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生物的命名word教案

合集下载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的命名和分类》word教案(2)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的命名和分类》word教案(2)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认同生物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对周围的生物所处的环境给予关心 .②认识目标:生物名称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1学时 )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与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一 )感情调节:从某同学姓名及小名说起引入 .(二 )自学1. 自学内容一:●阅读P110自学方法:观察图14-2●为什么要有统一的命名 ?自学内容二:●阅读P111自学方法:●讨论总结本段的主要意义 .●双名法的产生 .●双名法的组成 .●阅读小资料 (林奈和双名法 )●完成P111讨论题 .小结: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名称通常叫做俗名 .18世纪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 - -双名法;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名称叫学名 ,从而确保了物种的名称不相混淆 .是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 ,学名由两局部组成 ,用斜体的拉丁文字 ,第|一局部是属名 ,第|一个字母大写 ,第二局部是种名 ,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产地 ,全部用小写 .2. 自学过程 (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 )(三 )互帮 (使用互帮显示板 )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 (解答疑问 ) ,参考P113的检索表 ,在老师指导下查找资料 ,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 );或讨论有关问题 .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P111 .4.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 .(四 )释疑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选择重点进行了引导、分析 .重点分析生物学名的含义 .难点指导学生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统一是一个进步 .(五 )练习生物补充习题P62页1~10(六 )反思小结。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表姓名学校(片区)年级八年级科目生物(3)写出猫从低到高的分类等级。

(4)阅读书本38页第二段思考:不同分类等级下,生物的相似程度、亲缘关系、种类数量有什么特点,并完成表格。

用希沃白板的拍照上传功能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以表格归纳得出生物分类的特点:活动二:学生角色扮演老虎突然去世,没有留下后代,根据动物王国遗产继承法,老虎的遗产由与大王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来继承,所以出现了一场遗产争夺大战。

猫、蛇、狐狸、猪都来争夺遗产,作为小法官,你会将遗产给谁?2、种(1)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及课本38页内容,了解下什么是种及如何来判断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种,又称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如,所有大熊猫属于一个物种,所有的鸟同属于一个物种,所有的鱼也属于一个物种。

同一物种满足的两个条件:1、可以相互交配;2产生可育后代(2)出示中华田园犬、哈士奇、泰迪和阿拉斯加四个品种狗的图片,请学生讨论是否是同一物种。

3、介绍紫杉并播放视频紫杉又名红豆杉,科学家发现其中含有的紫杉醇不仅能治疗癌症,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还能用于治疗冠心病。

出示紫杉树皮被剥光的图片,紫杉被大量利用,紫杉资源急剧匮乏,而治疗疾病又刻不容缓,怎么办?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科学家可以转而研究和紫杉亲缘关系比较近的其他植物,看能不能提取紫杉醇。

我们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加以研究利用,能造福社会。

有许多科学家已经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做出卓越的贡献,如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屠呦呦和青蒿素等。

希望同学们能喜欢生物学,关注生物学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四、随堂练习1、下列生物与分类依据匹配正确的是()A.蝴蝶、丹顶鹤有流线型的两对翅,减少运动时的阻力B.草履虫、变形虫通过反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菜豆、玉米、银杏绿色植物,能开花结果D.企鹅、鲸、猩猩用肺呼吸、体温恒定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物分类的等级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B.“犬科”比“犬属”的动物种类少D.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五、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校园内一种植物进行挂牌活动,挂牌上体现植物的基本信息和分类等级,让植物也有自己的身份证。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省一等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省一等奖)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第1课时)沛县张庄中学魏莉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认识了不同环境中的多姿多彩的生物后,对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作了详尽阐述,能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科学命名方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检索,进一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本节从生物俗名的多样性引入,易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生物命名的兴趣。

生物学名的含义及组成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组成特点,知道两者的差异、学名的优势及重要性。

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重点难点重点:生物学名的含义、组成特点难点:学名的特点,生物俗名和学名的区分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每年还有很多种生物被发现。

