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张红梅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ac7f38be518964bcf847ce9.png)
摘要: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社会、文化、习俗、心理、饮食、生活及行为等诸多因素。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素养指的是个体做出适宜健康决策所需的获取、处理、理解基础保健知识及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效果
引言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极易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逐渐的增加。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及护理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研究表明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对疾病认知情况则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对患者的生活行为进行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帮助患者预防血糖升高;另外,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还可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方式,有助于患者正确掌握血糖动态变化,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有助于医生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二、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从饮食、运动、心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干预,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首先患者在入院后,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观察患者心理上的变化,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向患者宣传糖尿病相关知识,让患者掌握糖尿病类型、病因及并发症,了解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增强患者的认识度的同时,开展多种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服药情况确定合理的运动量,根据个人情况从轻到重,循序渐进增强自身运动量,心率=年龄+心率小于170次/分,如果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情况,要立即停止运动,教会患者自我检查,禁止出现其他并发症。此外要进行饮食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是治疗糖尿病最关键的部分,让患者严格执行饮食管理,禁止食用高糖高脂的食物。正确指导水果的吃法,当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可适当的吃些含糖量低的水果,补充维生素。最后是药物指导,当前还没有彻底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仅靠药物治疗缓解病情,延缓病发症的发生。在健康教育中告知患者口服降糖类药物的时间及各类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让病人养成按时吃药的习惯,注意观察服药后有没有低血糖的情况,如出现四肢无力,头冒虚汗。立即进食含糖食品。并监测血糖水平。叮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类型和剂量,告知患者自我检测血糖的方法,了解检测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9a1f2fff61fb7360b4c6574.png)
3 15 自我监测 自我测量血压 的知 识 : 助患者掌握 自我 . . 帮
测量血压 的方法 并做 好记 录 , 息 2 3 i 后 测 , 休 0— 0rn a 每天 在
相 同 的情 况 , 定 的 时 间 测 量 , 便 比 较 血 压 值 的 变 化 , 可 固 以 还 增 加患 者 的参 与 感 。 3 2 问卷 项 目 就 诊 住 院时 询 问 患 者 年 龄 、 别 、 业 、 化 . 性 职 文
4 讨 论
疗、 护理 、 康复一体化保健 服务 的重要 手段 , 当前整体 护理 是 内容的重要核心部 分。
参考文献 :
健康教育绿色通道 是一 门传播 保健知 识和技 术 , 影响 个 体 和群体行 为, 消除危险因素 , 预防疾病 , 促进健康 的科学 ; 健 康教育绿色通道是一种治疗 、 维护健康 手段 , 突出作用是通 过 有计划 、 目的 、 有 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 响 、 变人 的不健康 行 影 改 为, 引导人们养成有益的 行为 , 使之 达到最 佳健康 状态 ; 健康
全面评价”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 者的健康教育绿 色通道 , 可 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病 的诱 因 、 因 、 状 、 病 症 治疗 方法 及预防保
床疾病 的发展 , 防患于未 然 , 到初 级保健 的 目的 , 达 真正做 到
人 人享 有 健 康 。
健知识 , 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 , 提高对高血压病 预后的 自我评 价程度 , 明显提 高生 活质 量。让健 康教育 绿色 通道成 为和谐
长 寿老人 的比例继续上升 , 年人 的问题 已成 为我 国的主要 老
护理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护理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1462cd9c5da50e2524d7fd2.png)
护理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共62例,对其进行饮食、低血糖、用药、并发症、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宣教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结果: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显著降低(t=2.47,5.19,2.06, P﹤0.01)。
结论:康复教育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康复疗效。
【关键词】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疗效【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13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既往报道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1]。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少或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
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齐驱,其中健康宣教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健康宣教不到位,往往影响康复治疗效果,因此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1.基本资料我院内分泌科自2014年1月份~10月份,对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系统的健康宣教。
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23~9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学历10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7例,文盲25例。
2.方法2.1 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不论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在糖尿病的各个阶段,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治疗。
没有饮食治疗,再好的降血糖药物,也不可能控制好糖尿病。
合理的膳食习惯:每日总热量分配为1/5、2/5、2/5 或1/3、1/3、1/3,也可少吃多餐分为1/7、2/7、2/7、2/7,饮食内容要搭每天每人按膳食总热量来安排食品的份数,以平衡膳食保证足够的各类营养、减少高糖、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多选用粗粮和蔬菜。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6d52e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e.png)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摘要】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培养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提高药物遵从性,以及提升生活质量。
这些影响不仅有助于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还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并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和工具,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血糖控制、饮食、运动、药物遵从性、生活质量、重要性、进一步研究、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亿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研究表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如果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会导致疾病控制不佳,从而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提供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控制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运动习惯,确保药物遵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自我管理的影响,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具体包括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饮食和运动习惯、药物遵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我们希望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并控制糖尿病的发病和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778318b804d2b160a4ec020.png)
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状况。
