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地产管理)最新北京市房屋登记规范
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简化房改售房中的有关表格及附图的通知-京房产权字[1993]第214号
![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简化房改售房中的有关表格及附图的通知-京房产权字[1993]第2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fc761be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a.png)
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简化房改售房中的有关表格及附图的通知
正文:
---------------------------------------------------------------------------------------------------------------------------------------------------- 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简化房改售房中的有关表格及附图的通知
(京房产权字[1993]第214号)
各区、县房地局:
为适应当前房改的需要,加快房改售房发证的速度,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市局决定:简化房改售房的部分表格及测绘“房产平面图”(附图)的手续和图纸的内容。
现将有关的问题通知如下:
一、房改出售的房屋可省略填写、绘制“房屋位置示意图”、“房屋状况表”,“收费计算表”,“工作记录”和无院墙的“墙界表”。
有关房屋的幢号、建筑结构、建成年代和违章、临建房屋的情况、填写在“产权登记书”的注记栏内。
二、测绘队(组)在接到房屋登记部门转来的“产权登记书”后,即可开始测绘“房产平面图”。
1.房改出售的楼房已有1:200比例尺图的,仍按原规定绘制。
2.房改出售的楼房无1:200比例尺图的,可亮情况测绘1:500比例尺图。
图的内容只显示本户的界址线和邻户界址线,坐落注记到楼号,图形内注记单元号(门号)、室号、相邻室号和楼梯符号、图形下方适当位置注记所在层次。
3.成套出售整幢楼房的,需按测绘五百分之一房产平面图的规定施测,绘制房产所有权证的附图。
此通知文到之日起实行。
1993年4月10日
——结束——。
北京市房屋登记工作规范全文

北京市房屋登记工作规范全文核心内容:北京针对房屋登记管理工作发布了《北京市房屋登记工作规范》。
该规范将于7月1日起实施,购房人可单方办理;房屋赠予不需公证、双方到场即可办理,房改房补证不用单位证明等。
编辑为您详细介绍,仅供参考。
北京市房屋登记工作规范1.总则1.1依据为规范本市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屋交易安全,依法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令第168号)、《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09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登记。
本规范所称房屋登记,是指房屋登记机构依法将房屋权利和其他应当记载的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的行为。
本规范所称房屋权利人(以下简称权利人),是指依法享有房屋、房屋他项权利等房屋权利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3登记机构职权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是本市房屋登记机构,负责本规范的组织实施。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建立全市统一的房屋登记簿和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制定统一的房屋登记技术规范,指导、监督房屋登记工作。
国家与本市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1.4业务分工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以及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以下统称登记部门)受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委托,具体承担房屋登记工作。
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负责办理全市范围内的军队房产、涉密房产、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等房屋登记。
其他房屋的登记工作,由房屋所在地登记部门负责办理。
1.5房屋登记簿形式房屋登记簿是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应当记载房屋自然状况、权利状况以及其他依法应当登记的事项。
房屋登记簿记载的内容应当符合《房屋登记簿管理试行办法》(建住房〔2008〕84号)的要求。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试行)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目录总则 01 一般规定 01.1 依据 01.2 适用范围 01.3 登记机构 01.4 登记原则 01.5 不动产单元 (1)1.6 不动产权籍调查 (1)1.7 不动产登记簿 (2)1.8 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 (2)1.9 登记的一般程序 (3)1.10 登记申请材料的一般要求 (4)1.11 代理 (7)1.12 其他 (8)2 申请 (10)2.1 单方申请 (10)2.2 共有不动产的申请 (10)2.3 一并申请 (10)2.4 业主共有的不动产 (11)2.5 到场申请 (11)3 受理 (11)3.1 查验登记范围 (11)3.2 查验申请主体 (11)3.3 查验书面申请材料 (12)3.4 询问 (12)3.5 受理结果 (12)4 审核 (13)4.1 适用 (13)4.2 书面材料审核 (13)4.3 查阅不动产登记簿 (13)4.4 查阅登记原始资料 (14)4.5 实地查看 (14)4.6 调查 (14)4.7 公告 (14)4.8 审核结果 (15)5 登簿 (15)6 核发不动产权证书或者不动产登记证明 (16)7 不动产登记时限 (17)分则 (18)8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 (18)8.1 首次登记 (18)8.3 转移登记 (19)8.4 注销登记 (20)9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 (21)9.1 首次登记 (21)9.2 变更登记 (22)9.3 转移登记 (24)9.4 注销登记 (26)10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登记 (27)10.1 首次登记 (27)10.2 变更登记 (29)10.3 转移登记 (30)10.4 注销登记 (34)11 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登记 (35)11.1 首次登记 (35)11.2 变更登记 (36)11.3 转移登记 (36)11.4 注销登记 (37)1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登记 (38)12.1 首次登记 (38)12.2 变更登记 (39)12.3 转移登记 (41)12.4 注销登记 (42)13 地役权登记 (43)13.1 首次登记 (43)13.2 变更登记 (43)13.3 转移登记 (44)13.4 注销登记 (45)14 抵押权登记 (46)14.1 首次登记 (46)14.2 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登记 (48)14.3 变更登记 (49)14.4 转移登记 (50)14.5 注销登记 (51)15 预告登记 (52)15.1 预告登记的设立 (52)15.2 预告登记的变更 (53)15.3 预告登记的转移 (53)15.4 预告登记的注销 (54)16 更正登记 (55)16.1 依申请更正登记 (55)16.2 依职权更正登记 (56)17 异议登记 (56)17.1 异议登记 (56)18 查封登记 (57)18.1 查封登记 (57)18.2 注销查封登记 (58)19 换证、补证登记 (59)19.1 换证登记 (59)19.2 补证登记 (60)20 登记资料保护与利用 (60)20.1 登记资料范围 (60)20.2 登记资料管理 (60)20.3 登记资料查询 (61)21 法律责任 (62)21.1 登记人员责任 (62)21.2 当事人责任 (62)附则 (63)附录 (64)1.1 不动产登记申请书 (64)1.2 通知书、告知书 (68)1.2.1 不动产登记受理凭证 (68)1.2.2 不动产登记不予受理告知书 (69)1.2.3 不动产登记补充材料通知书 (70)1.2.4 不动产登记补充材料接收凭证 (71)1.2.5 