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习题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春节C. 感恩节D. 万圣节答案:B. 春节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 《史记》3.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什么?A. 五种不同的戏剧情节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C. 五种不同的戏剧音乐D. 五种不同的戏剧道具答案:B. 五种不同的戏剧角色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艺术?A. 书法B. 京剧C. 茶艺D. 油画答案:D. 油画5.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包括哪项?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所有以上答案: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1. 请写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种主要哲学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儒家、道家、法家2.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农历新年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__是指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艺术。

答案:文学4.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而闻名。

答案:刺绣5. 中国的__________是一种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超过3000年的历史。

答案:围棋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饮茶的行为,还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宴等多种形式。

茶文化强调的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礼仪、交际和修身养性的活动。

在中国,茶被视为一种社交媒介,通过品茶、赏茶、交流茶艺,人们可以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2. 描述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

答: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主要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通常用红纸写上吉祥的话语,然后贴在门框上,以期带来好运。

放鞭炮则是用来驱邪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拜年是亲友间互相拜访,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传统文化”主题突破卷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传统文化”主题突破卷

3.传统文化【第三单元】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得分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主题百科。

(33分)1.填一填,查字典完成练习。

(15分)(1)“赚”“购”“贫”这三个字中都含有________字,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____有关。

我还知道带有这个偏旁的字:________、________。

(2)①烤灶②煮热③烫煲这三组字都与“________”有关。

2.看图,填上恰当的动词。

(18分)二、主题探究。

(32分)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珠峰耸黄河______ 长城______(2)申猴酉________ 戌狗亥________(3)___________节,__________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4)这些菜是怎样做成的?请你选择合适的做法填空。

(填序号)(5)请选出下列食物对应的节日。

(填序号)三、主题交际。

(15分)4.连一连,再填空。

①脆生生②辣乎乎③香喷喷④软绵绵⑤油腻腻小丽:我早餐会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小军:中餐我喜欢荤素搭配,因此,我会选择_____。

(填序号) 四、主题阅读。

(20分)北京烤鸭烤鸭,旧称“烧鸭子”,是最具特色的“京味菜”。

北京全聚德采用的是“挂炉烤鸭法”,烤鸭师傅用一根长长的烤杆,( )起肥鸭,( )进炉膛,( )在炉梁上,其间还要有规律地( )鸭子。

所以,烤出的鸭子如枣红色的绸缎一样光洁、闪亮、诱人;口感细腻、香酥、皮脆、肉嫩。

据说,技艺娴熟的片鸭师傅能将一只熟鸭均匀地片成大小薄厚一样的108片,且每片上都有皮、有肥肉、有瘦肉。

吃时,一般用荷叶薄饼抹上甜面酱,铺上葱白丝,卷起来吃,根据季节不同,还要配着萝卜条或黄瓜条。

“逛长城、听京戏、吃烤鸭”是北京旅游的三大特色。

有机会你也去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吧。

5.把下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填序号,8分)①转动②挂③挑④放6.北京旅游的三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具特色的京味菜是_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下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检测卷

小学二年级下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检测卷

小学二年级下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检测卷
班级:姓名:分数:(卷面5分)
一、填空,补充诗句。

(15分)
1、,将军夜遁逃。

2、欲将轻骑逐,。

3、君看一叶舟,。

4、,但爱鲈鱼美。

5、,死亦为鬼雄。

二、推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0分)
1、《塞下曲》的是唐代卢纶。

()
2、《江上渔者》的是宋代范仲淹。

()
3、《夏日绝句》的是宋代李清照。

()
4、戚继光是明代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

()
5、一个国家必需统一,才能真正强大;一个民族必需团结,才能生生不息。

()
6、林则徐是唐代爱国政治家。

()
7、端午节的习俗是包粽子、赛龙舟。

()
8、屈原是爱国诗人,端午节是为纪念他的。

()
9、立秋是说炎夏将结束,秋天将到来。

()
10、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会“鹊桥相见”。

()
三、给句子找伴侣,用线连起来。

(40分)
1、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由奢入俭难。

2、由俭入奢易,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岂因祸福趋避之。

4、苟利国家生死以,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粽子香,香厨房;但愿海波平。

6、封侯非我意,艾叶香,香满堂。

7、至今思项羽,艾束著危冠。

8、棕包分两髻,不愿过江东。

9、泼水节白族
10、火把节傣族。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课外阅读拓展提升 (,有答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课外阅读拓展提升 (,有答案)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课外拓展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1.“腊”字的偏旁是,第三画是。

