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环境考点10常见的天气系统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6 年 1 月 20 日至 1 月 26 日期间爆发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温州多地学校停课。据 此回答 7~8 题。 7.材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8.该天气系统过境温州时,不易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A.降温
B.气压升高
C.连续性降水
D.降雪
答案 7.A 8.C
下图为“浙江某地 4 月 21 日~5 月 5 日天气预报图”。完成 9~10 题。
5.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 时~17 时
B.17 时~18 时
C.18 时~19 时
D.19 时~20 时
6.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
答案 5.C 6.B
解析 第 5 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 18~19 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
教材金句 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 冬季暴发的寒潮,也是冷锋南下形成的。我国夏季江淮流域的梅雨是由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造 成的。 1.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锋面类型: 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③6 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①5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②6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 ③7~8 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④9 月:雨带南撤。 ⑤10 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①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移动快,我国易出现南旱北涝。 ②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移动慢,我国易出现南涝北旱。 2.冷锋、暖锋活动的判断 “五看法”判断冷锋、暖锋: (1)看符号: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三)天气与气候( 教案)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三)天气与气候( 教案)

2010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三)——天气与气候审核人:张红霞[知识梳理]一、常见的天气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和低压、高压系统。

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是晴朗的,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

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内,主要是因为低压槽附近有冷暖气流交汇,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1、锋面系统(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4)冷锋、暖锋的识别:2、气旋和反气旋——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系统气流状况 气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影响天气实例 气 旋 低气压 四周向中心(北逆南顺) 上升 阴雨 台风 反气旋高气压 中心向外(北顺南逆)下沉晴朗伏旱锋面气旋:(1)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 (2)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3)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二、气候的形成与类型1、天气和气候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汽易凝结,降水多;行星风系、季风等。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3)下垫面 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附:影响气候的四大自然因素:(3)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3次大冰期气温下降,中间为间冰期气温上升 历史时期:(1万年左右)气候波动,我国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 19世纪末以来:波动上升3、气候类型高 低人类活动(2)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专题15 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天气系统的考查难度大,焦点主要集中在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上,因此,大家对这部分内容学习需要再深入,并从考查的角度解读新情境、探索新问题、感悟新高考、培养新能力。

一、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低)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冷(暖)气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

要想对天气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必须清楚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

静态特征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固定时空)的气象要素(温、压、湿、风)状况。

(一)锋锋的考察很少是在剖面图中,而是在气压分布图中判读,因此重点要理解锋的成因,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

【冷锋和暖锋控制下的天气】(二)气旋和反气旋(三)气压场的天气判读1.气压场的基本形式2.锋面气旋的判读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系在一起,故也称锋面气旋。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形成)。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将冷暖锋连接将系统分为两部分,低纬度部分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部分受冷气团控制。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①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①处为偏南风,①处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3.锋面反气旋生成和活动于中高纬、温带地区的高气压系统。

在合适的大气环流引导下,向南或东南移动(图示为:强高压南下前缘有一条冷锋作为引导)。

影响中、低纬地区,成为一次冷空气活动。

有时可达到寒潮强度。

所以,也称冷性反气旋。

1.(2019·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考总复习《选考地理》大气环境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考总复习《选考地理》大气环境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

T13、14 状况,或通过等压
2018年4月, 线或风向示意图考
T5、6
查天气系统,备考
时需重点关注。
考点(一) 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一、气团 1.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 物理属性相对均匀 的大团空气。 2.类型:暖气团和__冷__气团。 二、认识锋面 1.锋面:冷暖气团的 交界面 ,又称锋区。 2.冷暖气团的位置:②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①暖气团在锋面以上。 3.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 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如图3中

22 ℃、23 ℃、24 ℃等温线)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 地形、地势(如图2中③地附近等
山脉走向平行
温线走向)
等温线闭合
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 热岛效应(高温)
D.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解析:第(1)题,从纬度与气温值可判断,不可能是冬季,故 应该是 8 月;图中显示同一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则为夜晚。 第(2)题,图中 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表现有两个特点,一是与 海岸线基本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影响;二是陆地上有一个 闭合的低温区,说明该地有山地地形。
1.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

