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题答案

合集下载

说明文的事例、古诗、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说明文的事例、古诗、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

说明文的事例、古诗、传说在文章中的作用(二)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l5—19题。

(14分)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

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

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

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

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

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

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

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

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

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

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

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

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

2020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

甲骨文中就有马的形象。

据史书记载,商周时贵族出行多乘马车或骑马。

贵族死后,作为陪葬的马匹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无不显示出统治者对马的重视。

也正是马在古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帝王对良马的喜爱,在客观上促进了“马艺术”发展。

汉武帝不惜重金和发动战争来换取汗血宝马。

马成为汉代绘画和雕塑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和内容。

唐太宗属马,也特别爱马。

在我国石雕艺术史上,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树起了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艺术风格几乎不可逾越的高峰。

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各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各式面貌,虽然霍去病墓石雕群与昭陵六骏这两组马的石雕艺术品是在不同时代的特殊风格下成就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通之处。

一是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统一。

虽然历史上大多把霍去病墓石雕群归为写意的类别,而唐昭陵六骏则被看作写实的代表,但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这两种艺术手法相互渗透。

昭陵六骏继承了霍去病墓的创作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两组石雕虽然都刻画的是战马,实质是反映人的勇敢和战争的惨烈。

因此不管是霍去病墓石雕还是昭陵六骏,不仅是对帝王将相的颂歌,也是无数英勇将士的历史丰碑。

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石料的选取相结合,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

《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作品中战马威武雄健,傲然挺立,敌人蜷缩于马下,垂死挣扎,与整个马的轮廓浑然一体。

而在整个雕塑的关键部分,如马下胡人的特征运用线刻和浮雕的手法刻出相对写实的形象。

这样,将大写意与细微写实的造型手法相结合来表现精妙传神的形象。

就马的造型而论,汉马偏于写意,蹄细体肥,外形流畅简洁;唐马偏于写实,注重马体解剖结构的表现。

2020-2021学年广西崇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广西崇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广西崇左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

甲骨文中就有马的形象。

据史书记载,商周时贵族出行多乘马车或骑马。

贵族死后,作为陪葬的马匹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无不显示出统治者对马的重视。

也正是马在古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帝王对良马的喜爱,在客观上促进了“马艺术”发展。

汉武帝不惜重金和发动战争来换取汗血宝马。

马成为汉代绘画和雕塑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和内容。

唐太宗属马,也特别爱马。

在我国石雕艺术史上,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树起了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艺术风格几乎不可逾越的高峰。

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各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各式面貌,虽然霍去病墓石雕群与昭陵六骏这两组马的石雕艺术品是在不同时代的特殊风格下成就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通之处。

一是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统一。

虽然历史上大多把霍去病墓石雕群归为写意的类别,而唐昭陵六骏则被看作写实的代表,但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这两种艺术手法相互渗透。

昭陵六骏继承了霍去病墓的创作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两组石雕虽然都刻画的是战马,实质是反映人的勇敢和战争的惨烈。

因此不管是霍去病墓石雕还是昭陵六骏,不仅是对帝王将相的颂歌,也是无数英勇将士的历史丰碑。

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石料的选取相结合,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

《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作品中战马威武雄健,傲然挺立,敌人蜷缩于马下,垂死挣扎,与整个马的轮廓浑然一体。

而在整个雕塑的关键部分,如马下胡人的特征运用线刻和浮雕的手法刻出相对写实的形象。

这样,将大写意与细微写实的造型手法相结合来表现精妙传神的形象。

就马的造型而论,汉马偏于写意,蹄细体肥,外形流畅简洁;唐马偏于写实,注重马体解剖结构的表现。

《历史》历史小说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历史》历史小说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历史》历史小说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历史小说阅读专题训练练题及答案及解析阅读理解1. 文中“四马攒蹄”一词的意思是什么?答:四匹马紧挨着跑。

2. 三国中,蜀国丞相诸葛亮以谁为对手?答:蜀国丞相诸葛亮以东吴大将周瑜为对手。

3. 以下哪位是明代作家施耐庵笔下的“水浒四大名捕”之一?A. 吴用B. 林冲C. 白胜D. 公孙胜答:A. 吴用。

名词解释1. 请解释“五鬼运财”的意思。

答:五鬼运财,是指在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要放艾叶、菖蒲、香草、艾球、高粱等五种香草,再悬挂五彩丝线五方方位,以驱避疫病干扰和消灾辟邪,同时祈求家庭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幸福、财源滚滚。