2.这首童谣里面包含了很多过年的习俗,请你写出三个。

3.请你说说这首童谣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家乡的春节按照广西省陆川县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

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了。

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

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刊净净迎新年。

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哪!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

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

每-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

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

天,人们不许杀生。

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

从初-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

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

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内容可丰富了。

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边不时响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

初三,大家-大早就起床,开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

小学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答案

小学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答案

答案:1.诗经2.屈原3.司马迁史记4.刘勰文心雕龙5.王羲之兰亭序6.山海关答案:7.司马相如 8.陆机9.王献之 10.李白杜甫11.程颐12.孔雀东南飞13.凌濛初 14.三国答案:15.曹丕 16.苏洵17.袁宏道 18.周易19.左传20.石壕吏垂老别21.警世通言22.关羽23.燧人 24.道教25.君为臣纲26.人27.豕 28.门下省29.乡试会元 30.探花31.梅 32.黄鹤楼答案:33.骆宾王 34.欧阳修35.杨万里 36.秦观37.马致远 38.唐寅39.中庸40.后汉书陈寿41.牡丹亭 42.罗贯中西游记43.李宝嘉老残游记44.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45.子 46.道47.赏心48.隶49.信 50.砚51.琴 52.兰53.切 54.净55.信陵君平原君56.麒麟57.指南针答案:58.唐尧 59.秦穆公60.义61.朋友62.稷63.蟾蜍64.金65.赤66.甘67.徽68.衡山 69.越城岭70.易答案:71.①易②数72.①风②会意73.冠祭74.户刑答案:75.赵楚76.孔融王粲77.阮籍向秀答案:78.韩愈曾巩79.汪世慎郑燮80.张果老吕洞宾81.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82.坤艮83.春分冬至84.承题入手答案:85.兖荆86.曾祖玄孙87.儒家法家答案:88.戊庚89.谋反不义答案:90.虎猴91. 寅酉92.鸡鸣人定93.黄钟大吕答案:90.虎猴91. 寅酉92.鸡鸣人定93.黄钟大吕答案:96.B 97.C 98.C 99.C 100.A。

二年级传统文化练习题

二年级传统文化练习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二年级出阅读闯关一、填一填。

(每空2分,共30分)1.天地玄黄,。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2.凡是人,,天同覆,地同载。

3.劝君莫惜金缕衣,。

4. 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又叫土影戏、灯影戏。

5.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爱国诗人。

6.神话故事中,决心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亲尝百草。

7.鲍叔牙真诚对待自己的朋友管仲,他们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成语“”由此而来。

8.亲爱的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呀!唐代颜真卿在《劝学》一诗中写道:“,。

”你看,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发奋努力,等到头发白了,后悔也迟了。

9.从荷兰侵略者的手里收复了宝岛台湾,成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10.是傣族的新年,时间一般在傣历六七月。

11.端午节的习俗有、等。

12.《盘古开天辟地》《鲧窃息壤治洪水》《燧人氏钻木取火》.....这些神话故事真有趣呀!我知道、也是神话故事。

二、选一选。

(每小题2分,共24分)1.“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A口、眼、手 B.心、眼、手 C.心、眼、口 D.口、眼、脑2.传说( )创造了文字。

A.神农B.女娲C.大禹D.仓颉3.“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横线上应填的节气是()。

