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小论文——IPV6
IPV6论文校园网论文
IPV6论文校园网论文摘要:随着ipv4网络地址的日益萎缩,ipv6技术开始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基于ipv4建立的网络仍然处于主导位置,因此ipv6网络建设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
校园网是高校师生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而高校的技术优势也让ipv6在校园网中的试点成为了可能。
本文首先对ipv4和ipv6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ipv6在校园网中应用和设计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ipv6;校园网;应用;设计ipv6 application design in the campus networkma dichen(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102600,china)abstract:with the shrinking network addressipv4,ipv6 technology began to be developed rapidly,but because the network is still based on ipv4 establish a dominant position,so ipv6 network construction is still in pilot phase.campu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channels,and university technical advantage to ipv6 pilot in the campus network aspossible.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for ipv4 and ipv6,and to ipv6 in the campus 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design situation analyzed and discussed.keywords:ipv6;campus network;applications;design一、引言自从诞生那天开始,internet技术就以一个非常迅猛的速度快速发展着,尤其是在www服务得到高度普及之后,网络节点的数量更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新一代IPV6的研究技术论文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课程论文——关于下一代ip(ipv6)的研究姓名: lumm学号: 0307103109专业:信息安全技术班级: 1031班指导教师:提交日期: 2012-5-28摘要ipv4自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对数据通信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现有的ipv4在地址空间、信息安全和区分服务等方面显露出明显的缺陷。
为了解决因特网目前和将来可预测的问题,internet工程任务组提出了下一代ip——ipv6。
IPv6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NGI)中的重要协议。
Ipv6在ip地址空间、路由协议、安全性、移动性以及服务质量支持等反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改进,增强了ip的功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IPv6基本标准日益成熟,各种不同类型的支持IPv6的网络设备相继问世,并逐渐进入商业应用。
在运营领域,国外部分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IPv6网络,并开始提供接入服务以及一些基于IPv6的增值业务。
我国也在2003年底启动了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CNGI)工程,以促进NGI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
在网络已经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如何在其上为用户提供新的业务,并为运营商创造新的价值,这是下一代互联网成功的关键。
主要讨论了ipv6的技术、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ipv6在国内方便的研发和已用现状、IPv6业务及应用的发展现状、IPv6协议在支持新业务方面的优势、IPv6与下一代网络业务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在业务系统中部署IPv6的总体策略等关键字:ipv6 ipv6的技术 ipv6的现状和前景 ipv6的发展优势和应用目录第一章了解目前的网际协议........................ - 1 -1.1 网际协议的定义 ........................... - 1 -1.2 网际协议的现状 ........................... - 1 -第二章新一代网际协议(IPv6) ................... - 1 -2.1IPv6的定义............................. - 1 -2.2IPv6的认识............................. - 2 -2.2.1IPv6的特征......................... - 2 -2.2.2IPv6的应用......................... - 2 -2.2.3IPv6的优势......................... - 3 -第三章 IPv6的技术及工作原理..................... - 3 -3.1 IPv6向IPv6过度技术.................... - 3 -3.1.1双协议栈技术........................ - 4 -3.1.2隧道技术............................ - 4 -3.1.3翻译转换技术........................ - 4 -3.2 IPv6工作原理........................... - 5 -3.3地址表达方案............................ - 5 -3.3.1地址配置............................ - 6 -3.3.2地址类型............................ - 6 -第四章 IPv6的发展前景........................... - 7 -4.1 IPv6发展前景和期望.....................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第一章了解目前的网际协议1.1 网际协议的定义网络协议(Protocol)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
计算机网络课程论文(IPv6技术)
IPv6技术及其发展研究课程:计算机网络班级:XXXXX学号:XXXXXX姓名:XXX一、研究背景当前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
IPV6的提出,是随着IPV4协议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二、IPv6简介采用了与IPv4中使用的CI-DR类似的方法分配地址。
由于IPv4地址是类似A.B.C.D的格式,它是32位,用“.”分成4段,用10进制表示;而IPv6地址类似X∶X∶X∶X∶X∶X∶X∶X的格式,它是128位的,用“∶”分成8段,用16进制表示;可见,IPv6地址空间相对于IPv4地址有了极大的扩充。
在RFC 2373中详细定义了IPv6地址,按照定义,一个完整的IPv6地址的表示法是这样的形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例如:2031∶0000∶1F1F∶0000∶0000∶0100∶11A0∶ADDF。
为了简化其表示法,RFC 2373提出每段中前面的0可以省略,连续的0可省略为“∶∶”,但只能出现一次。
类似于IPv4中的CDIR表示法,IPv6用前缀来表示网络地址空间,比如:2001∶250∶6000∶∶/48表示前缀为48位的地址空间,其后的80位可分配给网络中的主机,共有2的80次方个地址。
三、IPV6的优势与特点1、主要优势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突出了以下优势:(1)扩大了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IP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以分配的地址数量,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可以分配1000多个IP地址。
IPV6的确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
IPV6综述
通信网新技术论文题目:下一代互联网——IPv6学院:_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_专业:_____通信与信息处理____ 学号:_____ 2011020786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 潘峰______指导教师:_____ 蒋朝惠___2012 3 月10 日下一代互联网——IPv6摘要:当前,风靡全球的Internet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当前的Internet网络是基于IPv4版本的协议,因其IP地址即将分配完毕而极大的阻碍了Internet 网络的发展,要想使Internet网络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对其IP地址空间进行扩展,由此引入了IPv6协议。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络协议,因其拥有海量IP地址从而解决了IPv4无法解决的问题。
此外,IPv6网络还具有地址的分层结构、完善的IPSec及QOS 能力、网络的即插即用能力及移动网络的能力。
所以,IPv6最终取代IPv4是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Internet网络;IP地址;网络协议AbstractNowadays, the world famous Internet network has become a part of human life, but due to the current Internet network is based on the IPv4 protocol, whose IP address will be used up in the near future and thereby bloc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network, for the sake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network, we must expand the IP address space, so the IPv6 protocol appeared.IPv6 is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network protocol, because of its free and giant IP address.It can solve the issue which the Ipv4 can not process. In addition, IPv6 also has the capacity of IPSec, QOS, Network Plug and Play, mobile network, and address layered structure.So it is a necessary trend that the IPv6 will eventually replace IPv4.KEY WORDS:Internet network; IP address; Network protocol1、引言随过去的20多年里,IPv4作为互联网的标准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IPv6小论文
