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正式版
尘肺病防治知识
尘肺病防治知识尘肺病是一种因长期吸入或接触有害粉尘而引起的职业性疾病。
它主要影响透过粉尘云进入呼吸道的细小颗粒,比如煤尘、硅尘、石棉尘等。
尘肺病的防治十分重要,以下将介绍一些尘肺病防治知识。
一、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1. 症状尘肺病的症状可能是呼吸急促、胸痛、疲劳、体重减轻等。
患上尘肺病后,肺部也会出现硬化现象,导致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
病症晚期可能会严重到需要呼吸器才能正常呼吸。
2. 预防尘肺病的最佳预防方法就是防止吸入或接触有害粉尘。
工人们应该佩戴防护面罩、手套、护目镜和长袖衬衫等工具,以保护自己免于直接接触粉尘。
此外,工人们还需要在尘肺病高危险性的工作岗位上必须穿越透气性质的防护服。
二、尘肺病的危害尘肺病是一种富有破坏性和危险的病症。
慢性尘肺病可以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而持续暴露于粉尘环境会促进肺部接触氧气的表面积和肺功能的下降。
这种持续性的毁伤会导致免疫系统受到打击,进而导致肺炎和其他疾病。
此外,车祸和压力,在罹患尘肺病的过程中会加速这些病症的恶化。
三、尘肺病的治疗方法尘肺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营养补充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肺扩张剂,以确保呼吸道保持敞开状态,以便有助于呼吸。
营养补充可能也是治疗尘肺病的关键因素,铁和钙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身体充分吸收氧气。
物理治疗可以让患者依赖设备来支持呼吸。
四、预防尘肺病的方法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性。
2. 使用防尘面罩和防护服。
3. 对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质量进行测量,避免长时间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工作。
4. 进行定期清洗,避免积尘量过大。
5. 建立常规的粉尘和风险评估系统,引导工人自我检查并检测有害物质和粉尘的含量。
总之,尘肺病是一种十分破坏性的病症,需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
它的治疗方法可能很强大,但目前对尘肺病科学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仍极为有限。
因此,预防一直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尘肺病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尘肺病与防治措施
尘肺病与防治措施什么是尘肺病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吸入沉积于肺部的尘埃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工作环境中有粉尘、石灰、石棉等粒子物质,影响员工长时间吸入而诱发的。
当这些小颗粒积累在肺部时,它们会引起肺部组织的损伤,并导致肺功能障碍。
尘肺病的普遍症状包括:咳嗽、呼吸急促、上呼吸道感染和胸部疼痛。
长期患有尘肺病的人通常会发生肺部感染、支气管炎和其他肺部疾病,并可能会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尘肺病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且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可能导致人力资源和劳动问题。
尘肺病的原因尘肺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工作环境中长时间吸入微小的灰尘和颗粒(如煤尘、硅尘和矽尘)。
这些颗粒物沉积在肺组织中,引起组织损伤和肺间质纤维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颗粒物会导致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从而导致肺活量下降和呼吸困难。
全球各地都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人群体面临着吸入尘埃和颗粒物的风险,例如煤矿工人、石匠、焊工、木工、建筑劳工和农民等。
这些职业中的许多人长期被迫吸入高度浓度的粉尘和颗粒物,从而在其后期生活中发生尘肺病。
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工作在可能存在尘埃污染环境的员工。
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预防尘肺病发生:1.环境控制:确保员工在清洁的和无尘的环境中工作,这有助于减少粉尘和颗粒物的浓度。
可以通过使用湿布和抽风设备等措施来减少粉尘和颗粒物的产生和分散。
2.员工培训:提供充分的培训,以确保员工知道有关尘肺病的风险和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
3.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和手套,以保护员工免受粉尘和颗粒物的伤害。
4.定期健康监测: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以确保员工没有受到尘肺病的影响。
如果他们出现任何尘肺病的症状,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尘肺病的治疗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无法治愈,但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停止与尘埃和颗粒物相关的工作。
2.通过口服或吸入药物来缓解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
尘肺健康教育
尘肺健康教育尘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职业病,主要发生在从事矿山、建筑、冶金等行业的工人中。
为了提高尘肺病防治的意识和知识,我们开展了尘肺健康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工人了解尘肺疾病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早期识别和治疗方法。
1. 尘肺病的危害: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常见的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等。
尘肺病的症状包括咳嗽、气促、胸闷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2. 尘肺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工作场所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及时排除粉尘。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合适的口罩、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粉尘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 定期体检:工人应定期接受尘肺病相关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3. 尘肺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 密切关注症状:工人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合理用药:尘肺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工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遵守用药规定。
4. 尘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增强工人的防护意识:通过尘肺健康教育,工人可以了解到尘肺病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 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尘肺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工人了解尘肺病的早期症状,及时就医,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 提高职业安全意识:尘肺健康教育可以加强工人对职业安全的认识,提高对工作环境的警觉性,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通过尘肺健康教育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工人对尘肺病的认知和防护意识,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尘肺病的调查报告
尘肺病的调查报告尘肺病的调查报告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影响呼吸系统。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尘肺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尘肺病的现状,本文进行了一次尘肺病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尘肺病患者的特征通过对尘肺病患者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这与尘肺病的潜伏期较长、发病时间较晚有关。
其次,尘肺病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这与男性在工业生产中的从业人数较多有关。