不予登记告知书 (72)1.2.6 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退回通知书 (73)1.2.7 不动产更正登记通知书 (74)1.2.8 公告异议申请审查结果告知书 (75)1.3 公告文书 (76)1.3.1 不动产首次登记公告 (76)1.3.2 不动产更正登记公告 (77)1.3.3 不动产权属证书/登记证明作废公告 (78)1.3.4 不动产权属证书/登记证明遗失(灭失)声明 (79)1.3.5 公告异议申请表 (80)1.4 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文书 (81)1.4.1 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申请书 (81)1.4.2 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受理凭证 (82)1.4.3 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不予受理告知书 (83)1.4.4 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证明 (84)1.5 不动产实地查看记录表 (85)1.6 接收协助执行法律文书登记表 (86)1.7 授权委托书 (87)1.8 询问记录 (88)1.9 承诺书 (89)1.10 继承(受遗赠)不动产登记具结书 (90)1.11 不动产登记送达回证 (91)总则1 一般规定1.1 依据为规范不动产登记行为,方便群众申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简称《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及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2020年(房地产管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房地产管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 50096—1999Design code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9年6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 9]76号根据国家计委《一九九四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4]240号附件九)的要求,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进行了修订,现更名为《住宅设计规范》。
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96-1999,自1999年6月1日起实行。
原《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前言根据国家计委《一九九四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4]240)号文的要求,对《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进行修订,更名为《住宅设计规范》。
本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套内空间;4.共用部分;5.室内环境;6.建筑设备。
主要修订了住宅套型分类及各房间最小使用面积,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楼电梯及垃圾道的设置等;增加了术语,扩展了室内环境和建筑设备的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外,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北京市本外车公庄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04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本规范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抚顺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哈尔滨建筑大学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冠谦开彦林建平张华叶茂煦业祖润张锡虎张菲菲阎春林朱显泽李耀培朱昌廉李桂文陈华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1986年7月1 总则1.0.1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北京市房屋使用管理办法全文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来源:发布时间:2011—04-22浏览次数:618--———-——-—--—--—-————-—-—-----———----—————------—-——-—-——-———-——--—--—-—--———-—-第一条为了加强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建造或者登记的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构筑物和配套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其他法律法规对配套设施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
规划、质量技术监督、市政市容、卫生、气象、农村工作、人民防空、安全生产、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由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承担。
所有权人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个人管理,受托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承担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责任。
自行管理的单位和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备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员。
安全管理员应当具备房屋建筑结构和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
第五条房屋建筑使用人应当安全使用房屋建筑,及时向所有权人、受托管理人报告发现的安全问题,配合开展对房屋建筑的检查维护、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抗震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活动。
第六条房屋建筑工程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明示房屋建筑的性能指标、使用维护保养要求,并按照规定和约定承担保修责任。
房屋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
第七条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或者受托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查维护,发现危及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问题时,应当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有权对危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
自行管理的单位和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档案。
北京市建委关于印发《房屋权属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京建权[2005]1166号
![北京市建委关于印发《房屋权属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京建权[2005]1166号](https://img.taocdn.com/s3/m/0922c03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7.png)
北京市建委关于印发《房屋权属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建委关于印发《房屋权属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京建权〔2005〕1166号)各区县建委、房屋管理局、市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市房地产交易所:为规范房屋交易权属登记行为,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市建委制定了《房屋权属登记工作规范(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附件:房屋权属登记工作规范(试行)一、登记内容房屋所有权登记的主要内容:房屋所有(共有)权人、坐落、幢号、建筑面积、用途、产别、结构、层数、间数(平房)等。
