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直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
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然而,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机器人辅助手术则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灵活性,尤其对于复杂的手术操作具有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生育需求等因素。
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如宫颈锥切术、宫颈广泛切除术等。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也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浸润,内照射则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灶。
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度和效果,同时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质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放射治疗技术,也在宫颈癌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质子治疗能够更精准地将辐射剂量集中在肿瘤部位,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副作用。
三、化学治疗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也可以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等。
新的化疗方案和药物组合不断被研究和应用。
例如,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此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四、靶向治疗随着对宫颈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方向。
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论文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摘要】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严重地威胁着妇女的健康。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约80%的患者把放射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腔内近距离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是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适合于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子宫颈癌,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随之日益革新,下面对宫颈癌放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述。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2-02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约80%的患者把放射治疗作为单独治疗或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腔内近距离治疗结合体外照射是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适合于治疗各个临床期别的子宫颈癌,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随之日益革新,下面对宫颈癌放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述。
1 腔内放疗技术的进展传统腔内后装治疗采用低剂量率射线的腔内治疗,随着辐射与防护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多采用高剂量率射线治疗宫颈癌,放射源有152ir和252cf等,具有治疗时问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肿瘤消退快等优点,此外,放射源的微型化使得近距离治疗更为方便。
目前国内多采用易于防护、半衰期短的192ir为放射源,推广较好。
20世纪7o年代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开始252cf后装治疗官颈癌的临床工作。
252cf中子射线具有与伽玛γ射线和x射线不同的放射生物学特点,其传能线密度(let)高,没有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和亚致死性损伤修复,对处于不同增殖周期的细胞没有选择性,各期肿瘤细胞对中子射线都敏感,对含氧细胞和乏氧细胞均有杀伤力,射线氧增效比(oer)低,较好地克服了γ和x射线对恶性肿瘤内乏氧细胞不敏感的缺陷,与普通光子线比较,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更强,其生物效应剂量(bed)是普通光子线的1.6倍以上。
2002年,俄罗斯m ina l2 等报道了60钴137铯、 252锎后装放疗治疗ⅲ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
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当前阶段对宫颈癌的放射性治疗方法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对当前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8月之间入院治疗的46名宫颈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方法进临床观察,并且就放射治疗中的同步放化疗与新型辅助化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当前阶段治疗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方法具有多样性,并且对宫颈癌早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结论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前提是发现早,在宫颈癌早期进行放化治疗,治愈率较高,宫颈癌中、晚期治疗方面还需要应用多种组合放射法进行[1]。
【关键词】宫颈癌;放化治疗;效果评估;发展当前阶段,宫颈癌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之一,通过对宫颈癌治疗方法进行多年的临床观察,目前常用的放射治疗在宫颈癌临床治疗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说当前大多数医院已经将放射治疗或者放射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2]。
采用腔内近距离体外照射治疗时当前阶段治疗宫颈癌最为普遍的方法,对各个阶段宫颈癌治疗都具有可观的疗效,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技术的不断革新,宫颈癌放射治疗技术也向着多元化发展,以下是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期间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方法与技术分析,现将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入院治疗的46例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方法与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并且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23人,分别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与新型辅助化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患者年龄为25-64岁,平均年龄47.6岁,通过本院对患者肿瘤病变情况进行诊断,患者属于早、中期,无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
2腔内放疗技术的发展腔内放疗技术治疗宫颈癌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传统的腔内放疗主要是低剂量射线对腔内肿瘤进行治疗[4],随着当前放射技术的不断革新,已经能够掌握高剂量射线对腔内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目前使用的放射源主要有192lr,采用高剂量射线对腔内肿瘤进行放射质量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肿瘤消退速度快和低并发症的优点[5],该技术使用微型放射源在进行肿瘤治疗中更为方便。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宫颈癌的治疗进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体化。
本文将围绕宫颈癌的治疗进展,系统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和新兴的治疗方法。
