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栽培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

第一章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基础知识一、实施GAP的目的意义:1、为制药企业及医疗事业提供质优量足的中药材原料。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都是以中药材为原料,通过炮制和再加工而制成可供服用的药品,并直接供应医疗卫生和康复保健的市场需要。

中药材质量的优劣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饮片和成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

因此药材生产经营的历史传统习惯就是讲究地道药材。

从中药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来说,中药材生产是中成药的第一车间。

而且,在已经修订并公布的药品GMP 中也明确规定,生产中成药应有稳定的原料药材生产基地,以保证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

2、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大力发展人工培植,保证中药资源的可续利用。

3、保证中药材产品符合药学及卫生学标准。

建立基地不仅可以确保其质量稳定,疗效确切,而且必须按SOP进行操作和管理,从土壤、环境、灌溉用水、农药肥料的施用以及包装、运输、贮存等环节防止药材受到污染,使其达到药品卫生学要求。

二、GAP的内容纲要:1、种子及繁殖材料:对种子、种畜(动物种)及供繁殖用的材料(以下简称种子)进行物种的鉴定,确定其变种、品种、栽培品及其来源。

种子及繁殖材料的纯度、净度、健康状况的检验;对于不同种类种子应规定保存期及保存方法(包装、保存条件等),并逐步实行种子认证和种子证书制度。

2、栽培与养育:根据各种药用植(动)物的习性,确定生产适宜区(产量和活性物质含量两指标),并尽量避免不良环境的干扰。

2.1建立药用植(动)物栽培(养殖)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SOP);2.2土壤与施肥: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介质种类,水分及物理性质;提倡用有机肥料,但必需腐熟;肥料及其他营养剂的种类,施肥时间及次数;防止化学物质(重金属、植物保护剂及化工污染)过多的投入。

2.3灌溉:根据植物需要予以灌溉,但水质应清洁,避免用工厂废水及污染水,并应遵循卫生学要求,防止过多摄取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毒物等;2.4植(动)物保护:尽量避免使用农药,如果必需,应根据农药的性质(可降解情况等)及药用部位、采收时间等规定农药的使用时间及用量,鼓励利用生物农药或生物防治法(如天敌),提倡无污染“绿色药材”的生产。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丹参栽培技术丹参,又名紫丹参、赤丹参、红丹参等,是唇形科植物,以干燥根入药,具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等功能,可以治疗月经不调、宫外孕、心绞痛等疾病,是常用的一类中药材,每年市场对丹参的需求量在400万公斤左右,具有很好的市场效益:一、选地和整地]丹参是深根植物,根部可深入土层0.3米以上。

为利于根部生长、发育,宜选择肥沃、疏松深厚、地势略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

山地栽培宜选用向阳的低山坡。

丹参对土壤要求不严,黄沙土、黑砂土、冲积土都可种植。

丹参为根类药材,生长期长,在整地时,先在地上施好基肥,尽量多施迟效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

最好每亩施腐熟栏肥2500~4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

种植前,再进行翻耙、碎土、平整、作畦。

一般畦连沟宽2.5~3米,畦高15~25厘米。

在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地区栽培,为防止烂根,需要开挖较深的畦沟;过长的畦,宜每隔20米距离挖一腰沟,以保持排水畅通。

二、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一般多用撒播,以采种当年芒种至夏至及处暑至白露播种最佳。