此外,大部分患者都是长期从事粉尘暴露的工作,如矿工、建筑工人等。
这些特征为我们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二、尘肺病的危害和影响尘肺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患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出现。
其次,尘肺病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肺心病、肺结核等,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健康风险。
此外,尘肺病也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增加了医疗费用和家庭经济负担,影响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三、尘肺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尘肺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开展定期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让职工了解尘肺病的危害和防护方法,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
其次,加强工作环境的监测和改善,减少粉尘暴露的风险。
通过定期检测和评估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通风设备的安装、粉尘防护设施的使用等,降低粉尘暴露的程度。
此外,加强对尘肺病患者的医疗和康复服务,提高其治疗和康复的效果,减轻患者和家庭的负担。
四、加强尘肺病的监测和管理为了更好地了解尘肺病的发展趋势和掌握尘肺病的防控情况,我们需要加强尘肺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的尘肺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状况。
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范文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或大量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一类职业病。
它主要发生在从事煤炭、金属矿山、建筑、冶金等行业的工人中。
尘肺病主要由煤尘、二氧化硅尘、石棉、煤矸石等微细粉尘引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尘肺病的症状通常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患者可能会有胸闷不舒服的感觉,出现痰液增多的情况,痰液可能呈现白色、黄色或褐色。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工作时加重,而在休息时有所缓解。
中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气短、乏力、消瘦等症状。
此时,痰液可能会带有血丝,并且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咳嗽、咳痰加重以及胸痛。
晚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肺功能不全、心脏病及肾脏功能损害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非常疲倦和虚弱,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日常活动。
有时,晚期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发展成为肺癌或其他恶性疾病。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措施:1. 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雇主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包括安装合适的排风系统、使用湿磨削和湿冲洗等工艺,并提供带有过滤装置的呼吸防护设备。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应根据实际情况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带有过滤装置的口罩、防尘面具、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3. 定期体检:与尘肺病有关的行业工人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早发现病变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4. 严格的工作管理:雇主应对工人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知晓预防尘肺病的措施。
此外,雇主还应确保工作环境卫生,并对可能造成尘肺病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5. 提高员工意识:雇主应定期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员工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除了以上措施外,患有尘肺病的患者还应及时进行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此外,他们应尽量避免接触尘肺病原因,减少吸入粉尘颗粒的机会。
总之,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3篇)
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篇幅控制在____字内)引言:尘肺病是一种矿石工人、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所引起的职业病。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增加,尘肺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加强对尘肺病的了解,了解其症状以及如何预防,对社会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尘肺病的概述1.1 尘肺病的定义和病因尘肺病是一种由于长时间吸入尘埃颗粒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常见的尘肺病有煤尘肺、硅尘肺和石棉肺等。
其主要病因是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长期暴露在这些粉尘中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
1.2 尘肺病的分类尘肺病按照不同的粉尘来源和引起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煤尘肺:主要由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煤矿粉尘引起。
2)硅尘肺:主要由石英砂、石英含量较高的岩石等产生的二氧化硅粉尘引起。
3)石棉肺:由长期暴露在含有石棉纤维的空气中引起。
第二部分:尘肺病的症状2.1 早期症状尘肺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早期的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咳嗽和咳痰:咳嗽和咳痰是尘肺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最初可能是干咳,后来可能会有痰液出现。
2)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尘肺病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或运动时。
3)乏力和体重减轻: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和体重减轻的症状,这是因为肺部功能受到损害,影响了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2.2 中后期症状尘肺病的中后期症状更为严重,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中后期症状:1)气促和胸闷:这些症状可能会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加剧,比如上楼梯、行走等。
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急促,胸闷不适。
2)嗜睡和疲劳:由于肺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会感到长时间的嗜睡和疲劳,这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的。
3)胸痛:由于肺组织的受损,可能会导致胸痛的出现。
胸痛的程度和位置可能因人而异。
第三部分:尘肺病的预防3.1 个体防护个体在工作中应采取一些措施以防止尘肺病的发生。
我国尘肺病的现状及危害浅谈
我国尘肺病的现状及危害浅谈我国尘肺病的现状及危害浅谈一、尘肺病的定义及危害1、尘肺病的基本概念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人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目前, 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的有12 种尘肺: 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尘肺病在全球分布最广, 一旦发生, 病情便不断加重且不可逆转, 控制尘肺病着重在于预防[1]。
