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论文
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
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摘要】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创作和思维方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首先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并分析了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方式。
接着,文章详细讨论了传统文化对学生创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有效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方法。
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针对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并探讨了未来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发展方向。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结合,将对艺术设计教育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发展机遇。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教育、融入方式、学生创作、案例分析、挑战、应对策略、促进作用、发展方向1. 引言1.1 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根基,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艺术形式。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理念和审美价值,这些传统的审美观念可以为学生提供借鉴和启发,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传统文化也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素材和创作源泉,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丰富他们的创作内容,提升他们的设计水平。
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全面发展。
1.2 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传承,包含了丰富的价值观念、艺术表现形式、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习俗。
在当今快节奏、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瑰宝,是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情感和生活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
试论缠花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试论缠花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背景下的传承与开展摘要:本文通过对缠花艺术现状和传承意义的分析,试论在高校艺术教育背景下缠花艺术如何通过结合相应的艺术教育课程,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趋势下完成自己的文化价值提升。
关键词:缠花艺术教育传承开展一、缠花艺术特点及开展现状缠花技艺源于明代,融合了绘画、雕塑、编织等形式,极富民间艺术特色。
缠花艺术主要根植于我国南方地区,如湖北英山、闽南、台湾等地。
闽南地区缠花根本以红色花卉为主。
台湾地区的缠花以花鸟昆虫为主,多用于传统祭祀活动与日常生活。
英山缠花配色比照度和颜色饱和度都比拟高,多用于婚丧嫁娶。
缠花技艺主要利用细铜丝和蚕丝,200~300克的人造白纸坯架,通过缠、绕、捏等技法制作而成。
随着工业化的开展,民间传统工艺受到极大冲击。
2021年,英山缠花成功申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缠花艺术不像过去那样寂静,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再加上近些年汉服相关产业的兴起,大批缠花作品出现在网络上,借助微博、loft、知乎、抖音等社交平台,缠花艺术逐渐被年轻人所熟知。
二、缠花艺术传承的意义目前,缠花工艺的生存、开展、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随着社会审美价值的提高,文化自信意识的崛起,传统艺术的精神重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继承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缠花艺术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开展任重而道远。
缠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传统的缠花制作艺人利用缠、绕、捏、编、画等多种制作技艺,融合了雕塑、绘画、刺绣等艺术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创作体系。
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可以开展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学习相应的配色,建构组合模式,提升色彩感觉、审美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三、缠花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一〕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缠花融合了多种制作技巧,又兼有民间艺术的根本特征,在高校艺术根底课程中兼容性极高。
如手工课是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艺术课,师范类大学在设置手工课时,应突出手工艺术的实用性和文化性。
文化传承视角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
文化传承视角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摘要:现如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然而人们对艺术设计教学也有所了解。
因此,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通过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文化传播主体,能够有效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承担传承地方文化的职责,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当前,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其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
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度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法,结合地区鲜明的文化特色,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深度思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引言新发展时期,对于各种平面装饰设计与各种立体艺术设计作品等相关工作需求日益加大,艺术设计问题已日渐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活动中尤其是经济商业活动开展效果的一大重要因素。
因此,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已对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设置工作已逐渐加强了重视。
但是,就当前实际来看,其教学环境中仍依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各种缺陷,只有采取积极措施以充分有效补足教学缺陷,才能够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
1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必要性(一)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在教学期间,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探索设计理念,使学生深度把控设计内涵。
在我国文化艺术长期的沉淀中,诞生了大量优秀的文化内容,其整体包容性非常强,内部包含的思想文化也十分先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
(二)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比较低,多是由于学生长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揭露出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时,部分高职院校过度关注西方艺术,很少从本民族文化中提取精华内容,不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索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对于现代艺术设计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近几年,多数优秀的艺术设计人员,能够主动学习和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且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获得了国际赞誉。
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
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设计教育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进行融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感和技巧,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合方式、融合效果以及教育实践方面进行探讨。
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合方式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