2. 请解释“大江东去”的意思。

答:大江东去,是指秦岭以北的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等主要大江大河一直汇入东海,境内大小河流纵横网格,景色非常美丽。

判断题1. 《三国演义》中,吴国丞相是孙权。

( )答:错误。

2.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也是一位文学家。

( )答:正确。

简答题1. 金庸的武侠小说以什么著称?请简要概括。

答:金庸的武侠小说以情节曲折、人物丰满、情感细腻、文笔优美、字里行间充满哲理等著称,作品中塑造出了许多被人铭记的经典武侠英雄形象。

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答: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作品主要讲述了荣府大小姐林黛玉和贾府少爷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对林黛玉和贾宝玉心理、性格、命运等各方面的描写,极尽花石纲、品人情、寓哲理之能事,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图1),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其中的“宅兹中国”,历史学家解读为“让我安顿在中国这个地方”。

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图1A.中华民族的发祥地B.华夏文明实现大一统C.周统治的地域中心D.商王控制的王畿地区2.释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

由图2到图3现象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图2 图3A. 北方民族矛盾尖锐B.列国纷争局面结束C.国家统一趋势呈现D.经济重心不断东移3.关于“礼”,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荀子主张“隆礼重法”;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反映出儒家思想A.一直引领时代的主流思想B.随时代发展不断赋予新内涵C.有助于重新构建社会秩序D.满足了所处时代统治者需要4.图4为里耶秦简户籍簿,2002年发现于湖南省湘西龙山县里耶镇,主要记录了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

其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东成,为里名。

户人,指户主。

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

女子,即女性。

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

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分析图中秦简内容可知秦朝图4A.文字书写通用隶书B.法律制度细致严苛C.赋税繁多劳役繁重D.加强社会基层管理5.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引入汗血宝马。

汗血诗人阅读理解答案

汗血诗人阅读理解答案

汗血诗人阅读理解答案《汗血诗人》原文阅读①在北师大念书时,我听过著名“七月派”诗人牛汉的演讲。

他对诗歌的解读生动形象,内容鲜活,能把人一下子带回文学历史的“现场”。

牛汉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材高大的他,笑起来极天真,满脸的灿烂,简直就像个孩子。

②在一个天色晦暗的下午,我在北京图书馆看书,默诵着牛汉的长诗《鄂尔多斯草原》,想象着十八岁的牛汉,满怀青春的梦想,投身革命。

他被军警用枪托砸伤过头部,坐过国民党的监狱,但他的《鄂尔多斯草原》却饱蘸青春的激情,让你分明感到,作为蒙古族后裔,他体内流淌的,是强悍野性、豪迈奔腾的血液。

③很凑巧,我毕业后,幸运地成了牛汉的同事,对他的人生遭际与诗歌创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④__一开始,牛汉就被关进了“牛棚”,在湖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军代表看他人高马大,就让他干拉车运输等最繁重、最辛苦的活儿。

在阴冷的雨季,他佝偻着高大的身躯,拉着装载千斤以上的板车,艰难地挣扎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嶙峋的瘦骨如蒙古骑士的一张弓,负担起压在身上的全部苦难。

三四年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奉命返回了京城,牛汉与少数人却仍然被留下来,与他相依为命的,只是两条狗。

他陷入了精神苦闷中,几乎绝望。

万幸的是,久违的诗神,眷顾并拯救了他!他发现苦难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诗意。

他寻觅,为萧索的枯草中繁星般开放的野菊花;他狂奔,为日渐空茫的山林里那一嘟噜一嘟噜的红果子;他战栗,为那参天大树扭曲了的坚硬的树根;他激动,为蚯蚓的血液、云雀的飞翔hellip;hellip;他又开始了创作,像一匹蒸腾出血气的汗血宝马,翻越雪封的山坡,冲击凝冻的云天。

