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9年全国高考历史卷小论文解题技巧指导课件(共56张PPT)
合集下载
历史小论文解题 ppt课件
![历史小论文解题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2f2dafe009581b6bd9ebab.png)
.........
ppt课件
10
第二步:理清问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材料为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求佛法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并对日本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玄奘西行图及鉴真东渡图。
两者的关系:
问题为解读材料,然后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透过材料所述信息,提炼出对历史信息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ppt课件
11
第三步:阐述,150字以内
观点:
×××××××××
顶格写;要紧扣题目要求;
语言朴实(不是大白话)、专业;书写、卷面要美观。
论
阐述紧扣标题且阐述要力求多角度(2--3个角度);
述
④史论结合:所用史实务必正确合理;可先史后论或先论后史或
夹叙夹议 ;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不能自相矛盾,才有说
1.命题式: 给出一个或者几个观点,任选一个进行论证
2.半命题式:给出材料,自己对材料进行解读,多角度分析, 高度概括,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观点进行论证
ppt课件
4
三、普遍存在的问题
没有形成对问题理解的升华,题目本身的意义拓 展不够。
ppt课件5四、解 Nhomakorabea的基本方法
ppt课件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 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 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 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 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 文明史》等
ppt课件
10
第二步:理清问题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材料为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求佛法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并对日本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玄奘西行图及鉴真东渡图。
两者的关系:
问题为解读材料,然后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透过材料所述信息,提炼出对历史信息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ppt课件
11
第三步:阐述,150字以内
观点:
×××××××××
顶格写;要紧扣题目要求;
语言朴实(不是大白话)、专业;书写、卷面要美观。
论
阐述紧扣标题且阐述要力求多角度(2--3个角度);
述
④史论结合:所用史实务必正确合理;可先史后论或先论后史或
夹叙夹议 ;史论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不能自相矛盾,才有说
1.命题式: 给出一个或者几个观点,任选一个进行论证
2.半命题式:给出材料,自己对材料进行解读,多角度分析, 高度概括,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观点进行论证
ppt课件
4
三、普遍存在的问题
没有形成对问题理解的升华,题目本身的意义拓 展不够。
ppt课件5四、解 Nhomakorabea的基本方法
ppt课件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 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 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 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 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 文明史》等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共30张PPT)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7573fd6294dd88d0d26bb8.png)
联合国人材料三反全球化运动犹如一面镜子将全球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或弊端及时映照出来促使全球化推动者在推迚全球化的同时也不得不兲注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幵由此而对全球化的觃则迚程方向等方面迚行调整从而促使全球化世界通过真正的全球治理朝人性的全球化公正的全球化平等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方向迈迚
特色专题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 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 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 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 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 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史实准确)。 2015年高考历史小论文(12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5年江苏历史高考)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 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 (9分)
2.选择型
(2015届盐城三模)近代中国思想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 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学术 界有以下两种主张:①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 华文化的核心;②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 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据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整理
史论结合原则: 紧扣材料,有史有论。 结构性原则: 开门见山,主旨明确;层次清楚、 史论结合;结论呼应,简明扼要。 精炼性原则: 逻辑要清楚、严密,有“历史味”, 用学科语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特色专题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 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 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 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 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 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史实准确)。 2015年高考历史小论文(12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5年江苏历史高考)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大机 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 (9分)
2.选择型
(2015届盐城三模)近代中国思想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 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学术 界有以下两种主张:①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 华文化的核心;②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 社会生活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据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整理
史论结合原则: 紧扣材料,有史有论。 结构性原则: 开门见山,主旨明确;层次清楚、 史论结合;结论呼应,简明扼要。 精炼性原则: 逻辑要清楚、严密,有“历史味”, 用学科语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中学语文 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技巧 课件
![中学语文 历史小论文题解题技巧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18a635561252d381eb6e55.png)
• 论题:《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折 射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 阐述:1、20 世纪初随着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战败《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 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两 半社会,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为呼吁爱国 保种之精神,小说翻译以黑奴自比,增加 民族革命精神。
