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期末重点整理
心理测量期末重点
![心理测量期末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ba40ec998fcc22bcd10d9b.png)
一、名词解释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于1963年到1971年,相继完整地提出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是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
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会显示出来,因而是一种普遍性能力,它更多地依赖于遗传,在个体发育的早期就有明显地发展,14岁左右达到高峰,成年后逐渐衰退。
晶体智力是指知识与技能有效结合的一种能力,主要用于完成某种固定的任务。
更多地依赖于环境的作用,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展,但到25—30岁之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2、抽样误差——由样本变动而产生的误差。
信度估计中,抽样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系统误差——与测验无关的因子所引起的恒定、系统的、有规律的变化,存在于每次测验中。
系统误差影响效度,但与信度无关。
随机误差(或观察误差、测量误差、偶然误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心理测量所造成的误差。
测量误差是不系统的、随机的,信度完全受测量误差的影响。
3、常模参照测验——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的测量,主要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测题平均难度应在0.5左右,并有适当的难度分布。
标准参照测验——一种精心编制的,在一定的行为领域上按照具体的行为标准水平对被试的测验结果作出直接解释的测验。
它为人们提供了有关被试是否达到某种行为标准水平或要求的信息。
测题难度应该与教学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不需要区分学生的优劣。
4、会聚效度:一个测验与测量相同特质或构想等理论上有关的变量有高的相关。
区分效度:一个测验与测量不同特质或构想等理论上不同的变量有低的相关。
5、z分数(z-score),也叫标准分数(standard score)是一个分数与平均数的差再除以标准差的过程。
z分数可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给定分数距离平均数多少个标准差?z分数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分数距离平均数的相对标准距离。
t 分数6、心理测量——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9b5c3c524de518974b7d1a.png)
心理测量与测验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心理测量的历史1.中国古代心理测量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自然实验法2. 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实验室。
最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
他开创了个别差异心理学研究,并采用定量研卡特尔1890年在《心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心理测验与测量》,这是心理测量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上。
艾宾浩斯1885年发表《记忆》,开了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的先河,使他成为第一位对记忆这种理过程进行科学定量研究的心理学家。
比奈是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第一1人90。
5年,比奈与西蒙合作,编制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年修订了斯坦福b奈量表,首次采用智商)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1克904年出版《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是关于测验理论的第一部著作。
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佩林1,8于92年最早使用自有联想测验诊断精神病人。
3.心理测验的发展,主要受了发面影响: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统计学方法的进步。
第二章心理测量概述1、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2、测量的三要素:事物、数字、法则。
3、测量的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参照点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起点,参照点有两种,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
0° C'属于相对零点,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
/好的单位要有确定的意义(即对同一单位),还要有相等的价值。
但心理、教育测量所用单位不等值)4、量表:要测量某个事物,必须有一个定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将要测量的每个事物放在这个连续体的适当位置上,看它距离参照点的远近,以此得到一个测量值,这个连续体就叫量表。
探 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测量单位的理想不理想,量表分为四类:(1)命名量表:只能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
如性别(男、女)、 学历、企业性质、职业、地区等。
(2) 顺序量表: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它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
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61c5e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d.png)
心理测量学知识重点1、测量就是一句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从字面上看,包含三个主要元素:事物、数字、法则。
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艺术性的量。
这些数值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如区分性、序列性或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
2、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3、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大小关系相等单位绝对零点在顺序量表中,既无相等单位,有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
等距量表的数值可以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不能做乘、除运算。