IPv6技术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 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IPv4实现的只是人机对话,而IPv6则扩展到任意事物之间的对话,它不仅可以为人类服务,还将服务于众多硬件设备,如家用电器、传感器、远程照相机、汽车等,它将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的真正的宽带网。
而且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非常巨大。
一、IPv6技术特点(1)、128比特地址方案,为将来数十年提供了足够的IP地址,(2)、巨大的地址空间为数十亿新设备提供了全球唯一地址,(3)、多等级层次有助于路由聚合,提供了路由的效率和可扩展性,(4)、使具有严格路由聚合的多点接入成为可能,(5)、自动配置允许IPv6网络中节点配置他们自己的IPv6地址,(6)、重新编址机制使得IPv6 ISP的转换对最终用户透明,(7)、ARP广播被本地链路多播替代,(8)、IPv6包头比IPv4包头更有效率,数据字段更少,去掉包头校验和,(9)、新的扩展包头替代了IPv4包头的选项字段,并提供了更多灵活性,(10)、流标记字段提供了更好的流量区分手段,从而提供更好的QOS,(11)、能够更有效的处理移动性和安全机制。
二、IPv4到IPv6的过渡由于Internet的规模以及目前网络中数量庞大的IPv4用户和设备,IPv4到IPv6的过渡不可能一次性实现,而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随着网络厂商和开发者逐渐将IPv6引入不同的平台,随着网络管理者逐渐确定自己所需要的IPv6功能,向IPv6过渡也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预计IPv4和IPv6将长期共存,也许将永远共存。
大多数过渡策略都依靠协议隧道的两路方法,即至少在最初,将来自IPv6岛的IPv6包封装在IPv6包中,然后在广泛分布的IPv4海洋中传送。
经过过渡的早期阶段,越来越多的IP网络和设备将支持IPv6。
IPV6技术与应用论文
IPv6技术与应用结课论文院别:计算机学院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2015年12月26日IPV6技术与及其基本应用摘要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 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即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
本文首先讲述IPV6技术产生的背景、技术原理,阐述了IPV6技术的特点,最后对IPV6的基本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IPV6 下一代技术应用1 引言目前互联网所使用的Ipv4协议,由于容易实现且互操作性好,显示了相当强盛的生命力,经受了从早期小规模互联网络发展到如今全球围Internet应用的考验。
但由于其先天设计的不足,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各种应用的不断深入,Ipv4地址空间变得越来越匮乏,安全性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经使得Internet不堪重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解决Ipv4协议带来的上述的及相关的问题,IETF工作组于1998年12月发布了Ipv6标准RFC2460——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Specification(Ipv6),即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
尽管Ipv6与Ipv4相比具有诸多的优势,但由于Ipv4的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网络建设及应用基础、锻炼了一批又一批的计算机网络专用人才,而且全球的Ipv4用户不计其数,因而要真正实现从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过渡将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
2 IPV6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容人和人说话交流需要一定的语言体系和语法规则,机器和机器之间通信也需要遵守协议和规的。
IPv4协议,即国际互联网协议的第4版,它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
但是在互联网设计之初,互联网的设计者们并没有预见到如今大规模的应用,因此IPv4协议在可扩展性,功能性和安全性上还有很多在的问题。
ipv6论著
ipv6论著IPv6: 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革命性变革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IPv4地址资源的枯竭已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应运而生,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标准。
IPv6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带来了许多其他优势,为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相比IPv4的32位地址,其地址空间几乎无限,从而彻底消除了地址耗尽的风险。
这使得每一个设备、传感器甚至沙粒都可以拥有独立的IP地址,为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除了地址空间的扩展,IPv6还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IPv6支持加密和身份验证,可以有效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同时,IPv6简化了报文头部格式,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此外,IPv6还具备更好的移动性支持,使得用户在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网络连接。
IPv6的部署和实施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IPv6已经成为推动这些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球范围内的IPv6部署正在加速进行,各大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
然而,IPv6的推广和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IPv4与IPv6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
其次,IPv6技术的普及需要相关产业链的支持和配合。
最后,用户对于IPv6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是影响其推广的关键因素。
总之,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革命性变革,为解决地址资源短缺问题、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灵活性、推动新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范围内IPv6部署的加速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IPv6将引领互联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ipv6论文-浅谈IPV6发展前景及特色应用
ipv6论文-浅谈IPV6发展前景及特色应用摘要:文章探讨了IPv6业务及应用的发展现状,IPv6协议在支持新业务方面的优势,IPv6与下一代网络业务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业务系统中部署IPv6的总体策略。
关键词:IPv6协议;RFID;家庭网络;F一代互联网IPv6协议是下一代互联网(NGI)中的重要协议。
经过多年的发展,IPv6基本标准日益成熟,各种不同类型的支持IPv6的网络设备相继问世,并逐渐进入商业应用。
在运营领域,国外部分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IPv6网络,并开始提供接入服务以及一些基于IPv6的增值业务。
我国也在2003年底启动了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CNGI)工程,以促进NGI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
在网络已经基本成熟的条件下,如何在其上为用户提供新的业务,并为运营商创造新的价值,这是下一代互联网成功的关键。
本文主要讨论了IPv6业务及应用的发展现状、IPv6协议在支持新业务方面的优势、IPv6与下一代网络业务系统/平台之间的关系、在业务系统中部署IPv6的总体策略等。
1IPv6支持业务的优势IPv6协议要在电信网络上获得广泛应用,必须具有支持新型业务的能力,或者至少能使已有的IPv4业务得到改善和增强,否则,运营商就缺乏使用IPv6协议的动力。
目前看来,IPv6在支持业务方面主要有以下技术优势:1.1巨大的IP地址空间方便了多样化业务的部署和开展在IPv4网络中,公有IP地址的不足导致了用户广泛采用私有IP地址。
为了实现用户私网中发出的IP包在公网上可路由,在用户网络与公网交界处需要NAT设备实现IP报头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等信息的翻译。
当终端进行音视频通信时,仅仅进行IP报头中的地址转换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于IP包净负荷中的信令数据进行转换,这些都需要复杂的NAT穿越解决方案。
总之,私有IP地址及NA T的采用限制了多媒体业务的开展,特别是当通信双方位于不同的私网中时,即使媒体流穿越了NAT设备,还需要经过中间服务器的中转,降低了媒体流传送的效率,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自-IPv6网络毕业论文精简版
摘要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也仅仅有六十余年的历史,然而,计算机网络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惊人的进展。
Internet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企业互联网的巨大成功,现在几乎没有哪家公司或企业没有自己的Web站点,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与电话一样重要的商业工具。