2、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众所周知尘肺病的罪魁祸首就是粉尘。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空气动力学尺度d> 10Lm 的粉粒子, 基本上被阻止于人的鼻腔; 2Lm< d< 10Lm 的粒子,约90%可以进入并沉积于呼吸道的各个部位, 10%可以到达肺的深处, 并沉积于肺中; d< 2Lm 的粒子, 100%可以吸入肺中, 其中0. 3~ 2Lm 的粒子几乎全部沉积于肺部而不能呼出。
根据进入人体内粉尘量及各类粉尘理化性质的不同, 可引起同的病变。
1局部刺激作用2中毒作用3变态反应4光感作用5致癌致畸作用。
6感染作用7致纤维化作用。
一般情况下由于粉尘本身引起的肺部疾病是有限的, 加之机体的强大防卫机能, 可阻抑疾病的发生。
因此, 只有某些特殊性质的粉尘( 如石英、煤尘等) , 在特定的作业环境下达到一定的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才能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即尘肺[ 6] 。
二、我国尘肺病的流行现状1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尘肺病的发病情况依然不很乐观, 每年新发病例占各类职业病总病例数的70% 左右。
据了解,作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尘肺病的种类有10多种,其中煤矿工人尘肺占多数。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尘肺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每年新增病例2万人左右。
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发病72.7万人,死亡15万人,煤炭行业约占全国尘肺病人51%,尘肺病也因此被称为“隐性矿难”.据卫生部资料,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病死率为22.04%。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三篇)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尘肺病是由职业性暴露于粉尘工作环境中的人群所患的一种职业性疾病。
其病因主要是吸入进入呼吸道的粉尘颗粒,从而导致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纤维化、硬化和肺部功能减退等病变。
为了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工作环境改良:尘肺病的主要病因就是暴露于粉尘环境下工作。
因此,改善和控制工作环境是预防尘肺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工作场所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和粉尘过滤器,并确保其正常运作。
同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防护服等等,以减少粉尘的吸入。
2. 定期健康体检:对于那些工作于粉尘环境的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尘肺病的早期症状和迹象,从而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同时,体检还可以监测和评估病情的进展,为预防和管理尘肺病提供依据。
3. 积极预防感染:尘肺病患者由于肺部功能减退,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因此,加强感染控制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不随地吐痰,经常洗手等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 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因素。
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适度的体育锻炼,均衡的饮食等等,都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肺部的健康。
5.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增加人们对尘肺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其预防意识和预防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尘肺病的发病率。
工作单位应该定期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向员工介绍尘肺病的病因、症状、预防措施等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渠道,向公众传递相关信息,提高社会对尘肺病的关注度。
尘肺病是一种可以通过预防和控制来降低发病率的职业性疾病。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定期检查、加强感染控制、健康生活方式和教育宣传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健康。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尘肺病,又称尘肺、矽肺,是一种由长期吸入含有大量矽尘、铁尘、煤尘等颗粒物的空气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
尘肺病是一种慢性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呼吸系统症状:尘肺病的初期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闷,以及气喘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2. 胸痛:尘肺病患者在胸部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肺部受损引起的。
3. 体重减轻:尘肺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病情影响到食欲和营养吸收所致。
4. 疲劳和体力下降:尘肺病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疲劳和体力下降。
这种疲劳和体力下降可能是由于肺功能受损所致。
5. 咳痰:尘肺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并伴有咳痰。
咳嗽的痰可能呈现黄色、浓稠或带血丝等情况。
二、尘肺病的诊断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职业暴露史和相关检查结果。
以下是尘肺病的常用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有关职业暴露情况的信息。
对于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医生会了解其患病时间、暴露情况和就诊原因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肺部症状、听诊肺部呼吸音和敲诊肺部叩诊音等。
3.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一种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常用方法。
通过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可以评估肺活量、呼气峰流量和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
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功能的损害程度。
4.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尘肺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扫描可以观察肺部影像学变化,如肺间质纤维化、斑片状结节阴影等。
5.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并观察气道病变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和肺部的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取材。
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的预防主要包括职业防护、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
尘肺病现状分析与对策
我国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
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是尘肺病,每年新增尘肺病病例一万例以上。
其中矿山行业尘肺病病例约占全国尘肺病患者总数的50%。
矿山行业由尘肺病引发的矿工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各类工伤事故伤亡人数的总和。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我国煤矿企业多,从业人员数量大,职业危害严重(生产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较差,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为严重)其中以粉尘危害最为突出。
煤矿尘肺病不仅危及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尘肺病概念尘肺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肺组织纤维化形成的矽结节是不可逆转的。
得上尘肺病,特别是矽肺,会逐渐发展,最后因肺脏失去呼吸功能,导致死亡。
