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
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唇舌是动情区,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肛门便秘性性格3、性器区(3岁-6岁)生殖器(性感区)出现性格角色分化(恋母情结、恋父情结)4、潜伏期(6岁-12岁)玩伴为同性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两性期6、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观点:认为心理学应研究正常人,认为人有无限的潜能。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统1)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
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普通心理学精华总结(一)

普通心理学精华总结(一)引言概述: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与行为的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总结普通心理学的精华内容,包括知觉、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五个重要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及其影响。
正文:一、知觉1. 感知过程:感觉接受、感知编码、感知整合。
2. 感知错觉:直觉判断、选择性注意、空间错觉、运动错觉等。
3. 感觉发展:感官适应、感官敏感期、感官上下文效应等。
4. 感觉注意:自动注意、选择性注意、分配注意等。
5. 感知与环境:心理物理学、感知与感觉心理学、感知生态学等。
二、注意1. 注意的基本特性:选择性、集中性和分配性注意的特点。
2. 注意的控制:外部刺激、内部目标与任务特性对注意的影响。
3. 注意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力不足和过度注意等注意问题。
4. 注意与认知能力:工作记忆和学习、创造性思维等认知能力与注意的关系。
5. 注意的调节:心理心理调节、外部干预和注意力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学习1. 传统学习理论: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理论等。
2. 习得性学习:经典条件作用、习惯化、认知观念和条件反射的强刺激等内容。
3. 视觉学习:图像学习、图式学习和观念学习的特点及其影响。
4. 符号学习:符号条件作用、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5. 学习技巧:备忘、复习、整理和连接等有效的学习技巧。
四、记忆1. 记忆的过程: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主要阶段。
2. 记忆存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和机制。
3. 记忆效应:串联效应、主观组织和分布学习的效应。
4. 遗忘与记忆:间隔效应、记忆崩溃和记忆改进的相关策略。
5. 记忆技巧:联想记忆、图像记忆和方法记忆等有效的记忆技巧。
五、思维1. 问题解决:原型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策略。
2. 决策与判断:决策过程、判断错误和判断偏差的原因。
3. 语言思维:语言发展、概念重组和智力测试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笔记整理

普通心理学笔记整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以下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些笔记整理:
1.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过程,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变化。
2.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考、记忆、语言和决策等认知活动的过程与机制。
3. 生理心理学:研究生物学机制对心理过程的影响,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4.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文化差异等。
5.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及其影响,包括性格、情感和动机等。
6. 心理治疗:通过各种方法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和药物治疗等。
7. 心理评估:通过测试和问卷等方式,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如智力测验和人格测试等。
8. 认知失调:指认知活动出现问题,如注意力困难、记忆力下降和思维迟缓等。
9. 心理障碍: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和情感上的异常,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10. 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特征,包括婴幼儿
认知、语言和社交等方面的变化。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下面是一些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1.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发展经历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等阶段,现代心理学主要分为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生物心理学等学派。
2.神经科学和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了神经系统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化学和电信号传递信息。
行为结果是大脑中复杂的信息处理和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
3.感知和感觉:感知是通过感官接收和理解环境中的信息的过程。
感觉是由感官器官接收到的刺激产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变化的结果。
感官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4.认知和学习:认知是关于思考、学习、记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的研究。
学习是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主要包括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
5.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的思维和知识的发展。
根据许多研究,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有明显的变化,如塔的实验和假想游戏。
6.情绪和情感:情绪是对特定刺激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情感是描述个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感受和主观体验。
情绪和情感对人类行为和社交关系有重要影响。
7.人格理论: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认知方式和情感反应的总体特征。
不同的人格理论提出了不同的人格特质和类型,如五个人格维度模型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8.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与他人互动、形成群体和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研究内容包括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会认知和跨文化研究等。
9.心理健康和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正常状态。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和诊断心理障碍,并为个体提供治疗和支持。
10.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发展变化。
研究内容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社会发展。
这些是心理学的一些普通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不仅仅涉及到基本概念和理论,还包括一些具体的应用领域。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物超所值)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心理过程情感心理现象意志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1、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即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1)单细胞动物:无心理现象(2)环节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触觉)、蚂蚁(嗅觉)、蜘蛛(感受震动)(3)脊椎动物:有了知觉(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5)人类:思维,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心理发展史(1)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艾宾浩斯(德):“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3、心理流派的分类(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分类一:心理学三大势力(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R),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心理流派分类分类二: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机能主义——杜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心理学实际应用)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类三: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5、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量表)、个案法、实验法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6、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功能是接受信息,传递信息。
7、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外周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支配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交感神经:兴奋,调动能量自主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意志,维持平衡(支配内脏器官)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神经系统脊髓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桥脑、中脑(脑最古老的部位,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丘脑: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中枢脑间脑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端脑8、大脑的四个“叶”额叶——控制躯体运动,最大,约占半球表面的1/3顶叶——感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9、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第一信号系统(人与动物共有)——以现实具体事物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人特有)——以语言和词为条件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10、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1)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2)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其分支众多,而普通心理学则是其中的基础。
以下是对普通心理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涵盖了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则由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组成。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测验法是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二、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感觉具有适应性,比如当我们长时间处于某种刺激环境中,感觉会逐渐减弱。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整体性是指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选择性是指从众多刺激中选择出部分刺激作为知觉对象;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三、记忆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极短,容量较大;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约为 5 秒到 1 分钟,容量有限;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 1 分钟以上,容量无限。
遗忘是记忆中的内容不能被回忆或再认。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得出了遗忘曲线。
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位置、时间因素等。
《普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汇总三

