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共32页文档共34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三章 藏象学说——肾

第三章 藏象学说——肾

第三章藏象学说——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即“腰者,肾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肾脏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在五行属水。

由于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于肾与膀胱,故肾与膀胱相表里。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肾藏精:藏,即闭藏,是指肾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肾对于精气的闭藏其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促进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流失,为精气能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创造必要的条件。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就其来源而言,有先天、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遗传物质,与生俱来,藏于肾中。

出生之前,是形成胚胎的重要物质,是生命的构成本原;出生后,则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死的物质基础。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人出生后,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和脾的运化而化生的水谷之精,转输到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以供脏腑生理功能活动之需,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

可见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不同,但却同藏于肾,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肾中密切结合而成为肾精。

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生成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源不断地产生又充养和培育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和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也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

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脏腑之精充盛,肾精的生成、贮藏和排泄方能正常。

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三焦,布散到全身。

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之-----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腰者,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肾为“先天之本”。

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

肾藏精,主蛰,又称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主要生理机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生理机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精得藏于肾,发挥其生理效应而不无故流失,依赖于肾气的闭藏作用和激发作用的协调。

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

出生之后,“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即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对脾气及脾阴脾阳的推动,才能不断地化生,以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及形体官窍;先天之精也须依赖脾胃所化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盛,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

如肾气虚衰,闭藏肾精的功能减退,可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

若肾气的激发作用减退,或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可致生殖之精不得化生的精亏或施泄不行的精瘀病变。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是肾精及其所化肾气的生理作用。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精充足则肾气充足,肾精亏虚则肾气衰弱。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中的生殖能力,都取决于肾精和肾气的盛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中医基础理论6藏象肾

中医基础理论6藏象肾
总结词
肾气充盈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具有重要影响,肾气不足可导致发育迟缓或生殖机 能障碍。
详细描述
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是指肾气对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具有重要影响。肾气充盈, 人体的骨骼、牙齿、头发等发育正常;肾气不足,则可导致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牙齿 松动、头发脱落等症状。此外,肾气还与生殖机能密切相关,肾气充盈则生殖机能正常,
现代医学对肾功能的评价方法
现代医学通过检查尿液、血液以 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方法来 评价肾功能。
肾脏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CT 、MRI等,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 和血流状况,进一步评估肾功能 。
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沉渣、 尿蛋白定量等项目,可以反映肾 小管和肾小球的功能状况。
血液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 项目,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 和肾脏储备功能。
05
肾在临床中的应用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以大量蛋白 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认 为肾病综合征与肾气不足、水湿内停有关,治疗上应以补肾 利水、益气健脾为原则。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和针灸等 。中药汤剂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伍,中成药则 可选用具有补肾利水、益气健脾功效的药物。针灸治疗可选 取肾俞、脾俞、阴陵泉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进行性发展,肾功能逐渐恶化的 过程。中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与肾虚、湿浊、瘀血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应以补 肾排浊、活血化瘀为原则。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和针灸等。中药汤剂可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配伍,中成药则可选用具有补肾排浊、活血化瘀功效 的药物。针灸治疗可选取肾俞、命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中医藏象理论 肾

中医藏象理论 肾
医学课件 30
病理:
肾骨 精髓 不空 足虚
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 骨失所养 老年人骨质脆弱,易骨折
精神萎靡
脑失其充 思维迟钝
记忆力减退
医学课件
31
齿为骨之余 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所化,故 称“齿为骨之余”。
肾精充沛— 牙齿坚固而不易脱离 肾中精气不足—小儿:可见牙齿生长迟缓 成人:可见牙齿松动早脱
34
肾在窍为二阴
含义:二阴的功能状态与肾密切相关 生理: 尿道 排尿 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前阴 男子——排精 有赖于
外生殖器
二阴 后阴
女子——排出月经 娩出胎儿
肾藏精 的功能
大肠的传导
肛门排便
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医学课件 35
尿频、遗尿 病理: 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失常—— 尿失禁、尿 少或尿闭等 肾精肾气不足,则可导致人体性器官的发育 不良和生殖能力减退。
医学课件 37
4.肾在液为唾
含义: 肾在液为唾——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 分,由肾精所化,多出于 舌下,有润泽口腔,滋润 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 病理: 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精 肾阴不足——口干咽燥 肾阳不足——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医学课件 38
4.肾气与冬气相通
冬季寒冷,自然界万物静谧闭藏 同气相求 肾为水脏,润下藏精为封藏之本 病理 故肾气与冬气相通 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素体阳虚, 久病阳虚者多冬季发病。(能夏不能冬) 阳虚性慢性病易在冬季寒冷时复发。
中医藏象理论
医学课件
1
肾 Kidney
肾的解剖位置: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左右各一。左微上,右微 下。
医学课件
2
肾的形态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
中医基础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教研室:中医基础教研室
LOGO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 第四节 奇恒之府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019/9/23
2
第一节 概说
学习要求
1、掌握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其在中医学中 的地位;
2、掌握脏腑的概念、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3、了解藏象的来源。
2019/9/23
3
一、藏象的概念及其来源
(一)藏象的概念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 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指藏于 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张景岳在《类经·藏象类》中说:“象,形象也。 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2019/9/23
4
(二)藏象的来源
面色 舌色 脉象 胸部的感觉 神志活动(有的教材没有此点)
2019/9/23
17
心主血脉正常的生理表现
面色——面色红润光泽; 舌色——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脉象——节律均匀,和缓有力,一息4~5至; 胸部感觉——胸部舒适,感觉正常; 神 志 活 动 —— 养 神 , 则 神 志 清 晰 、 精 神 振 奋 ,

