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电化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电化学原理方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9c1a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b.png)
电化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转移和反应过程的学科。
它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建立在电荷转移的概念上。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子会在电极表面进行转移,形成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
同时,离子也会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迁移。
这个过程是通过电压或电流来促进的。
常见的电化学反应包括腐蚀、电解、电池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等。
二、常用的电化学方法1. 循环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电极上施加连续变化的电位,可以得到电流-电压曲线,从而揭示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参数。
2. 电化学阻抗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通过测量交流电位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和振幅,得到电化学系统的阻抗谱。
通过分析阻抗谱,可以得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电极反应速率等信息。
3. 原位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原位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镜(SECM)是一种结合了电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方法。
它可以在原位观察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并通过扫描探针的移动来测量电位、电流等参数。
4. 旋转圆盘电极法:旋转圆盘电极法是研究电极反应速率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电极固定在旋转器上,控制旋转速度和电位,可以得到电流与旋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
三、电化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能源领域:电化学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
这些应用利用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环境领域:电化学在环境领域中主要用于废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控制。
电化学氧化和电化学还原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并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3. 材料科学:电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化学沉积、阳极氧化和电化学腐蚀等方面。
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多种功能性材料,并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
4. 生物医学:电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生物传感、电刺激和组织修复等。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169023192e45361066f536.png)
第4章电化学原理及应用(讲授5学时)Chapter 4 Electrochemistry本章教学内容: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能斯特方程式的应用。
E与△r G m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判断。
用△r Gθm,Eθ与Kθ估计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化学电源,蓄电池、新型燃料电池、高能电池、电解、电镀、电抛光、电解加工,金属的腐蚀及防护。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电极电势的概念,能用能斯特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2)能应用电极电势的数据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程度。
了解摩尔吉布斯焓变与原电池电动势,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与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
(3)了解电解、电镀、电抛光的基本原理,了解它们在工程上的应用。
(4)了解金属腐蚀及防护原理.本章教学重点:a)原电池的组成、半反应式以及电极类型;b)电极电势的概念,能斯特方程式及电极电势的应用;c)电解基本原理及应用,电镀、电抛光、电解加工;d)金属腐蚀及防护原理。
本章习题:P97 1, 2, 5, 6, 7, 9, 10概述电化学反应可分为两类:(1)利用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原电池),反应△G<0,体系对外做功。
(2)利用电能促使非自发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解),反应△G>0,环境对体系做功。
4.1 原电池(Electrochemical cell)任何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oxidation-reduction)反应,只要设计适当,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用以产生电流。
4.1.1 原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Zn(s)+Cu2+(aq)=Zn2+(aq)+Cu(s)结构图:P75图4-1负极Zn(s)→Zn2+(aq)+2e-(Oxidation)正极Cu2+(aq)+2e-→Cu(s) (Reduction)总反应:Zn(s)+ Cu2+(aq) →Zn2+(aq)+ Cu(s)原电池的符号(图式)(cell diagram)表示:如铜-锌原电池, :Zn∣ZnSO4(c1)┊┊CuSO4(c2)∣Cu规定(1)负极(anode)在左边,正极(Cathode)在右边,按实际顺序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出各个相的组成及相态;(2)用单实竖线表示相界面,用双虚竖线表示盐桥;(3)溶液注明浓度,气体注明分压;(4)若溶液中含有两种离子参加电极反应,可用逗号隔开,并加上惰性电极.4.1.2 电极类型按氧化态、还原态物质的状态分类:·第一类,金属、或吸附了气体的惰性金属放在含该元素离子的溶液中·第二类,金属难溶盐(难溶氧化物)·第三类,电极为惰性材料,运输电子。
电化学方法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方法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34e5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9.png)