但IPv4限制了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其32 bit的地址空间限制了全局可路由(可以连接到Internet上)主机的数量,也限制了可以创建的层次数量,且据统计IPv4地址将在2011年左右耗尽;IPv4网络在设计之初只具备很少的安全选项,目前IPv4网络受到的攻击和网络病毒越来越多,给网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性问题。
所以人们急需要从现有的IPv4网络中向下一代互联网即IPv6网络迁移。
用于下一代互联网的IPv6地址可以提供足够的地址空间,足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全局可路由地址的需求,并能提供更多的地址层次。
IPv6的地址空间不但被增加到128bit,还将层次化要求设计到了全局可路由地址的格式之中。
IPv6地址提高了扩展能力,由于吸取了IPv4的经验教训,IPv6在设计之初就解决了扩展性、易于配置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组建了自己的IPv6实验网,本毕业设计的目的是精心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实用的IPv6网络实验项目并对其进行测试,为将来学校IPv6实验网的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录摘要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IPV6的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ipv6网络3篇
ipv6网络第一篇:IPv6网络简介与发展历程IPv6是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也是互联网的下一代协议。
它的地址长度为128位,可以分配更多的IP地址,避免了IP地址短缺问题。
IPv6网络的出现是为了满足新型互联网服务的需求,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新技术和应用场景中。
IPv6互联网协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
当时,互联网社区预测了因为IPv4地址空间的有限性,迟早会面临地址耗尽的危机。
于是,当时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就开始着手制定IPv6协议,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在IPv6的研发过程中,IETF划分了一个研究小组专门负责IPv6协议开发。
他们不断审查和改进IPv6协议,以确保它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互联网需求。
经过多年的实验和测试,IPv6协议在1998年被正式推出。
随着IPv6的推出,全球各地的各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加入了IPv6网络建设的行列。
到目前为止,IPv6已经成为网络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在各国政府和互联网标准组织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组织也正在逐步实现IPv6网络化。
第二篇:IPv6网络优势与应用场景IPv6网络的优势主要在于解决了IPv4网络存在的瓶颈问题,即地址空间的极度紧张。
IPv6协议使用了128位的地址,远远超出IPv4协议的32位,可以分配更多的IP地址,解决了IPv4网络的地址瓶颈问题。
其他一些优点包括:1. 灵活性更高:IPv6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分配IP地址,有助于提高网络灵活性。
2. 安全性更高:IPv6协议对网络安全进行了更严格和详细的规定,如加密和身份验证等。
3. 支持更多设备的网络连接:IPv6的地址长度意味着可以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到网络,包括电脑,智能手机,家庭电器等。
IPv6网络的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
现在,许多企业,机构和组织都在使用IPv6网络,包括:1. 云计算和大数据:IPv6网络可以支持更多的系统和应用程序,使企业更好地处理数据。
浅谈IPv6在网络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IPv6在网络中的运用论文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IPv6。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IPv6在网络中的运用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IPv6在网络中的运用全文如下:由于当前互联网系统中所使用的IPv4 协议已经在地址空间,安全性,服务质量保证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与缺陷,因此以IPv6 替代IPv4 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提高对IPv6 的认识,加深应用,对于促进互联网通信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意义重大。
一、IPv6 的简介1.1 概念IPv6 全称为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即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负责设计的面向互联网的工作协议,其中,“6”为互联网工作协议的版本号,用于替代当前的IPv4 协议,可通过128 位二进制数码方式表示,在移动互联网系统建设、扩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2 特点首先,IPv6 协议下的地址长度可达到128 位,相较于IPv4 协议而言,地址空间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其次,IPv6 协议下所对应的IP 报文头部格式非常灵活。
与IPv4 相比,其中长度可变的选项字段被具有格式固定特点的扩展头部所取代,从而使IPv6 协议在实际使用中更加的灵活,适应性更好。
除此以外,在IPv6 协议下,路由器直接路过选项,可不做任何多余处理,报文处理速度较IPv4 而言明显较高;再次,由于IPv6 协议下对报文头部格式进行了简化处理,简化后的报文头部字段仅为8 个,故而报文转发的速度更加理想,系统吞吐量也有明显的提升趋势;最后,IPv6 下支持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与隐私权保护功能,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水平。
ipv6小论文
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一.简述2011年,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IPv4地址即将宣告枯竭,面对日益增加的联网需求,而在此多年前,未雨绸缪,新一代的网络协议——IPv6协议已经诞生。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在实际推广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同时,随着纯IPv6技术架构的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的正式开通,可以为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1Gb/s~10Gb/s的高速IPv6接入服务,国内高校网的IPv6改造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IPv6替代IPv4这个必然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IPv4与IPv6共存的的现象,而如何部署与完成两者的共存与过渡成为更为关心的事情。
二.IPv4向IPv6过渡技术在当前技术下共有三种方式实现IPv4与IPv6的共存,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协议转换(NAT-PT)技术(也称翻译技术)。
1.双协议栈技术双协议栈技术是每个节点同时支持IPv4和IPv6两种协议栈。
工作方式是:如果目的地址是IPv4地址,则使用IPv4协议;如果是IPv6中的IPv4 地址,则同样使用IPv4协议,但将IPv6封装在IPv4中;如果是一个非IPv4兼容的IPv6地址,则使用IPv6协议;如果使用域名,则首先解析域名得到IP地址,然后根据地址按上面的分类进行处理。
其优点是互通性好,便于理解;缺点是需要给每个新运行的IPv6网络设备和终端分配IPv4地址。
2.隧道技术隧道技术是IPv4与IPv6共存的最主要技术,解决IPv6孤岛之间的互相通信问题。
IPv6主机A要和主机B通信,主机A只是简单的把IPv6头的目的地址设为主机B的IPv6地址,然后传递给路由器M,M对IPv6包进行封装,然后IPv4头的目的地址设为路由器N的IPv4地址,若路由器N收到此IPv4包,则首先拆开包,如果发现封装的IPv6包是发给主机B的,路由器N就将此包正确转发给主机B。
IPv6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意义_论文
IPv6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意义作者:台佳佳电子工程系无21班摘要: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它是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 协议。
本文从IPV6的产生、在国内外的发展、IPV6的编址方法、IPV6相比于IPV4的优点及从IPV4向IPV6过渡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谈起,指出了IPV6带给我国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关键字:IPv6 产生发展编址优点应用过渡正文:一、IPV6的产生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20世纪50年代末人们第一次通过终端连接到主机,从而产生了互联网。
在这60多年的发展时间里,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惊人的。
1954年,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诞生。
1969年,ARPAnet的诞生标志着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出现。
1984年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颁发意味着以标准化为标志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WWW的引入使互联网有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32位的IPv4地址可能不做以提供足够的地址空间。
1993年IETF成立了IPng Area 专门来研究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1994年12月,IPng Area 发表了RFC1726 对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技术标准进行评议,并提出了17条标准。
