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I)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
•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
学习要点及目标
• 1.了解我国国民经Hale Waihona Puke Baidu核算体系的基本构成和 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分类;
• 2.掌握并学会计算国民经济统计中常用的总 量指标和分析指标。
【引导案例】
每年年初,国家统计局都会发布上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以2008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例,该公报包括12个方面 的统计数字: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 易;对外经济;交通、邮电和旅游;金融、证券和保险;教育和科 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资源、 环境和安全生产。通过该文件可以从总体上把握2007年国民经济总 体的运行状况,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下 我们摘抄了该文件的部分内容。
支差额
存量
资产指标:固定资产、存货、其他生产资产、土地和地下资 产、其他非生产资产、各种金融资产
负债指标:各种金融负债 财富指标:资产净值、国民财富 人口和劳动力指标:人口数、劳动适龄人口数、劳动力资源、
就业劳动力、失业劳动力
图11-2 常用国民经济统计指标
二、国民经济生产指标
(一)国内总产出 国内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或所有常住生产者
4.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等于国内生
产总值 减去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
三、国民经济分配指标
1.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净收入
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GN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在国内或国外取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的 总和,该指标过去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2.三次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是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于20世纪30年 代提出的。它是就产业形成的时序加以划分,同时反映了劳 动对象的特点及其满足人类需求的层次。三次产业分类在国 际上已经通用,但各国的分类标准不完全相同,我国现在的 三次产业分类是这样划分的: (1)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渔业); (2)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气水业)和建 筑业; (3)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是一个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分类体系,它是国民经济分类
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分类。我国于200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新修订后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中有20个门类,具体门类如下:
(1)农、林、牧、渔业
(11)房地产业
(2)采矿业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制造业
(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
国民可支配收入可以用两种方式计量:一种是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因素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ross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 GNDI )”指标,另一种是扣除了折旧因素的“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Net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 NNDI)”。它们的计算公式是:
固定资产折旧
90
(3)产品使用或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
1010
政府消费
200
固定资产投资
710
库存增加
68
净出口
50
试用生产法、分配法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解: (1)生产法:
GDP =∑(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 = 500(1-30%)+2320(1-50%)+400(1-60%) +60(1-20%)+160(1- 45%)+ 160(1-25%) +160(1-30%) =2038(亿元)
GNI与GDP有密切的联系,两者关系是:
GNI = GDP — 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 GDP +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我们可以看出GNI实际上并不是生产指标,而是一个收入指标。 与GNI有关的另一个指标是国民净收入(Net National Income , NNI),它等于国民总收入GNI减去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固定资产折 旧,即
3.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从生产、分配和使用等角度来计算,基本上有三种 核算方法,即生产法、分配法和使用法。用分配法计算GDP将在“国民 收入分配指标”这一部分中介绍,本节,我们只就生产法和支出法作简 要说明。 (1)生产法
生产法的基本原理是:首先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再从总 产出中扣除相应部门的中间消耗,得到各部门的“增加值”,最后,汇 总所有各部门的增加值,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即:
1.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 (1)产品形态 (2)价值形态 (3)收入形态。
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意义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部分,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在我国搞好国内生产总值核 算的重要意义在于:
第一,为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
国民经济统计需要通过设置一系列专门的经济指标, 反映国民经济的有关数量特征。根据考核对象的特点,国 民经济统计指标应该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环节、不同 方面来加以设置,形成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完整的指标 体系包括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两大部分。经济流量是指反 映某一些社会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可以累加的量, 具有时间长度量纲。经济存量是指反映某一些经济现象在 某一特定时点( 或时刻)上的状况的量,没有时间量纲。现 将最常用的国民经济总量指标体系列示如下(图11-2):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 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7%,与上年上持平;第二 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为39.1%, 下降0.3个百分点。”
NNI = GNI — 固定资产折旧