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餐后血糖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应当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标签:健康教育;血糖控制;遵医行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DM)的患病率日益增长。
目前全世界有1.5亿糖尿病患者。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全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已经超越印度,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1]。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治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即控制血糖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16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35~71岁,平均53.37岁。
病程1~30年,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干预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35~68岁,平均49.83岁。
病程1~28年,对照组男53例,女27例,年龄38~71岁,平均54.16岁。
病程3~30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干预组空腹血糖平均9.42 mmol/L(10.84~3.61mmol/L),对照组9.51 mmol/L(11.64~3.76mmol/L)。
餐后血糖平均13.62 mmol/L(22.84~9.65mmol/L),对照组12.76 mmol/L(18.64~10.78mmol/L)。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达标率影响分析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达标率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031f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a.png)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达标率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达标率影响。
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糖尿病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满意度、疾病知识认知、遵医行为评分、血糖控制达标率。
结果:实验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疾病知识认知、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确切。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血糖控制达标率;影响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一种以一百万计的慢性代谢病,以老年人居多,临床上认为遗传、环境、饮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等。
药物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其不可根治性,需要长期服药,而部分病人由于认知不足、依从性降低等原因,对其进行护理干预[1-2]。
本研究探析了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达标率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糖尿病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
每组例数40。
其中实验组年龄36-76岁,平均(49.21±2.27)岁,男29:女11。
对照组年龄35-75岁,平均(49.78±2.91)岁,男27:女13。
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按照医院规定的程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对病人的健康知识、解答病人的问题等。
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模式:①建立健康教育团队,由医师、护理人员、营养师组成。
②有效地评价患者的认知程度。
在收治病人后,要对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病人的病情认识程度,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药物治疗、饮食、锻炼等教育。
③心理辅导。
由于病情的原因,病人需要长期就医,在治疗期间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护士要耐心地向病人说明病情的可控程度,以建立诊断的信心;对于情绪严重的病人,在分析其原因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的情绪,提高护理的顺应性。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2ceb447d4d8d15abf234e96.png)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运用全程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回顾我院自2018年9月—2019年7月因糖尿病入院治疗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分组法为基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患者,全程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80例,全程采用常规化护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
结果:对比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和血糖水平,观察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效果明显,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全程化健康教育;护理质量;血糖水平糖尿病是一种高血糖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是属于常见病症,此病症对患者的心血管、眼睛、肾等都会造成慢性损害,进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而且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让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病症和护理方法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非常关键[1]。
因此我院抽取1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以期能为患者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回顾我院自2018年9月—2019年7月因糖尿病入院治疗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分组法为基底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80例对照组病例,其中42例为男性病例、38例为女性病例,年龄32—48岁,平均年龄(35.12±6.34)岁,80例观察组病例,其中45例为男性病例、35例为女性病例,年龄35—52岁,平均年龄(37.62±7.1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全程都采用常规化护理模式,指导患者定期使用胰岛素等药物进行缓解和治疗,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或者降低,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化护理方法+全程化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住院教育,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主要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的病症有一个基础的认知,积极鼓励患者参与院内组织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患者家属也可以积极参与对患者后期的自我管理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管作用,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作为参考,护理人员为患者耐心的答疑解惑,使患者对于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和发病原因有明确的认知,结合患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评价。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影响分析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1454de964bcf84b8d57b25.png)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糖尿病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两个组别,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和规划化治疗,观察组出采用规划化的治疗外采用全程强化糖尿病教育,在观察组8个月后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对此。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明显下降,观察组数据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1),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知晓率和依从性提升幅度也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糖代谢机能的提高,有利于对疾病的控制。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测评;效果;血糖【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317-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主要的慢性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已经达到9.7%,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对血糖进行控制以及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必然会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对日常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是提升糖尿病患生活品质的必要途径。
针对以上情况对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把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6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女22例、男38例,年龄分布在45~71岁,病程在3到24年。
者60例患者都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生活自理和思维状况正常;沟通比较顺畅;无任何精神类疾病以及家族史。
