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第二版 课后答案(张洪渊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物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下册)课后习题答案第19章代谢总论⒈怎样理解新陈代谢?答: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变化的总称,是生物体表现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是由多酶体系协同作用的化学反应网络。
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方面。
新陈代谢的功能可概括为五个方而:①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
②将外界引入的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需要的结构元件。
③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自身的大分子。
④形成或分解生物体特殊功能所需的生物分子。
⑤提供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能量。
⒉能量代谢在新陈代谢中占何等地位?答: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包括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机体运动,包括肌肉的收缩以及生物膜的传递、运输功能等等,都需要消耗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来源生命活动也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
⒊在能量储存和传递中,哪些物质起着重要作用?答:在能量储存和传递中,ATP(腺苷三磷酸)、GTP(鸟苷三磷酸)、UTP(尿苷三磷酸)以及CTP(胞苷三磷酸)等起着重要作用。
⒋新陈代谢有哪些调节机制?代谢调节有何生物意义?答:新陈代谢的调节可慨括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
分子水平的调节包括反应物和产物的调节(主要是浓度的调节和酶的调节)。
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代谢调节,包括酶的数量调节以及酶活性的调节等。
酶的数量不只受到合成速率的调节,也受到降解速率的调节。
合成速率和降解速率都备有一系列的调节机制。
在酶的活性调节机制中,比较普遍的调节机制是可逆的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两种形式。
细胞的特殊结构与酶结合在一起,使酶的作用具有严格的定位条理性,从而使代谢途径得到分隔控制。
多细胞生物还受到在整体水平上的调节。
这主要包括激素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
高等真核生物由于分化出执行不同功能的各种器官,而使新陈代谢受到合理的分工安排。
人类还受到高级神经活动的调节。
除上述各方面的调节作用外,还有来自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代谢调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代谢调节使生物机体能够适应其内、外复杂的变化环境,从而得以生存。
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
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 【篇一:医学生物化学答案】【篇二:生物化学2010-2011-第二学期-a-答案】ass=txt> 第1 页 (共12 页)年级:09课程号:1403010140冈崎片段dna复制过程中,2条新生链都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分段合成,这些分段合成的新生dna片段称冈崎片段,细菌冈崎片段长度1000-2000核苷酸,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度100-200核苷酸。
1.(“蛋白质在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环境中解离为带有净正电荷的状态。
3 .(“凯氏定氮法都可以用来测定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但是双缩脲试剂法不能测定氨基酸含量。
去氨基。
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
6 .(“酶的变构调节是指酶分子的空间结构受到效应分子的影响而发生一定改变,从而使酶的活性增强或减弱,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
10. (7)dna聚合酶不能催化从无到有的合成反应,其需要一小段化学本质是dna或rna的引物。
11. (7) 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三级结构是倒I型。
接表现其生物学功能,无需转录后修饰。
第2页(共42页)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试卷第3页(共42页)年级:09课程号:1403010140起始位点。
13. 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螺旋上缺口并将冈崎片段链接起来的酶称为(dna连接酶)。
14. mrna前体的加工一般要经过拼接、在(5,)端形成帽子结构和在(3J)端加上polya尾巴三个步骤。
15. 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催化乙酰辅酶a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是(乙酰辅酶a竣化)酶。
16.在糖代谢途径中,可以产生3、4、5、6、7碳化合物并产生nadph 还原力的代谢方式是(磷酸戊糖途径或hmp途径)。