诗人在苦难中“再生”!在暴雨将临之际,牛汉听到天空传来鹰的叫声,写下了《鹰的诞生》:在雷鸣电闪的交响乐中,可以听见雏鹰激越而悠长的歌声。

⑤面对着生活的苦难,诗人和诗一起振奋和勇敢起来,诗带着他从政治压迫、精神屈辱,甚至失语状态之中超拔出来。

他郑重地以“汗血斋”未自己的陋室命名。

关于汗血宝马的故事

关于汗血宝马的故事

关于汗⾎宝马的故事 所谓的汗⾎宝马就是⼀个马的品种,那么下⾯就跟⼩编⼀起来看看关于汗⾎宝马的故事吧! 汗⾎宝马 阿哈马(汗⾎宝马)早在汉朝就从茫茫西域进⼊中原⼤地,⼀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但是到后来却消失⽆踪,难觅踪影。

⼣阳西下,⼀匹马驾云⽽来,四蹄⽣风,以泛着⾎光的汗⽔折射着霞光;云在后退,风在轰响,⼀声嘶鸣由远⽽近,雄壮昂扬,连绵不绝,⾜已叫醒即将昏睡的⼣阳…… 这就是传说中的“汗⾎宝马”,也就是⼟库曼斯坦总统在2007年访华时,向胡锦涛同志赠送⼟库曼斯坦最珍贵的阿哈尔捷⾦马。

阿哈尔捷⾦马⾄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神秘也是最古⽼的马种之⼀。

它体形轻细优美,全⾝密⽣长⽑,弯曲的颈部,特有的伸长⾼举步法,显得⾼贵出众。

在历史上⼤都作为宫廷⽤马。

亚历⼭⼤·马其顿、成吉思汗等许多帝王都曾以这种马为坐骑。

如今,⼟库曼斯坦⼈把它奉为国宝,并把它的形象绘制在⼟库曼斯坦国徽的中央,甚⾄还是⼟库曼斯坦⼈地位和⾝份的象征。

拓展 “流汗如⾎”、“⽇⾏千⾥”、存量稀少……“汗⾎宝马”有着许多美丽的历史传说;“四肢修长,步伐轻盈,⼒量⼤,速度快,耐⼒强……”阿哈马还拥有众多的优良品性。

种种因素,使得阿哈马在⼈们的眼中弥⾜珍贵。

后来,阿哈马还被⼟库曼斯坦⼈奉为国宝,并多次将它当作国礼赠与他国。

据称,市场上“汗⾎宝马”的价格⾮常昂贵,通常是⼏⼗万美元⼀匹,有的⾝价甚⾄⾼达上千万美元。

按照⼟库曼斯坦的风俗,阿哈尔捷⾦马只送给最尊贵的朋友。

“汗⾎宝马”在⼟库曼斯坦称阿哈尔捷⾦马,原产⾃⼟库曼斯坦科佩特⼭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

常见的⽑⾊有淡⾦、枣红、银⽩及⿊⾊等,属热⾎马。

在中国,阿哈马被称为“天马”或“⼤宛良马”。

从汉代起,我国民间就开始有“西域汗⾎马”的神话,⾄今已经流传了⼀千多年。

牛汉《汗血马》阅读理解

牛汉《汗血马》阅读理解

牛汉《汗血马》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汗血马牛汉跑过一千里戈壁才有河流跑过一千里荒漠才有草原无风的七月八月天戈壁是火的领地只有飞奔四脚腾空的飞奔胸前才感觉有风才能穿过几百里闷热的浮尘汗水全被焦渴的尘砂舐光汗水结晶成马的白色的斑纹汗水流尽了胆汁流尽了向空旷冲刺的目光宽阔的抽搐的胸肌沉默地向自己生命的从肩脚和臀股沁出一粒一粒的血球世界上只有汗血马血管与汗腺相通肩脚上并没有翅翼四蹄也不会生风汗血马不知道人间美妙的神话它只向前飞奔浑身蒸腾出彤云似的血气为了翻越雪封的大坂和凝冻的云天生命不停地自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用筋骨还能飞奔一千里汗血马扑倒在生命的顶点焚化成了一朵雪白的花1986年8月【注】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原名史成汉,曾用笔名谷风。

山西省定襄县人,蒙古族。

1923 年10月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

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20年来同时写散文。

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强调环境的恶劣,交代了汗血马的出场,汗血马只有飞奔,才能消散心中的闷热,写出了汗血马的无奈,同时也暗含着坚定。