A.谷雨B.清明C.春分D.小满4.《治家格言》中的( )一句教育我们做事要有个准备,不要事情到了急处,才想起要做准备。

A.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B.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C.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D.施惠勿念,受恩莫忘5.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A.七夕节B.重阳节C.感恩节D.端午节6.( )把沿途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A.玄奘B.班超C.郑和D.郑成功7.下列名句与诗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一贺知章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一王安石C.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同步练习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学习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二、我会写注音及组词贴:tiē(贴画、张贴、贴心)街:jiē(街道、街上、街灯)舟:zhōu(龙舟、渔舟、轻舟)艾:ài(艾草、艾子、艾香)敬:jìnɡ(敬爱、敬礼、敬意)转:zhuǎn(转身、转头、转让)团:tuán(团员、团圆、团结)热:rè(热爱、热水、冷热)闹:nào(热闹、打闹、闹钟)三、我会认注音及组词传:chuán(传统、传说、传话)统:tǒng(统一、总统、统考)宵:xiāo(元宵、宵夜、今宵)巷:xiàng(小巷、巷子、巷口)祭:jì(祭拜、公祭、祭文)堂:táng(课堂、礼堂、堂弟)乞:qǐ(乞讨、乞求、乞巧)巧:qiǎo(灵巧、巧干、巧手)郎:láng(新郎、郎中、令郎)饼:bǐng(饼干、画饼、豆饼)赏:shǎng(玩赏、观赏、赏金)菊:jú(菊花、黄菊、墨菊)四、多音字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五、近义词转眼——转瞬团圆——团聚热闹——喧闹六、反义词欢笑——痛苦热闹——冷清团圆——分离七、理解词语大街小巷:大的街道。

小的巷子。

泛指城市的各边街巷。

窗花: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乞巧: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祭扫: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登高: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也叫登高。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二年级传统文化检测题

二年级传统文化检测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传统文化检测题
姓名班级分数等级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对往,密对,燕舞对。

2、瓜对,对,对羊羔。

3、云对,雪对,对晴空。

4、对阁,对,巨海对,千山对 ,九泽对。

5、所为,省己。

7、一年之计在于。

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

一生之计在于。

8、知己知彼,。

9、路遥知马力,。

二、连连看。

(20分)
路遥知马力次早新年
除夕分岁随札记
心有疑将心比心
知己知彼习惯成自然
少成若天性日久结人缘
三、活动广角(30分)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问问你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反哺之孝”,“跪乳之恩”是什么意思?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们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

二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练习题(2015.5)

二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练习题(2015.5)

二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复习题一、填空题1、()红树乱莺啼,()平湖白鹭飞。

2、绿树浓荫(),楼台倒影()。

3、清溪流过碧(),空水澄鲜()。

4、梅雪()未肯降,骚人搁笔费()章。

5、()游芳草地,夏赏()荷池。

秋饮(),冬吟()诗。

6、只有天在上,更无()。

举头(),回首白云低。

7、读书如吃饭,善吃者(),不善吃者()疾瘤。

二、选择题1、花开红树乱莺啼,()。

A 草长平湖白鹭飞B 梅雪争春未肯降2、(),更无山与齐。

A 只有天在上B 回首白云低3、绿树浓荫夏日长,()。

A 满架蔷薇一院香B 楼台倒影入池塘4、隔断红尘三十里,()。

A 白云红叶两悠悠B 楼台倒影入池塘5、清溪流过碧山头,()。

A 绿树浓荫夏日长B 空水澄鲜一色秋6、梅须逊雪三分白,()。

A 雪却输梅一段香B 空水澄鲜一色秋7、有梅无雪不精神,()。

A 断红尘三十里B 有雪无诗俗了人8、(),与梅并作十分春。

A 日暮诗成天又雪B 风日清和人意好9、()游芳草地,()赏绿荷池。

A 春 B夏10、()饮黄花酒,()吟白雪诗。

A 冬B 秋11、少壮()努力,老()徒伤悲。

A 不B 大12、()年易老学难成,()岁光阴不可轻。

A 少B 一三、连线题(一)花开红树乱莺啼夕阳箫鼓几船归风日晴和人意好草长平湖白鹭飞(二)隔断红尘三十里空水澄鲜一色秋清溪流过碧山头白云红叶两悠悠。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同步训练(学生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同步训练(学生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同步训练一、基础与运用1.我会写的最漂亮。