转移登记的还包括房屋转移类型、受让人性质等。
房屋抵押登记的主要内容:抵押人、抵押权人、抵押物坐落、抵押部位、抵押建筑面积、担保(借款)金额、抵押物价值等。
登记部门在房屋交易权属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房屋所有权登记薄、房屋抵押登记薄,将登记内容记载在登记薄中。
二、登记程序(一)受理申请(二)权属审核(三)公告(登记部门认为需要的)(四)核准登记,颁发证书或证明(注销登记除外)三、登记种类(一)初始登记:新建房屋竣工后,权利人申请初始登记。
(二)转移登记:房屋买卖、交换、赠与、继承、调拨、以房地产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成立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并(分立)、以房地产清偿债务、以其他合法方式使房屋权属发生变更的,当事人申请转移登记。
(三)变更登记:房屋所有权人(共有权人)名称改变、房屋坐落的地址变更、房屋面积增加或减少、房屋登记状况变更的,权利人申请变更登记。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20修订)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1998年7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48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令第58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9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0年3月27日国务院令第726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加强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
第三条房地产开发经营应当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五条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1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二)有4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2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作出高于前款的规定。
第六条外商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除应当符合本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外,还应当依照外商投资企业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北京市《房屋登记工作规范(试行)》

北京市《房屋登记工作规范(试行)》1.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令第168号)、《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35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房屋登记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2 房屋登记房屋登记是指房屋登记机构依法将房屋权利和其他应当记载的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的行为。
1.3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登记工作。
1.4 房屋登记分工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是本市房屋登记机构。
受市建委委托,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各区县建设委员会、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区、县登记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房屋登记工作。
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负责办理全市范围内的下列房屋登记:军队房屋、武装警察部队房屋、保密房屋的房屋登记;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的房屋登记;其他应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直接办理的房屋登记。
前款范围以外的其他房屋登记,由房屋所在地的区县建设委员会、房屋管理局负责具体办理。
1.5 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市、区、县房屋登记部门应当在市建委建立的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权属管理系统上统一办理房屋登记事务。
2.一般规定2.1 房屋登记范围(一)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房屋;(二)集体土地范围内依法利用宅基地建造的村民住房和依法利用其他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建造的房屋。
2.2 房屋登记种类(一)所有权登记,包括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二)抵押权登记,包括抵押权的设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最高额抵押权的设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确定登记;(三)地役权登记,包括地役权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及注销登记;(四)预告登记,包括预购商品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以下相同)预告登记、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五)其他登记: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等。
北京市房屋使用管理办法全文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来源:发布时间:2011—04—22浏览次数:618---—-—--———--—————————---——---——-——--—-——————--——---—————————————-———--—-——---—-第一条为了加强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保障居住和使用安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建造或者登记的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构筑物和配套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其他法律法规对配套设施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监督管理。
规划、质量技术监督、市政市容、卫生、气象、农村工作、人民防空、安全生产、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责任由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承担.所有权人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个人管理,受托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承担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责任。
自行管理的单位和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备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应当具备房屋建筑结构和设施设备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
第五条房屋建筑使用人应当安全使用房屋建筑,及时向所有权人、受托管理人报告发现的安全问题,配合开展对房屋建筑的检查维护、安全评估、安全鉴定、抗震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活动。