法定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二、我国尘肺病现状1. 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以煤矿尘肺病发病情况最严重。
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根据2005年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专家预计今后10年至15年我国尘肺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
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
2.尘肺病分布广泛,向中小型煤矿转移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正呈现出三大转移趋势,一是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转移;二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三是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职业病分布越来越广。
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
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煤矿。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范文(二篇)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范文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暴露于粉尘环境中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肺部纤维化、肺功能受损等症状。
它在我国的某些行业中很常见,特别是在矿山、建筑工地、冶金、化工等领域。
为了有效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实用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针对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尘肺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每个人都应该注重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洗手,并保持整洁的工作环境。
在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身上的粉尘,避免粉尘残留。
此外,戴口罩、带工作帽、穿防护服等个人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使用有效的工程控制方法可以减少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
例如,利用湿拖地、吸尘器等工具,降低工作区域的粉尘含量。
对于一些特别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或工艺,可以采用密闭或局部排风等措施,减少粉尘的扩散。
另外,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尘肺病。
在尘肺病高发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并进行必要的肺功能检查。
这样可以及早发现患病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此外,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雇主应该为员工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告诉他们如何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如何正确使用工作工具,并告诉他们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员工也需要自觉参与职业健康教育,增加自己的职业健康意识,学会正确处理粉尘环境。
最后,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规范粉尘环境的卫生标准,加强对尘肺病的检测和治疗。
雇主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防护设备。
总之,预防尘肺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个人应加强个人卫生、正确使用防护装备;雇主应加强工程控制、提供职业健康教育;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治疗等方面。
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预防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我们才能够减少尘肺病的发生,保护工作者的健康。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范文(二)1.认识尘肺病的危害常年暴露在有害粉尘环境中会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导致尘肺病的发生。
我国尘肺病现状、危害、防治浅析
我国尘肺病现状、危害、防治浅析:学号:【摘要】: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呈现行业、工种和病种的明显集中趋势,尘肺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在未来的几年中尘肺病发病的总数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煤矿尘肺病的发病情况极为严重。
尘肺病的发病工龄呈现明显缩短趋势尤以矽肺最为明显;同时,农民工成为尘肺病的主要患病群体。
应根据尘肺病的发病特征,加强重点行业、工种的尘肺病防治工作;开展粉尘职业危害综合性防治干预示工程,构建尘肺病监测预警体系。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和劳动者粉尘接触水平是控制尘肺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工程防护是关键【关键字】:尘肺病现状;尘肺病危害;存在的问题;防治措施【引言】:古浪县300多名农民集体患上矽肺病,这些农民工都曾经在一个千里之外的金矿工作,但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他们的维权之路陷入了困境,该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21年1月,在媒体的推动下,问题初步得到解决,首批16名适宜实施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农民工2月22日抵达北戴河,在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承受专业治疗。
我国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202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卫生部门向公众通报了2021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2021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其分布见图1所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21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其中,2021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495例,死亡病例748例。
在14,495例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
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21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
近年来,在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方面,全世界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尘肺的预防上。
1995年4月,ILO和WHO在国际职业卫生联合会(ICOH)的建议下发出“全球消除矽肺国际规划〞的号召,目的是提供一个广泛的国际合作领域,号召世界各国积极参与,为在全球消灭尘肺而奋斗。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二篇)
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范文尘肺病,又称为尘肺或尘肺症,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引起的职业病。
其主要特征是肺部组织发生纤维化变化,导致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工业化进程中,尘肺病在一些行业中依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将就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尘肺病的症状尘肺病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呼吸系统方面,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常被患者忽视。
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
常见的症状包括:1. 呼吸困难:患者呼吸时感到气短,尤其在活动过程中更为明显。
2. 咳嗽:患者反复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或咳嗽伴有少量黏液。