等比量表的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类别量表无无无顺序量表有无无等距量表有有无等比量表有有有4、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5、心理测验的分类:按测验的功能分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有两类:问卷法: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投射法: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 )。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按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6、错误的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正确的测验观:心理测验时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7、比内,经过他与助手西蒙的精心研究,1905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8、常模团体样本的大小要适当: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
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9、取样即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抽样方法:①简单随机抽样:按照随机表的顺序选择被试样本,或者将抽样范围内的每个人或者每个抽样单位编号,再随机选择。
心理测量学期末重点整理(最新整理)
![心理测量学期末重点整理(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ac9c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7.png)
心理测量学期末整理请补充:(第6章1、2节要考98-107页) (计算题)一.名词解释(4/5道,20分)1.心理测验: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依据ppt总结)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定量描述的活动(书本)2.测量误差:指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的测量效应。
3.系统误差:指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差异值。
随机误差:指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差异值。
4.真分数(T):目标真分数(V)与非目标真分数(I)合在一起称为真分数,是测量工具实际所测量到的测值。
(书本第7页)5观察分数(X):是一个包括三种分数的混合体,有欲测心理品质的实际值,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误差值。
(书本第7页)6.信度: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稳定性程度。
信度越高,随机误差方差越小,测量结果越稳定。
7.重测信度:指同一测量工具在两个不同时间对同一组被试施测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8.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9.分半信度:把测验题目随机划分为对半的两个部分,估计所有被试在这两部分题目上得分的一致性程度。
10.克伦巴赫α系数:指所有可能的分半信度的平均值。
11.评分者信度: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12.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13.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144.构想效度:测验结果与理论构想的吻合或一致程度。
15.实证效度: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
16.校标: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即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参照标准。
17.难度:项目(题目)的难易程度18.区分度:指测验题目对被试心理特质的区分能力或辨别能力19.临界比率法(CR值法):取问卷得分中各占被试总人数27%的最高分者和最低分者,进行两者每题得分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59eb8c4afe04a1b071de70.png)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第一节心理测验的历史量的性质2、测验标准化条件:<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2)施测条件的标准化包括:①相同的测验情境。
②相同的指导语。
③相同的测验时限。
<3)评分规则的标准化<4)测验常模的标准化二、心理测量<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一级定义)所谓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b5E2RGbCAP第三节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功能及其正确使用<五)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来分类1、常模参照测验<一级定义)是根据被试对量表中所规定的题目答对多少来评分的,被试成绩的优劣,是根据所得分数在常模中所处的地位来确定的,不是以是否达到某个标准来决定。
p1EanqFDPw2、目标参照测验<一级定义)是将被试水平与一绝对标准相比较,以便评价被试有无达到该标准为目的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
3、潜力参照测验是将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为目的的测验。
三、心理测验使用的注意事项(1>慎重选择测验量表(2>与被测验者建立协调关系(3>控制实施测验的误差(4>正确解释测验结果(5>遵守测验的道德(6>注意测验的保密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第一节心理测验的编制①确定测验目的与对象②拟定编制计划③设计测试工程④工程的预测和分析⑤合成测验⑥测验使用的标准化⑦搜集信度、效度资料⑧编写测验手册一、确定测验目的与对象<一)测量对象测验编成后要用于何种团体。
如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阅读水平等。
<二)确定并分析测量的目标一般可分三种情况:一是编制带有预测功能的心理测验。
<工作分析)二是编制针对某种心理特质的测验。
<下操作定义)三是编制标准参照测验。
心理测量知识点整理
![心理测量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9dc0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7.png)
心理测量知识点整理心理测量是心理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测量和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过程。
心理测量的目的是获取客观、可靠、有效的心理数据,以便进行科学研究、心理评估和治疗等应用。
在心理测量的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整理一些关键的心理测量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心理测量。
1. 测量的可靠性和效度:心理测量需要具备可靠性和效度,可靠性指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效度指测量工具能否测量到所要测量的特定概念或构念。