《普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汇总三61.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觉器官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区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
6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官所引起的,但要产生感觉,除了感官必须接受适宜刺激之外,还需要这种适宜刺激处于一定的强度范围。
也就是说,即使是适宜刺激物刺激感官,但当它强度不在此范围时,也不会产生相应的感觉。
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是不同的,而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觉能力也是有差异的。
一个人对适宜刺激感觉的灵敏程度,即感觉能力,被称为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感觉阈限就是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感觉阈限值越小,感觉能力越强,感受性越高;反之,感觉阈限值越大,感觉能力越弱,感受性越低。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
63.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指的是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的高低用绝对感觉阈限来度量。
绝对感觉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即达不到这个最小刺激量的刺激就不会引起感觉。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越低。
64.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是指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的高低用差别感觉阈限来度量。
差别感觉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两个同类刺激物达不到这个最小差别量则不会产生感觉上的变化。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高;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低。
65.感觉适应人的感觉能力(感受性)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的变化有时提高,有时降低,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适应现象是感受性即感觉能力的暂时性变化。
普通心理学笔记记忆版

普通心理学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个体心理特征1.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2.情绪、情感与意志情绪和情感: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并由此引起各种主观体验意志: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动机:推动人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3.能力与人格心理特征:人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稳定的个体心理差异,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能力: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2.实验法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3.测量法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4.调查法调查法:以大众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
具体可用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方式进行。
5.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个案法强调的是个别差异。
(三)主要的心理学理论1.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学派:代表任务:奠基人是德国冯特。
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研究对象和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
所有人类的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
于是可以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它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经典研究:意识结构,内省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2、心理特征:①需要和动机一心理活动的动力,②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①人们的生活经验、②临床的事实、③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④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3、①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③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⑤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木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4、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2、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普通心理学 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
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
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体验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过程(克服障碍\达成目标)心理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认识过程④: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过程①情感过程⑤: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⑥: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③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①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②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③情感过程: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各种态度体验如:常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等。
④认识过程:指个体对客观刺激(信息)接受、编码、存储、提取的心理过程。
⑤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还能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行动,力求加以实现,这一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心理学通过行为研究人的心理。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conciousness)—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大学《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重点总结

【理解类】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
人的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优先于物质而存在,把宇宙间的天地万物归结为精神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人肉体的“自我”,并把“自我”当成唯一真是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客观唯心主义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主宰者。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人们的意识是对物质存在的反映。
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活动是身体的一种机能。
我国医学早就认识到脑与心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一直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中,如公元前4世纪在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中就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
说它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由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为止只有百余年的历史。
心理学是在哲学和生理学发展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2020年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5、自我防御的机制【压抑,否认,置换(转移),文饰(合理化),
投射,代偿,升华】
6、动机斗争【双趋,双避,趋避,多重趋避】
7、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意志,情绪,理智】
8、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包容,控制,感情】 思维、言语及想象【2】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内部言语的特点:隐蔽性、减缩性、速度快
想象和表象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食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想象也是对客观现实的 反映。
1、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活动是否有意识、 有目的, 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 象和有意想象;
(2)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 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 可以
把有意想象分为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
想象分为:(1)无意想象(2)有意想象: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
C幻想
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3、思维的分类
概念的形成 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思维活动的 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形成或叫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言语,从成人那里 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功能:
、注意(3)【选择,保持,调节监督】
、想象(3)【预见,替代,补充】
、情绪、情感(5)【信号,动机,适应,组织,健康】
、动机(3)【激活,指向,维持调节】
品质:
、注意(4)【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观察(4)【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普通心理学笔记(三个)

