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P305
复习
纤溶系统
几乎在凝血开始的同时,纤维蛋白溶解 系统也被激活。
纤溶活性检测
筛选试验:
1、D-二聚体定性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FDP)
诊断试验:
1、D-二聚体定量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量试验(FDP)
D-二聚体测定(D-dimer,D-D)
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察血浆的 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
① PT秒数:直接测定的时间
【参考值】 (12±1)s (超过对照 3s 以上为异 常)
② PT比值(PTR) :待测血浆PT/对照PT
【参考值】 PTR : 1.0±0.05
③国际正常化比值(INR): INR=PTRISI (ISI=国际敏感指数)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 产物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s)。FDPs对血液凝固和血小 板的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意义】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确 诊试验。
1、原发性纤溶
2、继发性纤溶:DIC、恶性肿瘤、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血栓栓塞、深静 脉血栓形成、心、肝、肾疾病,溶栓治 疗等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含量 升高。
第七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下述4项为血管和血小板异常出血性疾病的检查:
出血象:
束臂试验
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初筛试验
血块收缩试验
下述4项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查:
凝血象:
APTT PT
初筛试验
Fg
TT
一、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医学ppt课件】血栓与止血一般验验

【医学ppt课件】血栓与止血一般验验

• 止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人们把血管、血液有形成分、血浆凝固和 调节凝固物质、血液循环与血管构成的血 流特性,归结于止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 止血与血栓的检验:就是对上述参与因素 的检验。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
如何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如何正确判断检验结果
首先应弄清正常的凝血与抗凝机制
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
➢ 指血小板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将胞浆内特殊 颗粒中的内含物释放出血小板的反应 ➢ -颗粒 · 致密颗粒 · 溶酶体 ➢ 与血小板粘附、聚集、炎症反应、创伤修复 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有关
4.血小板促凝活性 PF3提供凝血因子催化表面
5.血块收缩功能
血小板 血凝块
纤维蛋白网 收缩
血栓收缩蛋白
血清被挤出 血块缩小加固
(二)接触系统因子
FⅪ、FⅫ、PK、HMWK: 共同特征: ① 可被液相物质(Ⅱa)或固相物质(体外 带负电荷)激活。 ② 活化后的因子能接触激活其他因子。 ③ 可参与纤溶和补体系统的活化。 ④ 缺乏:无出血,而有血栓形成及纤溶活性 下降的趋势。
合成部位:肝脏
胶原
其中Vk依赖因子4个 Ⅱ、Ⅶ、Ⅸ、Ⅹ
(一)依赖维生素 K 凝血因子
FⅡ、FⅦ、FⅨ、FⅩ: 共同特征:
N末端含有γ羧基谷氨酸残基,此羧基依赖 VitK在合成的最后环节转接上去。 合成部位:肝脏
• 维生素K1广泛分布于绿色植物及动物 肝脏中,K2则是人体肠道细菌的代谢 产物,在鱼肉中也较丰富。
• 由于肠道梗阻、腹泻等原因引起脂类消 化吸收不良,或在长期服用广谱抗菌素 抑制了肠道细菌生成的情况下,易引起 维生素K的缺乏。新生儿肠道 中无细菌, 很少合成维生素K,摄入量也不足,易 缺乏。
• 三、凝血因子及血液凝固机制