四、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45分)1. (c )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溶液,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02. (d )下列氨基酸中哪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a .精氨酸b .组氨酸c .酪氨酸d .亮氨酸3. ( b )利用蛋白质分子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是:a.等电点沉淀b.凝胶过滤层析c .离子交换层析d .吸附层析4 . ( b )在鸟氨酸循环中,中间代谢物中会出现的氨基酸有:a .脯氨酸和苏氨酸b .瓜氨酸和精氨酸c .酪氨酸和缬氨酸d .鸟氨酸和赖氨酸5. ( d )下列过程不能脱去氨基的是:a .联合脱氨基作用b .氧化脱氨基作用c .嘌呤核甘酸循环d .转氨基作用第4页(共12页):名一姓一号一学一专一院一—2011 -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试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a ) 6.( a )酶具有生物催化剂的特性,也具有催化剂的共性,此共 性包括:a .反应过程中本身不被消耗b .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有 关c .催化反应条件温和d .具有高度专一性 7. ( d )下列 支代谢途径的反馈抑制方式中,分支代谢途径中几个末端产物同时 过量时,才合作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若只有一个末端产物过 量并不单独发生反馈抑制的方式是:a .积累反馈抑制b .同工 调节c .顺序反馈抑制d .协同反馈抑制&( a )下列关于酶* 国际系统分类编号正确的是:8.1.1.1d . ec 9.1.1.1 9 . ( c )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 a . rrna 酶 的 a . ec 6.1.1.1b . ec 7.1.1.1 c . ecb. mrnac. trna d .线粒体dna 10 . ( b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的元素来源包括:a.甘氨酸、谷氨酸、二氧化碳b .甘氨酸、谷氨酰胺、二氧化碳c.谷氨酸、天冬酰胺、二氧化碳d .甘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11. ( d )原核生物中dna复制时,需要的酶与蛋白因子不包括:a .引物酶b .解链酶c . dna连接酶d .双链结合蛋白12 . ( d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i不具有:a . 5'f 3' 外切酶活性b . 5'—:聚合酶活性c . 3'—矽卜切酶活性d . 3'—5' 聚合酶活性第5页(共12页)【篇三:生物化学第四版课后参考答案】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
生物化学第二版答案【篇一:医学生物化学答案】【篇二:生物化学2010-2011-第二学期-a-答案】ass=txt>第 1 页(共 12 页)年级:09 课程号:1403010140冈崎片段dna复制过程中,2条新生链都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前导链连续合成,滞后链分段合成,这些分段合成的新生dna片段称冈崎片段,细菌冈崎片段长度1000-2000核苷酸,真核生物冈崎片段长度100-200核苷酸。
1.(√)蛋白质在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环境中解离为带有净正电荷的状态。
3.(√)凯氏定氮法都可以用来测定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但是双缩脲试剂法不能测定氨基酸含量。
去氨基。
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
6.(√)酶的变构调节是指酶分子的空间结构受到效应分子的影响而发生一定改变,从而使酶的活性增强或减弱,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
10.(√)dna聚合酶不能催化从无到有的合成反应,其需要一小段化学本质是dna或rna的引物。
11.(√)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三级结构是倒l型。
接表现其生物学功能,无需转录后修饰。
第 2 页(共 12 页)2011 -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试卷第 3 页(共 12 页)年级:09 课程号:1403010140起始位点。
13.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螺旋上缺口并将冈崎片段链接起来的酶称为( dna连接酶)。
14.mrna前体的加工一般要经过拼接、在(5’ )端形成帽子结构和在(3’ )端加上polya尾巴三个步骤。
15.脂肪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催化乙酰辅酶a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是(乙酰辅酶a羧化)酶。
16.在糖代谢途径中,可以产生3、4、5、6、7碳化合物并产生nadph还原力的代谢方式是(磷酸戊糖途径或hmp途径)。
