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全部讲义
物理力学讲义
初中物理力学基本概念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 ;测量工具: ;使用时应先观察和,让刻度尺紧贴被测长度,读数时视线应与,测量时要估读到;测量结果包括和。
⒉时间t:主单位: ;测量工具: 。
⒊质量m:叫质量。
主单位:;其他单位还有。
测量工具:。
使用步骤:应先将天平放置,然后调节使天平的平衡,然后在盘中放被测物体,盘中放砝码,再结合调节,使天平再次平衡,则所测物体质量等于加读数。
二、密度⒈密度ρ:(1)定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2)公式:,变形公式。
(3)国际单位:,常用单位:两者关系:(4)ρ水=;表示。
⒉密度测定:基本原理:用测质量,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三、力⒈力F:(1)定义:。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力的单位:。
(3)测量力的仪器叫;实验室使用。
(它的原理是)(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或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或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1)定义:。
(2)方向:。
(3)计算公式:;变形公式:(4)g= ,表示。
(5)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1)物体平衡时的状态:或。
(2)条件:。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1)方向相同:合力F= ;合力方向与方向相同;(2)方向相反:合力F= ,合力方向与方向相同。
⒍摩擦:(1)定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时,产生的阻碍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与有关。
探究实验的方法是。
(3)增大摩擦的方法有①②③;减小摩擦的方法有①②③④。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其内容是:。
8、惯性:性质叫做惯性。
其大小只与有关。
解释惯性现象时,应分析清楚物体的前后状态。
如车子突然启动人易后仰:当车突然启动时,脚由于与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保持,从而后仰。
四、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1)浸在(或)中的物体受到向托的力叫浮力。
2024年八年级物理讲义(人教版)11.2 功率(知识解读)(解析版)
11.2功率(知识解读)(解析版)•知识点1功率的概念及做功的快慢•知识点2功率的计算及大小比较•知识点3功率的应用•作业巩固训练1、功率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在物理学中用字母P 表示。
2、功率意义:物理学中,用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即Fv tW P ==。
4、功率单位:国际单位:瓦(W),1W=1J/s ;常用单位:千瓦(kW),1kW=103W 。
5、功率的种类:(1)平均功率: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力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做功快慢不同,平均功率可表示力在某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
(2)瞬时功率: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力在某时刻做功的快慢。
6、做功快慢比较:(1)方法一:做相同的功,比较不同的物体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做功快。
(2)方法二:取相同的时间,比较不同的物体所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物体做功快。
【典例1-1】(2023秋•柳州期末)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说明和乙相比,甲做功()A .更多B .更快C .时间更短D .效率更高【答案】B 功率的概念及做功的快慢知识点1【解答】解:A、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只能说明甲做功快,由于不知道时间,所以甲做的功不一定比乙多,故A错误;B、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甲的功率比乙的大,说明甲做功比乙做功快,故B正确;C、由功率的变形公式W=Pt可知,不知道做功多少,所以无法确定做功时间,故C错误;D、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D错误。
故选:B。
【典例1-2】(2023春•徐汇区校级月考)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物理学把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某机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2千瓦,该机器正常工作1小时做功为7.2×106焦。
【答案】力;距离;单位时间;7.2×106。
【解答】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初中物理 讲座 课件
总结词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和干涉等基本现象,掌握光学仪 器的工作原理。
电学基础
总结词
掌握电荷、电场、电流和电阻等基本概念,理解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工作原理 。
热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的表现形式,表 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消失或产 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反思与改进
总结实验结论,强调物理知识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04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生活中的力学现象
总结词
力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 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
详细描述
重力、摩擦力、弹力等现象在日常生 活中经常出现,如物体的自由落体、 滑行时的摩擦阻力、弹性形变等。
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总结词
光学现象涉及到光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等,与人们的视觉感知密切相关 。
劳逸结合
04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学习效 率。
学习心态与情绪调节
保持积极心态
相信自己能够学好物理 ,遇到困难时保持乐观
心态。
增强自信心
通过不断取得进步和成 功,提高自信心,增强
学习动力。
情绪调节
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学 会调节情绪,保持冷静
心态。
THANKS
光学基础
光的折射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 会发生变化,导致光线方向发生 偏转。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 播,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会在其后 形成影子。
05
04
03
02
01
光的干涉
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遇时,会 因相位差而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 象。
光的反射
初中物理讲义全有