2. 测量尺度:心理测量可以使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不同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名义尺度、等级尺度、顺序尺度和比例尺度。
3. 问卷设计:问卷是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问卷设计要注意问题的措辞清晰明确、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词语,并确保问题的顺序合理。
4. 抽样方法:在实施心理测量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抽样方法来选择研究样本,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
5. 标准化测量:为了使心理测量具备比较性,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不同被试间的得分具有一致的参照标准。
6. 心理量表:心理量表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它可以通过被试的回答来了解被试的心理特征和状态,如人格特质量表、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
7. 信度分析:为了评估心理测量工具的信度,可以使用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等价信度等方法进行分析。
8. 效度分析:效度分析主要包括面向效度、预测效度和结构效度等,用于评估心理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测量结果的解释力。
9. 项目选择:在心理测量中,项目的选择特别重要,需要遵循明确的测量目标和研究问题,选择与之相关的项目进行测量。
10. 配置效应:在心理测量中,被试先后回答问题的顺序可能会影响答题策略和结果,这被称为配置效应,需要注意控制和分析。
11. 分数解释:心理测量得到的分数需要进行解释和分析,可以使用百分位数、标准分、T分数等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解释。
12. 伪装与隐蔽性:心理测量中,为了保证被试的真实回答,有时需要借助于伪装或隐蔽性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完整word版)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fec75d5856a561253d36f0d.png)
1、著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就是第一个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2.学绩测验3.人格测验(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1.个别测验2.团体测验(三)按测验材料分类1.文字测验2.非文字测验(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1.描述性测验2.诊断性测验3.预示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1.最高作为测验2.典型作为测验(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1.构造性测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类1.教育测验2.职业测验3.临床测验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排列方式:1.并列直进式2.混合螺旋式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
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
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时测值虽然一致,但不正确。
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这里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数,E是测量误差)9、估计信度的方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14、根据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学》复习提纲整理
![《心理测量学》复习提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a37d5979563c1ec5da716e.png)
一、测量与心理测量⏹重要概念1.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予事物分派数字(Stevens S S,实验心理学手册,1951)亦即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三要素事物的属性(测什么?)、法则、规则(如何测?即测量原理)、数字(测量结果)3.心理测量(1)一般的定义:对心理特点(或心理学概念)的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2)课本: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3)心理测量学的定义:布朗的定义:是指对一个行为样本进行测量的系统程序;安娜斯塔西的定义:实质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可标准化的测量;(4)一种动作、过程;或是实施一组项目。
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4.心理测验:进行心理测量的工具,其形式一般为一组题目与相应的评分标准。
工具,包括问卷、测验、面试、评价中心等;或是一组项目心理测验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根据一定法则对人的行为用数字加以确定的方法。
5.心理评估:更全面的测量,包括使用观察、访谈的方法获得有关信息。
6.行为样本:心理测量的理论取向,即认为心理测量是对有代表性的部分行为进行测量。
课本定义:从大量行为中抽取与欲测量的心理特质直接相关的一组行为进行测量,并依据对这一组行为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
这一组被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的行为就是行为样本。
内在要求:①在测量和界定特定属性的行为时,心理测验并非要测量所有可能出现的行为;②一个测验的质量主要是由样本的代表性所决定。
7.标准化,即统一化,统一规格,一般指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测量标准化,主要指测验使用时的统一化,包括4个方面,可以考试为例;而测验(测量工具,主要是问卷)本身由于比较简单,因而无所谓标准化8.个别测验:同一主试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测量一个被试的测验p149.团体测验:同一被试在同一时间能够测量许多被试的测验p14⏹思考题:1...试述心理测量的特点?P8(1)首先,心理测量依据的法则在相当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理论,很难达到如同物理测量依据的法则那样普遍被研究者共同接受的科学水平;(2)其次,心理测量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3)再次,心理测量的量尺是由有关领域的专家经过长期的编制、试用、修订、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标准化测验,它的编制是一项高度专门化的系统工作,要达到科学所要求的水平绝非易事;(4)最后,心理测量的目标虽然是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分析,但这种定量分析的精确度远不及物理测量的精确度。
心理测量考试重点