四、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 c )蛋白质所形成的胶体溶液,在下列哪种条件下不稳定: a.溶液ph值大于pi b.溶液ph值小于pic.溶液ph值等于pi d.溶液ph值等于7.02.( d )下列氨基酸中哪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a.精氨酸b.组氨酸 c.酪氨酸d.亮氨酸3.( b )利用蛋白质分子量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是:a.等电点沉淀b.凝胶过滤层析c.离子交换层析 d.吸附层析4.( b )在鸟氨酸循环中,中间代谢物中会出现的氨基酸有: a.脯氨酸和苏氨酸 b.瓜氨酸和精氨酸c.酪氨酸和缬氨酸d.鸟氨酸和赖氨酸5.( d )下列过程不能脱去氨基的是:a.联合脱氨基作用b.氧化脱氨基作用c.嘌呤核甘酸循环d.转氨基作用第 4 页(共 12 页)―――――――――:名―姓――――线―――――:号―学――――――订―――――:业――专―――――装―――――:院――学――――――2011 -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本科试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a)6.( a )酶具有生物催化剂的特性,也具有催化剂的共性,此共性包括: a.反应过程中本身不被消耗b.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有关 c.催化反应条件温和d.具有高度专一性 7.( d )下列分支代谢途径的反馈抑制方式中,“分支代谢途径中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合作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若只有一个末端产物过量并不单独发生反馈抑制“的方式是: a.积累反馈抑制 b.同工酶调节c.顺序反馈抑制 d.协同反馈抑制 8.( a )下列关于酶的国际系统分类编号正确的是: a.ec 6.1.1.1b.ec 7.1.1.1 c.ec8.1.1.1d.ec 9.1.1.1 9.( c )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 a.rrna b.mrna c.trna d.线粒体dna 10.( b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的元素来源包括: a.甘氨酸、谷氨酸、二氧化碳b.甘氨酸、谷氨酰胺、二氧化碳 c.谷氨酸、天冬酰胺、二氧化碳d.甘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 11.( d )原核生物中dna复制时,需要的酶与蛋白因子不包括: a.引物酶b.解链酶 c.dna连接酶 d.双链结合蛋白 12.( d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i不具有: a.5’→3’外切酶活性 b.5’→3’聚合酶活性 c.3’→5’外切酶活性 d.3’→5’聚合酶活性第 5 页(共 12 页)【篇三:生物化学第四版课后参考答案】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生物化学教程 张洪渊TEL (0813 )
14
3 .生化与其他学科关系
经典生物学
生物化学
化学,物理
遗传学,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 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细胞工程15 发酵工程
多学科合作研究:物理、化学、遗传、仪器等 专家的合作研究,如蛋白质X-射线晶体衍射
13
测定蛋白质结构,DNA测序等。
我国的现代生物化学研究起步较晚,由留美、德、法、 英等学者开始主要有吴宪教授,王英睐,曹天钦,邹 承鲁等教授。
1965年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汪猷、北京大学邢其毅 教授用化学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 素。
17
生物化学的发展前景
• 借助于现代科技成果,高速发展生化理论与技术,促进生物学理论技术及生物工程学 的发展。
18
5 .学习生化的方法
A. 教材作用(借鉴、利用- 学习生化科学的知识体系)
a. 主要参考体系,其他资料利用
b. 合理取舍( 知识系统-- 时间、专业 ):
讲课:重点(核心)与线条结合;
8
十九世纪末随着医学、发酵工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化 学、有机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农业、工业、医药、国防等各个方面。
早期的生物化学:十八世纪 拉瓦锡 (Attoine-Laurent Lavoisier, 1743-1794,法国) 研究燃烧和呼吸现 象,推翻”燃素学说” 舍 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瑞典)与Joseph Priestly
6
信息代谢:代谢调控
1.2.3 生命物质的结构、功能与生命现象 的关系(功能或机能生化)
生物化学b2课后题答案汇总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1.氨基酸脱氨基后C链如何进入TCA循环.(30分)P315 图30-132.说明尿素形成机制和意义(40分)P311-314 概括精要回答3.提高Asp和Glu的合成会对TCA循环产生何种影响?细胞会怎样应付这种状况?(30分)参考答案:核苷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题目及解答精要:1.生物体内嘌呤环和嘧啶环是如何合成的?有哪些氨基酸直接参与核苷酸的合成?嘌呤环(Gln+Gly+Asp)嘧啶环(Gln+Asp)2.简要说明糖、脂肪、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直接做图,并标注连接点生物氧化及电子传递题目及解答精要:名词解释:(60分,10分一题)甘油-3-磷酸穿梭:P139 需概括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P139 需概括电子传递链:P119解偶联剂:P137化学渗透假说:P131生物氧化:P114 两个出处,总结概括问答题:(10分)1.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两者的异同?参考答案:也可自己概括2.以前有人曾经考虑过使用解偶联剂如2,4-二硝基苯酚(DNP)作为减肥药,但不久即放弃使用,为什么?(10分)参考答案:3.已知有两种新的代谢抑制剂A和B:将离体的肝线粒体制剂与丙酮酸、氧气、ADP和无机磷酸一起保温,发现加入抑制剂A,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就被抑制;当既加入A又加入抑制剂B的时候,电子传递恢复了,但氧化磷酸化仍不能进行,请问:①.