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数学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d170cd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1.png)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数学数学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了解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3. 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苏州园林的设计。
教学内容:1. 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2. 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苏州园林的设计;3. 数学应用问题:设计一个苏州园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1. 引入: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风格。
2. 概念讲解: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如平衡、对称、重复、变化、意境等。
3. 观察讨论:学生分组观察不同苏州园林的照片,并讨论园林设计中体现出的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
4. 总结归纳: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苏州园林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的理解。
第二课时:使用数学知识分析苏州园林的设计1. 数学知识介绍:教师通过简短的讲解,介绍如何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苏州园林的设计。
如利用几何形状、比例关系等思维工具。
2. 数学分析实践:教师给出苏州园林的设计图纸或平面图,并指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分析园林中的几何形状、比例关系等。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自由选择一幅苏州园林的设计图纸或平面图,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4. 学生展示:学生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与讨论。
第三课时:数学应用问题:设计一个苏州园林1. 设计要求:教师给出数学应用问题:设计一个苏州园林,要求满足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2. 学生策划:学生分组进行苏州园林的设计策划,包括园林的整体布局、建筑物和景点的位置、路径的设置等。
3. 数学分析: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对设计进行分析和解释,如利用比例关系确定建筑物和景点的尺寸、运用几何知识设计景区路径等。
4. 学生展示:学生进行展示,并互相评价与讨论。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表达程度,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学生展示:评价学生对苏州园林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的理解和运用;3. 设计评价:评价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设计是否符合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和设计原则。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4b33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4.png)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领略叶圣陶笔下的苏州园林之美吧!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19 苏州园林(出示课件2)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4)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8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5)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文。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
可是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对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
好在叶圣陶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
最后,他参考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写了这篇序文。
(3)文本知识预设:(出示课件6)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滥觞于春秋时期,形成于唐五代,成熟于两宋,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数百处,1958年普查发现,当时尚存园林名胜174处。
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在世界园林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出示课件7)教师提示:注意“壑”“镂”“斟酌”“嶙峋”的读音。
(2)分一分多音字。
(出示课件8)(3)辨一辨形近字。
(出示课件9)(4)解一解词语。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c744bc9269eae009591bec1b.png)
13、苏州园林叶圣陶教学目标:1、积累“镂空、轩榭”等词语,2、本课为第一课时,仅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理清说明顺序。
3、学会写简单的导游词。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学对联导入,自然引出对《苏州园林》的学习。
二、探究促学1、作者简介。
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预设两个问题:(1)划出生僻字或易错字。
如: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丘壑(hè)镂(lòu)空轩榭(xuānxiè)(2)为课题加前缀。
三、演练固学1、大家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2、插入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3、合作探究: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亭台轩榭的布局主要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主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花墙廊子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细微门窗的图案美次色彩的搭配美四、延展拓学我来当导游……示例: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旅游胜地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人杰地灵,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园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课后第三题。
附: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结构形式:总——分——总整体——局部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次要《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三师第一中学封捷。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1212d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f.png)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教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苏州园林闻名中外,设计者与建筑者别出心裁,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因此特色鲜明。
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作者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和高度的艺术修养。
八年级的孩子对于说明文并非是一无所知,他们在小学就已经学过多篇说明文。
不过对于初中阶段的说明文学习来说,八上第五单元是他们第一次比较正式的学习说明文篇目,相比较小学来说应该是对于说明文文体的有关知识学习更系统了。
《苏州园林》作为单元里的第二篇说明文教读课文,前面更是有了《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做了学习基础,所以在学习这篇说明文时,可以不仅仅关注在对孩子们说明文知识的系统讲解上,还可以更多地结合文本引导他们关注说明对象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对孩子们进行一场传统文化的熏染和审美的教育。
1.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
2.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揣摩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引导学生感受苏州园林艺术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理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
2.掌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揣摩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引导学生感受苏州园林艺术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底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闲暇之余,想要去走一走散散心的时候,你比较喜欢去哪里?去人民公园、沙河公园、森林公园的同学,能说说你们为什么比较喜欢去那里吗?预设:景色优美,心情放松。