研究对象排除了有糖尿病病发症、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以及接受过系统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患者。
1.2 方法(1)由专人负责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确保回收率和有效率,问卷均采用单项选择题形式,答案由完全清楚、不清楚、完全不清楚构成。
测试内容包含有糖尿病病因、一般治疗方法、血糖监测、治疗效果、胰岛素使用、心理测验等12个方面的问题。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312d1ea2af90242a895e5e1.png)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影响。
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进行系统糖尿病健康教育。
每两个月检测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结果:健康教育组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帮组病人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病人血糖明显降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血糖影响【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101-02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长远高于1型糖尿病[1]。
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6月收治84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35-72岁,平均52.1岁;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33-74岁,平均53.4岁。
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体重、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病人均进行降糖治疗,观察组进行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糖尿病常规护理,两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血糖,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
具体健康教育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疾病知识指导:向病人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医学知识,如致病原因、发病症状、病程、诊断、治疗方法、及病人自我监测方法和相关并发症,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指导病人外出随身携带身份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
饮食指导:适当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2]。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745f8b2b160b4e767fcff7.png)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本社区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
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为100%,较比对照组90%的优良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上有重要作用。
应将健康教育大力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血糖控制;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分析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全引起的以高血糖为首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导致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种族因素,以及生活方式[1]。
治疗方式通常为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但只要自我管理良好,使血糖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因此自我管理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一部分。
健康教育是研究和宣传保健知识的技术,它影响个人和公共团体的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和自我照顾能力的依从性。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上,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外,我们也更多的开始重视健康教育。
本文就是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健康生活状况的影响。
1 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主要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年龄在40~60岁。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患者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式如下:1.2.1健康教育的内容(1)心理指导糖尿病患者需进行终身治疗,且糖尿病患者较健康人而言在生活中有较多限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焦躁,抑郁等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ffb406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8.png)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患者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在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心理健康支持以及自我监测和管理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护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水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生活方式管理,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心理健康,自我监测,自我管理,应用效果,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糖监测和管理,以避免发生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心理健康支持、以及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定期接受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学习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心理抗压能力,以及做好自我监测和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管理、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心理健康支持以及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来评估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机制,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也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指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糖尿病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deaf3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c.png)
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对稳定血糖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摘要】糖尿病临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教育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健康教育,病人可以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从而稳定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指导病人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做出更好的选择,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应对疾病带来的情绪压力。
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对糖尿病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加强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建议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稳定血糖、生活质量、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支持、重要性、持续性、建议。
1. 引言1.1 糖尿病临床护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糖尿病临床护理旨在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临床护理,医护人员可以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监控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支持等服务,帮助患者全面管理疾病。
1.2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给予患者相关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技能,从而达到稳定血糖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治疗方案、规律监测血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糖尿病管理中,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并且能够提供相关的营养知识、运动指导和心理支持。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学会如何正确饮食、合理运动,从而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不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和意识,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的效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对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对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9d304a39ec3d5bbfc0a7439.png)