除胆外 无
2019/9/23
9
《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 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 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 者。”故五脏又有“五神脏”之称。
2019/9/23
10
第二节 五脏
学习要点
1、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 2、熟悉五脏的生理联系 3、了解五脏的生理特性
2019/9/23

第二章-藏象(6)五脏-肾

第二章-藏象(6)五脏-肾
• 五行皆属水 • 肾在冬季封藏功能最强。
本节复习题
• 1.肾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别称、形窍志液 时。
• 2.怎样理解肾主水的含义? • 3.肾主纳气的机制是什么? • 4.髓分哪几种? • 5.齿、发的别称。 • 6.天癸的概念。 • 7.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
•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 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 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 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 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 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则齿发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注意:什么是天癸?
肾主司生长发育生殖示意图
肾之精气
女二 七男 二八
女七 七男 八八
年龄
肾之精气不足
• 小儿生长发育不良
– 五迟(立迟、语迟、行迟、 发迟、齿迟)
– 五软(头软、项软、手足 软、肌肉软、口软)
• 成人早衰
肾为先天之本: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 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 “元精乃先天之精,非交媾之精”——《寿世传真》 – “人禀天地之气以有生,而太极之精寓焉,此吾之所
固有,而充塞于两间者也”——《针灸大成·肾脏图》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
•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 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和滋养,
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 后天之精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
治肾以多补少泻为宜。
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三)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是肾之精气促进机 体生长发育的功能的一部分。 • 髓又分骨髓、脊髓和脑髓,三者均由肾精化生。 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齿为骨之余。 • 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反映了肾精之盛衰。 发为血之余。

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

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

肾 阴
一 身 阴 气 之 源 一 身 阳 气 之 源
肾 阳
肾的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
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发。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 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 肾阴 互根互制 相互协调促进 维持全身阴阳的和谐与平衡
肾阳
互相承制约束
病理:
阳虚内寒 肾阳虚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力、
温化失职
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等
病理意义: 头发稀疏、早秃、 肾之精血不足,发失其养 枯萎无光泽、早白。
在窍为耳及二阴
在窍为耳 含义:耳及听觉功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生理意义: 肾精肾气充盛,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
病理意义: 肾精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临床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精及肾气 盛衰的重要标志,故说“肾开窍于耳”。
阴不制阳
潮热心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 耳鸣眩晕、遗精早泄、舌红少津等
肾阴虚
阴虚内热
“久病及肾”
肾阳虚常伴有心、脾阳虚
肾虚常累及它脏 肾阴虚常伴有心 肝 肺阴虚

导致肾阴或肾阳不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五脏

故阴阳互损多在损及肾之阴阳的基础上发生。
肾的功能是封藏肾精
• 生理: 封藏肾精,摄津,固胎,主纳气,生二便 • 病理: 肾气不固。 症状:喘息、遗尿、多汗、大便滑脱、 男子滑精、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尿

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肾脏本身就是津液输布和排泄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 环节。即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是依靠肾的气化作用: 肾阴为合:合,能使清者上升,复归心肺,以保持体内一 定量的水液,并生尿 肾阳为开:开,使浊者下降,流入膀胱,排出体内多余的 水液及废物,即排尿 肾阴肾阳平衡,气化作用正常,开合有度,分清别浊,调 节水液排泄。

中医藏象—肾(中医学课件)

中医藏象—肾(中医学课件)

叁、生 理 联 系
01 肾合膀胱 02 在体合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 03 其华在发: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
叁、生 理 联 系
04 开窍于耳和二阴: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 前阴的 排尿和生殖功能,后阴的排泄粪便作用均与肾有关 。
05 在 志 为 恐 : 恐 惧 、 害 怕 的 精 神 状 态 与 肾 有 关 。
7.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肆、小 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五脏肾 的解剖形态和功能
作业
4.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 的客观标志是( )
A.齿、骨、发 B.筋、骨、脉 C.皮肤、肌肉 D.面、舌 E.呼吸、心率
5.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是( )
A.肾精 B.元气 C.肾气 D.肾阳 E.天癸
6.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
A.肝血的充足 B.肾中精气的充盈 C.脾气的健运 D.肾阴的滋润 E.肾阳的蒸化
第三章 藏象
第六节 肾
本节课的内容是五脏肾的解剖形态和功能
壹、肾 的 解 剖 形 态
一 肾的解剖形态和生理
位置: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 右各一。
主要生理功能
肾藏精,主水,主纳气。
贰、肾 的 主 要 生 理 功 能
主藏精:
一、精: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广义之精 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 狭义之精 生殖之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 生理功能。 二、 精的来源:
06 在液为唾:唾为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帮助食物 下咽的作用。
作业
1.“先天之本”指(