![心理测量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0c9e0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c.png)
⼼理测量考试重点⼼理测量考试重点(根据我们⽼师的PPT课后重点整理出来的)⼀、名词解析:1、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予事物分派数字2、测量的三要素:事物的属性(测什么?);法则、规则(如何测?即测量原理);数字(测量结果)3、⼼理测量的定义:根据⼀定的⼼理学理论,使⽤测验对⼈的⼼理特质进⾏定量描述的过程4、⼼理测验:⼯具,包括问卷、测验、⾯试、评价中⼼等;或是⼀组项⽬5、⼼理评估: 更全⾯的测量,包括使⽤观察、访谈的⽅法获得有关信息。
6、⾏为样本:⼼理测量的理论取向,即认为⼼理测量是对有代表性的部分⾏为进⾏测量。
7、个别测验:同⼀主试在同⼀时间时间内只能测量⼀个被试的测验8、团体测验:同⼀被试在同⼀时间能够测量许多被试的测验9、量尺:⼀般叫量表为避免混淆,通俗题讲就是刻度。
测量学中定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数量连续体。
(量尺的要素:参照点(零点)和单位;分类:绝对零点和相对零点)12、区分度:测验对被试⼼理品质⽔平差异的区分能⼒(可反映被试的差异性)13、27%:极端组的划分⽅法-从样本中区分出⾼分组(top 27%)与低分组(down 27%)14、相关法:计算量表(或量表维度)的总分,然后计算每个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15、D:当校标成绩是连续变量时,可以从分数分布的两端各选择27%的被试,分别计算出每道题⽬上各⾃的通过率,两者之差就是鉴别度指数(D),即D=P H-P L(⾼分组通过率-低分组通过率)说明:D值鉴别项⽬测量有效性的指标,D值越⾼,项⽬越有效。
D值⼤于 0.19的题⽬保留16、系统误差:由与实验⽬的⽆关的变因⽽引起的⼀种恒定的⽽有规律的效应。
往往是由测量⼯具的问题、研究⼈员的问题等造成,永远往⼀个⽅向偏差),样本再⼤(甚⾄测总体)都⽆法解决。
17、随机误差:由与测量⽬的⽆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不容易控制的误差。
随机误差⽆规律,会影响测量的reliability (即不够精确),可以通过加⼤样本来减⼩随机误差19、信度:测量⼯具的可靠性或稳定性程度,也是不受各种误差影响的程度20、重测信度:⽤同⼀个量表对同⼀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致程度(同⼀测验先后测试两次)21、内在⼀致性信度(同质性信度):测验内部所有题⽬间的⼀致性程度(⼀个测验所测内容或者特质的相同程度)两层含义:所有题⽬测的是同⼀种⼼理特质;所有题⽬得分之间都具有较⾼的正相关22、评分者信度:多个评分者给同⼀批⼈的答卷进⾏评分的⼀致性程度23、测量的标准误SE:对⼀个团体(⼈数⾜够多)两次施测的结果以估计测量误差的变异数,每个⼈两次测量的分数之差可以构成⼀个新的分布,这个分布的标准差就是测量的标准误。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重点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b9a4a9f12d2af90242e6ea.png)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概论一、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二、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和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三、测量的基本要素: 1. 参照点(1)绝对参照点(有绝对的零点,可进行乘除运算)(2)相对参照点(以人确定的零点,只可加减)2. 单位:条件:要有确切的意义和相等的价值四、测量的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可进行加减运算)、比率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五、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六、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标准化条件:测验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和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
七、1918年,桑代克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提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作业补充题: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分数本质上是顺序量表上的分数?答:从本质上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1)从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2)从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完善。
第二章简史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1)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学生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3)卡特尔1890 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
首提“心理测验”。
3)比内和西蒙在1905 年合作完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 西蒙量表。
第三章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一、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测量学要点复习
![心理测量学要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58f9663e53a580217fcfe70.png)
复习要点心理测验理论知识: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测量基础心理测验定义: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行为。
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记住要点:1、心理测验测量是人的行为。
2、测量个别差异时选有代表性的行为来间接推知被试的心理特点。
(间接性)3、要使不同的被试分数进行有效比较,对所有被试而言,测验的条件必须相同(客观性)4、个人测验的得分,只有与他相同的人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相对性)心理测验分类测验常模:定义:可供比较的标准,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人所组成的群体,或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最低不小于30,全国性常模样本:2000~3000人。
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组抽样。
4、分层抽样常模类型信度与效度信度定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考察信度的方法:内部一致性信度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信度应用:1、评价测验:测验分数的信度范围在0.00~1.00之间,当r(相关系数)=1时,表示信度非常好,而当r=0时,表示测量根本不可靠。
当r=0.9时,可以说分数有90%是变异量真分数造成的。
仅10%是来自测验的误差。
