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中的11个关键指标

合集下载

设备管理3大指标及11个小目标

设备管理3大指标及11个小目标

设备管理3大指标及11个小目标在企业里,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1. 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 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3. 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

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一、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就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就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就是完好的,于就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瞧。

很好瞧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就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与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就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就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瞧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就是故障频率则就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就是故障停机率,则就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与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就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就是说即使就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

设备管理设备关键指标监控与评估

设备管理设备关键指标监控与评估

设备管理设备关键指标监控与评估1. 引言在现代企业中,设备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设备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证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监控和评估设备关键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中的设备关键指标监控与评估方法,指导企业进行有效的设备管理。

2. 设备关键指标的定义设备关键指标是评估设备性能和运行状态的数据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设备的健康状况、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常见的设备关键指标包括设备故障率、设备可用率、设备维修时间、设备能耗等。

3. 设备关键指标的监控通过监控设备关键指标,企业可以及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快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设备关键指标的监控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3.1 实时数据采集企业可以使用传感器、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设备温度、压力、转速等信息。

通过对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企业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3.2 数据记录与存储监控设备关键指标的另一种方法是将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存储。

企业可以使用数据库或数据仓库等工具,对设备数据进行持久化存储。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设备的长期运行趋势和规律。

3.3 报警与通知机制当设备关键指标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可以通过报警与通知机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企业可以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发送报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故障或生产停滞。

4. 设备关键指标的评估设备关键指标的评估是对设备性能的综合评价,旨在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设备关键指标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4.1 故障率评估故障率是评估设备运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统计设备故障次数以及设备运行时间,计算出设备的故障率。

高故障率的设备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或者维护保养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改进。

4.2 可用率评估可用率是评估设备运行连续性的指标。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在企业里,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一、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1、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3、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生产设备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

生产设备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

生产设备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在现代制造业中,生产设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为了实现高效、稳定和可持续的生产过程,企业需要关注生产设备的管理和运营。

为了评估生产设备的绩效,企业可以使用一系列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产设备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帮助企业更好地监控和改进生产设备的性能。

一、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是评估设备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衡量了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工作时间与总可用时间之间的比例。

设备的高利用率表明设备正充分利用,生产效率高;而低利用率则意味着设备闲置时间增加,生产效率下降。

因此,企业需要监控设备的利用率,并采取措施提高其利用率,例如优化设备安排、减少设备故障或停机时间等。

二、设备维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由于故障或预防性维护而导致的停机时间。

良好的设备维修时间管理确保设备尽快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减少停机时间对生产产能的影响。

减少设备维修时间可以通过提高维修团队的技能水平、完善设备维护计划、及时修复设备故障等方式实现。

及时记录和分析设备维修时间,能够帮助企业发现设备故障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三、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

设备故障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企业应该对设备故障进行定期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实施定期保养计划、提供员工培训以提高设备操作技能、使用可靠性工程方法等。

通过降低设备故障率,企业可以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效率。

四、设备产能利用率设备产能利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实际产出与其理论产能之间的比例。

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意味着设备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减少设备故障、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操作技能等方式实现。

企业需要定期监测设备的产能利用率,并采取措施提高其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生产能力。

五、设备能源消耗设备能源消耗是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数量。

有效管理设备的能源消耗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符合环保要求。

最新整理设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

最新整理设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

最新整理设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
一、安全可靠性指标
1、安全完好率: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无安全故障,其计算公式为:安全完好时间/总使用时间×100%
2、设备故障率(DFR):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次数,其计算公式为:故障次数/总使用时间×100%
3、设备安全性能指标: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比如能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是否具备自检功能等
二、运行可靠性指标
1、有效运行时间:指设备累计运行时间,通过将两次维护时间开始结束时间的差值,得出累计有效运行时间
2、运行事故率: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运行故障,其计算公式为:运行故障次数/总使用时间×100%
3、设备稳定性指标:评估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准确度等
三、维护可靠性指标
1、维护质量指标:指评估设备维护质量的指标,包括检修覆盖率、维修成功率等
2、故障处理时间:指从发现设备故障到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故障处理时间越快,越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3、设备可维护性:评估设备的维护是否简单,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设备维护规定等
四、设备生产指标
1、设备合格率:指设备生产的批次合格率。

