌空气由 单开口管通至搅拌器下 方,大的气泡受到圆盘 的阻挡,避免从轴部的 叶片空隙上升,保证了 气泡的更好的分散。 • 圆盘平直叶涡轮搅拌器 具有很大的循环输送量 和功率输出,适用于各 种流体,包括粘性流体、 非牛顿流体的搅拌混合。
(3)装有套筒时的搅拌器搅拌流型 • 在罐内与垂直的搅拌器同中心安装套简, 一可以大大加强循环输送效果,并能将 液面的泡沫从套简的上部入口,抽吸到 液体之中,具有自消泡能力。伍氏发酵 罐就是具有这种中心套筒的机械搅拌罐。
二、搅拌器轴功率的计算
• 搅拌器输入搅拌液体的功率:是指搅拌 器以既定的速度旋转时,用以克服介质 的阻力所需的功率,简称轴功率。它不 包括机械传动的摩擦所消耗的功率,因 此它不是电动机的轴功率或耗用功率。 • 发酵罐液体中的溶氧速率以及气液固相 的混合强度与单位体积液体中输入的搅 拌功率有很大关系。
(3)圆盘弯叶涡轮搅拌器 • 圆盘弯叶涡轮搅拌器的搅 拌流型与平直叶涡轮的相 似,但前者造成的液体径 向流动较为强烈,因此在 相同的搅拌转速时,前者 的混合效果较好。但由于 前者的流线叶型,在相同 的搅拌转速时,输出的功 率较后者的为小。因此, 在混合要求特别高,而溶 氧速率相对要求略低时, 可选用圆盘弯叶涡轮。
• 填料函式轴封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 主要缺点是:
– – – – 死角多,很难彻底灭菌,容易渗漏及染菌; 轴的磨损情况较严重; 填料压紧后摩擦功率消耗大; 寿命短,经常维修,耗工时多。
• 端面式轴封的优点:
– – – – – – – 清洁; 密封可靠; 无死角,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使用寿命长; 摩擦功率耗损小; 轴或轴套不受磨损; 它对轴的精度和光洁度没有填料密封要求那 么严格,对轴的震动敏感性小。
第四章 通气与搅拌
• 四十年代中期,青霉 素的工业化生产,或 深层通风培养技术的 出现,标志近代通风 发酵工业的开始。 • 在深层通风培养技术 中,发酵罐是关键设 备。在发酵罐中,微 生物在适当的环境中 进行生长、新陈代谢 和形成发酵产物。
本章讲述的内容
•第一节 通风发酵罐及结构 •第二节 通气与搅拌
• 端面式轴封的缺点:
– 结构比填料密封复杂,装拆不便; – 对动环及静环的表面光洁度及平直度要求高。
(9)发酵罐的换热装置 • 夹套式换热装置
– 这种装置多应用于容积较小的 发酵罐、种子罐; – 夹套的高度比静止液面高度稍 高即可,无须进行冷却面积的 设计。 – 这种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加工容易,罐内无冷却设备, 死角少,容易进行清洁灭菌工 作,有利于发酵。 – 其缺点是:传热壁较厚,冷却 水流速低,发酵时降温效果差,
第二节
通气与搅拌 (areation and agitation)
一、搅拌器的型式及流型
1、型式 • 发酵罐中的机械搅拌器大致可分为轴向 和径向推进两种型式。前者如螺旋桨式, 后者如涡轮式。
(1) 螺旋桨式搅拌器 • 螺旋桨式搅拌器在罐内将液 体向下或向上推进(相应于图 中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方 向)。形成轴向的螺旋流动, 混合效果较好,但造成的剪 率较低,对气泡的分散效果 不好。一般用在藉压差循环 的发酵罐中,以提高其循环 速度。 • 常用的螺旋桨叶数Z=3,螺距 等于搅拌器直径,最大叶端 线速度不超过25米/秒。
P0
N
3
D
5
是一个无因次数,可定义为功率
准数NP。该准数表征着机械搅拌所施与 单位体积被搅拌液体的外力与单位体积 被搅拌液体的惯性之比。
NP
单位体积液体所受外力 单位体积液体的惯性力