这些生物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知识。

二、课题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三、合作探究活动1、认识生物的俗名自读课本110页,思考:(1)什么是生物的俗名(2)举例说明生物的俗名为什么会千差万别(3)生物俗名的优、缺点各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并补充完整答案。

活动2、认识生物的学名自读课本111页,思考:(1)为什么要创立学名(2)学名是用什么方法给生物命名这种方法是何时由谁创立的(3)学名由哪两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4)学名有什么优点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1)由于俗名存在的弊端,所以全世界的生物学家都迫切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生物名称。

(2)学名是用双名法给生物命名。

双名法是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确立的一种生物命名法。

(3)学名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

学名都用斜体拉丁文表示。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种名是形容词,全部小写,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或产地。

(新)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公开课(教案) (2)

(新)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公开课(教案) (2)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认同生物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对周围的生物所处的环境给予关心。

②认识目标:生物名称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1学时〕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与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从某同学姓名及小名说起引入。

〔二〕自学1. 自学内容一:●阅读P110自学方法:观察图14-2●为什么要有统一的命名?自学内容二:●阅读P111自学方法:●讨论总结本段的主要意义。

●双名法的产生。

●双名法的组成。

●阅读小资料〔林奈和双名法〕●完成P111讨论题。

小结: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名称通常叫做俗名。

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双名法;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学名称叫学名,从而确保了物种的名称不相混淆。

是一种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学名由两局部组成,用斜体的拉丁文字,第一局部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局部是种名,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产地,全部用小写。

2.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三〕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1. 以小组为单位。

2. 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参考P113的检索表,在老师指导下查找资料,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

3. 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P111。

4. 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

〔四〕释疑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重点进行了引导、分析。

重点分析生物学名的含义。

难点指导学生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统一是一个进步。

〔五〕练习生物补充习题P62页1~10〔六〕反思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生命起源的学说〞相关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

3、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推理和分析能力。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生物的命名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节生物的命名word教案

生物的命名南通市八一中学孙永建一、背景和意义分析新课改提倡学生的实践知识的积存,体验实践经历,提倡研究性和制造性学习,提倡自主及合作性学习。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新课程学习,学生已开始同意和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种生物,和生物与人的关系,但这只是生物大伙儿庭的一小部份,尚未从整体上熟悉它们,为更好地爱惜和利用这些生物资源,有必要专门学习一些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知识,为尔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打下基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一、知识积存与疏导:能说诞生物命名的益处,明白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学名代表的含义。

认知率达100%。

二、技术把握与指导: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组内讨论,组间讨论与交流,师生讨论与交流,培育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与应激能力。

互动率达100%。

4、情义修炼与开导:能对周围生物好奇及产生爱好,对所处环境给予关切,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专门大的进步。

投入率达95%。

五、观念确信与引导:通过实验和例证确立“人类能改造自然”这一观点,通过对生物俗名的分析,诱导学生确立应用统一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看待世界。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多角度例证生物学名所代表的含义,通过对生物俗名的分析,使学生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专门大的进步。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课前预备一、教师预备:(1)了解各地生物的俗名及生物分类的各类学说。