电化学方法原理与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流在电解质溶液或电解质体系中的传递现象和相关物理化学过程的学科。
电化学方法借助于电流和电势来探测和调控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过程,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能源储存与转换、材料科学等领域。
一、电化学方法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方法基于电子和离子在电解质溶液或电解质体系中的迁移和传递。
电子在金属导体中的传递通过导体的导电性实现,而离子在电解质溶液或电化学电池中的传递通过溶液的离导能力实现。
1. 电解池和电解质溶液电解池由阳极和阴极组成,通过电解质溶液连接。
阳极为电子流出的地方,阴极为电子流入的地方,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二者之间迁移所形成的离子流,即为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2. 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通常由两个电极和电介质(电解质溶液或电解质)组成。
电化学电池类型包括蓄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水池等。
电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电化学方法的核心。
二、电化学方法的应用1. 分析化学电化学方法在分析化学中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电化学方法,可以测定物质的浓度、电解质的活度、痕量元素的含量等。
常见的分析电化学方法有电位滴定法、电位分析法和电化学交流法等。
2. 能源储存与转换电化学方法在能源储存与转换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实现储能装置如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的设计和制备。
此外,电解水制氢、电化学合成燃料等也是电化学方法在能源领域的重要应用。
3. 材料科学电化学方法在材料科学中应用广泛。
通过电化学方法,可以制备功能材料如电致变色材料、电解液、电子陶瓷等。
此外,电化学方法还可用于材料的表征和性能调控,例如腐蚀行为研究、电化学沉积技术等。
4. 电化学合成电化学合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通过电流作用下的化学反应,实现有机物的合成。
电化学合成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合成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有机材料合成等领域。
5. 环境保护电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
电化学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2ed25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e.png)
超电势导致: 阳极析出电势升高,即φ(析,阳)=(φ阳 +η); 阴极析出电势降低,即φ(析,阴)=(φ阴 -η)。
二、电解池中两极的电解产物
若电解的是熔融盐,则产物只能是熔融盐的正、负离子分别在两极上进行还原和氧化后的产物。如:电解CuCl2,在阴极得到金属铜,在阳极得到氯气。
在阴极上进行还原反应的首先是析出电势代数值较大的氧化态物质。
在阳极上进行氧化反应的首先是析出电势(考虑超电势因素后的实际电极电势)代数值较小的还原态物质;
若电解的是盐类水溶液,电解液中除了盐类离子外,还有 H+ 和 OH- 离子。那么综合考虑电极电势和超电势的因素得出:
1) 析氢腐蚀
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钢铁发生析氢腐蚀,电极反应为:
阳极: Fe-2e-=Fe2+ 阴极: 2H++2e-=H2↑
3 锂-铬酸银电池
以锂为负极的还原剂,铬酸银为正极的氧化剂,其导电介质为含有高氯酸锂(LiClO4)的碳酸丙烯酯(PC)溶液。
电池符号: (-)Li | LiClO4, PC | Ag2CrO4 | Ag(+) 电极反应: 负极: Li - e → Li+ 正极:Ag2CrO4 + 2Li+ + 2e → 2Ag + Li2CrO4
极化有两种:
超电压是由超电势构成的。由于两极的超电势均取正值,所以电解池的超电压:
E(超)= η (阴)+ η(阳)
影响超电势的三个因素: ①电解产物:金属的超电势一般很小,气体的超电势较大,而氢气、氧气的超电势则更大。
②电极材料和表面状态:同一电解产物在不同的电极上的超电势数值不同,且电极表面状态不同时超电势数值也不同。
电化学原理和应用
![电化学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f4719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9.png)
电化学原理和应用电化学原理是研究电与化学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电势差、电流和离子迁移等现象来探索化学反应的机制和动力学过程。
电化学的应用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和技术。
一种常见的电化学应用是电池技术。
电池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源的存储与释放。
根据电化学原理,电池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和离子,在外部电路上产生电流。
这种能量转换机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如手提电子设备、电动车和能源存储系统等。
另一个重要的电化学应用是电解和电沉积技术。
电解是通过在电解质中通电,使化学物质发生电解,分解为离子和气体等物质的过程。
电沉积则是指通过电解方法将金属离子沉积在电极上,实现金属的精制、镀铜等操作。
这种技术被应用于金属加工、电镀、电解铜等行业。
电化学还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电化学方法可以用于废水处理,通过电解氧化或还原等反应来去除有害物质。
此外,电化学还被应用于空气净化、电化学传感器等技术,用于检测和监测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电化学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低污染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的清洁能源之一。
此外,电解水也被用于产氢技术,通过电解水分解产生氢气,用做燃料或工业原料。
在生命科学中,电化学被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电生理学等领域。
例如,电活性物质的浓度可以通过电流的变化来测量,用于药物分析、生物传感器等。
此外,一些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技术,如西鲍尔渗析、电泳等,也涉及了电化学原理。
综上所述,电化学原理和应用涉及了许多领域,包括能源、环境、材料等。
电化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化学和电学的相互作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章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第四章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b8cec689eb172ded63b796.png)
4.2 电极电势
原电池能够产生电流的事实说明在原电池 的两个电极之间有电势差,构成原电池的 两个电极各自有不同的电势,称为电极电 势。那么单个电极的电极电势是如何产生 的呢?