1995年1月,IPng Area发表了RFC1752按照RFC1726的技术评议标准队三个主要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建议(CATNIP、SIPP和TUBA)进行推荐。
1995年SIPP工作组的主席对SIPP进行了改进,并将这个改进的建议推进为IPng,并使用版本号6(版本号5已经在实验中被用掉),这就是IPV6.二、IPV6在国内外的发展初期IPV6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政府扶持为主,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的商业应用。
网络协议IPv6操作毕业论文
网络协议IPv6操作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 IPv6基础配置.............................................................. 1-11.1 IPv6概述................................................................... 1-11.2 IPv6地址介绍............................................................... 1-21.3 IPv6地址配置............................................................... 1-51.3.1 使能IPv6报文转发能力................................................. 1-51.3.2 配置IPv6链路本地地址................................................. 1-61.3.3 配置IPv6站点本地地址或全球单播地址................................... 1-61.3.4 配置IPv6 EUI-64地址.................................................. 1-71.4 IPv6 ND介绍................................................................ 1-71.5 IPv6 ND配置................................................................ 1-81.5.1 配置静态邻居缓存..................................................... 1-91.5.2 配置路由器发布的相关参数............................................. 1-91.5.3 配置ND的跳数限制.................................................... 1-101.5.4 设置自动配置的标志位................................................ 1-101.5.5 配置DAD连续发送次数................................................. 1-111.5.6 配置NS重传时间...................................................... 1-111.5.7 配置NUD的可达时间................................................... 1-121.5.8 配置接口MTU ......................................................... 1-121.6 PMTU发现介绍.............................................................. 1-121.7 PMTU发现配置.............................................................. 1-131.7.1 配置指定地址的PMTU .................................................. 1-131.7.2 配置PMTU老化时间.................................................... 1-141.7.3 清除相关信息........................................................ 1-141.8 TCP6的配置................................................................ 1-141.8.1 配置TCP6的定时器.................................................... 1-141.8.2 配置TCP6缓冲区的大小................................................ 1-151.9 IPv6 FIB介绍.............................................................. 1-151.9.1 概述 ............................................................... 1-151.9.2 FIB基本原理......................................................... 1-151.10 IPv6显示和调试........................................................... 1-161.11 IPv6基础典型配置举例..................................................... 1-171.11.1 IPv6地址配置....................................................... 1-171.12 IPv6基础配置故障诊断与排除............................................... 1-21第2章 NAT-PT配置................................................................ 2-12.1 NAT-PT简介................................................................. 2-12.1.1 概述 ................................................................ 2-12.1.2 NAT-PT基本原理....................................................... 2-12.1.3 报文与消息转换....................................................... 2-42.2 NAT-PT配置................................................................. 2-52.2.1 使能接口的NAT-PT功能................................................. 2-62.2.2 配置NAT-PT前缀....................................................... 2-62.2.3 配置IPv4侧报文的静态映射............................................. 2-72.2.4 配置IPv6侧报文的静态映射............................................. 2-82.2.5 配置NAT-PT地址池..................................................... 2-82.2.6 配置IPv4侧报文的动态映射............................................. 2-82.2.7 配置IPv6侧报文的动态映射............................................. 2-92.2.8 配置不同协议的NAT-PT有效时间........................................ 2-102.2.9 配置会话数量的最大值................................................ 2-102.2.10 清除相关信息....................................................... 2-112.3 NAT-PT显示和调试.......................................................... 2-112.4 NAT-PT典型配置举例........................................................ 2-122.4.1 配置IPv6侧动态映射.................................................. 2-122.4.2 配置IPv4侧静态映射和IPv6侧静态映射.................................. 2-132.5 NAT-PT故障诊断与排除...................................................... 2-14第3章 IPv6过渡技术配置.......................................................... 3-13.1 IPv6过渡技术简介........................................................... 3-13.1.1 双协议栈概述......................................................... 3-13.1.2 IPv6隧道概述......................................................... 3-23.1.3 IPv6隧道模式......................................................... 3-23.1.4 6PE概述.............................................................. 3-53.2 IPv6过渡技术配置........................................................... 3-53.2.1 双协议栈配置......................................................... 3-53.2.2 IPv6隧道配置......................................................... 3-63.2.3 6PE配置............................................................. 3-103.3 IPv6过渡技术显示和调试.................................................... 3-113.4 IPv6过渡技术典型配置举例.................................................. 3-113.4.1 配置IPv6手动隧道.................................................... 3-113.4.2 配置IPv6-over-IPv4 GRE隧道.......................................... 3-123.4.3 配置6to4隧道........................................................ 3-133.4.4 配置6to4中继........................................................ 3-143.4.5 配置自动隧道........................................................ 3-163.4.6 配置ISATAP隧道...................................................... 