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

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

设备管理的各项指标一目的1.1为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做到管理有标准,实施有目标的目的,特明确设备管理指标标准。

二具体内容2.1 设备完好标准2.1.1 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2.1.2主辅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2.1.3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2.1.4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2.1.5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2.1.6 防腐、保温、防冻设施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2.1.7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1.8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2.1.9无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振动值不超过允许范围;2.1.10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2.1.11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1.12技术资料齐全、准确2.1.13 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2.1.14 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记录;2.1.15设备易损配件有图纸;2.1.15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1.17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2.2 完好建筑物、构筑物标准2.2.1 档案完整、齐全。

2.2.2 基础部分2.2.2.1 无腐蚀、裂纹发生,倾斜、下沉要保持在允许范围之内2.2.2.2 螺栓、支架、铆部件没有松动现象。

2.2.3 承重部分2.2.3.1 承重构架的梁、柱、楼板、框架及墙体结构完整。

负载、裂纹、倾斜要在允许范围内2.2.3.2 保护层及防护层完整有效。

2.2.4 地面部分地面完整,排水通畅,防腐有效,裂纹和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2.2.5 屋盖部分不漏,无积物,排水通畅,无设计外负荷。

2.2.6 门窗玻璃完整牢固。

2.2.7 围栏、梯子完整无损。

2.2.8 避雷装置完整、安全、可靠。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1.设备可用率设备可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可正常运行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率。

高的设备可用率表明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执行,设备故障率较低,生产能力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故障的次数与总运行时间的比率。

低的设备故障率表明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较高,维护保养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3.设备维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恢复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

短的设备维修时间表明设备维修工作的响应速度较快,能够迅速恢复生产。

4.故障修复率故障修复率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修复的比率。

高的故障修复率表明故障的解决速度快,能够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5.预防性维护比率预防性维护比率是指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检修的比率,包括预防性维护工作占设备维修时间的比例。

高的预防性维护比率表明设备保养工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实施,能够减少意外故障的发生。

6.设备处置率设备处置率是指企业及时处理和处置废弃设备的能力和效率。

高的设备处置率表明企业能够及时清理废弃设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7.设备维护成本设备维护成本是指企业花费在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的费用。

低的设备维护成本表明设备维护工作得到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8.设备投资回报率设备投资回报率是指设备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成本的比率。

高的设备投资回报率表明企业的设备投资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衡量。

同时,需要及时收集和监控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改善,以持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效果。

设备管理指标有哪些怎么评价设备管理水平

设备管理指标有哪些怎么评价设备管理水平

设备管理指标有哪些怎么评价设备管理水平设备管理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

设备管理指标是对设备管理工作所设立的各项指标要求,用于衡量设备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设备管理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1.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评价设备管理水平可以通过设备的工作时间、停机时间和闲置时间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计算设备的日均利用率和月平均利用率。

高设备利用率代表设备管理良好,低设备利用率可能意味着设备存在故障、维护不当或生产计划不合理等问题。

2.故障率和维修时间:故障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故障的频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由于故障而停机修复的时间。

评价设备管理水平可以通过统计和分析设备的故障率和平均维修时间,并与预期水平进行比较。

低故障率和短维修时间表明设备管理得当,而高故障率和长维修时间可能意味着设备维护不及时或维修能力不足等问题。

3.技术状态:技术状态是指评估设备技术状况及更新换代的能力。

评价设备管理水平可以通过设备的技术更新率、技术陈旧度和设备的技术改造投入等指标进行评估。

较高的技术状态代表设备管理具备更新换代的能力,而较低的技术状态可能意味着设备滞后或老化,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质量。

4.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降低设备管理的成本,同时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评价设备管理水平可以通过设备的维护成本、能源消耗、备件消耗等进行评估。

较低的成本和有效控制的成本表明设备管理工作得当,而高成本可能意味着设备维护效果不佳或存在浪费。

5.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设备运行过程中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