(2)预备各地生物图片并配上相应的俗名2、学生预备(1)联系前面学习的各类常见生物对本节课内容先作一些了解。

(2)课前调查本地常见生物的俗名,例可上网去查各地生物的俗名。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展现多媒体动画]:生物的俗名学生观看并试探(二)探讨进程(1)生物的命名[阅读课文]:P114第一段[试探]:生物的俗名是指什么?什么缘故会有那么大的不同?[引导]:国家、民族众多,语言、适应各异。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5(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5(新版)苏科版
7. 生物分类的实际应用:生物分类在实际中应用广泛,例如:生物学研究、物种保护、疾病诊断等。
8. 生物分类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生物分类时,需要注意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关系等多个方面的特征,以保证分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9. 生物分类的历史:生物分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发展始于18世纪,由林奈等科学家奠定基础。
10. 生物分类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分类将更加精确和细致,同时将结合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分类的效ຫໍສະໝຸດ 和准确性。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生物分类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并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
(2)请学生举例说明生物分类在实际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2. 拓展要求
(1)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加深对生物分类的理解和应用。
(2)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3)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拓展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
(4)鼓励学生参与生物分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生物、进行生物调查等。
(5)学生在拓展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或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请学生分析一个生物分类的案例,阐述其分类的依据和结果,并判断其合理性。
2. 作业反馈
(1)对于作业1,重点检查学生对生物分类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相关实例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2)对于作业2,重点关注学生对生物分类在实际中应用的认知和体会,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观点。
(3)对于作业3,重点评估学生对生物分类案例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分类依据和结果的判断能力。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设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知道现金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
(2)能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和“种”在分类阶层种的生物学意义。
(3)能说出可被当做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
(4)观察不同生物在各分类单位的位置,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
2、能力目标
总结分类的理由和方法。(PPT展示图片)
讨论回答
政府服务机构如房管所、银行等分柜台服务,查字典药品店等分类的好处:分工明确,有条理,方便快速地查找等等。
图片中学习用品的分类方法:厚薄、大小、功能等.
通过问题1、2的讨论,明确了对事物的分类是生活中常见的方法,以及分类的好处。问题3是在讨论交流了问题1、2后,自然就提出了问题:如何对事物进行分类呢,从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入手,总结分类的理由和方法。
2、全组交流各小组的分类角度、依据和结果。分析各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哪一种分类方法更科学?为什么?
汇报交流各自小组分类的依据和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各种分类方法优势和缺点,形成统一科学的分类依据。
得出结论: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是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
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分析,各种分类方法的优势和缺点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小组分类的依据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分类方法优势和缺点,形成统一科学的分类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是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
指定两个小组到讲台上汇报
小组汇报自己调查的结果出示图书馆和超市的图片
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体验身边熟悉事物的分类方法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例子?
2、我们为什么要对事物进行分类?
(学生回答后,通过家长到学校来找孩子,学校—年级—班级,这样的顺序,快速准确地找到)

第一节《生物的命名》教案(苏科版初一下)1

第一节《生物的命名》教案(苏科版初一下)1

第一节《生物的命名》教案(苏科版初一下)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讲出生物命名的好处,明白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能讲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明白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3)能讲出学名在使用上的优点,明白学名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辨论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周围的生物好奇及产生爱好,对所处的环境给予关怀。

(2)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专门大的进步。

二、重点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三、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专门大的进步。

四、教学方法观看法、讨论法、讲述法五、教学过程(一)讨论生物的俗名活动1、材料预备:预备好一些学生熟悉的生物的图片,比如:马铃薯、西红柿、甘薯、月季等。

2、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讨论平常生活中对图片上生物的叫法,并了解其他国家对这些生物的叫法。

从而让学生清晰俗名存在的弊端。

3、总结生物俗名的缺点:由于世界上国家,民族众多,语言适应各不相同,因此同一生物的俗名也各不相同,如此造成生物名称的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

(二)生物的学名1、学名创立的必要性:由于俗名存在的弊端,因此全世界的生物学家都迫切期望能有一个统一生物名称。

2、学名的创立: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3、双名法的组成:属名+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就象人的姓名一样,属名相当于人的姓,种名相当于人的名。

4、学名的优点:统一了动植物的名称,便于交流,有利于学术进展。

六、讨论题1、人们平常喜爱用俗名而不喜爱用学名,什么缘故?答:因为俗名形象、生动,简洁,同时是大伙儿约定俗成的,使用方便;而学名是拉丁文的,明白得的人不多。

2、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种多样的,而学名确实统一的,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什么缘故讲这是一个专门大的进步?答:生物俗名尽管形象、生动、简洁,但往往以内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读音误解等,引起生物名称的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因此生物名称的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有利于世界范畴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因此是一个专门大的进步。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精品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精品

生物的分类教学设计杨郎中学---高福亮一、教材分析就本节教材从科学方法教育而言,是观察与比较的延伸,学生在接受了半学期的观察和比较的学习与训练,在初步掌握这两种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进入分类方法的学习是很自然的。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可被当作生物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