3-183.4.7 配置6PE............................................................. 3-203.5 IPv6过渡技术故障诊断与排除................................................ 3-24第4章 IPv6应用配置.............................................................. 4-14.1 IPv6应用简介............................................................... 4-14.1.1 概述 ................................................................ 4-14.1.2 IPv6应用基本原理..................................................... 4-14.2 IPv6应用配置............................................................... 4-54.2.1 ping ipv6 ............................................................ 4-64.2.2 tracert ipv6 ......................................................... 4-64.2.3 DNS配置.............................................................. 4-64.2.4 TFTP协议配置......................................................... 4-84.2.5 建立Telnet连接....................................................... 4-94.3 IPv6应用显示和调试......................................................... 4-94.3.1 DNS显示和调试........................................................ 4-94.3.2 Telnet连接显示和调试................................................. 4-94.4 IPv6应用典型配置举例...................................................... 4-114.5 IPv6应用故障诊断与排除.................................................... 4-14第5章 IPv6的ACL配置............................................................. 5-15.1 ACL介绍.................................................................... 5-15.1.1 概述 ................................................................ 5-15.1.2 ACL分类.............................................................. 5-15.1.3 ACL匹配顺序.......................................................... 5-15.1.4 创建ACL.............................................................. 5-25.2 ACL配置.................................................................... 5-25.2.1 创建ACL.............................................................. 5-25.2.2 配置ACL规则.......................................................... 5-35.2.3 删除ACL.............................................................. 5-35.2.4 配置IPv6防火墙报文过滤............................................... 5-35.3 ACL显示和调试.............................................................. 5-45.4 ACL典型配置举例............................................................ 5-4第1章IPv6基础配置1.1 IPv6概述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网络层协议的第二代标准协议,也被称为IPng(IP Next Generation),它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一套规,是IPv4的升级版本。
IPv6毕业设计论文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S I T Y本 科 毕 业 论 文基于IPv6的组网研究和设计The Study and Design of NetworkingBased on IPv62011 年 5 月基于IPv6的组网研究和设计摘要 国际互联网名称与地址分配机构(ICANN)已在今年2月发布公告称其所拥有的IP 地址已经全部分配出去了,IPv4地址已经枯竭。
这标志着:互联网向IPV6过渡已经开始进入了实施阶段,全人类正共同面对IP地址短缺的问题,IPV4升级到IPV6已是全球共识。
并且,在北京“2011年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的成功举行也证实了IPv6实施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本论文对IPv6基本概念,地址类型,IPv6网络基础协议DHCPv6、ICMPv6,网络控制列表,IPv6路由协议RIPng和OSPFv3及IPv4向IPv6三种过渡技术进行了阐述,结合学校网络实验室设备拓扑图,实现了基于IPv6的网络设计及DHCPv6、IPv6路由协议在思科网络设备和windows系统主机上的配置及其工作原理,并充分考虑了与IPV4网络兼容性的需要,通过使用NAT-PT技术、IPv6隧道技术实现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相通信,整个网络运行良好,IPv6和IPv4部分能够很好的兼容工作。
文章最后对IPv6的安全性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IPv6 隧道技术 IPv6路由技术 NAT-PT DHCPv6The study and design of IPv6Abstract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addresses (ICANN) announced in February this year that all the IP address had been assigned, IPv4 addresses were exhausted. This showed IPV6 transition has begun to step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all human beings are working together to fac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IP address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IPV4 to IPV6 is a global consensus now. Besides, the successful conclusion of "Global IPv6 Summit 2011" in Beijing also present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the IPv6 implementation to us.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IPv6,the format of IPv6 address, IPv6 network infrastructure protocols such as DHCPv6 and ICMPv6, ACL,IPv6 routing protocols such as RIPng and OSPFv3 and three method of deploying the coexisting policy connected IPv4/IPv6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With the school network topology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the networks based on IPV6 with the configuration of DHCPv6 and IPv6 routing protocol are deployed .all the configurations are played on the Cisco network devices or windows operation system platform. In order to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compatibility with the IPV4 network, the NAT-PT technology, IPv6 tunnel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make sur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IPv4 and IPv6 networks is successful.With all the work done, the whole network works very well and the IPv6 network is all coexisting with the IPv4 network successfully. Besides, at the end of the thesis, the security of IPv6 is discussed in brief.Key words IPv6 tunnel techniques IPv6 Routing NAT-PT DHCPv6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选题的意义 (1)1.2本人所作工作 (1)1.3论文的组织结构 (2)第二章IPv6概述 (3)第二章IPv6概述 (3)2.1 IPv6的表示 (3)2.2 IPV6地址类型 (3)2.2.1 单播(Unicast) (3)2.2.2 任意播(Anycast) (4)2.2.3 多播(Multicast) (4)2.3 IPV6的邻居发现过程 (4)2.4 DNS系统 (5)2.5 IPV6的ACL (6)2.5.1 IPv6 ACL分类 (6)2.5.2 IPv6 ACL命名 (6)2.5.3 IPv6 ACL匹配顺序 (6)2.6 DHCPv6 (7)2.6.1 DHCPv6网络构成 (7)2.6.2 DHCPv6地址/前缀分配过程 (7)2.6.3地址/前缀租约更新过程 (8)2.6.4 DHCPv6无状态配置 (8)第三章IPv6的路由选择 (9)3.1 RIPng (9)3.1.1 RIPng报文格式 (9)3.1.2 RIPng工作原理 (10)3.1.3 RIPng和RIPv1、RIPv2的区别 (10)3.2 OSPFV3 (10)3.2.1 OSPFv3简介 (11)3.2.2 OSPFv3和OSPFv2的主要区别如下: (11)第四章IPV6与IPv4的共存与整合策略 (12)4.1双协议栈 (12)4.2 隧道 (13)4.2.1隧道代理 (13)4.2.2 隧道服务器 (13)4.2.3 配置隧道 (14)4.2.4 6to4隧道 (14)4.2.5 ISATAP隧道 (15)4.2.6 TEREDO隧道 (15)4.3 协议转换 (16)4.3.1 NAT-PT原理 (16)4.3.2 NAT-PT机制 (16)4.3.3 NAT-PT实现过程 (17)4.4 各种隧道技术比较 (18)第五章基于IPv6的组网设计 (19)5.1 网络总体设计及所需环境、设备概述 (19)5.1.1 综合网络拓扑图 (19)5.1.2 设备型号介绍 (20)5.2 OSPFv3的配置 (20)5.2.1 OSPFv3实验拓扑图与地址规划 (20)5.2.2 设备的基本配置 (21)5.3 RIPng的配置 (21)5.3.1 实验拓扑图与地址分配 (22)5.3.2 RIPng 配置命令分析 (22)5.3.3 结果验证 (23)5.4 采用配置隧道 (25)5.4.1 实验拓扑图 (25)5.4.2 配置隧道的配置 (26)5.4.3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验证 (28)5.5 DHCPv6的配置 (29)5.5.1 Cisco 设备的DHCPv6应用分析 (29)5.5.2 Cisco 路由器DHCPv6的配置 (29)5.5.3 主机从DHCPv6服务器获取的结果 (31)5.6 NAT-PT (31)5.6.1实验拓扑图 (31)5.6.2相关配置说明 (31)5.7 主机隧道配置 (32)5.7.1主机隧道配置拓扑 (33)5.7.2主机隧道配置过程 (33)5.7.3主机隧道配置的结果验证 (34)5.8 ISATAP隧道配置 (34)5.8.1ISATAP实验拓扑 (34)5.8.2主机启用ISATAP (35)5.8.3路由器的ISATAP配置及其主机的结果验证 (35)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 A (40)第一章引言1.1选题的意义IPv4自1981年发布以来,由于它的可靠、易实施、及可操作性,经受住了从互联网扩大到今天的全球性应用的Internet的考验,这是对它最初设计的肯定。
IPV6技术研究论文
IPV6技术研究论文IPV6技术研究论文关键词:IPV6,报文,IPV41.IPV6的特性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灵魂,相比IPv4,IPv6具有以下新特性:报文格式的变化;地址空间扩展到128位,支持几乎无限大的地址空间;减小了路由表的大小,使路由器能更快的处理数据包;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实现IP级的安全;支持多种服务类型,并支持组播;支持自动地址配置,允许主机不更改地址实现异地漫游;允许新旧协议共存一段时间;支持可移动主机和网络等具体要求等等。
2.IPV6的报文结构IPv6报头是由IPv6基本报头和扩展报头组成的。
在IPv4中有10个固定长度的域、2个地址空间和若干个选项,而IPv6中只有6个域和2个地址空间。
虽然IPv6基本报头总共占用40字节,是IPv4报头的2倍,但因其长度固定(IPv4报头长度是变化的),故不需消耗过多的内存容量;又因其要处理的域由14个减少到8个,从而大大减少了路由器上的软件处理内容。
在IPv6中,选项由扩展报头定义。
在IPv4中,所有报头以32位为单位,即基本的长度单位是4个字节。
在IPv6中,报头以64位为单位,且报头的总长度是40字节。
IPv6协议的基本报头中定义了的字段,其中:1)报文长度。
长度为16位,其中包括包净荷的字节长度,即IPv6报头后的包中包含的字节数。
这意味着在计算净荷长度时包含了IPv6扩展头的长度。
2)下一个头。
这个字段指出了IPv6报头后所跟的头字段中的协议类型。
与IPv6协议字段类似,下一个头字段可以用来指出高层是TCP还是UDP,但它也可以用来指明IPv6扩展头的存在。
3)跳数限制。
长度为8位。
每当一个节点对包进行一次转发之后,这个字段就会被减1。
如果该字段达到0,这个包就将被丢弃。
4)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长度都为128位,它们指出了IPv6包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地址。
如果使用了选路扩展头,其目的地址可以是其中某一个中间节点的地址而不必是最终地址。
网络协议IPv6操作设计毕业论文
网络协议IPv6操作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 IPv6基础配置............................................................ 1-11.1 IPv6概述.................................................................. 1-11.2 IPv6地址介绍.............................................................. 1-21.3 IPv6地址配置.............................................................. 1-51.3.1 使能IPv6报文转发能力................................................ 1-51.3.2 配置IPv6链路本地地址................................................ 1-61.3.3 配置IPv6站点本地地址或全球单播地址.................................. 1-61.3.4 配置IPv6 EUI-64地址................................................. 1-71.4 IPv6 ND介绍............................................................... 1-71.5 IPv6 ND配置............................................................... 1-81.5.1 配置静态邻居缓存..................................................... 1-81.5.2 配置路由器发布的相关参数............................................. 1-91.5.3 配置ND的跳数限制................................................... 1-101.5.4 设置自动配置的标志位................................................ 1-101.5.5 配置DAD连续发送次数................................................ 1-111.5.6 配置NS重传时间..................................................... 1-111.5.7 配置NUD的可达时间.................................................. 1-121.5.8 配置接口MTU ........................................................ 1-121.6 PMTU发现介绍............................................................. 1-121.7 PMTU发现配置............................................................. 1-131.7.1 配置指定地址的PMTU ................................................. 1-131.7.2 配置PMTU老化时间................................................... 1-131.7.3 清除相关信息........................................................ 1-141.8 TCP6的配置............................................................... 1-141.8.1 配置TCP6的定时器................................................... 1-141.8.2 配置TCP6缓冲区的大小............................................... 1-151.9 IPv6 FIB介绍............................................................. 1-151.9.1 概述 ............................................................... 1-151.9.2 FIB基本原理........................................................ 1-151.10 IPv6显示和调试.......................................................... 1-161.11 IPv6基础典型配置举例 .................................................... 1-171.11.1 IPv6地址配置...................................................... 1-171.12 IPv6基础配置故障诊断与排除 .............................................. 1-21第2章 NAT-PT配置.............................................................. 2-12.1 NAT-PT简介................................................................ 2-12.1.1 概述 ................................................................ 2-12.1.2 NAT-PT基本原理...................................................... 2-12.1.3 报文与消息转换....................................................... 2-42.2 NAT-PT配置................................................................ 2-52.2.1 使能接口的NAT-PT功能................................................ 2-62.2.2 配置NAT-PT前缀...................................................... 2-62.2.3 配置IPv4侧报文的静态映射............................................ 2-72.2.4 配置IPv6侧报文的静态映射............................................ 2-82.2.5 配置NAT-PT地址池.................................................... 2-82.2.6 配置IPv4侧报文的动态映射............................................ 2-82.2.7 配置IPv6侧报文的动态映射............................................ 2-92.2.8 配置不同协议的NAT-PT有效时间....................................... 2-102.2.9 配置会话数量的最大值................................................ 2-102.2.10 清除相关信息....................................................... 2-112.3 NAT-PT显示和调试......................................................... 