你知道吗?其实这些公园就是园林的一种,具体来说什么是园林呢?投影: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66bba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8.png)
《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掌握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和艺术价值;(3)能够描述和分析苏州园林的布局、建筑、园林景观等方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3)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传统园林文化的认识和尊重;(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苏州园林的概述(1)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2)苏州园林的定义和分类;(3)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和艺术价值。
2. 第二课时:苏州园林的布局(1)园林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组织;(2)园林中的建筑和园林景观的布局;(3)苏州园林的园林景观的类型和特点。
3. 第三课时:苏州园林的建筑(1)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类型和特点;(2)园林中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3)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三、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包括园林的布局、建筑、园林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2.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苏州园林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园林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完成作业和练习的质量,包括对苏州园林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实地考察后的报告质量,包括观察、分析和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授课: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e9fb5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b.png)
初中语文《苏州园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苏州园林》。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掌握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理解。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苏州园林》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解释和理解。
3. 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的介绍。
4. 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和分析。
5. 小组讨论和分享,探讨苏州园林的美学价值和保护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苏州园林》的朗读和背诵。
(2)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的掌握。
(3)小组讨论和分享,探讨苏州园林的美学价值和保护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的解释和理解。
(2)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苏州园林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朗读课文《苏州园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苏州园林的认识和理解。
(2)每组选择一两个关键词语或句式,进行解释和分享。
4. 探究学习:(1)教师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讨苏州园林的美学价值和保护意义。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c3ad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3.png)
苏州园林第⼀课时教案苏州园林第⼀课时教案 教学⽬标 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理清总说、分说的结构,把握⽂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体味⽂章语⾔的多样性,揣摩⽤词的 准确性。
0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清⽂章结构,把握⽂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体味⽂章的语⾔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查阅有关叶圣陶的资料,有关苏州园林的图⽚或⾃⼰和家 ⼈的照⽚。
有去过苏州园林的,就依照课前布置所做的准备,向⼤家作介绍。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整体感知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整体感知 导⼈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凡到过苏州园林的⼈,没有不被苏州园林典雅别致 的景⾊所陶醉的。
下⾯请到过苏州园林的同学向我们展⽰⼀下照⽚,并加以介绍。
(学 ⽣的介绍⼤致是⽀离破碎的、局部的。
)苏州园林究竟是怎样的'呢?下⾯我们跟随现代著 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同⾛进苏州园林,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世界。
检查预习,“读⼀读,写⼀写”,教师正⾳。
⼤屏幕展⽰苏州园林风光⽚,配上古筝曲,教师朗读课⽂。
学⽣听读课⽂,并思考下列问题: a.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7 . b.。
总结每个⾃然段的⼤意,理清⽂章结构。
学⽣听读思考后,讨论明确: a.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务必使游览者⽆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幅完美的图画。
“游园”“如在画图中”是本⽂的总纲。
其总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讲究”上。
b·全⽂共10个段落。
各段段意:◆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点;◆介绍建筑物的布局;◆介绍假⼭池沼的艺术;◆介绍花草树⽊的画意;◆介绍花墙廊⼦的层次;◆介绍细⼩⾓落的图画美;◆介绍门窗的图案设计和雕镂;◆介绍屋室的⾊彩装饰;◆结束语。
教师⼩结: 如此来读⽂章,就把长⽂章读“短”了,再来分析⽂章的结构就简单了。
苏州园林第一课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第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92d8fb9e314332396893f4.png)
教案名称:苏州园林课时:1 年级:八年级一.教学目标根据三维目标制定如下:1.掌握本文生词和文学常识。
2.了解说明文文体及其特征。
3.理解文章整体结构,激发对苏州园林的兴趣。
二.教学策略阅读引导法提问启发法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文章结构,掌握生词2.难点:掌握生词四.教学过程教学阶段及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用时课堂引入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叶圣陶老先生给我们叙述的中国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作者介绍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记笔记积累文学常识,了解作者5`巩固复习提问并纠正1什么叫说明文?说明文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
2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简练、准确,讲究分寸。
有时也运用生动性的语言进行说明,使说明事物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举手回答做笔记复习文体知识,为本单元对说明文的学习打下基础5`新知教授掌握字词找几个学生通读课文,过程中纠正读音。
并在黑板上板书下列词汇,请学生来黑板上标音,学生在书中划下这些词汇。
标本biāo鉴赏jiàn败笔bài雷同lãi审美shěn镂空lîu蔓延màn阑干lán檐漏yán栽种zāi景致zhì回廊làng廊子láng蔷薇qiángwēi斟酌zhēnzhuï玲珑línglïng映衬yìngchân叠嶂diãzhàng明艳照眼yàn安静闲适shì别出心裁cái因地制宜zhì诸如此类zhū界而未界jiâ珠光宝气zhū称心满意chân假山池沼zhǎo别具匠心jiàng盘曲嶙峋línxún俯仰生姿fǔyǎng亭台轩榭xuānxiâ雕镂琢磨lîuzhuï读课文圈出生词举手到黑板标词。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4c503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8.png)
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名师余映潮《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篇一」苏州园林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教学重点】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学法指导】1、从文体特点人手,理解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说明的对象;结合课文内容,在阅读勺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对比图片,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北京的园林中的彩绘等。
以增加感性认识,尽量把文字的描述转化成形象。
【解决办法】1.复习说明文有关的文体知识。
2.理解文章的结构内容。
3.结合课文放映苏州园林的照片,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1.投影仪。