A.心 B.肺 C.脾 D.肝源自E.肾2.肾脏所藏之精是(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脾之运化与肌肉充养
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
病理(理解):脾失健运可致肌肉软弱无力,
中医称之为 “痿证”
甚至痿废不用
内经原文(了解):
“脾主四肢”
“治痿独取阳明”
四肢又名“四 末”
“阳明”代指脾
2019/11/24
中医基础理论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生理: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水粪谷便精中夹 微杂随不糟消化 粕而食下物,
脾不运化, 食欲不振
“水谷精微”衰 少,精气血生化
不足
内经原文(了解)
作“水谷精微” 解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2019/11/24
“中央土以灌四傍”
中医基础理论
脾运化水谷的一般过程示意图
食物──胃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食

│糜
中央土│
│ 水谷之精 ┌─┐ 灌四旁│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2019/11/24
中医基础理论
调畅全身气机
生理(掌握)
气机,气的升 降全出身入脏运腑动、经络、形体、 官窍机能活动依赖气之 升降出入运动
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
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
全身气机调畅
气血运行正常
生命活动正常
全身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机能活动 稳定有序
2019/11/24
中医基础理论
病理变化(理解)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019/11/24
中医基础理论
(一)生理功能
1.主疏泄 字面理解:疏, 疏通、畅达;
泄, 发散、升散。
基本概念: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 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 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

藏象五脏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完整ppt课件

藏象五脏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完整ppt课件

精选ppt
16
肾藏精,精化气,气盛天癸生,促进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气衰人体衰老。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 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 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 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 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 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 八,则齿发去 ” 《素问.上古天真论》
肾之阴精宜封藏充盛,不宜耗损遗泄 肾之阳气宜潜育内涵,不宜升腾亢越 犹如水之主不可竭,火之原不可烬 肾之病变以虚证为主。肾之热为阴虚之变,肾之寒乃阳虚之变; 阴精之损与阳气之虚可相互损及而成阴阳两虚之证
治疗肾之病变多以补益为主
精选ppt
31
➢肾者主蛰,通于冬气 ➢蛰[zhé] 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 ➢肾气主蛰是对于肾主藏精、主纳气、
精选ppt
43
(四)在液为唾
唾即口津,为唾液中较为稠厚的部分 唾为肾精所化,由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分泌而出
能滋润口腔,帮助消化 古代导引家:以舌抵上腭,让舌下唾液缓缓泌出,待口中
津满,而后咽下,有补养肾精的作用
肾精不足--唾液分泌减少 多唾、久唾--耗损肾中精气
*唾与脾胃亦有关 “唾为肾液,而肾为胃关,故肾家之
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精选ppt
《素问·水热穴论》 26
肾主纳气
纳 受纳、摄纳 纳气 即吸气 肾有摄纳肺气以助肺完成呼吸,保持呼吸深度
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主纳气的功能是肾主封藏功能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表现
肾主纳气 功能失调
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
动则气短 肾不纳气

第二章 藏象-肾20181215

第二章 藏象-肾20181215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 阴阳和,故能有子。 …………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 体皆极,则齿发去。
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 殖器官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
第三章 第二节 五脏 肾
22
肾藏精的生理效应
(二)主脏腑气化
第二章 第二节 五脏
38
2.在窍为耳及二阴
• 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之精气的盛衰密切有关。 • 前阴是指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是指排泄粪便的通
道。
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则有赖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 粪便的排泄,本属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与肾气的 推动和固摄作用也有关系。
3.在液为唾
唾源于肾精,多唾久唾,则耗伤肾精,咽而不吐,则 回滋肾精。
治肾以多补少泻为宜。
第二章 第二节 五脏
37
(二)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是肾之精气促进机体 生长发育的功能的一部分。
• 髓又分骨髓、脊髓和脑髓,三者均由肾精化生。 • 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 齿为骨之余。 • 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反映了肾精之盛衰。 • 发为血之余。
地,蕴蓄精气, 待次年 以行其用
• 封闭贮藏 的根本
第三章 第二节 五脏 肾
8
肾主藏精的概念
• 肾主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 功能,主司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 腑气化的生理机能。
• “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
第三章 第二节 五脏 肾
9
肾主藏精的概念
• 肾主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的 功能,主司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 腑气化的生理机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