教学内容方面。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如中国传统绘画、传统民间手工艺等内容。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设置,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更能够学习到传统文化的设计技法和特点。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展示、讲解和实践操作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传统文化的精华,然后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
在教学资源方面,可以借助传统文化资源来进行教学。
学校可以邀请具有传统文化传承技艺的艺术家来进行讲座或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实用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
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合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设计能力、文化认知和国家认同感方面。
在学生的设计能力方面,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感和创作素材。
传统文化的元素丰富多彩,包括建筑、绘画、雕塑、工艺品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设计灵感,帮助他们进行创作。
在学生的文化认知方面,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自己的民族文化。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在国家认同感方面,传统文化的融入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当学生在设计中能够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展现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更能够增强学生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趋势
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趋势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趋势已经成为了当代设计行业的热门话题。
设计师们在创作中越来越注重文化元素的运用,旨在达到一种“从文化中汲取灵感”的设计理念。
而这种文化融合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更可以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首先,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趋势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文化元素逐渐被忽视,被淘汰。
而这些文化元素所包含的价值观、情感与精神则成为了文化遗产,需要继续传承。
设计过程中的文化元素融入,使得文化成为了设计的生命力之一,能够推动文化元素的传承。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红楼梦》和西方古希腊神话人物阿芙罗蒂的元素融入内衣设计中,不仅丰富了设计灵感,还增加了文化内涵,引导着更多人去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
其次,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趋势能够丰富产品的内涵。
文化融合的设计更能体现出产品的文化特征,使产品的内涵得到更加丰富的体现,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同时可以体验到文化魅力。
例如,在设计家居时,把中国传统元素琉璃揉合进现代化的设计中,既保留了传统技艺,又增加了家居产品的艺术气质。
这种文化融合的设计,不仅为产品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内涵,同时还使得人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化的艺术气息。
最后,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趋势能够创新设计作品。
文化传承要注重创新,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内涵和精神,就需要把文化元素付诸于实践。
而文化融合的艺术设计恰恰是满足这种需求的。
例如,一个时尚的珠宝设计,集合了多个地方的文化因素,让不同的文化得到了混搭与创新,为新的文化美学贡献了新领域。
这种文化融合的设计,不仅能够突出产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总之,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趋势,正是建立在人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上的。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艺术设计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二者的融合,使得设计更带有文化精髓,让人们更能够重视和去传承我们传统的文化,为传承文化做出贡献。
艺术设计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相关推荐艺术设计论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设计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艺术设计论文篇1摘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灿烂的文化结晶,在艺术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艺术设计多元化发展与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行深刻的思考研究。
其目的是为了在艺术设计中更好的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使艺术设计作品熠熠生辉。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艺术设计是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结合的精华。
艺术设计与文化相互依存,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为艺术设计带来了经久不衰的血液。
如何在艺术设计中将传统文化有效的继承并且发展是艺术设计工作中的难题。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传统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人们在长久以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精神积累,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象。
传统文化在实体物象中的表现无处不在,例如人们众所周知的传统民族服饰及头饰、生活日用品以及交通工具等[1]。
传统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慢慢累积形成的。
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的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生活的凝结。
国家的伟大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灵魂与意志。
传统文化基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是存在与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不朽精神。
1.1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的意义非凡,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社会实践中精神与智力的精华。
传统文化中凝结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家同感,推动了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不断奋发图强的精神纽带。
1.2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体,在我国社会的进程中源源不断的为中华民族的奋进发展提供精神供给[2]。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各种困难与挫折。
艺术概论的论文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V1
艺术概论的论文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V1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概述:艺术设计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艺术设计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第一部分:艺术设计的传承1. 艺术设计的起源艺术设计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时期。
许多文化都发展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如希腊雕塑、埃及壁画和中国绘画。
2. 传统技艺的传承许多传统技艺,如陶瓷、织物和家具制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由手工制作完成的。
这些技术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不仅代表着历史和文化,而且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了基础。
3. 线条与色彩的传承线条和色彩是艺术设计中最基础的元素。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线条和色彩被使用。
例如,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教堂和拜访建筑上的彩色玻璃窗和拼花地板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经常被用作灵感来源。
第二部分:艺术设计的创新1. 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现代制造业已经采用许多机器人和3D打印机等先进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制造效率,而且为艺术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 包容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包容各种文化和艺术风格。
这种包容性为艺术设计者提供了探索创新和创造新作品的自由。
3. 艺术设计的多样性现代社会中艺术设计的多样性是不可否认的。
在文化和地理的不同环境中,艺术设计的形式和元素也不尽相同。
这为艺术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第三部分:传承与创新的相互作用1.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