其苗床宜选用地势略高、土质疏松肥沃、浇水方便的土地.山区育苗,最好选择朝东或东南方向的山脚坡地作苗床,以减少日晒,利于出苗。

苗床先进行翻耕,并以沤腐的人粪尿作基肥。

泥土要打细,作高畦,畦宽1.3~1.66米。

然后将种子均匀浅播在畦面上,播后用脚轻踩一遍,使种子与表土紧贴(不必覆土),盖上一层薄薄麦杆,并经常洒水,保持湿润。

当幼苗具3~5片真叶时,如发现过密应进行间苗。

间出的幼苗可另行假植、培育。

期间注意浇水,并及时追施1~2次稀薄人粪尿,促进幼苗生长。

移栽时间以当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较为适宜。

移植前,在整好的畦面上以25厘米×25厘米的株行距开穴,穴深视幼苗根部的长度而定。

每穴栽种1~2株,栽种深度以微露心芽为准,不要过深,也不要使根头露土。

种后覆土至平穴,稍压实,并及时浇水稳根。

丹参早移栽,早生根,至寒冬来临时早已成活,来年早返青,尽可能不要推迟到严寒季节才移植。

丹参的栽培技术(二)2024

丹参的栽培技术(二)2024

丹参的栽培技术(二)引言:丹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本文将从栽培技术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丹参的栽培技术。

概述:丹参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种植方式、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和加工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五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选地1. 根据丹参喜阳光、不耐阴湿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2. 做好土壤酸碱度测试,确保选取的土地酸碱度适宜。

3. 坡地适宜种植丹参,保证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水排涝条件。

二、种植方式1. 选择优质丹参种苗,确保种植的品质和产量。

2. 干播和秧苗插种是常用的种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3. 控制种植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三、施肥方法1.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2. 利用绿肥和深翻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3. 定期进行追肥,根据丹参生长期和需求进行施肥操作。

四、病虫害防治1. 注意排查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配合使用有机农药和生物防治手段,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3.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环境整洁,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五、收获和加工1. 根据丹参生长周期,合理选择收获时间,确保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2. 注意采摘的方法和技巧,减少对丹参植株的伤害。

3. 进行初加工,包括清洗、晾晒等工序,保持丹参的质量和药用价值。

总结:丹参的栽培技术是丹参种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选地、种植方式、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和加工等方面的合理操作,能够提高丹参的品质和产量,使其更好地发挥药用价值。

在实际种植中,农民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技术操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丹参种植的效益和质量。

丹参的栽培技术

丹参的栽培技术
丹参的栽培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丹参简介 • 丹参的栽培技术 • 丹参的病虫害防治 • 丹参的采收与加工 • 丹参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建议 • 丹参栽培技术的前景展望
01
丹参简介
Chapter
丹参的形态特征
01

丹参的根粗壮,呈圆 柱形或圆锥形,颜色 为棕红色或暗红色。
02

丹参的茎直立,圆柱 形,紫色或浅绿色, 有细条纹。
发展趋势
为满足市场需求,丹参栽培技术向优质、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同时加强对新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 研发。
丹参栽培技术的科研进展与成果转化
科研进展
近年来,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了对丹参栽培技术的研究,在品种选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成果转化
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丹参栽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贮存
丹参贮存时应注意保持干燥、通风、防虫蛀等措施。可以将 丹参放入干燥的仓库中,或者用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 保存。同时,要定期检查丹参的干燥程度和是否有虫蛀等情 况,及时处理。
05
丹参栽培技术的改进与优化建 议
Chapter
种植品种的选育与改良
选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提高丹参的品质和产 量。
采收时间
丹参的采收时间通常在秋季,具体时间为9-10月。此时,丹参的根部生长成熟, 药效最佳。
采收方法
在采收时,应选择晴天,挖出根部,注意不要挖断根条。挖出后,除去泥土和杂 质,将丹参晾晒至七成干,然后捆扎成束,继续晾晒至全干。
加工方法与贮存
加工方法
丹参的加工方法包括清洗、切片、晾晒等步骤。首先将丹参 根部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成薄片,最后晾晒至全干。晾晒 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药效流失。