()
A.8 月 22 时
B.8 月 13 时
C.1 月 22 时
D.1 月 13 时
(2)影响图中 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常见天气系统

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常见天气系统

第6讲常见天毛糸统【最新考纲】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权威解读】1 •了解锋面的形成,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特征。

2•理解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特征及对天气的影响。

3•了解锋面气旋的特点,并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准确判读。

01 »基磁•自主梳理图表填充夯实基础—、锋与天气1.锋面特征(1)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其上侧一定是(2)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 湿度、气压差异很大。

2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1)冷锋过境后过境时过境前气温降低,气升高,天气转晴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雨区:墮为主—CIII常出现大风雨雪天气(2)暖锋过境后雨区:主要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 天气转暖 可能形成 连缕性降 水或雾过境时在锋前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⑶准静止锋过境前单一气团 控制,天气 晴朗过境时降水强度 小,阴雨连 缆的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 晴朗移动幅度很小的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北半球)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水平气流(低空)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晴朗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7、8月份的“勺呈”;冬季的寒潮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三、锋面气旋与天气1.概念:锋面与上更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 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方法技巧1.判断“锋前”“锋后”的方法“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的,以锋线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方为锋前,2.确定锋面雨带的位置关键是理解好“锋前”和“锋后”中的“前”和“后”的含义。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ppt2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ppt2

三、气 压 系 统 : 判断:左右手螺旋
气 压 水平气流 北半球 南半球 垂直气 天气 流
事例
气 旋 反 气 旋

逆时针 辅合
A

顺时针 上 辅合 升
顺时针 逆时针 下 辅散 辅散
D
阴 雨
C
B

C
夏秋季节 东南沿海 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 晴 伏旱 朗 冬季的寒潮
A
B
D
1、当13号台风(杜鹃)的台风中心位于广州以东100千 米时,广州的风向为( B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m n 北
9.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 n地温度变 化过程的是( B) A.a图
气 温
B.b图
气 温
C.c图
气 温
D.d图
气 温
时间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时间
c
时间
d
时间
北 n
m
( 08 四川延考卷)图 1 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 的槽线。 10.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 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B A.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 1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 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天气是气候特点形 成的基础
一、气团
概念: 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 质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各种物理性质也很相 似的大团空气. 冷气团(冷空气) 按性质分: 分类 暖气团(暖空气)
按源地分:赤道气团; 热带海洋(大陆)气团;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冰洋气团

大气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

大气环境(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

解密04 大气环境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2020·浙江高三月考)一地气压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运动而引起的空气质量重新分布的结果,下图是北京(39°54′N)、广州(23°08′N)、火奴鲁鲁(檀香山)(20°20′N)三地气压的年变化状况。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A.北京、广州、火奴鲁鲁B.火奴鲁鲁、广州、北京C.火奴鲁鲁、北京、广州D.广州、北京、火奴鲁鲁2.与甲地相比,6~7月丙地的气压状况及影响因素是()A.偏高热力因素B.偏高动力因素C.偏低热力因素D.偏低动力因素【答案】1.B 2.C【分析】试题考查气压的季节变化。

1.由材料“一地气压的变化是由于空气运动而引起的空气质量重新分布的结果”可知,气压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一年内气温变化的大地区气压异也大。

火奴鲁鲁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大,气温的年较差最小,气压差异也最小,甲代表的是火奴鲁鲁。

北京与广州相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广州,气压差也大于广州,可判断出丙为北京,乙为广州,B正确。

2.根据图中的气压距平值可判断出甲为北京、乙为广州、丙为火奴鲁鲁。

从图中看,6~7月丙地气压距平为负值,甲为正值,说明丙地气压偏低。

原因是北京气候大陆性强,夏季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低,是热力因素,C正确。

【点睛】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而近地面则形成低压;冷的地方空气就会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压。