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对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对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9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单双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每组各45人,对照组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注意记录两组病人的各项血糖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GLU)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水平,通过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评估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血糖监测、合理运动、饮食控制、血糖异常处理等。
结果: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的各项血糖相关生理指标,治疗前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的血糖相关指标均出现好转,且采用全程健康教育的实验组GLU、HbAlc下降幅度远远高于对照组。
对比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实验组病人的自护能力也要远远强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管理过程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可以提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健康管理;血糖控制;预后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且该种疾病为终身性疾病,一旦患上就不可能完全治愈,此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非常容易引起病人的泌尿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容易出现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病人生命[1]。
所以在临床的糖尿病治疗当中,一直以控制血糖和并发症的预防为主。
而在一些研究结果中发现,糖尿病患者普遍缺少有关糖尿病知识教育,是病人不能很好地了解糖尿病,导致治疗状况不明显不理想的情况发生,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病人的预后状况。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2019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9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的入园顺序分为单双号,单号为对照组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双号为实验组,实验组则采用全程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818893e83c4bb4cf7ecd1c1.png)
实验组
对 照 组
t
6 O
6 0
1 7. 5 6  ̄2 . 0 7 7. 6 2  ̄ 2. O 6 2 5. 2l ± 0. 91 8 . 1 2  ̄ 0. 5 6 1 9. 02  ̄ 0. 5 6 8 . 4 5  ̄1 . 1 5 23 . 2 0  ̄1 . 8 9 l 2 . 2 3  ̄ 0 . 4 7 1 . 4 6 > O . 0 5 5 . 01 < O . 05 1 . 6 3 >0 . O 5 4 . 3 < O . O 5
我 国的糖尿病 患者越来越 多, 已经成为患病率仅 次于印度 的国 家, 相关知识 普及率低 、 诊断率低及控制率低 , 已经成 为我国糖尿病 防治面临的三大挑战l l I 。我科对糖尿病患者进行 了系统的健康教育 知识传授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 与 方 法
表 2 两 组 患者 血 糖 水 平 E E 较( s ) (0 9 年 1 月~ 2 0 1 1 年 1 月在我 院住 院的糖尿病患 者1 2 0例 , 随机分为 2 组: 对照组 6 O 例, 实验组 6 o 例。
1 . 2方 法
P
1 . 2 . 1 抽样方法 共 1 2 0 例, 年龄 2 8 ~ 8 9 岁, 根 据病 例入选顺序 , 随机 将单号病例分为实验组 , 双号为对 照组 , 每组各 6 0 例 。两组 患者在 年龄 、 性别 、 文化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 1 . 2 . 2研究工具及方法 人院时 、 院时的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均采 用L  ̄ S c a n L 4 0 5 4 血糖仪进行测 量。 入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及餐后 2 h血糖 的监测 , 实验组患者 除了医嘱下达 的护理 实践及操 作外 , 分时间段进行表 1 所述 的系统 健 康教育 内容 , 并 采用开放式 的健康教 育形式进行宣 教 , 教 育过程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26530abed5b9f3f90f1c43.png)
本 文编辑 : 姜立会 21 0 2 0 0— 5— 4收稿
[ ] 谢萍 , 2 张桂香. 康教 育对 冠心病 患者 行 为方 式的影 响 健
[ ] 解放军护理杂 志,0 2 1 ( ) 8 8 . J. 20 ,9 2 :4— 5
面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P> . 5 。
12 方 法 . 12 1 对 照 组 .. 给予 常 规 护 理 。① 心 理 护 理 : 理 人 员 需 正 护
表 1 两 组 护 理 后 依 从 性 比较 [l% ) ,( ]
确 分析 患者 心理活 动 , 患者 认识 到糖 尿病 的可 防治性 及 不 让
从性显著提高 ( P<0 0 ) . 5 。经健 康教育护理 , 者对糖尿病 的 患 病 因、 临床表现 、 常血 糖值 、 正 治疗 方法 、 尿病 患 者饮 食 、 糖 运
动方式 、 发症种类及 防治等方 面相 关知识 水平 明显 提高 ( 并 P
室, 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等 不 同制定不 同层次糖 尿病 健康教 育 计划进行指导 , 每周 由内分泌科专家及 护士组 织患者进 行 2~ 3h 疾病相关 知识 学习讲座 。将授课 内容制成 幻灯片 , 讲课 时 语言通俗易懂 , 采用医患互动 、 患者提 问 、 体讨 论等方 式 , 集 尽
骑 自行 车 、 太 极 拳 、 广 播 操 、 门 球 等 。 根 据 患 者 具 体 情 练 做 打
况决定运动方式 、 动量 、 动 时间 。随身携 带糖 果 , 运 运 以防 出 现低血糖症状 。④用药护理 : 应指导 患者严 格遵照 医嘱按 时 、
按 剂 量 服 用 磺 脲 类 和 双 胍 类 等 口服 降 糖 药 物 , 察 患 者 血 糖 、 观
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462529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b.png)
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06月至2021年06月之间本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分析,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两个独立小组。
参比组患者使用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前提下展开全程健康教育干预。
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健康知识了解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均好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
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使用全程健康教育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丰富患者健康知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糖尿病是指在血液内的葡萄糖含量持续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其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胰岛素分泌或利用障碍等有关。
患者患病后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随病程缓慢延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严重者影响寿命[1-2]。
临床中治疗此疾病主要以药物降糖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因对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存在抵触情绪,对治疗的配合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故需要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管控,巩固治疗效果[3]。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06月-2021年0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具体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时间2020.06-2021.06之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展开调查,按照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两组,即参比组(n=50)和实验组(n=50)。
参比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4岁到78岁,平均年龄(60.97±3.43)岁。
实验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3岁到79岁,平均年龄(61.05±3.41)岁。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的影响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a94056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6.png)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的影响。
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方护理基础上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组间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数值、餐后2h血糖数值及血糖控制率。
结果:干预后组间患者空腹血糖数值及餐后2h血糖数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数值及餐后2h血糖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其善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率,增强治疗效果,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数量较多的糖尿病患者疾病存在反复发作情况,疾病处于晚期时会合并其他严重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在控制血糖水平及防治并发症的同时,还要给予其系统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1]。