《丹参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丹参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地理环境
介绍丹参适宜的地理环境,如土 壤类型和海拔要求。
气候条件
探讨丹参对气候的要求,包括温 度、湿度和日照等因素。
土壤条件
详细介绍丹参对土壤的喜好,如 酸碱度、养分含量和通气性等。
栽培技术
种植前准备工作
指导种植前的土壤处理、病虫害防治和农具消毒等关 键工作。
品种选择
介绍丹参的主要品种,选取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进行 种植。
展望丹参高产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持续 优化种植技术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XXX et al. (2020). 丹参栽培技术手册. 2. YYY et al. (2019). 丹参种植经验总结. 3. ZZZ et al. (2018). 丹参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播种技术
详细阐述丹参的播种方法,包括时间、密度和深度等
管理技术
解释丹参的日常管理要点,如浇水、施肥和除草等操
栽培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分析丹参种植的经济效益,包括市场需求和销售价格 等因素。
社会效益
探讨丹参种植对社会的影响,如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
总结
1 重要性
2 发展趋势
强调丹参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为药材供应和 保健产业提供支持。
《丹参高产栽培技术》 PPT课件
丹参高产栽培技术课件,旨在介绍丹参的种植技术,包括栽培环境要求、栽 培技术、栽培效益分析等内容,帮助您实现丹参高产。
丹参概述
1 药材简介
2 药用价值
介绍丹参的药用概况,包括其种类学和保健方面的重要价值,如心血 管保健和抗炎作用。
栽培环境要求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

初加工方法
炮制工艺
丹参炮制工艺包括清洗、浸润、闷润、切片、干燥、筛选、包装等环节。
质量标准
丹参质量标准主要包括水分、灰分、酸不溶性杂质等指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
炮制工艺与质量标准
06
丹参栽培的技术创新与前景展望
通过合理安排种植布局,提高丹参的抗病虫害能力和品质。
优化种植结构
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如科学施肥、灌溉等,提高丹参的产量和品质。
化学除草
除草
剪枝
及时剪去丹参的枯枝、病枝和重叠枝,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产量和品质。
摘蕾
为了保证丹参的营养集中,需要及时摘除花蕾,一般每个植株保留1-2个花蕾即可。
剪枝与摘蕾
病害
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等,可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控制密度和通风等措施预防,也可使用化学药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治疗。
虫害
主要有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可采用毒饵诱杀或使用辛硫磷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
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
用途: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痛经、闭经、风湿性关节炎等
采收季节:秋季
丹参的植物学特征
高度在30到60厘米之间
植物高度
叶子形状
花序特征
果实特征
叶子为羽状复叶,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总状花序,花冠紫色或淡紫色
小坚果黑色,椭圆形
02
丹参栽培的土壤与肥料管理
丹参栽培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加强丹参良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种植等方面的研究,提高丹参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方向
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丹参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其栽培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前景展望
丹参栽培的未来研究方向与前景展望

《丹参栽培技术》PPT课件

《丹参栽培技术》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9
叶斑病
• 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为害叶片。5月初发生, 一直延续到秋末。初期叶片上产生圆形或 不规则形深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大汇 合,致使叶片枯死。
• 防治方法:见课本
• 虫害:
• 蚜虫、银纹夜蛾、棉铃虫、蛴螬类、地老 虎类、中国菟丝子。
精选• (1)采收加工
精选课件ppt
11
(2)贮藏养护
• 丹参用麻袋或筐包装,每件30~40kg,贮 藏于仓库干燥处,适宜温度30°C以下,相 对湿度70% ~75%。商品安全水分11% ~ 14%。本品质脆易折断,要防止重压;吸潮 生霉,易虫蛀。吸潮品,质体变软,不易 折断,发热变色。贮藏期间定期检查,发 现受潮或湿度过高,及时翻垛、摊晾,虫 情严重时用磷化铝熏杀。高温高湿季节前 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防治方法 发生菌核病的地块不收取种苗;实 行轮作,发过病的地块,不宜重茬,可与水稻进 行轮作;药剂防治,初期零星发病时,用50%氯 硝胺可湿性粉剂0.5kg加石灰7.5~10kg,撒在病 株茎基及周围土面。但施药后要隔10天以上才能 翻挖根茎,以保证药用安全。
精选课件ppt
8
(3)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可通可 丹参种根和土壤传播。丹参被害时, 须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根瘤,呈念 珠状一串,内有线虫寄生,瘤的外 面粘着土粒,难以抖落。 防治方法 实施植物检疫、建立无 病留种田,无病区不从病区调入种 根;实行轮作,不重茬,宜与禾本 科作物轮作。
防病方法 实行轮作;选用无病苗栽,栽种前严格 剔除病苗,种苗用 50% 托布津1000倍液浸 5~10min ,晾干后栽种。
精选课件ppt
7
(2)菌核病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首先侵害 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使这些部位逐渐腐烂, 变成褐色,常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以及茎秆基 部的内部,发生灰黑色的鼠粪状菌核和白色的菌 丝体。与此同时,病株上部茎叶逐渐发黄,最后 植株死亡。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资料(丹参)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培训资料(丹参)