第一讲声现象知识结构浏览:声音的产生——声源的振动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声速——回声声波——声能次声波声现象音调——频率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的特征超声波响度——振幅音色——发生体决定乐音声音的种类噪声的来源噪声噪声的控制知识点: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而产生的,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声音具有,叫做能3、乐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和。
乐音的波形是。
4、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决定。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发生体震动的。
越高,音调越,越低,音调就越。
5、指声音的强弱,它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有关。
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发声体振动的。
越大,响度越;越小,响度就越。
(2)人到声源的。
越,响度越;越,响度就越。
6、我们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的声音靠的是,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形状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7、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而产生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
8、噪声的波形是,噪声的强弱用为单位来表示。
符号:。
9、减弱噪声的途径有:(1)控制噪声(改变/减少/停止声源振动);(2)阻断噪声(隔声/吸声/消声);(3)在减弱噪声(戴护耳器/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控制。
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料外,物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
10、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Hz至Hz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
11、超声波是指频率Hz的声波。
超声波具有、、等特点。
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探伤、定位、测、测、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
次声波是指频率Hz的声波。
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的特点。
初中物理辅导讲义
章节内容电流、电压初中物理辅导讲义沈先锋教学内容1ii.引导回顾本周知识点1. 电流的概念2.电流表的使用3.电压的概念4. 电压表的使用5..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路两端的电压iii.知识同步一、要点提纲: 1.什么是电流?电流的符号、单位及方向如何呢?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等于 1 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 I=Q/t,单位 I—A Q—C;t—s。
(2)电流的符号及单位: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单位是安培,符号为 A; 更小的单位为毫安(mA)和微安(µA)。
换算关系:1A=103mA,1mA=103µA (3)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在金属导体中,是电子发 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其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在实际外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2.电流表的使用——“三要、两不、两看清” ⑴三要 ①要校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偏右处,使用后测量出的数据会比真实值偏大。
②要串联: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测谁电流就和谁串联。
③要注意正负接线柱: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⑵二不 ①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否则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在不能预先估计被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拿电路的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较大量程的一个接线柱,如指针偏转很小,则可换较小的量程;如指针偏转较大且在量程之内,则可接较大的量程;如指 针迅速偏转且超过量程,则 所用的电流表不能测量。
②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是电流表内阻很 小,相当于一根导线。
⑶两看清 读数时应“先看清量程,再看清中点和分度值,然后读数”。
这种方法为“中点 助读”,可有效地防止读错数据。
如图:选用 0~0.6A 量程,指针相邻两个标度值分别为 0.4A 和 0.6A,其中点值为 0.5A,指针所指的值是 0.4A 过三小格,每小格为 0.02A, 电流表示数为 0.46A。
初中物理八上同步讲义(精华篇)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理结构的一门科学。
2、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的体系】伽利略——【经典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牛顿——【构建经典物理学体系,建立了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和玻尔【量子力学】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1m=106μm1m=109nm 1μm=103nm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4、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
(3)读: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估读..。
..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注明单位。
5、特殊的测量方法:①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②化曲为直法(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③轮滚法(测量圆形跑道的长度)④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6、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 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避免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九年级物理讲义