• 2、随着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的失败, 清末预备立宪的假立宪真专制。资产阶级 革命派意识到欲保国保种应推翻封建政权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这一目的小 说翻译增加自由、民主精神。
• 阐述:自西汉武帝提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始,尽管其后受佛、道 等冲击一度出现三教并列、三教合一的局面,但 其传统文化主流地位延续,国人深受儒学熏陶孔 孟思想浓厚。在清末列强入侵的民族危亡之际, 为呼吁反帝爱国保种精神,唤醒民众参与反帝斗 争,提高民众对反帝民族革命的支持,译者将孔 孟思想加入译作。因此,小说翻译与改动受传统 思想影响明显。
• 总结(结论):小说翻译与改动表明清末人们依 然深受传统儒学影响。
• 论题:《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折射出对 改良的失望对革命的期望
• 阐述: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先后有地主阶级 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 挽救中国,他们试图从器物、制度层面改革使中 国变强。然而即便是代表先进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在 1898 年进行的戊戌变法也以百日而终,以孙 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意识到欲图强首要任 务是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专制政体。留日学生所 翻译与改动小说内容以奴隶自比,以奴隶主比清 政府和帝国主义者,增加独立与自由的内容来表 达宣传对革命的愿望。
•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 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 矛盾的错误判断盛行。因此,小说的翻译
小论文写作解题方法+培优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小论文写作解题方法+培优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6e2ef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5.png)
⑧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入中国台湾
从以上表格中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表格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阐 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楚,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新航路开辟开启殖民扩张之路(主题+影响)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主要的大洲和大洋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世界
日益连成了一个整体,同时开启了西方殖民扩张之路。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
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客观上也促进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时间逻辑)
综上所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紧跟世界潮流,推动综合国力的发展。
(启发)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口统计很不完善,更谈不上准确。有人估计新中国 成立之初我国人口数为4.75亿,但事实上,当时人口早已超过此数。1953年6月 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开始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从中央到县, 逐级成立了人口登记办公室·····全国动员了国家干部、教师等共250多万人直接参 加普查。普查采取户主到登记站登记或者必要时由调查员逐户访问的办法。登 记之后,由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组织人员对登记的报表普遍进行审查和必要的 现场复查,纠正差错。各级调查办公室还于普查后在全国343个县和城镇进行了 复查,覆盖人口达到5295万,占全国调查人口的9%。各级单位将普查资料编制 成统一的统计表格,全部数据按县、省、中央三级汇总。同时,本次普查还与 选民登记同时进行。普查结果表明,1953年6月30日0时的全国总人口为601 938 035人,这是我国第一次用现代调查方法获得的准确人口总数。
建国初,中国经济困难,遭到西方的孤立封锁,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使 新中国在维护独立和主权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地位。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一 五计划的进行, 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 国家的外交关系。 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重返联合国,国际地位提高, 在外交上取得重大突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全国开放性试题——小论文专题 (共34张PPT)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全国开放性试题——小论文专题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2c5393284ac850ac024218.png)
(1) 题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 P340
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
3 o2
两组题讲透
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
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
第57 课
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 第
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
(1) 题
才突评然析发材生料的中,关这于在西很方大崛程起度的上 P340
全国开放性试题——小论文专题
普查讲 57
一张 小论文
图透两题学组讲
第专题 第 (1) (2)
目 录
透 题题
1 o2
一张图学透
特点 命题方式
分类
一张 图学 透 小论 文专 题
2 o2
两组题讲透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
第57 课
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 第
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
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 P340
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6 o2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
观或点两答。种案③(观:肯要点定求展西:开方围评历绕论史材;的料观同中点时的明,一确也种,
第57 课
史不论应结否合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第 (1)
传统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其对于 题
西方崛起的贡献。东西方文明交 P340
的中答外案历:史信品息化,自有拟利论于题中,国并人 课 结口合的所增学殖知;识欧予洲以传阐教述士。东(来要,求客:(第2)
写观明上论传题播,了中西外方关自联然,科史学论知结识,
的中答外案历:史信示息例二,:自论拟题论:题新,航并 课 结路开合辟所给学明知代识中予国以带阐来述了。双(重要影求:(第2)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习题课件:专题十五 开放性论文类非选择题(共56张PPT)
![2019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习题课件:专题十五 开放性论文类非选择题(共5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f1f56aa8956bec0975e334.png)
-11-
4.(2016全国Ⅱ·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 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 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 交流的重要典籍。 -12-
-5-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 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 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观点:引进外来科技与设备会大大推动现代化的发展。 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学习 西方科技,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企业,也开 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在随后出现的建立企业的高潮中,民族资产阶 级也学习了西方的先进经验。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从美国等西方国 家引进先进科技,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 时期,中央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 备和管理经验,这都大大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由此可见, 引进外来的科技、设备和资金等可以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现代化 进程。