丹参规范化种植实用技术1、选地:丹参怕涝、喜光,宜选择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疏松的砂质壤土。

不宜选择肥沃、易涝、易板结、粘性强、背阴的地块种植。

2、整地:每亩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2000公斤均匀施入土面,然后进行翻耕30厘米以上,整细耙平。

每块种植地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排水良好、有一定坡度的山地可不用另开排水沟)。

3、移栽:(1)移栽时间:丹参可春栽(清明节前)和秋冬栽(推荐秋冬栽)。

春栽于3月中旬,秋冬栽于11月下旬以后进行。

(2)种苗处理:下种前,先将种苗芦头端留约8—12公分,其余部分切除,切除端可用草木灰或石灰水处理,种苗待用。

(3)起厢或起垄栽种:起厢栽种:栽种前,在已整好的种植地上开1米厢面,厢间距20公分,在厢面上按株行距25×30公分进行种植,每穴栽苗1株(小苗可放2至3株),种苗芦头上覆盖1~2公分厚细土。

起垄栽种:在已整好的种植地上开0.5米厢面,将厢面与厢面之间土覆至厢面自然形成约20公分沟,厢面形成约20公斤高的垄,在垄上按株行距30×30厘米进行种植(即每垄种两行),每穴栽苗1株(小苗可放2至3株)。

根据当地降雨情况选择栽种方式,雨水好起垄栽种,反之选择起厢栽种。

(4)初期管护:移栽后若碰到干旱,须及时浇水,以确保苗成活。

4、除草、追肥:(1)除草:根据丹参长势进行除草,以保护种植地无杂草为宜。

一般在4月上旬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宜浅松土,注意拔草时不要带出丹参幼苗,第二次除草在6月在摘花薹时进行;(2)追肥:在新苗出土约5公分后,可用复合肥进行追肥,促进苗的生长,每亩用量约50公斤。

在摘花薹时期,根据长势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施混合肥促进根系生长。

施肥方法为两株之间穴施,施后覆土盖肥。

5、除花薹:丹参一般在6月左右开始抽薹开花,应及时剪除花薹,最好在花薹抽出2cm时摘掉。

6、排灌水:丹参最忌积水,在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

7、病虫害防治:丹参病虫害较少,主要是重预防。

中药丹参ppt课件

中药丹参ppt课件
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丹参配伍三七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作 用,与丹参配伍可协同作用,增强 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 血瘀证。
丹参配伍黄芪
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的作 用,与丹参配伍可增强益气活血的 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
丹参的禁忌证
01
02
03
孕妇禁用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孕妇使用可能导致流产 或早产。
中药丹参ppt课件
REPORTING
• 中药丹参简介 • 中药丹参的药理作用 • 中药丹参的临床应用 • 中药丹参的配伍与禁忌 • 中药丹参的种植与采收
目录
PART 01
中药丹参简介
REPORTING
丹参的来源和分布
01
丹参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 燥根及根茎,分布于我国南北各 地,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北、 四川等地。
04
丹参还可以降低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01 02 03 04
保护肾脏功能
丹参能够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肾脏负担,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 治疗作用。
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肾小管肥大,减轻 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从而保护肾脏功能。
丹参还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防 治作用。
PART 03
中药丹参的临床应用
REPORTING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01
重要辅助药物
02
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有助于 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脏负担,从而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
03
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丹参酚酸等能够抑制心肌肥厚和血管平滑 肌细胞增殖,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又名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是常用的中药,是世界公认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首选药物,年需求量15000吨左右。