4.1 原电池
4.1.1 原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反应,同一溶液内的氧化还 原反应过程,电子转移时无定向运动,不产生电流,如
Zn CuSO 4 aq ZnSO4 aq Cu
但若选择适当的电极,组装为“原电池”。将两边电解 质溶液用盐桥连接起来,就能保证电流通路,使转移的 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E(O2 /OH-)
=
E(O
2
/OH-)
+
0.0592V
4
Lg——— 1
{c(OH )/c }4
=+0.401V +
= +0.815V
0.0592V 4
Lg———
{1.0×10-7 }4
2、酸碱度的影响
[例4.3]. 求pH=1和pH=6时电对 Cr2O72-/Cr3+ 的电极电势。 298.15K,设c(Cr2O72-)=c(Cr3+)=1 mol.dm-3 解:电极反应为: Cr2O72- + 14H+ + 6e 2Cr3+ + 7H2O
1.36
1.36 1.36
G /
kJ.mol-1
-131
-262 -786
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5438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7.png)
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电化学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力作为驱动力进行反应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金属腐蚀保护、化学电源、电沉积、电化学制备等等。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并讨论一些最新的电化学研究进展。
一、电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1.1 电解作用电解是指在电化学过程中,通过加电位差使固体电解质中的离子发生移动并发生反应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正极被称为阳极,而负极被称为阴极。
当阳极受到电子的流入,它上面的物质将会氧化,而在阴极上,物质则会被还原。
1.2 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电解作用的结果。
在电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化学过程中,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而非氧化还原反应则是物质通过电解进一步转化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1.3 电化学反应的参数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温度、反应物浓度、电压和电流密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温度的影响很容易理解,因为反应温度的升高会影响到化学反应的速度。
反应物浓度对电化学反应同样也有重要的影响。
当反应物浓度越高时,反应速率越快。
电压和电流密度则是电化学反应的另外两个重要参数。
电压决定了反应方向和速率,而电流密度则决定了化学反应的强度。
二、电化学技术应用领域2.1 电化学污染治理电化学污染治理技术通过加入电解剂和电导介质来清理废物污染物。
该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处理某些有毒物质,而且还能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2.2 电化学制氧和制氢电化学制氢技术是指利用电化学反应从水中将氢分离出来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将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力和燃料。
相似的,电化学制氧技术可以用来制备氧气,这种技术从废气和废水中制取氧气已经开始应用于工业环境中。
2.3 电化学沉积电化学沉积是指将金属沉积在电解资料的表面上的技术。
这种技术被广泛地用于制备导电膜,防腐蚀涂料和其他专业材料。
此外,电化学沉积还可以用来在半导体材料表面制备非常细致的电路图形。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f6996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0.png)
第五节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易错指津】1.原电池中的电极不一定都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碳棒、金属氧化物、惰性电极。
2.原电池中的内外电路分析: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负极极板因此而带正电荷,正极极板由于得到了带负电的电子显负电性。
内电路:阳离子向正极作定向移动,阴离子向负极作定向移动。
3.解析各种实用原电池,其思路是一般先分析电池中有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确定电池的正负极,然后根据原电池或电解池的原理判断题目所提供的有关问题。
【典型例题评析】例1 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1998年上海高考题)A.黄铜(铜锌合金)制做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思路分析:A中的Cu与Zn、B中的Fe与碳(C)、C中的Fe与Cu,它们中的两种物质与空气水膜中形成原电池,其中较活泼的Zn、Fe、Fe作负极而被腐蚀,A中Cu不生成铜绿,B、C中铁生锈。
D中Ag长期在空气中与硫化氢反应生成了少量A g2S,而呈黑色。
答案:D方法要领: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原电池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金属用品的腐蚀原因。
凡是由多种金属或金属和碳组成的物质,在空气中可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而发生电化学腐蚀。
例2下列关于铜电极的说法正确的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做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做阳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做阳极思路分析:这是对Cu电极在原电池、电解和电镀中的作用的归纳,一切仍基于反应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
在精炼粗铜时,应首先使粗铜溶解,所以粗铜应做阳极;若用Cu 做阳极电解H 2SO 4,则Cu 将优先氧化(Cu-2e -=Cu 2+)。
答案:A 、C方法要领:根据原电池、电解原理,判断Cu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电解规律:①看电源定阴阳极;②看电极材料定电极反应:损失阳极(C 、Pt 、Au 除外),保护阴极;③看溶液中离子得失电子能力定阴阳极产物:若阳极为C 、Pt ,易放电的阴离子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阳极本身不发生反应。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dba8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f.png)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是现代化学、物理、电学的交叉学科之一。
自从第一堆电池被发明以来,电化学就成为了化学的基础部分,电化学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简单介绍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一、电化学原理电荷是电化学的核心概念。
原子和分子可以带有正电荷,负电荷或中性电荷。
电子是负电荷物质,可以从一个物质移到另一个物质。
正电荷物质可以失去电子而变得更加正电荷,负电荷物质可以获得电子变得更加负电荷。
当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它的电荷就改变了,这个过程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质中,正离子与负离子之间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通道交换电子和正负电荷。
在这些过程中,电子和离子的流向成为电流。
电流产生的原因是化学反应、电学反应或两者的组合。
二、电化学应用1. 电池。