评价设备管理水平可以通过事故发生率、事故处理时间、安全记录和设备的安全修复情况等进行评估。

较低的事故发生率和短的事故处理时间代表设备管理安全可靠,而高事故发生率和长的事故处理时间可能意味着设备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评价设备管理水平需要考虑设备利用率、故障率和维修时间、技术状态、成本控制和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对设备管理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估和监控,企业通常会制定设备管理KPI指标,用于衡量设备管理的效果和成果。

1. 设备完好率(Equipment Availability):设备完好率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设备处于可执行任务状态的时间和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该指标可以反映设备故障率和设备的可用性。

设备完好率越高,说明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高。

2. 维修效率(Maintenance Efficiency):维修效率是指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效率。

包括维修处理的时间、维修队伍的响应速度以及维修耗时等。

维修效率高,可以最小化设备停机时间,减少生产损失。

3. 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预防性维护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以预防设备故障和损坏。

预防性维护的关键指标包括预防性维修次数、预防性维修时长和预防性维修占比等。

高比例的预防性维护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频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故障率(Failure Rate):故障率是指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

故障率可以通过计算设备故障次数与设备总运行时间的比值得到。

低故障率表示设备运行稳定,减少了停机和维修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5. 平均维修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 MTTR):平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的平均维修时间。

通过比较实际维修时间与设备停机时间的比例,可以评估维修速度和效率。

低MTTR值表示维修速度较快,能够尽快恢复设备运行。

6. 维修费用(Maintenance Cost):维修费用是指设备维修所需的费用,包括人工费、零件费等。

通过控制维修费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7. 设备更新率(Equipment Renewal Rate):设备更新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更换的比例。

设备管理中的个关键指标

设备管理中的个关键指标

设备管理中的个关键指标
1、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设备管理的关键指标,也可以称作故
障率,它衡量的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设备故障率越高,
表明设备管理的不良状况越严重,设备的运行状况就会变得更加糟糕。

2、设备可用性:设备可用性是指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可用的比例,衡
量的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可用的次数和总时间的比例。

设备可用性越高,
表明设备管理的质量越高,设备的运行状况就越好。

3、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完好的比例,衡
量的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完好的频率和总时间的比例。

设备完好率越高,表明设备管理的质量越高,设备的运行状况就越好。

4、设备维护率:设备维护率是指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定期维护的比例,衡量的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维护的次数和总时间的比例。

设备维护率越高,代表设备管理的质量越高,设备的运行状况就会变得更加稳定。

5、设备使用率:设备使用率是指设备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的比例,衡
量的是设备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的次数和总时间的比例。

设备使用率越高,
代表着设备使用的效率越高,设备的利用率也越高。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设备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设备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指导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品质和成本等方面。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完好率是设备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设备完好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和程度。

设备完好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计划的达成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生产情况,制定设备完好率的考核标准,并据此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能够长期保持正常运转。

设备利用率是衡量设备使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利用率的高低。

企业应该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上岗时间,制定设备利用率的考核指标,并对设备的使用率进行监控和管理。

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设备故障率是衡量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设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制定设备故障率的考核标准,并据此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以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备维修周期是衡量设备维修能力的重要指标。

设备维修周期是指设备在发生故障后修复的时间。

企业应设定设备维修周期的考核标准,并将其与实际维修时间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改进维修流程和方法,以提高设备维修效率。

设备报废率是衡量设备寿命和更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设备报废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报废标准的比例。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寿命和更新需求,制定设备报废率的考核指标,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设备的更新和淘汰,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能力的满足。