1.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进展早期宫颈癌指的是临床分期为IA1和IA2的病例,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常规的手术方法是宫颈锥切术(cone biopsy)或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手术后通常会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然而,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使得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成为可能。
宫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技术的出现,使得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更加个体化,符合患者个人需求。
2. 进展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进展期宫颈癌包括IIB期至IVA期,治疗的目标是实现最佳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放化疗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综合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放射疗法和化学药物来杀灭恶性细胞。
放疗可以选择外照射和内照射的组合方式,化疗则常使用顺铂、紫杉醇等抗癌药物。
此外,靶向治疗也逐渐成为进展期宫颈癌治疗的新选择。
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利用抗血管生成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可以有效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3. 复发宫颈癌的个体化治疗复发宫颈癌是指术后或放化疗后,癌症可能再次出现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非常具有挑战性。
根据个体化的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组合治疗。
同时,临床试验中的新技术和新药物也为复发宫颈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4. 免疫治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广泛应用。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免疫检查点上的抑制信号,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免疫治疗为晚期和复发宫颈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治疗进展日新月异。
宫颈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Hale Waihona Puke Up ae 2 0 , ( ) 5 5 0 . d t ,0 0 6 6 : 9 —6 2 i e aP rnaC dr sT pao c pi o co [ 7 Sen r .Fa i ,To o .La r s o cm y m e t m y 1] a ds be u n rg a c e l 4 p t n s[ ] n u sq e t e n n yrs t i 5 ai t J .Hu p u sn e m R po ,0 0 1 ( ) 1 9 —1 9 . e rd 2 0 , 5 9 : 9 3 9 6 z a z tF, mi e ta .P e n n y f 一 [8 Ne h tCH,Ne ha Roe s h M ,e 1 r g a c oI 1]
宫颈 癌 放射 治疗 研 究进展
邓柑 雀 , 升武 黄 ( 西 百色 市人 民医院 , 广 右江 民族 医学院 附属 西 南 医院 肿瘤科 , 西 百色 5 3 0 广 3 00 E—mald aq e 1 3 cm) i gn u@ 6 .o :
关 键 词 : 官颈 肿瘤 ; 射 疗 法 放 中 图分 类 号 :R 3 .3 7 7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di1 .9 9 i n 1 0 —5 1 .0 2 0 .7 o:0 3 6  ̄. s .0 1 8 7 2 1 .3 0 6 s
l k a e a aoc pc my metmy [ ] o f r l rso i o r p o co J .Hu Re rd m p o , 1 9 , 3 8 : 1 2 1 6 9 8 1 ( ) 2 0 —2 0 .
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研究结果
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研究结果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治疗宫颈癌的方法众多,其中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对宫颈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干扰素制剂是一种生物制品,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病毒感染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干扰素制剂的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性,阻断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
而放射治疗则利用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早期研究显示,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项针对宫颈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
这可以归因于干扰素制剂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以及通过增强免疫反应来达到持久的治疗效果。
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临床疗效上,还体现在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
研究发现,与单纯放疗相比,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更少,副作用更轻。
这主要归功于干扰素制剂作为生物制品的独特性质,与化学药物相比,更加安全可靠。
同时,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治疗对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的不良影响。
然而,虽然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在治疗宫颈癌中表现出了许多潜力,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对治疗计划和药物剂量的个体化定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干扰素制剂的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因此,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同时降低药物的成本是重要的方向。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和分析,干扰素制剂联合放射治疗可作为宫颈癌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它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期的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成本控制是未来发展方向。
宫颈癌体外放射的治疗进展
宫颈癌体外放射的治疗进展摘要】宫颈癌一直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宫颈癌患者(Ⅰ~Ⅱa) 单纯手术与单纯放疗两者疗效相似,在中晚期,非手术治疗模式采用放疗为主,腔内近距离照射结合体外放疗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放射治疗。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精确放疗新技术可很好提高靶区放射剂量同时降低周围组织放射剂量,本文主要就些新技术的优点、应用情况及疗效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宫颈癌;体外放疗;三维适形放疗【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002-02宫颈癌近年来一直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一年大概有50万宫颈癌新患者,其中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每年宫颈癌新患者约13.15 万,占全世界28.8%,是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当前,Ⅱa期前临床治疗方案多为手术为主、放疗为辅的治疗,Ⅱb期以后主要治疗手段是放射治疗。
