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中传统村庄风貌延续规划研究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建设中传统村庄风貌的延续规划研究
摘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现代化与规模化建设给传统村落风貌延续施加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章丘许多传统村庄失去了原有的风貌,传统的空间格局逐步被打破。传统与现代,技术与文明,经济与历史文化价值在当代村落建设中矛盾日益明显。本文以山东省章丘市朱家峪村为例,深入调研村落现状,分析村落的空家格局及风貌构成,提出了延续村庄传统风貌的规划思路和空家构成元素的设计思路,力求探索出延续自然村落传统风貌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传统村落历史格局传统风貌延续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背景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在山东省全面展开,华北地区进入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华北村庄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在新农村建设中延续村庄传统风貌是自然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章丘市多年来立足实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和保护村庄自然风貌,传承文化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2008年,济南市将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村庄列入保护对象,实现规划全覆盖,章丘朱家峪村即在其中。
本文在研究朱家峪现状基础上探讨如何延续村落传统风貌,展示其传统特色的建设模式,希望对类似村落的规划建设有所借鉴。创
造健康和谐的村庄氛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然村落现状存在的问题
自然环境的破坏
自然村落对环境有着较高的依赖性。自然环境在村落建造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顺应自然也成为传统村落塑造的主导思想。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被逐步消耗,村庄建设的垃圾站、变电站、厂房、等设施不但破坏了自然村落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特色,也改变了自然村落的原有格局。
交通规划的不足
农村的交通体系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革新,农村越来越多的汽车、农用车等交通工具,自然村内原有的道路空间已经不能满足通行需求。在此中片面追求通行顺畅和超尺度的的拓宽道路破坏了村庄的空间肌理,原有绿化空间被停车位、车库侵占。
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的流失
每一个自然村落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色。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观念的驱使下,自然错落进行了大规模的快速改造,对村庄周围的历史环境缺乏从整体角度的尊重和延续,对村庄内有形无形的传统文化都造成了破坏,以往那种自然而然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朱家峪村传统风貌解读
村落概况
朱家峪村位于章丘东南部山区,山水格局典型,村内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分布集中、颇具规模、风貌较好,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儒学礼教、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流传至今。朱家峪村保留了关于齐鲁地区古村落选址、规划、建设、建筑风格、文化发展等方面大量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齐鲁地区丘陵地带古村落的活标本。
传统风貌
空间格局
朱家峪古村落与青龙山、白虎山、文峰山、笔架山、胡山和河流组成的山水格局,以主街为骨干和中轴,结合地形,兼顾文化景致的树状街巷格局。村内有两条河流,水系划分了街巷,限定了用地布局。水网决定了整个村庄的形态特征:以水系为纽带组织日常生活,桥梁、河湾等交往是村民之间交流的主要场所,顺应闪失及水系的建筑布局及宽窄变化使得建筑与河道之间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形式,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
街巷空间
村庄依山而建,河道穿插其间。村庄外围有环村路与外部相同,村内南北向双轨古道为村内主要交通道路,双轨古道是现行交通规则在明清时期的先驱。内部的步行道以生活性为主,道路通达街坊内部。街巷空间有着丰富的节点,古树、井、泉、古桥等节点构成
了巷道空间中进行公共活动的积极部分,也是巷道、村落进行空间转化的重要标志,从而形成丰富的空间形态。康熙立交桥则体现了古人对立体交通的思考,结合自然冲沟设计形成的排水体系以及由圩门、圩墙、哨门、更屋组成的防御体系,对古代村落规划、交通技术、市政技术、村落防御体系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院落空间及建筑组群
依托于山地地形的传统自然村落植根于农耕文化,采用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朱家峪古村的院落为传统的北方院落布局,依山就势,布局灵活。建筑组群的形态通过建筑、街道的不同组合方式产生变化,村落的边界顺应村庄的自然肌理,灵活布局,从而丰富村落的空间景观与层次变化。道路延续村落自然生长的特性,形成了丰富的多变的村庄自然的空间形态。
传统风貌延续的规划策略
规划目标
通过对朱家峪保护规划和村庄建设相关规划,要使朱家峪村同时满足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要求,成为:
“生态环境优美、历史人文特色显著、生活及旅游服务设施完备、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旅游发展的齐鲁原生态山地古村落。”
规划原则
历史的真实性原则
完整性原则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原则
区域系统保护原则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原则
居民参与原则
规划总体策略
重点保护、修复朱家峪内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区内其他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遗存,保持朱家峪的历史真实性。
保护朱家峪内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成为齐鲁古村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保护朱家峪的历史风貌、传统肌理及整体的山水格局,使其成为中国北方传统古村落的活化石。
规划布局
总体布局
农村的传统风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过程,依托于农民的自身生产生活需求以及风水理念、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本规划通过对朱家峪传统风貌的解读,掌握村庄原有的空间形态和构成肌理,空间格局、传统街巷、建筑组群及建筑形态的布局特征,有机的嵌入新的建筑组群,实现新建与原有村落形态的有机衔接,实现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自然生长和传统文脉的延续。
空间格局的保护
保护村落空间格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周边山体的形态、植被及自然山体的景观;严格保护村内现存两条水流,避免水体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