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近代史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拥有21座县城、 250万人口、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 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 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劳动法等法律文 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 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 为主席。
B、革命新道路的可行性: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条件 ①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 ②客观条件:大革命的良好群众基础。 ③客观条件:国民革命的失败,中国基本矛盾日益激化,革命形势继续发展。 ④主观条件:有相当数量的正规红军存在。 ⑤主观条件:共产党组织的力量和政策的不犯错。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什么是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 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根据地为战略依托,以农 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简言之: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A、三大起义后革命的转向: ★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南昌起义余部的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农村,开始探索上山打游击, 后来也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
▲ “左倾”错误的成因 ①八七会议后党内存在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清理;“矫枉 过正”、“过犹不及” ②共产国际对中共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③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统一
1931年6月,米夫以共产国际名义指定由王明为代理书记。党内开始了第三 次“左”倾错误的统治。9月,王明随米夫去苏,任中共驻国际代表。去苏前, 王明指定中央由博古负责,仍执行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重点: 1、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的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2、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 曲折过程及其原因。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以 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形式上的全国统一(宁汉合流)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由 于在和汪精卫、李宗仁等派系的矛盾和斗争中孤立无援,被迫于下野,出访 日本寻求支持。9月17日,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 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三个月后,蒋介石回国,与宋美 龄结婚,与宋子文、孔祥熙联姻,加强其与美国的联系。 1928年1月,蒋介石重任总司令,2月主持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被举为中 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10月任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 令,改组国民政府,实行“以党治国”的训政。
C、革命新道路的必要性: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议会斗争,必须依靠武 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②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③强大的敌人占据城市,农村是敌人力量的薄弱环节。 D、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 ①斗争形式上,共产党人认识到,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 须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 ②斗争途径上,国民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中心城市已经不可能引 导革命走向胜利,只能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③斗争思想上,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 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 想。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集体奋斗的结晶,是在 革命实践中逐步确立的。)
万人,开辟了赣南、闽西、湘鄂西、鄂豫皖、左右江、湘赣、
湘鄂赣、闽浙赣、陕甘、陕北、海陆丰、琼崖等大小15块根 据地。
(1)反“围剿”作战
从1930年10月,蒋介石集中重兵向南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大规模“围 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次 数 一 时 间 1930.12 国民 党 10万 共产 党 4万 国民党战 略 分进战略 稳打稳进 步步为营 长驱直入 分进分击 先分合击 后梯队式 轮番推进 共产党军战略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兵力 集中优势兵力 先打弱敌 运用运动战略 诱敌深入 避敌主力 打其虚弱 声东击西,大兵团 伏击和集中优势兵 力在运动中各个歼 灭敌人的作战方针 结果 歼敌一个半师 缴枪一万三千多支 歼敌三万余,缴枪 二万余支 歼敌四万三千人 缴枪二万余支
4、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国民党的性质: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 命联盟蜕变成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控制 的政党。 A、建立庞大的军队和地方武装 B、建立全国性的特务系统 C、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D、厉行文化专制 E、经济掠夺
2、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井冈山等根据地斗争经验的影响、
推动下,各地红军充分利用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扩大红色
区域,发展工农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 红军和根据地得到相当大的发展。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 始成为燎原之势。 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正式红军已发展到13个军,约10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当天,即通过“严厉取缔跨党分子”及“训令各级 党部从事清党活动”等议案。随后南京政府宣布实行全面“清党”,公布了《国民政 府通缉共产党首要令》。 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1928年上半年,被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人,中 共党员2.6万人。全党人数由1927年5月的5.79万名锐减到1万名。
毛泽东的艰难探索
①最早关注农民问题 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 革命的态度》、《中国农民问题》、《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 民运动考察报告》,系统分析农民问题。
②最早提出以农村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思想 1927“八七会议”:“政权是从枪杆子里取得的” 1928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③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析国情,坚持红军、游击队和 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提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统治了解中国 情况”。
中国革命的低潮,表现为:1、阶级关系变化,革命阵线缩小;2、革命力量 被摧残;3、革命运动冷清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了陈独 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议选举了瞿秋 白为书记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 了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 “八七会议”是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三大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 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 旗帜;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后,起义部队南下创建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对 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又一次英勇的反击。
E、革命新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和建立革命根据 地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农武装割据 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 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 主要形式
革命根据地 战略阵地
F、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①转变了革命方向,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了革 命力量。 ②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规律,指导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 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④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 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2、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遵义会议之前,“左”倾错 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名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起止时间 1927年11月1928年4月
1930年6-9月 1931年1月1935年1月
表现形式
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 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以王明(陈绍禹)为代表的“左”倾 教条主义。
左倾教条主义的具体表现 ★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革命性质,将民族资产阶级当作最危险 的敌人。 ★革命道路问题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主张红军配合攻打中心城市。 ★土地问题上:主张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打击富农。 ★军事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 主义。 ★党内斗争上: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左倾势力夺取领导权 毛泽东、刘少奇等抵制“左倾”VS王明等“宗派主义、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①1931年赣南会议,指责毛泽东“狭隘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 机会主义”。会议取消毛泽东红一军总司令、总政委及总前委书记的职位。 ②1932年宁都会议,批判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将其调回后方主持临时中央政府 工作。 ③1933年,临时中央政治局无法在上海立足,被迫迁往中央根据地。左倾势力 又开展了反对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的斗争,其矛 头实指毛泽东。
2、国民党内部斗争:新军阀混战
蒋系:南京、上海、江浙一带。 冯系: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阎系:山西、河北、绥远、察哈尔及北平、天津。 桂系:广西、湖南、湖北。 1930年3月,中原大战。
3、国民党之“训政”
1928年,南京政府确立训政体制。《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 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 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中国国民党训练国民逐渐推行“选举、罢 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国民政府执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 治权。
二
1931.4
20万
3万
三
1931.79
30万
3万
四
1932.23
50万
4.5万
歼敌三个师 缴枪1千余支
(2)土地革命
毛泽东:“只有土地问题的真正解决„„才能发动广大的农民 群众动员起来,参加革命战争,参加苏维埃各个方面的建设, 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使苏维埃运动得着更大的力量,争取 更大的发展与胜利。”
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孔 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重伤,当日死去。这就是轰动中 外的“皇姑屯炸车案”。张作霖之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后,身负国 耻家仇,12月宣布东三省及热河省服从南京国民政府,这就是“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实现了统一。
土地革命 农民分到土地
地主依靠反动统治想夺回
党、政府和人民军队不竭的 力量之源
农民要保卫土地革命果实,就必须 武装起来,建立政权,参军参战
最终争取革命胜利
① 1928年12月,井冈山第一个土地法,广大农民以 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主张:没收一切土地,禁 止土地买卖。但不符合实际情况。 ② 1929年4月,赣南第二个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 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所有 权问题。 ③ 1931年,各根据地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条完 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 阶级。以乡为单来自百度文库,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基础 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