(2)能说出动物和植物的几大类群。

2、能力目标:(1)尝试根据动物和植物的一定特征进行分类;(2)能有条理的回答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认真专注的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点通过分类活动,学习生物的分类,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六、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七、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八、教学过程九、板书十、教学反思《生物的分类》这节课的对于我们生物学科的教师来说并不陌生,近期按照教学进度我进行了这一课的教学活动。

课后本人感觉这节课的教学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的引入,首先我通过大屏幕展示一张超市内景态图片,让学生观看,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在超市里会很容易的找到自己需要买的商品,学生很自然的回答“因为商品都已经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摆放”,而后学生根据上面的实例很自然地联想到将生物进行分类,由此引出这节课的课题《生物的分类》。

自我感觉这种引入设计从生活中来,自然而又真实,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学生活动设计,在学生们了解了生物分类的初步原则和具体依据后,引导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对大屏幕上展示出来的生物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中我认识的巡视、指导学生们的分类活动,然后让各组的代表到前面来用一体机回答本组的分类情况及其分类依据,接下来引导各组之间进行评价,最后我再给予明确答案与点评。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1新版苏科版1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1新版苏科版1
题 和困难进行点拨、帮助和指导。
通过组织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得出结论。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观察表中“人、猫、桃、小麦”在各分类单位的位置,根据问题看书思考,讨论,表述交流,互相补充,归纳整理,得出结论。
观察不同生物在各分类单位的位置 ,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
4、应用与实践
(1)生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请按从小到 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因为课本上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此处这样设计有助于 学生灵活运用)。
教学跋文
尝试按照一定的分类依 据对生物进行分类。
组织学生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对存在 的分歧,各组进行质疑、答疑,得出自己的结论。
通过积极的 参与活动,培养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
3、科学的分类
质疑引导:上述分类 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仍然不利于交 流、研究。那么怎样科学的进行分类呢?
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欲望。
呈示课件(呈阶段形排列的分类单位)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114页表。首先明确生物 的分类单位。质疑:为什么分类单位排成阶梯行?
观察表中最左边的7级分类单位。思考、回答:等级由大到小。
输出生物分类的7个等级;培养识表能力。
呈示课件
组织学生看书,进行分析讨论,对存在的问
表中相同阶层用同种颜色,不阶层用不 同颜色(直观、形 象)
(2) 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重点难点
通过度类活动,学习生物的分类。 能说出可被看成份类依据的生物特点。
三、课前预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增加教 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去超市、商店、书店看看各类商品、书籍是如何摆放的,建议拍些照片。
四、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 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省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省一等奖)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2课时)【学习内容】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材分析】关于本节内容,教材首先是从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等经验入手说明分类的必要性,自然地引导学生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教材安排了2项分类活动,意在让学生在“尝试分类”活动中意识到日常分类的不完善、不科学,同时认识到科学分类的必要性;在“科学分类”活动中,认识到科学分类的目的、等级和标准等重要概念的理论,领会科学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等级的意义,形成和理解本节的重要概念。

信息库中李时珍在生物分类科学方面的成就介绍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经过第14章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的俗名和学名之间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并且知道了科学的命名方法,也可以说出科学命名的重要性,从科学命名过渡到科学的分类,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的分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可以从生物的生活环境、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

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分类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随时都可以看到分类的存在,但是对于如何将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却是不清楚的,当提出如何更加科学的将生物分类时,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本节重要概念的教学。

【学习目标】1.说出可作为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科学分类的重要的依据(知识目标)2.说出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知道现今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知识目标)3.通过尝试根据生物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活动,培养各种分类方法的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目标)4.对生物分类产生兴趣并乐意学习和运用分类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分类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重难点】1.说出生物的科学分类方法和分类的七个等级2.确定科学分类所依据的主要特征【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法、调查法【学习流程】开始导入新课尝试生物进行分类【学习进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情景创设】播放歌曲《最近比较烦》这位同学最近在烦什么呢我们现在来帮他找找烦的原因在哪里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去超市,还是商场、书店,这些地方的布局和摆设都是分门别类、井然有序的,因此,你才能够方便快捷、愉快的选购物品。