传承保持了历史的连续性,而创新则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需要找到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平衡点。
2. 传承的启发传承可以为创新提供灵感。
通过研究古代艺术和技术,艺术设计师可以找到潜在的线条、色彩和技术元素,并将它们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
3. 创新的突破创新也可以为传承带来突破。
通过运用新技术和形式,艺术设计师可以创作出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作品,从而为传承带来新的风格和元素。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王康地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支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浓烈的、强烈的民族情感以及悠久的历史传承,是在时间长河中慢慢形成的,不同的地区以及民族流传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其所代表和表现的方式也不同。
而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地域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环境艺术的教学方式、文化内涵,同时使其中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人文气息,深化了艺术作品对环境艺术教学的发展,对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推进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具有关联性,环境艺术中对于风格的定义与地域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外来文化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阻碍了我国当代文化的传承,如何在传统的文化上去寻找新的创新理念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当今各地文化互相碰撞的今天,人们更要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重视地域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将其运用在环境艺术中,这更能体现地域文化本身的价值与传承性。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一)城市基建扩张带来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与经济的双向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多机遇,同时伴随着外来文化的融入,多种文化思想相互冲击,使得地域文化的传承增加了新的难度。
随着道路建设和城市开发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建设所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应,相关人员已经开始从城市向农村扩张。
这些现象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破坏性的影响,城市基础建设的扩张不仅没有对地域文化起到传承效果,同时还使原有的地域文化因素逐渐消失,失去了原有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二)设计者对地域文化知识解析不透彻重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建设,所以人们对于如何在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创新和改革有着非常多的看法和见解。
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民间美术的思考
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民间美术的思考摘要:艺术设计教育是我国艺术类专业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兴内容的增多和传统知识的没落,民间美术的传承遇到了很大的危机。
文章针对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美术的传承展开讨论。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间美术;教育;传承艺术设计教育在现阶段的社会中获得了广泛的重视,由于环境稳定,艺术文化领域获得了充足的外部条件。
民间美术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但正在走向没落,学习者更多倾向于当前流行的艺术形式,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并不大,由此导致民间美术的传承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根据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合理选择传承方法,保留民间美术教育的固有组成部分,减少民间美术瑰宝的流失,是今后的重点工作。
一、民间美术传承的困境分析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民间美术的时间较长,拥有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比较追求的是新兴艺术类型以及流行的教育方法,民间美术的传统性,与当前的艺术设计并不符合,二者虽然在本质上都隶属于艺术的范畴,但在发展道路上却走出了两个方向。
所以,民间美术传承出现了较大的困境。
首先,民间美术的学习者不断的减少。
艺术设计经历的每一次历史变迁,都将改变研究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民间美术虽然也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改变,但改变的幅度非常小,其想要更多的保留传统内容。
学习者主要是跟随大的潮流来发展,因此他们对民间美术的兴趣程度较低。
其次,民间美术的内容与现代艺术设计出现了冲突。
对于民间美术而言,无论是创新还是内部体系的优化,都必须在一定的规范内进行,一旦有人尝试打破固有的规则,就会遭到相关人士的谴责,甚至是引起极大的舆论压力。
与之相反的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讲究的是个人的极限创造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追求各种打破常规的艺术形式。
二者在观念、方法上的冲突,导致很多人都选择了现代艺术设计,主观上抛弃了民间美术。
第三,国家对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均保持中立态度。
这就导致民间美术失去了最大的支持,后续发展表现为乏力状态。
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
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世代相传的文化体系,包括宗教、道德、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古代文化遗产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受到关注,尤其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成为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课题。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其对教育的价值、具体案例分析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为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入意义重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柱,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和创作灵感,可以为艺术设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路。
传统文化的融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和学术领域中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
深入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意义,对于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情况,分析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具体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通过对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案例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以上目的,旨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提升,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特色的优秀设计人才做出贡献。
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
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降低。
然而,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方面,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也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历史、哲学和艺术,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艺术魅力。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从而树立起自信的文化认同感。
在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充分表现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独立、批判性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次,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助于提升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