抑制剂A和B属于电子传递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还是解偶联剂?②.给出作用方式和A、B类似的抑制剂?(20分)参考答案:糖代谢及其他途径:题目及解答精要:1.为什么糖原讲解选用磷酸解,而不是水解?(50分)P1782.糖酵解、TCA循环、糖异生、戊糖磷酸途径和乙醛酸循环之间如何联系?(50分)糖酵解(无氧),产生丙酮酸进入TCA循环(有氧)(10分)糖异生糖酵解逆反应(1,3,10步反应单独代谢流程)(10分)TCA循环中草酰乙酸可进入唐异生(10分)戊糖磷酸途径是糖酵解中G-6-P出延伸出来并又回去的一条戊糖支路(10分)乙醛酸循环是TCA循环在延胡羧酸和L-苹果酸间的一条捷径(10分)糖酵解题目及解答精要:1.名词解释(每个10分)糖酵解:P63激酶:P68底物水平磷酸化:笔记2.问答题①为什么砷酸是糖酵解作用的毒物?(15分)P75②糖酵解中两个耗能阶段是什么?两个产能阶段是什么?三个调控位点在哪里?(15分)P80 表22-1③糖酵解中磷酸基团参与了哪些反应?(20分)在1,3,6,7,8,10步参加了反应④当肌肉组织激烈活动时,与休息时相比需要更多的ATP。
《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主编 课后习题及答案(三)
w w w .k h d 课第十一章 DNA 的生物合成一、课后习题1.怎样确定DNA 复制的主要方式是双向复制,以及一些生物的DNA 采取单向复制?2.假定在D 环式的复制叉上,螺旋的解开会引起未复制部分的缠绕,当缠绕继续到不可能再进一步缠绕时,主链的增长便停止,然后随从链的延长才会被引发。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更可能观察到大小与前体片段相似的D 环?3.试述滚动机制有哪些主要特征?怎样鉴别环状与线状DNA?4.已知大肠杆菌DNA 的长度为1100μm,其复制叉式在一个世代大约40min 内通过一个复制叉完成的,试求其复制体的链增长速度、正在复制的DNA 分子的转速。
参考答案:1.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和质粒,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 都是环状双链分子。
实验表明,它们都在一个固定的起点开始复制,复制方向大多是双向的,即形成两个复制叉或生长点,分别向两侧进行复制;也有一个是单向的,只形成一个复制叉或生长点。
2. 叶绿体和线粒体DNA(除纤毛虫的线粒体线性DNA 分子外)的复制方式。
双链环在固定点解开进行复制,但两条链的合成是高度不对称的,一条链先复制,另一条链保持单链而被取代,在电镜下看到呈(取代环,D 环)形状。
待一条链复制到一定程度,露出另一链的复制起点并开始复制。
两条多核苷酸链的起点不在同一点上,当两条链的起点分开一定距离时就产生D 环(如线粒体DNA 的复制)。
双链环两条链的起点不在同一位置,但同时在起点处解开双链,进行D 环复制,称为2D 环复制(如叶绿体DNA 的复制)。
这时,更可能观察到大小与前体片段相似的D 环。
3. Walter Gilbert(1968)提出滚环模型来解释φX174DNA 的复制:首先由特异核酸内切酶在环状双链DNA(称为RF 型、增值型,即单链DNA 已复制一次成双链)的一条链上切开切口产生5′—P 末端和3′—OH 末端。
5′—P 末端与细胞质膜连接,被固定在膜上,然后环形的双链通过滚动而进行复制。
生物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张洪渊著)化学工业出版社.doc
第二章糖类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所有单糖都貝有旋光性。
答:错。
二疑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其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
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的貝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
(3)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
答:错。
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疑基同时脱水缩合成廿。
如:果糖。
(4)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型。
答:对。
(5)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个分支。
答:对。
2、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a ■异构体、B ■异构体)?请写出戊醛糖的开链结构式(注明构型和名称).答:戊醛糖:有3个不对称碳原子,故^23 4=8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如果包Wa-异构体、B ■异构体,则又要乘以2二16种。
戊酮糖:有2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4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没有环状所以没有a-异构体、卩-异构体。
CHO1 H—C—OH1 H—C—OH1 H—C—OH 1ch2ohD-核糖HO-HO-H0-CHO1-C—H1-C—H1 —C—H1ch2oh核糖IHO—IH—<H—<<D申:HO1f-H D—OH13—OH1 dh2oh时立伯糖CHO1H—C—OH1HO—C—H1HO—C—H1ch2ohL・阿拉伯椭CHO 1CHO1CHOCHO|H1 —c—OH1H0-—C—H HO—(H1H—C—OH|H O1 —C—HH-—C—OH HO—(1j—H H—C—OH |H1 —C—OH1HO-1 -C—H| H—(OHHO—C—HI 1ch2oh ch2oh CH2OH ch2oh D •木糖L•木糖 D •来苏糖L•來苏糖3乳糖是葡萄糖昔还是半乳糖昔,是a-昔还是昔?蔗糖是什么糖昔,是a-昔还是B ■昔?两分子的D・毗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答:乳糖的结构是4-0- ( P -D-ltt喃半乳糖基)D •毗喃葡萄糖[B・l, 4]或者半乳糖0 (1-4)葡萄糖苛,为P毗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拜基形成的甘因此是卩-廿。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
