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设计史》教学案例.doc
历史教学设计案例【优秀3篇】
历史教学设计案例【优秀3篇】篇一:部编版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篇一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明朝君权的加强》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第一课,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朝的建立、明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及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明朝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的转型时期,它创立的制度,背景是元朝留下的未经整合的杂乱体制,以及遥想中的唐宋法度。
明朝初年,就是分封制重新抬头,专制皇权进一步膨胀,统治严酷,视士大夫若奴仆,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掌握好这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习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这一课在明清史占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设疑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3、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的学生们好动、好奇,喜欢有趣的历史故事,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因此,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才能更易于他们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
教学中还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采用了讲述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设计风格与流派》课程标准
《设计风格与流派》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设计风格与流派课程代码:3230875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32学时(理论:16 实践:16)学分:2学分合作企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设计风格与流派》是艺术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设计的相关概念、发展历史,了解现代设计的各种风格和流派,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设计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厚植爱国情感、传承中华之美,培育文化自信,从而达到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为中国而设计。
学生修读该课程后,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专业视野、基础的设计技能。
(二)课程设计思路《设计风格与流派》的设置基于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一名合格的设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对设计、风格、流派有系统的理解,掌握设计创作必备的基础理论素养。
课程内容选择上,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重点讲解和分析流派与风格,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设置相应实践模块。
教学内容共分为课程导论、设计史概要、中式风格、博物馆参观、欧式风格、日式风格、现代简约风格、课程总结八个模块,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分析,由易到难,校内讲授与校外实地参访相结合,更好的使学生完成课程学习,达成课程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风格、流派的基本理论,使其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具备设计从业者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西方文化导论课程设计 (2)
西方文化导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哲学思想、艺术及音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内在逻辑和精神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二、课程目标1.掌握西方文化的基本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2.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3.熟悉西方文艺(尤其是绘画和音乐)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读西方文化中的现象和事件;5.增强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和能力。
三、课程大纲第一章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1.西方文化的来源和演变2.古典文化和中世纪文化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4.现代时代和当代文化第二章西方哲学思想1.古希腊哲学思想2.基督教哲学思想3.文艺复兴以后的哲学思想4.当代哲学思想第三章西方文艺1.绘画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现代派和当代艺术家2.音乐艺术–古典音乐的发展–流行音乐和摇滚乐–当代音乐和音乐创作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讲授2.群体讨论3.个案分析4.视频观看5.案例分析五、教学评估本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具体如下:1.平时成绩(50%)–课堂表现(20%)–课程作业(20%)–小组讨论和辩论(10%)2.期末考试(50%)–笔试(40%)–口试(10%)六、参考资料1.《西方文化:历史与文化》(郭晓勇)2.《西方哲学史》(戴季陶)3.《西方音乐史》(约瑟夫·科辛斯基)七、结语本课程为一门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跨文化兴趣和能力。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有竞争力。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11篇】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1篇】高中历史教学案例设计篇一一、诗歌——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时代背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和改变成功后,欧洲各国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对社会失望,对现实不满;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2、代表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反对封建专制和资本主义的丑恶。
代表作《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代表作《西风颂》;雨果:法国人,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3、影响:①其行动有力支持了当时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②其文学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把文学思潮与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密切结合,是近代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_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二、小说——现实主义文学1、时代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在文学上,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_和呐喊,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2、主要代表: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托尔斯泰:俄国人,是人们公认的世界文豪,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法国: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罗曼。
罗兰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等;英国:狄更斯的《大卫。
科波菲尔》、萧伯纳《苹果车》;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
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
(以上后3点一般了解)3、评价: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西方文明史 教学大纲