第六条房屋建筑工程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明示房屋建筑的性能指标、使用维护保养要求,并按照规定和约定承担保修责任。
房屋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质量安全责任。
第七条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或者受托管理人应当对房屋建筑进行检查维护,发现危及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问题时,应当及时向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有权对危害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
自行管理的单位和受托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档案。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20年11月29日起施行)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1998年7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48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9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根据2020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订根据2020年11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加强对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
第三条房地产开发经营应当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五条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企业设立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1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二)有4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房地产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2名以上持有资格证书的专职会计人员。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作出高于前款的规定。
第六条外商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除应当符合本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外商投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试行)》近日正式印发,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规范是规范北京市不动产登记人员的登记行为、维护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规范性文件。
下文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仅供参考!《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试行)》明年1月1日起实施北京市于2015年11月9日实现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全国首个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全覆盖的省级单位。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规范的出台是规范全市不动产登记行为、维护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该规范主要对登记权利种类、职责分工、基本原则及各环节办理业务的一般性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既是不动产登记人员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操作规范”,也保障了普通市民的交易安全。
该规范的一项重要规定是公证不再是继承(受遗赠)不动产登记的前置条件,公证成为办理继承(受遗赠)申请人的可选项,由其自行选择是否公证。
对此,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这一规定,不动产登记申请人在继承或受遗赠不动产时有权选择公证或直接申请按有关程序进行核验和登记,继承(受遗赠)公证将不再是一项必要措施。
但不要求必须公证并不等于不进行相应的审查核验,北京市规划国土委专门出台了规范实施的配套文件——《北京市继承(受遗赠)不动产登记工作程序(试行)》,对选择不公证办理继承(受遗赠)不动产登记的政策、办理流程、申请所需材料等进行统一规范。
据了解,规范实施后,与以往登记工作规范比较,压缩了办理时限,统一了办理标准,便于权利人办理登记业务。
该规范新确定和规范了遗失声明不需登报;境内自然人办理业务可现场委托等便民措施。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试行)》政策解读一、《规范》起草的背景和基本情况我市于2015年11月9日实现全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全国首个在省域范围内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全覆盖的省级单位。
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规范,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原有政策规定已与现有登记现状不相匹配。
北京11月9日起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北京11月9日起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03-14
据北京市住建委消息,北京市现已完成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工作,定于2020年11月9日起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并启用不动产登记簿证。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不动产登记机构
根据北京市编办《关于整合北京市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规定,北京市国土局为我市不动产登记机构,北京市、区县相关部门承担的土地、房屋、林地等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交由市国土局承担。
不动产的管理职责仍由原相关部门承担。
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予以五年过渡期。
过渡期后,改由北京市国土局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具体承担在京中央单位、驻京部队、保密单位等不动产登记的事务性工作;各区县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承担本行政区域内不动产(不含军产、央产、保密产)登记有关的事务性工作,市、区县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办公地址及咨询电话详见附件。
为方便群众办理房屋交易和申请不动产登记,减少群众办事成本,原则上在区县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办公场地保留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房屋交易窗口,尽量实现同址办公。
二、不动产登记簿证启用时间及原有证书效力
自2020年11月9日起,北京市启用不动产登记簿证,即日起受理的不动产登记申请按不动产统一登记程序办理并颁发不动产权利证书;之前受理的各类房屋登记、土地登记申请仍按原有工作程序颁发房屋、土地等权利证书。
启用不动产登记簿证后,原有登记机构依法颁发的房屋、土地等权利证书和制作的登记簿继续有效,并按照不变不换的原则,权利不变动,簿证不更换。
北京11月9日起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北京市房屋登记规范