能力和成就测验信度系数r≥0.90r≥0.70 可用于团体比较r≥0.85 可用于鉴别或预测个人作为r<0.70 不能用于个人评价3、解释分数:1)、估计真实分数的范围;2)、了解实得分数再次测试时有可能的变化情形。
影响信度的因素:样本团体异质性的影响;(如:取样异质:白痴与天才在一个团体,前者两次测试都低,后者两次都高,会高估测验信度)1)样本特征样本团体平均能力水平的影响;取样同质:受随机误差影响,信度会低些(能力相差不大,受偶然因素影响)测题代表性好,信度高2)测验长度测验长些,受猜测影响就越小,信度高3)测验难度:根据测验目的需制定不同难度的题;(如:四选一的测题难度为0.74.)4)时间间隔:(复本法,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大。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058c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f.png)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方案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测量的定义和特点
2.测量的目的和意义
3.测量的分类和层次
二、心理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1.测量目标的确定
2.测量内容的选择
3.测量工具的构建
4.测量工具的考试
5.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6.测量结果的应用和评价
三、测量工具的可靠性
1.可靠性的定义和特点
2.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4.可靠性的提高途径
四、测量工具的效度
1.效度的定义和特点
2.效度的评估方法
3.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4.效度的提高途径
五、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与工具
1.个别测量和群体测量
2.笔试测量和面试测量
3.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
4.智力测量和个性测量
六、测试的应用与发展
1.测试在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2.测试在选拔和招聘中的应用
3.测试在教育和职业指导中的应用
4.心理测量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七、心理测量的伦理问题
1.道德和伦理的关系
2.心理测量中的伦理问题
3.心理测量的伦理原则和准则
八、心理测量的应用前景
1.心理测量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2.心理测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心理测量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心理测量期末考试考点
![心理测量期末考试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33a079b84ae45c3b358c3f.png)
效度
• • • • • • 命中率,正命中率 基础率,选择率 特异性,敏感性 有效性增加 效标关联效度的提高方法 预测及其误差
能力测验
• • • • • • • • 韦氏智力测验与智力理论 能力测验与成就测验的区别与联系 各种经典智力测验工具的分数体系 韦氏智力测验的智商维度 个体测验与团体测验的优缺点 文化公平测验 测验偏差问题 Flynn效应
心理测量期末考试考点
信度
• 两次施测同一工具或两平行复本,影响信度的 因素主要有哪些? • CTT下,信度受到哪些误差的影响? • 信度系数与信度指数的关系 • 内部一致性的误差来源 • 分半信度中的S-B校正公式 • 克隆巴赫alpha系数计算公式的应用 • 内部一致性系数的适用条件 • 信度的影响因素 • 测验长度与信度的关系,公式的使用
GT
• • • • • • • GT和CTT的区别 GT下的测验设计和实验设计的区别 观测全域,概括全域 随机单面交叉设计的变异分解 概化系数,可靠性系数的概念 G研究和D研究的区别 概化系数和可靠性系数的计算
目标参照测验和测验等值
• • • • • • • 分数等值和分数转换 分数等值中,锚测验的要求 分数等值的条件 目标参照测验的示例 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的估计方法 目标参照测验中内容效度的估计程序 目标参照测验中分数分界点的确定方法
人测验
• 自陈、投射、情境和行为观测法,哪种最 容易受被试自身因素影响 • 人格评估中的评定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自陈人格工具编制法:因素分析方法 • MMPI中的校正量表 • 投射测验的特点 • 瑟斯顿量表和Likert量表的测量水平 • 不同态度测验方法与社会赞许性
IRT
• • • • • • • • • • • IRT的三个基本假设 Rasch和非Rasch学派的区别 CTT的局限 ICC 3PL中各个字母代表的参数的意义 Rasch和1PL的区别 测验信息和信息函数 IRT模型的拟合检验 IRT的优良特性 CAT与IRT的关系 IRT下的DIF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60508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4.png)
心理测量学重点知识整理1、闻名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在测验领域中.“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奈的10年。
2、比奈与其助手西蒙发表《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办法》,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算是第一具智力量表——比西量表。
3、心理测量的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4、心理测验的种类:(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1.能力测验 2.学绩测验 3.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对象分类 1.个不测验 2.团体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分类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四),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测验 2.诊断性测验 3.预示性测验(五)按测验的难度和时限分类1.速度测验2.难度测验(六)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1.最高作为测验2.典型作为测验 (七)按测验的性质分类 1.构造性测 2.投射性测验(八)按测验的应用分类1.教育测验 2.职业测验 3.临床测验5、下面是两种常见的罗列方式:1.并列直进式 2.混合螺旋式6、对测验项目的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7、误差的种类:一种是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而又别易操纵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别一致的结果。
此种误差的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彻底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
另一种是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这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引起的一种恒定而有规律的效应,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此刻测值尽管一致,但别正确。