传统文化包含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方式,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启发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营养,扩展设计思路和创意方向,从而提升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服装更加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建筑物更具观赏性和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的融入可让艺术设计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更高的审美价值,从而提高艺术设计对社会文化的传达能力和影响力。
最后,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设计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融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
同时,艺术设计教育还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有关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10篇
有关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10篇有关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10篇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有关传承传统文化的议论文篇1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础,以五十余年的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好不热闹。
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
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然后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举头赏月呢?中国的传统文化慢慢被人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社会中日益冷清,这些现象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无形的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因子,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阳光照透每一颗尘埃,耳边却传来了来自千年前的呼唤。
是谁在吟诵:床前明月光的故乡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肠断白濒洲的思念之情;蝶恋花的爱慕之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薪火相传。
论中国书法的继承与创新毕业论文-V1
论中国书法的继承与创新毕业论文-V1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艺术门类,它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传承和创新。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论中国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一、传统的书法继承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其继承源于先贤智慧和后人不懈的努力。
在传统的书法继承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古籍文献的学习传统书法的学习要借助于古籍文献,学习其内容特点,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探究和研究。
经过反复的学习和运用,书法爱好者可以将书法经验和技巧传承下来,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2.师从传统书法大师书法艺术的传承需要师傅的斧劈以及前人的经验积累,我们通常要师从传统书法大师,从他们的书法经验和技巧中汲取营养,感受书法艺术的精髓所在。
二、新时代的书法创新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艺术,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思想和艺术元素,以应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需求和变化。
在新时代的书法创新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创新技法书法创新艺术需要实现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以突破传统的书法思路和艺术表现方式。
比如引入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新,开发出自动化书法系统,通过机器的模拟技术,实现对传统书法的模拟和扩展。
2.新颖主题除了技法的创新,书法艺术的表达还需要具备新颖的主题和内容,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
艺术家可以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等多个方面寻找灵感和创作材料,进行创作和表达。
三、继承与创新的应用传统书法的继承和新时代的书法创新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革。
同时,书法艺术的应用和传播也是书法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
1.书法教学的应用在书法教学方面,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可以将传统书法经验和技巧与新时代书法创新相结合,传授给更多的人群。
这有助于传承中国书法文化,同时也为书法艺术的未来发展营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2.书法的商业应用书法作为艺术门类之一,可以在商业领域应用。
比如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可以把书法艺术融入到某些产品或配饰设计之中。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新时代审美下核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141916 艺术理论论文浅析新时代审美下核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核雕是一种闲情逸致的艺术,也是一种注重内在修养的一门艺术。
一枚不起眼的橄榄果壳,在核雕雕刻师手中,随型就势巧妙构思,创作出一颗颗造型精美,生动传神,意境妙趣横生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赋予了橄榄核新的生命和灵魂。
核雕的历史源远流长,目前,关于核雕的最早记载为宋朝中期,核雕艺术到明代中期盛行,当时下至黎明百姓,上至达官贵人,甚至皇亲国戚都钟情于核雕。
皇宫还要邀请民间核雕高手,为达官贵人们定制桃核制品作为项链坠和衣饰物。
清代达到顶峰,更将核雕作为重要的艺术门类加以编制,为皇家制作御用文玩赏器。
内廷造办处专立“微雕匠艺”,在内廷有“仙工”之称。
清代造办处艺匠陈祖章的核舟作品,至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代宋起风《核工记》也同样代表了当时的核雕技艺的高度。
随着近年来核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核雕艺术又一次迎来了鼎盛的蓬勃发。
随着文玩行业的兴起,核雕雕刻作品也作为一种时尚文化随之兴起。
你会发现不管是商人,学者,还是公园里的大爷都喜欢佩戴。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核雕,核雕手串和配饰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传统神佛,花鸟神兽,也有当下流行的可爱讨喜的卡通形象以及受当下年轻人喜欢追捧造型独特的灵异玄幻题材,更有保留原始状态以素核做成手串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说明核雕正在广泛被接受。
在文化之风吹起的今天,很多人不光认识到核雕的艺术价值加以珍藏,还知道核雕更大的魅力是可以修身养性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品位的的象征。
核雕爱好者习惯按照地域把核雕制作者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精巧细腻,北派粗犷豪放。
其实这里存在的一些误区和偏见,我认为不能从雕刻的精细程度来区分南北两方,其实南派也有大刀阔斧,北派也有精巧入微,南方更注重传统的传承,北方俗称的学院派更注重艺术的创新,在艺术形式、处理手法上既注重保留传统的工艺技法也融入了现代雕塑的理念,所呈现出的核雕作品构思新颖、生动传神、细致入微。
艺术设计专业非遗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应用研究
南腔北调○艺术设计专业非遗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应用研究□杨晓莹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他需要依赖一定的文化基础,在立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进行相应的设计活动。
而对于非遗而言,其本身就有极大的文化特色。
并且与普通的文化特色不同的是,非遗的文化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感,能够给人更多遐想和发挥的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落实非遗传承的应用是一定的优势的,是能够做到彼此之间的相互推竞。
关键词:艺术设计;非遗;民族文化;艺术传承非遗的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特点在于“非物质”“民族”“文化”三个方面。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发展,与此同时,生活中也有越来越多事物离我们越来越远。
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让这些有价值的民族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光辉灿烂和历久弥新。
因此,本文将结合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现状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对艺术设计专业非遗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应用研究展开分析和探究。
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艺术设计专业它是非常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课程专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它不仅在我国的职业院校中备受欢迎,在很多的高校中也开设了相应的专业。
从其本身的特色来看,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其中色彩鲜明、造型独特的绘画形式,是这一个专业的基础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进行一定的绘画功底学习,通过绘画的方式,将产品或者是艺术品的形状、轮廓展示在大家面前。