九年级物理讲义“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难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四清”:清课本;清插图;清实验;清习题。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1.物质三态2.温度1)概念2)单位3)温度值3.温度计1)作用2)原理3)种类4)使用2.晶体3.非晶体4.熔化1)概念2)条件5.熔点6.汽化7.沸腾1)概念2)沸点3)条件4)现象8.蒸发9.冰的熔化实验10.水的沸腾实验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1.熔化吸热应用2.晶体熔化温度不变3.汽化吸热应用4.液体沸腾温度不变5.蒸发1)因素2)与沸腾的异同6.升华1)概念2)升华吸热应用3)人工降雨7.熔化实验8.碘的实验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1凝固1)概念2)凝固点3)凝固放热应用2.液化1)概念2)液化方法3)液化放热应用3.凝华1)概念2)凝华放热应用4.物理图像问题第四节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1.水资源危机原因2.珍惜每一滴水1)世界水日2)措施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温度1)概念2)单位3)温度值2.温度计1)作用2)原理3)种类4)使用3.内能1)概念2)与温度关系3)影响因素(1)质量(2)温度(3)状态4)改变方式(1)热传递(2)做功5)内能机械能异同4.热量1)概念2)热传递3)热传递条件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1)实验2)概念3)单位4)意义5)应用2.热量计算第三节内燃机1.热机1)概念2)能量转化2.内燃机3.汽油机1)构造2)原理4.柴油机1)构造2)原理5.热机规律6.环保第四节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1.热值1)概念2)单位3)意义2.热量计算3.热机效率1)概念2)公式3)应用4.环保(串联一条路,并联有支路。
连接与画图,选择主线路。
路中有电表,流串压并处。
流表象导线,压表似开路。
示数看量程,选择接线柱。
通过接两端,停靠在一处。
闭合开关前,检查接线柱。
避免是短路,短路引事故。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1.摩擦起电1)概念2)实质2.带电1)概念2)带电体性质3.电荷1)正电荷2)负电荷3)作用规律4.验电器1)作用2)结构3)原理4)使用5.静电感应6.判断带电方法1)2)3)第二节让电灯发光1.电路1)概念2)组成3)作用2.电流1)形成2)方向3.通路1)概念2)特点4.开路1)概念2)特点5.短路1)概念2)特点6.电路图1)概念2)符号3)画法(1)(2)(3)第三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导体1)概念2)常见物2.绝缘体1)概念2)常见物3.串联1)概念2)判断特点3)实验4.并联1)概念2)名词(1)干路(2)支路(3)分支点3)判断特点4)实验第四节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电流1)概念2)单位换算3)意义4)公式5)电荷量2.电流表1)作用2)符号3)使用(1)校零(2)串联++--(3)量程(4)读数(5)禁止3.电流实验1)串联2)并联第五节测量电压1.电压1)形成2)单位换算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4)常见值2.电压表1)作用2)符号3)使用(1)校零(2)并联++--(3)量程(4)读数(5)允许3.电压实验1)电池组2)串联3)并联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一节电阻和变阻器1.电阻1)概念2)单位换算3)电路图符号4)实验影响因素2.变阻器1)概念2)原理3)电路图符号4)滑动变阻器(1)结构示意图(2)实验(3)含义(4)作用5)变阻箱(1)结构(2)读数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电流效应1)热效应2)化学效应3)磁效应2.欧姆定律1)实验2)内容3)公式 4)应用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1.伏安法1)概念2)原理3)电路图4)实验5)注意(1)滑动变阻器作用(2)电阻与温度关系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电阻串联1)实验2)理论推导3)实质4)结论2.电阻并联1)实验2)理论推导3)实质4)结论3.串联电路规律1)2)3)4)4.并联电路规律1)2)3)4)第五节家庭用电1.家庭电路1)组成2)作用3)注意2.测电笔1)作用2)组成3)使用3.电灯1)工作原理2)能量转化3)注意(1)玻璃泡(2)≥60W真空(3)惰性气体(4)螺旋状(5)钨4.安全用电1)触电(1)概念(2)原因2)常识(1)一个要求1)2)3)4)(2)四个不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电压高于36V带电体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第一节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1.电能表1)作用2)单位3)读数4)含义(1)(2)(3)(4)5)计算2.电功1)概念2)单位3)影响因素4)公式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1.电功率1)概念2)公式3)单位4)意义5)影响因素2.用电器铭牌1)额定电压2)额定电流3)额定功率4)实际电压5)实际电流6)实际功率第三节测量电功率1.伏安法测电功率1)原理2)器材3)电路图4)实验5)滑动变阻器作用2.电能表测电功率1)原理2)器材3)实验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一、磁1.磁的妙用1)2)3)4)2.磁性3.磁体1)概念2)种类4.磁极1)概念2)种类N S3)作用规律5.磁化1)概念2)方法6.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方法1)2)3)4)7.地磁场二、磁场1.概念2.磁感线1)概念2)画法①②③④⑤3.磁场方向4.磁屏蔽第二节电流的磁场1.电磁应用1)2)3)4)5)2.奥斯特实验1)过程2)结论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过程2)结论4.右手螺旋定则1)作用2)内容3)应用①N S极②I方向③线圈绕法(三知二求一)5.电磁铁1)组成2)磁性强弱影响因素①②③3)优点6.电磁继电器1)组成2)工作原理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1.电动机应用1)2)3)4)2.电动机1)原理2)能量转化3)组成4)换向器作用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第一节电能的产生1.电池1)概念2)种类3)能量转化4)优劣势2.发电机1)概念2)发电方式3)能量转化4)优劣势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电磁感应1)实验2)产生条件3)感应电流①产生条件②方向影响因素4)应用①发电机②话筒③变压器④能量转化第三节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1.发电机1)组成2)原理3)能量转化2.电能的输送1)远距离高压输电2)变压器3.高压触电及其防护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第一节感受信息1.信息的记录2.电报与电话1)电报2)电话①话筒②听筒第二节让信息“飞”起来1.电磁波1)概念2)应用3)特征①波长②波速③频率④c=2.电磁污染第三节踏上信息高速公路1.信息高速公路2.光纤1)概念2)优点①抗干扰能力强②信号衰减弱③信息容量大④清晰度高⑤保密性好3.现代电信网络1)卫星通信2)微波通信3)移动通信4.因特网1)概念2)优缺点5.GPS1)概念2)组成第十九章材料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材料1.形形色色的材料1)金属2)无机非金属3)有机高分子材料4)复合材料2.材料的物理性质1)弹性2)硬度3)延展性3.材料与社会发展第二节半导体1.导体2.绝缘体3.半导体1)概念2)常见物体4.半导体元件1)二极管2)三极管5.半导体材料的应用1)太阳电池2)条形码扫描器3)微处理器4)机器人第三节探索新材料1.超导材料1)概念2)应用2.纳米材料1)概念2)应用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多种形式的能量1)化学能2)核能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3.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2)应用第二节能源与社会1.自然界的能源1)可再生能源2)不可再生能源3)能源结构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源与环境第三节开发新能源1.太阳能1)光能转化为电能2)光能转化为内能2.核能1)核裂变2)核聚变3)核电站3.其他新能源1)地热能2)潮汐能3)风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热学基础知识:温度、热量、热传递和物体的内能。
2. 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液体和气体的特点、状态变化及相关的物理现象。
3. 光学基础: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及光的颜色。
4. 电流与磁场:电流的形成、磁场的作用、电磁感应。
5. 电路分析:简单电路的组成、电路图识别、欧姆定律的应用。