【生物】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3新版苏科版

【生物】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案3新版苏科版

【关键字】生物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我国特有的珍惜生物。

(2)说出导致某个物种成为珍惜生物的因素。

(3)列举我国保护珍惜生物的自然保护区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2、能力目标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观察、关爱并保护大自然,认同认识和保护生物百般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收集和交流珍惜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

二、重点、难点1、重点收集和交流珍惜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料的活动,关注我国特有的珍惜动植物。

2、难点认同认识和保护生物百般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查阅法、讨论法、讲述法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我国濒临灭绝边缘的珍惜动植物等相关材料在课堂上介绍。

2、到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查阅课本上图片中生物的有关资料。

(一)课上介绍:(先学生介绍其收集到的资料,再老师进行总结)1、珙桐:木质细蜜,不易变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艺的佳料。

更重要的是,珙桐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珙桐是1869年发现的。

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和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他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2、白鳍豚: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物种,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鲸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物种之一。

3、大鲵:又名娃娃鱼、生活在海拔200的水质清澈、水温低、深潭较多的溪流中,独居于岩洞、土窟中,昼伏夜出,因叫声似婴儿啼哭而得名。

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虾、蟹、蛇、鳖、鼠、鸟等为食,捕捉方式为“守株待兔”。

4、金丝猴:是我国的“国宝”,有3个品种,即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其中,黔金丝猴最少,只有500-600只,被国际贸易公约例为濒危度最高的:“E”级保护动物。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3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第13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word教案

第13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复习目标】1.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3.能说出学名在使用上的优点,知道学名的重要性。

4.能说出分类系统的7个阶层,知道现今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

能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

5.能说出“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

6.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7.能说出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依据,知道科学家将生物分门别类的依据。

8.观察不同生物在分类单位的位置,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9.能够举例说出查阅生物检索表的方法。

10.举例说出我国特有的珍惜生物。

11.列举我国保护珍惜生物的自然保护区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复习提纲】1、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名称通常叫做俗名。

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一种生物命名法---双名法;双名法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名称叫学命,从而确保了物种的名称不相混淆。

是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学句由两部分组成,用斜体的拉丁文字,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名,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和产地,全部用小写。

2、根据已知的200多万种生物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不同,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主要有乙个阶层,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美国科学家惠特克把生物分为五界,即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3、科学家根据动物脊椎骨的有无,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类群。

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群,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和结构的不同特征,可以把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主要类群。

4、鉴别生物种类的一个常用工具是生物检索表(它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在分类的每个6.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 )阶段,生物都按其中一个重要 特征来区分。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十校联赛”一等奖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十校联赛”一等奖

生物的命名教学设计江阴市璜土中学高正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2、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的生物好奇及产生兴趣,对所处的环境给予关怀。

(2)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苏科版生物第四单元《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13章第1节,是在前面学生学习了各种环境中的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基础上,对生物多样性这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人与生物圈”打下基础。

生物的多样性是新课标十大主题之一,教材注重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从学生日常生活所熟悉的生物的俗名入手,让学生在体会生物俗名的形象、丰富的同时,也感受俗名使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介绍生物的学名。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学习生物已有近一年的时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对生物的命名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如生物的俗名,校园中植物标牌上的学名等),同时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知识的欲望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辩证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阐明生物的学名代表的含义。

(2)教学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1、教学策略本节课本着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