目录1.总则 (3)1.1 目的和依据 (3)1.2 房屋登记 (3)1.3 适用范围 (3)1.4 房屋登记分工 (3)1.5 房屋登记信息系统 (4)2.一般规定 (4)2.1 房屋登记范围 (4)2.2 房屋登记种类 (4)2.3 房屋登记簿与房屋权属证书 (5)2.4 房屋登记内容 (6)2.5 房屋登记程序 (7)2.6 房屋登记的法定文字 (8)2.7 房屋登记原则 (8)2.8 房屋登记时限 (10)2.9 房屋登记要求 (11)2.9.4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 (12)2.9.5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抵押登记 (15)2.9.6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预告登记 (17)2.9.7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更正登记 (22)2.9.8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异议登记 (23)2.9.9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地役权登记 (24)2.9.10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的其他要求 (26)2.9.11 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 (28)2.9.12 依生效法律文书登记 (29)2.10 房屋登记收件标准一般性规定 (30)3.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 (35)3.1 房屋所有权登记 (35)3.1.1 初始登记 (35)3.1.2 转移登记 (37)3.1.3 变更登记 (55)3.1.4 注销登记 (60)3.2 抵押登记 (61)3.2.1 一般抵押权登记 (61)3.2.2 最高额抵押登记 (64)3.3 预告登记 (68)3.3.1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 (68)3.3.2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变更 (69)3.3.3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注销 (70)3.3.4 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 (70)3.3.5 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变更 (71)3.3.6 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 (71)3.3.7 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 (72)3.3.8 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变更 (72)3.3.9 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注销 (73)3.3.10 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 (74)3.3.11 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变更 (74)3.3.12 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 (75)3.4 更正登记 (75)3.5 异议登记 (76)3.5.1 设立异议登记 (76)3.5.2 异议登记注销 (76)3.6 地役权登记 (77)3.6.1 地役权设立登记 (77)3.6.2 地役权转移登记 (77)3.6.3 地役权变更登记 (78)3.6.4 地役权注销登记 (79)3.7 补证、换证 (79)3.7.1 遗失补证 (79)3.7.2 破损换证 (80)4.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 (80)4.1 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 (80)4.1.1 登记范围 (80)4.1.2 申请人 (81)4.1.3 公告程序 (81)4.2 各类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 (81)4.2.1 初始登记: (81)4.2.2 转移登记: (82)4.2.3 变更登记 (83)4.2.4 抵押登记 (83)4.3 集体土地范围内其他房屋登记 (83)附件:1.房屋异议登记证明 (845)2.授权委托书 (846)1.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令第168号)、《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35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房屋登记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房地产管理)北京市住宅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解读)

北京市住宅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民政局市社会办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三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及活动,保护业主、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合法权益,协助、指导全体业主正确行使共同管理权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权责一致、依法有序的住宅区业主自我治理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19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本条说明了制定《指导规则》的目的和依据。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住宅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选举和活动,适用本规则。
本条规定了《指导规则》的适用范围,即适用的行政区域和适用的行为。
适用的区域是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住宅区。
《指导规则》第五十八条还说明了非住宅区可以参照本规则。
适用的行为是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运作及活动。
《指导规则》对业主大会的成立、职责、会议形式、议事规则,业主委员会的职责、组成,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居委会、建设房管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进行了规定,着重规范相关环节各方主体的行为。
第三条业主大会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组成,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基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管理规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行使共同管理权利、承担共同管理责任。
本条说明了业主大会的组成人员、组成人员的范围及成员权利责任的范围。
第四条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约定行使共同管理权、履行职责。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依法行使共同管理权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不得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
本市建立业主决定共同事项公共决策平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提倡业主通过公共决策平台进行决策。
本条说明了业主大会的活动原则第五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则,本着依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统一、政务公开的原则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及活动提供协助、指导和监督。
房屋登记工作规范(试行)