观点阐述 41 41 41 41 41 42 类 信息提取 41 41 41 42 42 42 42 类
-3-
-4-
高考真题体验· 对方向 1.(2018全国Ⅱ·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 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 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 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 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 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 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 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2019届高考历史高考题型分类总结全国开放性试题小论文专题课件
![2019届高考历史高考题型分类总结全国开放性试题小论文专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863fb6ff00bed5b8f31d0c.png)
第57课 第(1)题
P340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 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②近代西方通过自身的全方位社会革命加速了崛起的进程, 最终实现了全球霸权的建立。通过大航海和一系列殖民扩张,形 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的 建立,实现了政治文明的现代化。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 产力质的飞跃。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实现了思想解放和文 化繁荣。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 特》。
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第57课 第(2)题
P341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中国
17 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外国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 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 达北美。
第57课 第(1)题
P340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 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 如果认同欧洲中心论,则可用“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 展”“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近代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等相关内容予以说明;如不认同则可用“四大 第57课 发明”“科举制”“中央集权”等内容的积极影响予以论证。至于论第(P314)0 题 证过程则可用:提取观点—说明态度—多角度史实论证—归纳评说四 个逻辑顺序予以解答。
第57课 第(1)题
P340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 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策略全国卷第题历史小论文简单技巧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策略全国卷第题历史小论文简单技巧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5967b148d7c1c709a14510.png)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策略全国卷第 题历史 小论文 简单技 巧ppt〔 PPT上 课课件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策略全国卷第 题历史 小论文 简单技 巧ppt〔 PPT上 课课件 〕
主题论证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
•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 用了如下公式:
历史小论文 简单技巧 (高考分值:12分)
历史小论文 常见类型
1、选择观点型 2、指定观点型 3、提炼观点型 4、主题论证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策略全国卷第 题历史 小论文 简单技 巧ppt〔 PPT上 课课件 〕
• 【评分标准】:(满分:12分) • 一等(12~10分)
•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提炼观点型
• 材料 •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
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
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 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 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 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 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 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 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 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 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 价准确全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策略全国卷第 题历史 小论文 简单技 巧ppt〔 PPT上 课课件 〕
主题论证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
•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 用了如下公式:
历史小论文 简单技巧 (高考分值:12分)
历史小论文 常见类型
1、选择观点型 2、指定观点型 3、提炼观点型 4、主题论证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考前策略全国卷第 题历史 小论文 简单技 巧ppt〔 PPT上 课课件 〕
• 【评分标准】:(满分:12分) • 一等(12~10分)
•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提炼观点型
• 材料 •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
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
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 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 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 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 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 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 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 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 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 价准确全面。)
高考解题方法指导:全国卷历史小论文(12分材料题)备考复习课件[课件]
![高考解题方法指导:全国卷历史小论文(12分材料题)备考复习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5f35445f0e7cd1842536a4.png)
一、历史小论文的破解方法
(二)评分方法 :
(1)从答案层次来看:三层; (亮出观点、论据论证、小结升华)
(2)从答案要点来看:三段式。 (分点答题,按点给分)
一、历史小论文的破解方法
(三)评分标准 :
要素等级 观点
角度
论证
一等 紧扣评论对 合理引用史实, 论证充分,逻辑
12~10 象,观点 进行多角度评 严密,表述清
二、历史小论文的增分方法 (三)、历史小论文写作方法
解1、题从思问路题:入找手出分观清点试+论题述类论型证,+明小确结答提升。 题思路。
答题步骤一般是这样三段: 第一段:①材料中找观点(立意选取角度)
第二段 ②论述论证(史实+分析)
第三段:③小结升华 (所以,总而言之···不能照抄题目)
1、可针对一个篇章,时段,提炼一个论题进行
完成探究二小论文,要求从上表中提取相关信息, 结合中国史,自拟论题目,并加以评述。
祝愿高考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
金榜题名!