P0 / V ma / V
式中 ω:涡轮线速度 a:加速度 V:液体体积 m:液体质量
ND,V D
(8)变速装置 • 试验罐采用无级变速装置。发酵罐常用 的变速装置有三角皮带传动,圆柱或螺 旋圆锥齿轮减速装置,其中以三角皮带 变速传动较为简便。
(9)轴封 • 轴封的作用是使罐顶或罐 底与轴之间的缝隙加以密封, 防止泄漏和污染杂菌。 • 常用的轴封有填料函和端面 轴封两种。
– 填料函式轴封是由填料箱体, 填料底衬套,填料压盖和压 紧螺栓等零件构成,使旋转 轴达到密封的效果。 – 端面式轴封又称机械轴封。 密封作用是靠弹性元件(弹 簧、波纹管等)的压力使垂 直于轴线的动环和静环光滑 表面紧密地相互贴合,并作 相对转动而达到密封。
机械搅拌发酵罐
• 机械搅拌发酵罐是发 酵工厂常用类型之一。 它是利用机械搅拌器 的作用,使空气和发 酵液充分混合,促使 氧在发酵液中溶解, 以保证供给微生物生 长繁殖、发酵所需要 的氧气。
1、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基本要求
• 发酵罐应具有适宜的径高比。 • 发酵罐能承受一定压力。 • 发酵罐的搅拌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分混 合,保证发酵液必须的溶解氧。 • 发酵罐应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 • 发酵罐内应尽量减少死角,避免藏垢积 污,灭菌能彻底,避免染菌。 • 搅拌器的轴封应严密,尽量减少泄漏。
1、单只涡轮在不通气条件下输入搅拌液体 的功率的计算 • 一个具体的搅拌器所输入搅拌液体的功 率取决于下列因素:
– – – – 叶轮和罐的相对尺寸 搅拌器的转速 流体的性质 挡板的尺寸和数目
通过因次分析,得:
P0
N D
3
5
K(
D 2 N m

)
式中 P0:不通气时搅拌器输入液体的功率(瓦) ρ:液体的密度(公斤/米3) μ:液体的粘度(牛.秒/米2) D:涡轮直径(米) N:涡轮转数(转/秒) K,m:决定于搅拌器的型式,挡板的尺寸及 流体的流态
(5)消泡器 • 消泡器的作用是将泡沫打破。 • 消泡器常用的形式有锯齿式、梳状式及 孔板式。孔板式的孔径约10~20毫米。 • 消泡器的长度约为罐径的0.65倍。
(6)联轴器 • 大型发酵罐搅拌轴较长,常分为二至三 段,用联轴器使上下搅拌轴成牢固的刚 性联接。 • 常用的联轴器有鼓形及夹壳形两种。小 型的发酵罐可采用法兰将搅拌轴连接, 轴的连接应垂直,中心线对正。
(7)轴承 • 为了减少震动,中型发酵罐—般在罐内装有底 轴承,而大型发酵罐装有中间轴承,底轴承和 中间轴承的水平位置应能适当调节。罐内轴承 不能加润滑油,应采用液体润滑的塑料轴瓦(如 聚四氟乙烯等),轴瓦与轴之间的间隙常取轴径 的0.4~0.7%。为了防止轴颈磨损,可以在与轴 承接触处的轴上增加一个轴套。
Pg C (
P 2 ND 3 0 Q
0.56

0.45
• 福田秀雄在100升至42000升的系列设备 里,对迈凯尔关系式进行了校正,得
Pg f (
2 3 P0 ND 0.08
Q
)
• 将多组实验数据分别标出 ( Q ) ,与实 测的对应的Pg在双对数坐标上标绘。
0.08
P02 ND 3
图中的直线斜率为0.39,截距为2.4× 10-3
(3)搅拌器 • 搅拌器的作用是打碎气泡,使空气与溶 液均匀接触,使氧溶解于发酵液中。 • 搅拌器有轴向式(桨叶式、螺旋桨式) 和径向式(涡轮式)两种。
轴向式搅拌器
桨叶式 螺旋桨式
径向式(涡轮式)搅拌器 (Disc turbine)
平直叶 弯叶 箭叶
(4)挡板 • 挡板的作用是改变液流的方向,由径向流改为 轴向流,促使液体剧烈翻动,增加溶解氧。 • 通常,挡板宽度取(0.1~0.2)D,装设6~4块即可 满足全挡板条件 • 全挡板条件:是指在一定转数下再增加罐内附 件而轴功率仍保持不变。要达到全挡板条件必 须满足下式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