6.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的种类、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学基础的掌握,尤其是光的折射现象;电路分析中的欧姆定律应用。
2. 教学重点:热学基础知识,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电流与磁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酒精灯、凸透镜、凹透镜、电路元件(电池、导线、电阻、灯泡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练习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物理现象,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布置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框架:展示每个章节的知识结构,方便学生梳理思路。
2. 关键概念:列出重要概念,强化记忆。
3. 解题步骤:针对典型题目,展示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热传递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2)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3)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路的电流、电阻或电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通过课后反思,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阅读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物理素养。
例如,开展光学小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参观发电厂,了解能源的转化过程等。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讲义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辅导讲义1、电荷①当一个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时,我们就说该物体带有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类型: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学上分别对应正数和负数。
一个简单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例子是原子结构中的质子和电子。
②使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
初中的重点在于摩擦起电,要清楚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这两个例子中各物体的带电情况。
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根据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的特点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问题:(1)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开合表示什么?(2)实验探究:如何判断一个泡沫塑料球是否带电以及带何种电荷?④描述电荷多少的物理量称之为电量,用字母Q表示,其单位为库仑(C)。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一个电子或者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通常取e=1.6×10^-19C。
注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2、导体和绝缘体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的电阻率都很小,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我们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的电阻率都很大,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①上面所谓的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电荷,那么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物体中所含自由电荷的多寡。
对金属导体而言自由电荷指的是自由电子。
②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扩展:①半导体:我们把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②超导体:某些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电流不再产生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其电阻变为零了,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之为超导体。
使用超导体制成的导线可以消除因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的损耗,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超导体很难实现。
9、电能、电功和电功率①电能一般用符号W 表示,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讲义
f f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 。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 一些;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 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 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 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 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十、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 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天边的彩虹是光的 现象;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 、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混合是 色;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的色光决定, 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十一、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红、橙、 、绿、蓝、 、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2、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 ,温度越 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夜视仪)(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 作用强;(加热,红外烤箱)3、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 作用强;(消毒、杀菌)(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
(3)、 作用;(验钞)(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 ,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二、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 ”表示。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