房屋登记工作典型〔试行〕名目1.总因此1.1目的和依据1.2房屋登记1.3适用范围1.4房屋登记分工1.5房屋登记信息系统2.一般规定2.1房屋登记范围2.2房屋登记种类2.3房屋登记簿与房屋权属证书2.4房屋登记内容2.5房屋登记程序2.6房屋登记的法定文字2.7房屋登记缘故此2.8房屋登记时限2.9房屋登记要求2.9.4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2.9.5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抵押登记2.9.6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预告登记2.9.7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更正登记2.9.8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异议登记2.9.9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地役权登记2.9.10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的其他要求2.9.11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2.9.12依生效法律文书登记2.10房屋登记收件标准一般性规定3.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3.1房屋所有权登记3.1.1初始登记3.1.2转移登记3.1.3变更登记3.1.4注销登记3.2抵押登记3.2.1一般抵押权登记3.2.2最高额抵押登记3.3预告登记3.3.1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3.3.2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变更3.3.3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注销3.3.4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3.3.5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变更3.3.6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3.3.7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3.3.8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变更3.3.9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注销3.3.10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3.3.11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变更3.3.12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3.4更正登记3.5异议登记3.5.1设立异议登记3.5.2异议登记注销3.6地役权登记3.6.1地役权设立登记3.6.2地役权转移登记3.6.3地役权变更登记3.6.4地役权注销登记3.7补证、换证3.7.1遗失补证3.7.2破损换证4.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4.1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4.1.1登记范围4.1.2申请人4.1.3公告程序4.2各类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4.2.1初始登记:4.2.2转移登记:4.2.3变更登记4.2.4抵押登记4.3集体土地范围内其他房屋登记附件:1.房屋异议登记证实2.授权托付书1.总因此1.1目的和依据为典型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正常,保卫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房地产治理法?、?房屋登记方式?〔建设部令第168号〕、?北京市都市房地产转让治理方式?〔市政府令第135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房屋登记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典型。
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关于北京市房地权属登记、测绘工作中需要明确的有关问题通知》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关于北京市房地权属登记、测绘工作中需要明确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部门: 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发布文号: 京房地权字[1998]第1125号各区县房地局、市房屋土地登记事务所、市测绘所:根据建设部颁发全国统一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有关土地登记的表、卡的新的要求,现将房地产权属登记及测绘的有关指标解释及表、卡的填写明确如下:一、房屋产别(一)房屋产别分类《北京市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北京市房屋产权登记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产别栏按以下一级分类产别简称填写,有二级分类的,按二级分类填写。
《房屋所有权证》和《北京市房屋登记表》(楼、平房)》(以下简称《登记表》)中,产别栏按以下一级分类的产别简称填写。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名称(简称) 名称国有房产国有产直管产(中央级)(市级)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区县级)(拨用)自管产(中央机关)(市机关)(区县机关)(中央企业)(市区企业)(其他)军产集体所有房产集体产私有房产私有产私产私产(港澳台)私产(外侨)私产(私企)联营企业房产联营产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股份制企业房产股份制产港澳台投资房产港澳台产港澳台产(合资)港澳台产(合作)港澳台产(独资)涉外房产涉外产(合资)涉外产(合作)涉外产(独资)涉外产(其他)其他房产其他产(二)房屋产别的解释:1.国有房产指归国家所有的房产。
包括由政府接管、国家经租、收购、新建、以及由国有单位用自筹资金建设或购买的房产。
国有房产分为:直管产、自管产、军产三类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souask/ 1—1 直管产:指由政府接管、国家经租、收购、新建、扩建的房产(房屋所有权已正式划拨单位的除外),大多数由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出租、维修,少部分免租拨借给单位使用(指拨用产)。
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快办理出售公有住房权属审查、面积测算、买卖过户、登记发证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

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快办理出售公有住房权属审查、面积测算、买卖过户、登记发证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公布日期】1998.05.26•【字号】京房地权字[1998]第473号•【施行日期】1998.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北京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快办理出售公有住房权属审查、面积测算、买卖过户、登记发证手续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5月26日京房地权字〔1998〕第473号)各区县房地局(土地局)、市局各有关业务处所:为适应我市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加快房改售房权属审查、买卖过户、登记发证工作的进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房屋权属审查售房单位所售房屋的产权,房地权属管理部门按以下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确认后,出具确权证明。
确权证明要按统一格式(见附件)并加盖主管部门公章。
(一)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凡与现状相符未发生权属纠纷的,不再进行产权确认。
(二)新建、翻建、扩建的房屋,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可以确认产权;1984年4月10日以前建设但手续不全的,单位出具书面具结后,可以确认产权。
(三)合建、联建的房屋,有关各方提交计委立项批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合建、联建协议,可以分别确认产权。
出地方在计委立项的,可以先确认其相应部分的产权;出资方应当以出资额为限,办理交易手续后,可以确认其产权。