8、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把任何一具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即:X=T+E (这个地方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数,E是测量误差)9、恐怕信度的办法:①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分半信度④同质性信度⑤评分者信度10、信度系数有两个实际用处:一是用来评价测验,二是用来对分数作解释。
11、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校标效度。
12、测验间法:①相容效度②区分效度③因素效度13、分数的合成类型:①项目的组合②分测验或量表的组合③测验或预测源的组合14、依照测量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别同形式的测量可分为:物理测量、胜利测量、社会测量(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心理测量。
初中心理测量知识点整理
![初中心理测量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79fda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8.png)
初中心理测量知识点整理心理测量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用于衡量和评估个体的特定心理特征。
初中阶段的心理测量知识点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测量工具。
下面是初中心理测量知识点的整理:1.心理测量的概念:心理测量是指用科学方法测定和评估个体心理特征的过程,包括心理测试、问卷调查、面试等方式。
2.测量工具:心理测量常用的工具有心理测试、问卷调查和面试。
心理测试是通过标准化的程序和操作来测量其中一种心理特征的工具,问卷调查是通过让被试者填写问题来了解其心理特征,面试则是通过与被试者直接对话来获取信息。
3.测量的信度:测量的信度是指测量工具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
信度越高,表明测量工具越可靠。
4.测量的效度:测量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是否真正测量到了所要测定的心理特征。
效度越高,表明测量工具越准确。
5.正态分布:在心理测量中,被测定的心理特征通常呈现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指数据分布呈对称性钟形曲线的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重合。
6.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在心理测量中,常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的统计量有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均值是所有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是数据中间的数值,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7.标准差: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一种统计量,它反映了数据的波动情况。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
8.智力测试:智力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试工具,用于测量个体的智力水平。
常见的智力测试包括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特智力量表等。
9.性格问卷:性格问卷是用于评估个体性格特征的工具,常用的性格问卷有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大五人格问卷等。
10.情绪测量:情绪测量是用来测量个体情绪状态的工具,常用的情绪测量工具有情绪自评量表(PANAS)和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等。
11.自我概念测量: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自我概念测量工具包括自我效能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等。
12.心理健康测量: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状态的一种重要指标,心理健康测量工具包括抑郁症筛查量表、焦虑症量表等。
心理测量学整理
![心理测量学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ad65f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7.png)
心理测量学整理、什么是测量测量的特征不是使用工具,是对事物加以确定.依据一定的规则,结果的量化。
测量: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客观事物进行数量化确定的过程。
二、测量的要素1、单位计算事物标准量的名称好单位的条件:①具有确实的意义②具有相等的价值(具有等距性)※没有相等单位就不能加减运算。
2、参照点(计算事物量的起点)①绝对参照点② 相对参照点绝对零点※没有绝对零点就不能乘除运算。
3、量表(具有一定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一般智力:①注意②记忆③观察④思维〜〜概念、判断、推理⑤想像1心理测量的定义•依据一定的规则,对人的行为进行数量化确定的过程。
二、心理测量的特点㈠间接性:①测量工具不唯一②影响因素多③测量对象是人(人能主观调控)④反应量化的过程复杂㈡不可复验性㈢相对性㈣客观性:①刺激的呈现是客观的②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③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三、心理测量的种类㈠按功能分:能力测量、学绩测量、人格测量㈡按对象分:个别测量、团体测量㈢按材料性质分: 文字测量、非文字测量㈣按测量目的分:描述性测量、诊断性测量、预测性测量㈤按测量要求分: 最高作为测量、典型作为测量㈥按解释分数的方法分:㈦按测量的性质分:构造性测量、投射性测量四、心理测验陈选善观点:测量是一群或一个标准的刺激用以引起人们的行为,根据此行为来估计制定品德性格等。
一、在教学中的应用㈠对教师而言:1、如何进行考试分析2、如何组合与解释测量结果3、如何编制测验:①题型选择②编制计划③具体的编制技术4、关于题库建设㈡对学生而言:1、激励2、提供反馈二、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㈠教学评价:1、各种“率”的问题2、评价的信息来源问题㈡学生管理问题:1、成绩管理2、思想政治工㈢学校行政管理:1、人员安排2、工作量化处三、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选人(选材)2、安置3、诊断4、咨询四、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1、搜集资料2、建立和检验假说3、实验分组一、对测验的错误看法:1、完美无缺论2、测验无用且有害二、正确态度 1、测验是心理学研究和决策的辅助性工具2、测验尚不完善3、防止滥用:①编制、修订②出版、发行③使用者资格一、误差的定义及种类定义: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不准确或不一致效应。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
![心理测量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27c161b84ae45c3b358c3b.png)
一名解
心理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定量描述的活动。