腔内近距离照射结合体外放疗是最普遍使用的放疗方法,可应用于治疗各个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此中体外照射是最紧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放射性治疗相关机器设备及专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宫颈癌放疗技术也逐渐日新月异,接下来对宫颈癌体外照射治疗的现状及进展加以简单阐述。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由腔内近距离照射和体外放疗组成,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合是宫颈癌的治疗标准原则,体外照射加后装放疗成为了中晚期宫颈癌的最佳放疗方案,宫颈癌放射性治疗水平在机械设备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的推动下越来越成熟。
体外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放疗的重要部分,最近几年,由于计算机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接踵出现了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 apy,IMRT)和其他更精确放射治疗技术。
局部晚期宫颈癌研究进展
局部晚期宫颈癌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大多数患者初诊时病变多为中晚期,预后很差。
近年来,肿瘤学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普遍认为,对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应从原来的单一的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放疗、化疗、手术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但目前对术前辅助放疗、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既能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愈率,降低其毒副反应,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
据统计2008年全球宫颈癌发病人数约为529 800例,死亡人数约为275 100例,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第三大肿瘤,其中85%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是女性肿瘤致死的第二位原因[1-2]。
目前宫颈癌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多种治疗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
对于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治疗可选择单纯根治性手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或根治性放疗,预后良好,其5年生存率达90%,对其中原发肿瘤>4 cm的Ⅰb2~Ⅱa期患者,其主要治疗手段以同步放化疗为主,其次为手术(2009年NCCN指南同步放化疗为Ⅰ类证据,手术则为ⅡB类证据);而对于中期和局部晚期宫颈癌(ⅡB、ⅢA期),其治疗手段仍以放射治疗为主,其5年生存率徘徊在50%~70%和30%~50%之间[3]。
对ⅢB-Ⅳ期则以系统的全身治疗为主,预后差,5年生存率为10%~45%[4]。
目前对于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多数以放射治疗为主,因其局部病变范围较大存在大量乏氧细胞,对放疗不敏感,局部控制较手术差,易出现肿瘤未控、复发及转移,疗效欠佳,预后不良,生存率低。
对于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妇科和肿瘤学专家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但疗效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徘徊在50%~70%和30%~50%之间,成为宫颈癌热点研究问题[3]。
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的研究进展
金鸽;李魁秀(审校);郭云峰;高阳阳
【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卷),期】2022(49)2
【摘要】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近距离放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部放射剂量,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三维后装近距离放疗、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等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三者互为联系,对于偏心肿瘤,腔内后装放射治疗靶区覆盖不全、剂量分布适形度不佳,而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可弥补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不足。
放射性粒子植入放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为复发性宫颈癌患者提供更多的可能。
因此,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为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总页数】5页(P202-206)
【作者】金鸽;李魁秀(审校);郭云峰;高阳阳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调强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雌孕激素的影响
2.调强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在晚期宫颈癌中的疗效评价
3.宫颈癌近距离放疗过
程相关急性不良反应分析及研究进展4.放疗综合干预在盆腔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治疗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5.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经6MV-X线三维调强放疗+CT引导下三维插植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放疗的疗效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摘要:宫颈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比较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最近几年,各种新型技术不断涌现,调强放疗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内照射治疗的应用等,保证了放疗更为准确,显著减少了正常组织的剂量及其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对于患者预后的判断也更为具有指导性价值。
本文首先阐述了宫颈癌的诊断,并针对宫颈癌放射治疗进行综述。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应用研究引言:宫颈癌是妇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于第四位。
我国年发病例数9.89万,年死亡例数3.05万,且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给女性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患者疾病治疗较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经多年临床实践应用已获取较好的疗效。
本文主要综述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
一、宫颈癌的诊断首先,活组织病理检查。
Papanicolaou试验能够对宫颈癌进行筛查,然而假阴性率高达50%,要想确诊需要进行宫颈活组织的检查。
阴道镜能够放大10-40倍,认真观察宫颈表面上皮病变和异形血管,上皮细胞与血管相应的变化利于针对良恶性病变进行辨识,以判断是否为HPV感染。
进行定位,直视下对相应病灶组织加以获取,备送进行病理检查,以加强诊断的精准性,降低疾病漏诊情况的发生率。
其次,HPV感染的检测。
单一的HPV检测方法并不能明确患者是否出现病变及其病变进展的情况。
针对HPV感染后一系列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当前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DNA倍体分析、甲基化标志物、蛋白类标志物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既往检查方法不足的有效弥补,在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癌前病变。
CIN是一种潜在性的宫颈癌前病变,通常由病理医师经宫颈活检给出诊断,同时针对各种异常的癌前变化实施分级。
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将轻度异常定义为CIN1,中度异常定义为CIN2,重度异常与原位癌定义为CIN3。
宫颈癌放射治疗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 eat n a ihr y A l t o i l Inr no aMei l oee H ho 0 0 5 hn ) Dp r tfR do ea , f i e H s t , n e Mog l dc lg , oht 10 0C i me o t p i f a d pa i aCl a
・
4 6・ 8
Jun l Inr noi Mei l o ee D c2 1 V13 N . ora ne gl dc lg e. 0 1 o 3 o巨 Mo a aC l .