2.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合力为零。
- 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可以用公式F=ma表示。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摩擦力-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时,力的合力为零,此时摩擦力等于所受外力的大小。
- 动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力的合力不为零,此时摩擦力等于摩擦因数乘以物体受力的大小。
4. 弹力弹力是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大小与变形程度成正比。
5. 重力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力称为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可用公式F=mg表示。
二、运动的描述与图解1. 位移与距离- 位移:标志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置变化,有大小和方向。
- 距离:标志物体在其运动过程中所走过的路径长度。
2. 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的位移,可以用公式v=Δs/Δt表示。
-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快慢,可以用公式a=Δv/Δt表示。
3. 直线运动的图解分析- 速度-时间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
- 位移-时间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曲线斜率表示速度。
4.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其特点是竖直向下,速度逐渐增大。
三、能量与功1. 功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功指的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用。
功与力与位移的乘积成正比,可以用公式W=Fs表示。
2. 功率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可以用公式P=W/t表示。
3. 动能与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K=1/2mv²表示。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公式Ep=mgh表示。
四、浮力与密度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讲义-11
二、重难点提示:(1)判断电路故障;(2)动态电路中的变化量与不变量;(3)能够区分电功与电热。
课标定位微课程1: 电功与电热【考点精讲】焦耳定律:电功:电流所做的功, 消耗的电能;公式:W=UIt;电热:其他形式的能, 包括机械能, 初中电学公式部分适用, 比如电动机、电风扇等电路。
电热Q=I2Rt=UIt=U2t/R=W=PtQ=I2Rt电功W=UIt=I2Rt=U2t/R=Q=PtW=UIt=PtW>Q例子电灯、电炉电风扇、冰箱【典例精析】例题某同学对录音机中的小电动机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
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40伏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 此时电动机未转动。
当电压表示数为2.0伏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 此时电动机转动。
电动机工作1min后:求: (1)电动机线圈的电阻;(2)转动时消耗的电能;(3)电动机转动时产生的机械能。
思路导航:(1)电动机未转动时,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发热), 此时电路作为“纯电阻电路”, 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 求出;(2)转动时消耗的电能用W=UIt即可求出;(3)电动机工作时,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所以机械能等于电能减去发热产生的内能。
答案:解: (1)R=U/I=0.4V/0.2A=2Ω;(2)W=UIt=2V×0.3A×60s=36J;(3)发热Q=I2Rt=(0.3A)2×2Ω×60s=10.8J机械能W/=W-Q=36J-10.8J=25.2J点评: 本题考查电热Q=I2Rt与电功(电能)W=UIt的区分。
试题难度不大, 但很容易出错, 要特别注意。
【总结提升】微课程2: 电路故障分析【考点精讲】电路故障分析:一般来说, 造成电路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元件的断路、短路两种:1.电路断路当电路中出现断路时, 电路不通, 用电器不能工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灯泡不亮;(2)电流表无示数;(3)电压表示数为零;(4)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5)断开处一端能使试电笔氖管发光, 另一端不能使其发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八年级物理》课件讲义
编号: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课件讲义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八年级物理》课件讲义目录一、教学内容1.1 力学基础知识1.2 运动和力1.3 压强和浮力1.4 温度和热量1.5 电学基础知识1.6 磁学和电能1.7 实验操作技巧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2.2 过程与方法2.3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2 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2 学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教学新知5.3 课堂练习5.5 课后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6.1 板书提纲6.2 板书设计示例七、作业设计7.1 作业类型7.2 作业要求7.3 作业示例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改进8.3 学生反馈意见九、拓展及延伸9.1 拓展阅读材料9.2 延伸思考题9.3 实践操作建议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力学基础知识1.1.1 牛顿三定律1.1.2 重力、弹力、摩擦力1.2 运动和力1.2.1 加速度与力1.2.2 动能与势能1.3 压强和浮力1.3.1 压强的定义与计算 1.3.2 浮力的产生与计算1.4 温度和热量1.4.1 温度的定义与测量 1.4.2 热量的传递方式1.5 电学基础知识1.5.1 电流、电压、电阻 1.5.2 欧姆定律1.6 磁学和电能1.6.1 磁场与磁力1.6.2 电能的转换与守恒1.7 实验操作技巧1.7.1 力学实验操作1.7.2 电学实验操作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2.1.1 掌握力学基础知识2.1.2 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2.1.3 学会计算压强和浮力2.1.4 理解温度和热量的传递2.1.5 掌握电学基础知识2.1.6 了解磁学和电能的转换2.2 过程与方法2.2.1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2.2.2 通过例题讲解培养解题技巧 2.2.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2.3 情感态度价值观2.3.1 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2.3.2 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1.1 理解并应用牛顿三定律3.1.2 掌握电学实验操作技巧3.2 重点3.2.1 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3.2.2 学会计算压强和浮力3.2.3 理解温度和热量的传递3.2.4 掌握电学基础知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1.1 力学实验器材4.1.2 电学实验器材4.2 学具4.2.1 笔记本、笔4.2.2 计算器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1.