问题: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由哪几部分构成?
选择题(客观题): 24—35题;
材料题(主观题):
(1)41题材料题; (2)42题开放式习题
(小论文); (3)45—47题选做题。
微笑面对“送命题”
历史小论文破解与增分之道 (一)
• 学习目标:
• 1、了解历史小论文的类型和评分标准 • 2、学习并掌握历史小论文解题方法
郑建国 赵援朝 尹互助 张超英 钟卫星
新时期 思想解放,价值多元
颜开乐 田蜜蜜 唐林婉儿 杨柳娉婷 张 珍妮 李享(谐音理想)
姓试名从作为上姓表氏中文提化的取一相部关分信,既息是,代结表一合个中人国的史符号,分,小又 是组一,定历找史出文论化点、社,会并意展识示的反答映案。,试从评上价表。中提取相关
因中有果,果中寻因——2011—2019年全国卷历史小论文解题指导
![因中有果,果中寻因——2011—2019年全国卷历史小论文解题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3508ad1a417866fb94a8e27.png)
“因”:经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政治(中央集 权加强)、地理(山川形便)、文化(民族凝聚力)
2013年2卷 “因”影响“中英建筑”
答案示例
“因”影响“中英建筑”
“因”:中国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
2014年1卷
“因”影响“教材目录(1960年)”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因中有果,果中寻因
——2011—2019年全国卷历史小论文解题指导
广东省毛经文名教师工作室学员 东莞高级中学 陈娓斯
◆问题:
小论文自2011年设置以来,至今(2019年)8年。每年都是新鲜的 材料,而且答案开放,阅卷开放,其中到底有无规律可循?
◆思考:
1、如果我们承认历史上事事不无原因,事事不无结果,任何发展 过 程都离不开原因和结果,那么小论文所提供历史现象也必有因果。
答案示例1
“因”影响“教材目录(1960年)” (所以你的修改意见是)
“因”:1960年时代特征
观看待历史,淞沪会战重要性
2014年2卷 “因”影响“教材目录(1972年、2011年)”
答案示例 “因”影响“教材目录(1972年、2011年)”
“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
2016年1卷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答案示例1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果”: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示例2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果”:英国民主渐进发展
答案示例3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答案示例1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因”:资金、技术(举例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
答案示例2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2013年2卷 “因”影响“中英建筑”
答案示例
“因”影响“中英建筑”
“因”:中国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
2014年1卷
“因”影响“教材目录(1960年)”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因中有果,果中寻因
——2011—2019年全国卷历史小论文解题指导
广东省毛经文名教师工作室学员 东莞高级中学 陈娓斯
◆问题:
小论文自2011年设置以来,至今(2019年)8年。每年都是新鲜的 材料,而且答案开放,阅卷开放,其中到底有无规律可循?