2-112.4 NAT-PT典型配置举例....................................................... 2-122.4.1 配置IPv6侧动态映射................................................. 2-122.4.2 配置IPv4侧静态映射和IPv6侧静态映射................................ 2-132.5 NAT-PT故障诊断与排除 ..................................................... 2-14第3章 IPv6过渡技术配置........................................................ 3-13.1 IPv6过渡技术简介.......................................................... 3-13.1.1 双协议栈概述......................................................... 3-13.1.2 IPv6隧道概述........................................................ 3-23.1.3 IPv6隧道模式........................................................ 3-23.1.4 6PE概述............................................................. 3-53.2 IPv6过渡技术配置.......................................................... 3-53.2.1 双协议栈配置......................................................... 3-53.2.2 IPv6隧道配置........................................................ 3-63.2.3 6PE配置............................................................ 3-103.3 IPv6过渡技术显示和调试 ................................................... 3-113.4 IPv6过渡技术典型配置举例 ................................................. 3-113.4.1 配置IPv6手动隧道................................................... 3-113.4.2 配置IPv6-over-IPv4 GRE隧道......................................... 3-123.4.3 配置6to4隧道....................................................... 3-133.4.4 配置6to4中继....................................................... 3-143.4.5 配置自动隧道........................................................ 3-163.4.6 配置ISATAP隧道..................................................... 3-183.4.7 配置6PE ............................................................ 3-203.5 IPv6过渡技术故障诊断与排除 ............................................... 3-24第4章 IPv6应用配置............................................................ 4-14.1 IPv6应用简介.............................................................. 4-14.1.1 概述 ................................................................ 4-14.1.2 IPv6应用基本原理.................................................... 4-14.2 IPv6应用配置.............................................................. 4-54.2.1 ping ipv6 ............................................................ 4-64.2.2 tracert ipv6 ......................................................... 4-64.2.3 DNS配置............................................................. 4-64.2.4 TFTP协议配置........................................................ 4-84.2.5 建立Telnet连接...................................................... 4-94.3 IPv6应用显示和调试........................................................ 4-94.3.1 DNS显示和调试....................................................... 4-94.3.2 Telnet连接显示和调试................................................ 4-94.4 IPv6应用典型配置举例 ..................................................... 4-114.5 IPv6应用故障诊断与排除 ................................................... 4-14第5章 IPv6的ACL配置.......................................................... 5-15.1 ACL介绍................................................................... 5-15.1.1 概述 ................................................................ 5-15.1.2 ACL分类............................................................. 5-15.1.3 ACL匹配顺序......................................................... 5-15.1.4 创建ACL ............................................................. 5-25.2 ACL配置................................................................... 5-25.2.1 创建ACL ............................................................. 5-25.2.2 配置ACL规则......................................................... 5-35.2.3 删除ACL ............................................................. 5-35.2.4 配置IPv6防火墙报文过滤.............................................. 5-35.3 ACL显示和调试............................................................. 5-45.4 ACL典型配置举例........................................................... 5-4第1章IPv6基础配置1.1 IPv6概述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网络层协议的第二代标准协议,也被称为IPng(IP Next Generation),它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一套规,是IPv4的升级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论文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写作时间教师评分2015年 12月IPv6技术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由于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日渐广泛的应用。
因此,在各国的信息产业以及国家安全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很多通信大国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努力提高本国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的水平,力图凭借在互联网技术上的优势,在激烈的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全球上网人数的高速增长,已经导致了“IP 地址将会不够用”的忧虑,这样的忧虑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就困扰着通信业界的专家们。
而在几年前,国内外的电信专家又看好了IP,并相信下一代网络(NGN)将会以IPv6及其相应技术为核心。
如今,在对IP地址资源日益凸现的需求中,在对语音、数据、视频融合应用日渐迫切的渴望中。
IPv6以其无限大的地址空问、内量的安全特性以及能对每个终端进行IPv6全球化管理的优势,成为人们探讨下一代网络发展时首先关注的热点技术。
1、IPv6技术IPv6是一种协议技术,但是,它将对下一代网络中潜在的基础设施、设备服务、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到目前为止,IPv6依然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
现有的互联网主要足基于IPv4协议的,这一协议的成功促成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在IPv4互联网上,美国等少数国家占得先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少有的持续繁荣。
但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建设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已经不再明显了.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下一代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长以及对互联网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IPv4的不足逐渐凸现出来,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不断增长的对互联网资源的巨大需求与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先兆,目前可用的IPv4地址已经分配了70%左右,其中,B类地址已经耗尽。
语音、数据、视频融合的电信网对安全性、服务质量和移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共43亿个地址,全部分配到中国都不够用,更何况由于历史的原因,IP地址分配极为不均,我国拥有的地址总数还不足200个B类地址。