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学概念 5.1.2 通过问题引导思考运动和力的关系5.2 教学新知5.2.1 讲解力学基础知识5.2.2 利用实验演示运动和力的关系5.2.3 引入压强和浮力的概念5.2.4 讲解温度和热量的传递方式5.2.5 介绍电学基础知识和磁学电能转换5.3 课堂练习5.3.1 针对新知识进行随堂练习5.3.2 分析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4.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5.4.2 强调重点难点知识5.5 课后作业布置5.5.1 根据课堂练习情况布置作业5.5.2 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拓展材料六、板书设计6.1 板书提纲6.1.1 力学基础知识提纲6.1.2 运动和力提纲6.1.3 压强和浮力提纲6.1.4 温度和热量提纲6.1.5 电学基础知识提纲6.1.6 磁学和电能提纲6.2 板书设计示例6.2.1 牛顿三定律板书设计6.2.2 运动和力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7.1 作业类型7.1.1 填空题7.1.2 选择题7.1.3 计算题7.2 作业要求7.2.1 按时完成作业7.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力学基础知识1.1.1 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理解并应用这三个定律对于学习后续的力学知识至关重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力1.1力的概念1.2力的测量1.3力的作用效果2.第二章运动与力2.1运动状态2.2力的作用2.3牛顿第一定律3.第三章简单机械3.1杠杆3.2滑轮3.3轮轴与斜面4.第四章压强与浮力4.1压强4.2浮力4.3阿基米德原理二、教学目标1.掌握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
2.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3.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能运用杠杆、滑轮等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压强与浮力的计算,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简单机械原理;压强与浮力计算。
2.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运用;简单机械的动态分析;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滑轮、杠杆等)。
2.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际生活案例,引入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新课导入:(1)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讲解力的概念,展示力的测量方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运动与力:讲解运动状态,分析力的作用,引入牛顿第一定律。
(3)简单机械:介绍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通过实例分析其应用。
(4)压强与浮力:讲解压强概念,分析浮力的计算方法,引入阿基米德原理。
3.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力的概念、测量及作用效果2.运动与力运动状态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3.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与斜面4.压强与浮力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解释力的概念,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计算简单机械的力与力臂。
(4)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2.答案:(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讲义全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2、构成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即不动的点,二过支点做垂线分别垂直于动力与阻力的方向〔必要时需要延长力的方向,三做标记。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回想在用天平测量物理质量的实验中,我们是如何调节天平平衡的,其实这一调节方法运用的就是杠杆平衡原理,天平实质上就是一个等臂杠杆。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为:〔3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找到最省力的方法由公式可知,当阻力臂与阻力一定时,动力臂与动力成反比关系,即动力臂越长,所需动力越小,反而反之。
故想要动力最小,则需找到最大动力臂。
如何找到最大动力臂:a.当动力作用点确定时,支点到该作用点的线段即为最大动力臂;b.当动力作用点没有规定时,则杠杆上距离支点最远的点即为应取的作用点,接下来按照a的步骤进行即可。
4名称结构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一、杠杆1、定义:在的作用下绕着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构成杠杆的五要素:、、、。
3、如何区分动力与阻力?4、力臂必定于力的方向。
5、杠杆平衡条件:6、杠杆分为几类?其特征分别是?. .二、滑轮 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
初中物理完整版课件
初中物理完整版课件第一章:物理基础知识1.1 物理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的定义:物理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物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地球、物体运动、能量转化等等。
1.2 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量、物质的量和光强等七个物理量称为基本物理量。
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下,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时间的单位是秒,其他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通过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导出。
1.3 计量误差和显著数字计量误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计量误差。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是计量误差的两种类型。
显著数字:在测量数据中,有效数字和最不确定的一位数字组成的数字称为显著数字。
在四舍五入时,应根据最不确定的一位数字决定舍入规则。
第二章:力和运动2.1 力的概念和分类力的定义:力是能改变物体状态或形状的作用。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是力的两大分类。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传递的力,非接触力则是作用在物体之间的力,如重力和电磁力。