◆思考:
1、如果我们承认历史上事事不无原因,事事不无结果,任何发展 过 程都离不开原因和结果,那么小论文所提供历史现象也必有因果。
答案示例1
“因”影响“教材目录(1960年)” (所以你的修改意见是)
“因”:1960年时代特征
观看待历史,淞沪会战重要性
2014年2卷 “因”影响“教材目录(1972年、2011年)”
答案示例 “因”影响“教材目录(1972年、2011年)”
“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
2016年1卷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答案示例1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果”: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示例2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果”:英国民主渐进发展
答案示例3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答案示例1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因”:资金、技术(举例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
答案示例2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全国开放性试题——小论文专题 (共34张PPT)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全国开放性试题——小论文专题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19ca3cf12d2af90342e61f.png)
3 o2
3
两 组 题 讲 透
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 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 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 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 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 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 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
第 57 课 第 (1) 题 P34 0
4 o2
4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 起的观点。 ( 要求:围绕材 答案: 示例:观点: 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 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 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 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 评论:①西方的政治 合。) 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 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 对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 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 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 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
时间
材料
中国
外国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 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 雇佣3万余名工人。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 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14-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 15世 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 “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 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
第 57 课 第 (2) 题 P34 1
1 o2
1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材料
17 世纪
第 57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 课 学。 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 第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到达北美。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 郑成功收复台湾。 题 ——据李亚凡编《世界 P34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 1
3
两 组 题 讲 透
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 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 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 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 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 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 起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
第 57 课 第 (1) 题 P34 0
4 o2
4
评析材料中关于西方崛 起的观点。 ( 要求:围绕材 答案: 示例:观点: 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 我认为,西方的崛起首先 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 归功于自身的创造,但同 评论:①西方的政治 合。) 文明传统和思想文化成果 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其 对其后来的崛起产生了积 他文明的成果。故此,材 极影响,西方不是“突然 料中关于西方崛起原因的
时间
材料
中国
外国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 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 雇佣3万余名工人。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 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14-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 15世 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 “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 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
第 57 课 第 (2) 题 P34 1
1 o2
1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材料
17 世纪
第 57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 课 学。 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 第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到达北美。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 郑成功收复台湾。 题 ——据李亚凡编《世界 P34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 1
历史小论文专题 PPT
![历史小论文专题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02897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6.png)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得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 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得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得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 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得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得愿望,但从某种程 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得补贴政策帮助 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得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得价格,对巴西 和其他地区得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答题要求:
1、认真审题,严格落实题目要求,注意理解:“分 析”、“评论”、“论证”等不同得设问得不同 答法。
2、始终围绕观点和主题 3、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史实正确 5、表述成文,但条理清晰,避免问答题化,最好分段
论述 6、避免文学夸张、过于华丽得辞藻和低俗得口语
化
分析、评论: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曾认为民族、民权已 经完成,只有民生没有得到解决,试分析、评 论之。
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 贸易中利益失衡,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减少贸易纠纷,实现公平合 理得国际贸易成为时代发展得需要,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了起来。
历史小论文专题
历史与现状
历史材料分析论证题型,又称为历史小论文题 型,不同于一般得材料解析题,这类题型最早出 现在2003年上海高考卷中。
2003上海高考36题
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 历史小论文。(30分)
注意: 1、必须联系世界史内容论述。 2、应突出一个方面或主题,并涉及本题提供得
所有材料,不要泛泛而谈。 3、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历史与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
2016年1卷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答案示例1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果”: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示例2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响“果”
“果”:英国民主渐进发展
答案示例3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果”:美国、法国、德国政治实践
2016年2卷 “中国古代文明” 影响“果”
答案示例 “中国古代文明” 影响“果”
“果”:四大发明推动西欧发展
2016年3卷 “因”影响“近代通商口岸开放”
答案示例 “因”影响“近代通商口岸开放”
“因”:历史、地理、现实
2017年1卷
“因”影响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 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影响“果”
答案示例
“因”影响“钟表演变”
“因”:科技的进步(近代自然科学、工业革命、21世纪信息技 术发展)
2017年3卷 “近代中国接触西方文明”影响“果”
答案示例 “近代中国接触西方文明”影响“果”
“果”:中国近代化(经济、政治、思想)
2018年1卷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答案示例1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因”:经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政治(中央集 权加强)、地理(山川形便)、文化(民族凝聚力)
2013年2卷 “因”影响“中英建筑”
答案示例
“因”影响“中英建筑”
“因”:中国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
2014年1卷
“因”影响“教材目录(1960年)”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因中有果,果中寻因
——2011—2019年全国卷历史小论文解题指导
◆问题:
小论文自2011年设置以来,至今(2019年)8年。每年都是新鲜的 材料,而且答案开放,阅卷开放,其中到底有无规律可循?