(四)集资建设的房屋,提交集资建房的批准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集资建房协议书,可以确认产权。
本规定第(二)、(三)、(四)条在房屋产权审查确认时,申请人在1991年5月31日以前取得土地使用权,无权属纠纷、又无法提交土地来源证明文件的,可以由申请人出具书面具结;1991年6月1日以后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提交土地来源证明文件。
(五)调拨及单位合并、分立沿用的房屋,应提交调拨或单位合并、分立的文件,可以确认产权;证件不全、确无权属纠纷的、由申请人出具书面具结后,可以确认产权。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更换房屋登记专用章的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更换房屋登记专用章的通
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建发[2014]412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10.30
【实施日期】2014.11.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废止部分房屋登记相关文件的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更换房屋登记专用章的通知
(京建发〔2014〕412号)
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房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地局、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
近年来,随着房屋登记业务量不断上升,房屋登记专用章使用次频不断加大,部分区县反映房屋登记专用章磨损严重,出现盖章处不清晰等情况。
为规范房屋登记业务办理,我委新刻制了带有编码的房屋登记专用章,更换各区县现用的房屋登记专用章。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管理)最新北京市房屋登记规范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房屋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京建权〔2008〕827号)各区县建委、房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房管局、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为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令第168号)、《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09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房屋登记工作实际情况,市建委制定了《房屋登记工作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自2009年2月20日起实施,原《房屋权属登记工作规范(试行)》(京建交[2005]1166号)同时废止。
本《规范》实施前已受理的登记申请,仍按原规定核准登记。
附件:《房屋登记工作规范(试行)》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房屋登记工作规范(试行)目录1.总则1.1 目的和依据1.2 房屋登记1.3 适用范围1.4 房屋登记分工1.5 房屋登记信息系统2.一般规定2.1 房屋登记范围2.2 房屋登记种类2.3 房屋登记簿与房屋权属证书2.4 房屋登记内容2.5 房屋登记程序2.6 房屋登记的法定文字2.7 房屋登记原则2.8 房屋登记时限2.9 房屋登记要求2.9.4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所有权登记2.9.5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抵押登记2.9.6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预告登记2.9.7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更正登记2.9.8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异议登记2.9.9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地役权登记2.9.10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的其他要求2.9.11 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2.9.12 依生效法律文书登记2.10 房屋登记收件标准一般性规定3.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3.1 房屋所有权登记3.1.1 初始登记3.1.2 转移登记3.1.3 变更登记3.1.4 注销登记3.2 抵押登记3.2.1 一般抵押权登记3.2.2 最高额抵押登记3.3 预告登记3.3.1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3.3.2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变更3.3.3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注销3.3.4 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3.3.5 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变更3.3.6 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3.3.7 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3.3.8 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变更3.3.9 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注销3.3.10 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3.3.11 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变更3.3.12 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注销3.4 更正登记3.5 异议登记3.5.1 设立异议登记3.5.2 异议登记注销3.6 地役权登记3.6.1 地役权设立登记3.6.2 地役权转移登记3.6.3 地役权变更登记3.6.4 地役权注销登记3.7 补证、换证3.7.1 遗失补证3.7.2 破损换证4.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4.1 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4.1.1 登记范围4.1.2 申请人4.1.3 公告程序4.2 各类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4.2.1 初始登记:4.2.2 转移登记:4.2.3 变更登记4.2.4 抵押登记4.3 集体土地范围内其他房屋登记附件:1.房屋异议登记证明2.授权委托书1.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屋登记办法》(建设部令第168号)、《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35号)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房屋登记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2 房屋登记房屋登记是指房屋登记机构依法将房屋权利和其他应当记载的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的行为。
1.3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登记工作。
1.4 房屋登记分工北京市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是本市房屋登记机构。
受市建委委托,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各区县建设委员会、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区、县登记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房屋登记工作。
北京市房屋权属登记事务中心负责办理全市范围内的下列房屋登记:军队房屋、武装警察部队房屋、保密房屋的房屋登记;中央国家机关办公用房的房屋登记;其他应由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直接办理的房屋登记。