设备维护费用占比是衡量设备管理成本的重要指标之一、设备维护费用占比是指设备维护费用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维护需求,制定设备维护费用占比的考核标准,并通过控制维护费用的支出,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设备管理的考核指标应包括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率、设备维修周期、设备报废率和设备维护费用占比等要素,以全面衡量设备管理的效果和成果。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设备管理指标考核主要包括:新度系数、不良资产率、利用率、完好率、可开动率、大修完成率、故障停机率、修理费用率、有效运转效率、设备综合效率;按考核内容可分为设备的资产考核指标、技术考核指标和经济考核指标;如何将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系统设置得更为科学,能形成指标考核体系,对企业设备管理来说影响较大;通过对设备管理考核指标意义及利弊进行分析探讨,可作为企业设置设备管理考核指标时的参考;一、设备资产考核指标1.设备新度系数该指标一般是用于考核一个企业设备素质优劣的指标,也可用于考核单台设备优劣指标;主要是衡量设备净值与原值的百分比情况,目的是促使公司每年对设备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用于报废老化或腐蚀设备的更新改造,防止企业为追求当前利益而放弃合理的资金投入,或将折旧基金挪作他用等短期行为;2.不良设备资产率该指标用于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部分设备资产所占百分比;考核的目的主要是引导企业注重设备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定期进行盘点和找出不良设备资产存在的原因;防止公司资产流失,维护公司的利益;二、设备技术考核指标1.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指标不仅与设备管理有关,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公司视产品或原料等价格波动因素来调节设备生产时间,或因厂矿基建与生产的矛盾,或是原材料不足及企业周边复杂的关系影响等,都可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而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保持设备完好,随时具备开机生产条件,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任务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备的利用率应根据市场变化来调节;因此,设备利用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但仅作为评价设备管理工作的指标不太合理;2.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是指主要设备完好台数占所有主要设备的百分比,反映的是公司整体设备的技术状况水平;考核目的,一是有利于使国有资产时刻处于完好状态,二是为生产经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生产不受制约影响;计划经济下的完好率反映的是某一时刻的设备状况, 不能代表某一段时间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状况,是定性指标,不是定量指标,在检查时缺乏过硬的依据,可信度不高,并且拥有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考核结果;拥有量越大,越容易实现高完好率;因此,该指标对设备管理作用不大;如果将该指标单位进行优化,设置为台.时,则无论是考核一个单位整体设备水平,还是具体到某一机台上都可代表设备全过程的状况;但要正确评价该指标,必须先要充实其检测评价项目,制订出每台设备的完好标准;3.设备可开动率设备可开动率在精益生产中等同于时间的稼动率,意义是表示当设备要被使用时,能够立即正常投产运转的比率,考核目的是促使企业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及预检预修工作,保持设备具备随时开机生产的条件,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有利保障;设备可开动率指标值是越高越好,理想状态为100%;随着精益管理的理念在各企业推行,以消除一切生产时间的浪费,追求效率最大化为核心,设备可开动率指标的考核已经在设备管理指标中占有重要地位;4.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设备大修理计划完成率是指企业单位对在使用过程中,将磨损或损伤而丧失工作能力的设备纳入了大修理计划,在计划时间内大修完成台数与总计划台数的比例;在计划经济体制能直观地反映设备大修理计划的完成情况,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为注重的是大修理时间、功能修复率及维修质量;5.主要设备故障停机率主要设备故障停机率的考核目的,是督促做好设备使用、维护、检修等工作,严格执行设备点检润滑制度,认真做好设备维护和检修,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而企业管理的误区往往是对设备故障事故以追究责任为主,至使各单位在填报该指标数据时经常瞒报、漏报,不能真实反映设备故障事故时间,不能认真分析产生原因并制定预防发生的对策;因此,设置故障预防对策制订率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对设备的故障管理更具有重要意义;三、设备经济考核指标1.设备修理费用率设备修理费用率主要是通过对设备修理费用核算来控制生产成本,该指标既可以检查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状况,又可以检查评价设备维修质量情况,也可对照设备状况检查是否有失修或拼设备的行为,还可以评价设备是否该进行更新改造了;总的说来,该指标无论是从设备管理,还是从成本控制或是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来看,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设备管理考核指标;2.设备有效运转效率设备有效运转率是指设备实际产量处理量与设计能力的百分比,是一个用来考核单台设备的管理指标,主要是反映设备实际生产效率,是否发挥出设备最大能力;该指标能正确评估公司设备生产能力是否过剩、是否缺失,为内部调剂和设备更新改造提供依据;3.设备综合效率设备综合效率是日本全员生产维修TPM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对于设备管理与维修系统而言,其目标就是要建立生产管理系统最高效率的企业素质,达到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这就需要从时间、速度、质量等方面对设备进行综合评价,即用设备综合效率进行评价;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开始尝试在企业设备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入该指标,随着效果显现,设备综合效率指标已经在设备管理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设备管理的个指标