宫 颈 癌 放 射 治 疗 远 期疗 效 的 临床 研 究
郁志龙 , 索志敏 , 闫瑞敏 , 张保 祯
疗的疗效均较好 , 后者较前者具有较 多的优越性 , 建议推 广使 用 高剂量 率近距 离治疗, 对经济状 况不好 的病人 ,
可 以采 用盆 腔 大 野 照射 , 应 降 低 近 距 离照 射 的 剂 量 。 但 关键词 : 宫颈 癌 ; 射 疗 法 ; 距 离 ; 放 近 高剂 量 率 ; 剂 量 率 ; 装 技 术 低 后 中图 分 类 号 : 85 R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l3 2 1 )6— 4 6— 6 10 2 1 (0 1 0 0 8 0
( 内蒙 古 医学 院 附属 医 院 放 疗 科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 0 5 ) 10 0
摘
要: 目的: 明确宫颈癌单纯放 疗时低 、 高剂量率近距 离治疗、 外照射 中线档铅 与否的远期 疗效和放 射性
损 伤 , 导 宫 颈 癌放 射 治 疗技 术 改进 。 方法 : 指 回顾 性 分 析 了 2 0例 I 一Ⅲ期 宫 颈 癌 的放 射 治 疗后 的 长 期 随 访 结 4 果, 较低、 比 高剂 量 率 后 装 治 疗 和 盆腔 大 野 中 线挡 铅 与否 的 疗 效和 副作 用 。 结 果 : 组 随访 时 间 为 l 全 3~1a 中位 6, 随访 时 间 l. a 随访 率 9 % 。1a总 生 存 率 为 6 .7 。 I 1a生存 率 10 ,/ 8 .5 ,1 4 % 。低 46 , 0 0 91% 期 0 0 % 1期 3 0 % 1期 6 I 剂 量 率组 1a生存 率 I 是 10 ,I 6. l , 0 期 0 % 1期 4 7 % Ⅲ期 4 .6 。 高 剂 量 率 组 1a生 存 率 是 I 9 . 1 , 28% 0 期 2 3 % Ⅱ期 6 .9 ,I 4 . 8 。低 、 剂 量 率 组 I期 中 线 挡 铅 与 不 挡 铅 的 1 a生 存 率 分 别 为 10 、0 % 和 10 、 2 6 % I期 13 % I 高 0 0 % 10 0% 10 ;I 的 1a生存 率 分 别 是 6 .2 、5 和 6 .9 、12 % 。 I期 的 1a生存 率 分 别是 4 % 、5 4 % 和 0 % l期 0 45% 6% 38% 6.9 I I 0 0 4 .5 4 . 3 、9 2 % 。 经过 显 著 性 检 验 , 00 。本 组 34级 放射 性 直 肠 炎 总发 生 率 为 1. 3 , 余 均 为 12级 33 % 3 .9 P> .5 、 3 1% 其 、 放 射 性 直 肠 炎 , 铅 组 的 副 反 应 较 轻 。放 射 性 膀 胱 炎发 生 率 为 8 8 , 挡 . % 多为 12级 。 结论 : 、 、 低 高剂 量 率 近 距 离治
适形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d o i :1 0 . 1 1 8 7 7 i s s n . 1 6 7 2 . 1 5 3 5 . 2 0 1 5 . 1 3 . 0 5 . 0 4
放 射 治 疗 在 中 晚 期 宫颈 癌 的 治 疗 中 占有 极 其 重 要的地位 , 但 传 统 全 盆 腔 照 射 野 内常 包 括 膀 胱 、 直肠 、 小肠 、 骨盆等 正常组织 , 易 导 致 各 种 并发 症 , 使 患者 的生活 质量 下 降, 甚 至 出 现 严 重 的危 及 生 命 的 并 发 症 …。 已 有 多 项 研 究 表 明 , 近 年 来 应 用 于 临床 的 I MR T, 无 论 是 在 靶 区适 形 度 还 是 在 正 常 组 织 的 保 护 中均 较 常 规 放 疗 有 明显 的 优 势 口 】 。但 由于 内部 器 官 运 动 和 肿 瘤 体 积 变 化 , 及定位 、 摆 位 的误差 , I MR T的应 用 仍 是 一 个 需要 积 极 研 究 的领
优化, 以及 I MR T与 腔 内照 射 的 结 合 等 方 面 , 本 文 总 结近 年 来 I MR T在 宫 颈 癌 中 的研 究 进 展 。
患者 血常规 显示血 小板计数 仍减少 , 但 维 持 在 稳
定 水 平 。 放 疗 4周 后 , MR T 显 示 肿 瘤 体 积 缩 小 3 0 % 。 给 予 新 鲜 冰 冻 血 浆 输 注 后 进 行 子 宫 切 除
的总 体 治 疗 效 果 。 1 . 1 . 2 根 治 性 放 疗 I MR T在 根 治 性 放 疗 中 的 作 用还 在研 究 中, 其 中多 数研 究属 于 回顾性 分 析 。 Ki d d等 进 行 了 一 项 大 样 本 前 瞻 性 研 究 , 纳入 1 3 5 例接 受 I MR T和 腔 内 治 疗 的 宫 颈 癌 患 者 , 结 果 显 示在 2 2个 月 的 中 位 随 访 时 间 内 , 患 者 的 总 生 存 率 和无疾病进 展生存率分别 为 9 3 %和 6 7 %, 接 受 I MR T和 腔 内 治 疗 的 患 者 生 存 率 较 使 用 三 维 适 形 放疗 的 患者有 所提 高 。另外 , G a o等 D 4 ] 比较 了 9 4
宫颈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精确放射 治疗 技术 【。 它采 用 旋转 聚 焦 原 理 , 4 ] 使装
在旋 转式 源体上 的 3 O个 C 。 o放 射 源 围绕 病 灶 中 心 做锥 面旋转 聚焦 运 动 , 非共 面 方 式 的不 同方 向穿 以 射正 常 组 织 而 将 焦 点 聚 焦 至 肿 瘤 。 在 计 划 中 用 5 %剂 量 曲线包 绕 G V, 靶 点精 度 高 , 仅 提 高 0 T 其 不
损害等 并发症 【 。 3 ]
7射线 立体 定 向放 射治疗 是 一种 准 三 维适 形 的
疗 和常 规放疗 时小肠 、 直肠 、 胱受 量 。结 果表 明给 膀
予 中等剂 量 (0 y 4 G ) , 用 I T计划使 正 4G - 5 y时 应 MR 常组 织受 照体 积 显 著 减 少 , 当 剂 量 ≥ 5 Gy 应 用 但 5 ,
放 射治疗 ( tni d l e ai i hrp ,M— i es ymo ua drda o tea y I n t t tn
R 等 新技术 , 已应用 到宫颈癌 的治疗 【 。 T) 均 2 ]
由于 宫 颈癌 患 者多 为 中老 年 人 , 因传 染病 阴 常 道狭 窄 、 阴道 闭锁 、 病期 晚 、 瘤体积 较大 、 肿 阴道解 剖 位置 变形 、 口偏 向一 侧 , 大限制 腔 内后 装施 源器 宫 极 的应 用 , 使腔 内放 射源 位置不 易 固定 , 易造成 放射 剂 量不均 匀 , 而导 致肿 瘤 复 发 或 出现 永 久性 放 射 性 从
I T照射 技术 时 , 方剂 量稍 有增 加, 常组 织 受 MR 处 正
照体 积都会 显著增 大 。该研 究证 实 了子 宫切 除术后 应用 I MRT行全 盆腔 照射 时剂 量增 加 到 5 Gy在理 4 论 上可 行,MR 计划 比传 统 计 划 更 能 减少 正 常 组 I T
早期快速反应基因5在宫颈癌放疗辐射敏感性中的研究进展