另外创新和形象思维是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精髓。
二、艺术设计对于非遗传承的作用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将相关的非遗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一同进行教学,并不只是单纯想要让学生感受到非遗的魅力,而是要让学生能够了解非遗、懂得非遗,最后做到传承非遗。
在立足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就需要明确艺术设计专业对于非遗的传承有什么样的作用。
初中美术教学传承与创新(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美术教学传承与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传承与创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审美教育的功能,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初中美术教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美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一、美术教育的传承1.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美术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雕塑、工艺等艺术形式的教授,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
2.教学内容的拓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持久魅力和时代精神。
3.教学方法的传统与创新在保持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美术教育的创新1.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师应摒弃单一的技能培训观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2.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教师应关注当代艺术发展,将新鲜的艺术形式和理念引入课堂,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
3.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享1.案例一:传统剪纸艺术教学在教授剪纸艺术时,教师可先介绍剪纸的历史背景和民间习俗,然后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
2.案例二:现代摄影技巧教学教师可利用校园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摄影实践,让学生在拍摄过程中学会发现美、表现美。
四、总结初中美术教学在传承与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教师应深入挖掘美术教育的内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审美素养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美术教学传承与创新”的详细论述。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沟通。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节成功课程的基础。
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美术教学中的传承论文.
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美术教学中的传承论文2018-11-25摘要:民间艺术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所创造的艺术,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
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直观、易于学生们接受,是朴素鲜活的美术教材。
将优秀的民间艺术与美术课堂相融合,让学生们在体验学习乐趣时逐渐体会认识到民族艺术的价值,并通过探究创新,主动地在生活中发挥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作用,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活传承。
因此将民间艺术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去,这不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教学;传承;运用如今,传统民间艺术是当代美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拓展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造就具有文化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传统民间艺术创作平民化与自由化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生活的智慧结晶,它与人们群众的劳动生产息息相关,并通过手工艺术品的形态,表达出人们的内心情感并且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体现着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
然而艺术创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民间艺术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优势在于对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同时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实践。
民间艺术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很好的引导出学生研究与探究的热情,自主的进行观察与认知。
因而,在当代美术课堂中,利用民间艺术特点与魅力,能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们自信大胆的进行艺术创作的探究,这无疑是对学生们艺术创造力和艺术发展最好的开拓。
二、民间艺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民间艺术涵盖着广泛而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故事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传统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对传统美术教育的发展,于此同时能够激发学生们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演讲稿
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的话题。
艺术创作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社会,我们正处于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艺术创作是如何与文化传承相互关联的。
艺术创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传递着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文学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而这些作品又会成为后人了解和继承文化的重要依据,从而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
其次,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也体现在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上。
艺术创作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艺术作品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们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和进步。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发掘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总而言之,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力量,让文化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让我们的文化传承之树枝繁叶茂,永不凋谢。
谢谢大家!。
艺术与文化传承演讲稿
艺术与文化传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艺术与文化传承的话题。
艺术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智慧,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和宝贵的财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艺术与文化在传承中的重要性。
艺术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是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根和魂。
艺术与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
正如一句古谚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德。
”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就如同失去了灵魂,失去了自己的根。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今社会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在逐渐减弱。
同时,一些商业化、浅薄化的文化产品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了威胁。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艺术与文化呢?首先,我们应该重视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让学生们从小就能够接触、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我们也应该鼓励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传承艺术与文化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传承者,每一份努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我们的艺术与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论文