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扩散,就形成了热力环流。

北京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之间往往会形成热力环流。

在天气预报中,常有“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语句。

完成下面小题。

3.与“白天风向北转南”现象相关的是()A.山区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平原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B.山区空气冷却快,空气密度大,平原空气冷却慢,空气密度小C.山区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平原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D.山区空气冷却快,空气密度大,平原上立同高度空气冷却慢,空气密度小4.北部山区天气,南风时有阴雨,北风多为晴朗,原因可能是()A.南风下沉气流,升温干燥B.北风上升气流,降温干燥C.南风上升气流,降温湿润D.北风下沉气流,升温湿润【答案】3.C 4.C【分析】3.由材料可知,北京北部山区与南部平原地区之间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往往形成热力环流,白天山区接受的的太阳辐射多,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小,形成低压;平原上方同高度空气增温慢,空气密度大,形成高压;空气从气压较高的南部平原吹向气压较低的北部山区,形成偏南风。

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完整版)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对天气的影响。

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图。

3、通过对点演练和针对训练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冷暖锋、高低压以及锋面气旋的判读2、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3、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实战演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引导学生回忆近几日天气的变化特点,说出天气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节课)情境问题:今天出门在外同学们有什么感受?那昨天呢?前天呢?学生回答:冷、热。

引出新课: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忽冷忽热的感觉,它和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重温天气系统。

【知能构建】天气的影判读对天气的影- 1 -转折:首先我们来重温锋面系统一、锋面系统问题探究1:冷、暖锋过境前、时、后,天气状况怎样?1、教师动画演示,学生观察动画思考归纳【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探究问题【学生明确】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气温高、气压低刮风、阴天、雨雪、降温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气温低、气压高连续性的降雨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以我国具体的天气实例为主,简单介绍准静止锋,使学生明确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即可。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①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6~7月):江淮准静止锋②云贵高原东北(城市:贵阳)的冬雨连绵(天无三日晴):昆明准静止锋③华南准静止锋(南岭一带);④天山准静止锋。

3、通过讲解中国东南沿海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说明锋面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并使学生牢记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0 常见的天气系统1.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问题思考] (1)下面四幅降雨类型示意图,表示冷锋天气的是__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__。

(2)填写下表。

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图示天气特征过境前:过境前:过境时:过境时:过境后:过境后:答案(1)③①(2)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图示天气特征过境前: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暖气团控制)过境前: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冷气团控制)连续性降雨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云、雨、雪、强风等天气现象(冷锋控制)过境时:多云和降雨天气(发生于锋前,多连续性降水)(暖锋控制)过境后:天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冷气团控制)过境后:天晴、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暖气团控制)[知识归纳]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比较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图示锋面示意图天气图特点暖气团运动状况被迫抬升主动移动,爬升速度较慢缓缓上滑冷气团运动状况冷气团主动移动,箭头没有回旋冷气团箭头有回旋缓慢前进锋面坡度较大较小很小降水区的位置过境时天气阴天、刮风、下雨等阴雨天气,多连续性降水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①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②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天无三日晴”2.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问题思考] (1)下图中表示气旋的是________,表示反气旋的是________。

(2)填写下表。

气流状况气压气流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影响天气实例气旋由四周向中心(北逆南顺) 台风反气旋由中心向外(北顺南逆) 伏旱答案(1)甲乙(2)低气压上升阴雨高气压下沉晴朗[方法技巧] 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定可借助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1)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真题回顾考向预测2016.4 23题1.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2.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3.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4.以选择或者综合题形式考查考向一锋面系统与天气典例剖析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A.图乙中剖面是南北向的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降低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答案 B解析结合图乙的冷暖气团运动方向判断,图乙中剖面为西南—东北向,A错;结合图示昆明准静止锋的位置,昆明位于暖气团一侧,受冷气团影响少,故天气温暖、晴朗,B对,D 错;结合图乙知,云贵高原的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升高,C错。

跟踪训练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地势高,线速度较周边的大),PQ为锋面。

关于PQ所在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暖锋B.北半球冷锋C.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答案 A解析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自低纬向高纬递减,故X、Y 应位于同纬度地区,而该纬度地区,由于山脉地区地势高,线速度应较周边的大,故等值线应符合“凸低为高”的规律,而图示XY线在山脉处向北凸出,说明北面线速度较低即纬度较高,故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图示等压线处出现锋面,故判断该气压中心应为低压中心,可画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判断,PQ为暖锋。