早期快速反应基因5在宫颈癌放疗辐射敏感性中的研究进展[摘要] 低辐射敏感性是造成宫颈癌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提高放疗敏感性进而增强放疗效果,一直以来困扰着临床医师。
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现已发现有关肿瘤细胞增殖、调控以及凋亡的多条分子通路,为探究宫颈癌辐射敏感性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早期快速反应基因5(IER5)作为肿瘤相关因子的一员,已有研究证实,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挥着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以及增强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作用。
因此,IER5基因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新靶点,具有潜在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早期快速反应基因5;宫颈癌;放射治疗;辐射敏感性[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5)09(c)-0035-04[Abstract] Low radiation insensitivity is one of the high recurrence factors in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How to enhance radiation sensitivity and then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radiotherapy has long remained an important obstacle in clinic. In recent years,the constant evolu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technology has led to more discoveries about the pathways of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regulation and apoptosis from gene level,which provide a good platform for exploring radiation sensitivity mechanism of cervical cancer. Existing studies have confirmed,immediate-early response gene 5 (IER5),as a member of tumor correlation family,can suppress proliferation,accelerate the apoptosis as well as increase the radiation sensitivity in a wide variety of tumor cells. Therefore,the potential clinical use value of cervical cancerradiotherapy-IER5-may become a new target for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which is worthy of in-depth study.[Key words] Immediate-early response gene 5;Cervical cancer;Radiotherapy;Radiation sensitivity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宫颈癌在全球非发达地区因癌症导致死亡的病因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1]。
宫颈癌体外放疗进展
医 师确定靶 区及 周 围正 常组 织的 范 围、 期的 照射剂 量 , 后将 图像 预 然
【 章 编 号 l l 7 — 7 22 0) 5b一 l 4 l 文 6 4 0 4 (0 90 () 0 7—0 4 重粒 子束 高 线性 能量 传输 射线 放疗 (eV at I B a — ih H ay prce em Hg i
Ln a nry Tase a jtea y ierE eg rnfrRdoh rp )
传 输到逆 向计 划系统 , 由计划 系统优化射野 参数以达 到理想 的临床 目 标。 不仅能使射 线束在 三维空 间形态 上与靶 区形 状一致 , 而且 在计划 优化 的条件 下能实现 靶 区边 缘被 9 等剂 量 曲线 包绕 , 好地满 足I 很 I 缶 床剂 量等要 求 , 合肿瘤 放疗生 物学 原则 , 符 不受病 灶大 小和形 态 的限 制, 适应证范围较广。D c T 3 — R 在给予盆腔不同区域和淋巴结引流区 足够剂量的同时 , 比常规射野更有效地减少小肠、 直肠和膀咣的受量 【 。 l 】 2 调强放 疗 ( t sy M dle aii hr yI T Ie i— ou t Rdao T e p , n nt ad tn a MR ) 调 强放疗强度 可调的适 形放射 治疗过程采 用反计 划 , 由医生 首先 根据射 野内的肿瘤 的形态和 性质给 出处方剂量 分布 , 处方剂 量包 这个 括肿 瘤的照射剂量 和关键组 织的 限制剂量 , 后根据肿瘤 和关键 组织 然 的位置、 组织的不均匀性 、 射野数 目等因数由计算机经反复迭代运算 得 出每个 射野的最佳 射束 强度分布 , 得实际在 体内形成 的空 间剂量 使 分布 与医生的 处方剂 量最 接近 。 调强适 形放 射治疗 ( T, 称调 强 I MR 简 放疗 ) 应用于 临床仅 有短短 几年 的时 间,却 引起 肿瘤 放疗界广 泛 的重 视 ,并用 于宫颈 癌治疗 。 T I MR 具有 巨大的 发展潜 势 , 为是 2 被认 1 世纪 宫颈 癌放射 治 疗的趋 势 和方 向 。 3 四维 、 维照 射 技术 五 四维 照射技术是 在三维 照射技术 的基础上加 上时 间概 念 , 主要 包 括适时照射和 自适应 照射 即在治疗的前5 次每天 行1 像学检查并通 次影 过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确定其计 划靶区 , 然后综合分析这 5 的结果确定 次 最 终 的 计 划靶 区 。 五维照射技术是在 四维照射技术的基础 上将 肿瘤及正常组织 的放 射 生物学 因素考虑在 内。 