2.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3 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概念。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快慢。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第三章:能量与功3.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因位置、速度、形态等不同而具有的一种物质性质。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3.2 功的概念和计算功的定义:当力作用于物体时,使物体发生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功的计算:功=力 ×位移× cosθ,其中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3.3 功与能量的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孤立系统内部,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上课讲义一、声学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3、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
(3)音色: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4、噪声的控制(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的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二、光学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例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2、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反射光仍平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
3、光的折射(1)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折断”、池底变浅、海市蜃楼等。
4、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4)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5、眼睛和眼镜(1)眼睛: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在视网膜后方,佩戴凸透镜矫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讲磁原子和星系【知识要点】一、磁体 1.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是 N 极(北极)和 S 极(南极)。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叫做磁场,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
2.磁场是有方向的,放在磁场中的某一点的,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这一点磁场方向。
3.磁感应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情况的假想曲线,磁体外部的磁感应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 S 极。
常见的磁感应线分布图三、电流的磁场 1.著名的奥斯特实验首先表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具有磁效应。
2.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其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右手螺旋定则 a.对于通电直导线: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 b.对于通电螺线管: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
四、原子 1.物质构成了物体,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2.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原子中存在着电子,建立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他认为整个原子就好像是一个均匀分布的正电荷的蛋糕,而电子则是一颗颗嵌在其中的葡萄干。
b.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恒星),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行星)在核外空间里绕核高速旋转。
c.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根据量子理论,建立了原子的“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
电子云模型是目前认为最科学的原子模型。
A . 4. A . 5. 第 3 题图 如图所示,将挂有小铁球的弹簧秤自左向右地慢慢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将 [ ] 不变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到目前为止,最具科学性的原子模型是 [ ] 葡萄干模型 B .蛋糕模型 C .行星模型20 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a)、(b)、(c)] 先变大后变小 D .电子云模型。
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序正确的排列为A .(a)、(b)、(c)B .(c)、(b)、(a)C .(b)、 (c)、 (a)D .(a)、(c)、(b)3.原子的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五、地球和太阳系1.太阳系:恒星是太阳;2.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3.地球的卫星:月球、人造地球卫星【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的 N 极时,所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钢棒具有磁性,且 A 端为 S 极 B .钢棒具有磁性,且 A 端为 N极C .钢棒无磁性D .不能确定钢棒是否有磁性 2.已知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画出的磁感线方向(或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葡萄干蛋糕模型 行星模型 欧内斯特·卢瑟福 埃尔文·薛定谔约瑟夫·汤姆孙 电子云模型]图中正确的图是 3.电源6.根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A .核子B .电子C .中子D .质子7.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原子中不带电的是 [ ] A .质子 B .电子 C .中子 D .核子8.关于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 .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D .原子核虽然很小,却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9.许多天体的运动特点和原子中电子运动特点相似,下列天体中不具备这种特点的是[]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火星10.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地球 太阳系”一节后,整理的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有下划线的四项内容中,归类不正 确的是 [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 11.某同学利用如上图所示装置研究磁与电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a )、(b )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b )、(c )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甲所示,轻推一下小车 B ,越靠近小车 A ,B 车就越快,直到 A 、B 两磁体接触上;如图乙所示,轻推一下 小车 B ,越靠近小车 A ,B 车就越慢,B 车距 A 一段距离停止。