测量等值:测量等值就是通过对考核同一心理品质的多种测验形式作出测量分数系统的转换,进而使得这些来自不同测验形式的测验分数之间具有可比性
常模参照测验:通过测验将被试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某一特定群体的心理发展 水平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试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在这一特定群体中的相对地位的测验。
题目功能差异:指不同群体在同一题目上的得分率不同,即不同群体在同一题目上的得分存在差异。
标准参照测验: 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而缜密编制的测验,并且,被试在测验中所得结果,也是根据某一明确界定的行为标准直接进行的。
结果参照测验: 如果已知测验分数和某个外部效标有关,则可用被试在效标上的表现直接解释测验分数,这种测验被称为结果参照测验。
44.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和()。
45.目前较为常见的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指标主要有()和()。
46. 测验等值的误差有两类:()和()。
47.常用的等值数据采集设计有三种:()、()、()。
48.依据该原理:“在单组设计或随机等组设计下的两个分数,一个在测验形式X上,另一个在测验形式Y上,如果它们的标准分数相等,这两个分数就被认为是等值的”的测验等值的计算方法是()。
49客观型试题,论文试题,
63、对效标参照测验的解释的方法:()()。
64、对内容参照测验的解释有两种内容参照分数可供选择:( )( )。
65、四到六年级多重成就测验以( )为理论框架,采用课程和广泛取向并重的策略。
66、测验等值的计算方法有( )( )。
67、教育成就测验的作用有 ( ) ( )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测量学期末整理请补充:(第6章1、2节要考98-107页) (计算题)一.名词解释(4/5道,20分)1.心理测验: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依据ppt总结)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定量描述的活动(书本)2.测量误差:指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的测量效应。
3.系统误差:指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差异值。
随机误差:指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差异值。
4.真分数(T):目标真分数(V)与非目标真分数(I)合在一起称为真分数,是测量工具实际所测量到的测值。
(书本第7页)5观察分数(X):是一个包括三种分数的混合体,有欲测心理品质的实际值,测量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误差值。
(书本第7页)6.信度: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稳定性程度。
信度越高,随机误差方差越小,测量结果越稳定。
7.重测信度:指同一测量工具在两个不同时间对同一组被试施测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8.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9.分半信度:把测验题目随机划分为对半的两个部分,估计所有被试在这两部分题目上得分的一致性程度。
10.克伦巴赫α系数:指所有可能的分半信度的平均值。
11.评分者信度: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12.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13.内容效度: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144.构想效度:测验结果与理论构想的吻合或一致程度。
15.实证效度: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
16.校标: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效度的标准,即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参照标准。
17.难度:项目(题目)的难易程度18.区分度:指测验题目对被试心理特质的区分能力或辨别能力19.临界比率法(CR值法):取问卷得分中各占被试总人数27%的最高分者和最低分者,进行两者每题得分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如果某题项的CR值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该题项缺乏对不同被试反应程度的鉴别力,应予删除。
(独立样本t检验)20.相关分析法:采用被试在某题项上的得分与问卷总分求相关,如果该题项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2,也应予删除。
(Pearson相关分析)21.标准参照测验:以测验内容领域为参照背景对个体作评价,是以个体水平是否达到该领域某一固定标准来评价个体发展水平的测验。
(书本第10页)22.常模参照测验:以被试团体为参照背景,是以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来评价个体发展水平的测试。
(书本第10页)23.一致性信度: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平行测验上掌握或未掌握的一致性程度。
24.荷伊特信度:被试方差与误差方差的比值25.测验等值:将测同一个心理或品质的不同版本的分数通过计算转换统一到一个量尺上可进行评价或比较的过程。
(了解)二.填空题(20个空,20分)1.(桑代克)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麦柯尔)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2.(高尔顿)的贡献“天才与遗传”一书;(J.M.卡特尔)的贡献“心理测验与测量”论文。
3. 测量误差的种类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4.我们所介绍的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技术基本上是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现代测量理论还有(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
5.心理测验的性质或特点是:间接性、客观性6.常模的种类:地区常模和全国常模7.标准参照测验主要用于编制学业成就测验,包括两类:一般性成就测验、单科性成就测验8.教育测验中题库的建立:题库设计(理论设计、指标体系设计(双向细目表));根据题库设计的要求进行命题;试测;入库(掌握)三.判断题(5道5分)1.心理测验的种类:按测验的功能分:人格测验、能力测验、成就测验、其它测验;按测验的对象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按测验的材料分: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的应用分: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2. 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对象、施测过程。
3.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4.信度高不一定效度高,但效度要高,信度高是前提条件。
5.1904年,制定第一个标准的心理测验量表。
6.难度的指标:通过率(P)、平均分7.不同测验难度的比较:查正态分布表将P值转换成Z分数,Z值越小,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大。
8.当样本小时,用25%-33%的范围内任何一个百分数作高低分组都可以。
9.整个测验的难度应保持在0.50左右(而不是每个项目)。