前款范围以外的其他房屋登记,由房屋所在地的区县建设委员会、房屋管理局负责具体办理。
1.5 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市、区、县房屋登记部门应当在市建委建立的北京市房地产交易权属管理系统上统一办理房屋登记事务。
2.一般规定2.1 房屋登记范围(一)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房屋;(二)集体土地范围内依法利用宅基地建造的村民住房和依法利用其他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建造的房屋。
2.2 房屋登记种类(一)所有权登记,包括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二)抵押权登记,包括抵押权的设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最高额抵押权的设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确定登记;(三)地役权登记,包括地役权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及注销登记;(四)预告登记,包括预购商品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以下相同)预告登记、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房屋所有权转移预告登记、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五)其他登记:包括更正登记、异议登记等。
2.3 房屋登记簿与房屋权属证书2.3.1 房屋登记簿记载房屋自然状况、权利状况以及其他依法应当登记的事项,是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房屋登记簿可以采用纸介质,也可以采用电子介质。
采用电子介质的,应有唯一、确定的纸介质转化形式,并应当定期异地备份。
2.3.2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房屋登记簿的记载,缮写并向权利人发放房屋权属证书。
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房屋权利的证明,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等。
预告登记、异议登记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后,由房屋登记机构发放登记证明。
2.3.3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应当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一致。
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书面通知权利人换领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一致的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
2.3.4 未建立房屋登记簿的,以房屋登记档案记载作为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2.4 房屋登记内容2.4.1房屋登记内容应当在房屋登记簿中记载。
房屋登记簿应记载以下内容:房屋基本状况部分、房屋权利状况部分、其他状况部分。
(一)房屋基本状况部分,记载房屋编号、房屋坐落、所在建筑物总层数、建筑面积、规划用途、房屋结构、土地权属性质、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地号、土地证号、土地使用年限、房地产平面图等;(二)房屋权利状况部分:房屋所有权记载房屋所有权人、身份证明号码、户籍所在地、共有情况、房屋所有权取得方式、房屋所有权证书号、补换证情况、房屋性质;他项权利记载抵押权人、抵押人、债务人、被担保主债权的数额、担保范围、债务履行期限、房屋他项权利证书号、补换证情况、是否有在建工程抵押、最高额抵押权人、最高债权额、债权确定的期间、最高债权额已经确定的事实和数额、地役权人、地役权设立情况、地役权利用期限等;(三)其他状况部分,记载预告登记权利人和义务人、身份证明号码、预告登记证明号、补换证情况、异议登记申请人、异议事项、异议登记证明号、查封机关、查封文件及文号、查封时间、查封期限、解除查封文件及文号、解除查封的时间等。
2.4.2登记机构每次办理各项登记,都应在登记簿上记载登记时间、登记最终审核人员。
2.4.3房屋登记簿记载内容发生改变的,应通过合法程序增加新的页面、界面和内容体现,不得直接在原内容上删改。
未经合法程序,不得对房屋登记簿记载的内容进行更改。
2.5 房屋登记程序2.5.1 基本程序(一)申请;(二)受理;(三)审核;(四)记载于登记簿;(五)发证。
2.5.2 房屋登记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就登记事项进行公告。
2.5.3 办理下列房屋登记,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实地查看:(一)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二)因房屋灭失导致的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实地查看的其他房屋登记。
实地查看应如实填写查看记录,幢数、每幢房屋的层数应当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致,房屋坐落应当与区县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处(科)出具的北京市门楼牌编号证明信一致。
2.6 房屋登记的法定文字房屋登记簿、房屋权属证书、登记证明应当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规范汉字缮写,姓名可以使用异体字、繁体字。
申请人为境外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的,应当使用中文姓名或名称(或中文译文),可以在登记中文姓名和名称的同时,将申请人的母语(或者英文)名称、姓名如实记录在登记簿中,并在权属证书、证明附记栏内注记。
2.7 房屋登记原则2.7.1 房地权利主体一致原则。
办理房屋登记,应当遵循房屋所有权和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
2.7.2 房屋应当按照基本单元进行登记的原则(一)房屋基本单元是指有固定界限、可以独立使用并且有明确、唯一的编号(幢号、室号等)的房屋或者特定空间;(二)国有土地范围内成套住房,以套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非成套住房,以房屋的幢、层、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三)集体土地范围内村民住房,以宅基地上独立建筑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在共有宅基地上建造的村民住房,以套、间等有固定界限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四)非住房以房屋的幢、层、套、间等有固定界限并可以独立使用的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五)平房院可依申请以门牌坐落为基本单元进行登记。
2.7.3 登记部门依申请进行登记的原则2.7.3.1 申请房屋登记,申请人应当向房屋登记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登记材料。
2.7.3.2 申请房屋登记,应当由有关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
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请房屋登记的,可以由当事人单方申请:(一)因合法建造房屋取得房屋权利;(二)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生效法律文书取得房屋权利;(三)因继承、受遗赠取得房屋权利;(四)因房屋所有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变更,房屋坐落的街道、门牌号或者房屋名称变更,房屋面积增加或者减少的,同一所有权人分割、合并房屋申请变更登记;(五)房屋灭失;(六)权利人放弃房屋权利;(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2.7.3.3 有关当事人可以就不同登记事项向登记机构一并申请登记,登记机构认为合理的,可以一并受理;登记机构受理后,应当按照顺序依次登记。
2.7.3.4 房屋登记机构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之前,申请人可以撤回登记申请。
单方撤回登记申请的,登记机构应当中止登记程序,并书面通知其他申请人。
撤回登记申请应提交以下文件:(1)书面申请原件;(2)身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