设备管理的个指标

设备管理的个指标设备管理是一项关键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对组织内外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维修和更新。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保持正常运转,以支持组织的日常运营。

以下是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1.设备可用率:设备可用率是指设备能够按照预定时间工作的百分比。

它可以通过计算设备停机时间和预期工作时间的比例来确定。

高的设备可用率表示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较高。

2.设备维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恢复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时间。

较短的维修时间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线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设备维修成本:设备维修成本包括维修技术人员的工资、维修部件的成本以及其他与设备维修相关的费用。

管理者应关注设备维修成本的控制,通过合理的维修计划和设备保养可以降低维修成本。

4.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较低的故障率表示设备的稳定性较高。

5.设备寿命:设备寿命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预期使用时间。

较长的设备寿命可以减少设备更换的频率,节省成本。

6.设备性能指标:设备性能指标包括设备的速度、精度、效率等。

管理者应关注设备性能指标的改善,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设备能耗:设备能耗是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量。

高能效的设备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8.设备资产价值:设备资产价值是指设备在使用期间的总价值。

管理者应合理评估设备的资产价值,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9.设备事故率:设备事故率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

管理者应关注设备事故率的控制,以确保员工的安全。

10.设备更新率:设备更新率是指组织定期更换设备的频率。

管理者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设备更新计划。

11.设备综合评估指标:设备综合评估指标是综合考虑设备可用率、维修成本、故障率等多个指标来评估设备的整体绩效。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设备的综合状况,制定合理的设备管理策略。

设备管理指标

设备管理指标

设备管理指标:
1)设备运行时间
2)故障时间
3)故障次数
4)平均故障时间间隔(MTBF)
5)故障平均修复时间(MTTR)
6)设备利用率
7) 设备完好率
8)计划停机时间
9)故障停机率
10)设备生产率
11)设备总合效率
12)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总合效率=时间嫁动率×性能嫁动率×合格品率
嫁动时间
时间开动率= ×100%
负荷时间
负荷时间为规定的作业时间除去每天的停机时间
负荷时间=总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工作时间(开动时间、嫁动时间)则是负荷时间除去那些非计划停机时间,如故障时间、设备调整和更换刀具、工夹具时间等。

性能嫁动率=速度嫁动率×净嫁动率
理论加工周期
速度嫁动率= ×100%
实际加工周期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
净嫁动率= ×100%
开动时间
理论加工周期是按照标准的加工速度计算得到的。

加工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合格品数量
合格品率= ×100%= ×100%
加工数量加工数量
要求:
时间嫁动率≧90%
性能嫁动率≧95%
合格品率≧99%
设备总合效率≧85%。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设备管理指标考核主要包括:新度系数、不良资产率、利用率、完好率、可开动率、大修完成率、故障停机率、修理费用率、有效运转效率、设备综合效率。

按考核内容可分为设备的资产考核指标、技术考核指标和经济考核指标。

如何将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系统设置得更为科学,能形成指标考核体系,对企业设备管理来说影响较大。

通过对设备管理考核指标意义及利弊进行分析探讨,可作为企业设置设备管理考核指标时的参考。

一、设备资产考核指标1.设备新度系数该指标一般是用于考核一个企业设备素质优劣的指标,也可用于考核单台设备优劣指标。

主要是衡量设备净值与原值的百分比情况,目的是促使公司每年对设备都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用于报废老化或腐蚀设备的更新改造,防止企业为追求当前利益而放弃合理的资金投入,或将折旧基金挪作他用等短期行为。

2.不良设备资产率该指标用于企业资产中存在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的部分设备资产所占百分比。

考核的目的主要是引导企业注重设备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定期进行盘点和找出不良设备资产存在的原因。