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
每个半电池包括一个电解质和一个电极。
当两个半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时,电子开始在半电池之间流动。
这引发了氧化还原反应,并在电池之间产生电能。
电化学电池在各类设备中应用广泛,如电子时钟、数码相机和行星探测器。
2. 电解。
电解是指用电流处理电解质溶液。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离子在电极上排列,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氧化铝的工业生产就是通过电解水溶性铝化合物获得的。
3. 防腐蚀及涂层技术。
电化学反应通常是一种可控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保护金属,如抑制或减弱腐蚀反应等。
因此,电化学防腐蚀可以用于保护建筑及其它构造物、船舶和管道等。
电化学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涂层,例如电镀技术以及化学电镀技术等。
4. 生物化学。
电化学的原理在生物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身体的细胞是电解质溶液,细胞膜的心脏是一个电势差(一个半电池)。
这种电势差推动细胞之间的化学反应。
总之,电化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中,如电子学、制药、化学等。
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加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备生物材料,以及生产天然资源等都是电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电化学中的原理和应用
![电化学中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010f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6.png)
电化学中的原理和应用引言电化学是研究电荷在电解质溶液中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在能源领域、环境保护、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领域。
一、基本原理1.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溶解了离子的溶液,其中离子是电荷的载体。
常见的电解质溶液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2.电解质的电离和溶解度:电解质在溶液中通过电离过程将分子转化为离子,溶解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电解质的溶解量。
3.电势差与电动势:电势差是指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电动势是电池或电化学反应提供给电荷的能量。
二、电化学的应用领域1.能源领域•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它通过正极材料(如钴酸锂)和负极材料(如石墨)之间的锂离子来储存和释放能量。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利用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常见的燃料电池有氢燃料电池和甲醇燃料电池。
2.环境保护•废水处理:电化学处理可以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大气污染控制:电化学脱硫和脱氮技术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煤烟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硫酸和硝酸。
3.材料科学•电镀:电镀是利用电解质溶液和电流在导电物体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用于保护材料表面、改善外观和增强耐磨性。
•电解金属提取:电解法可以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常见的例子有铝的电解提取。
4.生命科学•DNA测序:电化学测序技术利用DNA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特性,通过电流变化来测定DNA序列。
•生物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原理测量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
结论电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能源领域的电池技术、环境保护、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学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便利。
电化学基础原理和应用
![电化学基础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b8a02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8.png)
电化学基础原理和应用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变化与电能转换关系的学科,它以电解现象和电池作用为基础,在化工、冶金、电子、纺织、石油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应用案例。
1. 电化学基本原理1.1 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引起化学物质的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池是电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通常由阳极和阴极,电解质和电源四个部分组成。
在电解池中,阴极为电子的汇聚地,阳极为电子的供应地,阴极反应为还原反应,阳极反应为氧化反应。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加入的导电物质,它可以形成离子,为电流通路。
电源为电解池提供电能。
1.2 电解现象电解现象是指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在导体表面还原或氧化的现象。
在电解中,带电粒子会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迁移,导致电解质中原子或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发生电解现象。
电解现象可以用作电镀、金属电解精制等技术,也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净化、废水处理等领域。
1.3 电池作用电池作用是指在非电解条件下,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电池通常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内都有一个电极和一个电解质。
电池的工作过程就是半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受电场作用,向电极上输送电子,因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电化学应用案例2.1 电解铜粉电解铜粉是将铜离子还原为铜金属的一种电化学应用技术。
通过电解池中的电极和电解质,将铜离子还原为铜金属,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铜粉。
电解铜粉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原料,广泛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子元器件、化妆品、印刷油墨等领域。
2.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它通常使用氢气和氧气作为燃料,通过电极和电解质的反应来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火箭、家用电器等领域。
与传统的燃烧引擎相比,燃料电池的优点是环保、高效、安全、灵活等。
2.3 电化学检测电化学检测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来检测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它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