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等功能。

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症的治疗。

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初心肌梗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对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折及断肢再植术后疼痛等均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及伤寒杆菌等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丹参还具有降血糖和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活性成分主要有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二萜醌类化合物,(丹参酮I、丹参酮IIA,丹参酮IIB、隐丹参酮等)主要用于治疗脓性、感染性疾病和心脑血管性疾病。

水溶性成分主要为芳香酸、多酚芳香类,如丹参酸甲乙丙丹参素、丹酚酸A、C等,主治抗心肌缺氧类疾病。

丹参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等省,我国大部分省、自治区有分布和栽培。

闽北部分县市有栽培。

常见的品种有滇丹参、甘肃鼠尾(甘丹参)、鲁丹参等,一般情况下,它们的产量依次为500公斤、420公斤、350公斤。

鲁丹参栽值当年就可开花结籽。

肉质根细长,直径0.5—2厘米,长可达50厘米,须根较多,根条皮红质白。

干品红色,断面粉白色,是市场上最抢手的丹参。

耐寒、耐旱能力很强,伯涝,很适合在丘岭地区发展。

鲁丹参既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分根繁殖,也可以用种子繁殖。

比较起来,根繁的产量不如种繁的产量高。

(一)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厘米,全株密被柔毛。

根粗长,肉质,外皮朱红色,内部白色。

茎直立,四棱形,紫色或绿色,具节,上部多分枝。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7,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卵形顶端小叶较大,边缘具圆锯齿。

轮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每轮3-4朵,多轮排列成疏离的总状花序;小苞片披针形,被腺毛。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种植管理技术1.简介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植物。

又名:紫丹参、红根、血参、大红袍等。

丹参以根供药用,含有丹参酮、隐丹参酮、鼠尾草酚、丹参新酮等。

味苦,性微寒。

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等功能。

近代医学临床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动过速等症,有显著的疗效。

丹参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需要量大,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人工栽培。

主产于四川、河北、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省。

1.1形态特征丹参为多年生草本。

株高30~70cm。

根肉质,肥厚,有分枝,外皮土红色,内黄白色,长约30cm左右。

茎方形,被长柔毛。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7片,卵圆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被有长柔毛。

轮伞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紫或白色,唇形;小坚果4个;椭圆形,成熟时灰黑色。

花期5~7月,果期6~8月。

1.2生长习性丹参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在年平均气温17.15℃,平均相对湿度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在气温-5℃时,茎叶受冻害;地下根部能耐寒,可露天越冬,幼苗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生长停滞或死亡。

丹参为深根植物,在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发育良好。

土壤过于肥沃,参根生长不壮实;在水涝、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会引起烂根。

土壤酸碱度近中性为好。

过砂或过粘的土壤丹参生长不良。

丹参植株返青后,3~4月茎叶生长较快,果实成熟后植株枯死,倒苗后重新长出新芽和叶片,进入第二次生长,母株一般生3~5个分株,从4月上旬开始分枝,并陆续抽出花茎,秋季花茎少,只有春季的三分之一,7~8月日照时间长有利根部生长。