3. 咳痰:患者咳出的痰可能带有黑色或棕色颗粒,这是因吸入的粉尘颗粒沉积在肺部而导致。
4. 胸部疼痛:患者可能会经常感到胸闷或胸部疼痛,可能加重于活动或深呼吸时。
5. 乏力与体重下降:尘肺病患者常常感到疲劳和无力,体重下降且难以恢复。
思维导图:尘肺病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部疼痛、乏力和体重下降)二、尘肺病的诊断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工作史、职业暴露史和肺功能检测等一系列综合性的评估。
以下是尘肺病的常规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工作史,了解是否长期从事粉尘暴露的职业,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如肺部叩诊和听诊等。
2. X线胸片:X线胸片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肺部纤维化和结节的存在程度,从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3. 肺功能检测:通过测量患者的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和强迫呼气容积等指标,可以评估肺功能的减退程度,辅助诊断尘肺病。
4.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疑似尘肺病患者,可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以了解肺部病变的具体情况。
5. 病理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肺活检,通过病理学的观察来确诊尘肺病。
思维导图:尘肺病的诊断(病史与体格检查、X线胸片、肺功能检测、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检查)三、尘肺病的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与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暴露密切相关,因此,预防尘肺病的关键是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的暴露。
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
尘肺病的症状与预防尘肺病是指由长期慢性吸入粉尘而引发的肺部疾病,主要包括石棉肺、硅肺和煤尘肺等。
这些疾病主要发生在工业劳动者或长期暴露在环境中的人群中。
尘肺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一、尘肺病的症状1.呼吸系统症状: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哮喘、呼吸困难等。
2.全身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贫血、全身浮肿等。
3.胸部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部疼痛或不适,疼痛可以上腹部、背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肋间神经疼痛。
4.肺完全功能(肺活量)下降:患者的肺活量会逐渐减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5.肺部体征:肺部叩诊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浊音,听诊时可闻及干性啰音。
二、尘肺病的预防1.个人防护:对于需要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作者来说,佩戴合适的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非常重要。
此外,还要注意穿戴合适的工作服和手套,避免尘肺病致病原吸入。
2.环境净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可以合理地设置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良好;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采用湿法处理,减少粉尘悬浮。
3.严格控制粉尘暴露时间:要尽可能地减少长时间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4.定期体检:对于潜在的尘肺病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肺部相关检查,以及呼吸功能测试。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病变并采取及时的治疗。
5.提高个体免疫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可以提高个体的免疫能力,减少对粉尘的敏感性。
6.教育宣传:加强尘肺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使更多的人了解尘肺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尘肺病的症状较为明显,但是由于其发病过程相对缓慢,患者容易忽视病情的进展。
因此,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
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有害粉尘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危害工人的呼吸系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尘肺病的危害现状以及预防措施。
一、尘肺病的危害现状1. 尘肺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尘肺病是全球范围内的职业性疾病,特别在发展中国家的工矿企业中更为普遍。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尘肺病,其中大部份是在工作年龄段的劳动者。
尘肺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2. 尘肺病的病因:尘肺病主要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粉尘的空气引起。
工作场所中的石棉、煤尘、二氧化硅等颗粒物质会进入肺部,并在肺泡内会萃,引起炎症反应。
长期积累下来,会导致肺功能受损、呼吸难点等严重后果。
3. 尘肺病的危害:尘肺病不仅会导致劳动者身体健康受损,还会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患者往往浮现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肺功能衰竭和死亡。
此外,尘肺病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肺癌等其他疾病的发病风险。
二、尘肺病的预防措施1. 环境管理:工作场所应加强粉尘防控,采取有效的通风设备、粉尘采集装置等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对于高风险行业,如煤矿、石棉制品生产等,应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 个人防护:劳动者在高风险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粉尘吸入。
同时,要定期更换和清洗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3. 健康监测:雇主应定期进行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测、胸部X光等,及早发现患者,采取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4. 健康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教育内容可以包括尘肺病的病因、症状、预防方法等,匡助劳动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5. 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对尘肺病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
同时,加强对高风险行业的监管,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三、结语尘肺病作为一种职业性疾病,给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024年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
2024年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尘肺病,也称为职业性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粉尘颗粒物的空气而引起的肺部疾病。
尘肺病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上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2024年应采取一系列实用的预防方法来减少尘肺病的发病率。
1.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对尘肺病的认识和了解是预防工作的关键。
雇主应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向员工传授危害防范的知识和技能。
职业健康教育可以包括尘肺病的病因和病程、预防措施、个人保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内容,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雇主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职业性尘肺病的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个体员工和相关部门,确保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疾病传播和危害范围。