这需要 在细胞生物 学和放射 生物学 方面进行 深 入 的研 究 , 指导 临 床 确定 最 佳分 割 照射 时 间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宫颈癌在我国的妇科恶性肿瘤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目前常采用手术、常规放化疗等方法治疗宫颈癌患者,但患者预后较差。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是不同于普通适形放疗的治疗方法,能使辐射更为准确的照射靶区,可在提高照射剂量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本文就宫颈癌的SRS治疗进行综述,分析其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为宫颈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宫颈癌;预后;副作用【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8-0005-02Application progress of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in cervical cancerFeng Kaihua, Yu Yonggui(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Meilian, Luo Jianfeng, Zhang Kebo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ilin, Guangxi 541001,China【Abstract】Cervical cancer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t tumors in China after breast cancer. Currently, surgery and routine chemoradiotherapy are often applied to treat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but their prognosis is poor.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 is a treatment method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conformal radiotherapy, which can make target volume irradiated more accurately with radiation. It can reduce the damage to normal tissues while increasing radiation do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RS treatment for cervical cancer, and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progress in cervical cancer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hoices of cervical cancer treatment.【Key words】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Cervical cancer; Prognosis; Side effect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原发于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且治愈率高、预后较好,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律流血等症状,且晚期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的概率较高[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全球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生命和健康,而且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因此引起了国际医学界广泛的关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共的卫生健康问题[1,2]。
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宫颈癌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疾病,高居首位[3]。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的研究表明[4],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增的病例约53 万,其中死亡病例约27.5万,发展中国家地区约占据85%的病例,约90%以上新发病例的年龄小于70岁,估计到2030年新发病例会增加到约41万[5-7]。
中国每年会有新增的患者13.15万,约占全世界内新增病例的28.8% ,在国内女性的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8]。
1 宫颈癌放射治疗现状1.1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 Diment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指的是靶区形状和射野形状在三维的方向上高度的一致,与传统放疗技术相比,适形度方面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其中主要是根据CT扫描后三维重建形成的数字重建影像(DRR)图,由放疗医生在重建的图像上面勾画出肿瘤靶区以及毗邻的重要器官,或者是在断层CT上面直接勾画出每一层的靶区和毗邻的危及器官,然后由系统进行三维立体重建。
物理师进行设计计划,调整射线的入射方向、形状、射野权重,调整多叶光栅的形状,从而实现靶区的边缘覆盖90%的等剂量曲线,使射野均匀的照射肿瘤瘤体,比传统的射野更有效而且减少了小肠、直肠、膀胱的受照射量[9]。
1.2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1.2.1普通调强治疗调强放疗,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准确的体外三维照射技术,计算机技术、逆向放疗计划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其能应用于临床。