B.诗歌中间描写了汗血马因为飞奔而至以血为汗的过程,两个“流尽”、“沉默”、“沁出”、“一粒一粒”,形象写出汗血马奔跑的艰难。

C.诗歌后面写汗血马“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用筋骨还能飞奔一千里”,这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赞扬了汗血马的永不停歇的奔跑精神。

D.诗歌结尾写汗血马“扑倒在生命的顶点”、“焚化成一朵雪白的花”,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渲染出一种悲哀的氛围,让人心生同情。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汗血马”为中心形象展开描写,从飞奔到自燃到扑倒的过程,它的命运始终牵动读者的心。

B.诗歌面画感极强,“飞奔的汗血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最后一节运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现代文阅读题)汗血诗人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题)汗血诗人阅读答案

汗血诗人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题汗血诗人①在北师大念书时,我听过著名七月派诗人牛汉的演讲。

他对诗歌的解读生动形象,内容鲜活,能把人一下子带回文学历史的现场。

牛汉的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材高大的他,笑起来极天真,满脸的灿烂,简直就像个孩子。

②在一个天色晦暗的下午,我在北京图书馆看书,默诵着牛汉的长诗《鄂尔多斯草原》,想象着十八岁的牛汉,满怀青春的梦想,投身革命。

他被军警用枪托砸伤过头部,坐过国民党的监狱,但他的《鄂尔多斯草原》却饱蘸青春的激情,让你分明感到,作为蒙古族后裔,他体内流淌的,是强悍野性、豪迈奔腾的血液。

③很凑巧,我毕业后,幸运地成了牛汉的同事,对他的人生遭际与诗歌创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④文革一开始,牛汉就被关进了牛棚,在湖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军代表看他人高马大,就让他干拉车运输等最繁重、最辛苦的活儿。

在阴冷的雨季,他佝偻着高大的身躯,拉着装载千斤以上的板车,艰难地挣扎在崎岖颠簸的山路上,嶙峋的瘦骨如蒙古骑士的一张弓,负担起压在身上的全部苦难。

三四年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奉命返回了京城,牛汉与少数人却仍然被留下来,与他相依为命的,只是两条狗。

他陷入了精神苦闷中,几乎绝望。

万幸的是,久违的诗神,眷顾并拯救了他!他发现苦难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诗意。

他寻觅,为萧索的枯草中繁星般开放的野菊花;他狂奔,为日渐空茫的山林里那一嘟噜一嘟噜的红果子;他战栗,为那参天大树扭曲了的坚硬的树根;他激动,为蚯蚓的血液、云雀的飞翔他又开始了创作,像一匹蒸腾出血气的汗血宝马,翻越雪封的山坡,冲击凝冻的云天。

诗人在苦难中再生!在暴雨将临之际,牛汉听到天空传来鹰的叫声,写下了《鹰的诞生》:在雷鸣电闪的交响乐中,可以听见雏鹰激越而悠长的歌声。

⑤面对着生活的苦难,诗人和诗一起振奋和勇敢起来,诗带着他从政治压迫、精神屈辱,甚至失语状态之中超拔出来。

他郑重地以汗血斋未自己的陋室命名。

就在汗血斋里,他创作了几十首诗歌。

在那些最没有诗意的日子里,在一个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他却用生命在创作,在歌唱⑥在度过了战乱、流亡、迫害、囚禁之后,在经历了种地、建房、养猪、拉车的劳改岁月之后,在苦难锤砧的击打下,他的人与诗,都日益成熟起来,愈加沉实而美丽。

汗血宝马的传说——历史故事丛之一,写给孩子们

汗血宝马的传说——历史故事丛之一,写给孩子们

汗血宝马”究竟有哪“三奇”?在冷兵器时代,人们最渴望得到削铁如泥的宝剑、穿透铠甲的长枪,此外,与之匹配的是金鞍玉辔,宝马良驹。

古人爱剑,犹如现代人爱枪。

古人爱马,就像现代人爱车。

古代一匹纯种良马,足以超过现代的“劳斯莱斯”、“本特利”……古代中国,名气最大的坐骑叫做——“汗血宝马”。

历代帝王,围绕这种宝马垂涎三尺。

汉武帝曾为它们发动过两场对外战争。

隋炀帝则迷恋上天的真龙“配种”,还专门牵了一群发情的母马,在西域的天池边游荡,试图配上“天马”。

汗血宝马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就是“阿哈尔捷金马”,常见的毛色有:淡金、枣红、银白及黑色等等。