1.3繁殖以分根、芦头繁殖为主,亦可种子播种和扦插繁殖。

1.3.1分根繁殖秋季收获丹参时,选择色红、无腐烂、发育充实、直径0.7~1cm 粗左右的根条作种根,用湿沙贮藏至翌春栽种。

药用植物栽培学PPT课件

药用植物栽培学PPT课件
生物产量指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 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 量。生物产量通常不包括根系(根和根茎类除外)。
经济产量指目标产品的收获量。药用植物中可供直接药 用或供制药工业提取原料的药用部位产量为经济产量。
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 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 物产量×经济系数
18
• (7)黄酮类 (flavononids)主要分布于高等植物的水龙骨
科、银杏科、小檗科、豆科、芸香科、唇形科、菊科和鸢尾科 中,在低等植物中少见。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极强的生物活 性。银杏双黄酮、槲皮素、葛根素、芦丁等均具有扩张血管作 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山楂黄酮、山柰酚等具有降低血脂及胆 固醇作用。异甘草糖苷配基及大豆素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作用。 黄芩苷、水飞蓟素有很强的保肝作用,用于治疗急性、慢性肝
O
61 2
543
O
8 7
O
12
对苯醌
6 5
43
O
P-quinone α -(1,4) 萘醌
O O
1 2
6
O
1
O
2
β -(1,2) 萘醌 amphi-(2,6)17萘醌
• (6) 香豆素类(coumarines)是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 芳香气味。主要分布在伞形科、豆科、菊科、芸香科、茄科、瑞 香科及兰科等植物中。如补骨脂内酯具有光敏活性作用,用于治 疗白斑病。奥斯脑具有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药理活性。海棠 果内酯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滨蒿内酯是生药茵陈蒿平肝利胆、 松弛平滑肌的主要活性成分。
O
OH HO
H,OH
OH
D-木糖
O H,OH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

丹参栽培技术丹参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

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脑栓塞、心脏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

一、播种育苗1.育苗田的选择选择离水源较近,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超过1.5m;耕作土层一般不少于30cm;土壤比较肥沃的微酸性或微碱性的砂壤土;要求前一年栽种作物为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米或休闲地,前茬种植花生、蔬菜和丹参的地块不能作为育苗田,地点最好选在基地范围内。

2.苗床的准备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绿肥l.5×104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翻耕深20cm以上。

耙细,整平,清除石块杂草。

作畦,畦宽1.2m,畦间开宽30cm、深20cm的排水沟。

3.播种播种时间应在种子收获后及时播种,一般在6月底或7月初。

每亩地用种子37.5~52.5kg,与2~3倍细上混匀以后,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用扫帚或铁锨拍打,使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后,用麦秸或麦糠盖严至不露土为宜,再浇透墒水,以保持足够的湿度。

4.培育壮苗播种后,每天检查苗床一次,观察苗床墒情和出芽情况,如天旱可在覆盖物上喷洒清水以保持苗床湿润;一般播种后第4d开始出苗,15d苗基本出齐。

当出苗开始返青时,于傍晚或阴天逐渐多次揭去覆盖物(注意:覆盖物揭得太迟会将苗捂黄或捂死)。

8月上、中旬若因缺肥种苗瘦弱时,可结合灌溉或雨天施尿素75kg/hm2。

5.苗床管理出苗后如有杂草,应及时用手拔除,以防荒苗:如茵过稠,应间苗,保持菌株距为5cm左右。

一般1hm2苗田可供10~12hm2大田移栽。

二、种苗移栽1.起苗一般在移栽前进行,随起随载为好;用牙镢采挖。

起苗后要立即在荫蔽无风处选苗。

剔除不合格苗,每100个种苗用麦秆或稻草扎成一把,捆扎不能过紧。

2.种苗处理种苗在移栽前要进行筛选,对烂根、色泽异常及有虫咬或病菌、弱苗要除去。

3.种苗运输种苗要用干净的筐子或透气性好的袋子包装;用清洁卫生的车辆运输;最长储运时间不超过24h,以防止烧苗。

丹参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丹参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丹参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1.种植方法:
(1)选地:丹参喜欢排水良好的、温暖湿润的环境。

(2)准备种子:用手将湿土拉开,在深度5厘米左右播种,播种种子应有规律地分布。

(3)施水管理:需要做好水分管理,查看植株是否有虫蛀病害和草害。

(4)施肥:可以在播种后1个月内适当撒上有机肥料,给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

2.种植技术:
(1)修剪:每年春季要及时修剪,保持植株的美观性。

(2)灌溉:应保证种植地的水分充足,避免植株因干旱而死亡。

(3)防病治病:定期进行杀虫、杀草、杀菌等措施,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害。

(4)修回土壤:每次采收后及时进行土壤修回,使养分不出,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