IMRT通过调整射野内的强度分布,从而得到高度匹配的靶区三维剂量分布,在不增加甚至减少毗邻正常组织受量前提下,达到提高治疗增益,增加靶区剂量的目的[10]。
IMRT技术可以使靶区内的剂量强度更均匀和靶区的照射适形度更好,从而更好的把剂量集中到肿瘤靶区,与此同时几个剂量水平照射可以在一个IMRT 的计划内实现,不同靶区对于放射剂量的要求可同时得到满足,不需要缩野推量。
1.2.2容积旋转调强治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 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是一种改良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它的特点是照射过程中,机架连续旋转,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连续运动,通过机架的多弧或单弧旋转,来实现不同射野方向上射束强度的调整。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arian公司的产品为RapidArc)技术通过动态MLC连续的运动配合可变剂量率进行束流强度的调整来完成治疗,它在应用较少机器跳数、较短治疗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完成与IMRT相当或更优化的剂量传输。
VMAT的计算上,Varian 的Eclipse系统采用了直接子野的优化法(Direct Aperture Optimization,DAO),包括加速器物理限制的参数在内可变优化参数较多,使得DVO过程复杂并且且耗时较长。
Otto等对DVO算法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优化效率。
文献报道,VMAT 技术对鼻咽癌[11]、肺癌[12]、前列腺癌[13]、食管癌[14]、胸膜间皮瘤[15]、胶质瘤[16]和颅内转移瘤等恶性肿瘤治疗时能大幅度提高治疗效率,更有效的节约治疗时间。
和其他放疗的技术相比较,VMAT具有高效、快捷、精确的领先优势。
Cozzi 等通过比较8例宫颈癌患者单弧VMAT计划与IMRT计划,结果显示对危及器官保护方面VMAT更优于IMRT计划,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在靶区的适形指数(Cornformal Index,CI)和均匀性的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上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许多应用VMAT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报道中均指出,VMAT计划比其他放疗计划在保护危及器官和剂量分布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2 VEGF、OPN与宫颈癌的放射治疗2.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1.1 VEGF结构特点VEGF是一种二聚体糖蛋白。
可产生VEGF121、VEGF145、VEGF165、VEGF189和VEGF206 5种蛋白形式,其中VEGF145是在女性的生殖道肿瘤细胞和胎盘细胞上发现的,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并启动体内血管形成。
2.1.2 VEGF生物学功能VEGF为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特异性最强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它同时具有较强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以及增加血管通透性作用,在实体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1.3 VEGF与宫颈癌的关系近年来发现,VEGF与肿瘤存在着密切联系,肿瘤细胞内VEGF的表达能促进肿瘤的快速增长、血管生成以及转移,而缺血、缺氧又是导致VEGF分泌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种恶性肿瘤组织确实含有高浓度的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中特异性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研究表明VEGF 参与了宫颈癌血管的生成、肿瘤的增殖和转移,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血管生成有明显相关性。
2.2骨桥蛋白(OPN)2.2.1 OPN结构特点人OPN的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4q13位点上,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其外显子有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区域(SNPS)。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OPN蛋白分子中含有特异的RGD(Arg-Gly-Asp,精氨酸一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这一序列在不同物种的OPN中都普遍存在,它对于OPN的粘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RGD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其介导OPN与细胞的结合。
2.2.2 OPN生物学功能OPN通过与不同受体结合而发挥各自作用。
OPN通过结合整合素受体来参与内皮细胞迁移、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甚至抗凋亡等过程。
OPN主要通过细胞粘附序列RGD识别avβ3整合素从而与细胞外基质结合;调节矿化组织的形成与重建;对微生物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刺激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抑制草酸钙晶体增长;OPN影响基因的表达、钙调节和NO;参与细胞的移动。
2.2.3 OPN与宫颈癌OPN 在宫颈癌发展、转移、侵袭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通过检测血清学中OPN 的表达水平评估患者临床疗效,且可能作为一个新的标志物用于宫颈癌的预后判断和复发预测。