这种马有三大特征:一,体形健美:二,速度极快;三,汗出如血。

正因它与众不同,才作为很多国家历代宫廷的御用马匹。

比如,亚历山大〃马其顿、成吉思汗,都曾以这种“顶级坐骑”。

当然很健美,这种马匹原产于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绿洲,历经三千多年培育而成: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

风驰电掣的漂亮宝贝,谁不待见呢?难怪,刘邦和匈奴人“白登大战”的时候,剽悍的匈奴骑兵,叫刘邦瞠目结舌。

对方的精良装备,不但有钢口极好的长矛快刀,还有令人过目不忘的“汗血宝马”。

这种健美的马匹,大大提升了匈奴骑兵的战斗力,对大汉军队造成了严重威胁。

跑得自然快。

据说,汗血宝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显然,这是文学化的描述。

一般说老,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

如果再提速一倍,恐怕就得活活累死。

目前,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看来,这种马奔跑的速度,也是相对而言。

快,而且耐力十足,奉为珍宝也很正常。

最奇特的就是“汗出如血”,其实,“汗血”也是一种诗情画意。

据说,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那些枣红色或深栗色毛的马匹,出汗之后,局部颜色就会更鲜艳,远远望去,酷似鲜血浸染一样。

况且,马膀子、马脖子是汗腺最发达的地方,因此,飞跑起来,浑身上下便血色泛光,煞是醒目。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必然为世界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中国推进现代化,正像是给世界经济发展的航船加注“压舱石”、增添“稳定器”、装上“发动机”。

近年来,中国出台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金融等服务业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还举办了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等一系列国际经贸盛会。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优,展现大国开放融通的广阔胸怀。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融合的深度前所未有;今天的中国,更深度地嵌入全球供应链;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更是各国青睐的“世界市场”。

《拥抱绿色发展新范式——中国碳中和政策框架研究报告》合著者之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表示,对于全球而言,之所以中国经验非常重要,是因为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身处工业化过程当中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仍然拥有很大比重的重工业,第三产业占比仅为54%。

在这样一种范式下,一个国家经济的绿色转型其实是面对着巨大挑战的。

这个挑战属于中国,同样属于很多低收入国家、新兴市场。

而发达国家进入到碳达峰碳中和时;其服务业可能占到84%,增长在1.5%至2%之间。

“这种范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会用一种绿色转型的模型给世界做出贡献,这当然是一个正面积极的贡献。

”事实证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科技、生态全方位发展。

(摘编自刘迪《听!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回响》材料二:处于相对分散状态的古代世界,各个地区虽然在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上各不相同,但都有探究“世界”探寻“全球”的愿望。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就是对已知世界的记录与深寻,几乎涉及古代希腊人所知道的整个地中海世界。

罗马时代的波里比阿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和当时所知的世界,不但记录了罗马世界,而且对罗马边界以外的世界感兴趣,他认为“在这之前,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几乎都是零星的,因为每一个事件从开始到结束,都是针对世界上发生的那个地方的。

汗血马点击答案

汗血马点击答案

汗血马点击答案【篇一:海淀2014语文一模试题】txt>语文2014.5(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峰叠翠,风光绮丽,真是人们登山赏景的好去处。

b.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我们不应荒废时日,而应该充实而快乐地生活。

c.联谊会上即兴表演一个节目,对多才多艺的他来说是件轻而义举的事。

d.演唱结束了,听众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整个音乐厅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3.在校园文化节中,初三(1)班李晓与王晨代表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

李晓的活泼诙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王晨的冷静严谨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

比赛结束后,学校决定让两人组队参加区中学生辩论赛。

同学们纷纷评价李晓和王晨的组合特点。

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a. 同学甲:他们俩真是相得益彰!b. 同学乙:他们俩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同学丙:他们俩不能不说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同学丁:他们俩难道不是相得益彰吗?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 由于所以而且b. 虽然但是所以c. 不仅而且因此d.因为所以而且5.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北京天坛的建筑设计,处处突显出与天相关的神秘性。