常规方法护理,其健康宣教措施的针对性及灵活性较差,干预效果并不理想[2]。
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率,增强干预效果[3]。
我院此次研究对接治的部分糖尿病患者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旨在探讨该方式的具体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确诊标准、入院接受治疗。
②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精神、智力存在障碍、无正常交流能力。
③恶性肿瘤、心肝肾等器官严重性功能异常等。
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40~79岁,年龄均值(58.1±1.4)岁,研究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40~80岁,年龄均值(58.5±1.5)岁。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护理患者的效果研究 张红梅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护理患者的效果研究 张红梅](https://img.taocdn.com/s3/m/7537b4a5caaedd3382c4d37c.png)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护理患者的效果研究张红梅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8例,并1:1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组各59例,观察以上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并比较。
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中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3.2%,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72.9%;同时健康教育组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血糖仪使用以及尿糖测定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确切,对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工作糖尿病这种内科常见疾病对患者多个器官组织的危害极大,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则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
但是仅仅依靠药物和饮食治疗是不够的,还需要患者自身的努力[1]。
本院将健康教育应用于2014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18例,以上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定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且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视网膜病变等临床症状。
其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为52例和66例;年龄最小的患者33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5岁,中位年龄:(61.33±5.18)岁;病程:1.7-14.8年,平均病程:(5.78±2.09)年。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以上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组各59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3edf2b4afe04a1b171de3c.png)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病例中随机选取54例糖尿病患者,患者资料来源于2013年到2015年.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另一组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与观察组形成对照.对比两组患者餐前餐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空腹血糖、2h口服糖耐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Alc下降明显,效果显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血糖控制;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86-01随着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为了探讨健康教育能否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现从我院选取5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健康教育与常规糖尿病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区别.具体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到2015年收治的54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在43-71岁之间,平均年龄(57.4±13.6)岁.病程在0-3年之间,平均(1.9±0.9)年.所有患者均未合并酮症酸中毒现象以及其他脏器功能的损伤.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类型、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1.2临床纳入标准(1)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2)患者未合并酮症酸中毒以及其他脏器功能损伤;(3)排除妊娠糖尿病患者;(4)患者无沟通交流障碍.1.3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1.3.1入院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发放自制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手册,通过幻灯片播放、讲解等方式再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1.3.2院内健康教育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每位患者制定具体的糖尿病健康饮食食谱以及健康运动方案,让患者严格按照健康食谱及运动方案进行合理膳食及运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排解患者的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自身病情.定期组织护患问答交流,对患者疑问进行解答,并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经验,互增治疗信心.1.3.3院外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让患者熟读健康知识手册,继续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告知患者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的规范治疗方法,让患者定期门诊复查.1.4护理观察指标(1)护理前后空腹血糖;(2)护理前后口服糖耐量;(3)护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Alc.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的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不存在差异(P>0.05),护理后给予健康教育的患者空腹血糖为(6.3±1.1)mmol/L,常规糖尿病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9±2.2)mmol/L,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的比较(X±s,mmol/L)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2h口服糖耐量的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2h口服糖耐量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患者2h口服糖耐量(8.0±1.7)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护理患者(10.2±2.6),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Alc的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lc无差异.护理后,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lc为(6.3±0.9)%,与对照组患者相比(8.4±2.7)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2h口服糖耐量的对比(X±s,mmol/L)3讨论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年龄范围扩大,发病率不断攀升.糖尿病患者往往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常与高血压、高血脂并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在血糖控制中至关重要,为了探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否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起到正面推动作用,现选取我院54例2013年到2015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另一组用常规糖尿病护理形成对照组.通过研究对比可知,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措施,患者院内血糖恢复加快,院外自我管理良好.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2h口服糖耐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Alc水平,控糖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余佩毅,马晓英,闻婕等.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世界临床药物,2012,33(6):355-358.[2]邓燕山,邓璐莎,吴文清等.探讨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11-112.[3]张明辉,赵杰,李建堂等.定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338-1340,1344.。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影响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48f7de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9.png)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护理质量及患者血糖水平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P<0.05)。