一、将传统美学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
艺术依托于文化,从青铜纹样、金石篆刻、蓝印花布到现代招贴、建筑雕塑等,无论是远古的还是现代的,任何优秀艺术作品的文脉无非是上古礼乐、孔孟人道、庄生逍遥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再现,在满足大众精神需要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
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态,但其精神实质却代代相传,就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态上都是从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一样,这不仅仅是“自然的人化”而且还是“人的自然化”,其根源仍在儒佛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思想中。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为善不同,同归于美”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链条。
在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凝聚和物化了人对现实社会的审美关系,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对于艺术设计而言,熟练掌握设计各类软硬件的使用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设计的关键还是其创意所体现的艺术观念和传承的文脉。
艺术设计教学不仅仅是视觉美感的培养和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上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带给教师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文化给予教师新的启发。
所以,在进行艺术教学时,教师要以传统美学文化背景为前提,注重对传统文化溯本求源的解读,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兴趣与认知能力。
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定位融合,寻找突破口,鼓励学生在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传统美学,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二、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有效重构
传统文化是前人留给教师的精神给养,但社会在不断的衍变,远古时代的文化思想适用于当时,但未必符合今日的价值观念。
每个时代都会衍生新的文化与思潮,继承传统不是僵化的保持,而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如何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整合重构,寻求最好的契合点,创造新的艺术语言。
“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
”创意,是艺术设计的永恒的主题,是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是艺术设计发展的不竭动力。
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创造就是“求新求异”,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创新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教师要看到,不是所有的传统元素都适合用在现代设计里,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纯粹的生搬硬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重新解构,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启发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对其进行整合,找到其与时代的对接点,运用现代的设计原理和审美趋向对传统元素加以提炼和运用,从而在现代环境中作为创作的新的创意点得以延伸与发展。
如在靳埭强先生的作品里,教师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他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融为一体,用现代人的审美重新品评传统,将传统绵延到当下,这种设计语言是现代的,国际的,但核心是中国的。
他在教授学生时讲得最多的就是心手合一和传统文化的修养,他的这种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无疑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要的。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教师的艺术资料宝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灵魂,汲取营养,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呈现出具有现代感的民族化作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以,教师要把“传承、融合、创新”贯穿其设计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保持民族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
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语言,使其个性化、时尚化,让设计作品在延续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体现由创新带来的国际化。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传统人文精神结合
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体现对传统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的传承上。
“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文化教育,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着人类进步的过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个人思想情感,还要考虑本土人文思想、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
艺术设计作为人文学科,它本身就承载着深切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的创造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拥有用专业知识表达和体现这种人文精神的能力。
设计作品的优劣取决于设计者的文化品格和素养等因素。
对于艺术设计,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教师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适用的“工匠”,能否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表达对社会的感受和认识,真正继承和发展文化精神才是关键。
如在教学中讲到传统纹样时,教师不能仅从表面传授传统纹样的色彩体现、装饰特点、形式美的规律,而应站在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角度系统的梳理中国传统思想独特的艺术观念对不同时代的工艺风格的影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深入研究传统纹样的精神领域,通过让学生对传统纹样的文化背景、功能应用、审美需求及工艺材料进行系统的收集考察和调研分析后领会其象征意义,探求民族文化的“意”,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关注,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整体背景中了解艺术,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丰富性,把握其精神功用,关注多元文化内涵,为设计创作提供最具实据性的参照和铺垫,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而正是在认识这些丰富的艺术信息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哲学思维,形成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所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宗旨应该为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启迪创意,培育个人视野和素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民族人文精神的传承与体悟,将传统人文的精髓渗透到设计作品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引导他们以中国文化为本,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在作品中融合中国元素和人文精神,为他们以后的设计创作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基。
正如徐悲鸿所言:“广博其知识,完美其专业,高尚其志趣,澄清其品格。
”教师要培养自身的修养,不仅要学习各种门类的艺术,也要学习各种门类的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艺术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应根植于本土传统文化这块土壤,汲取营养,培养具有民族个性文化的人才,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师古、师自然、师自我”,艺术设计教学承传古人,修养身心,启导未来,以学生为主导;启导创新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启导创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以中国文化为本,破旧立新,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文化,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精神又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设计作品,才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设计作品真正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