防止公司资产流失,维护公司的利益。

二、设备技术考核指标1.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指标不仅与设备管理有关,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比如公司视产品或原料等价格波动因素来调节设备生产时间,或因厂矿基建与生产的矛盾,或是原材料不足及企业周边复杂的关系影响等,都可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

而从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保持设备完好,随时具备开机生产条件,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任务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备的利用率应根据市场变化来调节。

因此,设备利用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但仅作为评价设备管理工作的指标不太合理。

2.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是指主要设备完好台数占所有主要设备的百分比,反映的是公司整体设备的技术状况水平。

考核目的,一是有利于使国有资产时刻处于完好状态,二是为生产经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使生产不受制约影响。

计划经济下的完好率反映的是某一时刻的设备状况, 不能代表某一段时间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状况,是定性指标,不是定量指标,在检查时缺乏过硬的依据,可信度不高,并且拥有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考核结果。

设备管理的关键成功指标

设备管理的关键成功指标
设备投资回报率是指设备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投资成本的比率。通过计算设备投资回报率,企业可以评估设备 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更好的设备购置和更新决策。较高的设备投资回报率意味着更好的经济效益。
维护成本
总结词
维护成本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设备维护和修理的支出。
详细描述
维护成本包括预防性维护、故障修理、备件更换等方面的费用。通过对维护成 本的监测和分析,企业可以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并采取措施降低维护成 本,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寿命。
设备管理的关键成功 指标
目录
CONTENTS
• 设备性能指标 • 设备维护指标 • 设备效率指标 • 安全与环境指标 • 财务指标 • 人员与组织指标
01 设备性能指标
设备可靠性
设备可靠性
衡量设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通常用 可靠度函数或故障率来描述。
故障频率
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反映了设备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能源消耗成本
总结词
能源消耗成本是设备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指标,它反映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详细描述
能源消耗成本包括电力、燃气、水等资源的消耗费用。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企业可以提高设备的 能效,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采用节能技术等方 式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设备有效性
设备有效性
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通常用效能系数或效率来描述。
效能系数
设备实际性能与理想性能的比值,反映了设 备的性能水平。
效率
设备实际输出与理论输出的比值,反映了设 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02 设备维护指标
预防性维护
01

设备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

设备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

设备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
设备管理是高效运营和提高绩效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使公司更具
竞争力。

为了更好的管理设备,设立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必要的。


键绩效指标是可以用来衡量设备管理的表现,可以查看事件处理、故障定位、预防性维护、维护费用等情况。

一、设备可用性
设备可用性是指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可以做出的服务水平,它与设备的
可靠性有关。

设备可用性是衡量设备是否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最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设备可用性率越高,表示设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强。

二、维护效率
维护效率是指在维修、维护、检测和替换机器、部件或部分的过程中
花费的时间,以及完成维护所需要的资源和材料。

设备管理者可以通过改
进维护方法、确定更高效的工作流程来提高维护效率。

维护效率越高,能
够更快地完成任务,从而节省更多时间和资源。

三、故障时间
故障时间是指故障发生到被发现及定位,由此进行维护以恢复正常操作,所用的总时间。

故障时间越短,说明维护任务得到很快的处理,从而
减少了设备的维护费用。

四、设备完好率
率是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操作中,不受故障影响的情况,以此来衡量
设备的可靠性。

设备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常用公式

设备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常用公式

设备管理中的关键指标和公式设备管理要进步,其水平也需要度量。

在企业里,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在这些指标里,设备的完好率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很高,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每周三开展一次检查,月四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样的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另外一个指标是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即: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即: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和日历时间利用率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前者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是说即使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

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

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一、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

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

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是说即使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因为无论工厂是否使用这台设备,都以折旧形式消耗着企业的资产.计划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计划利用状况,如果是单班运行,其计划时间就是8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中的11个关键指标
2019年10月3日
设备管理要进步,其水平也需要度量。

在企业里,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在这些指标里,设备的完好率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
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很高,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另外一个指标是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即:
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时
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即:
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
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和日历时间利用率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
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
前者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是说即使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