1 绪论 (2)2 蛋白质化学 (2)3 核酸 (4)4 糖类的结构与功能 (6)5 脂类化合物和生物膜 (7)6 酶 (9)7 维生素 (12)8 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14)9 糖代谢 (15)10 脂质的代谢 (16)11 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代谢 (17)12 核苷酸代谢 (18)13 DNA的生物合成 (19)14 RNA的生物合成 (20)15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2)16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 (23)1 绪论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
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
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
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
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
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羰基(CO)、羧基(—COOH)、巯基(—SH)、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
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
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
《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主编 课后习题及答案(二)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代谢物分子中的氢原子在脱氢酶作用下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传递体的传递,最终 将电子交给被氧化酶激活的氧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2.伴随着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发生的 ATP 的合成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 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并合成 ATP 的主要方式。
从中获得多少能量(多少 ATP)?(单位用 mol)
3.1mol 乳酸完全氧化可生成多少摩尔 ATP?每生成 1molATP 若能储能 30.54kJ 计算,其储能
效率为多少?如果 2mol 乳酸转化成 1mol 葡萄糖,需要消耗多少 ATP?(单位用 mol) 4.用 14C 标记葡萄糖的第三碳原子,将这种 14C 标记的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与肝匀浆保温,那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一、课后习题
第六章 生物氧化
1.用对或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不需氧脱氢酶就是在整个代谢途径中并不需要氧参加的生物氧化酶类。
(2)需氧黄酶和氧化酶都是以氧为直接受体。
(3)ATP 是所有生物共有的能量储存物质。 (4)无论线粒体内或外,NADH+H+用于能量生成,均可产生 2.5 个 ATP。
1.(1)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 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 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2)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中,两类典型的呼吸链都由五类组分组成, 并按一定的顺序定位于线粒体内膜。NADH 呼吸链由 NADH 还原酶(复合体Ⅰ)、泛醌、细胞
(3)乙醛+延胡索酸→乙酸+琥珀酸
(4)丙酮酸+β-羟丁酸→乳酸+乙酰乙酸
《生物化学原理》张洪渊主编 课后习题及答案(一)
(1) DNFB 反应,得到 DNP-Val;
(2) 肼解后,再用 DNFB 反应,得到 DNP-Phe;
(3) 胰蛋白酶水解此六肽,得到三个片段,分别含有 1 个、2 个和 3 个氨基酸,后两
个片段呈坂口反应阳性。
(4) 溴化氢与此六肽反应,水解得到两个三肽,这两个三肽片断经 DNFB 反应分别得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肽链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对分子较大由多个结构域的蛋白质而言基础上形成的完整空间结构一个三级结构单位通常由一条肽链组成但也有一些三级结构单位是由经二硫键连接的多条肽链组成的如胰岛素就是由两条肽链折叠成的1个三级结构单位
课 后 答 案 网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大学答案 --- 中学答案 --- 考研答案 --- 考试答案
4. Gly、His、Glu 和 Lys 分别在 pH1.9、6.0 和 7.6 三种缓冲液中的电泳行为如何?电泳完
毕后它们的排序如何?
5. 1.068g 的某种结晶α-氨基酸,其 pK1’和 pK2’值分别为 2.4 和 9.7,溶解于 100ml 的
0.1mol/LNaOH 溶液中时,其 pH 为 10.4。计算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量,并提出可能的分
2. 已知 Lys 的ε-氨基的 pK’a 为 10.5,问 pH9.5 时,Lys 溶液中将有多少分数这种基团
www.khd课后a答w案.网com
给出质子(即[-NH3+]和[-NH2]各占多少)?