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17f7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c.png)
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子流动和电荷转移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的学科,涉及到电解过程、电池反应、腐蚀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
一、电化学的基本原理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电化学反应是指电子或离子的流动引起的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从一个物质到另一个物质;而在非氧化还原反应中,离子转移导致化学变化。
2. 电解过程电解是通过外加电势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当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被外加电势激发时,它们将参与到化学反应中。
电解过程可以用于合成化学物质或进行化学分析。
3. 电池反应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池反应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传递过程,通过将两种半反应隔离并连接起来,可以产生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4. 电极和电解质电极是在电化学反应中与电子或离子直接接触的位置。
电化学反应通常涉及两种电极:阳极和阴极。
阳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而阴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电解质是一个能够导电的物质,通常是电解质溶液。
二、电化学的应用1. 电镀电镀是通过电解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在导电物体上的过程。
电镀可以提供防腐性、改善外观、增强材料硬度和耐磨性等优点。
常见的电镀方法包括镀银、镀金、镀铜等。
2. 电解污水处理电解污水处理是利用电解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通过在电解池中加入适当的电极和电解质,可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并沉淀在电极上,从而净化污水。
3.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子设备中最常用的电池之一。
它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和脱嵌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等优点。
4.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利用氢气或燃料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动,并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利用率、低污染排放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优点。
电化学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工作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76fe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2.png)
电化学工作原理及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合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电流的流动。
电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电化学能源转化(如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分析、电镀、腐蚀防护、电化学合成等领域。
电化学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三个重要概念:电解质、电极和电池。
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物质。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解质的离子迁移导致电流的流动。
电解质有机质和无机质两种。
有机电解质主要是有机阳离子聚合物,如溶解的聚乙烯醇和丙烯酸等。
无机电解质主要是无机盐,如盐酸、硫酸和氢氧化物等。
电极是电流进出的通道,一个为阳极(电子从外电路进入溶液),一个为阴极(电子从溶液进入外电路)。
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通常,阳极和阴极上分别有一个电位,称为电极电势。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差异,导致了电极电势的产生。
电池是由两个或多个电极组成的设备,用于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同时伴随着电子的流动,产生电流。
最常见的电池类型是化学发光二极管电池(Li-CO2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
电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之一是电化学能源转化。
电化学能源转化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或者相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燃料电池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它将燃料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产生水和热作为副产物。
锂离子电池是另一个重要的电化学能源转化装置,它以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反应转化化学能为电能。
电化学还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合成和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合成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将原始物质转化为所需化合物的过程。
一些化学物质(如金属和无机盐)可以通过电池的反向电化学反应进行还原或氧化,从而合成所需的化合物。
电化学分析则利用电化学方法(如电流、电压、电导率等)测量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此外,电化学还有很多其他应用。
电镀是其中之一,在电化学反应的引导下,在电极表面沉积一层金属或陶瓷膜以增加电极的化学活性和耐腐蚀性。
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99b95c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d.png)
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流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它是电子迁移与离子迁移相结合的特殊反应过程,主要包括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离反应。
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广泛,对于理解能量转化和储存、电化学分析以及电化学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1.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反应的核心内容。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质子(H+)和电子(e-)的迁移同时进行,发生氧化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接受电子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而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1.2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流的通过,正离子和负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迁移。