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策略;学生活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多边互动的形式,即教师巧妙地结合课本及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的命名》word教案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生物的命名》word教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命名?教案苏科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 ,说明生物学名代表的含义 .能说出学名和俗名的由来 ,并了解其差异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并同人的姓名比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学重点生物的学名的含义教学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是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学过程1、引入:你认识这些生物吗 ?说出生物的俗名 (甘薯、山芋等杜鹃 (花、鸟 ) )2、想一想、议一议:"甘薯〞等叫法 ,都是它的俗名 ,可以有很多种呢 .你认为这些名称好不好 ?说说理由 .3、想一想、议一议生物命名的作用与目的是什么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 ,为每种生物命名才能加以识别 .生物地名称应该克服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地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 ,具有统一性 ,防止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读音误解 ,防止生物名称的混乱 ,便于交流与研究 .4、记一记(1 )学名:以林奈提出的双名法 ,为每个生物命名的唯一科学名称 .(2 )甘薯的学名 (甘薯唯一科学名称 ):Ipomoea batatas(3 )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 (即学名 )由两局部组成:第|一局部是属名第二局部是种名 (种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 ,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 .双名法的生物学名局部均为拉丁文 ,并为斜体字 (命名者姓名局部为正体 ) .5、资料分析十八世纪末 ,瑞典一位生物学家林奈(Linnaeus)首|||创二名法 ,将所有生物加以分类和命名 .林奈对于生物的分类奉献很大 ,因此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学名就是鉴定物种的名称 ,一个学名可让人从地球上数百万种生物中确定出一个物种 .它有时称为二名制的名称 ,因为它具有两局部 .例如家麻雀的学名是Passer domesticus ,前面为属名 ,它确定这种麻雀归类的属 ,属名的第|一个的字母要大写 .后面为种名 ,它确定这种麻雀的物种 ,种名除了有特殊典故外 ,一律小写 .由拉丁文或希腊文组成的学名广为各国科学家采用 ,不管他们使用何种语言 .学名假设以某特定国|家的语言 ,那么只能对该国的人特别有利 ,而失公平 .为此 ,即以现在日常生活上不被使用 ,且可称为欧美人古典语的拉丁文来表示 .6、比拟生物的学名和自己的姓名 ,进一步认识科学命名的方法7、练一练(1 )1、梅、麻雀、桃、喜鹊是上述四种生物的学名吗 ?为什么 ?(2 )2、查阅梅、麻雀、桃、喜鹊四种生物的学名 ,并比拟它们相互之间的异同 ,有什么发现 ?8、说一说人们都喜欢用俗名,为什么仍然说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的俗名到统一的学名是很大的进步?9、小结。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尝试根据动物、植物的一些特征对动物、植物进行分类
能力目标:根据生物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分类的优越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二、重要概念: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分类。

三、教学重点:根据生物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难点:对植物进行分类
五、教学准备:复习不同动、植物类群的特征。

3.小组活动:
看P116图14-6,完成植物分类图特征
小组合作根据植物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
三、课堂小结:说出本节课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第1节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3课时)
一、动物分类
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类群
脊椎动物:鱼纲、爬行纲、两栖纲鸟纲、哺乳纲等类群
二、植物分类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类群
附:动物分类表:。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1)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1)
学生练习给动植物分类
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后记
板书: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14.1生物的命名和分类(2)
一、日常分类:家居生活物件摆放、商场药店物品摆放……
分类摆放
好处
二、尝试分类
依据生物形态特征分:
生物生活环境分:
与人类关系分:
三、科学分类
阶梯形分类法
依据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分为:
通过组织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得出结论。检查巩固
(1)生物分类的单位有哪些?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因为课本上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此处这样设计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
(2)什么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3)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这句话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理解?
四、应用与实践
给动物分类
给植物分类
当堂训练
五、小结
第14章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第2课时)
课题
14.1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分类系统的7个阶层,知道现今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
2、能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和“种”在分类阶层中的生物学意义。
3、能说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
4、尝试根据动植物的一定特征分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类活动,学习生物的分类。能说出可被当作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
个人或小组观看所展示图片、照片,交流成果或看法。
交流汇报要点:书店的书分类摆放,《我的大学》是外国文学。
认真观察课本图。根据问题看书,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发表观点,尝试给这些生物进行分类。
对存在的分歧,各组进行质疑、答疑,得出自己的结论。
启示:我们的书包里的书本文具等是否也像这样分门分类放置?