据IETF预测,基于IPv4的地址资源将会在未来5年内枯竭;另外,由于IPv4地址方案不能很好地支持地址汇聚,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在地址空间、端到端的IP连接、服务质量、网络安全和移动性等方面都暴露出了不足,现有的互联网正面临路由器不断膨胀的压力;同时,对服务质量、移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都迫切要求开发新一代IP协议。
而IPv6所提供的巨大的地址空间以及所具有的诸多优势和功能,将使其成为构筑下一代网络的重要基础。
为了彻底解决互联网地址危机,IETF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拥有128位地址的IPv6互联网协议,并在1998年进行了进一步的标准化工作。
除了对地址空问的扩展以外,还对IPv6地址的结构重新作了定义,采用了与IPv4中使用的CIDR类似的方法分配地址。
由于IPv4地址是类似A.B.C.D的格式,它是32位,用“.”分成4段,用10进制表示;而IPv6地址类似x:x:x:x:x:x:x:x的格式,它是128位的,用“:”分成8段,用16进制表示;可见,IPv6地址空间相对于IPv4地址有了极大的扩充。
在RFC 2373中详细定义了IPv6地址,按照定义,一个完整的IPv6地址的表示法是这样的形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例如:2031:0000:1F1F:0000:0000:0100:11A0:ADDF。
为了简化其表示法,RFC 2373提出每段中前面的0可以省略,连续的0可省略为“::”,但只能出现一次。
类似于IPv4中的CDIR表示法,,IPv6用前缀来表示网络地址空间,比如:2001:250:6000::/48表示前缀为48位的地址空间。
其后的80位可分配给网络中的主机,共有2的80次方个地址。
IPv6还提供了自动配置以及对移动性和安全性的更好支持等新的特性。
IPv6的128位地址长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址空间。
在可预见的很长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像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唯一的地址。
128位地址空间包含的地址数目,足够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提供一个独立的IP地址。
目前,IPv6的主要协议都已经成熟并形成了RFC文本,其作为IPv4的唯一取代者的地位已经得到了世界的一致认可。
国外各大互联网技术研究机构以及各大通信设备厂商都在IPv6的应用与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开发出了相应的软硬件。
在安全性方面,IPv6同IP安全性(IPSec)机制和服务一致,除了必须提供网络层这一强制性机制外,IPSec还提供两种服务。
由于不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亚欧地区的IP地址资源相对匮乏,加上人口稠密,以及近年来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地址不足的压力也比较敏感,其中日本和欧洲是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最积极的研究和推广者。
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包括日本政府在内的日本各界对IPv6都非常重视。
早在2000年9月,日本的电子政府计划就明确提出要利用IPv6技术。
此外,作为IPSec 的一项重要应用,IPv6还集成了VPN的功能。
目前,已经有FUJITSU、NEC等日本公司开发出了各种型号的IPv6路由器。
在IPv6的运营方面,日本也走在世界前列。
有些公司早在1999年8月就开始了IPv6的试验性服务,2000年9月提供了纯IPv6( native IPv6)的服务,从2001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开始又分别增加了IPv6数据中心服务和IPv4/IPv6双栈服务,标志着网络公司可以开始提供真正的IPv6服务。
IPv6的另一个基本特性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的自动配置方式。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
在这种方式下,需要配置地址的节点使用一种邻居发现机制获得一个局部连接地址。
一旦得到这个地址之后,它使用另一种即插即用的机制,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获得一个全球惟一的路由地址。
有状态配置机制如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需要一个额外的服务器,因此也需要很多额外的操作和维护。
在欧洲,由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需要,各大著名的移动设备厂商以及标准化组织都非常看好IPv6技术。
诺基亚、爱立信、BT公司等欧洲通信巨头对IPv6给予厚望并且一直尽心竭力对IPv6进行研究和推广。
IPv6在下一代移动通信领域将是核心的协议标准。
美国作为基于IPv4的互联网的既得利益者,掌握了互联网地址的人部分资源,但是,对IPv6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非常积极。
美国的几大世界级IT巨头都宣布将把对IPv6的支持作为今后的战略重点。
微软的桌面操作Windows2000开始支持IPv6协议,其最新推出的WindowsXP操作系统提供了对IPv6的全面支持,标志着IPv6在终端设备上已经可以开始进入应用成长期。
2、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络的发展为了推动IPv6的普及,由世界知名的设备制造商、运营商和研究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IPv6论坛,每年举行2-3届IPv6全球峰会,并与UMTS论坛,3GPP 以及欧洲通信标准委员会建立了合作关系。
IPv6在中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2004中国国际教育科技博览会暨中国教育信息化论坛开幕仪式上,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试验网正式宣布开通并提供服务。
为了对IPv6协议特性进行研究并积累IPv6组网经验,IETF建立了全球范围的试验床,面向实用的全球性IPv6研究和教育网开始启动。
所有的这些努力极大地推动了IPv6的商用化进程。
中国的试验网目前以 2.5G的速度连接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CERNET2核心节点,并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相连接,开始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批高校提供高速IPv6服务。
它的开通,标志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政府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非常重视,启动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ERNET2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中最大的核心网和唯一学术网,是目前世界上规模较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
CERNET2主干网将充分使用CERNET的全国高速传输网,以2.5G—10G bps传输速率连接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主要城市的CERNET2核心节点,实现全国200余所高校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高速接入,同时为全国其他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提供下一代互联网IPv6高速接入服务。
通过中国下一代互联网交换中心CNGI-6IX,CERNFT2将高速连接国内外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2主干网采用纯IPv6协议,为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一个大规模的IPv6研究和试验网络,开展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
为了巩固我国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方面的成果,进一步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之同的差距,抓住基于IPv6的互联网技术提供的难得机遇,研究开发基于IPv6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从核心网到用户终端,信息的传递将以IP的形式进行。
除了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不断深入和普及外,各种传统的电信业务也将不断向基于IP的网络转移。
CERNET2还将部分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上先进的IPv6核心路由器,将成为我国研究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发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重大应用、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设施。
以IPv6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市场必将重新分配。
从IPv4到IPv6的演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彻底改变的过程。
一但引入IPv6技术,要实现全球IPv6网络互联,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所有服务都实现对IPv6的支持。
2004年1月l5日,包括美国Internet2、欧盟GEANT 和中国CERNET在内的全球最大的学术互联网,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向全世界宣布,同时开通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服务。
在第一个演进阶段,只要将小规模的IPV6网络连入IPv4互联网,就可以通过现有网络访问IPv6服务。
虽然IPv6网络已经有了,但是IPv4互联网还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因为基于IPv4的服务已经很成熟,它们不会立即消失。
更重要的是,在实现由IPv4网络转换为IPv6网络的演进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维护这些IPv4服务,同时还要支持IPv4和IPv6之间的互通性。
电信运营商在发展中最为关注的往往是网络规模和增长性,但也正是出于盲目扩展规模,会使得许多运营商陷入困境。
因此,在新形势下,电信运营商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的价值和效益,创造价值的能力也成了资本市场衡量电信运营商表现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