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负离子向阳极迁移。
这种离子迁移的过程称为离子迁移现象。
离子迁移既包括阳离子的迁移,也包括阴离子的迁移。
离子迁移的速度取决于离子的迁移率和电场的强度。
二、电化学反应的应用2.1 能量转化和储存电化学反应在能量转化和储存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池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燃料电池则实现了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此外,光伏电池通过光生电化学反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汽车则利用电池储存电能实现驱动。
2.2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化学分析的一种手段。
电化学分析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电位和电荷等参数,对化学物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电导法和极谱法等。
电化学分析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药物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电化学合成电化学合成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进行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合成。
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势条件,可以实现对化学精细合成的控制。
例如,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电流通过金属溶液可以进行电镀和电刻的过程。
电化学合成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高效且可控地合成特定的化合物。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79855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1.png)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荷在化学反应中的转移和转化的科学分支。
它探究了电化学原理并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能源储存、电化学传感器和金属腐蚀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电化学的原理和应用。
电化学原理可归结为两个基本概念:电荷转移和化学反应。
在电化学反应中,电荷通过化学物质中的离子或电子的转移而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电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传导导致反应发生;2. 在电极表面,电子传导导致反应发生。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电解池中。
电解池由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和一个电解质溶液组成。
当外部电压通过电解池时,正极吸引阴离子,同时负极吸引阳离子。
在这个过程中,离子从溶液中转移到电极表面,并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称为电解反应,是电化学中一个关键的原理。
电化学反应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
电极是电化学反应的场所,它可以是金属、半导体或导电聚合物。
当化学物质接触电极时,电子可以从电极转移到化学物质中,或者从化学物质转移到电极上。
这种电子转移导致电化学反应的发生。
电化学原理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能源储存是电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电化学反应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实现能量储存。
最常见的例子是可充电电池。
可充电电池通过将化学反应逆转,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电化学原理使得电池可以反复充放电,实现长期能量储存。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原理来检测和测量目标分析物的浓度。
传感器通常由电极和感测层组成。
当目标分析物与感测层接触时,它会引发电化学反应,导致电流或电势的变化。
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确定目标分析物的浓度。
电化学传感器的使用广泛,包括环境监测、生物传感和医学诊断等方面。
金属腐蚀是电化学原理在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反应而导致的金属损失。
腐蚀过程是一个电化学反应,涉及金属的氧化和还原。
通过研究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可以开发出预防和控制金属腐蚀的方法,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电化学的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81f96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d.png)
电化学的原理与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荷在物质界面上转移的科学,它在能源转换、环境保护、材料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电化学(电池、电解)过程以及电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一、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电化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电解质溶液中电荷转移的过程。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和负离子在外加电势的作用下迁移,形成电流。
这种电流的形成一方面受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电荷数以及移动迁移率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电极电位的影响。
二、电化学过程1. 电池过程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典型的电池包括原电池(一次性电池)和蓄电池(可充电电池)。
原电池由两种不同金属通过电解质连接而成,在这个体系中化学反应产生电子转移到外部电路,从而产生电能。
蓄电池利用可逆电化学反应,可通过外部电能源进行反应逆向过程,从而将电能存储为化学能。
2. 电解过程电解是利用电能使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
在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通过两个电极与外部电源相连,外部电源提供电子或吸收电子,使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从而使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三、电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氢气和氧气在电解质中的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无污染、静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以及家用电力等领域。
2. 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
超级电容器以电吸附和电离子迁移为基础,在电化学双层和赝电容发生储能反应。
超级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放电等特点,在储能领域有广泛应用。