血栓与止血检验临床应用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检验临床应用PPT课件

04
实验诊断在血栓与止血中 作用和价值
实验诊断方法概述
血栓弹力图
通过检测血液凝固过程中血栓 弹性和强度的变化,评估凝血
功能。
血小板聚集试验
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反映血 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倾向。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检测凝血因子活性,确定凝血 障碍类型和程度。
抗凝物质检测
检测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蛋 白C等,评估抗凝系统功能。
产后出血原因鉴别
通过检测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聚集等指标,鉴别产后出血的原因, 如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产后出血治疗监测
监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评估止血效果,指导输血和抗凝治疗等。
产后出血预防
通过产前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等指标,预测产后出血风险,采 取相应预防措施。
05
新型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 发展趋势及挑战
新型检验技术原理和特点介绍
免疫比浊法
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形成浊度的原理,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溶液后光强度的变化,推算出待测物 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发光法
利用某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出荧光的特性,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推算待测物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病理性失衡
当某些因素导致血栓与止血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出现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可导致出血倾向;而血液高凝状态则易形成血栓。
02
常用血栓与止血检验方法 介绍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黏附试验
通过测定血小板黏附于异 物表面的能力来评价血小 板功能,反映血小板黏附 功能的强弱。
血小板聚集试验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病理性出血
由于止血机制受损或疾病导致出血不止。
PART 02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检测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如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由 基因缺陷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功
能异常。
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如肝硬化、维生素K缺乏症等,由 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血管性出血性疾病
如过敏性紫癜、坏血病等,由血管 壁损伤或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出 血。
研究新的生物标志物,如微小RNA、 蛋白质等,用于早期诊断和监测疾病 进程。
个体化检测的展望
精准医疗
根据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检测 方案,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预防性检测
推广出血和血栓疾病的预防性检测,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 率。
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方法与途径
标准化操作规程
制定并实施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的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 一致性。
质量控制
加强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控制,定期进行比对和校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家族史、用药 史、既往病史等信息,
有助于判断病因。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粘膜、内脏 等部位是否有出血症状 ,以及测量血压、心率
等生命体征。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 、肝功能等相关指标, 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特殊检查
如血管造影、内窥镜等 ,有助于发现出血部位
和病因。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血栓与止血检验理论ppt课件.ppt

血栓与止血检验理论ppt课件.ppt

血小板收缩功能的模式图
6.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 血管内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的空隙, 由PCL来填充
而且血小板还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 修复过程
故能增强血管壁的抵抗力,降低血管的脆 性和通透性
二、正常完整止血过程
血管期 血小板期 血液凝固期 血栓动力学变化期
血栓形成
第三节 血液凝固(coagulation)
凝血因子特性 凝血因子的功能及其分子基础 凝血机制
一、凝血因子特性
凝血因子:血浆中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共14个,12个已编号(I-XIII),2个未编号(激
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除FⅣ为Ca++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除FⅢ外, 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除FⅣ、Ⅲ外,大部分在肝脏合成
大血管收缩:
特点:① 神经调节完成 ② 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③ 血流减少
2.激活血小板
3.促进血液凝固
4.抗血栓形成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屏障作用 摄取和清除循环中一些促凝物质、血管活
性物质 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物质
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物质:
舒张血管:PGI2(prostacyclin)、NO 抑制血小板聚集:PGI2(前列环素) 灭活凝血因子:PC(蛋白C)系统、AT、TM 、 促进血块溶解:t-PA
γ-羧基谷氨酸:具有结合Ca++的能力,并借助于 Ca++ 与磷脂膜结合,Ca++起“搭桥”作用
γ-羧基谷氨酸
Ca++
磷脂膜
在肝合成必须依赖VitK,VitK缺乏可导
致新生儿出血或获得性成人出血性疾病
II、VII IX、X