西方文明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西方文明史,学生能够:1.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2.熟悉西方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3.理解西方文明对全球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影响;4.培养批判性思维、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长:1.古希腊文明:12小时1.1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和政治制度1.2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及其对西方思想的影响1.3 古希腊艺术与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2.古罗马文明:12小时2.1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2.2 罗马法律体系及其对现代法律的影响2.3 古罗马建筑与工程的成就及其影响3.中世纪欧洲:16小时3.1 罗马帝国的瓦解与中世纪的开始3.2 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形成3.3 基督教的传播与中世纪宗教改革3.4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6小时4.1 文艺复兴思潮的起源、发展与特点 4.2 宗教改革运动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4.3 文艺复兴艺术与文学的兴盛5.启蒙时代与科学革命:12小时5.1 启蒙思想的兴起与推动力量5.2 科学革命的发展与重要科学家的贡献5.3 启蒙运动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6.工业革命与殖民主义:12小时6.1 工业革命的起因与影响6.2 科技创新与工业化进程6.3 殖民主义的原因与后果7.现代西方文明:12小时7.1 二战后的西方社会变革与文化多元性7.2 西方民主制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挑战7.3 当代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兴起及其全球影响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讲:通过讲述和演讲介绍文明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探讨西方文明对全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互动和批判性思维;4.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5.阅读与写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文献阅读和写作,提高综合素养。
四、考核与评价: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解和记忆;3.学术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或重要事件撰写学术报告;4.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整个西方文明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脉络,认识到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以及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现代社会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存在疑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现代社会的认知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掌握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以及对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体的现代社会发展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高三历史《基督教》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反思与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跨学科融合,拓展国际视野
在本案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历史学科知识,还融入了艺术、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比较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异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尊重多元文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分支,掌握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经典著作和代表人物。
2.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以及近现代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基督教对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3.掌握基督教会组织结构,了解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的本土化现象及其与我国文化的交流。
4.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基督教相关史料进行解读、分析,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经典宗教画作、历史纪录片、教堂建筑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历史氛围的学习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的直观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基督教的历史沧桑和文化魅力。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我还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会以一段关于基督教历史发展的短片作为开场,通过视觉影像让学生对基督教产生初步的印象。随后,提出几个引导性问题,如:“基督教是如何产生的?”“它为何能在罗马帝国时期迅速传播?”“基督教对后世有哪些深远影响?”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024版《中外艺术设计史》完整教案[1]
《中外艺术设计史》完整教案目录•教案概述•中外艺术设计史概述•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外艺术设计风格流派•中外艺术设计案例分析•中外艺术设计未来趋势01教案概述掌握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其对艺术设计的认知和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当代艺术设计作品,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01020304教学目标与要求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风格流派及代表作品;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解析重要历史时期和代表性地域的艺术设计风格及特点,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030201教学内容与重点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设计风格及特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与反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参与度;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教学反馈02中外艺术设计史概述艺术设计的定义与分类定义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主要包含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综合设计内容。
分类根据设计对象和领域,艺术设计可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多媒体设计等。
中外艺术设计史的发展历程中国艺术设计史从古代手工艺制品到现代设计,经历了传统手工艺、工艺美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等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和体系。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实践研究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实践研究
吕倩
【期刊名称】《大学(教学与教育)》
【年(卷),期】2024()1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向深入化方向发展,思政教学的作用也逐渐向深度化、广度化方向发展,对“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实践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大学教师更好地将思政教学融入设计史论类课程教学中,有利于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
文章立足思政教学设计概述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大学阶段的“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帮助大学教师顺利开展思政教学。
【总页数】4页(P153-156)
【作者】吕倩
【作者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课程思政背景下专题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中外园林史课程思政建设为例
2.基于价值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重建——高校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3.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评《图形创意设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化探索与实践》
4.“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探索——评《“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设计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也越来越频繁地相互影响和融合。