因为无论工厂是否使用这台设备,都以折旧形式消耗着企业的资产。

后者反映了设备的计划利用状况,如果是单班运行,其计划时间就是8小时。

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的另外一个提法叫做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它与故障停机率互补的反映了故障频次,也就是设备的健康状况。

两个指标取一个就可以了,不必利用相关指标度量一个内容。

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期=统计基期无故障运行总时间/故障次数
另外一个反映维修效率的指标是平均修理时间MTTR,它度量的是维修工作效率的改善状况。

平均修理时间=统计基期维修消耗的总时间/维修次数
随着设备技术进步,其复杂程度、维修难度、故障部位、维修技师的平均技术素质以及设备役龄的不同,维修时间很难有确定的数值,但我们可以据此度量其平均状况和进步状况。

比较全面反映设备效率的指标是设备综合效率XXXX,XXXX是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与合格品率的乘积。

就像一个人,时间开动率代表出勤率,性能开动率代表上班后是否努力工作,发挥出应有的效率,合格品率代表工作的有效性,是否经常出差错,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简单的公式就是:设备综合效率=合格品产量/计划工作时间的理论产量
最能够彻底反映设备效率的公式还不是XXXX,而是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其公式为:
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合格品产量/日历时间的理论产量
这一指标将设备的系统管理缺陷,包括上下游影响、市场和订单影响、设备产能不平衡、计划安排调度的不合理等不足都反映出来。

这个指标一般都很低,不好看,但十分真实。

关于维修及其管理方面,也有相关的指标反映。

如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和维修费用率等。

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是用检修后的设备试运行一次达到产品合格标准次数比上检修次数来度量。

工厂是否采用这个指标作为维修团队的绩效指标,可以研究推敲。

返修率是设备检修后返修总次数比上检修总次数。

这比较真实反映检修质量。

维修费用率的定义和算法很多,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年度总产值比,另外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原值比,还要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重置费比,再有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净值比,最后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当年生产总费用比。

笔者认为最后一个算法比较靠谱。

即使如此,这个维修费用率数值的大小又不能够说明问题。

因为,设备维修是一种投入,投入是创造价值和产出的。

投入不足,生产损失突出,则影响产出;当然,投入太大也不理想,称为维修过剩,是一种浪费。

恰当的投入最理想。

所以,工厂应该摸索和研究最佳的投入比例,生产费用高意味着订单多,任务量大,而且设备的负荷加大,对维护保养的需求也随之上升。

在恰当的比例上投入是应该工厂努力追求的目标。

如果有了这个基准,偏离这个指标越远就越不理想。

关于备件管理也有不少指标,备件库存周转率是较代表性的指标。

它反映了备件的流动性。

如果大量库存资金积压,则会在周转率上体现出来。

备件库存周转率=月消耗备件费用/月平均备件库存资金
反映备件管理的还有备件资金率,即全部备件资金与企业设备总原值之比。

这个数值的高低随着工厂是否在中心城市、设备是否进口,设备停机损失影响大小而不同。

如果设备一天的停机损失高达几千万元,或者故障对环境污染危害严重,对人身安全危害突出,而备件供货周期较长则备件库存量就要高些,反之这
个备件资金率就尽可能降低。

有一个指标是不被人们注意的,但在当代维修管理中十分重要,就是维修培训时间强度。

维修培训时间强度=维修培训小时/维修工时
培训包括设备结构专业知识、维修技术、职业素养和维修管理等内容。

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对维修人员素养提升的重视程度、投入强度,也间接反映了维修技术能力水平。

工厂经理了解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对于评价和引导设备管理进步很有帮助。

有的工厂看到维修人员经常闲着没事,喝茶、抽烟、休息,觉得心里很不平衡。

就想用工作量来考核维修人员,结果却适得其反。

维修人员修的设备总是留下尾巴和后遗症,不断有维修任务冒出,维修人员就像救火队一样“忙”起来了,设备状况反而更糟糕,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反而增大。

如何评价维修组织绩效又成为一个复杂而值得研究的问题。

系统就像一个皮球,这边压扁了,那边却冒出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