血栓与止血的检验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的检验PPT课件
实用文档
生理性抗凝蛋白和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
1.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 Ⅲ:A)测定。 2.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 AT- Ⅲ:Ag)测定。 3.血浆蛋白C抗原(PC:Ag)测定。 4.血浆游离蛋白S(FPS)测定。 5.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测定。 6.血浆游离肝素时间、肝素定量测定。 7.狼疮抗凝血物质测定。
3.BT延长、BPC增多 原发性或反应性血小板增多 症。
4.BT延长、BPC正常 血小板功能缺陷或某些凝血 因子缺陷,后者如血管性血友病、低(无)纤维蛋白血症。
实用文档
血管壁异常的检测
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 臂试验)。
2.出血时间测定。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测定。 4.其他。
● 凝血因子缺陷; ● 循环系统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这些因素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复合的障碍。
实用文档
正常止血、凝血机制
正常止血机制需要有血管壁、血小板和凝血系统 参与来完成。
止血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以血小板和血管壁的作用为主形成血小板血栓的 一期止血; 以凝血因子的作用为主形成纤维蛋白血栓的二期 止血。
实用文档
4.PT延长或缩短 3秒以上,APTT延长或缩短 10秒以上;
5.AT- Ⅲ活性 < 60%,或蛋白C活性降低; 6.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 200mg/L ; 7.因子Ⅷ:C活性 < 50%。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凝血因子的作用
外源性 凝血途径
内源性 凝血途径
●凝血活酶 —— 凝血共同途径
的形成
●凝血酶和
●纤维蛋白的形成
纤维蛋白单体交联后形成不溶性稳定的纤维构成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14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 TFPI——抑制“TF-FⅦa”复合物和Ⅹa
蛋白C/蛋白S系统 灭活Va、 VIIIa,激活纤溶系统
15
五大因素
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主要作用:分解纤维蛋白(原),清除血管内由 于纤维蛋白沉积引起的阻塞,保持血流通畅
纤维蛋白形成(血液凝固)
参考值 6-12min(试管法)
临床意义 CT延长、CT缩短病因见APTT 。 35
2、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XII因子 活化剂
Ca++ + 磷脂 (代替PF3)
血浆
[原理与方法] XII因子活化剂 +
特异性抗体:如抗GPIIb-IIIa抗体,见于自身免疫病 (ITP、SLE)
同种抗体:多为反复输血时产生 免疫复合物相关抗体:某些病毒感染、药物可产生
29
测定方法:ELISA pAIg增高: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共同特征
①自身抗体(最多90%),如ITP、SLE、类风湿; ②同种抗体,如大量输血或血小板、新生儿免疫性血小
11
正常的止血机制 - 3个时相
血管破损后: 1 .血管收缩 2 .一期止血 - 血小板血栓
(血小板黏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 3 .二期止血 血浆凝固,纤维蛋白网加固血小板血栓,
(凝血系统启动,纤维蛋白生成)
12
五大因素
4. 抗凝血机制
防止机体凝血过度,以保证血液畅通。
细胞抗凝机制:
临床意义
增高: 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减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结果审核与复查 结果审核应该结合标本质量 和临床诊断等作出综合判断,才能发出正确的检 验报告。重视异常结果的复查,必要时重新采集 标本进行复查,并加强与临床沟通,及时掌握反 馈信息,持续改进检验质量。
-
17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三)报告方式
报告方式
评价
PT(秒) 必须使用的方式,因为试剂不同,其结
度高,是目前推荐的方法
Ivy法 传统方法,虽然在上臂施加了固定的压力,
但因直接使用刺血刀作皮肤切口,切口深度
和长度仍未能达到标准化,灵敏度较差,已
趋向淘汰
Duke法 传统方法,操作简单,但穿刺深度、长度难
以标准化,灵敏度差,已淘汰
-
10
一、出血时间测定
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四)参考区间 TBT:(6.9±2.1)分钟。 (五)临床意义
果差异大,但要同时报告正常对照值
INR
当口服抗凝剂病人治疗监测时,必须使
用的报告方式
PTR
PTR=被检血浆PT/正常对照血浆PT,现
已少用
PTA
为被检血浆相当于正常对照血浆凝固活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定义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是在 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从加入组 织因子开始到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测。
PT是常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筛 检指标之一。
-
12
XII
XIIa
PT原理
IX
XI XIa
内源性凝血途径 IXa
VIII VIIIa