3.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雇主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监测体系,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尘肺病危险因素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改善措施。
此外,监测也可以帮助雇主了解职业环境的变化和危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为改进工作环境和方法提供依据。
4. 采用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雇主应根据监测结果和职业健康评估,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此外,通过采用封闭式工艺、增加通风设备等方式,减少尘肺病的危险因素的暴露。
5. 检查和维护工作环境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环境是防止尘肺病的关键。
雇主应对工作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确保尘埃和毒性物质得到有效控制。
特别是对于空气中存在大量粉尘颗粒的工作区域,应加强清洁和通风措施,减少危害因素的积累和扩散。
6. 改进工作方式和工艺雇主和工作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工作方式和工艺的改进,降低尘肺病的危险因素。
可以采用自动化控制工艺、使用更环保的材料等方式,降低粉尘颗粒物的产生和传播,并减少工人的暴露时间。
此外,优化工作流程和作业方式,降低危害因素对工人的直接接触和吸入。
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三篇)
2024年尘肺病的症状、诊断与预防在广大矿山工人中,矽肺、煤肺这些职业性肺部疾病的名词已不再陌生,据统计,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以来已累计报告尘肺病58万多例,现有患者约44万多例,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
这些尘肺病是如何得的,和什么因素有关,得了这些病有什么症状,到哪去看,如何预防?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对固体物质的开采和加工,均可生产微小的固体颗粒。
这些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尘肺病就是由于吸入致病性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形式为主的一类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统称。
根据我国现行职业病目录的规定,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属于职业病。
产生粉尘的工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开采业,各种金属矿山、煤矿和一些非金属矿山的开采中,凿岩、爆破、运输、破碎等作业场所均可生产大量粉尘,因此矿山开采行业是发生尘肺最主要的行业。
筑路、耐火材料、玻璃制造、陶瓷、水泥行业、金属冶炼业的原料破碎、选矿、机器制造业的铸造、翻砂、清砂也都产生致病性生产性粉尘。
根据致病性粉尘的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四类。
1.二氧化硅粉尘,主要是石英粉尘和各种含游离二氧化硅比例较高的岩石粉尘,其致病性最强。
2.硅酸盐粉尘,主要是石棉、滑石、云母、水泥、高岭土等粉尘。
3.含碳粉尘,主要是煤尘、炭黑和石墨粉尘。
4.金属粉尘,主要是铝及氧化铝粉尘、电焊金属烟尘。
粉尘致纤维化的程度是由粉尘的理化性质决定的,主要是粉尘的化学性质。
经有关实验证明石英粉尘的致纤维化作用最强,主要是其中含有较高比例的游离二氧化硅。
粉尘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其致病性也就越强。
石棉粉尘不仅有很强的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也是致肺癌及胸腹膜间皮瘤的元凶。
其次是含碳粉尘和金属粉尘,就其化学性质而言,它们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较弱。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范文(三篇)
尘肺病的实用预防方法范文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职业性肺部疾病,主要影响矿山工人、建筑工人、农民等长期从事与粉尘有关的工作的人群。
尘肺病的发病率高、治愈难,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因此,预防尘肺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预防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认识尘肺病首先,认识尘肺病的危害和发病原因对于预防尘肺病非常重要。
尘肺病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大量细小粉尘的空气引起的。
这些细小粉尘进入肺部后,会引起肺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肺功能下降,甚至丧失工作能力。
尘肺病的主要危害有:肺功能下降、呼吸困难,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咳嗽、咳痰、气短、胸痛等症状。
可见,尘肺病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因此,及早认识尘肺病的危害和发病原因,对于预防尘肺病至关重要。
二、改善工作环境尘肺病主要是由长期吸入粉尘引起的,因此,改善工作环境是预防尘肺病的首要任务。
在矿山、建筑工地、农田等存在较多粉尘的工作环境,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扩散,如:加装排风设备、定期清理作业区域、使用湿式工艺等。
另外,对于没有条件改善工作环境的个体,可以考虑佩戴呼吸防护设备,如口罩、防护面具等,以减少吸入粉尘的量。
三、个人防护措施除了改善工作环境外,个人防护措施也是预防尘肺病的重要步骤。
在从事与粉尘有关的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面具、呼吸防护器等,以减少吸入粉尘的量。
此外,要定期更换和清洗个人防护设备,保证其使用效果。
四、加强个人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对于预防尘肺病至关重要。
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身体,尤其是清洗头发。
此外,要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增加肺部功能的强度和吸收能力。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尘肺病,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五、加强宣教和监督加强宣教和监督是预防尘肺病的关键。
对于从事与粉尘有关的工作的人员,应加强对尘肺病的认识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尘肺病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模版(四篇)
尘肺病的预防常识模版尘肺病是一种由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主要表现为肺部炎症和纤维化变化,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尘肺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控制粉尘产生源、个人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测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尘肺病预防的常识模版,具体内容如下:一、了解尘肺病的病因和危害1. 尘肺病的病因及危害: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炎症和纤维化变化。
矽尘、煤尘、金属尘等都可以引起尘肺病。
尘肺病会导致呼吸道炎症、肺纤维化和呼吸功能减退,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2. 尘肺病的职业危害:尘肺病主要发生在一些高尘职业,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钢铁工人、陶瓷工人等。
这些职业中粉尘浓度高,长期吸入很容易患上尘肺病。
3. 尘肺病的早期症状:尘肺病的早期症状有咳嗽、咳痰、气急、胸闷等,但轻症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
因此,及早了解和识别尘肺病的早期症状对于防控尘肺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控制粉尘产生源1. 采用工程控制措施:采取工程控制措施是最有效也是最理想的控制粉尘产生源的方法。
例如,通过局部排风、通风系统、湿式喷淋和密闭封装等方法,将粉尘产生源封闭,降低粉尘浓度。
2. 管理粉尘源:对于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机械和工艺,应加强管理,定期维修和清洗,减少粉尘产生。
3. 使用低尘材料:在工作中使用低尘材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控制措施。
选择低尘材料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降低工作环境中的粉尘浓度。