在此背景下,如何教授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已经成为苏教版高一必修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对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有更深入了解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历史背景、思想体系、特点和重要成果。
2.分析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
3.学会用科学方法和思想分析、评价、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成果。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介绍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历史背景、思想体系、特点和重要成果。
2.通过选取东方和西方科学的经典案例,展示东方和西方科学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历史进程。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课内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方或西方科学成果,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比较和探究。
2.阅读文献或从网上获取资料。
学生从所学相关专业书籍或者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尤其是一些教育性互联网站上的资源。
3.教师讲授。
教师根据精心设计的课件板书及多媒体信息来向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文化差异、史实真相等。
4.现场实验。
做科学实验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的乐趣。
四、教学评估评价指标/方法:1.作业/小组讨论。
2.平时测验。
3.期末考试。
三种评估方式在教学中应相互补充,互为依据,以全面评估学生考核成绩。
发现学生在个别方面的盲点,鼓励并指导学生发扬好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所需的基本技能。
五、教学反思苏教版高一必修《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本节课程反复强调东方和西方科学的区别及联系,以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思维的理解,提高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
过程中教师应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不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对其进行拓展性的思考及多维度的同步深度总结和反思。
教师和学生要在课上形成文化和学科的整合,以达到学科和文化的融合,更加全面的认识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的情况综上所述,苏教版高一必修《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一门旨在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的课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22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充满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关注于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对于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相互关系分析不足。
此外,学生对于现代社会的认识多来源于日常生活,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审视现代社会的发展,分析各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社会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认识这些成就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现代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现代社会在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现代社会的发展。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熟悉教材内容,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收集相关资料和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浅谈《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融合设计与探索
P UBLIC RELATIONS FORUM 浅谈《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融合设计与探索文/叶学敏摘要:《世界现代设计史》作为各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所有设计类学生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
此课程通过学习与识别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视觉文化设计作品,帮助学生分析现代设计的形成及设计动向,探究设计规律。
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开拓设计眼界,为后续设计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结合《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教学,阐述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目前本课程在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改进与探索方向来展开讨论。
以期将课程思政科学融入进设计史论的教学之中,带来更具实践性的教学结果,促进设计史论课程的进步与完善,建立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政课程。
关键词: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课程设计引言整体推进课程思政是目前高校教育的大方向,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其中对于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1]。
在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紧扣当代高校培养人才的大方针,将课程思政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如何在设计史论类课程中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之中,建设适应时代的特色课程,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究与实践。
一、《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类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梳理了世界现代设计的流派、风格、代表人物以及设计史的源流与发展。
展现了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使学生了解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具有自主学习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精益求精、严谨务实的素质[2]。
由于《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学习的模块,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习中具有其课程内容的特殊性。
《现代设计史教案》
《现代设计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掌握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流派。
3. 分析现代设计对生活和艺术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包豪斯、米斯、柯布西耶等。
3. 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等。
4. 现代设计史上的主要流派:如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5. 现代设计对生活和艺术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流派。
3. 现代设计对生活和艺术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背景、重要人物、事件和流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现代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和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现代设计对生活和艺术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第二课时:讲解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
3. 第三课时:讲解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事件。
4. 第四课时:讲解现代设计史上的主要流派。
5. 第五课时:分析现代设计对生活和艺术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现代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学生对现代设计特点和应用的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现代设计对生活和艺术的影响,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设计史相关教材。