3. 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柱上 Asp、His、Gly 和 Leu 等几种氨基酸的洗脱顺序如何?为什么?
2.每个氨基酸可解离基团的 pKa 在生化书中可以查到(也可根据酸碱滴定曲线确定), 氨基酸的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 pH(即等电点,pI)在滴定曲线上位于两个相应基团 pKa 之 间的中点,在这两个 pKa 点上,它们的净电荷分别是+0.5 和-0.5。因此:(1)根据谷氨酸
生物化学(第二版) 酶答案[2页]
一、选择题1、D2、A3、D4、D5、B6、B7、B 8、C 9、C 10、A 11、D 12、C13、D 14、A 15、C 16、C 17、B 18、A19、D 20、B 21、D 22、D 23、E 24、C25、C 26、E二、填空题1.活细胞生物蛋白质2.高效性专一性活性可调性3.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 激活剂和抑制剂4.金属离子辅酶辅基辅基化学法辅酶透析法5.结合基团催化基团结合基团催化基团6.酶蛋白辅助因子全酶7.激活剂三、简答题1.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有何特点?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活性可调性2.解释酶的活性部位、必需基团二者关系。
结合基团:能与底物结合活性中心内催化基团: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必需基团活性中心外维持酶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3.说明米氏常数的意义及应用?米氏常数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应用:(1)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性常数,每一种酶都有它的Km值,与酶的性质、催化的底物和酶促反应条件(如温度、pH、有无抑制剂等)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
(2)K m值可用于表示酶和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3)当使用酶制剂时,可以根据K m值判断使酶发挥一定反应速度时需要多大的底物浓度;在已规定底物浓度时,也可根据K m值估算出酶能够获得多大的反应速度。
4.什么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试用一两种药物举例说明不可逆抑制剂及可逆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的结构相似,它和底物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因而妨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减少了酶分子的作用机会,从而降低了酶的活性。
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和底物不在酶的同一部位结合,抑制剂与底物之间无竞争性,酶与底物结合后,还可与抑制剂结合,或者酶和抑制剂结合后,也可再同底物结合,其结果是形成了三元复合物(ESI)。
可逆抑制剂:增效联磺的杀菌作用:增效联磺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德活性,使细菌体内四氢叶酸的合成受到双重抑制,使细菌因核酸的合成受阻而死亡。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
第十三章 酸碱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A 7.D 8.A 9.C 10.A
第十四章 酸碱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C 4. A 5. C
6. B 7. D 8. C 9. B 10.B
第十五章 酸碱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蛋白质
一、单项选择题
1.E 2.A 3.C 4.B 5.A
6.D 7.D 8.B 9.C 10.C 11.D
第二章 核酸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C 3. C 4. D 5. C
6. A 7.A 8. C 9. C 10. C
11.A 12.C
第三章 酶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B 4.C 5.D
6.B 7.C 8.A 9.B 10.D
第四章 维生素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B 5.A
6.B 7.D 8.C 9.C 10.D
11.B 12.A
第五章 糖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A 5.B
6.B 7.A 8.C 9.B 10.D
11.D 12.C 13.C 14. B 15.D
第十章 物质代谢的练习与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A 5.B 6.D
第十一章 肝的生物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B 4. C 5. C
6. D 7. C 8. A 9. D 10. C