2.苏州园林的图片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板书课题)苏州园林现存近一百多处,它们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园林远则上千年,近则四五百年。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把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创造了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
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
叶圣陶先生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基本艺术特征,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说明。
二、明确目标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明确说明文的阅读要点。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3、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三、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2、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4、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人手?明确: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fb71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d.png)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案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每组加点字的注音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并在横线上改正。
(1)轩榭.(shè)峰峦.(luán)池沼.(zhǎo)(2)丘壑.(hè)对称.(chèn)模.样(mó)(3)镂.空(lǒu)相间.(jiàn)嶙峋.(xún)(4)蔷.薇(qiáng)阶砌.(qiè)斟酌.(zhuó)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要把我市建设成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这一款手机设计别具匠心....,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D.苏州园林处处如画,置身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3.请将下面已经打乱顺序的四句话进行正确的排序:(只填写序号)①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②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④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但为了准确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中也可以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
B.《苏州园林》的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C.《苏州园林》一文是从园林的局部来介绍苏州园林别具一格的,如对假山和池沼的介绍,对园林角落的介绍等,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具有图画美的特征。
D.《苏州园林》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https://img.taocdn.com/s3/m/b1ec7932cc22bcd126ff0cc6.png)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二、配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整体感知文意1、听完介绍,你对苏州园林有了怎样的印象?2、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三、整体感知1、能否选用文中的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来概括你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生1:我想选用“标本”一词,人常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可见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一词,在这里形象地概括出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里的典范意义。
生2:我选用“图画”一词。
生3:我以为“配合”更能恰切地体现出苏州园林的特征。
生4 :我认为“自然”一词最好。
2、精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美在_____”说话。
3、苏州园林这幅图画的完美,除了表现在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它还注意了细节之处的美,是哪些呢?(明确:“各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美”等。
)四、《苏州园林》语言卡片比喻式地说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排比式地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比较式地说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议论式地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描绘式地说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阐释式地说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https://img.taocdn.com/s3/m/2e6aef7b5901020206409c06.png)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轩榭、雷同、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总结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能简要说明其作用。
3.鉴赏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文章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教学重点1.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总结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能简要说明其作用。
2.鉴赏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文章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鉴赏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包括苏州园林的图片)2.学生:熟读文本,扫清字词障碍,查阅资料,了解苏州园林的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走近文本这是一处景致大观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她素有“园林之城”之称,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她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这处景观就是苏州园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叶圣陶的脚步,走进这座园林,聆听他科学生动的解说,来一览风光,一饱眼福吧。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著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2.生难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鉴.jiàn 赏轩.xuān 榭.xiè池沼. zhǎo 丘壑.hè嶙.lín 峋.xún 庸.俗yōng 着.眼zhuó琢.zhuó磨镂.lòu 空蔓.màn 延蔷.qiáng 薇. wēi 斟.zhēn酌.zhuó相间.jiàn 单调.diào(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暨说课稿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71e092acc17552706220815.png)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说课稿黄晓梅一、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是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入门单元。
本单元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初步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并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以及恰当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根据教材特点,教学中重点落实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知识要点。
教学设计为两课时,这里我主要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体会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特征说明事物和总分的说明顺序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五、教学设想本篇是初中语文说明文的入门阅读,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何让说明文生动可感,这是教师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因此,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力图充分利用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本课时我将分四个板块进行。
六、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本环节,由生活入手,意在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到公园游玩或到本地景点观赏的感受,采用先问后说,再评的方式。