2.国民可支配收入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最常用的“收入”概念就是国民可支配收入 (National Disposable Income , NDI)。所谓“可支配收入” 是指各 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在一定核算期内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得到 的可以自主支配的全部收入;而“国民可支配收入”则是指一个国家 的所有常住单位或所有机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之和。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 =∑(各部门的增加值)
(2)分配法(或收入法) 分配法的基本原理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增
加值构成项目进行核算。分配法的计算公式是: GDP=∑(各部门的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从上式也可看出部门增加值构成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
【例11-1】现有某地区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1)总产值和中间消耗情况
部门
总产出(亿元)
中间消耗率(%)
农业
500
30
工业
2320
50
建筑业
400
60
运输业
60
20
商业
160
45
服务企业
160
25
政府服务业
160
30
(2)收入分配情况(单位:亿元):
劳动报酬
1200
生产税净额
398
营业盈余
350
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总量。 从实物形态看,社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即社会总产品可分为货
物和服务两大类。 从经济用途看,国内总产出的实物构成中应该包括各种生产资
料和消费品,此外还要考虑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和进口。依据社会产 品供需平衡关系,有以下核算恒等式:
国内总产出 + 商品进口 = 中间消耗 + 消费 + 投资 + 商品出口
(10)金融、保险业
(20)国际组织
4.经济类型分类
在我国,将经济类型划分为九种: (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 (3)私营经济 (4)个体经济 (5)联营经济 (6)股份制经济 (7)外商投资经济 (8)港、澳、台投资经济 (9)其他经济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统计的常用指标
一、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4)电力、煤气及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 查业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建筑业
(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16)教育
(7)信息运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 (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批发和零售业
(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住宿和餐饮业
(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常用 国民 经济 统计 指标
流量
产品生产指标:总产出、中间消耗、增加值、国内总产出、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
收入分配指标:国民总收入、国民净收入、可支配总收入、 可支配净收入、国民收入
收入使用指标:总消费、总储蓄、净储蓄 投资积累指标:固定资产形成、资本形成、其他非金融投资、
金融资产获得、金融负债发生 对外经济指标:国际收支总额、国际收支构成、各种国际收
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从统计上分析和把握经济 和社会总体的运行情况。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学习一些国民 经济统计的知识,本章我们就将学习一些国民经济统计的 基本知识和常用指标。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知识
一、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一)国民经济统计
“国民经济统计”也称“国民经济核算”,它是以 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统计核算,它是从数 量的角度研究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过程及其内在联系 的。
国民经济统计是研究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我 们依据国民经济核算来取得相应的大量统计资料,进行 分析、判断和检测,正确地把握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 况,并运用各种杠杆进行宏观调控,从而科学地实施对 宏观经济的管理与调控,因此国民经济统计已成为各国 政府统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由上图可见,《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由5 套基本核算表、3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组成。基本核 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
国内总产出 = 中间消耗 + 消费 + 投资 + 商品净出口 = 国内使用 + 商品净出口
(二)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写为GDP)是指由一个 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 GDP囊括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能够全面、确切地反映全社会经济 活动的最终成果,并具有国际可比性,所以成为社会生产与使用核 算的核心指标。
“基本核算表”所包含的五大核算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最 基本的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2.投入产出核算
3.资金流量核算 4.国际收支核算 5.资产负债核算
(三)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分类
1. 机构部门分类 2. 三次产业分类 3.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4. 经济类型分类
1.机构部门分类
(1)非金融企业部门 (2)金融机构部门 (3)政府部门 (4)住户部门
余 (3)使用法(或支出法)
使用法的基本原理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直接将各种货 物和服务的最终使用额都加起来,再减去商品进口,得到国内生 产总值。使用法的计算公式是:
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 加)+出口—进口
=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净出口是指货物和服务出口额减进口额的差额。
(2)分配法: GDP =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 1200 + 398 + 90 + 350 = 2038(亿元)
(3)使用法: 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加) +净出口 =(1010+200)+ (710+68)+50 = 2038(亿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 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 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 就上述内容而言,我们要读懂它,至少要理解一些问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什么,为什么用它来反映经济增长? (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什么? (3)什么是可支配收入? (4)恩格尔系数是什么?它的上升和下降能反映什么问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