中药材丹参的栽培技术

中药材丹参的栽培技术
参别名血参、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以根入药,是常用中药材。有活血去淤,消肿止痛、养血安神功能。四川、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贵州等省均有栽培。
一、选地和整地。选择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栽培,土壤过粘,通气和排水不良,常引起烂根。前作秋季收获后深耕。第二年春季种植前,作宽1.2米、高20厘米的畦,畦沟宽约25厘米。整地时每亩施堆肥或厩肥1500-2000公斤作基肥。二、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留种田的植株于6月份以后种子陆续成熟时分批采收再晒干。丹参种子发芽率在70%左右,陈种子发芽率很低,不能采用。种子采收后要及时播种,有的地方在秋季9月份播种。南方地区,如浙江在6月种子采收后播种。条播或撒播,播后盖薄土,后盖草或塑料薄膜。出苗后逐渐揭去盖草,苗高6-10厘米时移栽,行株距30厘米×20厘米。2、分根繁殖。多数省区采用此法。收挖时,留种用的不挖,到翌年2-3月随挖随栽,作种用的种根应选择直径0.7-1厘米,健壮、无病虫、皮色红的一年生根为好。选好的根条掰成约5厘米长的段,按行株距30厘米×25厘米种植,覆土约3厘米厚。每亩用种根50公斤。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方法 发生菌核病的地块不收取种苗;实 行轮作,发过病的地块,不宜重茬,可与水稻进 行轮作;药剂防治,初期零星发病时,用50%氯 硝胺可湿性粉剂0.5kg加石灰7.5~10kg,撒在病 株茎基及周围土面。但施药后要隔10天以上才能 翻挖根茎,以保证药用安全。
精选课件ppt
8
(3)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可通可 丹参种根和土壤传播。丹参被害时, 须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根瘤,呈念 珠状一串,内有线虫寄生,瘤的外 面粘着土粒,难以抖落。 防治方法 实施植物检疫、建立无 病留种田,无病区不从病区调入种 根;实行轮作,不重茬,宜与禾本 科作物轮作。
精选课件ppt
5
3、田间管理 (1)定苗 在幼苗开始出土进,要进行查苗,若发现苗密度过 大,要间苗;若缺苗,要及时进行补苗;或发现土壤板结、覆土 较厚而影响出苗时,要及时将土疏松、扒开,促其出苗。 (2)排灌 丹参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排水畅通,防止多雨季节 丹参受涝。出苗期及幼苗期如土壤干旱,要及时灌水或浇水。 (3)中耕除草 丹参前期生长较慢,应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 草丛生,影响丹参生长。 (4)施肥 丹参开春返青后,要经过长达九个月的生长期,才 能收获。除下种时应尽量多施基肥外,在生长过程中还需在返青 时施提苗肥;生长中期不留种子的地块,可在剪过花序后施肥; 夏季剪过老秆以后,施长根肥,宜重施。 (5)摘蕾 不准备收种子的丹参,从4月中旬开始,要陆续将抽 出的花序摘掉,以保证养分集中到根部。这是丹参增产的重要栽 培措施之一。
上部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
7片,卵形顶端小叶较大,边缘具圆锯齿。疏
离的总状花序,轮伞排列顶生或腋生;小苞
片披针形,被腺毛。花冠钟状,蓝紫色,二
唇形;雄蕊2枚,子房上位,4深裂,柱头2裂。
小坚果4,黑色或褐色,椭圆形。花期5~8月,
果期7~9月。
丹参图片
精选课件ppt
2
[生长习性] 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
精选课件ppt
9
叶斑病
• 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为害叶片。5月初发生, 一直延续到秋末。初期叶片上产生圆形或 不规则形深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大汇 合,致使叶片枯死。
• 防治方法:见课本
• 虫害:
• 蚜虫、银纹夜蛾、棉铃虫、蛴螬类、地老 虎类、中国菟丝子。
精选课件ppt
10
采收与初加工
• (1)采收加工
精选课件ppt
6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根腐病 发生初期,个别支根和须根变褐腐烂
,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发病后,导致全根腐烂,地 上部分茎叶枯萎死亡,严重影响产量。为真菌病害, 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丹参栽种后,遇适宜 条件,病菌开始浸染危害。一般4月下旬发病,5~6月 进入发病盛期,8月以后逐渐减轻。地下害虫危害严重 的地块发病重。
丹参栽培技术
• 概述