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血糖水平;影响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紊乱或不足导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
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为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相关并发症,但研究显示,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缺乏健康知识,而导致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佳[2]。
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为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后,对其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0年5月-2021年7月年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以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观察组男女比例16:14 ;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5.11±1.5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5.80±1.1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能够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失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正在参与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用药指导、血糖监测和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其中包括:(1)入院教育:对责任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全面了解糖尿病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张红梅
发表时间:2018-05-24T15:31:58.6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5期作者:张红梅1 关晓英2 崔岩华3
[导读] 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对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
张红梅1 关晓英2 崔岩华3
1.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大庆 163312;2.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3.大庆油田东海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11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对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将大庆油田总医院接诊的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院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持续健康教育。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两小时血糖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依从性和健康意识的比较上也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持续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血糖状况,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与健康意识。
关键词:持续健康教育;常规护理措施;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此疾病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呈不断的上升,而因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已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心健康,给患者乃至家庭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因多数患者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1]。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遵医性及血糖控制均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接诊的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49至76岁,平均(47.3±9.8)岁,病程1至12年,平均(6.0±5.1)年。
实验组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龄47至78岁,平均(47.9±8.7)岁,病程1.5至13年,平均(6.5±4.8)年。
所有患者都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院内常规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因为长期的疾病困扰给患者生活以及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所以对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需进行耐心的疏解,仔细的倾听患者诉说,对其现有的困扰表示理解,并进行合理的疏导和安抚,通过列举成功的治疗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有效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的搭配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量多餐,确保营养供给多样化,禁辛辣、油腻、烟酒等食物,减少盐分、糖分的摄入量,嘱其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果,避免便秘情况发生。
③运动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运动方案,主要包含运动项目、强度、次数与时间等。
指导患者作循序渐进的运动,管控好运动时间与强度,为避免发生低血糖,选取餐后进行,若运动时发生异常现象,需马上停止运动并作有关治疗。
④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嘱其不可擅自停药和换药。
对需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教会其正确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各种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发生的异常反应,以及预防措施。
⑤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讲解疾病形成的原因,相关的发病诱因,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以及经治疗后会有怎样的转归。
⑥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再次告知其各类药物的使用方法与相关注意事项,并叮嘱其按时来院复诊。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院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进行持续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①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邀请患者积极倾听;发放疾病相关的知识小册,以提升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定期做好电话回访工作。
②出院指导:指导患者与其家属正确测量尿糖与家庭自测血糖的方法,讲解微量血糖仪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血糖管控的标准范围,并让其对测量数据做好记录,回访时做为医生评价血糖控制的依据。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遵医嘱执行情况和健康认知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糖改善情况、遵医嘱执行情况、健康认知情况等比较上,实验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
3 讨论
糖尿病为终身的慢性疾病,对患者进行持续有效的血糖管控,对提高其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对血糖的持续有效控制,仅靠正确的治疗远远不够,还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2]。
因此在院内常规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持续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通过持续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及其严重的并发症有深刻的认识,有利于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促进遵医行为,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
此次实验组通过对患者实施持续健康教育,其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提升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了血糖控制的效果。
从表2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坚持运动和用药、按时复诊以及血糖管控效果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
充分的说明了,持续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健康知识指导以及出院连续指导,有效的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管控能力,促进了病情的控制,延缓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持续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能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控能力及遵医行为,从而有效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罗蝶华.个性化健康教育降低糖尿病病人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11):1368-1369.
[2]张建霞,孙义婷,董春艳等.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535-1536.
[3]李雪.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心理医生,2017,23(17):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