OPN 表达水平在分化程度、转移程度不同组间有明显差异性,说明OPN 的升高预示着宫颈癌较高的恶性程度、局部转移。
3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已经成为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并且受到了世界的大力肯定。
由于宫颈癌调强放疗较常规放疗照射范围明显缩小,更易受到肿瘤退缩与位移、靶区与邻近器官位置和体积变化以及摆位误差的影响。
文献显示经40~50Gy放疗,肿物可缩小50%~80%。
肿瘤退缩后,危及器官(organatrisk,OAR)进入照射区域的体积增加,势必引起受照剂量增加。
因此,建议患者在定位和分次治疗前适当充盈膀胱使体积处于较大状态,为降低膀胱不同充盈程度对治疗的影响。
VMAT方法的出现也极大的提高了放疗的精度,但是由于宫颈癌调强放疗中肿瘤体积变化、退缩、器官运动和摆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VEGF及OPN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广泛存在于患者的体液中,可作为一种无损伤性的肿瘤诊断及治疗标记应用于临床中,同时也可用来判断患者的预后,同时随着对VEGF、OPN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为肿瘤的治疗和研制有效抑制肿瘤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1]Arbyn M,Castellsague X,de Sanjose S,et al.Worldwide burden of cervical cancer in 2008 [J]. Ann Oncol,2011,22(12):2675-2686.[2]Arbyn M,Walker A,Meijer C J. HPV-based cervical-cancer screening in China [J]. Lancet Oncol,2010,11(12):1112-1113.[3]李庭芳,陈锐. 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概述[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2):19-22.[4]Parkin D M,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J].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05,55(2):74-108.[5]Herrera D G,Schiefelbein E L,Smith R,et al.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US-Mexico border region:a bination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Matem Child Health,2012,16:258-306.[6]Luhn P,Wentzensen N.HPV-based Tests for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ndManagement of Cervical Disease [J].Curt Obstet Gynecol Report,2013,2(2):76-85.[7]Chang S C,Woo J S,Yau V,et al.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nd Chinese women:insights from focus groups [J].Front Psychol,2013,4:48.[8]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12-2028.[9]戴建荣.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49,179.[10]吴丽丽,林珠,张基永,等.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调强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28):3713-3715.[11]Dai JR ,Hu YM . Intensity - modulation radiotherapy using independent collimators:an algorithm study[J].Med Phys,1999,26(12):2562-2570.[12]Palma D,V ollans E,James K,et a1.V 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for delivery of prostate radiotherapy:comparison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and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8,72(4):996-1001.[13]Hall WA,Fox TH,Jiang X,et a1.Treatment efficiency of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in comparison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J].J Am Coll Radiol,2013,10(2):128-134.[14]Abbas AS,Moseley D,Kassam Z,et al. V 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 large planning target volume in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J].J Appl Clin Mad Phys,2013,14(3):4269.[15]张矛,金海国,卜明伟,等.脑胶质瘤术后VMAT与IMRT放疗技术间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6):2959-2963.[16]林秀桐,孙陶,传栋,等旋转调强与固定野逆向调强放疗在颅脑多发转移瘤中的剂量学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0,30(5):585-590.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