◆思考:
1、如果我们承认历史上事事不无原因,事事不无结果,任何发展 过程都离不开原因和结果,那么小论文所提供历史现象也必有因果。
“因”: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
2019年1卷
“因”影响“史学家钱穆思想(1940年)” “偏激的虚无主义”、“尊重历史”等影响“果”
答案示例1
“因”影响“史学家钱穆思想(1940年)”
“因”:1940年民族危机
答案示例2
“偏激的虚无主义”影响“果”
“果”:捏造真相、混淆视听等
答案示例3
答案示例1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因”:资金、技术(举例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
答案示例2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因”:体制创新(举例洋务运动、新中国、改革开放)
2018年3卷 “因”影响“史学家班固思想(东汉)”
答案示例 “因”影响“史学家班固思想(东汉)”
“因”:十月革命的重要性
2019年3卷
“因” 影响“文学作品(1901、1907、1961)”
答案示例
“因” 影响“文学作品(1901、1907、1961)”
“因”:1901年、1907年、1961年时代特征
小结
以上只是方法论,从“因”、“果”两个角 度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切入小论文题意而不至 于觉得无从下手或者落笔即跑题偏题,但在组织 答案层面还是需要良好的历史知识作为依托,否 则大厦空有骨架最后还是成了辣眼睛的工程。
答案示例1
“因”影响“教材目录(1960年)” (所以你的修改意见是)
“因”:1960年时代特征
答案示例2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因”:全面客观看待历史,淞沪会战重要性
2014年2卷 “因”影响“教材目录(1972年、2011年)”
答案示例 “因”影响“教材目录(1972年、2011年)”
2012年 “因”影响“中国近代变迁”
答案示例
“因”影响“中国近代变迁”
“因”:内外因共同作用,外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内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 量壮大、反封建民主思想发展。
2013年1卷 “因”影响“汉唐地方行政设置”
答案示例 “因”影响“汉唐地方行政设置”
“尊重历史”影响“果”
“果”:增强国民意识,实现民族复兴
2019年2卷
“因”(自然进程、人文进程)影响“果”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答案示例1
“因”(自然进程、人文进程)影响“果”
“果”:加速全球化发展
答案示例2
“因”(自然进程)影响“果”
“果”:影响自然环境
答案示例3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答案示例1 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影响 “果”
“果”:中国彰显和平、西欧进行暴力掠夺
答案示例2 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影响 “果”
“果”:对西方、对中国
答案示例3 “因”影响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
“因”:新航路开辟
2017年2卷 “因”影响“钟表演变”
“果”:近代殖民扩张(抢占殖民地)影响
答案示例2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果”:近代殖民扩张(种植园经济)影响
答案示例3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果”:近代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影响
答案示例4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果”: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2018年2卷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因”:1972年阶级斗争、2011年历史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2015年1卷 “因”(科学技术)影响“生产力”
答案示例 “因”(科学技术)影响“生产力”
“因”:三次工业革命
2015年2卷 “因”影响“节假日变化(从50年代到90年代后)”
答案示例 “因”影响“节假日变化(从50年代到90年代后)”
2、以“因”或“果”去分析小论文写作要求,那我们会直击问题要 害
——这篇小论文到底要我们写“因”还是写“果”
下面通过“因”、“果”角度逐一分析2011—2019全国卷小论文
2011年 “因”影响“西方崛起”
答案示例
“因”影响“西方崛起”
“因”:内因为主,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 张、两次工业革命
2016年1卷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答案示例1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果”: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示例2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响“果”
“果”:英国民主渐进发展
答案示例3 “(启蒙运动)制度构想” 影响“果”
“果”:美国、法国、德国政治实践
2016年2卷 “中国古代文明” 影响“果”
答案示例 “中国古代文明” 影响“果”
“果”:四大发明推动西欧发展
2016年3卷 “因”影响“近代通商口岸开放”
答案示例 “因”影响“近代通商口岸开放”
“因”:历史、地理、现实
2017年1卷
“因”影响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 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影响“果”
答案示例
“因”影响“钟表演变”
“因”:科技的进步(近代自然科学、工业革命、21世纪信息技 术发展)
2017年3卷 “近代中国接触西方文明”影响“果”
答案示例 “近代中国接触西方文明”影响“果”
“果”:中国近代化(经济、政治、思想)
2018年1卷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答案示例1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因”:经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政治(中央集 权加强)、地理(山川形便)、文化(民族凝聚力)
2013年2卷 “因”影响“中英建筑”
答案示例
“因”影响“中英建筑”
“因”:中国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英国君主立宪制
2014年1卷
“因”影响“教材目录(1960年)”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因中有果,果中寻因
——2011—2019年全国卷历史小论文解题指导
◆问题:
小论文自2011年设置以来,至今(2019年)8年。每年都是新鲜的 材料,而且答案开放,阅卷开放,其中到底有无规律可循?