• 丹参(拉丁学名: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又名赤 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鼠尾草属 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根肥厚,外朱红色,内白色, 肉质,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 苞片披针形,花萼钟形,带紫色,花冠紫蓝色,花柱 远外伸,小坚果黑色,椭圆形,花期4-8月,花后见果。
沃。在自然条件下,生于低山坡、路旁、河边等比 较湿润的地方。在栽培条件下,若种子萌发和幼苗 阶段遇高温干旱,会影响发芽率,会使幼苗生长停 滞甚至造成死苗;若秋季遇持续干旱,会影响根部 发育,降低产量。丹参怕涝。在地势低洼、排水不 良的土地上栽培,会造成叶黄根烂。丹参耐寒。茎 叶只能经受短期零下5°C左右低温,而地下部却 可安全越冬。生育期光照不足,气温较低,幼苗生 长慢,植株发育不良。在年平均气温为17.1°C, 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 宜在肥沃的沙质土壤上生长;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 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
• 其根是一种中药。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祛 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 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精选课件ppt
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厘米,全株密被
柔毛。根细长、肉质,外皮朱红具节,
• 丹参在大田定植后,经过1~2年,至生长季结束, 即可收获。从年底茎叶经霜枯萎,至翌收早春返青前, 是最适宜的收获期。一般丹参于栽种第二年10~11月 上旬收获。采挖要选择睛天进行。丹参根条入土深, 质脆,易折断,需小心挖掘。整个根部挖起后,抖去 泥块,放在地里露晒,待根部失去部分水分发软后, 再除去根上附着的泥土,运回加工。丹参运回后,从 芦头下剪下根条,然后将根摊开暴晒,直至晒干为止。 根条将干时,再用火烘,以除去根条上的须根。趁热 整齐地放入篓子内,轻轻摇动,即可除去须根及附着 的泥灰,得到光滑成支的丹参成品。
精选课件ppt
4
2、繁殖方法 丹参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生产上一般用分根繁殖,方法是作种栽用的丹参一般
都留在地里,栽种时随挖随栽。选择直径0.3cm左右, 粗壮色红,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于2~3月栽种。也可 在11月收获选种栽植。按行距30~45cm和株距25~ 30cm穴栽3~4cm。栽时将选好的根条折成4~6cm长的 根段,边折边栽,根条向上,每穴栽1~2段。栽后随即 覆土,一般厚度为1.5cm左右。据生产实践证明,用根 的头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迟,因此要分别栽种,便 于田间管理。木质化化的母根作种栽,萌发力差,产量 低,不宜采用。分根栽种要注意防冻,可盖稻草保暖。
精选课件ppt
3
[栽培技术] 丹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分布,因此全
国各地均可栽培。但栽培主产区位于河北、安徽 、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等省。
1、选地与整地 丹参是深根植物,根部可伸入土层30cm以上, 宜选择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地势略高、排水 良好的土地种植。山地栽培宜选用向阳的低山坡 。丹参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土质黏重和低洼积水 的土地不宜种植。 整地时,每亩施入厩肥1500~2000kg作基肥, 将土壤深翻30cm以上,种植前,再行翻耙、平整 作畦。
防病方法 实行轮作;选用无病苗栽,栽种前严格 剔除病苗,种苗用 50% 托布津1000倍液浸 5~10min ,晾干后栽种。
精选课件ppt
7
(2)菌核病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首先侵害 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使这些部位逐渐腐烂, 变成褐色,常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以及茎秆基 部的内部,发生灰黑色的鼠粪状菌核和白色的菌 丝体。与此同时,病株上部茎叶逐渐发黄,最后 植株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