苏科版生物七下《生物的命名》word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下《生物的命名》word教案

《生物的命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学名代表的含义。

⑵、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知道俗名和学名的差异。

⑶、能说出学名在使用上的优点,知道学名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⑴、对周围生物好奇及产生兴趣,对所处的环境给予关怀。

⑵、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阐明生物学名代表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甘薯(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英语称potato西班牙语称papa德语称kartoffeln2、马铃薯(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江苏称山芋北京称红薯山东称地瓜上海称番薯3、思考:这会造成什么麻烦?(回答要点:名称混乱,不便于研究和交流)(二)、生物的俗名:1、人们对于自己所认识的生物都要给予一定的名称,这种人们习惯使用的名称通常叫做俗名。

2、学生活动:例举生活中熟悉的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例子。

3、讨论:俗名的长处与缺陷?回答要点:长处:形象、生动、简洁,并且是大家约定俗成的。

缺陷:往往因为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和读音误解,引起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

(三)、生物的学名:1、生物命名法――双名法: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

2、阅读:林奈和双名法的小资料3、阐述生物学名代表的含义:学名=属名+种名(均用斜体的拉丁文字)。

4、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生物学名的哪部分相当于你的姓?哪部分相当于你的名?5、讨论:①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是学名,这是为什么?回答要点:俗名形象、生动、简洁,并且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使用方便;而学名是拉丁文字,懂得人不多。

②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样的,而学名却是统一的。

生物的名称从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回答要点:生物俗名虽形象、生动、简洁,但往往因为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读音误解等,引起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所以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教案
生物的命名
南通市八一中学孙永建
一、背景和意义分析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实践知识的积累,体验实践经历,倡导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倡导自主及合作性学习。

经过半个多学期的新课程学习,学生已开始接受和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种生物,以及生物与人的关系,但这只是生物大家庭的一小部分,还没有从整体上认识它们,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生物资源,有必要专门学习一些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打下基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能说出生物命名的好处,知道生物命名的重要性,阐明生物学名代表的含义。

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组内讨论,组间讨论与交流,师生讨论与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与应激能力。

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能对周围生物好奇及产生兴趣,对所处环境给予关怀,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百般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定与引导:通过实验和例证确立“人类能改造自然”这一观点,通过对生物俗名的分析,诱导学生确立应用统一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看待世界。

认同率达100%。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多角度例证生物学名所代表的含义,通过对生物俗名的分析,使学生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百般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了解各地生物的俗名及生物分类的各种学说。

(2)准备各地生物图片并配上相应的俗名
2、学生准备
(1)联系前面学习的各种常见生物对本节课内容先作一些了解。

(2)课前调查当地常见生物的俗名,例可上网去查各地生物的俗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展示多媒体动画]:生物的俗名
学生观察并思考
(二)探究过程
(1)生物的命名
[阅读课文]:P114第一段
[思考]:生物的俗名是指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引导]:国家、民族众多,语言、习惯各异。

[多媒体展示]:马铃薯、甘薯、莴苣等
[问题]:你能说出它们的俗名吗?
[展示]:课前搜查的各种生物的俗名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讨论]1、同种生物会有不同的俗名吗?
2、不同的生物会有相同的俗名吗?
[小结]生物的俗名是指人们习惯使用的生物的名称。

同一种生物可能有不同的俗名,不同的生物亦可能有相同的俗名。

(2)生物的学名
[过渡]:生物的俗名对于跨地区交流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介绍]:我国的《本草纲目》中就已开始对生物进行了分类,还有其它的学说对生物进行分类命名,但由于不太科学,都没有被广泛使用,直到林奈提出了双命名法。

[多媒体展示]:林奈及双命名法
[阅读]:P115第四段
[问题]1、什么是双命名法?
2、双命名法中物种的学名是由几部分组成?是怎么表示的?
3、双命名法使生物的名称从多种百般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先让学生自己比较,然后由学生推荐的代表进行表述
[比较并讨论回答] 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用学名,这是为什么?
[小结] 双名法:规定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个字母大写。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第一节生物的命名
一、生物的俗名
1、俗名:人们习惯使用的名称
2、同一种生物可能会有不同的俗名
3、不同的生物可能有相同的名称
二、生物的命名
1、双命名法
规定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均用拉丁文字,第一个字母大写。

2、比较生物的学名和人的姓名
六、练习与拓展选题
1、练习册相关典型题
2、课后继续搜集生物的俗名及生物的命名方面的材料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学生姓名(略)
八、反思
教学过程中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指导的内容不是将学生引入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

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应做到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