第十二章 水和电解质的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若该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06, 则 1 分子支链淀粉中有多少个分支点残基? 6 葡萄糖残基: 1.2×10 /162=7407 分支点上残基:7407×5%=370 9、 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区分一下各组糖类物质: (1) 葡萄糖和半乳糖:测旋光,乙酰化后 GC (2) 蔗糖和乳糖:Fehling 反应,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 (3) 淀粉和糖原:碘液,溶解性 (4) 淀粉和纤维素:碘液,溶解性 (5) 香菇多糖和阿拉伯聚糖: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甲基间苯二酚 10、某种糖类物质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菲林反应呈阴性。当加入浓盐酸 加热后,加碱可使 Cu2+还原为 Cu+。加酸、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但加入间苯三酚却 有黄色物质生成。试判断这是哪类糖类物质,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糖原。 (1): 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 (2): 还原性末端 1 个 (3):加浓盐酸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可发生 Fehling 反应(加碱可使 Cu2+还原为 Cu+) 。 (4):加酸、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为醛糖。 (5): 加入间苯三酚却有黄色物质生成: 为己糖。 第三章 脂类 1、 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混合甘油酯是指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 答:错。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称为复脂。混合甘油酯是指 分子中与甘油成脂的脂肪酸的烃基有 2 个或者 3 个不同者。 (2)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内部。 答:错。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但是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外部。 (3)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 D3 原,而麦角固醇是维生素 D2 原。 答:对。 (4)生物膜的内外两侧其膜脂质和膜蛋白分布都是不对称的。 答:对。 (5)膜脂的流动性并不影响膜蛋白的运动。 答:错。因为整个生物膜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脂的流动性,脂蛋白也不例外。 2、三酰甘油有没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没有构型? 答:甘油本身并无不对称碳原子,但是它的三个羟基可被不同的脂肪酸酰化,则当甘油分子 两头的碳原子的羟基被相同脂肪酸酰化时, 则三酰甘油没有构型, 当甘油分子两头的碳原子 上的羟基被不同脂肪酸酰化时,则有构型。 3、 计算一软脂酰二硬脂酰甘油酯的皂化值。 M=862
的碘化钾。然后用 0.05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去硫代硫酸钠 11.5mL。另做一 空白对照(不加菜油) ,消耗硫代硫酸钠 24.0mL。 解:碘值=(NV×(127/1000))/m×100=((24.0-11.5)×0.05×(127/1000))/0.08×100=99.2 5、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性是由膜蛋白决定的还是由膜脂决定的?如何形成这种 特性? 答:由膜脂决定的。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具有 1 个极性的头部(膜表面)和 2 个非极性的 尾部(膜内部) ,水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 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1、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 (1)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是 L-氨基酸,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有旋光性。 答:错。除了甘氨酸外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旋光性,但是这与氨基酸都是 L-氨基酸没 有关系。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2)只有在很低或者很高的 PH 值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答:错。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3)当 PH 大于可电离基团的 pKa′时,该基团半数以上解离。 答:对。 (4)一条肽链在回折转弯时,转弯处的氨基酸常常是脯氨酸或甘氨酸。 答:对。 (5)如果一个肽用末端检测方法测定不出它的末端,这个肽只能是个环肽。 答:错。若这个肽的 N-末端封闭的话,比如:N-末端是 pro,用末端检测方法也测定不出它 的末端。 (6)如果用 Sephadex-G-100 来分离细胞色素 C、血红蛋白、谷氨酸和谷胱甘肽,则洗脱顺 序为谷氨酸→谷胱甘肽→细胞色素 C→血红蛋白。 答:错。正确的洗脱顺序为:血红蛋白→细胞色素 C→谷胱甘肽→谷氨酸。 (7)α-螺旋中每个肽键的酰胺氢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答:错。脯氨酸所含亚氨基参与肽键的形成,再无氢原子用来形成氢键。 (8)蛋白质的等电点是可以改变的,但等离子点不能改变。 答:对。 2、 向 1mol/L 的处于等电点的甘氨酸溶液中加入 0.3mol HCl, 问所得溶液的 pH 值是多少? 如果加入 0.3mol NaOH 代替 HCl 时,pH 值又是多少? 解:Ph 低= pKa1+lg(n(AA)-n(H+))/ n(H+)= 2.34+lg(1-0.3)/0.3=2.71 pH 高= pKa2+lgn(OH-)/(n(AA)-n OH))= 9.60+lg0.3/(1-0.3) =9.23 3、1.068g 的某种结晶α -氨基酸,其 pKa1 和 pKa2 值分别是 2.4 和 9.7 ,溶解于 100mL 的 1mol/L 的 NaOH 溶液中时,其 pH 值为 10.4。计算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提出其可能 的分子式。 解: pH 高= pKa2+lgn(OH-)/(n(AA)-n OH)) 10.4= 9.7+lg0.01/( n(AA)- 0.01) n(AA) =0.012 M=1.068/0.012=89mol/g 可能的分子式:C3H7O2N,为丙氨酸。 4、已知 Lys 的ε-氨基的 pKa′为 10.5,问在 pH 9.5 时,Lys 水溶液中将有多少这种基团给 出质子? 解:pH = pK +Log[A-]/[HA] 9.5=10.5+ Log[NH2]/[NH3+]