四.简答题(5道,42分)1、信度的性质:(1)信度是反映问卷或量表的重要测量指标(2)信度是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3)信度可以对不同测验的质量进行比较2、影响信度的因素:(1)被试样本的性质:团体越异质,所求信度就越高(特别是重测信度),相反,团体越同质,信度就越低。
(2)问卷题目的数量:题目越少,信度一般越低(随机误差增大)(3)测验的难度:测验太难或太容易都会导致信度的降低,因为这样分数分布范围缩小,随机误差增大。
3、如何提高信度?(1)在团体异质的情况下,对团体内的各亚团体都进行信度检验。
(2)问卷题目的数量恰当(3)问卷的难度为中等水平(问卷中所有试题的难度呈正态分布)(4)严格按要求进行施测和记分4.效度的类型(1)内容效度:取样的代表性问题.(2)构想效度:一个测验所测的情况与你对所要测量的某种心理特质的理论构想的吻合程度.(3)实证效度:指测验对外在行为的预测程度。
5、内容效度的估计(1)专家法(专家效度)(2)再测法:先测验具有较少知识的某一团体,然后对这个团体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训练,结束后再测一次,如果第二次的测验成绩高于第一次,说明该测验有内容效度。
(3)复本法6、构想效度的适用范围和特点(1)主要适用于各种心理特质的测验(2)先有构想,才有测验。
因此,其与编制者对某一心理特质的构想密切相关。
对同一心理特质的测量,编制者所信奉的理论或构建的理论不同,其编制的测验亦不同。
(3)对于学绩测验来说,其内容效度也可看成是构想效度7、构想效度的估计(1)同质性测验法: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低于各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且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为中等相关。
(2)相容效度测验分数与另一个已知的具有较高效度的同类测验(一般选取权威测验)求相关。
(3)因素分析法(因素效度):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因素分析来了解原有构想的维度个数及其题目归属与数据分析结果的吻合程度(探索性因素分析)。
●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还可验证各项拟合指标的程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是一种最佳的效度估计方法(4)多特质-多方法矩阵法8、构想效度存在的问题:(1)有些心理特质的构想缺乏一致的认识;(掌握)(2)当理论构想得不到证实时,常常无法知道确切原因9、效标的种类:(1)学业成就(2)他人评定(3)实际工作表现(4)训练成绩(5)临床观察诊断(6)对团体的区分10、影响实证效度的因素(1)测验的长度(2)被试样本:取样要有代表性,且必须是测验所要应用的团体(3)所用的效标:效标的信、效度问题(特别是信度);效标与原测验分数应为线性关系。
(4)亚团体的影响(干涉变量):如一个考察几百个学生的智力测验分数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发现女生的相关高于男生,说明该测验对女生的预测能力更好(效度高)11.如何提高测验的效度?一、严格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精心编制测验,以降低系统误差。
二、在施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以降低随机误差。
三、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四、取样要有代表性,且样本应来源于将来要应用的团体。
五、选择具有高信度的效标,并注意效标与所编制的测验之间的函数关系六、找出干涉变量,以了解测验对哪种干涉变量的效度高。
12.影响区分度的因素:1、计算方法2、样本容量3、分组标准4、样本的同质性程度13.常模编制的步骤:1、常模团体的确定与调查(大规模调查)2、分数转换: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标准分数或百分比。
3、制作常模表及常模分数的解释14.确定常模团体应注意的问题(1)常模团体必须是一个较大且有代表性的样本(2)取样过程必须明确且有详尽的描述(3)常模团体内部差异较大时,应对每个亚团体分别建立常模。
(4)常模团体必须具有时效性15.测验等值的条件:(掌握)1、所测的是同一个心理特征或品质2、不同版本的测验具有相似的信度3、等值转换关系的公平性4、等值转换关系的可递推性5、等值转换关系的对称性6、等值转换关系的样本不变性16.测验等值的步骤:(掌握)(1)确定等值目的(2)编制测验复本。
测验复本一定要按照同样的内容和统计规格进行编制。
(3)设计一种数据采集的方法。
采集那种能反映不同测验形式在统计上的差异的数据。
(4)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测验施测和数据采集。
(5)选择一个或多个等值的操作性定义,以确定进行等值的测验形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6)选择一种或多种统计估计方法。
对于一种确定的等值关系,也会有多种具体的估计方法,所以要做出选择。
(7)评价等值结果。
等值完成之后必须对等值结果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从测验编制、施测、统计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等值条件等方面进行。
17.等值设计:(老师没提)一、单组设计:同一被试施测多个版本的测验二、随机等组设计: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两组被试,施测不同版本的测验三、交叉设计:这件设计方法是把1、2两种设计结合起来而产生的。
把考生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考生先测X测验后测Y测验,第二组考生则先测Y后测X,这种方法兼有1、2两种设计的优点,但仍无法克服练习效应和测试则间太长的缺点。
四、锚测验设计:把应予等值的测验分别向不同的考生组施测,但这两个测验都附加由共同项目组组成的附加测验称之为“锚测验”。
由其作为桥梁把测验X和Y联系起来,这种设计不要求两个被试样组的能力分布完全一样,也不会给考生带来太大的练习效应和疲劳因素,因此它兼有第一、第二两种设计方案的长处,又克服了其短处。
五、共用被试设计:把考生随机分为三个组分别记为组1、组2和组3,组1和组3的考生接受测验X,组2和组3的考生接受测验Y,其中组3的考生同时接受了测验X和测验Y,利用这部分被试作为桥梁建立测验X和Y的等值方程。
18.问卷编制的基本步骤(掌握)(1)、确定编制的主题(课题)(2)、开放式调查(3)、确定课题(心理结构)的维度(4)根据维度拟题目和设计答案格式(5)、形成预测(初测)问卷:包括指导语、基本变量、问卷题目、备选答案(6)、对初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7)、信度、效度检验(或建立常模)(8)、形成正式问卷指导语、基本变量、问卷题目、备选答案(答案纸)、指导手册(引言、信度、效度、常模、计分方法、分数解释)19.题目的表述应注意的问题:(1)避免双重含义的题目(2)题目应简洁明了,避免繁琐罗嗦和发生歧义(3)题目的用词应通俗,避免使用陌生、专业话的术语(4)题目的表述应具体化,避免抽象和笼统(5)题目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6)避免诱导性的题目20答案格式(选择项)的设计(1)答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答案应具有穷尽性;答案应具有互斥性(2)答案格式的类型:是否式;多项选择式(李克特量表法);标尺式五.计算题(1道13分)给出公式,只需代进去算计算题来源:信度、效度、区分度评分者信度:肯德尔和谐系数W=12[∑Ri2-(∑Ri)2/N] / [k2(N3-N)]K是评分者数、N是被评对象数,Ri为第i个被评对象被所有人所评定的等级之和量表:一、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由90个项目所组成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主要用来衡量门诊及部份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