2. 图片资料:现代设计案例图片。
3. 网络资源:现代设计相关网站和文章。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史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流派。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现代设计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现代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西方现代艺术 教案
西方现代艺术教案西方现代艺术是指自19 世纪末以来,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各种艺术流派和运动。
以下是一份关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欣赏并分析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性和表现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欣赏法:展示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包括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
3. 作品欣赏:展示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西方现代艺术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并写一篇短文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西方现代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欣赏和分析一些代表作品。
但由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性和表现性较强,部分学生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深入理解和欣赏。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提供一些实例和赏析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方现代艺术。
艺术教学论文题目
三一文库()/论文〔艺术教学论文题目〕艺术教育,是一种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的新兴教育。
它是美育的核心。
以下是小编列举的艺术教育论文题目。
大家可以看看。
1、幼儿园美术欣赏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究2、霍金森教育管理思想之再探析3、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探索4、“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院校基础教育教学5、传统茶道与礼仪德育教育关系的探讨6、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探析7、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微信平台的建设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微信公众平台为例8、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静物摆放中的应用研究9、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探析10、日本的书法教育传统11、浅谈创意计算在教育类严肃游戏中的发展12、论《傅雷家书》之家庭美育方法的现实意义13、高职设计类专业互动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14、用音乐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15、基于的影视艺术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16、论美育的本质及其当代使命17、文化软实力视角下教师群体美育能力的培养与重构18、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19、将音乐剧与学科教学嫁接能巧妙实现跨学科学习20、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模式初探21、高职动漫专业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22、艺术院校国防教育特色研究23、试论教育现代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求24、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25、艺术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研究26、艺术设计类课程借助慕课平台的大众化推广27、论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法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积极意义28、艺术类大学生优质健康心理教育研究29、网络资源对艺术院校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提升的研究30、亚里士多德悲剧美学在教育哲学上的蕴义3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精神气象32、论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33、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变化及其对策--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34、大学生艺术类慕课课程学习现状抽样调查研究35、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以“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为例36、团体参与式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羞怯心理的影响37、艺术院校团体辅导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实践研究38、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39、大理定制教育的实施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质性研究40、高职院校艺术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思考41、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教学艺术评价研究42、浅谈信息技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43、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44、谈谈《再塑生命》中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45、浅析初中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46、人文素质的美育诠释--人文素质教育的美育内涵研究47、浅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48、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49、幼儿园多媒体美术教学实例探析50、以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例探索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翻转课堂51、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探索52、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体艺特色示范校53、改进美育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54、用影视艺术启发教育者思考55、如何让少儿艺术培训回归教育本身56、青岛学生美育教育实现均衡发展57、河北民间美术现状及引入高校教学的思考58、高职院校艺术类教育培训研究59、东北地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研究60、论翻转课堂与环境艺术教学61、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当代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新思考62、浅谈鼓励教育在教学中的艺术魅力63、“互联网+”时代艺术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64、浅析当前高职艺术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发展制约。
一等奖教学案例:《历史》课程思政特辑
一等奖教学案例:《历史》课程思政特辑1. 课程概述《历史》课程思政特辑是一门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进程中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以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为载体,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
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我国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教学内容1. 古代历史:以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线,展现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2. 近现代历史:围绕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关键事件,揭示我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3. 当代历史:聚焦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主题,展示我国在各个时期的伟大成就。