问:同学们都到过哪些公园,好玩吗?(以此为契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说:以简略传神的语言,介绍你游过的公园的特点。
(分组进行,5分钟内完成,组内交流,并由小组推荐出1—2条以供评说)评: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引向“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这一教学目的。
采取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第二板块:疏通文意,字词处理。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培养学生自学方法和习惯。
18.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1b38db83d049649b66586c.png)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从几个方面有条不紊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作者笔下的画意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设想:1、苏州园林总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
要抓住这个难点,反复引导学生体会。
可以结合讲解围绕中心,有条不紊的写作特点,使内容讲析和写作知识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
2、本文的语言很出色,可以作为学习的重点。
要求理解、掌握下列词语:雷同、阅历、重峦叠嶂、败笔、因地制宜、斟酌、自出心裁、别具匠心。
3、布置预习:读课文两遍,借助字典弄懂生字新词。
4、安排两教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正音正字、解释词义;通读课文,分段;讲课读文第1—6节。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美、苏州园林美。
又一俗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
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中极品。
而其中的拙政园、狮子林、留园和环秀山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跟随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同走进苏州园林,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园林艺术世界。
二、介绍作者:叶圣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他教过小学,也教过中学,还教过大学……写过童话、小说,做过编辑,办过刊物,编过教材。
他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等。
解放后,担任过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是我国现代首屈一指的语文教育家。
苏州一中校园内有一尊叶圣陶塑像,底座上写“一代师表”。
(老师的代表、老师的表率)。
只有伟大的老师才配得上这个称号,比如孔子被称“万世师表”。
《苏州园林》教案7篇 苏州园林的教案第一课时
![《苏州园林》教案7篇 苏州园林的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cd0f78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9.png)
《苏州园林》教案7篇苏州园林的教案第一课时下面是整理的《苏州园林》教案7篇苏州园林的教案第一课时,以供参考。
《苏州园林》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领会文章思路,把握行文创作意图,提升说明类文体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总——分式结构形式,领会多种修辞使用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和设计师严肃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总——分式结构形式,领会多种修辞使用的妙处。
【难点】感受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和设计师严肃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激趣:(理解诗题,知晓诗人)导入语: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开学时的大家反馈的假期旅行游记吗?老师今天为大家展出这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其实这些照片只是苏州园林的美景中的一小部分,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更多的美景,走进今天的课文《苏州园林》。
(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大致理清课文思路)1、大声朗读,圈画不认识的生字词,自主借助工具书完成,重点强调“镂空”的读音。
2、听名家示范朗读音频,找出文章围绕“苏州园林”主要写了哪些部分的美景?(学生回答并总结)学生反馈: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层次。
教师总结:讲究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深入研读小组探究:作者为何在开篇就以总述句开头,这样写有何好处。
学生反馈:A、先总述课文内容,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景象。
B、行文上,脉络会很清楚。
教师明确:作者先指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全文的中心句,四个“讲究”构成排比,四个“讲究”又照应接下来的几段行文,从总到分,这是我们说明文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结构形式,总是对说明对象整体性质的概括,分是从对象的几个方面、部分分别进行说明,这样使文章脉络分明,结构严谨,且具有某种艺术色彩。
(四)巩固提高活动“我喜欢的句子”学生反馈:A、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结合了诗句。
语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d11a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苏州园林》;(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描绘的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魅力;(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园林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苏州园林》;(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3)分析课文中描绘的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魅力;(4)学会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的理解和运用;(2)分析课文中描绘的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魅力;(3)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2)简要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3)激发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难点的理解和运用;(2)让学生自主分析课文中描绘的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魅力;(3)让学生自主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描绘的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魅力;(2)分享自己的欣赏和评价心得,互相交流和学习;(3)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2)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苏州园林》;2. 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小短文;3. 调查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苏州园林》,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
通过分析课文中描绘的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古典园林艺术的技巧。
【免费下载】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91ce40a76e58fafab003c2.png)
陶先生为一本《苏州园林》摄影
集出版时写的序,属典型的说明
文。
教学内容与流程
第三教学板块:初读课文,明确 1、指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
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苏州园林的总 听边想边勾画,师给予适当的指
体特点是什么?
读文思考: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⑴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结构。
【教学重点】
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
2.苏州园林的图片
教学设想: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苏州园林的结构特征,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既了解到有关苏州园林方面的知识,也学习到说明文的写法。
本课计划用两课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结构。
第二课时在明确说明顺序的基础上主要分析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
今天我讲的是第一课时,其教学要点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苏州园林的结构特征,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既增长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也学习到说明文的写法。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标(1)亭台轩榭的布局。
总
本(2)假山池沼的配合。
|
图(3)花草树木的映衬。
分
画(4)近景远景的层次。
| (5)门窗色彩的设计。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