锂离子电池则以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嵌为基础,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特点,在手机、电动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是指利用电解水技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电源提供电能,使水发生电解反应。
电化学的原理与应用
![电化学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4116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8.png)
电化学的原理与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现代化学的基础之一,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等。
在生产和生活中,电化学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电池、电镀、电解、腐蚀等等。
本文将从电化学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来谈谈电化学的基础及其实际意义。
一、电化学的基础原理电化学的基础是电荷的移动和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在电化学中,电荷的移动采用电子传递或离子传递的方式,而化学反应涉及到电化学电位、电极反应等。
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电化学的基础原理。
1. 电子传递电子传递是一种很基础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物质释放或吸收电子,以达到化学反应的目的。
在这种过程中,电子从一种物质传递到另一种物质,而物质之间的电位差是电子传递的驱动力。
此外,电子的传递通常伴随着化学物质的形态改变,例如氧化还原反应。
2. 离子传递离子传递也是电化学反应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化学物质中电荷带正负离子逐渐移动的过程。
在离子传递中,正离子向负极移动,负离子向正极移动,同时在各自的极处发生化学反应。
这个过程中,各离子之间的浓度、电势梯度和温度差异都能够影响离子的传递。
3. 电化学电位电化学电位是指一个化学反应体系的电势,在电化学中,电位的差异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驱动力。
例如,在电池中,两种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差可以产生电流。
此外,电化学电位还可以用来判断物质间的氧化还原性,即在电位差相等情况下,负电位较小的物质具有更大的氧化还原性。
4. 电极反应电极反应指的是电化学反应在电极上发生的过程,而电极反应又可以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电子从电极外部传递到电极内部的化学物质上,而在还原反应中,则是从电极内部传递到电极外部。
电极反应的速率取决于电极表面的物种浓度、电极的电势和反应的温度等。
二、电化学在生产和应用中的实际意义电化学在现代生产和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从电化学的电池、电镀、电解和腐蚀四个方面来谈谈电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电化学的应用及原理
![电化学的应用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6660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4.png)
电化学的应用及原理1. 电化学简介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电流、电势、电解等概念。
电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能源储存、腐蚀防护、电化学分析等。
2. 电化学的原理电化学原理是基于两个重要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
2.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两种重要的参与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而还原剂则是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这种电子的转移导致了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所以称之为氧化还原反应。
2.2 电解电解是指利用电流将化学物质分解成它们的组成部分的过程。
在电解中,有两个重要的电极:阳极和阴极。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阳极上的物质被氧化成阳离子,而阴极上的物质被还原成阴离子。
这种电解过程可以用于分离和制备纯化化学物质。
3. 电化学的应用电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3.1 能源储存电化学可以用于能源储存和转化,尤其是在电池和燃料电池中。
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则利用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对于实现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腐蚀防护电化学在腐蚀防护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腐蚀是金属材料暴露在环境中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会导致金属的损耗和破坏。
通过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可以有效地防止腐蚀的发生和扩散,从而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
3.3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还可以用于分析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性质。
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势变化,可以获得有关物质浓度、电荷量和反应动力学等信息。
电化学分析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电位滴定法、电化学传感器等,这些方法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4 其他应用除了上述应用之外,电化学还在众多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电镀工艺、电解水制氢、电化学发色和电致变色等。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d60c1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1.png)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电化学是研究电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互关系的学科,可以将其理解为化学反应和电流之间的联系。
电化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电池、电镀、腐蚀等都是电化学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典型应用。
一、电化学基本原理电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电位差(Potential Difference),简称电势(Potential)。
电势指两个导体间由于它们之间的电荷分布所引起的一种电力的大小所造成的潜在差别。
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电子和离子会发生迁移。
当两个不同材料的表面分别浸入电解液中时,会因化学反应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势差而发生电子和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转移,这就是电池。
电流的产生就是在外加电压和产生的化学电势之间的平衡状态下,使电子和离子在电极表面转移,达到同步的状态。
二、电化学应用1.电池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电流驱动外部电路中的电子流动,进而完成电子传递和功的输出。