◆思考:
1、如果我们承认历史上事事不无原因,事事不无结果,任何发展 过程都离不开原因和结果,那么小论文所提供历史现象也必有因果。
“因”: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
2019年1卷
“因”影响“史学家钱穆思想(1940年)” “偏激的虚无主义”、“尊重历史”等影响“果”
答案示例1
“因”影响“史学家钱穆思想(1940年)”
“因”:1940年民族危机
答案示例2
“偏激的虚无主义”影响“果”
“果”:捏造真相、混淆视听等
答案示例3
答案示例1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因”:资金、技术(举例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
答案示例2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因”:体制创新(举例洋务运动、新中国、改革开放)
2018年3卷 “因”影响“史学家班固思想(东汉)”
答案示例 “因”影响“史学家班固思想(东汉)”
“因”:十月革命的重要性
2019年3卷
“因” 影响“文学作品(1901、1907、1961)”
答案示例
“因” 影响“文学作品(1901、1907、1961)”
“因”:1901年、1907年、1961年时代特征
小结
以上只是方法论,从“因”、“果”两个角 度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切入小论文题意而不至 于觉得无从下手或者落笔即跑题偏题,但在组织 答案层面还是需要良好的历史知识作为依托,否 则大厦空有骨架最后还是成了辣眼睛的工程。
答案示例1
“因”影响“教材目录(1960年)” (所以你的修改意见是)
“因”:1960年时代特征
答案示例2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因”:全面客观看待历史,淞沪会战重要性
2014年2卷 “因”影响“教材目录(1972年、2011年)”
答案示例 “因”影响“教材目录(1972年、2011年)”
2012年 “因”影响“中国近代变迁”
答案示例
“因”影响“中国近代变迁”
“因”:内外因共同作用,外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内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 量壮大、反封建民主思想发展。
2013年1卷 “因”影响“汉唐地方行政设置”
答案示例 “因”影响“汉唐地方行政设置”
“尊重历史”影响“果”
“果”:增强国民意识,实现民族复兴
2019年2卷
“因”(自然进程、人文进程)影响“果”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答案示例1
“因”(自然进程、人文进程)影响“果”
“果”:加速全球化发展
答案示例2
“因”(自然进程)影响“果”
“果”:影响自然环境
答案示例3
“因”影响“你的修改意见”
答案示例1 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影响 “果”
“果”:中国彰显和平、西欧进行暴力掠夺
答案示例2 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影响 “果”
“果”:对西方、对中国
答案示例3 “因”影响表格中“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
“因”:新航路开辟
2017年2卷 “因”影响“钟表演变”
“果”:近代殖民扩张(抢占殖民地)影响
答案示例2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果”:近代殖民扩张(种植园经济)影响
答案示例3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果”:近代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影响
答案示例4 “世界近代早期重大历史事件”影响“果”
“果”: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2018年2卷 “因”影响“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
“因”:1972年阶级斗争、2011年历史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2015年1卷 “因”(科学技术)影响“生产力”
答案示例 “因”(科学技术)影响“生产力”
“因”:三次工业革命
2015年2卷 “因”影响“节假日变化(从50年代到90年代后)”
答案示例 “因”影响“节假日变化(从50年代到90年代后)”
2、以“因”或“果”去分析小论文写作要求,那我们会直击问题要 害
——这篇小论文到底要我们写“因”还是写“果”
下面通过“因”、“果”角度逐一分析2011—2019全国卷小论文
2011年 “因”影响“西方崛起”
答案示例
“因”影响“西方崛起”
“因”:内因为主,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 张、两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