三、行为和个人防护1. 佩戴口罩:在高粉尘环境中工作时,佩戴适当类型的口罩是必要的。
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口罩,如一次性口罩、颗粒物防护面罩等。
2. 注意个人卫生:工作完毕后,应立即清洗面部、鼻腔、咽部和手部,避免尘尘进入人体。
3. 尽可能避免粉尘直接接触皮肤:尘肺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但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粉尘,尤其是有毒粉尘可能也对皮肤造成损害。
因此,在工作中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粉尘。
4.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测:长期从事高尘工作的人员应定期参加职业健康监测,尤其是进行肺功能检查和X射线胸片检查,及时发现和干预尘肺病。
尘肺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安全》2018年第7期职业卫生51尘肺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李英芹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 分析了尘肺病的原因、类型、症状及危害。
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政府监管和劳动者自我保护等方面探讨了尘肺病防治中存在的不足。
从行政处罚、工程技术、监控检测和个体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 职业病;尘肺病;职业健康;防治1 我国的尘肺病现状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近几年发生的事故总数及死亡人数可知,事故的总数及死亡人数都有明显下降[1],但职业病的病例数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职业病形势依然严峻。
职业病是当今社会影响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因素,而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及《职业病防治法》都提出要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从广义上讲职业病是泛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从狭义上讲职业病,即法定职业病。
它是指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据研究,我国目前存在职业有害因素的企业达1600万多家,近年平均每年新发职业病约3万例[2]。
受到职业危害的人达2亿之多。
我国在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数、职业病新发病例数、累计病例数及因职业病死亡人数都比其他国家要多。
尘肺病是我国最常见、最古老、危害最重、流行范围最广的职业病,约占职业病人总数的90%。
每年新增的尘肺病例造成的新的经济损失也在以每年上亿元的速度增长,给劳动者、企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影响我国在世界的形象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必须有效地防治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
2 尘肺病的原因及类型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能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的粉尘所致的疾病。
按病因可以分为五类:(1)矽肺:是最常见的一种尘肺。
由于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而引起的尘肺。
如采矿和选矿,凿岩和爆破等作业;玻璃厂、耐火材料厂等都会接触矽尘引起矽肺。
煤矿工人常年在含有煤尘、岩尘的环境中工作,使粉尘在肺部沉积,造成肺的纤维化,导致煤矿工人患矽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正式版尘肺病危害现状与预防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要切实加强职业卫生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并把相关内容纳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之中。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学习时,对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20xx年7月发布的《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第一页现状与问题中,第一条就是“伤亡事故多发,职业危害严重” 。
所有这些,都为当前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矿山主要职业病——尘肺病危害现状矿业生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30%,在矿山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2100万。
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矿产资源利用史。
矿业生产在为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生产作业场所的劳动条件较差,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较为严重,各类职业病普遍高发对工人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尘肺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肺组织纤维化形成的矽结节是不可逆转的。
得上尘肺病,特别是矽肺,会逐渐发展,最后因肺脏失去呼吸功能,导致死亡。
法定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1. 尘肺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卫生部公布的数字表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截止20xx年我国累计报告尘肺病例607,570例,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
其中已经约有14万多人死亡,病死率在20%以上,现存活病人为470,089例。
近年来,每年新发尘肺病达1万例。
20xx年各类职业病报告12212例,其中尘肺病病例报告9173例,占各类职业病总数的75%。
尘肺病例死亡966例。
根据20xx年尘肺病例数据分析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仍是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共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0.8%,专家估计尘肺病实际发生的病例数不少于100万人。
现在厂矿企业劳动者的体检率低,报告不全。
据20xx年对山西、辽宁两省进行的尘肺病情况调查统计,国有重点煤矿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体检率为64%,国有地方煤矿体检率为37%,乡镇煤矿体检率为39%,非煤企业体检率为38%。
以此推算,平均体检率不到50%。
专家预计今后10年至15年我国尘肺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
2. 煤矿尘肺病发病情况十分严重20xx年尘肺新病例来自煤炭行业4477例,占48.80%,其次是冶金行业905例,占9.87%。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我国23个省市16792个煤矿企业20xx年尘肺病例调查统计数据。
据并不能说明国有煤矿尘肺病例比地方和乡镇煤矿企业发病率高,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地方级乡镇煤矿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比较或者非常差,特别是乡镇煤矿对于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3.农民工成为尘肺病主要受害群体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正呈现出三大转移趋势,一是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转移;二是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三是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职业病分布越来越广。
1.3亿进城农民工,相当一部分在有毒、有害作业岗位,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3个行业的工作场所,大部分是农民工。
有些企业一旦发现农民工患职业病或有患病苗头就立即解雇;对农民工和本企业固定职工的劳动保护待遇实行双重标准,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告知其作业岗位危害因素、不进行岗前培训、不给农民工进行健康体检,不给农民工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和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这些农民工一旦患上职业病,由于没有劳动合同,企业主不提供职业史证明,致使诊断、治疗和工伤补助得不到落实。