天坛从南到北依次为圜丘、皇穹宇、祈年殿,整体呈现出连续上升的势态。

位于最高点的祈年殿,屋檐层层收缩上举,直入云霄。

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四周的墙壁上也以蓝色为主调,呈现出天的颜色。

圜丘中被视为天所居之位的天心石,人站其上,说话的声音就会从脚下升起,再从四周返回,仿佛在与天沟通交流。

马作文之马踏飞燕作文

马作文之马踏飞燕作文

马踏飞燕作文【篇一:材料作文,留白,分析及素材】留白作文一、作文题目齐白石画虾形神兼备,生动有趣,在简括的笔墨中展现游弋水中的群虾。

画家对水不着一墨,但尺幅上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水汽氤氲的感觉,使人感到满纸都是水,这就是艺术中留白的奇妙效果。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中国的书法不仅看重墨,更看重被墨切割成各种形体的空白;中国的国画也是这样,讲究画面应该留有恰当的空白。

留白,留空白,这空白或是湛蓝的天,或是碧绿的水,大千世界的七彩都在这“白”中。

其实,岂止书法、国画,京剧、围棋、文学??无不如此,人生亦如此。

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本题的提示语,从书法、国画、京剧、围棋、文学等多个方面谈及“留白”,而且用“这空白或是湛蓝的天,或是碧绿的水,大千世界的七彩都在这‘白’中”,来引起同学们想象和联想,感受“留白”美好作用。

这在选材、立意上就有了很大的开放性。

但是,提示语中“无不如此,人生亦如此”,言明了“留白”的普遍性和必要性,增加了限制的力度,只能是积极地认识“留白”,否则,离题。

特别最后一句提示语,反映了本文的写作应是实与虚的结合。

从实际的艺术门类上升到人生的“留白”,赋予“留白”以比喻义、象征义。

这也告诉了我们的行文结构,或者直接谈人生,或者由实而虚、以小见大。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形象思维,写记叙性的文章;可以结合提示语所提示的种种“留白”的情况,展开辩证思维,写议论性的文章;甚至,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从现实状况和矛盾冲突出发,写作说明性的文章或新闻、通讯等实用性文章。

“留白”源自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的布局艺术,讲究在画面上要适当留有空白,不能太挤太紧。

在留出的空白的中让人腾挪想象,品味无穷之趣,为读者的审美思维提供了空间。

“留白”不等同于“空白”。

“留白”是有意为之,而非无意为之;“留白”是经过人思维选择之后留下的空间,如城市楼群之中的绿草地等;其主旨应是积极有为的,而非消极无为的。

中考语文阅读带答案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中考语文阅读带答案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金点强①‎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

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800年。

这件铜‎奔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②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③‎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

‎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

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

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

汉军‎挑选了3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000多匹。

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

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

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④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骢,读cō‎n g,一种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⑤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

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⑥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

汗血马牛汉阅读答案

汗血马牛汉阅读答案

汗血马牛汉阅读答案【篇一:2014 海淀区语文初三一模试题及答案】p> 语文 2014.5(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峰叠翠,风光绮丽,真是人们登山赏景的好去处。

b.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我们不应荒废时日,而应该充实而快乐地生活。

c.联谊会上即兴表演一个节目,对多才多艺的他来说是件轻而义举的事。

d.演唱结束了,听众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整个音乐厅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3.在校园文化节中,初三(1)班李晓与王晨代表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

李晓的活泼诙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王晨的冷静严谨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

比赛结束后,学校决定让两人组队参加区中学生辩论赛。

同学们纷纷评价李晓和王晨的组合特点。

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a. 同学甲:他们俩真是相得益彰!b. 同学乙:他们俩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同学丙:他们俩不能不说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同学丁:他们俩难道不是相得益彰吗?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用黑色的墨水在白色的纸、绢上作画,这是中国画家所钟情的“黑白世界”。

黑白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它没有绚烂富丽的颜色,它的水墨颜色最能表现自然的朴素本性,能够体现出画家追求自然妙趣的思想。