舟贴团闹2.给多音字组词。

扫sǎo sào重chóng zhòng传chuán zhuàn转zhuǎn zhuàn3.读拼音,写字词。

(1)shén zhōu大地上,五十六个mín zú高唱yǒu yì之歌。

(2)hǎi xiá两岸的同胞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3)春节是rè nao tuán yuán的日子。

家家户户dǎ sǎo房屋tiē春联,大jiē小巷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4.选字组词。

(传转)动统(宵销)今售(赏常)月平(乞气)生巧(郎朗)牛晴(团围)巾圆5.把传统节日与习俗对应起来。

(填序号)①看花灯②扫墓③贴窗花④赛龙舟⑤放鞭炮⑥吃粽子⑦乞巧⑧吃月饼⑨赏菊⑩登高⑪插艾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6.照样子,写一写。

例:贝+占=(贴)(贴画)+市=+才=7.将下列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①台湾省日月潭我国一个湖是最大的②好地方真是葡萄沟一个③吐鲁番美丽的葡萄沟地方有个叫二、语言表达8.照样子,先组词,再写句子。

净(干净)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很干净。

亲。

灵村空9.你知道这些节日是哪个民族的吗?请你连一连。

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彝族三月三歌会傣族火把节壮族三、阅读与理解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________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________,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________,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________,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10.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入片段中相应的横线上。

①乞巧②清明③端午④中秋1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端午节可以吃月饼、挂艾草、赛龙舟。

②七夕节是由牛郎织女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习题(答案)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习题(答案)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1、(苏州园林)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颐和园)是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3、苏州四大名园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

4、颐和园前身叫(清漪园),是(慈禧太后)为了避暑和养老,以“颐养太和”之义改名为颐和园。

5、汉武帝名叫(刘彻),是汉朝第(六)位皇帝。

他建了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先后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但开辟了(丝绸之路),更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6、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清)(明)两朝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7、(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8、战国七雄是指(秦国)(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

9、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10、(秦始皇)是战国时期秦国最后一任君王和秦朝的第一个皇帝。

姓(嬴)名(政)。

11、(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全长(12600里),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

12、(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

13、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有(“天下第一陵”)的美称。

14、(诸葛亮)被后人封为“忠武侯”。

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并在他的帮助下,与孙权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5、管鲍之交比喻最亲密的朋友关系,指的是(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

16、(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他的相国(管仲)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17、孙武被人们尊称为(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

18、连线泰山孔府青岛苏禄王墓烟台南天门德州栈桥济南蓬莱曲阜趵突泉。

二年级传统文化试卷下

二年级传统文化试卷下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文化素质测评
小学二年级古诗—成长历程
(时间:4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我会填
1、只有天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头红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吟白雪诗。

4、_______________,荒于嬉。

二、我能将古诗和作者连起来。

1、湖上 A.程颢
2、华山 B.徐元杰
3、山居夏日 C.高骈
4、雪梅二首 D.寇准
5、秋月 E.卢梅坡
三、选择。

我能将对应题目的序号填到诗句前的括号里。

1、()夏赏荷花池。

2、()夕阳箫鼓几船归。

3、()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瘤。

4、()梅须逊雪三分白。

5、()空水澄鲜一色秋。

A、《湖上》
B、《秋月》
C、《雪梅二首》
D、《四季》
E、《随园诗话》
我能将上下句连起来。

1、少壮不努力 A.草长平湖白鹭飞
2、绿树浓荫夏日长 B.楼台倒影入池塘
3、花开红树乱莺啼 C.白云红叶两悠悠
4、日暮诗成天又雪 D.与梅并作十分春
5、隔断红尘三十里 E.老大徒伤悲
四、简答:
1、格言是含有劝诫意义的话,警句是语言简练而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知道哪些格言警句?。

二年级下册中秋节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中秋节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中秋节练习题一、填空题1.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的()月十五日。

2. 中秋节又称()节,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3. 中秋节这天,人们会赏月、吃()、猜灯谜。

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描述的是()的情景。

5. 中秋节传说中,嫦娥吃了()后飞升成仙。

二、选择题A. 春节B. 端午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2.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什么?A. 饺子B. 月饼C. 汤圆D. 粽子A. 牛郎织女B. 嫦娥奔月C. 孟姜女哭长城D. 白蛇传三、判断题1.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阳历的日期每年都相同。

