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及作用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及作用机制

*

唐卫海1 徐晓惠2,3 王 敏1 冯 虹1 刘希平**1

(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 为了探讨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及基础锚定效应的理论解释,实验一选取高、低、无三种锚值,设置了15ms、45ms、75ms、1000ms 四种呈现时间,结果发现只有15ms 条件下未出现锚定效应,呈现时间越长,锚定效应越大。实验二设置了语意相同但表述形式不同的两种锚值,结果发现,大数字锚值使估计值偏高,小数字锚值使估计值偏低。该发现说明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是注意,数字启动假说可以更好地解释基础锚定效应。

关键词 锚定效应 基础锚定效应 选择通达假说 数字启动假说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14YJA190007)、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TJJX13-002)、天津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

划重点课题(CE2016)和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的资助。

**通讯作者:刘希平。E-mail:lxp3771@

1 问题提出

Tversky 和Kahneman (1974)发现了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也被称为经典锚定效应,指的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下,人们的决策结果受到先前呈现信息的影响,导致目标值向初始值即“锚”(anchor)的方向偏离,产生估计偏差的现象。其比较-判断的两步范式被称为标准锚定范式(standard anchoring paradigm)。针对经典锚定效应主要有三方面的研究:一是锚定效应的普遍性,如时距估计(张志杰, 彭春花, 黄希庭, 2008)、购买意愿(Oscar, Tore, Magnus, & Cicek, 2010)等;二是锚定效应的理论解释,包括锚定调整启发式(Janiszewski & Uy, 2008)、选择通达模型(Mussweiler & Strack, 1999)及双加工模型(曲琛, 周立明, 罗跃嘉, 2008);三是锚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如人格特质(Eroglu & Croxton, 2010)、认知能力(Oscar et al., 2010)等。

对于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有两种争论性观点:一种观点以Wilson, Houston 和Brekke (1996)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为基础。他们发现单纯的数字即可引发锚定效应,即基础锚定效应(basic anchoring effect ),其研究范式被称为数字启动范式。他们认为锚定效应是在“注意”的基础上产生,并用数字启动假说(Numeric Priming Account )来解释:当人们对一个阈上的锚值进行数量或几率估计时,自动

激活的所有候选答案会进行加权组合,刚呈现过的锚值因权重更大而易成为候选答案。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是引发锚定效应的前提,人们在比较目标问题和锚值时,会建立锚是正确的假设并试图验证,这种策略使得记忆中与锚一致信息的可通达性增强(Mussweiler & Strack, 1999),并用选择通达模型(Selective Accessibility Model )来解释。

后续部分研究遵循“注意”路线,发现基础锚定效应很不稳定,例如Wong 和Kwong (2000)采用标准锚定范式给被试呈现语义相同但表述形式不同的锚值(7.3km/7300m ),发现锚值在短时记忆中是以数字形式进行表征,支持数字启动假说。Mussweiler 和Englich (2005)发现了阈下锚定效应,认为注意并非锚定效应产生的前提,支持选择通达假说。而Rooijen 和Daamen (2006)发现只有在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阈下锚定效应,支持数字启动假说。在无比较过程时也会发生锚定效应(Thorsteinson, Breier, Atwell, Hamilton, & Privette, 2008)。另一部分研究沿袭“比较”路线,例如,将某一产品与锚值价格进行比较后,会使人们的最高出价趋向锚值(Adaval & Wyer Jr, 2011);将数学题的答案与锚值进行比较后,被试的估计值也会向锚值偏离(Smith & Windschitl, 2011);选择通达和锚定调整是锚定效应中相互补充的两种机制(Chaxel,

1061唐卫海等: 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及作用机制

2014)。

综上,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尚无一致的结论;同时,基础锚定效应是否存在以及适合的理论解释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因此,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1采用数字启动范式,设置相对连续的锚值呈现时间来获得阈上和阈下水平,研究假设为:如果锚定效应只在阈上水平发生,那么注意是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实验2采用数字启动范式,设置了两种表述形式相同但语义不同的锚值,如5000克和5千克,研究假设是:如果两种锚值引发的锚定效应相同,支持选择通达假说;否则,支持数字启动假说。

2 实验1 锚定效应产生的前提

2. 1实验目的

确定锚定效应的产生前提。

2. 2方法

2. 2. 1被试

选取120名大学生(M=22.3岁),15ms条件下为10男20女,30ms条件下为11男19女,45ms 和1000ms条件下均为12男18女,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 2. 2实验材料

对40名大学生进行前测,男生15人,女生25人,确定平均数和标准差都较为接近的6个问题,其真实答案的数值均控制在1700,但单位不同,高锚值在5000~5500之间,低锚值在300~350之间。例如,京杭大运河长多少公里?高锚值是5193公里,低锚值是312公里。

2. 2. 3实验设计

实验为3(锚值:高锚值、低锚值、无锚值)×4(呈现时间:15ms、45ms、75ms、1000ms)的混合设计,前者为被试内变量,后者为被试间变量。对20名大学生进行前测,男生8人,女生12人,确定15ms、45ms、75ms、1000ms四种锚值呈现时间:15ms时被试注意不到任何锚值;45ms只能注意到低锚值;75ms不能清晰而长时间地注意所有锚值;1000ms能清晰而长时间地注意所有锚值。要求被试对目标问题进行估计。

2. 2. 4实验程序

本实验为单独施测,采用E-prime编程,计算机屏幕刷新率为100Hz。实验的第一个问题“美国帝国大厦共有多少级台阶”是练习,正式问题中锚值随机呈现。实验流程如下:第一步,呈现问题1000ms;第二步,呈现掩蔽刺激(如MBUYGEPL)3000ms;第三步,呈现锚值,其呈现时间依实验条件分别为15ms、45ms、75ms、1000ms;第四步,重复上两步,依次循环10次,掩蔽刺激共呈现60s,锚值呈现10次,要求被试注视字母串并思考答案;第五步,回答问题,被试输入绝对数量估计值,按Enter键继续。

2. 3结果与分析

对呈偏态分布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具体结果见表1。

对被试的数量估计进行3×4的重复测量方差分

1 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试数量估计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析,结果表明,锚值主效应显著,F(2, 236)=73.75,p<.01,η

p

2=.24。高低锚值条件下均出现锚定效应。呈现时间主效应显著,F(3, 236)=2.95,p<.05,ηp2=.04。15ms和其余条件下被试的估计值差异显著,其他条件两两之间均无显著差异。锚值与呈现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6, 236)=3.80,p<.01,ηp2=.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5ms条件下不同锚值间无显著差异,45ms条件下只有低锚值发生了锚定效应,说明注意在锚定效应的产生中非常关键;75ms和1000ms条件下高低锚值都发生了锚定效应,说明比较不是锚定效应产生的必要条件。该结果与以往对阈下锚定效应得出的结论不符(Mussweiler & Englich, 2005; Rooijen & Daamen, 2006),但却证实了阈上基础锚定效应的存在。

引入锚定效应指数(Anchoring Index,AI)(Jacowitz & Kahneman, 1995)探讨不同条件下锚定效应的大小,见表2。AI描述的是锚定组被试估计值的中位数向锚值趋近的程度,其取值范围从0到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