水墨山水在中国绘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a. 由于所以而且b. 虽然但是所以c. 不仅而且因此d. 因为所以而且5.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北京天坛的建筑设计,处处突显出与天相关的神秘性。

天坛从南到北依次为圜丘、皇穹宇、祈年殿,整体呈现出连续上升的势态。

位于最高点的祈年殿,屋檐层层收缩上举,直入云霄。

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四周的墙壁上也以蓝色为主调,呈现出天的颜色。

圜丘中被视为天所居之位的天心石,人站其上,说话的声音就会从脚下升起,再从四周返回,仿佛在与天沟通交流。

云南省曲靖市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曲靖市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含解析)

曲靖市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历史、道德与法治合场考试,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

同时发卷(卡)。

考试结束后,分学科交回答题卡。

2.本卷为历史试题卷。

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历史答题卡上。

答案书写在历史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我们确认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是依据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文字记载D.专家推理2.“江山社稷”中的“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种植“稷”的是()A.山顶洞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炎黄部落3.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了尧、舜、禹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其中舜和禹当地部落联盟首领都是通过A.考试B.竞选C.战争D.禅让4.历史上夏、商、西周灭亡原因的相似之处是()A.迁都所致B.少数民族的进攻C.暴君统治D.统治者用人不当5.商朝时铸造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器物所采用的材料是( )A.黄金B.钢铁C.青铜D.白银6.历史图片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列图片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农耕生活的是()A.司母戊鼎B.铜鼎C.人面鱼纹彩陶盆D.铁制农具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谓之‘天府’也。

”“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都江堰的修建C.商鞅变法D.大禹治水8.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蕴含的思想最接近中国古代哪一学派A.儒家B.法家C.道家D.兵家10.提倡“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态度的历史人物是()A.庄子B.韩非C.老子D.孔子1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附答案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附答案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附答案汗血宝马是指一匹传说中出现过的马,它的汗液是血红色的,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传说也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下面,我们将介绍有关汗血宝马的历史和传说。

搜寻汗血宝马的历史汗血宝马的真实历史始于汉朝时期。

当时的中国各地都有一些名贵的马匹,其中一种名为汗血马。

这种马匹体型瘦长,顶端尖锐,步伐轻盈,能在沙漠和高山环境中长途奔跑。

在战争和贸易中,汗血马被广泛使用,并被认为是中华文明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据传,汗血马的血液是红色的,然而这种说法可能是不正确的。

血液的颜色取决于其在空气中的氧化程度,这与血液本身的颜色无关。

马匹的汗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使其颜色在阳光下呈现出淡黄色或浅红色。

这只是汗血宝马传说中的一个例子,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传说而否认真实历史。

古代人们曾尝试繁殖汗血马,以期获得更多的这种名贵动物。

他们使用各种方法来训练和照顾这种马匹,例如喂养特定的食品,或注入不同的补剂。

其中一些马匹可能拥有疾病或缺陷,被意外地被认为是汗血马。

这些错误的辨认可能导致了传说中汗血宝马数量的夸大。

汗血宝马的传说由于汗血马的珍贵和神秘,其传说在各种文化和宗教中广泛传扬开来。

以下是一些与汗血宝马有关的传说:1. 伊斯兰教传说:伊斯兰诗歌中的马,常被认为是一匹汗血马。

这匹马在古代拥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但通常被描述为美丽而温顺的动物。

它的血液能治疗各种疾病,并被认为是一种奇迹。

2. 中国传说:在中国传说中,汗血马是一匹千年古马,能够吞噬各种毒虫和毒蛇,具有永生的能力。

汗血宝马也被描述为夜行不眠、生命力强大的动物。

在中国的古籍中,汗血马被描述为“鞍直一日行千里,千里无尘足不蹔”。

3.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中出现过一匹名叫“珀洛索斯”的汗血马。

这匹马是赫拉克勒斯所征服的,它的血液据说具有治愈死亡的力量。

总的来说,汗血宝马的出现和传说是由于汉代的汗血马和古代人们对此的想象力结合而成的。

《汗血马》阅读答案

《汗血马》阅读答案

《汗血马》阅读答案《汗血马》阅读答案汗血马魏继新夕阳正在西下,苍茫的暮色给无垠的沙丘涂上了一层忧郁、凝重的昏黄,晚霞正在渐渐暗淡下去,几缕破碎的云丝被烧得通红后,又仿佛随着沙漠粗糙而夹着尘沙的戈壁风吹得骤冷,云丝便变得像一块块冷却后的生铁在青黑中镶上了一层红边,使干燥的沙漠更显得荒凉而凄惨,呈现一派壮观的悲怆。