()2. 中秋节晚上,月亮一定是最圆的。

()3.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于纪念屈原。

()四、连线题请将下列中秋节习俗与相应的活动连线:1. 赏月 A. 吃月饼2. 吃月饼 B. 猜灯谜3. 猜灯谜 C. 赏月五、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 请讲述一个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六、匹配题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A. 苏轼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B. 张九龄3.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C. 李白七、改错题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 中秋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吃粽子来庆祝。

2. 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了嫦娥和后羿的恩爱生活,嫦娥变成了一个星星。

3. 中秋节晚上,我们会举行猜灯谜活动,赢了的人可以得到一个汤圆作为奖励。

八、排序题1. 赏月2. 吃团圆饭3. 燃放孔明灯4. 品尝月饼5. 猜灯谜九、作文题请以“我心中的中秋节”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中秋节的感受和期待。

十、实践题设计一个中秋节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步骤和所需材料。

答案一、填空题1. 八2. 月圆3. 月饼4. 中秋节5. 灵药二、选择题1. B. 端午节2. B. 月饼3. B. 嫦娥奔月三、判断题1. ×2. ×3. ×四、连线题1. 赏月 C. 赏月2. 吃月饼 A. 吃月饼3. 猜灯谜 B. 猜灯谜五、简答题1.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放灯笼、赏花等。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期末试题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期末试题

二年级传统文化复习题姓名
一、填空题。

1.(三)(人)(同)(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4.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二、连线题。

1.九月九日、重阳节。

五月五日、端午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2.王羲之、《兰亭集序》。

颜真卿、《祭侄文稿》。

柳公权、《玄秘塔碑》。

3.《蝉》、虞世南。

《梅花》、王安石。

《庭竹》、刘禹锡。

《鸡》、徐夤(yin)。

《花鸭》、杜甫。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悯农》的作者是( A. 李绅)。

2.《治家格言》的作者是( A. 朱用纯)。

3. 《增广贤文》又叫( B. 《古今贤文》)。

4.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 C. 老人节)。

四、趣味题。

我们学了《鸡》的古诗,请你试着补全下列关于鸡的成语。

(闻)鸡(起)舞鸡(飞)蛋(打)
(呆)若(木)鸡鸡(毛)蒜(皮)
五、请你给“花中四君子”涂上漂亮的颜色。

(梅花——淡粉色或粉红;兰——绿色;竹——绿色;菊——黄)。

2021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练习题

2021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练习题

2021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zhǎn xiàn bànɡwǎn yānɡmiáo zhézhǐchénɡshìxīn kǔcānɡmánɡpínɡjiǎnɡzāi nàn sàn bù二、照样子,写词语。

1.例:又.高又.大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描写春天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例:明亮的眼睛(________)的眼睛(________)的眼睛乌黑的头发(________)的头发(________)的头发三、形近字组词。

刚(_____)住(_____)枝(_____)客(_____)其(_____)钢(_____)注(_____)技(_____)容(_____)甚(_____)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清晰地悠闲地飞快地微微地1.船(______)跑了起来。

2.妈妈在睡梦中,(______)笑着。

3.小黑猫摇着黑尾巴,(______)散步。

4.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______)展现在眼前。

五、读一读,连一连。

冲出田野茁壮的笑容奔向家门美好的日子脱掉春天难忘的树苗寻找棉袄满意的礼物六、口语交际。

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民谣《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喜欢它?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剪纸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

其中剪纸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艺术。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团花等等。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都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

〖知识竞赛题库〗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库及答案

〖知识竞赛题库〗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库及答案

〖知识竞赛题库〗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库及答案二年级公布题目其中单选题共50道,多选题共30道,判断题20道,合计100道。

一.单选题1.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A.终身为父B.敬同于父C.等同于父D.修行在个人【答案】B2.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A.《论语》B.《史记》C.《春秋》D.《诗经》【答案】A3.()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B.商鞅C.孟子D.韩非子【答案】A4.孔子曾说:“三人行,()。