电池是广泛应用的节能型电源,可用于无线通讯、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如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
2.电解和电镀电解液是一种可以导电的物质溶液。
在电解液中加入电极,当外部加上电压时,导电体中的离子流动。
电极和电解液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到新的化合物,或者制备纯净的物质。
电化学反应可用于钯镀、镀铬、镀金、镀银等等。
3.腐蚀腐蚀是一种在环境条件下,金属或合金在其表面形成化学反应而导致的金属质量、表面和性能的损失。
在电解质导致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中,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和腐蚀作用被广泛应用,如通过合金添加其他元素,添加保护层等简单方法进行材料的防腐。
三、结论电化学是一种研究物质电化学性质的科学,应用非常广泛。
电化学涉及多个领域,如电池、电镀、腐蚀等,这些应用技术对于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来说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能更加了解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月6日晨测:化学原理及其应用(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u -64 Zn -65
1.(2020·广西省桂林市高三联合调研)钠硫电池以熔融金属钠、熔融硫和多硫化钠(Na 2S x )分别作为两个电极的反应物,固体Al 2O 3陶瓷(可传导Na +)为电解质,总反应为2Na+xS
Na 2S x ,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极a 为正极
B .放电时,内电路中Na +的移动方向为从b 到a
C .充电时,电极b 的反应式为S x 2--2e -=xS
D .充电时,Na +在电极b 上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2020·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二调)金属(M)-空气电池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M +O 2+2H 2O =2M(OH)2。
(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质中的阴离子向多孔电极移动
B .比较Mg 、Al 、Zn 三种金属-空气电池,Mg -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 .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负极反应式2M -4e -+4OH -=2M(OH)2
D .当外电路中转移4mol 电子时,多孔电极需要通入空气22.4L(标准状况)
3.(2020·福建省龙岩市高三质量检测)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下图所示)。
闭合K 2、断开K 1时,制氢并储能;断开K 2、闭合K 1时,供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氢时,溶液中K +向Pt 电极移动
B .制氢时,X 电极反应式为22Ni(OH)e OH NiOOH H O ---+=+
C .供电时,Zn 电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
D .供电时,装置中的总反应为222Zn 2H O Zn(OH)H +=+↑
4.(2020·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一模)利用CH 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 (H 2PO 4)2并得到副产物NaOH 、H 2、Cl 2,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极反应:CH 4+8e -+4O 2-=CO 2+2H 2O
B .A 膜和
C 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
C .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 .a 极上通入2.24 L 甲烷,阳极室Ca 2+减少0.4 mol
5.(2020·河南省开封市高三模拟)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电流从b 极经导线、小灯泡流向a 极
C .当外电路中有0.2mole -转移时,a 极区增加的H +的个数为0.2N A
D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e -+H +=Cl -+
6.(2020·陕西省高三联考)用石墨作电极电解KCl 和CuSO 4(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pH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段H +被还原,溶液的pH 增大
B .原溶液中KCl 和Cu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
C .c 点时加入适量CuCl 2固体,电解液可恢复原来浓度
D .cd 段相当于电解水
7.(2020·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二模)复旦大学王永刚的研究团队制得一种柔性水系锌电池,该可充电电池以锌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N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Zn2+向M极移动
C.放电时,每生成1 mol PTO- Zn2+ ,M极溶解Zn的质量为260 g
D.充电时,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PTO+8e-+4Zn2+=PTO- Zn2+
8.(2020·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测试)我国历史悠久,有灿烂的青铜文明,出土大量的青铜器。
研究青铜器中(含Cu、Sn等)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腐蚀对于文物保护和修复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铜器发生电化学腐蚀,图中c作负极,被氧化
B.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C.环境中的C1-与正、负两极反应的产物作用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D.若生成2 mol Cu2(OH)3Cl,则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 L
9.(2020·广东高三模拟)我国某科研机构研究表明,利用K2Cr2O7可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有效处理,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C.一段时间后,中间室中NaCl溶液的浓度减小
D.M的电极反应式为:C6H5OH+28e-+11H2O=6CO2↑+28H+
10.(2020·福建省厦门市高三质检)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将电解饱和食盐水与电催化还原CO2相耦合的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理论上该转化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O+2e+2H=CO+H O
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2
C.Na+也能通过交换膜
D.每生成11.2 L(标况下)CO转移电子数为N A
11.(202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一模)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剧毒气体硫化氢(H2S),可通过间接电化学法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池中处理硫化氢的反应是H2S+2Fe3+=2Fe2++S↓+2H+
B.电极a为阳极,电极b为阴极
C.若交换膜为质子(H+ )交换膜,则NaOH溶液的浓度逐渐变大
D.若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