据国有煤矿农民工尘肺病发病状况调查表明,接受健康检查的农民工患病率高达4.74%,最短患病工龄只有1.5年,平均6.69年,与正式职工发病最短工龄25年、发病率0.89%的数字相比,农民工职业病具有发病工龄短、患病率高的特点,其职业病以尘肺病最多。
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到20xx年前后,农民尘肺职业病将成为农村中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生产性粉尘危害与尘肺病危害控制1. 尘肺病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就是特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性粉尘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同时,许多生产性粉尘在形成之后,表面往往还能吸附其他的气态或液态有害物质,成为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
生产性粉尘是污染作业环境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严重危害着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①非吸入性粉尘。
又可称做不可吸入粉尘,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5μm的粒子被吸入呼吸道的机会非常少,因此称为非吸入性粉尘。
②可吸入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5μm的粒子可以吸入呼吸道,进入胸腔范围,因而称为可吸入粉尘或胸腔性粉尘。
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0~15μ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
医学上的可吸入粉尘则具体指可吸入而且不再呼出的粉尘,它包括沉积在鼻、咽、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及呼吸道深部的所有粉尘。
③呼吸性粉尘。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μm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进入气体交换的区域,称之为呼吸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在医学上是指能够达到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那一部分粉尘。
2.工作场所粉尘控制标准自1986年以来,为加强粉尘监测的科学管理,国家前后颁发了《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和《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这对指导实际监测工作,正确地、科学地评价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卫生部颁布的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将分散公布的50余种粉尘容许浓度汇于一表之中,统一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代替了原来的最高容许浓度(MAC),这是一项重大改革。
卫生部颁布的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矿山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
3.现场粉尘检测合格率低煤矿生产过程中,一是作业环境差,粉尘浓度普遍超标;二是接触粉尘工人多,患病人数总量大。
随着采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井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也越来越大,其中采煤工作面的产尘量占井下总产尘量的60%。
如何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降低采煤工作面粉尘浓度,对于我国煤矿来说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开滦集团唐山矿工作面产尘量较大,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割煤时工作面下风向粉尘浓度最大处浓度为800mg/m3左右,最大时可达到1000mg/m3,移架和放顶时也分别达到200mg/m3和100mg/m3以上。
从长期的测尘纪录看,综采工作面的平均粉尘浓度为200mg/m3左右,已经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
荆各庄矿煤质较软,但综采工作面采煤时粉尘浓度最大也可达到200mg/m3以上。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大同、西山、阳泉等国有重点煤矿的粉尘检测表明,采煤、掘进和开拓工作面总粉尘测点合格率仅为16.05%,呼吸性粉尘测点合格率仅为9.87%。
国有重点煤矿尚且如此,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很多乡镇煤矿根本就没有检测数据。
4.职业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不认真实施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的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
二是地方政府职业病监管不到位,导致大量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监管体制尚未理顺,对尘肺病监督执法力度薄弱,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惩处不力,在安监系统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职业卫生监查体系,尤其在基层,职业卫生监查机构设置不到位,缺少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执法部门缺乏有效协调配合。
四是职业病防治机构力量薄弱,机构改革后,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受到冲击,原职防机构大多一分为三,分别进入疾病控制、监督和综合医院(职业病临床部分),职业卫生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五是劳动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尚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民工的用工管理和社会保障问题上。
建立我国尘肺病预防体系我国对尘肺病的研究,在其发病规律、毒理学、病因学和三级预防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从广义的预防体系,包括法律、技术、管理、监督保障、工伤保险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研究还不够,本文试图探索从法律法规保障、企业责任保障、监督管理保障、诊断治疗保障和保险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入手,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尘肺病预防体系。
1.法律法规保障建国50年来,主要通过制订行政法规、规章,有计划、有重点地解决最突出的职业危害,并注意总结经验、健全法规。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颁布的根本大法《宪法》中提出了原则规定。
随后,在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都依据《宪法》规定,坚持了此项原则。
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监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为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但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用人单位无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切实履行法定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没有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在监督、监察不力、执法不严的情况下,劳动者没有得到应用的职业卫生服务,劳动用工制度得不到严格执行,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
2.企业责任保障(1)技术、个体防护和管理三位一体是尘肺病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当数量的企业在职业卫生防治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尘肺病认识不到位。
企业内设机构不适应现行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模式,有的企业,根本就不设职业卫生防治部门;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严重投入不足,防治技术装备得不到更新,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合格;部分职工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知识,不重视个体防护,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不能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