”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 必有我师焉(yān)B.择其善者而从之C.见贤思齐焉D.终身为父【答案】A5.“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帝王的身上?()A.周成王B.周文王C.周武王D.周幽王【答案】A6.“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这句话出自()A.《论语》B.《资治通鉴》C.《道德经》D.《朱子家训》【答案】B7.每年的()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A.农历四月初五B.农历五月初五C.农历六月初五D.农历四月初四【答案】B8.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

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B.麦日C.岁首D.迎新【答案】B9.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A.郑成功B.戚继光C.文天祥D.胡宗宪【答案】B10.“河鼓二”在天文学上是指哪颗星?()A.牛郎星B.织女星C.北斗星D.天狼星【答案】A11.()百姓会在歌圩(xū)上吃传统食物五色饭。

A.傣族B.壮族C.满族D.苗族【答案】B12.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A.秦国B.楚国C.齐国D.燕国【答案】B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朱子家训》中就有“饮食约而精,()”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养成简单朴素的好习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传统文化》(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传统文化》(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主题阅读——传统文化班级:姓名:建议30分钟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根据文段内容选一选。

①因为贝壳(),所以人们喜欢把贝壳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A.很漂亮,很珍贵B.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②因为贝壳(),所以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

A.很漂亮,很珍贵B.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2)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______有关,除了选文所举的例子,我还知道贝字旁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汉字的故事真是太有趣了,通过观察,我还知道,用“______”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____有关,比如: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秋节快到了,王奶奶有一张月饼券,请结合“月饼券使用说明”为她解答几个问题。

月饼券使用说明:1.此券不可兑换现金。

2.凭此券可换取价值268元的月饼一盒。

3.换取月饼的地点:喜来登酒店一楼大堂。

4.换取月饼的时间:上午9:00—下午6:00。

5.换取月饼的截止日期:2020年9月22日。

1.王奶奶应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换取月饼。

(3分)2.以下哪个时间王奶奶可以换取到月饼?()(3分)A.2020年9月1日上午8:30。

B.2020年9月23日上午10:00。

C.2020年9月12日下午3:00。

3.王奶奶凭此券可以换取下面哪一盒月饼?()(3分)A. B. C.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传统佳(jiā)节正月初一春节到,吉(jí)祥(xiánɡ)如意乐陶(táo)陶。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qiāo)。

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目

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目

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目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已经正式开始了。

本年度的题目主要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

以下是本次竞赛的题目:一、填空题: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_______。

2. 《三字经》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启蒙读物,作者是_______。

3.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号称_______。

4. 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

5.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叫_______节。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中秋节B. 清明节C. 感恩节D. 端午节2.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B. 孙中山C. 唐伯虎D. 周恩来3. 《三国演义》是哪位明代作家所著?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4.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成都5.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

A. 长江B. 黄河D. 伊洛河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哪些方面?2. 你认为孔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3. 请简要描述一下中国传统节日中元宵节的习俗。

4.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是哪几部?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5. 你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通过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年级题目的答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希望同学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愿竞赛圆满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
1、()是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是皇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2、“江南园林甲天下,()甲江南。


3、苏州四大名园是()、()、()和()。

4、颐和园前身叫(),是()为了避暑和养老,以“颐养太和”之义改名为颐和园。

5、汉武帝名叫( ),是汉朝第()位皇帝。

他建了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先后派遣()两次出使西域,不但开辟了(),更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6、故宫旧称(),是()()两朝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7、()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他(“”),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后追尊他为()。

8、战国七雄是指()()()()()()()。

9、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统一了()、()、()等。

10、()是战国时期秦国最后一任君王和秦朝的第一个皇帝。

姓()名()。

11、()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全长(),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

12、()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

13、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有(“”)的美称。

14、()被后人封为“忠武侯”。

刘备()请他出山,并在他的帮助下,与孙权联盟,在()之战中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5、管鲍之交比喻最亲密的朋友关系,指的是()和()的故事。

16、()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他的相国(管仲)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17、孙武被人们尊称为(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兵书。

18、连线
泰山孔府
青岛苏禄王墓烟台南天门
德州栈桥
济南蓬莱
曲阜趵突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