CH 2OH H H OH OH H OH O H H OH H OH O H H OH CH 2 O H O OH H H CH 2OH H O OH CH 2OH H
6、 水解仅含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的一种多糖 30g,将水解液稀释至平衡 100mL。此水解液 °,试计算该多糖中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的物质的 在 10cm 旋光管中测得的旋光度 α为+ 9.07 07° °和+ 14.5 °) 量的比值(α/β-葡萄糖和α/β-甘露糖的 [α]25 52.5° 14.5° 。 D 分别为+ 52.5 25 25 解:[α] D = α D /cL×100= 9.07/( 30×1)×100= 30.2 设 D-葡萄糖的含量为 x,则 52.5x+14.5(1-x)= 30.2 X=41.3% 平衡混合物中 D-葡萄糖和 D-甘露糖的比率:41.3/58.7=0.70 7、 若某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106,分支点残基占全部葡萄糖残基数的 11.8%, 问:(1)1 分子支链淀粉有多少个葡萄糖残基; (2)在分支点上有多少个残基; (3)有多少个残 基在非还原末端上? 解:葡萄糖残基: 1×106/162=6173 分支点上残基:6173×11.8%=728 非还原末端上的残基:728+1=729. 180x- (x-1) ×18-0.118 x×18 = 1×106 180x-1.118 x×18+18 = 1×106 x =6255 分支点上残基:6255×11.8%=738 非还原末端上的残基:738+1=739. 8、 今有 32.4mg 支链淀粉,完全甲基化后酸水解,得 10μmol2,3,4,6-四甲基葡萄糖,问:(1) 此外还有多少哪些甲基化产物,每种多少;(2)通过(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的百 分数是多少; (3) 若该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06, 则 1 分子支链淀粉中有多少个 分支点残基? 解:(1) 32.4mg 支链淀粉所含葡萄糖残基:32400/162=200μmol。 2,3,4,6-四甲基葡萄糖:n+1 个非还原端 10μmol 1,2,3,6-四甲基葡萄糖:还原端一条支链淀粉 1 个(可忽略不计 32.4×103/1.2×106=0.027 μmol) 2,3-二甲基葡萄糖:分支点残基 n 个≈10μmol 2,3,6-三甲基葡萄糖:200-10-10=180μmol (2) 通过(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10/200×100%=5%
CHO H H H C C C OH OH OH HO HO HO CHO C C C H H H HO H H CHO C C C H OH OH H HO HO CHO C C C OH H H
Hale Waihona Puke CH2OH D-核糖CH2OH L-核糖
CH2OH D-阿拉伯糖
CH2OH L-阿拉伯糖
CHO H HO H C C C OH H OH HO H HO
CHO C C C H OH H HO HO H
CHO C C C H H OH H H HO
CHO C C C OH OH H
CH2OH D-木糖
CH2OH L-木糖
CH2OH D-来苏糖
CH2OH L-来苏糖
3、 乳糖是葡萄糖苷还是半乳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蔗糖是什么糖苷,是α-苷还是β -苷?两分子的 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 答:乳糖的结构是 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β-1,4]或者半乳糖β(1→4) 葡萄糖苷,为β-D-吡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苷因此是β-苷。 蔗糖的结构是葡萄糖α(1→2)果糖苷或者果糖β(2→1)葡萄糖,是α-D-葡萄糖的半缩 醛的羟基和β- D -果糖的半缩醛的羟基缩合形成的苷,因此既是α苷又是β苷。 两分子的 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 19 种不同的二糖。4 种连接方式α→α,α→β,β→α, β→β,每个 5 种,共 20 种-1 种(α→β,β→α的 1 位相连)=19。 .5°, 4、 某种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平衡混合物的 [α]25 14. 求该平衡混合物中α-DD 为+ 14
.3°,纯β-D-甘露糖的[α]25 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纯α-D-甘露糖的[α]25 29. D 为+ 29 D 为.3°) 16. ; 16 解:设α-D-甘露糖的含量为 x,则 29.3x- 16.3(1-x)= 14.5 X=67.5% 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67.5/32.5=2.08 5、 请写出龙胆三糖 [β-D-吡喃葡萄糖 (1→6) α-D-吡喃葡萄糖 ( 1→ 2) β-D-呋喃果糖] 的 结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