普通心理学笔记(三个)普通心理学笔记(一)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犯罪行为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包含心智、情绪和意志、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心理系统包含:心智系统、调控系统、心理特性系统、(活动与发展系统)。
1.心智过程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2.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或情感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出的信息时,不仅能够重新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可以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发令人满意、不令人满意、钟爱、憎恶、憎恶等主观体验。
情感在心智的基础上产生,又对心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沦为调节和掌控心智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受意志的影响。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意志受情感的影响,也是认知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意志过程对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3.能力与人格人在赢得和应用领域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
人们的心理特性有些就是暂时、偶然发生的,有些就是巩固、经常出现的。
这些心理特性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关键方面。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这是能力的差异。
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
正是这些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总之,心智、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就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关键方面,就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普通心理学笔记(二)一、心理学详述(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绪的科学,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知识点。
作为大一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技巧。
以下是普通心理学大一知识点的总结。
一、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心理学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它在哲学、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考,而现代心理学主要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二、神经科学与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人类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大脑是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础,它由神经元构成,通过神经冲动进行信息传递。
心理学家利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揭示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生物基础。
三、知觉和感知知觉和感知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接收、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系统在知觉和感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一的学生可以研究光线、声音、气味等刺激如何影响我们的感觉和认知。
四、学习和记忆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大一的学生可以研究不同的学习理论,如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
记忆是学习的结果,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不同类型的记忆。
五、情绪和动机情绪是人类内心主观体验的反应,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
大一的学生可以研究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动机则是指驱使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力量,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六、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和心理上相对稳定的特质和模式。
大一的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和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在社会中相互影响和互动。
七、异常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大一的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心理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并学习如何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资料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
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
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
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普通心理学》知识要点概要

《普通心理学》知识要点概要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科学,探索人类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规律。
本文将概括性地介绍普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
一、心理学的定义和历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时期,但正式成为独立学科是在19世纪末。
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现代心理学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二、神经系统和感知神经系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
大脑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感知是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的过程,其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是最常见的感知方式。
在感知中,感知阈值和知觉过程是重要的概念,人们的注意力和意识也会对感知产生影响。
三、学习和记忆学习是人类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包括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等形式。
记忆是将学习到的信息存储并在需要时进行检索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而遗忘是记忆的逆过程。
学习与记忆研究的重要概念有条件刺激、记忆编码和记忆检索等。
四、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人类主观体验的核心,包括觉醒状态和意识内容。
无意识则指那些我们没有意识到但仍然影响我们行为和情绪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潜意识和无意识来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五、情绪与动机情绪是人类情感体验的一种表现形式,包括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状态。
情绪的生理反应和情绪表达是研究的重点。
动机是指驱使人类行为的激励因素,可以分为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
人类行为的动机研究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个体差异与发展心理学个体差异指个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
遗传、环境和文化等因素对个体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发展过程,包括认知发展、社会发展和情绪发展等方面。
七、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集体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普通心理学》知识要点

《普通心理学》知识要点第一讲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学的任务:陈述人的心理现象,解释人的心理现象,预测人的心理现象,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晤谈法),测验法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1、神经元结构主要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2、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3、神经回路: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两种,辐射式,聚合式。
4、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神经。
5、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脑干,间脑,小脑)。
6、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7、抑制过程分为:无条件性抑制(外抑制和超限抑制),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8、动力定型:指由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依次出现。
9、第一信号体系:用具体事物作为前提刺激而建立的前提反射体系。
10、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1、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
12、人有两种腺体:导管腺体(外分泌腺),无导管腺体(内分泌腺----激素)。
1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1、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初级阶段的属性,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能够对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关系的刺激作出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
3、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4、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已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5、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1、意识有对客观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类能够把自己同自然界相互区别开来,使人作为主体而与客观天下对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就在下面,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同学。
《普通心理学》小知识点总结【1】
特征:
1、注意(2)【指向性,集中性】
2、知觉(4)【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表象(3)【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4、思维(2)【间接性,概括性】
5、创造性思维(3)【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功能:
1、注意(3)【选择,保持,调节监督】
2、想象(3)【预见,替代,补充】
3、情绪、情感(5)【信号,动机,适应,组织,健康】
4、动机(3)【激活,指向,维持调节】
品质:
1、注意(4)【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2、观察(4)【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3、记忆(4)【敏捷性,持久性,准备性,准确性】
4、良好思维品质(6)【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5、意志品质(4)【自觉性[对盲从,果断性[对优柔寡断,自制性[对任性怯懦,坚韧性[对动摇性】
6、兴趣(4)【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其它:
1、记忆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2、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夸张,典型化,拟人化】
3、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4、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5、自我防御的机制【压抑,否认,置换(转移),文饰(合理化),投射,代偿,升华】
6、动机斗争【双趋,双避,趋避,多重趋避】
7、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意志,情绪,理智】
8、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包容,控制,感情】
思维、言语及想象【2】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1、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①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②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借助于媒介进行反应
③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例:关于水果的概念,就是把各种水果的共同
特点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
概念一旦形成,人们就借助于概念去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
2、思维的智力过程
(1)分析和综合
分析就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是各种属性的过
程;
综合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是各种属性结合起来。
(2)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舍
弃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过程;
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3、思维的分类
概念的形成
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
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形成或叫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言语,从成人那里
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概念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者许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
迁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负迁移)
(2)原型启发的作用
(3)定势的作用
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以语言或文字为物质外壳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人们运用遇见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心理现象。
言语可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两类
外部言语是交际中的言语,包括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的特点:隐蔽性、减缩性、速度快
想象和表象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食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想象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活动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
想象分为:(1)无意想象(2)有意想象: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