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文学填空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诗文:
&.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他在《应责》中说“吾之道,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轲、扬雄、韩愈之文也。”
&(姚铉)编选《唐文粹》,影响了宋初的古文创作。
&宋初的诗歌有三体,方回归纳为“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王禹偁)、(徐铉)等。
&(王禹偁)自觉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代表作有《畲田词》、《乌啄疮驴歌》等。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姚贾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
&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是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酬唱集》中的诗歌大多师法唐人(李商隐)的诗,多“泪”、“锦”等意象。
&西昆体诗人的人数虽然不少,但成就较高的只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
&欧阳修的诗论作品是(《六一诗话》),其中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与唐代韩愈、柳宗元齐名,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的散文形成了被清人刘熙载称为(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
&王安石后期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这种诗被称为(“王荆公体”)。
&清人赵翼评(苏轼)的诗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推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
&在苏轼周围的诗人群中,(黄庭坚)的成就最突出,二人并称(“苏黄”)。&两宋之际,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是(江西诗派)。
&黄庭坚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提出“一祖三宗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其为“江西诗派”。
&宋代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人被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期的“永嘉四灵”分别指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他们专以晚唐贾岛、姚合为法,谓之唐体。
&江湖诗派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文天祥在燕京狱中写了(《集杜诗》)一卷,共五言绝句200首,是其晚期诗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元好问为了保存近代的文献,编成(《中州集》)十卷,旨在以诗存史。&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也是中国著名的诗歌理论著作。
宋词:
&宋初词人(张先)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之美名。
&词的别称有(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词的体式有(令)、(引)、(近)、(慢),根据词调长短与字数多少分为(慢词)、(长调)、(中调)、(小令)。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描绘程式遏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篇首为“东南盛形,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柳永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
&苏轼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是指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小山词”是指(晏几道)的词作,他按照其父晏殊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固守着(小令)的阵地。
&在北宋词坛上,(秦观)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当行本色)的“词手”。&北宋词人(周邦彦)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被称为“词中老杜”,其咏物词成就极高,代表作有(《六丑·蔷薇谢后作》)等。
&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她在(《词论》)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济南“二安”指的是易安和幼安,即(李清照)和(辛弃疾)。
&张炎《词源》(“清空说”)
宋元话本:
&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后世统称为(话本)。
&(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
&说话四家
&(《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作者是董解元,本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会真记》。
&元人编刊的讲史话本,仅存建安虞氏刊印的(《全相平话五种》)。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关汉卿的喜剧(《救风尘》)和(《望江亭》)分别塑造了赵盼儿和谭记儿两个女性英豪形象。
&《窦娥冤》的故事框架,与汉代以来一直流传民间的(“东海孝妇”)故事颇为相似。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表现出的舞台艺术的完整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贾仲明认为“天下夺魁”。
&徐复祚在《曲论》中称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为“元曲四大家”。
&白朴擅词曲,其词集名(《天籁集》),词语遒严,情寄高远,多颓唐凄楚之调。
&白朴《墙头马上一剧》的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明很大,有(“曲状元”)之称。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被辑为(《东篱乐府》)传世。
&马致远现存的杂剧作品中,(神仙道化)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陈抟高卧》)、《岳阳楼》都属这类作品。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剧本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大都作家群以(关汉卿)为领袖,贾仲明《凌波仙》吊词称他是“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