考向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典例剖析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1~2题。

1.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2.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的经度变化规律,判断该图位于北半球。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①位于北美洲;②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③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相同;④位于太平洋,且在低纬度,属热带地区。

第2题,④位于太平洋,且在低纬度,属热带地区,在此处发育的台风自低纬度向较高纬度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外围地区,高压四周的气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会对台风的移动方向产生影响,使其方向发生偏转。

跟踪训练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制下答案 D解析影响航天器发射的因素很多,其中气象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理想的气象发射条件是无风、晴朗。

12月份低压、暖锋形成的可能性很小,冷锋过境时多大风、雨雪天气,不利于航天器发射。

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无风或风力小),天气晴朗,适合航天器发射。

考向三锋面气旋与天气典例剖析2015年初,北美东北部遭受严重的暴风雪袭击,同时有大面积冻雨灾害。

下图为“2015年1月20日某时的天气形势图”。

读图完成1~2题。

1.冻雨是以液态降落的雨与地面或暴露物体接触时冻结所致。

此时,最可能出现冻雨天气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甲地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知识。

依据图示判断,丙地位于暖锋锋前的降水区内最有可能形成冻雨。

第2题,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知识。

由图知,随着冷锋系统过境,甲地气温逐渐降低,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读图技巧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北半球)(1)判断锋面类型根据等压线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可以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气流的方向,锋的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如图1中锋呈逆时针运动。

一般来说,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然后就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

如图1中,锋面OA是由气团①(来自高纬)主动向气团②(来自低纬)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面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2)判断天气状况气旋的前方(如图2中的A)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如图2中的B)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如图2中的C)是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

跟踪训练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2.下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B.BC.CD.D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锋面气旋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旋转,m位于暖锋锋前阴雨连绵,n、g处在冷锋锋前,天气晴朗。

第2题,g地有冷锋过境,气温下降,C项正确。

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登陆,给浙闽两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读图回答1~2题。

1.当“菲特”中心到达沙埕镇时,处于“菲特”影响范围内的台州市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图2的四条曲线,最能反映“菲特”登陆前后沙埕镇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台风到达沙埕镇,沙埕镇处于低压中心,台州市位于低压中心以北,吹东北风。

第2题,台风过境,气压降低,过境后,气压升高。

(2016·浙江学考选考真题)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

完成第3题。

3.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答案 B解析根据本题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经过日期为2016年1月21~25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偏低,出现了暴雪,应该是冷空气强盛,抬升暖湿空气而引起的现象。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4~5题。

4.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5.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7日洪水水位最高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答案 4.B 5.D解析第4题,由图示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出现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升高,天气转好,为暖锋过境。

第5题,7、8日为暖锋过境时,云量最大,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

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

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完成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7.图中虚线范围内可能出现( )A.暴风雪B.沙尘暴C.雾霾弥漫D.风和日丽答案 6.A 7.B解析第6题,读图知①处等压线最稠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

第7题,图中虚线范围主要位于冷锋锋后,如果被抬升的暖气团水汽充足,可能有大风、阴雨天气。

但是该区域4月份春旱严重,水汽含量很少,降水困难;冻融后的地表土壤疏松,大风易引发沙尘暴。

8.(2015·浙江省杭州学考)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______(填“辐合”或“辐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2)处于北半球的甲锋面与乙锋面特征差异明显,甲锋面过境对气温的影响是________,降水区域与锋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乙锋面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3)B、C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地,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季节,我国杭州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答案(1)顺时针辐散晴朗(2)降温大部分在锋后由南向北(或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移动)(3)C C地等压线密集(4)低温少雨解析第(1)题,读图,图示为北半球,图中A地是高压中心,所以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在其控制下,天气晴朗。

第(2)题,甲锋面位于北半球锋面气旋的西侧,是冷锋,过境对气温的影响是降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