1.BT延长 主要涉及血小板和血管壁的一期止血缺陷。见 于:①血小板数量异常,如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 增多症。②血小板功能缺陷,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 板综合征。③某些凝血因子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 (vWD)、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DIC。
2.BT缩短 主要见于某些严重的血栓性疾病。
-
11
肤上造成一个标准切口,记录血液自行流 出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即为出血时 间(BT)。
2.主要器材 血压计、出血时间测定器、 秒表。
3.简要操作 加压 →消毒皮肤→造成切口
→计时。
-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出血时间测定
(二)质量保证
1.减少药物的影响 检测前1周内不能服 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免 影响结果。
-
15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二)质量保证
5.组织凝血活酶(thromboplastin)的质量 必须使 用标有国际敏感指数(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 ISI)的PT试剂。
6.ISI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ation ratio,INR) ISI值越接近1.0,表示灵 敏度越高。ISI为组织凝血活酶参考品与每批组织凝血活 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即在双对数的坐标纸上,纵坐标为 用参考品测定的PT对数值,横坐标为用待标定的组织凝血 活酶测定的相同标本PT对数值
2.选择合适的测定器 不同年龄应该选择 不同类型的出血时间测定器。①新生儿型: 切口为0.5mm×2.5 mm。②儿童型:切 口为1.0mm×3.5 mm。③成人型:切口 为1.0mm×5.0 mm。
-
8
一、出血时间测定
(二)质量保证
3.注意温度的影响 应在25℃左右的室内 进行,以保证穿刺部位温度恒定。
第一章 血液学一般检验
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
-
1
第五节 血栓与止血一般检验
内容
概述 一、出血时间测定 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三、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四、血浆凝血酶时间 五、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六、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七、血浆D-二聚体测定 八、出凝血检查的临床应用
-
2
概述
凝血机制
X
Xa
凝血共同途径 Va
V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
凝血酶
(APTT)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XIII
XIIIa
2020/12/13
- 交联的纤维蛋白
13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一)手工法
1.原理 采用Quick一步凝固法。37℃条件下, 在待检血浆中加入足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含组织 因子、磷脂)和适量的钙离子,通过激活因子Ⅶ 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使乏血小板血浆凝固。 从加钙离子到血浆开始凝固所需的时间即为凝血 酶原时间。
INR计算公式为:INR=(病人PT值/正常人平均PT值)
ISI
WHO等国际权威机构要求,每次(每批)PT测定的正常 对照值,必须用至少来自20- 名以上男女各半的正常人混合16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二)质量保证
7.测定 试剂、标本温浴时间应控制在3~10分 钟内,测定温度应控制在(37±1)℃,准确判 断血浆凝固终点(纤维蛋白形成)是PT测定结果 准确性的关键。
-
3
概述
凝血与纤溶的关系
-
4
概述
出凝血障碍的因素
2020/12/13
-
5
一、出血时间测定
定义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是指在 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 自行流出到自然停止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
-
6
一、出血时间测定
(一)TBT法
1.TBT (template bleeding time ) 原理 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在受检者前臂皮
4.选择正确穿刺部位 穿刺时应避开浅表 静脉、疤痕、水肿和溃疡等处皮肤。
5.避免接触和挤压伤口 血液应自行流出, 采用滤纸吸去流出的血液时,应避免与伤 口接触,更不能挤压伤口。
-
9
一、出血时间测定 (三)方法学评价
方法
评价
TBT法 使用标准的出血时间测定器,能够使皮肤切
口的深度、长度相对恒定,重复性好、灵敏
2.简要操作 采血并分离血浆→加血浆与凝血活 酶试剂(1︰2)→混匀并立即计时→倾斜试管, 观察结果。
-
14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二)质量保证
1.病人准备 停用影响止凝血功能的药物至少1周。 2.采血 要求使用真空采血管、硅化玻璃管或塑料管采
血,止血带使用时间不超过1分钟,采血要顺利,加血液 至抗凝管后,应立即轻轻地颠倒混匀5~8次,避免标本溶 血和凝固。创伤性或留置导管的血标本、溶血或凝块形成 的标本、输液时同侧采集的标本均不宜做PT等止凝血试验。 3.标本运送 及时送检,因为血液离体后,凝血因子逐 渐消耗,随着标本存放时间延长,消耗加快。 4.标本离心 按规定离心力与离心时间要求,及时分离 标本,获得乏血小板血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