4. 历史思想:挖掘儒家、道家、法家等传统文化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指导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历史故事、纪录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 讨论教学:组织学生就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4. 翻转课堂: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后拓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 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环节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论文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6.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历史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世界 现代设计艺术概览》课程教学方法
《世界现代设计艺术概览》课程教学方法说实话《世界现代设计艺术概览》课程教学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试过那种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就是我在讲台上一个劲儿地讲各种设计艺术流派啊、代表人物啊,结果发现同学们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
这就是个失败的教训啊,光我一个人在那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参与感。
后来啊,我就想让课堂活跃起来。
我开始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方法。
比如说讲到包豪斯学派的时候,我会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包豪斯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有哪些体现呢。
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不太积极回答,后来我就鼓励他们,说哪怕回答错了也没关系,还有加分奖励哦。
这就好比是钓鱼,得先给鱼饵,把他们的兴趣钓起来。
慢慢地,课堂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而且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我还试过小组讨论的方法。
有一次讲到现代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把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果他们是设计师,会用哪些设计方法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在各小组之间穿梭,就像服务员上菜一样,倾听他们的观点,适当给点提示。
有些小组讨论得特别好,有些小组可能就有点偏题啦,我就得把他们拉回来。
但总体来说,这种大家一起讨论的方式,能让同学们互相学习,比我单纯地讲效果好太多了。
不过在做案例分析的时候,我发现有的时候我给的案例不太好理解。
我当时就做错了嘛,我觉得那些经典的案例肯定很适合,但是有些经典案例年代久远,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有点难理解。
我现在就知道啦,经典案例是要讲,但也要多讲一些现代的热门设计案例,就像苹果手机的设计,它融合了很多现代的设计艺术理念,有外表设计感、便捷功能什么的。
然后再从现代案例出发,联系到历史上的设计理念。
这样同学们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还有啊,利用多媒体资源这个方法一定要做好。
我有时候课件里导入的一些图片不清楚,或者视频播放不出来,那就尴尬啦。
所以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多次检查多媒体资源。
像在讲到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的时候,展示高清的图片、清晰的视频就非常能直观地让学生感受那种设计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设计史》教学案例
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根据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和西北师范大学有关教学管理文件精神,在学校、学院开展的系列课前教师培训后,《西方现代设计史》网上课程如期正常开课。
做网络教学、实现隔空授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对于以实践和实验教学为主的美术学院师生来说,要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或许也是探究艺术教学更多可能性的一个机遇。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西方现代设计史
课程性质:设计专业必修课
课程时数:36课时
授课班级: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
任课教师:张学忠
开课时间:第1周至第18周,每周一上午1-2节
一、课前准备
(一)对于非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史论类的理论课程往往很难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因此,理论课程的网上教学相较于技法课程教学虽然在设备设施条件方面相对简单,但网上教学难度会比面对面的教学更大,因此调整教案、优化课件、补充自学资料、规划考核方法,以适应网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话联系上课班级的班长,创建“设计史课程交流QQ群”,邀请全体学生入群,并预告了教学内容和要求,希望通过QQ群实现课前提醒、课堂反馈、课后答疑。
(三)开课前开展了三次试播,旨在让师生双方都在学习中逐步熟悉网络教学,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准备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
例如为了应对网络拥堵和卡停,采用长江雨课堂语音直播加弹幕互动、QQ
交流,基本可以实现正常教学;阶段性检查学生听课笔记,征集学生反馈意见和建议,基本可以掌握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量安排课后作业,推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既不能让学生在缺乏老师面对面监督的情况下中放任怠惰,也不至于让学生在疫情期间心理压力过大,好在与设计史相关的纪录片和故事片还真不少。
二、授课过程
(一)混合式教学
教学过程中,采用电脑语音直播、随堂试题测试、电话反馈、QQ短息交流、雨课堂弹幕互动等相结合的形式,并推荐国内外与本课程相关网络资源地址,提供教师个人课程教学视频网站地址(网站中包含教学视频、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课程相关图文资源库、相关影视数据库、往届学生作业库等),用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或用于因特殊原因没能及时听课的学生补课。
其中的随堂试题测试,将单选题、多选题、主观题等多种题型综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不用浪费时间点名和提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听课质量、强化教学重点,且便于平时成绩的积累。
(二)先学后教
开课的第一节,就抛出与本课程相关的20个问题,督促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学习和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在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破解过程中,逐步展开课程教学的内容。
作为应用型、实践型的设计学科,史论类的理论课程往往很容易让学生厌倦。
基于此,课程讲授从实践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入手,以当下设计行业中有争议的案例、话题着眼,以设问的方式,开展问题引导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如何从美术生向设计生转变,如何从绘画思维和技能向设计思维和技能转变,为什么要学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什么要提倡中国风格设计,等等,使得本课程教学与每位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技能培养息息相关。
三、小结与感悟
(一)小感动
因为疫情期间为了“宅家不添乱”,许多人养成了完全独立的作息模式,心里担忧会不会有学生不能按时起床听课,学生会不会提出调整课程时间等建议,我该如何回复学生呢?是不是应该人性化地灵活安排上课时间呢?
上课后发现这根本不是问题,看着学生们各个精神抖擞认真听课、作笔记的样子,真被他们小小的感动了一把。
自拍网上学习的样子,是第三次上课时老师要求的,希望同学们能记录下这个特殊时期认真做自己的样子。
看着学生们发的照片,之所以说是小感动,是因为有大欣慰。
(二)大艺术
在补充和完善课件的过程中,在课堂测试问题的答案中,不断引发自己关于
艺术意义的思考。
疫情当前,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才情历练的舞台,也是积极干预社会文明发展的实践途径,设计艺术的历史正是人类生活方式不断纠错纠偏的干预过程。
学习西方现代设计史,不仅仅是培养艺术情怀、科学理性精神的过程,更是塑造健康生活及其价值观的过程。
学习设计史,就是超越吐槽、抱怨的开始,就是表达善意、利用厚生、积极践行的开始。
如何让造物成为一门艺术,让日常生活成为诗意的栖居,正是设计所蕴含的大艺术理念,也是西方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应该传达的主旨。
开设本课十年有余,但每次上课仍然会有新得,也会发现有待改善的内容、需要更新的观念。
特别是本次网上授课,没有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和眼神确认,课程讲授会不会变成自说自话的独角戏,学生能不能通过网络教学培养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如何让《西方现代设计史》网络课程成为学生了解人类生活艺术的一个契机,让宅家生活成为学习艺术化生活的一门课程,是本课程面临的挑战,也是否可以成为后续课程中需要不断深入探究的一个课题。
附图:学生学习笔记和教学意见建议反馈(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