甲 乙 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有(包括“力学”“磁学”):(1)由图甲和图乙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甲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作图题13.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 N 、S 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14.在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 N 、S 极,在图中分别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两小磁针静止时的 N 、S 极。
恒星 太阳系 行星 卫星 太阳 地球、月球、火星1) (2)(3) 人造地球卫星……(4) 第 13 题第 2 讲声音和光【知识要点】一、声音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而产生的,所以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2.声音的特征a .响度:声音强弱的程度,响度与声波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b .音调: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发声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与声音的频率 f 有关;c .音色:随着发声体的不同而不同。
3.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 赫兹~20000 赫兹。
低于 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超过 20000 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4.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5.噪音的控制:(1)控制噪声源;(2)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3)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 米/秒,这是目前宇宙中的极限速度。
2.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电灯,蜡烛等。
3.光线: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太阳光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地球上时近似认为是平行光,而蜡烛,电灯之类的点光源发出的光为放射状光线。
三、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应注意的问题:关于反射定律的中考题型,考作图题的概率比较大。
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入射角N:法线和反射角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不能写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的),反射定律适用于任何反射面,包括曲面,但是初中阶段只讨论平镜面反射。
四、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平面镜成像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为正立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注意:作图的时候物用实线表示,虚像用虚线表示,实像用实线表示。
五、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特别的,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线、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r)。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作用是不同的。
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到光密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到光疏介质的时候,入射角要小于折射角。
记忆方法:对空气、水和玻璃,空气中的角>水中的角>玻璃中的角,这里的角可以指入射角或折射角。
六、光的色散1.白光的色散:一束白光穿过棱镜后,白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的现象。
2.三原色光:红光,蓝光,绿光。
七、透镜(光的折射现象应用)1.透镜的种类: a.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有 2 个焦点。
b.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有 2 个虚焦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用 f 表示凸透镜的焦距,u 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则有如下重要不等式关系:a.u>2f,f<v<2f,像物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b.u=2f, v=2f,像物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f<u<2f, v >2f,像物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 d.u=f,不成像点; e.u<f,像物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应注意的问题: (1)二倍焦距处为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 折点; (2)焦点处是成实像与成虚像的转折点,但 焦点处是不成像点;(3)物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4)利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题时主要用“不 等式法”。
凸透镜成像的五种情况图示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和火柴,实验时在光具 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例题剖析】一、选择题1.用笛子和小提琴同时演奏一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它们,这是因为它们的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频率不同。
2.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眼前的一片树叶挡住视线B.在岸边看见水中的月亮C.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D.用照相机拍照 3.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为 [] B.阳光下房屋、树木的阴影 D.用凸透镜对着阳光取火 [ ] 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 .钢笔错位 C .看到地上的书本 D .水中倒影 6.大陆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已经入住台湾台北市立动物园,如图所示是大熊猫在平面镜前吃竹子的画面,那 么此时它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应该是[ ]a'倒立缩小 倒立放大像距区 像距区 c' A .0° B .30° C .45°D . 90°e'光屏区 4.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平静的湖面上映出了湖边景物的倒影 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 5.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B C D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8.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