但尽管如此,空气仍然十分干燥,使人嗓子眼儿里仿佛冒得出火来,所以,在汉子的眼里,那落日依然在使人炫目地燃烧着,使他觉得连呼吸也刺激得嗓子一阵阵针扎般地疼痛。

汉子的头发已经有些灰白了,但短而粗糙的胡须却显示出他并未衰老,而恰恰是正值壮年,只不过岁月的沧桑与坎坷过早地给他的须发涂上了一层白霜。

汉子留平头,额头像石块一般坚硬,有几条刀砍斧凿般的皱纹横在其间。

他面部轮廓分明,线条执拗粗犷,眼睛凹陷,带点儿凶狠、阴沉,与他做伴的,是一匹身架不高,但却并不因风沙、干渴折磨而失去其矫捷神韵的枣红马。

那马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相依为命,好几次在他昏迷时背负着他脱离险境。

这一次,又是它,带着负伤的他日夜兼程地奔走了三天三夜,直到闯入茫茫戈壁,才摆脱了仇家的追杀。

马喷着响鼻,艰难地把腿一次次从深陷的黄沙中拔出,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时用劲拽着缰绳。

助不愿再骑它的主人一臂之力,但它终归还是太累了。

汉子心疼地拍了拍马背,终于找了一处背风的沙口,躺了下来,那马,便偎在他头前,用身躯替他挡风。

汉子见了,艰难地一笑,对它报以感激。

月亮升起来了,荒原变得苍白而神秘,一层忧郁的月光,镀在汉子和马身上,使他们看上去,犹如一尊正在渐渐风化的黝黑的泥塑。

汉子醒来时,如炽的烈日已高高地悬挂在荒漠之上。

他已记不得闯进戈壁有几天了,只昏昏沉沉地被同样疲乏的马艰难地拽着走。

偶尔看见被风沙掀露出的人兽的白骨。

汉子嘴唇喃喃地动着,眼前不断出现许多幻象。

他仿佛看见自己杀了杀害他全家的仇人,与弟兄们拉竿子杀富济贫的情景,也仿佛看见官家围杀了全部弟兄,还有他的媳妇玉茹,他要与官家拼命,玉茹却叫他一定要冲出去。

中考语文阅读带答案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中考语文阅读带答案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历史上的汗血宝马 金点强金点强①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

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800年。

这件铜奔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②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

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③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

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

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

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

汉军挑选了3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000多匹。

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

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

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大幅增强。

④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骢,读cōng,一种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⑤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

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成吉思汗时代,,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⑥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题答案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原文:
①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

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
800年。

这件铜奔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②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
盆地。

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③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
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

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
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

汉武
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

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

汉军挑选了3
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
000多匹。

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

汉武帝还
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

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
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④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骢,读cōng,一种毛色青白相间的马”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⑤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

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
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⑥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

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
写“汗血宝马”。

唐代李白有《天马歌》:“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

”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
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⑦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
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

⑧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

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
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

同时,
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

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题目:
1.文章开头从铜奔马写起,有什么作用?
2.⑦⑧两段说明了什么内容?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说明的?
3.参考下面有关汗血宝马的材料,谈谈你对文章第⑦段中“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一句话的理解。

[链接材料]中央电视台2021年9月26日报道,据中国马业协会统计,目前世界上汗血马约有3 000匹,其中2 000多匹都在土库曼斯坦,现在中国共有5匹汗血马,其中两匹是土库曼斯坦前总统尼亚佐夫分别赠予胡锦涛和江泽民的国礼。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阅读答案:
1.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物——“汗血宝马”。

2.汗血宝马在我国已几近绝迹。

先指出汗血宝马在我国已几近绝迹,接着说明汗血宝马几近绝迹的原因,最后交代世界上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汗血宝马。

3.近代以来,作为自然存在的汗血宝马种群在我国已经绝迹了,但还有极少量人工饲养的汗血宝马在我国生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